黑木耳菌包厂区布局示意图

合集下载

黑木耳菌包生产成败的十大细节

黑木耳菌包生产成败的十大细节

⿊⽊⽿菌包⽣产成败的⼗⼤细节在⿊⽊⽿菌包⽣产过程中有很多细节容易被⼤家忽视。

下⾯我们综合整理⼀下供⼤家参考,有则改之,⽆则加冕!⼀、原料过粗最近东北地区⽣产⿊⽊⽿所⽤的⽊屑颗粒过⼤,有些地区直接拿⽤于⽣产⾹菇的削⽚来⽣产⿊⽊⽿。

隐患:⿊⽊⽿装袋以后造成微孔过多,极易引发链孢霉泛滥。

解决⽅案:1 、购买原料的时候要买直径6毫⽶筛⽚粉碎下来的料。

2、已经买到⼤颗粒削⽚的能再次粉碎就再次粉碎。

3、如果没有条件就需要加30%的带锯沫。

⼆、拌料不匀现在还是有很多没有使⽤机械搅拌机拌料的农户由于⽣产量⼤,为了所谓的提⾼效率,直接将⽊屑倒出摊开然后把需要加的附料麦麸或稻壳粉⽯灰、⽯膏加⼊⼀层,这样堆制3-5层,不经过⼲拌⽽直接浇⽔,堆制。

隐患:⿊⽊⽿菌袋萌发以后会出现截料现象、菌丝萌发吃料不齐。

形成斑块状的“花腰”现象。

影响后期产量。

解决⽅案:只有⼀个办法就是多搅拌,拌匀为⽌。

三、预湿不透有些地区直接本就天寒料冻,拌好料以后⽔分没有安全侵⼊⽊屑中。

就开始装袋灭菌。

隐患:灭菌时容易造成灭菌不彻底,⽽导致杂菌感染。

解决⽅案:提前将冻料缓开,提前预湿。

需要注意的是预湿不是提前拌料,⽽是只将⽊屑预湿,如果提前也把麦麸、⾖饼粉等附料加⼊就容易导致料腐败变酸。

四、灭菌不彻底灭菌时通常包括灭菌柜、灭菌锅、太空包(简易锅 )所有这些统称为灭菌容器,灭菌容器内码放菌棒密度过⼤,使锅内通汽不流畅,形成灭菌死⾓多。

灭菌过种中不排冷汽或排冷汽时间短,容易造成锅内产⽣假压。

隐患:灭菌不彻底极易引起各种杂菌滋⽣、泛滥。

解决⽅案:减少灭菌容易内的码放密度,延长排冷汽时间。

需要注意的⼀点就是灭菌过程⼀定要严格按照标准流程操作,⽆论是⾼压灭菌、还是常压灭菌⼀定要做到达温⾜时。

五、鉴别菌种⽣产⽊⽿成败的第⼀关就是菌种质量关,如果菌种不好,其它环节做的多么完善也等于“0”,隐患:菌种不好则全军覆灭。

解决⽅案:学会鉴别菌种质量,简单介绍⼀下⿊⽊⽿菌种鉴别⽅法:⽊屑袋装菌种挑选菌丝洁⽩、浓密,没有红、黄、绿、⿊等杂⾊,没有出现原基、没有出现袋料分离现象,菌袋内培养基坚实,质密的菌种,并且菌袋表⾯没有微孔。

