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笔记之世界现代史
高中历史世界现代史中的重要战争与和平运动
高中历史世界现代史中的重要战争与和平运动近代历史中的战争与和平运动是世界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世界现代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战争与和平运动,以期对历史发展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重要的战争之一。
从1914年到1918年,欧洲各大强国爆发了一场残酷的战争。
这场战争几乎波及全球,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战争原因与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源于欧洲列强之间的政治争斗、殖民地争夺和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
而最直接导致战争爆发的事件是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储弗朗茨·斐迪南被塞尔维亚恐怖分子暗杀。
2.战争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数百万人的伤亡和毁灭,使许多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发生了剧变。
此外,战争还加速了列强衰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战争。
从1939年到1945年,世界各地的国家卷入了一场全球性的冲突,导致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1.战争原因与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源于纳粹德国的侵略欲望和世界各国的对其外交政策的应对不当。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这一事件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引爆点。
2.战争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尤其是在欧洲和亚洲地区。
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冷战的开启、国际组织的建立以及殖民地独立运动的兴起都与这场战争密切相关。
三、冷战与冷战末期的和平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分为了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
这两个阵营之间持续了几十年的冷战状态,但也出现了一些和平运动。
1.冷战时期的战争与冲突在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之间爆发了一系列代理战争和冲突,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这些战争既反映了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也对亚洲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世界现代史笔记大全
第一章20世纪初的世界20世纪初,欧洲仍然保持世界优势地位,但不久美洲的美国和东亚的日本迅速崛起,开始挑战欧洲的优势地位,改变了欧洲称霸世界的局面。
第一节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一)、英国──殖民帝国主义●(二)、法国──高利贷帝国主义●(三)、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四)、美国──托拉斯帝国主义●(五)、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六)、日本──军事封建帝国主义一、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1、欧洲列强瓜分世界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已将世界基本瓜分完毕➢非洲除利比里亚和埃塞俄比亚外,全部变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亚洲广大地区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拉丁美洲和澳大利亚都已欧化2、欧洲的经济优势➢20世纪初欧洲是世界的银行家,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欧洲是世界的工业工厂。
工业产量和国际贸易都占优势3、欧洲的军事优势➢20世纪初,俄、法、英、德陆海军人数占绝对优势➢欧洲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对比表二、美国和日本的兴起1、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所奉行的“帝国主义政策”,使美国迅速膨胀为世界级的强国●美国崛起的原因●日本崛起的原因2.美西战争➢原因:美国垄断资本家需要寻找国外市场,企图取得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两块较大的殖民地——古巴和菲律宾➢导火线:1898年2月发生的“缅因号”事件➢经过及结果:战争仅进行了3个月,美国海军先后在菲律宾和古巴歼灭了西班牙舰队。
双方签定巴黎和约:古巴由美军占领;将菲律宾、关岛等让于美国➢影响:它是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一次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
美国开始向远东和太平洋扩张;古巴成为美国“统而不并”的殖民地;西班牙退出争夺殖民地的舞台3、大棒政策与金元外交20世纪初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使用暴力或进行经济渗透(1)大棒政策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提出,主要运用于拉丁美洲,把“门罗主义”的不准干涉美洲发展为美国管理美洲(2)金元外交塔夫脱总统提出,主要运用于拉丁美洲,即用经济手段控制拉丁美洲,也作为对华门户开放的手段以上说明,美国成为世界大国,开始在拉丁美洲、亚洲、太平洋地区扩张势力,并插手欧洲事务4、日本跻身世界强国日俄战争➢原因:日俄两国为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的统治权所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经过和结果:1904年2月——1905年8月在中国东北和对马海峡作战,俄国战败。
高中历史世界史部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历史世界史部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一.什么是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吴于廑先生在《世界历史·总序》中把世界历史理解为“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成为全世界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二.世界历史的分期:分期的标准(以社会形态演进为依据的分期法、以人类文明形态演进为依据的分期法、以全人类一体化历史进程的阶段为依据的分期法)三.分期标准的依据:以那些对世界历史发展有重大意义并导致世界历史出现质变的事件为界限,把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划分为若干彼此衔接,但又不同的段落,借此说明历史发展的同一性和多样性,阶段性和连续性,以深化人们对漫长历史过程的认识四.具体世界史划分:①从人类的产生到15-17世纪为世界古代史,其中以公元五世纪(47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作为上古与中古史的分界线,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的结束和封建制的开始。
②从15-17世纪的文艺复兴或地理大发现或英国革命开始到20世纪初的十月革命或一战结束作为世界近代史的时间断限。
③从20世纪初到现在为世界现代史或再一分为二,以1945年二战结束为界,分为现代史和当代史(一)世界古代史:自远古有人类以来至公元1500年(二)世界近代史:1500年的地理大发现到1900年帝国主义的形成(三)世界现代史:1900年至20世纪末,这一时期在时间上涵盖20世纪。
五.此期(世界上古中古史)基本处在相互隔绝和孤立分散状态,但也通过战争、贸易等途径建立了初步的联系,为人类打破隔离状态准备了必要条件。
(①上古史:自有人类以来至公元5、6世纪左右的民族大迁徙及其所引起的政治格局的巨变;②中古史:公元5、6世纪至1500年,人类通过民族迁徙和大范围战争,世界逐渐向联成一体前进;③近代史:西方通过殖民征服逐渐把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到19世纪末终于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世界各地均被纳入该体系之中;④现代史:该世纪既是千年之交的世纪,也是人类社会遭受前所未有的战争浩劫和取得空前发展的世纪。
313历史学 笔记
313历史学笔记
以下是一份关于313历史学的笔记,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个部分的重要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
1.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科举制等。
2.经济制度:井田制、均田制、市坊制、海禁政策等。
3.文化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等。
