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天狗》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中国新诗选读》

合集下载

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一单元《天狗》 (共37张PPT)

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一单元《天狗》 (共37张PPT)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学习目标
1. 结合五四运动对青年郭沫若的思想影响,深入理解本 诗的思想内容。
2. 理解天狗形象的象征寓意。 3. 具体分析本诗的浪漫主义风格特色。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预习作业
一、字音识记
宇宙.( )
啃啮.( )
剥剥..削皮
飞 奔.奔 命.
脊.髓.( )( )
答案 ①正规 ②正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固执·顽固 二者都有“不接受新鲜事物”的意思。“固执”侧重指坚持自
己原有的东西,多用来形容性格、性情、作风等,另“固执” 还有动词的用法,后面带宾语。“顽固”侧重指不愿接受外 界的新鲜事物,多用来形容思想、立场、态度等,只有形容 词用法。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郭沫若的《天狗》一诗最初发表于1920年7月上海 《时事新报·学灯》上。这首诗在国内发表的时候,郭沫 若还在日本留学,正系统地接受着现代科学思想和人文观 念的洗礼与熏陶。郭沫若留学日本时期,也是他新诗创作 的高潮期,诗人一边学习西方文化,一边把自己对世界与 自我的全新理解和感悟写成文字,源源不断地邮寄到国内, 邮寄给他的知己宗白华,而宗白华也异常赏识郭沫若的创 作才华,他曾回忆自己在《时事新报》从事编辑生涯时, 说最高兴的事情就是阅读“每天寄来的一封封字迹劲秀, 稿纸明洁,行列整齐而内容丰满壮丽的沫若的诗!”
答案 ①固执 ②顽固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象征 解读:①象征定义: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 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 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 ②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 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运用眼前之物,寄 托深远之意;再次是主要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

【高中语文】天狗ppt精品课件1

【高中语文】天狗ppt精品课件1
通过阅读把握作者的情感,并 结合背景分析鉴赏诗歌。
Wgsh1945改编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 便是我了!
Wgsh1945改编
日 天狗(我)

星球 宇宙
力量
↓ 消灭旧事物
Wgsh1945改编
第一节极写“天狗”宏大的气魄。诗 人借助古代天狗吞食日月的故事,在奇特 虚幻的境界中奔驰的想象,并以如椽的巨 笔描画了“天狗”气吞日月星辰,囊括自 然万物,以无限膨胀的“自我”,雄居宇 宙中心的硕大形象。“把月来吞了”, “把日来吞了”,“把一切的星球来吞 了”,“把全宇宙来吞了”,既显示了 “天狗”磅礴的气势,又透射其万钧之力, 淋漓酣畅地表现了“天狗”横扫旧宇宙的 破坏精神 。 Wgsh1945改编
Wgsh1945改编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 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 槃》、《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 编辑《创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 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1924年 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 《卓文君》。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 翼作家联盟, 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1938年 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这一时期创作了以 《屈原》为代表的6个历史剧。他还写了《十批判 书》、《青铜时代》等史论和大量杂文、随笔、诗歌 等。
Wgsh1945改编
Wgsh1945改编
晚 年 的 郭 沫 若
Wgsh1945改编
郭 沫 若 铜 像
立 于 中 国 科 技 大 学 年 校 庆

2018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1.1《天狗》ppt课件

2018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1.1《天狗》ppt课件
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精读 天狗
新情境·激趣引航 “天狗”气吞日月,雄视宇宙,顶天立地,光芒四射。在狂飙突 进、冲决一切封建藩篱、高扬个性解放思想大旗的五四时代,象征着 强烈的叛逆精神和狂放的个性追求。这是青春生命高峰状态的一种神 奇的独特情感体验。诗人想象中青春生命活力终将自我引爆,向四周 迸射……诵读文本,感受“天狗”的形象和象征意义;品味语言,感 受诗作的艺术魅力;体会作者在本诗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相关知识 “五四”精神的结晶——《天狗》
1919 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勃勃的生机。 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了热烈的崇尚与赞扬。 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 要求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
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虽身处异国他乡,却时刻关注着祖国的 命运。五四运动的消息,给诗人精神上以极大的鼓舞。诗人内心那积 蓄已久的爱国热情,那压抑多时的争取个性解放、社会解放和民族解 放的强烈欲望,如火山爆发般迅速沸腾、燃烧起来。《天狗》正是其间 的一篇优秀代表作。
问题导学 1. 诗歌第一节最突出的一个字是什么?这体现了天狗的什么精 神?
提示:最突出的一个字是“吞”。表现了“天狗”横扫旧宇宙的 破坏精神。天狗如此地“吞”是在毁灭一切旧事物,吸收、储备能量次?有什么作用?
提示:开头一节:“我便是我了”是充满自信的自我肯定;最后 一节:宣告“我”的完成。全诗出现 2 次,强调、呼应,突出“天狗” 的自信与自我完成。