地栽黑木耳养殖管理

地栽黑木耳养殖管理

地栽黑木耳养殖及效益分析一、菌包种植地栽黑木耳菌包种植主要分为三部分,即前期准备、摆袋和遮盖。

1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包括清沟、整地和灌水。

清沟:耳床两侧清排水沟,沟深20cm左右,保证不存水,床间作业道50cm。

整床:耳床要求中间略高,两边低,成龟背状。

地上床宽 1.8-2m,耳床长度不超过45米,保证喷水压力,床高20cm左右。

灌水:床面压实,灌足水。

地势低洼处要挖好排水沟,沟沟相通,沟渠相通,保证雨水及时排出。

前期准备好的耳床如图2-1-1所示:图2-1-12开口摆袋3打药菌包在下地之前,对耳床要进行打药。

除草(乙氧氟草醚),杀虫(毒死蜱),灭菌(绿霉霸,地面:25到33克兑一喷雾器打45米的耳床)。

先打灭菌剂,再打除草剂和杀虫剂,顺序不能颠倒,除草剂和杀虫剂可以混合在同一喷雾器喷洒。

4铺地膜打完药后,立即铺上有孔黑薄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药物挥发。

覆盖黑地膜时注意不要践踏刚打过除草剂的床面。

5开口开口方式有圆钉口,一字口,三棱口,V形口。

开口器有手动开口器和电动开口器。

开口之前要对菌包进行检查(发菌量,袋料分离情况)。

根据菌袋情况以及所需木耳的大小形状选择合适的开口方式。

开口器每隔半小时用医药酒精消毒,及时检查开口器工作状态,查看是否存在钉子丢失,刀轮变松等问题,以保证菌包开口的数量和质量。

根据养殖经验,地摆木耳一般不适合开圆丁口,后期出耳不易管理。

6摆袋开完口的菌包整齐有序的呈一字型摆放在地膜上,每行7个,菌包与菌包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0cm左右。

如图2-1-2所示:图2-1-27打药菌包摆好之后,在其上喷洒绿霉霸喷药时从席子两侧各喷一遍,以使每个菌包均匀受药,打完药后要保证整个菌包处于湿润有水的状态。

8遮盖菌包在耳床上摆好后需要遮盖塑料薄膜和草毡子进行保温保湿,以及遮阳。

9盖薄膜盖塑料布时要注意,席子两侧留出的部分要尽量一样长,若长短不一,短的那一侧很容易刮开。

盖好之后,四周压土,不留空隙,保证密闭性。

食用菌工厂化建设思路(木耳)

食用菌工厂化建设思路(木耳)

第1章厂房设施建设一、厂房建设厂房建设可采用新建或者是利用旧房舍改建,可采用砖瓦水泥结构,也可采用简易保温棚结构。

厂房应分为三个区域,一是污染区,二是无菌区,三是培养区。

污染区为拌料、装袋、灭菌时使用。

厂房面积首先以生产数量来确定培养区的面积,然后再因地制宜的确定污染区和无菌区的面积,培养区的面积可按毛面积每平方米培养300袋来计算,一般来说35平方米面积一次可摆放1万袋左右。