4.科技文化: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二、中国近现代史
1.政治制度:中华民国的成立和北洋政府的统治、国共合作与
十年内战、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等。
2.经济制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凋敝、新民主主义经济建
设等。
3.文化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
4.社会改革: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等。
三、世界史
1.古代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等。
2.中世纪历史: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与演变,十字军东征,拜
占庭帝国的兴衰等。
3.近代历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
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等。
4.现代历史: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与非殖民化等。
5.世界格局演变:联合国成立与全球化发展,全球化背景下的
国际关系等。
以上是关于313历史学的重要知识点,需要重点掌握,并理解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同时,还需要关注历史学研究的新动态和新趋势,以不断更新和深化自己的历史学知识。
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读书笔记
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读书笔记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是一本重要的历史著作,包含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深刻的历史分析。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根据我提供的内容,按照深度和广度的要求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本著作。
一、总论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是学术界公认的思想精深、内涵丰富的重要历史著作,作者通过对世界现代化历程的梳理和总结,重点探讨了现代化对世界各国的影响,以及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在本书中,作者全面阐述了现代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性,并对全球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分析。
二、内容概要在这本著作中,作者首先回顾了世界现代化历程的发展历史,重点探讨了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路径和模式。
作者详细分析了现代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强调了现代化对于世界各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指出了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境。
作者总结了全球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对现代化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三、个人理解与观点在阅读这本著作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于现代化的思考和洞察,对于现代化全球进程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认为,现代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
我对于现代化的看法是,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推动现代化进程,使其更加全面、健康地发展。
四、结论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是一部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的历史著作,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通过阅读本书,我对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和影响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对现代化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部著作,深入思考现代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在这本著作中通过对世界现代化历程的梳理和总结,深入探讨了现代化对世界各国的影响,以及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世界近代史复习笔记
世界近代史复习题整理一、名词解释教皇子午线哥伦布交换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奥格斯堡和约》加尔文教三十年战争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和体系新君主制破坏圣像运动幕藩体制特辖制托马斯·潘恩门罗主义考迪罗维也纳会议和体系宪章运动巴黎公社德雷佛斯事件亚伯拉罕·林肯(1809-1865):美国政治家、思想家。
于1860年以共和党人身份当选美国总统,其当选成为南北战争的导火索。
起初,其虽反对奴隶制度,但并非废奴主义者,尤其反对暴力革命,希望以限制奴隶制东扩,推广资本主义工资劳动制度以使奴隶制度自然消亡。
但后因和解不成且北方在内战中连连失利,转变思想,于1862年颁布《宅地法》、《解放宣言》,领导北方赢得内战胜利。
后遇刺身亡。
密苏里妥协案:1819年,密苏里申请以州的身份加入联邦。
由于该州奴隶制存废问题事关南北势力在参议院的平衡,故而两方争论不休。
1820年3月,国会的南北方代表终达成妥协:确定密苏里为蓄奴州,同时从马萨诸塞州分出一个新州——缅因州作为自由州。
但对北方有利的是,它在尚未建州的西部广大地区确立北纬36°30′以南为奴隶制区域,以北为自由制区域。
此案反映了南北矛盾的激化。
堪萨斯内战:1854年国会讨论堪萨斯和内布拉斯加建州时,按《密苏里妥协案》,两州应成为自由州。
但奴隶主却据人民主权原则强迫国会授权新州居民自己决定奴隶制的存废,后通过《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
此法案的通过,导致堪萨斯城内废奴派及自由土地派同奴隶主爆发了争夺堪萨斯领地的流血冲突,称为堪萨斯内战。
此战彰明两种制度的矛盾已激化至武装冲突的程度。
文艺复兴:词源为法文renaissance,原意为“再生”。
广义上存在三次文艺复兴:加洛林文艺复兴,12世纪文艺复兴,14-15世纪文艺复兴,狭义上即指14-15世纪的文艺复兴。
加洛林文艺复兴以恢复拉丁语学习为主要内容,12世纪文艺复兴以建立大学,完善学科为主要内容,14-15世纪文艺复兴形式上是在文学艺术方面对古典文化的复兴与创新,内核中则是对于人文主义的歌颂。
高三历史世界现代史重要事件回顾
高三历史世界现代史重要事件回顾近代史是高中历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试中的重点内容。
通过回顾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可以加深对世界现代史的理解和记忆。
本文将对高三历史世界现代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进行回顾。
1. 巴黎公社运动(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是法国历史上颠覆性的事件之一。
这场运动始于巴黎市民对普鲁士侵略和国家威胁的不满,以及对高昂的商品价格和无法支付的租金的抗议。
公社运动期间,市民自愿组织起来,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并试图通过社会主义原则来重建社会。
然而,这一运动在两个月后被镇压,巴黎公社运动的影响也远远超出了法国的国界,成为国际社会上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标志。
2.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重大的冲突之一,也是现代世界历史的分水岭。
这场战争爆发于欧洲,由于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军备竞赛而导致的。
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终,战争以德国的失败和《凡尔赛条约》的签署结束,标志着欧洲秩序的重新调整和世界霸权的转变。
3. 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在这场革命中,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了工人和农民的起义,推翻了沙皇政权,并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苏联)。
这场革命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在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上引起重大变革,也启发了其他国家和地区追求社会主义的努力。
