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短视频】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孟母三迁
孟母三迁课件PPT

孟母三迁的故事启示我们,作为家长 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包 括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社交环境等。
孟母三迁的故事提醒我们,家庭教育 的成功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的努力,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引 导孩子自主发展。
圈子。
02
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
孟母通过三次搬家,最终选择了一个有利于孩子品德修养的环境。这启
示我们,在家庭教育中,除了关注孩子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培养孩子
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
03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
们明白品德、修养和学识的重要性,以及金钱、地位等外在因素无法取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母三迁的故事成为了中国传统 文化中一个经典的教子故事,激 励着无数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创造
良好的环境。
03
孟母三迁的教育意义
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01
重视家庭教育环境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该
尽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包括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社交
02
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母三迁的起因
孟母为了给孟子提供一个良好 的成长环境,避免他受到不良 环境的影响,从而决定搬家。
孟母意识到邻近环境对孟子的 影响,担心他沾染上不良习气, 因此决定搬迁。
孟母希望孟子能够远离喧嚣的 环境,以便更好地专注于学业, 因此先搬到了一个市场附近,但发现这里的环境过于喧嚣,不利于孟子的成长。
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巧。
家长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增强社 会责任感,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培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家的意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家的意味课时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道德修养:践行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勤劳节俭、邻里互助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做家庭的好成员。
健全人格:能够换位思考,学会处理与家庭、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
责任意识:提升他们对自己、家庭、集体、社会、国家和人类的责任感,增强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
教学重点:家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家风的重要性课前准备:预习第四课第一框内容,思考一个问题:家,对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法教学方法用具:无教学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讨1:家的重要性(1)观点讨论。
关于“家”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小李:家是地域——我的家在某省某县某镇某村。
小亮:家是住所——那座房子就是我家。
小红:家是一群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弟弟、妹妹,还有……小燕:哪里有家人的关爱,哪里就是家。
从上述观点中得出: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
(2)明晰概念。
由家庭的含义(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判断家庭关系确立的不同情形:男女结婚成家、继子女与继父母也是一家人→婚姻关系;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血缘关系;养子女与养父围绕观点、生活实际、故事等,展开探究,回答问题。
从中细细品味家的意味,能够更加热爱家庭,更加孝敬父母和长辈。
同时,完成相应知识笔记。
通过设置观点讨论、明晰概念、故事分享等活动,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既锻炼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又挖掘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最终攻破知识点——家的重要性:①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
②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
③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1家的意味课件(共24张PPT)

03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
收养而组成的家庭----养子
女与养父母成为一家人;
父或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
---继子女与继父母也是一
04
家人:
试一试 ●小两口结婚----通过( 婚姻 ) 确立。
●宝宝降生----因为(
)确立。
血缘
●收养子女----通过(
)确立。
●继子女和继父母---因为收(养
)确立。
再婚
➢ 家庭关系确立的多种类型
张三和李四 恋爱半年结 婚成了家
一年后生下三 胞胎使家庭喜 添新成员
养子女与养 父母成为一 家人
继子女与继 父母也是一 家人
①婚姻关系
依照法定条件 和法定程序结 婚组成新家庭
②血缘关系
因血缘关系 组成的家庭
③收养关系
依照法定条件 和法定程序收 养则民心淳;民风正,则社稷安。每到春节,很多家庭都选择了如
“忠厚传家远,孝悌守业长”“成事成名成伟业,立人立德立家风"等对联,
对联的字迹虽经风吹日晒或有模糊,但好家风代代相传。可见好家风(
)
A.是推动全家努力奋斗、名利双收的法宝
B.是一个家庭文化的延续,是有形的财富
C.是家庭兴旺和社会稳定的精神源泉之一
父或母再婚组 建新的家庭
探究与分享
一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认出他是 当地的富豪说:“我送你回家吧。”“家?我没 有……家。”警察指着远处的一幢别墅说:“那不 是你的家吗?”富豪说:“那……是我的房子。”
战争期间,一中年男子与家人离散、亲人大 多丧身。他打听到5岁的小女儿还活着,几经周折 冒死找到了她。悲喜交加的他紧紧搂着女儿,泪 流满面地说:“我又有家了。”
01 家庭的内涵是什么? 02 家的重要性是什么(意义)? 03 优良家风的作用(价值)?
4.1《家的意味》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第四课幸福和睦的家庭第一课时家的意味【教材分析】在学生成长历程中,父母是重要的陪伴和见证,引导学生关注与家人的关系,为下一节课让家更美好做好铺垫。
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导学生了解我们家的含义;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家对个人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第三部分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家风,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自觉传承优良家风;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升道德修养,把优良家风发扬光大。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是一个处在由儿童向青少年时期过渡的特殊群体,自我意识增强、思维能力发展快,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思想活跃,但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等都有待进一步发展。
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他们与父母亲人的关系,是初中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发挥道德浸润作用。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七年级学生对家庭的结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也具备了践行家庭传统美德的能力,但尚不能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不同家庭结构确立的依据,不能准确认识家风的重要意义。
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明确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明白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对社会的作用,能够传承优良家风,自己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家国情怀。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识到“家”对个人成长和社会的重要意义,形成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培养家国情怀。
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以实际行动促进家庭和睦幸福,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弘扬优良家风。
责任意识知道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自觉承担践行良好家风的责任。
【教学重点】家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家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家,我们感受颇深,温暖、甜蜜和避风港;伤心难过时,想家;在外的游子,想家;劳累了一天,歇一歇的时候,想家;开心时,想与人分享,想家。
家人间那份浓浓的爱,家的温馨,让我们对家流连忘返。
那么,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家的意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同步课件)