每个培养室的面积最大不宜超过60平方米。

厂房建设要求:对于砖瓦水泥结构的房屋,无论是新建还是改建,在每次使用时都要重新用5%的白灰水刷一遍才能使用。

由于污染区用来拌料、装袋和灭菌,所以以水泥地面为好。

无菌区用来接种,所以必须保证密封性良好的水泥地面,最好要有缓冲间,以避免因冷却而形成负压,导致有菌的空气进入无菌区。

培养区既要保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还要有良好的通风设置,培养区还要避光。

二、生产设施建设1、培养室菌架建设菌架可采用钢架结构和木架结构等形式。

长久的使用以钢架为好,有利于控制杂菌的侵染,但造价高。

一般以木架结构即可,但要注意在每次使用时的消毒灭菌处理。

每排菌架宽度1—1.3米,菌架高度以房屋高度为准。

一般上边留有0.5米的空间,下边留有0.5米的空间。

层架高度为立放30cm,卧摆50cm,立柱间距为1米,过道宽50—60cm。

这里所说的也不是绝对的。

可根据房屋的高矮、长、宽综合考虑。

只要合理利用空间就行。

菌架靠墙的一侧要与墙体接触牢固,以避免菌架倒塌造成损失。

搭架子所用的原材料,例如木杆、板方、板皮等原料,首先要在外面用5%的白灰水刷一遍才能使用。

不管是什么原料,凡是进屋搭架子用的都必须先消毒,后进屋。

架子搭好后将室内卫生清理干净,关好门窗进行消毒,用菇保一号、二号进行熏蒸24小时(按说明书比例用)。

2、培养室供热设施1、暖气片供热。

我们提倡利用暖气片供热。

因为加温时室内无烟,对菌丝体生长十分有利,食用菌生产就怕烟薰菌袋。

木耳生产技术规范

木耳生产技术规范

木耳生产技术规范1、感官要求耳片呈黑色或黑褐色,有光泽,表面光滑,朵片完整,大小均匀,厚薄一致,耳基小,无异味,无虫蛀,无霉烂。

不得混入动物毛发和排泄物、碎耳基、菌料、泥沙及金属物等杂质。

2、基地选择与管理2.1 产地环境产地环境符合GB 3095、GB 15618和NY/T 391的要求。

2.2 基地选择与配置2.2.1 基地选择基地宜选在地势平坦、向阳避风、水源充足、土质清洁、无污染、排水通畅的地方,远离工厂、禽畜场、垃圾场、废菌料堆等,并避开公共场所、公路主干道、生活区、原料仓库。

生产区的堆料场、制种、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及出耳区、产品晾晒区、仓库区合理分区。

2.2.2 栽培设施2.2.2.1 发菌培养室发菌培养室清洁、避光、冬暖夏凉、易于通风换气,保持地面干燥。

在放菌袋前,对内壁用石灰水粉刷,地面撒石灰粉。

2.2.2.2 出菇场所采用林间露地平畦栽培,以排灌方便、场地清洁、无杂草为宜,排袋前将林地进行整平、作畦、浇水、消毒处理。

耳场地面可铺设专用地膜透气保湿材料,并设置管道喷水系统装置。

2.2.3 工作室基地建有工作室,室内配备桌、椅、水、电等,放置有关生产管理记录表册,张贴有关规章制度。

并设有清洁卫生的盥洗间。

2.2.4 仓库基地应备有安全、卫生、通风、避光的专用仓库,存放施药器械、农药、化肥等;备有农药配制量具、人员防护服、急救箱、灭火器等,建立农药、肥料进货、出货记录。

2.2.5 废物收集设施基地设有农药空包装和垃圾等废物收集设施。

2.2.6 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2.2.6.1 危害分析主要危害为霉菌污染、流耳病、菌蚊、跳虫、螨害、线虫、蛞蝓等有害生物。

2.2.6.2关键控制点生产期间林地栽培场所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管理及病虫杂菌的环境控制。

2.2.6.3 控制措施采取如下措施加以控制:a)所选林地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通过人工控制能够满足黑木耳的生长需要。

在生产前对栽培场地、设施进行全面灭菌、除虫,清理废菌料、烂耳、虫耳等杂物,保持环境整洁;b)将周围杂草、落叶、碎石清除干净,沿四周撒上生石灰粉;c)每季栽培结束后,及时清理废菌料,对耳场进行消毒,并开展菌糠生物质资源的无害化循环利用。

当壁镇黑木耳菌包厂建设项目建议书

当壁镇黑木耳菌包厂建设项目建议书

当壁镇黑木耳菌包厂建设项目建议书尊敬的领导:我谨向您提交关于壁镇黑木耳菌包厂建设项目的建议书。

一、项目背景及意义黑木耳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特色农产品,壁镇因具备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而闻名,植被茂盛、水质清澈,是黑木耳种植的理想地区。

当前,黑木耳市场需求量持续增长,但供应量相对不足。

因此,建设黑木耳菌包厂项目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二、项目规模及分析1.建设规模:我们拟建设一座年产黑木耳菌包10万袋的黑木耳菌包厂。

2.项目优势:壁镇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为黑木耳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四周无工业污染区域,保证了黑木耳菌包的质量;土地资源丰富,适合建设黑木耳菌包厂。

3.项目投资分析:项目总投资为XXX万元,其中设备投资XXX万元,建筑投资XXX万元,原材料及库存投资XXX万元。

预计年销售收入为XXX万元,利润为XXX万元。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技术要求1.建设内容:建设一座黑木耳菌包厂,主要从事黑木耳菌包的生产和销售。

建厂包括生产车间、库房、办公室等。

2.技术要求:采用先进的黑木耳菌种植技术,保证菌包的质量和产量;引进先进的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四、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1.市场需求分析:目前,黑木耳菌包市场供不应求,市场需求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以壁镇及周边地区为目标市场,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农户众多,需求量较大。

2.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高营养食物的认知度提高,黑木耳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市场前景广阔。