4.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痛和毁灭性的战争之一。
这场战争由德国希特勒的侵略行动引发,波及全球,参与国包括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
战争期间,纳粹德国实施了种族灭绝政策,导致了六百多万犹太人的大规模屠杀。
战争以盟军的胜利和原子弹爆炸的两次使用结束,但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和战后重建的挑战。
5. 冷战(1945年-1991年)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长期对抗和竞争。
高中历史的解析世界现代史中的重要战争与影响
高中历史的解析世界现代史中的重要战争与影响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战争对于塑造世界格局以及影响国家和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高中历史教育中,解析世界现代史中的重要战争与其带来的影响是学生们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的内容。
本文将对几场世界现代史中的重要战争及其影响进行分析。
第一场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爆发于1914年,由欧洲列强引发并迅速卷入。
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但战局很快扩大为全球规模。
这场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变革,对于整个20世纪的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几个帝国的解体和国家疆域调整。
例如,奥匈帝国、俄国和德意志帝国等强大国家在战争结束后相继解体,各个民族国家迅速兴起。
此外,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对于全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矛盾的对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战争结束后,对德国的极度惩罚和剥削引发了德国社会的不满和愤怒,为纳粹党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这次血腥的战争也加深了国家之间的矛盾和仇恨,为后来的冲突埋下了隐患。
第二场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爆发于1939年,并于1945年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对世界产生了深远而复杂的影响。
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冷战局势逐渐形成。
战争期间,苏联等反法西斯的盟国与美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合作,但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以及战后的利益分配问题,战后世界逐渐形成了两极格局,国际关系出现了剧烈的对抗与竞争。
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家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例如,欧洲受到战争严重摧毁,在美国的帮助下逐渐恢复并建立了一体化组织,如欧洲经济共同体(现欧盟)。
亚洲也出现了一系列独立的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等。
第三场战争是冷战期间的朝鲜战争。
这场战争爆发于1950年,发生在朝鲜半岛,并牵扯到了美国和苏联等大国。
世界现代史笔记
世界现代史·世界现代史的起点与划分:20世纪至今(又把二战后至今称为当代史)世界现代史的起点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始20世纪初以20世纪的历史作为现代史19世纪末以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为标准1918年(一战结束)以国际关系的发展阶段为标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现代史的划分1、以1945年为界:前期世界经济发展缓慢,国际关系充满暴力;后期世界经济发展迅速,国际相对和平。
2、20世纪初至1945年的划分:20世纪初~1923年:战争、危机与革命交织1924年~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相对稳定;苏联开始发展;民族解放运动持续高涨。
1929年~1939年:资本主义危机尖锐,第二次世界大战酝酿;苏联持续发展。
1939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现代史的主要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与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第一讲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章大战前的世界形势第一节美国一、美西战争﹡名词解释:19世纪末,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强烈要求开拓海外市场,把矛头对准老殖民主义者西班牙。
1898年,美国借“缅因”号事件,于4月25日向西班牙宣战。
12月,美西签订巴黎和约。
美西战争是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转向垄断资本主义进行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战争。
二、门户开放政策﹡名词解释:19世纪末,美国为了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海外市场,凭借经济力量,以竞争的方式实现扩张。
1899年和1900年,美国国务卿约翰·海两次发出照会,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同时要求列强承认他国在本国势力范围内享有同等的利益。
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海外扩张的产物,标志其对华政策的新阶段。
三、大棒政策与金元外交西奥多·罗斯福:提出大棒政策;策划巴拿马“革命”,夺取巴拿马运河地区。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提出金元外交政策;支持尼加拉瓜“革命”,向利比里亚、中国提供贷款。
世界近代史笔记吴齐版
世界近代史笔记(吴齐版)本课程涵盖了从1500年到1900年的世界历史演进、嬗变的整个过程。
全课程共六章。
本课程之所以以1500年为起点,以1900年为终点,是基于以下几种理由。
第一,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而导致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的一系列变化、一系列事件,几乎都与地理大发现息息相关。
特别是地理大发现直接诱发了商业革命和西欧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对于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起了最有力的催化作用。
没有地理大发现,就没有工业革命,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没有随之而来的世界历史向整体发展的根本转折。
地理大发现发生在1500年前后,因此,以150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合乎历史发展的客观实际的。
第二,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从地区隔绝向世界形成统一整体过渡的历史。
只是随着地理大发现,西方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过去长期存在的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相对隔绝状态才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被打破,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才逐步形成为密切联系的、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一体。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以1500年为世界史的起点,也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第三,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
因此世界历史近代与古代的分期断限,应该以有世界意义的重大经济形态变化为主要依据。
1500年前后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等,导致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引起了遍及世界各地区的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化。
因此以1500年为世界近代史的上限,是合乎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
马克思说:“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才开始的”。
恩格斯说:“现代自然科学,和整个近代史一样,是从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算起,这个时代,我们德国人由于当时我们所遭遇的民族不幸而称之为宗教改革,法国人称之为文艺复兴,而意大利人则称之为五百年代”。