2017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中国当代诗歌选读》)第四单元课件:第17课《天狗》(共50张PPT)

2017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中国当代诗歌选读》)第四单元课件:第17课《天狗》(共50张PPT)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 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 等诗篇。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 季刊》。 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卓 文君》。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同年参 加南昌起义,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虽身处异国他乡,却 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命运。五四运动的消息,给诗人 精神上以极大的鼓舞,诗人内心那积蓄已久的爱国 热情,那压抑多时的争取个性解放、民族解放和社 会解放的强烈欲望,如火山爆发般迅速沸腾、燃烧 起来。于是,“在一九一九年的下半年和一九二〇 年的上半年,便得到了一个诗的创作爆发期” (《创造十年》)。《凤凰涅槃》、《炉中煤》、 《地球,我的母亲》、《晨安》、《匪徒颂》等一 批激情澎湃、个性鲜明、高扬着时代旋律的诗歌, 都是在这一特定历史阶段诞生的。《天狗》也正是 其中的一篇优秀代表作。
却说那日已是八月初十日,中秋节近,接着忙了几天节事。 到了十五晚上,……恰好那夜后半夜月食,舅太太问起这个道 理来,可就开了老爷的“天文门”了。才待讲起,张太太说: “我懂的,那是天狗吃了。我们那地方,只要庙里打一阵钟, 他唬的就吐出来了。”安老爷不禁大笑,说道:“岂其然哉! 这日月食的道理,由于日躔最高,居九天第三重,月躔最低, 居九天第八重。日行得疾,每日行程只欠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 分度之一的一度;月行得迟,不及日行十三度有余度。日月行 得不能划一,此所以朝日东升新月西见之原由也。日有光,月 无光,月恒借日之光以为光,所以合朔则哉生明,既望则哉生 魄,此去上弦、下弦之明验也。日月行走,既互有迟疾,躔度 又各有高下,行得迟疾高低,上下相值。日光在天,为月魄所 掩,便有日蚀之象;日光绕地,为地球所隔,便有月蚀之象。 乍掩、乍隔则初食,半掩、半隔则食既,全掩、全隔则食甚。 彼此相错,则生光而复圆。非天狗之为也。”

北京版语文高一语文课件 2.5 天狗

北京版语文高一语文课件 2.5 天狗
-19-
天狗
首页
课前学习 课堂深入 课外读写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正因为如此,第三节中,这汇聚了“全宇宙的 Energy 的总量”的“天狗”终 于暴烈地行动起来,它“飞奔”“狂叫”“燃烧”,并且无情地“剥”“食”“吸”“啮”自 己的肉体,毁灭自己旧的形骸。最后,以“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收束全 篇,将“天狗”终于舍弃一切,希冀在爆裂中求得自我新生的革新精神,以奇异 的光彩描画出来,从而使整首诗在主题意向上统一到郭沫若式的“涅槃”精 神的基调中。
-3-
天狗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首页
课前学习 课堂深入 课外读写
新诗:“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 言手段的诗歌体裁。新诗初创阶段的努力,以废除旧体诗形式上的束缚,主 张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为主要内容。因此,当时也称新诗 为“白话诗”“白话韵文”“国语的韵文”(钱玄同《<尝试集>序》、胡适《谈新 诗》、康白情《新诗底我见》)。1917 年 2 月,《新青年》 2 卷 6 号刊出胡 适的白话诗词 8 首,是中国新诗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白话新诗。第一本用白 话写的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而最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 并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 新诗家族: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朦胧诗、科学诗、散文诗。
提示:
比 天狗本来只存在于民俗传说中,而诗人却将其拿来作为崇尚歌颂的
观 点
喻 新
偶像。诗中的天狗形象,成为旧的时代、旧的传统、旧的世界的叛 逆者的象征,成为吐故纳新、具有无限能量的个性解放与新的世界、
颖 新的社会、新的未来创造者的象征。这一比喻手法的运用,既生动
1 生 地表现出诗人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又在诗歌意象上给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课件:诗歌部分 第1单元 天狗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课件:诗歌部分 第1单元 天狗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答案】 汇聚了“全宇宙的 Energy 的总量”的“天狗”终于暴烈地行动 起来,它“飞奔”“狂叫”“燃烧”“如烈火一样地燃烧”“如大海一样地狂 叫”“如电气一样地飞跑”,并且无情地“剥”“食”“吸”“啮”自己的肉 体,毁灭自己旧的形骸,进而渗透入自己的精神细胞,在内在本质上更敏锐、 更自觉地把握自我意识。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郭老耐心开导她,对她说:“这副对联表明你有一定文化水平,不过下联 和横批太消沉了,这不好,我替你改一改,你看如何?”姑娘点头,郭老改道: “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横批:“春在心中”。李真真很受启 发,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内容赏析】
郭沫若巧改对联,让一个本来打算轻生的姑娘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为 什么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就是因为郭沫若巧借原句,并进行了巧妙地改动, 一扫原来消极颓靡的主题,格调变得“积极向上”起来,并且加上郭沫若的名 望,姑娘自然深受启发。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他的主要作品有: 诗集 《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蜩螗集》《战声集》 散文 《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北伐途次》《沸羹集》
《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虎符》《孔雀胆》《棠棣之花》《高渐 戏剧
离》《蔡文姬》《武则天》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探背景] 1919 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勃勃的生机。旧道德、 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 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了热烈的崇尚与赞扬。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 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 时代的强音。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虽身处异国他乡,却时刻关注着祖国的 命运。五四运动的消息,给诗人精神上以极大的鼓舞,诗人内心那积蓄已久的 爱国热情,那压抑多时的争取个性解放、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强烈欲望,如 火山爆发般迅速沸腾、燃烧起来。《天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天狗》优质课件 (共33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天狗》优质课件 (共33张PPT)