而壁镇具有得天独厚的种植优势,黑木耳菌包厂建设将能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五、项目可行性分析1.资源条件:壁镇具备充足的黑木耳种植资源、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能够满足项目的需求。

2.技术可行性:黑木耳菌包的生产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3.经济可行性:根据市场需求和预计的销售收入,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率。

六、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和壁镇发展规划等。

黑木耳菌包生产各环节标准

黑木耳菌包生产各环节标准

黑木耳菌包生产各环节标准(暂定)黑木耳菌包生产流程:原料的选择→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养菌。

每个生产环节都有它的生产标准。

一、原料的选择标准:1、木屑:要求无霉变、无结块、硬杂木木屑,颗粒度一般在2-4mm。

2、麦麸:新鲜无霉变、无结块、无异味,最好是不过夏,一般以中麸为好。

3、棉籽壳:新鲜无霉变,无结块、无虫蛀,破壳完整,大壳短绒、有棉籽香味。

4、豆粉:新鲜无霉变,无结块,无虫蛀,粉碎要细,无颗粒。

5、石膏:无结块,越细越好,ph值成中性。

6、生石灰:无结块,越细越好,ph值13-14。

二、拌料标准:1、严格按照配方称量,主辅料称量准确,无称错料、少称料现象。

2、主辅料要混拌均匀。

3、拌好的料要求所有料均吃透水分,无干料存在,含水量在60%~65%,ph值7.5~8.5之间。

三、装袋标准:1、装袋高度20-22cm。

2、袋壁光滑无褶,上下松紧一致,无涨袋破损现象。

3、袋重2.4-2.6斤。

4、窝口处均匀一致,,菌棍插入孔中,袋口平整。

5、套帽无破损,每袋均需套平整。

四、灭菌:1、菌袋进入灭菌锅后要求升温要快,应在3小时之内升到100℃.2、冷空气排放干净,锅内不得有死角。

3、锅内温度升到100℃开始计时,计时10小时灭菌结束,在计时的过程中不得掉温。

如中途掉温需重新计时,计时10小时灭菌结束。

4、灭菌结束后自然降温,闷锅1-2小时后敞开锅门。

五、接种:1、袋内温度降到35℃以下即可接种。

2、严格无菌操作,勤擦手,接种枪枪口不得碰到袋内以外的任何物品,如碰到了及时在火焰上灭菌。

3、每袋接种量10-15ml,要求菌种在袋内孔壁上均匀流下。

4、接种时,料液要接在孔内培养料上,不得粘在塑料袋上。

六、养菌:1、定植车间温度要求在30℃-35℃之间,湿度50%以下。

2、进入菌室上架之后,前5-10天,温度25℃-30℃,避光,湿度50%以下,可以不通风。

3、10-20天,温度23℃-28℃,湿度50%以下,避光,根据空气新鲜程度适当通风。

医学课件第五部分食用菌栽培设施及原料基质教学课件

医学课件第五部分食用菌栽培设施及原料基质教学课件

(一)原料处理设备
1. 切片机: 切片机(将木材切成小木片)→粉碎
机)→过筛机(筛出木屑中的块状木等 杂物)见图5-1,可根据栽培的品种不同, 切片或粉碎后形成颗粒大小不同的木屑。 2.铡草机: 可将栽培食用菌的麦秸、稻草及其他 菌草铡成3-5㎝的草段,见图5-2。
图5-1切片粉碎两用机
图5-2 铡草机
⑵ 半地下式菇房
建造半地下式菇房,先在地面挖深2米左 右(视地下水位高低不同,可深可浅),从坑 内砖砌墙面直达地面以上2.5米左右,地上墙 也可用泥土堆成,但不及砌墙坚固。
屋顶面可筑成半坡形,与地面角度呈30 为宜,屋脊每隔4~5米设一拔风管,直径40 厘米(图10—5)。地下部分设进风管,新鲜空 气由进风管进入菇房,从排风管排出。
大规模栽培食用菌,发菌期菌袋培养 要用培养室(见图5-8)。
培养室最重要的是能够调节温度(能 升温,降温)、调节湿度、光暗、无尘、 通风性强。
温度应维持在25℃左右,相对湿度 应在50%-60%。培养室内有培养架、紫 外线灯、日光灯。进入培养室最好经过消 毒或穿干净拖鞋或穿一次性鞋套。
(见图5-8)
图5-11 菇房的培养床架
3.菇房建筑形式
菇房建筑形式有: 1.地上 2.半地下式 3.地下式三种。 常用的是前两种
⑴ 地上式菇房
单独平房式和多间相通式常见。最常用的 菇房形式是属单独平房式的砖砌拱形菇房。其 优点如下:
⑴.造价低 每平方米造价约60元,适合农 村和城市。
⑵.保温和保湿性能好 拱形菇房顶可设隔 热防寒层,菇房北门和外廊连通,可防风直 接吹入。冬季有地火和地下烟道连各菇房能提 高室温。砖砌结构菇房和水泥地面保温性能好。
⑶ 菇房的规格 菇房的规格不宜过大或过小, 过大则管理不便,通风换气不匀,温度和湿度 不易控制,杂菌和虫害易发生和蔓延。过小则 使用率不高,成本大。一般菇房每间菇室长10 米,宽8米,高3~4米为宜。