高中历史笔记(超级详细)
历 史 笔 记 古代--奴隶、封建中国史: 近代--半封建半殖民 现代--社会主义 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史: 社会主义 现代 资本主义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一、原始社会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1.原始人群阶段①最早:云南元谋人 170万年前②其次:陕西兰田人 80万年前③典型:北京人 70~2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1921年裴文中制造与使用工具(打制石器-旧石器)--人与动物的基本区别使用天然火--增强了抵御大自然的能力,改善了自身体质群居生活(穴居)2.氏族公社阶段①母系氏族公社阶段a.最早代表:山顶洞人 1.8万年前体质特征与现代人相同掌握磨制、钻孔、缝纫技术人工取火以血统关系组成(固定集团、氏族公社、共同生活、母系)b.繁荣期代表:长江流域:河姆渡氏族(六、七千年前)制造工具材质种类多原始农业--水稻原始畜牧业--狗、猪筑居定居黄河流域:半坡氏族(五、六千年前)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弓箭发明与使用原始农业--粟、蔬菜原始畜牧业--猪、狗、牛、羊、鸡原始手工业--彩陶原始文字的起源筑居定居②父系氏族公社阶段代表:山东大汶口中晚期(四、五千年前)特点:私有财产、贫富分化③黄帝和尧舜的传说黄帝和华夏族(黄炎联盟)禅让制和部落联盟会议--原始社会的政治民主制度大禹治水--疏导二、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1.夏王朝①夏启破坏禅让制,建王位世袭制,夏王朝确立②夏建立国家机关、军队、刑法、监狱③夏桀(jié)的残暴与商汤灭夏2.商王朝①商汤灭夏建商王朝②盘庚迁殷定都(殷朝与殷墟的来历)③商王朝灿烂的文明甲骨文--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之始 四羊方尊青铜器--手工业技术(成分、冶炼、铸造)人牛生与殉葬--奴隶制度的见证 司母戊大方鼎(世界最大的青铜器)天文历史--由夏历沿用而来④商纣王的残暴与武王伐商(牧野之战)3.西周王朝①武王灭商建西周王朝政治--分封制(巩固疆域、护卫周王室)②社会制度经济--井田制(土地固有制)③周厉王残暴贪财与国人暴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④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结束(公元前771年)⑤平王东迁,定都洛邑,东周开始4.春秋春秋五霸齐桓公→管仲改革、尊王攘夷、兼并战争、葵王①争霸战争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后期→吴越(夫差与勾践)②社会生产力的显著进步--铁器与牛耕③社会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铁器、牛耕--生产效率提高;私田的大量出现;"初税亩"的实施。
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高中历史必修3是高中历史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它主要从中国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两个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脉络,涉及的知识点十分广泛,本文就高中历史必修3的知识重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中国现代史1.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民间反抗封建专制的大规模战争,起源于1848年,直到1864年,历时16年之久。
其主要领袖——洪秀全创立了太平天国,提出了反对清朝统治的口号,并且形成了许多新农村,开展了一次有系列意义的民主革命。
2.甲午战争:甲午战争是中国和日本之间发生的一次战争,时间是1894年到1895年。
这场战争共持续了8个月,中国负责方的战败也引发了全国性的社会动荡。
甲午战争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揭示了中国近代化的困局、揭示了中国社会封建复辟的反动性、揭示了中国走向民主的必要性。
3.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大民主革命,它发生于1911年10月10日,从而推翻了清朝的封建专制,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道路。
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首先,它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次政治和经济的危机,推翻了满清政治专制、开辟了民主革命的道路;其次,它在东亚地区式微后的全球资本主义间播下了中国的“民主种子”,标志着中国向现代化进程迈出的第一步。
二、世界现代史1.科学革命:科学革命是指从16世纪末到18世纪初,在欧洲进行的一次科学变革。
在科学革命中,人类对自然进行了深入认识,并将科学知识运用到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从而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2.科尔沁战役:科尔沁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大规模战役,发生于1933年。
在战争中,中国的红军打败了日本侵略军,标志着日本入侵中国受到了重大打击。
3.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广泛的一次全球性战争,从1939年至1945年进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大国家都进行了自己的战略、经济和军事布局,博弈相互冲突,形成了世界的多变局面,在现实中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的影响至今不减。
高一必修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是一门富有深度和广度的学科,对于高一的同学来说,必修部分的历史知识是构建历史学科基础的重要基石。
以下是对高一必修历史知识点的总结。
中国古代史部分夏商周时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商朝的甲骨文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青铜铸造业发达。
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宗法制则强调血缘关系和等级秩序。
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政治上,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逐渐形成;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实行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秦朝的暴政导致了其迅速灭亡。
汉朝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等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经济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思想上,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民族融合加强。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隋唐时期隋朝统一全国,开通了大运河。
唐朝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科举制的创立为选拔人才提供了新的途径。
唐朝对外交流频繁,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宋元时期宋朝加强中央集权,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经济上,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科技文化成就显著,如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
经济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
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中国近代史部分鸦片战争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最全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最全归纳高中历史必修三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三个板块。
而这三个板块中各有许多重要知识点。
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历史必修三的核心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里,本文将为大家归纳总结一下高中历史必修三的重要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三代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
从夏继槐、商汤、周武王三位帝王的崛起,到夏朝、商朝、西周等朝代先后统治。