写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大的变革。孟子处于各国新兴封 建势力先后进行变法的战国中期。据《史记·孟轲荀列传》载: “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强敌; 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 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子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 所如者不合。”孟子称颂所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世,主张“ 法先王”,行“王道”、“仁政”。在列国纷争和人民斗争不 断发展的形势下,孟子看到了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的看法,强调统治者应重视人 民的作用,这在当时有一定进步性。
发语词
占有
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是因为
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 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 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疏通文意
译:城墙并不是不高,护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 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 不是不
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
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给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
文言句式 判断句: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合
第
作 探
三究
部
分 叁
课文精读
1、这篇短文的论点是什么? 点拨:作者开篇直接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 利,地利不如人和。
Hale Waihona Puke 课文精读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点拨: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 然后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客观因素归结为“ 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然后再 对此进行分析,进一步得出结论:得道者多 助,失道者寡助。这里的“得道者”就是指 得到“人和”这一关键要素的人。
课文精读 3、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测试卷一.选择题1.中国人历来看重邻里关系,在民间流传了()。
A.六尺巷的故事B.孟母三迁C.黄香温席2.关于“家乡人”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家乡人到外地工作,他们仍是我们的“家乡人”。
B.来到我们家乡生活的人是“家乡人”。
C.只有生在家乡的人才是“家乡人”。
3.“六尺巷”的故事告诉我们()。
A.邻里间要互不理睬B.邻里间要谦让、体谅C.邻里间要无条件忍让4.与邻里之间有了矛盾,最好的解决方式是()。
A.不予理睬B.交流沟通C.用武力解决5.小杰的家乡在祖国的首都:()就是地图上标红色五角星的地方。
A.北京B.南京C.天津1.常言道远亲(),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常常伸出()之手。
2.我平时能多为()想一想就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3.(),生活和睦。
4.常言道,()不如近邻。
邻里之间要()。
5.家乡的(),家乡的人更美。
6.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
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常常伸出()。
邻里互助、生活和睦,让我们也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吧!李叔叔家收西瓜缺人手,我们来帮忙;要下雨了,小毛家没人,我去帮他把晾晒的玉米和衣服收了,免得淋湿;王爷爷下到三楼就累了,我去扶他一把。
三.判断题1.三年级二班的同学在课余时间清理小区里的小广告。
()2.我们生活的地方虽然很好,但是也有需要改进地方。
()3.我是家里的宝贝,家里人都疼爱我,因此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4.被称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是新疆维吾尔族汉子。
()5.我们是小学生,家乡的建设与我们无关。
()6.保护公共设施是政府的责任。
()四.连线题1.连一连。
吐鲁番醋鱼杭州肉夹馍武汉火锅重庆热干面陕西葡萄1.请你列举为家乡建设作出贡献的人。
2.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
让我们来当小导游,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家乡吧。
你该做哪些准备,怎样介绍呢?3.介绍一下你家乡的某一处景点。
4.宣传家乡,热爱家乡。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 第1课时 家的意味(学案课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①如今部分家庭存在矛盾,有些人忽视家的重要性, 缺乏家庭意识。②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家是 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家庭是社会的基 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 庭文明则社会文明。③开展“把爱说出来,家一直在”班 会活动,有利于促进家庭幸福和谐,有利于弘扬孝亲敬老 的传统美德,有利于社会安定和谐。
3. 画荻教子:欧阳修的母亲用芦苇在地上书画 教育儿子读书。
1. [2024年1月太原期末]一名男子与分别34年的父亲相见 后,两人相拥痛哭。他说:“今天和家人团聚,圆了我多 年的梦,我从此有家了。”这说明( C ) A. 家庭是由血缘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B.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 C.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D. 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和修身之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9 10
7. 下列漫画能够体现“家的意味”的是( C )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8. [立德树人·传承家风]某社区在文化广场举办“弘扬好家 风·送福迎新春”书法楹联展暨写春联活动。下列对联符 合家风主题的是( A ) A. 上联:德勤孝义传家宝;下联:和善诚信处世风 B. 上联:造林植树山川秀;下联:种草栽花庭院香 C. 上联:尊师重教师魂铸;下联:育才治国栋梁坚 D. 上联:少年不知勤学苦;下联:老来方悔读书迟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爱在家庭
如今,手机为人们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引发了一
系列家庭矛盾,一些人因沉迷于手机而忽视了家的重要
孟母三迁成语故事PPT课件(有背景音乐)

谢谢聆听
老 师 : XXX
附:PPT常见问题使用说明:
1.PPT模板打不开 模板是在Office2010的基础上制作,如果打不开,可能是因为您的office版本太低了或者是没装微软的Office 软件。(注:Office2013必须是win7或win8系统,如果您是XP系统,请安装Office2010以上或者是WPS。) 2.音视频特效不能播放 经测试,Office2007是不能播放Office2010模板中的音视频特效的,所以为了能够让PPT中的视频正常播放,请 安装Office2010或以上版本或者是WPS。 3.导出PPT中的音视频素材 您可以将PPT后缀.pptx改成.rar,解压后,在ppt\media文件夹下可以找到该模板的所有素材。请注意:为了不 破坏源文件,在修改后缀名之前,最好对源文件做一次备份。 4.企业LOGO修改或者部分文字不能直接修改 企业LOGO一般被放置在PPT母版中,您可通过【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下调整。直接选择logo图 片删除或修改。
“这里也不行!还得搬家!”不久,孟母把 家迁到书塾附近。
书塾里来来往往的人都很有礼貌,孟子都学 会了。
他和小伙伴玩耍时,又遵守秩序,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究礼 貌。
“嗯,这才是我的孩子最适合居住的地方。”
后来,孟子成为一位大圣人!
思考
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应该 选择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 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有内容) 教育学生,从爱出发,爱是一种特持久而深刻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