地栽黑木耳菌包厂建设项目建议书30

地栽黑木耳菌包厂建设项目建议书30

当壁镇地栽黑木耳菌包厂建设项目建议书一、项目区概况当壁镇位于密山市西南35千米,西与二人班乡为邻,东与知一镇、白鱼湾镇相接,北隔穆棱河与连珠山镇、密山镇相望,南与俄罗斯接壤。

镇政府所在地三梭通村,密当线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

当壁镇区域面积340平方千米。

有河流2条,水库一座,8个行政村,人口12248人,土地面积14.7万亩。

当壁镇地处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冬季漫长,严寒少雪。

年平均气温4℃,年降水量550至630毫米,日照在2570至2680小时,无霜期在110天至150天。

当壁镇为穆棱河河谷地貌,地层为亚粘土厚度0.5米至1.5米,细沙为1.米至3.5米,中砂厚度0.7米至1.5米,最下层为风化岩和岩石。

地下水位砂砾岩和强风化岩石中的浅层地下水,深度小于40米。

当壁镇丰富的林木资源,可为地栽黑木耳提供丰富的基质来源。

村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在退耕还林前,有用段木栽培黑木耳的历史,地理气候条件适合黑木耳生长,栽培出来的黑木耳品质好;由于当地的农民具备一定的黑木耳栽培方面的常识,对于代料地栽黑木耳技术较易掌握。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黑木耳是我国最早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同时也是我国食用菌家族中的当家品种和出口创汇的优势品种,发展黑木耳生产是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好项目,又是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为一体的农业经济中的一项新兴产业、朝阳产业。

由于黑木耳所含营养丰富,并具有较好的药用和保健作用,故越来越受到现代消费者的青睐,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很大。

因此,发展黑木耳生产优势突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当壁镇如何实现从传统农业向效益农业跨越,如何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土地单位效益,已成为全镇人民关心的热点问题。

大力发展黑木耳生产,采用龙头带动、园区发展、千家万户生产的产业化形式,走出一条依靠黑木耳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子,是实现我镇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这不仅是现实的选择,而且是长远发展的需要,早发展,早受益,早致富,势在必行。