这些朝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制度以及思想文化等都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了解这三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是学习古代中国的重要起点。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它代表着战争、动荡、分裂与统一的历史进程。
这个时期是由众多小国家的崛起和消亡组成的,也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儒、道、法、阴阳家等思想学派的产生与发展,为今天的中国社会的道德和哲学基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3. 秦汉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代表着封建社会的最高峰和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开始形成。
秦朝通过推行法家思想,实行中央集权化的制度和方便人民生活的措施,为中国的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汉朝的时期则是对秦朝时期政治与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之时。
二、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与鸦片贸易鸦片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从封闭落后向开放现代化的转型。
鸦片贸易是鸦片战争的背景,包括运输、贸易、制造等过程。
2.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革命之一,标志着中国的封建统治走向结束。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后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改造,开始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新时期。
3. 中国抗日战争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艰难的一个时期,标志着中国走上了自由、民主和现代化的道路。
这场战争是在日本侵略中国的背景下发生的,持续了整整8年,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和影响。
高考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笔记
资产阶级革命1.德国统一(75页)必要性:A根本原因—19世纪中期,德意志仍然处在四分五裂的局面B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德意志各地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C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阻碍。
d资产阶级发展越发感觉到,要加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必须有强大的国家做后盾。
由普鲁士统一的可能性:A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经济发达。
B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C民族成分单一,统一决心坚定。
D统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
E普鲁士王朝拥有铁腕人物俾斯麦。
作用:A结束了德国长期分裂的状态(民族),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B法国和奥地利受到扼制,德国成为新兴的强国,改变了帝国的国际格局。
C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的旧制度特别是军国主义传统,侵略扩张的欲望强烈。
2.日本明治维新原因/背景:【国内】政治上——19世纪中期,日本仍处在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经济上——封建领主经济开始瓦解。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以发展;阶级上——A)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日益贫困纷纷进行各种斗争。
B)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对自己政治上无权的处境越发不满,C)作为幕府统治基础的中下层武士也因自身经济状况的日趋恶化,对现实越发不满。
【国外】1853年,美国军舰叩关以后,本方资本主义列强纷纷侵入日本。
【综合】日本经济遭到催残,国家主权不断丧失。
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幕府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
倒幕原因: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鉴于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受辱的教训,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感到。
要挽救民族危亡改变落状况,实现民族振兴,必须用武力推翻腐朽的幕府统治。
进行社会改革。
成功原因:A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基础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够迅速壮大B 倒幕派掌握了较大的实力。
终于推翻了腐朽的幕府统治。
C 倒幕派建立政权后,实施了大刀阔斧地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D 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世界史整理笔记
世界史整理笔记世界史整理笔记:1. 人类起源:人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200万年前的非洲。
最早的人类物种是直立人(直立人属于非洲黑古猿亚科),随后是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类(属于智人属)。
2. 古代文明:古代文明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三大洲:亚洲、非洲和欧洲。
其中最著名的文明有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
3. 宗教的兴起:宗教在人类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世界上主要的宗教包括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和道教。
这些宗教在不同的地区和时期产生,并且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中世纪:中世纪是指欧洲历史上从5世纪到15世纪的时期。
这个时期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低谷,但也见证了罗马帝国的崩溃、基督教的兴起以及封建制度的建立。
5.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大约从14世纪开始,到17世纪结束。
这个时期充满了对古代文化的热情,艺术、文学和科学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欧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6. 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是指欧洲在15世纪到17世纪期间的航海探险活动。
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领先的航海国家,他们通过探险发现了新大陆,并建立了庞大的海外殖民地。
7.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英国的一次产业变革。
这一时期,机器制造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和工人的生活水平。
8. 世界大战:20世纪曾发生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14年到1918年,主要是由欧洲国家之间的冲突引发而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39年到1945年,是由纳粹德国的侵略行为和其他国家的反抗所引起的。
9. 冷战:冷战是指1947年到1991年间的美苏两大超级大国之间的长期对抗关系。
这个时期,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军事对抗,但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
10. 全球化:全球化是指国际关系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程度的增加。
这一过程导致了国家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和互相依赖,促进了全球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高一历史必修下笔记
高一历史必修下笔记第一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早期革命活动。
4.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与文化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潮流。