整体感知
这首诗以奇异的想象和超凡的象征塑造 了一个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和狂放的个性 追求的“天狗”形象。以恢宏的气魄和极 度的夸张,突现了“天狗”气吞日月,雄 视宇宙,顶天立地,光芒四射的雄奇造型, 喷发出五四时代文学独具的澎湃激情和破 旧迎新的主题。
Wgsh1945改编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 便是我了!
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通过天狗形象的塑造,抒发 了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的思想 束缚、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 集中体现出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民主和自 由的时代精神。
艺术特色
一、诗体形式上,全诗通体以“我” 字领句,从头至尾,构成连珠式排比, 层层推进,步步强化,有效地加强了 语言气势,渲染了抒情氛围。加之, 诗句简短,节奏急促,韵律铿锵,诵 读之时,状如狂暴的急雨,奔腾的海 潮,具有一种夺人心魄的雄壮气势。
月的光 日的光 全宇宙的总量 ↓ 张扬个性 显示自我

星球的光
X光线的光
第二节顺应第一节的气韵,写“天狗”获取 无穷能量创造新宇宙新人生。为了强化“天狗” 的气势,又连续用四个“光”和“Energy的总 量”,凸显了“天狗”的穿透力和生命活力。 这一节里的“月”“日”“星球”“全宇宙”, 直接承续上节而来,从范围和气势来说是逐步 升级的。 正因为“天狗”有气吞一切的气概, 于是,它从自然万物中获得了无比的能量,它 吸收宇宙间一切的光源,融汇了“全宇宙的能 底总量”,成为宇宙的主宰,大有扫荡一切, 重建未来的气度。这完全可视为对五四时代那 种大胆毁灭一切,创造一切的果敢、决断精神 的生动写照。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 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 槃》、《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 编辑《创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 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1924年 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 《卓文君》。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 翼作家联盟, 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1938年 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这一时期创作了以 《屈原》为代表的6个历史剧。他还写了《十批判 书》、《青铜时代》等史论和大量杂文、随笔、诗歌 等。