注意了!这些细节决定黑木耳菌包生产成败

注意了!这些细节决定黑木耳菌包生产成败

注意了!这些细节决定黑木耳菌包生产成败一、注意严格检测培养料PH值。

适宜的酸碱度适合黑木耳菌丝正常生长。

在黑木耳装袋后、灭菌前的PH值调至8即可。

灭菌后的PH值会下降至6.5-7.5之间均为正常。

如灭菌以后的PH值下降到5以下,会严重影响黑木耳菌丝成活率。

此外,假石灰现象多有发生,建议从业者一定要检测好培养基的PH值(酸碱度)。

二、灭菌设施修缮。

高压灭菌设备主要检测管道、阀门、仪表、电路等各部位部件运行是否正常,是否有破损,如果是则需要及时处理。

常压灭菌锅主要检测各处是否有封闭不严,漏汽、漏水情况,尤其是老菌锅更要仔细排查。

三、养菌室做好防虫、杀菌工作。

无论是新菌室还是老菌室,都要严格消毒,杀虫处理,不要心存侥幸。

四、注意检测菌种质量。

主要有两个方面:1、检测成活率、萌发状态。

2、检测是否携带杂菌、害虫。

五、接种环境彻底清扫,消毒。

接种设施及时除尘,FFU层流罩滤芯有破损及时更换。

如果是无菌车间需要做无菌检测。

保证在接种区域内达到百级净化。

六、接种时严格预防超温。

一定要在菌袋内部温度降至30度以下时再进行接种操作,尤其是液体菌种生产厂就更要注意高温接种的问题。

给菌袋降温时切勿用风机对着菌袋吹,没有经过净化的冷风无形中会给杂菌感染带来隐患。

七、严格消毒。

接种前对菌种袋外部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处理,在菌种存放、运输的过程中菌种袋(瓶)外壁难免会附着杂菌。

八、菌室培养时码放密度不宜过大。

建议每立方米空间总合不宜超过200袋。

直径10厘米,长22厘米的菌袋在码放时要注意保留通风道。

九、养菌期间勤消毒,勤杀虫、勤通风。

正常情况下,从进养菌室开始,每七天进行消毒、杀虫处理。

连续处理3-4次,用药量减半,因为菌棒占据了一半的空间。

通风治百病。

通风之后杂菌、害虫也随风潜入,建议每次通风以后小剂量药物消毒、杀虫。

十、开口前保障有充足的后熟期。

如果后熟期不足就开口不易现原基。

正常情况下,不同熟期的木耳品种后熟期长短也不尽相同,以10-20天为宜。

食品工厂设计---年产22万吨食用菌加工厂的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年产22万吨食用菌加工厂的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年产22万吨食用菌加工厂的设计1、厂址选择要求2、工艺流程图3、物料衡算4、设备表5、产品方案6、定员设计7、成本回收期8、厂区总体布局图9、主要车间图10、设计依据学院:食品科学学院班级:08 食品姓名:程磊学号:14一、食用菌工厂厂址选择要求食品工业布局涉及地区的长远规划,与当地及周边地区的资源、交通、环保、农牧业发展状况、经济实力、电力、市场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食品工厂设计过程中,厂址的合理选择十分重要。

厂址选择的基本要求如下:(1)食用菌工厂的厂址应由当地城乡部门统一规划,以适应当地发展规划的统一布局。

食用菌工厂的加工原料主要为林下产品,所以应尽量靠近原料产地,以减少原料运输成本及运输途中可能造成的原料变质和污染。

(2)节约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良田,为了便于产品销售,并有效利用城市学校、住房、医院、商场等各种生活资源,一般可建在大中型城市的郊区或远郊区。

(3)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可靠。

厂址应远离流沙、土崩断裂层,放射性物质、文物风景区、污染源存在的区域,已发生洪水和滑坡地带,传染病医院,有严重粉尘灰砂或昆虫滋生的场所。

(4)厂区标高特别是主厂房及仓库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水位,自然排水坡度在4/1000~8/1000之间。

(5)水源充足且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若采用地下水或江水、河水、湖水,水质监测和水质处理系统。

同样,为避免造成新的污染,食品工厂生产中所产生的污水、废水也要建立相应的处理系统,经处理达到国家环保部门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6)交运输方便是厂址选择的重要条件之一,食品工厂应尽量靠近铁路、公路或水路,便于工厂原料和产品的输入和输出。

(7)动力要有充分保证,电力负荷足够和电压正常平稳才能保证工厂冷库等24h连续运转设施的电力需求。

(8)有足够面积用来美化工厂环境,在食品工厂四周及厂区内采用树木花草进行充分绿化,可有效改善周边的微笑区域气三、物料衡算班产65t蘑菇罐头物料计算班产70吨腌渍金针菇罐头物料计算班产80t盐渍茶树菇物料计算班产100吨木耳罐头物料计算五,产品方案年产22万吨食用菌工厂产品方案六、定员设计七、成本回收期年度盈亏计划一、成本投资。

xx县黑木耳精深加工项目(简)

xx县黑木耳精深加工项目(简)