3.近代中国的文化与教育。
第三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的扩张与社会主义运动1.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2.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3.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第四单元: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1.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2.冷战的起源、发展和结束。
3.联合国的成立与作用。
第五单元: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1.两极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3.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
第六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1.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与过程。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
3.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七单元:当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2.中国与大国的关系。
3.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3.国际组织与国际法的作用。
第九单元:科技与文化的现代发展1.近代科技革命的兴起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20世纪以来的科技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
3.当代文化多样性及其背后的社会、经济、政治因素。
4.全球文化交流与冲突: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文化认同与文化保护。
第十单元: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全球环境问题的现状: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2.环境问题的历史成因:工业化、城市化、人口增长等。
3.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绿色经济、清洁能源、生态保护等。
4.国际合作与全球环境治理:国际环境协议、环保组织、跨国合作等。
第十一单元:现代国际关系的法律与秩序1.国际法的起源与发展:国际习惯、国际条约、国际组织等。
历史高一笔记全部知识点
历史高一笔记全部知识点历史是一门重要而又深邃的学科,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我们将接触到许多重要的历史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各个时期和领域,下面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些知识点吧。
古代史古代史是历史学习的起点,它主要研究古代文明以及早期人类社会的发展。
我们首先学习到的是人类的起源和早期文明,例如辛达菲尔和尼安德特人等。
随着农业的出现,人类开始形成定居社会,我们熟悉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之后,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兴盛,我们学习到了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著名的历史人物。
中世纪史中世纪史是一个令人着迷的时期,它延续了古代文明的发展,并与基督教的传播和欧洲的封建制度相结合。
我们学习到了罗马帝国的衰落,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以及东罗马帝国的继续存在。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了卡洛林帝国的兴起和教廷的影响力。
中世纪经历了许多著名的战争和事件,如十字军东征、百年战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知识点。
近代史进入近代史,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了革命和变革的时期。
首先,我们学习到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新教的兴起以及宗教改革的影响。
接着我们进入了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阶段,工业革命的发生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
这一时期,我们还学习到了殖民主义的兴起,欧洲列强通过殖民地的控制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而在亚洲,我们需要了解到东亚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明清两代的历史。
现代史进入现代史,我们将学习到世界两次大战以及后期的冷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改变了世界格局,导致了许多国家的崩溃和重组。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冲突,也是最残酷的战争之一。
我们需要了解到纳粹德国的崛起、大萧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以及战后的重建与冷战的兴起。
当代史当代史是一个多变而又快速发展的时期,我们将学习到世界各国的独立运动以及许多其他的历史事件。
例如非洲国家的独立、亚洲国家的独立运动等。
此外,当代史还将涉及到经济全球化、科技发展以及环境问题等重要议题。
【历史笔记总结】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专题三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一、17世纪1.政经思政治:英资革命经济:资手工工场、殖民扩张及影响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并扩展、英开始启蒙运动二、18世纪1.政经思政治:美法革命经济:英工业革命思想文化:启蒙法国高潮3.文学(18世纪末)浪漫主义文学三、十九世纪1.政经思政治:拿破仑战争、俄日改革、德统一经济:英完成工业革命并拓展、二工开始科技更发展思想文化:对启蒙理性失望2科技2)达尔文②赫胥黎发展生物进化论1863年,赫胥黎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通过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论证了“人的构造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
它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了确立,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
③严复翻译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为《天演论》6.电影1895卢米埃尔电影诞生四、20世纪1.政经思政治:一战二战冷战经济:工业化全球扩展、深入第三次技术革命思想文化:对战争的反思现代社会精神危机2.科技1)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背景: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受到挑战标志:1905年论文《论物体的电动理学》,标志狭义相对论的产生内容:①狭义相对论:空间和时间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尺缩效应”“钟慢效应”②广义相对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意义: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2)量子物理学提出:德国·普朗克建立: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解释了光电效应玻尔(丹麦)这一理论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3)信息技术与互联网1946年美国第一台计算机1969年互联网诞生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意义:推动了信息化社会的出现3.文学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现代主义文学成为文学主流特点: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代表作:法·贝克特《等待戈多》4.艺术现代主义艺术背景: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特点:反映欧美各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惑代表:毕加索西班牙5.影视1)卓别林“默片”对社会无情戏谑讽刺2)1927美国首次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4)二战后第三次技术革命电视5)。
历史笔记整理高中
历史笔记整理高中同学们!今天咱就来好好整理一下高中历史的笔记哈。
这高中历史那可是个知识宝库,咱得把它梳理清楚,才能更好地掌握呢。
一、古代史部分。
咱先从中国古代史说起哈。