【高中语文】天狗ppt精品课件7

【高中语文】天狗ppt精品课件7

诗歌《天狗》
一、朗诵全诗,体会情感基调 二、“天狗”形象的感受 三、文中“我便是我”中我的理解 四、语言结构的特点
“不求之于静,而求之于动。以狮子搏兔之 力,以全身全灵以谋刹那之充实,自我之扩张, 以全部精神以倾倒一切!”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
第一节:诗人连续用了4个吞“字,展示了”天狗“无比豪放的气 概 第二节:用了4个光,总能量,强化了”天狗“的气势,凸显了” 天狗“的穿透力和生命活力,吞下全宇宙的”天狗“,向世人展现 它的能量,放射出熠熠的光辉,它代表了一切光芒之所在,全宇宙 能量的总和。 第三节:核心、高潮、最精彩的部分。通过”天狗“”动“的形态 (”飞奔“、”狂叫“、”燃烧“),来展现它的狂放不羁,突现 其主体意识,他需要汹涌、喷发,尽情地展现自身的生命力和创造 力。 并且正如一只经历了涅磐之后的 ”凤凰“,用不断自我毁灭与超 越的方式,向世人显示蓬勃的青春激情,个性和自由精神的中粉伸 张和张扬。 第四节:经历了一阵狂乱的飞奔、吼叫与燃烧后,”天狗“再度 还原回来,预示”我“的壮烈毁灭,宣告”我“的完成。
文 艺 女 神 缪 斯
——
一、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外形:分行 散文诗:不分行
二、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
一般讲究押韵,要有音乐美
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语言:隽永,追求内在美、本质美
四、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
诗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需要创新
郭沫若雕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 日),原名郭开贞,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 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 诗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幼年入家塾读 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 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 医,后从文。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 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 新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 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 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 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从事新文 学运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 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 “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 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 作。

【高中语文】天狗ppt精品课件16(3份)

【高中语文】天狗ppt精品课件16(3份)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4.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答案】
这句话收束全篇,将“天狗”终于舍弃一切,希冀在爆裂中求
得自我新生的革新精神,以奇异的光彩描画出来,从而使整首诗在主题意向上 统一到郭沫若式的“涅槃”精神的基调中。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写法· 借鉴] 1.写作特色 象征手法 天狗本来只存在于民间传说中,而诗人却将其拿来作为崇尚歌颂的偶像。 诗中的天狗形象,成为旧的时代、旧的传统、旧的世界的叛逆者的象征,成为 吐故纳新、具有无限能量的个性解放与新的世界、新的社会、新的未来创造者 的象征。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巧识文]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 Romance(意思是“传奇”或“小说”)一 词, “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音译而来。浪漫主义是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 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 实上侧重从主观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 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郭沫若的这首《天狗》即属于浪漫主义 诗歌。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识作者] 中国文化战线上的旗帜——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人。我国 著名的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1921 年结 集出版《女神》 ,体现了“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的精神,强烈的反抗 精神和自由体的形式,浪漫主义特征,开创了一代诗风,也因此成 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奠基人。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探背景] 1919 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勃勃的生机。旧道德、 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 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了热烈的崇尚与赞扬。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 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 时代的强音。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虽身处异国他乡,却时刻关注着祖国的 命运。五四运动的消息,给诗人精神上以极大的鼓舞,诗人内心那积蓄已久的 爱国热情,那压抑多时的争取个性解放、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强烈欲望,如 火山爆发般迅速沸腾、燃烧起来。 《天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一单元 天 狗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一单元 天 狗
新诗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外国诗歌较大的影响。这对新 诗艺术方法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用。众多诗人的探索和一些杰出诗 人的创造,使新诗逐渐走向成熟和多样化。五四运动以来,新诗一 直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
早期新诗主要流派 湖畔派、新月派、象征派、现代派、七月派、九叶派、现实浪 漫派、朦胧派等。
2.自由诗
相关知识 1.新诗
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 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
新诗初创阶段的努力,以废除旧体诗形式上的束缚,主张白话 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为主要内容。因此,当时也称新 诗为“白话诗”“白话韵文”“国语的韵文”。1917 年 2 月,《新 青年》2 卷 6 号刊出胡适的白话诗词 8 首,是中国新诗运动中出现 的第一批白话新诗。第一本用白话写的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 (1920)。而最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的 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1921)。
自由诗相对格律诗而言,是一种没有固定格式,形式较为自由 的诗体。
它在章节上,没有固定的格式或模式。有时分节,有时不分节。
它的节奏也没有规律。自由诗有就行。
它对押韵没有严格的要求。有时押韵,有时又不押韵。
3.《女神》
郭沫若代表作。收入 1919 年到 1921 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 序诗共 57 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 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 我的母亲!》《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女神》运 用神话题材、诗剧体裁、象征手法等来反映现实。在诗歌形式上, 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 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天狗完整 ppt课件