黑木耳精深加工项目方案文本XXXXXXX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二○二一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1)1. 程概况 (1)2. 编制依据 (1)3. 编制指导思想 (1)4. 建设目标 (1)5.建设内容及规模 (1)6.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2)第二章总图设计 (3)1. 设计依据 (3)2.项目区概述 (3)3.总平面图设计 (3)第三章工艺技术设计 (5)1.工艺设计主要依据 (5)2.总体技术方案 (5)3.木耳种植菌棚栽培技术 (5)4.木耳生产技术 (10)第四章建筑工程设计 (12)1. 设计理念 (12)2. 单体设计 (12)第五章结构设计 (16)1. 工程概况: (16)2. 设计依据 (16)3. 设计标准 (16)4. 设计荷载 (16)5. 地基基础 (17)6. 上部结构 (17)第六章建筑电气说明 (18)1. 工程概况 (18)2.二、本工程拟设置的建筑电气系统 (18)3.变、配电系统 (18)4. 电气节能 (18)第七章给水设计说明 (19)1. 工程概况 (19)2. 设计内容 (19)3. 给水设计 (19)4. 排水设计 (19)5. 消防给水系统 (19)6. 管材 (19)7. 给排水节能 (19)第八章设备购置方案 (20)1.设备购置原则 (20)2.设备购置清单 (20)第九章室外工程设计 (21)1.室外给排水工程 (21)2.其它室外工程 (21)第十章环境保护 (22)1. 设计依据 (22)2.项目建设期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22)3.项目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23)第十一章实施进度安排 (24)1.项目建设期限 (24)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24)第十二章效益分析 (24)1. 经济效益 (24)2. 社会效益 (24)3. 生态效益 (24)第十三章项目的组织管理与运作 (25)1.项目建设期间的组织管理 (25)2.项目建成后的组织管理 (25)3.项目运行的保障措施 (25)第十四章项目招标 (26)1. 招标依据 (26)2. 招标原则 (26)3. 招标范围 (26)4.项目招标的组织形式 (26)5.项目采用的招标方式 (26)第十五章总概算 (27)1. 编制说明 (27)2. 编制依据 (27)3. 资金由来 (27)1.程概况第一章设计总说明增收、提供人民生活为目标。

黑木耳菌包生产品质管理措施

黑木耳菌包生产品质管理措施

黑木耳菌包生产品质管理措施郑焕春;栾泰龙;李淑玲【期刊名称】《食用菌》【年(卷),期】2017(039)004【总页数】2页(P38-39)【关键词】黑木耳菌包;品质;管理措施【作者】郑焕春;栾泰龙;李淑玲【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牡丹江157009;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牡丹江157009;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牡丹江157009【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黑木耳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各地黑木耳菌包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充分体现了黑木耳产业向专业化分工、大型机械化生产、自动化及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的趋势。

2015年中国食用菌协会数据表明,黑木耳是位于我国食用菌产量第二的品种,产量仅次于香菇(766.66万t),达到了624.69万t。

以黑木耳生产大省黑龙江为例,其产量282.75万t接近全国产量的半壁江山,已成为领跑全国的“火车头”。

而黑木耳菌包厂产能不足生产所需十分之一,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出现黑木耳价格稳中有降,黑木耳菌包价格上扬的现象。

究其原因,有市场需求旺盛的因素,也有个别菌包厂生产品质管理不到位,菌包质量不稳定的因素。

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按照黑龙江省森工总局的部署,在2015年曾建立第一家菌包厂的绥阳林业局的配合下,进行了《规模化黑木耳菌包厂标准化生产技术研发》专项研究,通过调研和三年多的试验和验证,建立了《黑木耳菌包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化体系(原辅料、生产环境、生产技术规程、菌包)。

同时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主持制定的行业标准LY/T 2841—2017黑木耳菌包生产技术规程,已经通过国家林业局批准,自2017年9月1日起实施。

笔者依据菌包厂常见问题,结合标准化体系,对提高黑木耳菌包品质管理提出以下几点措施:1 进行专业化调试和岗位培训不同菌包厂的设备型号及生产能力、原料、配方、生产环境等都有所不同,仅依据书本上的基础数据或者小作坊的经验数据,作为菌包厂的生产工艺要求,直接投入生产使用,容易造成菌包厂菌包质量不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