古代中国那可是有着超级辉煌的文明,从原始社会慢慢发展过来,经历了好多朝代呢。
像夏朝,那是咱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传说大禹治水有功,就建立了夏朝。
不过夏朝的好多事儿吧,现在还得靠考古发现和传说来了解,毕竟年代太久远啦。
商朝呢,甲骨文那可是它的一大特色。
这甲骨文啊,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记录了当时好多重要的事儿,像祭祀啊、战争啊啥的。
咱通过研究甲骨文,就能知道商朝人都在忙啥啦。
到了周朝,又分西周和东周。
西周的时候,实行分封制,把土地和人民分给诸侯,让他们帮着管理国家。
这制度一开始还行,后来就出问题啦,诸侯的势力越来越大,周天子都管不住啦,这就进入了东周时期,也就是春秋战国时代。
春秋战国那可是个大变革的时期,思想上百家争鸣,各种学派都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像儒家的孔子,他主张“仁”和“礼”,希望人们都能互相友爱,遵守社会秩序;道家的老子,讲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法家的韩非子,就主张用严厉的法律来治理国家。
这些思想对咱中国后来的发展影响可大啦。
再说说世界古代史。
古代埃及那金字塔可是闻名世界啊,那是法老的陵墓,建造得可壮观啦,体现了古埃及人的高超建筑技术和智慧。
还有古希腊,它可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呢。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像雅典的民主制度,让公民有机会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虽然有局限性,但也对后来的西方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近代史部分。
高中历史里的近代史,那可是个让人感慨万千的时期啊。
中国人民也没有坐以待毙啊。
太平天国运动就起来反抗清朝的腐朽统治和外国列强的侵略。
还有戊戌变法,那些有识之士想通过变法来挽救民族危亡,可惜最后失败啦。
再后来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可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儿啊。
世界近代史也很精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
新经济的出现 新经济特征:经济知识化、经济全球化、经济网络化 新经济的实质: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 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二战后,美国运用科技,发展新兴工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实现了10年持续增长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系的形成 背景:二战后,西欧国家衰落,美国经济势力强大。 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 1944,布雷顿森林会议,美、英、苏、中、法等国签订《布雷顿森林协 定》,规定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 194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短期贷款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提供长期贷款 1947,各国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955,苏联等国在波兰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华约。从 此,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美苏冷战表现小结:
美国
苏联
政治:1947杜鲁门主义
欧共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1948马歇尔计划
1949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1949北约
1955华约
世界多极化趋势 现实原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政治原因: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根本原因:西欧国家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联合的道路
1951,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 洲煤钢共同体
1957,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1967,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 洲共同体。 影响: 1.西欧国家经济实力大增 2.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0世纪70年代起,欧共体国家用一个声音说话
罗斯福新政1933 措施: 金融:
1. 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2. 放弃金本位,令美元贬值 3. 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 4. 管理证券业 工业: 1.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2. 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农业: 1. 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
苏联解体的原因、 1.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失败。 1990,苏共中央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民族矛盾爆 发。 2. 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错误长期得不 到纠正 3. 外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
苏联解体的影响: 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到严重挫折
影响和平因素 1. 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矛盾爆发 2. 美国试图独霸全球 3. 恐怖主义
政治: 二战后期,在雅尔塔国际会议上,各国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问 题。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确立。它为奠定了 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美苏破裂的根本原因: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 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杜鲁门主义:提出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 导思想。 美苏冷战由此开始(1947年,杜鲁门国会演讲)
2. 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3. 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对世界: 1.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2. 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罗斯福新政实质: 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的改造(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罗斯福新政让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 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日本崛起的原因:
1. 推动民主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消除生产关系 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恢复奠基(根本原因)
2. 1948年后,美国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3. 朝鲜战争促使西方各国军备竞争,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打开
了大门 4. 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5. 重视教育 6. 贸易立国
1. 贫富差距扩大 2. 过度信贷消费 3. 股票投机过度 标志:黑色星期四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影响: 1. 社会危机:失业、罢工、游行示威等,法西斯主义抬头 2. 国际紧张局势:各资本主义国为摆脱危机,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加紧在国际市场的争夺,彼此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为尽快走 出经济困境,它们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 民的强烈反抗,加剧了世界紧张的局势。