天狗完整 ppt课件

意象感知
天狗完整
• 天狗有着无限能量、充分得以解放了的个 性,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和狂放的个性追 求,可看作是作者和五四青年的化身。
• 天狗是旧时代、旧传统、旧世界的叛逆者 、毁灭者的象征
• 天狗是吐故纳新、具有无限能量的新世界 、新社会、新未来的创造者、建设者的象 征。
天狗完整
明确“天狗”的象征意义
天狗完整
天狗
郭沫若
天狗完整
• 学习诗歌,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 个方面 :
一、整体感知
二、赏析诗歌
三、品味特色
郭沫若
1892-1978
郭沫若生于四川乐山,幼年入家 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 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 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 文。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 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 家的作品。
天狗完整
3. 感情奔放激越。诗中全篇都以“我”字 领句,从头至尾,构成连珠式排比,层层推进, 步步强化,有效地加强了语言气势,渲染了抒 情氛围。加之,诗句简短,节奏急促,韵律铿 锵,诵读之时,状如狂暴的急雨,奔腾的海潮, 具有一种夺人心魄的雄壮气势。
4. 讲究韵律和节奏感。这首诗在语言形式 上也极有特点,诗人多采用简短的句式,并将 其与叠句、排比等手法结合起来,造成一种强 烈的旋律、急促有力的节奏和摧枯拉朽般逼人 的气势。此外,诗的语言自由而又大致押韵, 可以看出诗人对韵律感的重视。
郭沫若的《天狗》最初发表于1920 年7月上海《时事新报·学灯》上。这首 诗在国内发表的时候,郭沫若还在日本 留学,诗人一边学习西方文化,一边把 自己对世界与自我的全新理解和感悟写 成文字,源源不断地邮寄给他的知己宗 白华,宗白华异常赏识郭沫若的创作才 华,他曾回忆自己在《时事新报》从事 编辑生涯时,说最高兴的事情就是阅读 “每天寄来的一封封字迹劲秀,稿纸明 洁,行列整齐而内容丰满壮丽的沫若的 诗!”

