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分别是词语辨析、病句辨别、修辞判断(比拟)、句子衔接、徽标含义解读等,分值依然15分。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均属常规考点,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修辞手法判别难度稍大,语料均为古诗句,孤立理解有难度;“比拟”含拟人与拟物,部分学生可能会与“比喻”混淆。
词语辨析、病句辨别、修辞判断(比拟)、句子衔接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是训练频率较高的重点题型,但重点是引导学生夯实基础,陌生近义词语词义的积累与辨析方法、病句常见类型的梳理、各种修辞的定义、及句子衔接的基本方法必须熟烂于心,才能提高答题准确率。
徽标含义解读属于图文理解题,备考过程中接触较少,可能存在一定的阅读与解题障碍,这说明在备考过程中,要立足于考纲,把可能出现的题型训练全。
二、古诗文部分:
文言文板块,分值为18分,两条选择题6分,分别是实词解释和文本内容的信息筛选题。翻译2题8分,文意的解读共4分。选材为墓志铭,与2014年的书信体文言文相比,难度有所降低。
实词的考查沿袭了以前题型,以选择题的方式呈现,没有采用2014年出现的在横线上写出实词意思的题型。实词考查多年,虽然划定了120个实词,但是实际江苏高考试卷中很少涉及,且似乎有这个趋势:刻意避开这120个实词。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也提醒、引导学生增加词汇量,训练学生在语境中推断词义的方法,以应对这种的趋势。
翻译题,只要学生词义积累厚实,遵循直译为主,字字落实的原则,仔细认真,得分率应该是较高的。
主观问答题是去年才有的新题型,这一题型今年继续保留。不难,可以直接从文中找到答案点,整合即可。
诗歌鉴赏没有采用去年的“比较鉴赏”阅读形式,而是回归到江苏既往的命题形式上去。今年选取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探访友人新居,和去年格调类似,表达对友人的歆羡、赞美和暗含对时世的不满。诗歌文本浅易好懂,题目中规中矩,问题指向明确。
从对诗人为什么“暂开颜”,到对颈联颔联的艺术特色的分析,以及对尾联作者思想感情的分析,从内容和艺术特色事两个方面考查学生
的基本素养。这要求学生一方面紧扣文本信息,抓住意象(意境)、细节、典故、直接抒情议论的词句等多角度、多层次地把握诗歌内容,也要夯实诗歌相关的基础知识,如写景手法。
名句默写总体延续了去年的趋势,难度不大。课外篇目是孔子
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比较生僻,估计全省写出者寥寥,这似乎与江苏考试说明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要求不符,这样的试题没有区分度,形同虚设。
三、现代文阅读部分:
现代文阅读(一)选自王安忆的散文《比邻为居》,学生不需要在全景扫描某部长篇的基础上来解读其中的某一个部分,而是完全可以凭靠眼前的文本来解决问题。
从命题看,既有对文本局部内容的细究(“孱弱”一词的含义),又有整体构思的考查(本文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的作用),既有文本内容的分析(写一家人的草药味,体现什么样的生活风格),又有文本意蕴的探究(最后一段画线句的意蕴)。设问明确,切入点小,考生容易上手,就文本本身特点设题,既不刻意规避答题套路,又有一定新意。
现代文阅读(二)仍为论述类文本,选自《罗丹的雕刻》一文,选文由国外回归国内。题型分别为段内层次的分析、文本内容概括、关键句子内涵的解析,均属常规题型,着重考查学生的文本探究能力。
这要求学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既要系统地掌握文本创作的相关基础知识,又要培养细读文本的习惯,优化、固定自己的答题模式。
四、作文部分:
作文题出得比较有层次性,材料既有提示性,又有启发性,学生有话可说,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能写出不同质量的文章。
“材料本身提供了一个关于‘智慧’的话题,一般写作水平的学生可以就材料本身来写,写材料中所提示的三句话中的任何一种。”一般化学生或许会写:“智慧是一种经验”“智慧是一种能力”“智慧是一种境界”;水平稍高的同学或许可以根据材料后半句提示“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写智慧本身的景象;而水平更高的同学则可以从材料说开,谈自己对智慧的看法,不拘泥于材料。
至于在文体选择上,记叙文和议论文都是可以的,记叙文应该说比较好写,只要记叙一两个关于话题智慧的故事,把经验、能力、境界蕴
含事件(细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