新经济政策 根本原因:引发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直接原因:1921,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
1921,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 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措施:
1. 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 解除了部分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办小企业 3. 国家展示武力开发的资源以租让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4.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5. 废除实物分配制
经济: 战时共产主义(1918—1921) 背景: 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
(1918—1921是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目的:苏维埃政权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 措施:
1. 实行余粮收集制 2. 企业实行国有化 3. 取消自由贸易 4.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5. 实物分配制 评价: 积极:为战争胜利取得了物质保障 消极:损害农民利益。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引发严重的经 济政治危机
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2. 为稳定价格,大规模毁灭农产品 社会福利: 1. 加强救济工作,建立联邦紧急救济所,加强社会保障措施 2. 以工代赈 立法: 1.《全国劳工关系法》 2.成立了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工人的政治 地位 3.罗斯福在1935年签署社会保险法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对美国: 1. 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措施(勃列日涅夫把重点放在工业):
1. 恢复部门管理体制 2. 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3. 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4. 注重发展军事工业
失败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注:没有采用资本主义方式 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 活水平逐步下降
作用: 1. 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2. 促进了经济的恢复,有利于政局稳定
“新”在哪里: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斯大林模式 目的: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 特点:实行单一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建立相对独立于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外的经济体系(指令性计划) 表现: 农业:农业集体化
马歇尔计划(1948)的目的 1. 帮助西欧恢复经济 2. 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3. 拉拢东欧国家
北约:1949,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 ,成立了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是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
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目的是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 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建立福利国家 二战后为缩小贫富差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福利国家”政策 1973年经济危机(滞胀)后,福利国家发展受挫 20世纪80年代后,各国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
第三产业的兴起 二战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第三产业繁荣的意义: 1.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扩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 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2.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因为第三产业不是生产部
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时间整理: 1947,杜鲁门主义 1948,马歇尔计划 1948年后,美国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1949,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北约 1949,德国分裂 1950—1953朝鲜战争
1951,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5,华约 1957,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1961,越南战争爆发 1961,建成柏林墙 1961,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 行。 1962,古巴导弹危机 1967,欧洲共同体成立 20世纪70年代起,欧共体国家用一个声音说话 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目标, 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行动纲领。 1973,美国撤出越南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1989,波兰成为第一个剧变的东欧国家 1989,拆除柏林墙 1990,德国统一 1990,苏共中央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民族矛盾爆发。 1991,苏联解体 1991,南斯拉夫联邦解体 1992,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成立 1992,签订《欧洲联盟条约》 1993,欧盟成立 1999,北约趁科索沃危机,轰炸南联盟 2001, 911事件
展 4.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背景: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显露 措施(赫鲁晓夫把重点在农业上):
1. 政治: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 2. 农业:,取消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鼓励发展
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荒,提 高粮食产量,提出种玉米 3. 工业:废弃部门管理体制,下放部分中央企业管理权;给企业部 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评价: 积极: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消极: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措施: 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 作用。但改革措施缺少宏观调控和配套措施,戈尔巴乔夫没放弃优先发 展重工业的做法。 后果: 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情况下,把重点转向政治领 域,导致国内局势失控和苏联解体。
经济危机 1929—1933,美国爆发经济危机 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产生了矛盾,生产相对过剩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之间 的矛盾)依然存在 具体原因:
影响: 经济: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政治:20世纪80年代,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不结盟运动 背景: 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获得独立 2.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摆脱美苏的控 制。 政策: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