【高中语文】天狗ppt精品课件9

【高中语文】天狗ppt精品课件9

生命的律动
一,理解课文的生命内涵和思想感情, 了解诗歌创作与诗人人格之间的关系 二、结合课文,领会现代诗歌的奇特 的思维方式 三、认真体会每首诗的韵律、节奏,学 会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郭沫若雕像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 日),原名郭开贞,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 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 诗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幼年入家塾读 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 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 医,后从文。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 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 新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 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 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 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从事新文 学运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 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 “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 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 作。
伟的海洋,我创造日月星辰,我驰 骋风云雷雨,我萃之虽仅限于我一 身,放之则可泛滥乎宇宙。”
——这完全可视为对五四时代那种大 胆毁灭一切,创造一切的果敢、决断精神 的生动写照。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不相同。 前一个“我” :抒情者本身,只是一个称谓。 后一个“我”:指张扬自我精神,追求个性解放的 全新的境界,是指被五四精神唤醒了的自我意识。
我是月的光, 我是日的光, 我是一切星球的光, 我是X 光线的光, 我是全宇宙的Energy 的总量!
分析: 写“天狗”获取无穷能量,创造新宇宙新人生。
诗人在《湘累》中借屈原之口曾说过这 么一段话:“我创造尊严的山岳、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时候每逢遇着日月蚀,真好像遇着什么灾难的一样。 全村的寺院都击钟鸣鼓,大人们也叫我们在家中打板壁作声 响。在冥冥之中有一条天狗,想把日月食了,击钟鸣鼓便是 想骇去那条天狗,把日月救出。这是我们四川乡下的俗传, 也怕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的传说。小时读的书上,据我所能 记忆的说:《周礼》《地官》《鼓人》救日月则诏王鼓,春 官太仆也赞王鼓以救日月,秋官司寇更有救日之弓和救月之 矢。《谷梁传》上也说是天子救日陈五兵五鼓,诸侯三兵三 鼓,大夫击门,士击柝。这可见救日月蚀的风俗自古已然。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 要爆了!
这首诗以奇异的想象和超凡的象征 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叛逆精神和狂放的 个性追求的“天狗”形象。以恢宏的气 魄和极度的夸张,突现了“天狗”气吞 日月,雄视宇宙,顶天立地,光芒四射 的雄奇造型,喷发出五四时代文学独具 的澎湃激情和破旧迎新的主题。
关于《天狗》,说实话我不曾有读它的欲望,如果不是老师的一再敦促,或许 这辈子我就和它绝缘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结合五四运动对青年郭沫若的思想影响,深入
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 2. 认识天狗形象的象征寓意。 过程与方法 具体分析本诗的浪漫主义风格特色。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搜集背景材料、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在
本诗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 重点难点: • 1.感受“天狗”的形象和象征意义。 • 2.了解本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现代诗歌特点
1.形式是比较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4.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
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 行排列。
据《山海经•西山经》载:“又 西三百里,曰阴山。……有兽焉, 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 如榴榴,可以御凶。”
天狗是古代人们对二郎神杨戬的 哮天犬的称呼,它不仅能帮助二郎 神降妖除魔,还能吞下整个月亮。
北欧人也有和这绝相类似的神话,他们说:天上有二狼, 一名黑蹄,一名马纳瓜母,黑蹄食日,马纳瓜母食月,民间 作声鼓噪,以望逐去二狼救出日月。
——郭沫若《月蚀》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 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开贞,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考 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 诗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幼年 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 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 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 后从文。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 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 作家的作品。
拿着《天狗》这首小诗,我反复诵读了好几遍,除了那种洪水爆发似的从心底 发出的热情之外,我找不出其它可以或者说能够与其美名相符的地方。究其原因, 愚见有三:
其一,该诗从第一句开始,就自始至终地发出那个时代一些青年知识分子被压 抑了许久的声音:简单而粗犷。说得不好听就是一种原始的人类释放感情的一类情 况了。或许有形式上的不同,但本质应该相去不远。也许,有人会反驳说,这正是 本诗的一种粗犷原始美。或许从那个时代来说,这种美能够得到一些人群的青睐。 但从中国诗歌的悠悠长河中来看,感情与诗歌的结合应该有一种或多或少的阴柔美。 无论是先秦时期的《关雎》,还是唐代诗歌的代表者李白、杜甫、白居易,他们就 算到了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境地,其诗歌的感情和诗歌的语言都没有达到如此的 境界,只不过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已。到了宋朝,陆游就算到了“铁马 冰河入梦来”的境地,也不过只是“家祭无忘告乃翁”。再近一点,就拿近代来说,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更是阴柔美的典范。所以说《天狗》的语言形式及所表达的 感情,仅仅是中国诗歌历史发展时期中的一个特定的环境下的一个产物,而不能长 期地在这个领域中发挥其特殊的光芒。
郭沫若是一位开风气之先的诗人,他的诗集 《女神》应和着五四时期的狂飙突进精神,以 饱满的激情书写了时代的青春和民族的新生。 在诗歌观念上,他主张诗是诗人的自我表现, 认为“诗的本职专在抒情”;他相信诗的灵感 和直觉,提出“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 ‘写’出来的”;他还强调诗的非功利性,但 他承认诗所产生的客观社会效应。郭沫若开创 了现代新诗的自由诗,他的不拘一格的诗歌体 式”至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中国近现代 诗歌的主体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 化运动。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 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 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 格律 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现代 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 立“现代诗社”时确立。
导入新课
• 在日本,天狗都是身材高大、穿着修验僧服和高齿木 屐、长着双翼、红脸和大长鼻子、手持羽扇、宝槌的 奇怪家伙。通常居住在深山之中,具有令人难以想象 怪力和超能力,是日本妖怪中相当强悍的一种。中国 的天狗最早出自《山海经•西山经》中,原文是“又西 三百里,曰阴山。„„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 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它是人们对二郎神杨 戬的孝天犬的称呼,它不仅能帮助二郎神降妖除魔、 还能吞下整个月亮。
天狗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 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的光, 我是日的光, 我是一切星球的光, 我是X 光 线的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 的总量!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 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吸我的血, 我啮我的 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在我脑筋上 飞跑。
写作背景介绍:
《天狗》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中 的名篇,最初发表于1920年2月7日上海《时事新 报·学灯》。
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 气象、勃勃的生机。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 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 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热烈的崇 尚与赞扬。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 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的社 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
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虽身处异国他乡,却时 刻关注着祖国的命运。五四运动的消息,给诗人精 神上以极大的鼓舞,诗人内心那积蓄已久的爱国热 情,那压抑多时的争取个性解放、民族解放和社会 解放的强烈欲望,如火山爆发般迅速沸腾、燃烧起 来。于是,“在一九一九年的下半年和一九二〇年 的上半年,便得到了一个诗的创作爆发期”(《创 造十年》)。《凤凰涅槃》、《炉中煤》、《地球, 我的母亲》、《晨安》、《匪徒颂》等一批激情澎 湃、个性鲜明、高扬着时代旋律的诗歌,都是在这 一特定历史阶段诞生的。《天狗》也正是其中的一 篇优秀代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