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1整式优秀教学案例
3.教师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过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整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整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拓展。同时,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具有层次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2.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全面性的评价指标,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教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师评等,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和反馈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整式的概念。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发学生对整式的兴趣和好奇心。
3.教师提出问题,如“什么是整式?整式有哪些基本元素?”,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整式的概念,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优秀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优秀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应用非常广泛,比如购物、旅行等。
那么,你们知道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如何运算的吗?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2.探究新知(1)自主学习①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律是什么?②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律是什么?(2)小组讨论①如何用数轴表示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②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数轴上如何运算?(3)成果展示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①同号相加,异号相减。
②相加后,绝对值相加,符号不变。
③相减后,绝对值相减,符号取决于较大绝对值的符号。
3.应用新知(1)课堂练习师: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21页的练习题,巩固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实际应用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小组合作(1)任务分配①编写一个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例题。
②用数轴表示这个例题的运算过程。
(2)成果展示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任务完成情况。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第22页的练习题。
2.编写一个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例题,并尝试用数轴表示运算过程。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重点补充:师:同学们,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数学中的基础,尤其要注意的是它们的运算规律。
比如,当两个正数相加或者两个负数相加时,我们只需要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加,然后保留原来的符号。
这个规律我们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同号相加,绝对值相加。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5篇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5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篇一一、案例实施背景本节课是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第七周笔者在长青中学的多媒体教室里上的一节公开课,课堂中数学优秀生、中等生及后进生都有,所用教材为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
二、案例主题分析与设计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科学记数法,它是在学习乘方的基础上,研究更简便的记数方法,是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孩子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本节课将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表达·应用”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以学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精神。
三、案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科学记数法的方法,能将一些大数写成科学记数法。
2、过程与方法:在寻找科学记数法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科学记数法的总结,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案例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2、难点:正确掌握10的幂指数特征,将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成原数五、案例教学用具1、教具:多媒体平台及多媒体课件、图片六、案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学:1、展示学生收集的非常大的数,与同学交流,你觉得记录这些数据方便吗?2、展示课本第63页图片,现实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比较大的数,如世界人口数、地球的半径、光速等,读写这样大的数有一定的困难。
七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概念》优秀教学案例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关注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教学效果的达成情况以及学生的反馈。通过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方程概念,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
4.鼓励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方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那么谁能来说说,方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2.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强调方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方程知识。
“今天的作业是完成课后练习题1、2、3,请同学们认真完成,巩固我们今天所学的方程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增强他们对数学学科的价值认同。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互助、互补、互动中共同进步。
4.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克服挫折的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七年级数学上册《相反数》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相反数的知识。例如,我会提问:“什么是相反数?它们有什么性质?如何求一个数的相反数?”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小组合作
2.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
本案例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相反数的性质和规律。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与交流
案例中充分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难题。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共享意识,提高学习效果。
2.提问:“我们已经学过正数和负数,那么什么是相反数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
1.讲解相反数的定义:在学生了解正负数的基础上,给出相反数的定义,即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当且仅当它们的和为零。
2.解释相反数的性质:引导学生发现,相反数的符号相反,绝对值相同;任何实数都有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4.注重学生反思与评价
在本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和评价,帮助他们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同时,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互相鼓励,培养他们的自我监作业设计与作业小结
本案例的作业设计富有针对性和实践性,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作业小结环节,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分享解题心得,以便在互相学习中共同提高。这一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反思意识。
小组合作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难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小组合作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3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案例——整数的加减法教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整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3.能够解决整数加减法运算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整数的概念及运用。
2.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3.整数加减法运算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方法:1.概念讲解法。
2.板书法。
3.示范演示法。
4.课堂练习方法。
四、教学步骤:1.导入。
教师通过巧妙的导入,介绍整数是数学中的一种运算类型,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
2.讲解整数基本概念。
通过生动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整数的基本概念及其符号表示法。
3.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介绍整数加减法运算规律,由浅入深地讲解各类运算方法,同时涉及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
4.例题解析和举一反三。
通过逐步解析典型例题、变化多端的例题,让学生逐渐掌握整数加减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并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5.课堂练习。
练习题目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使学生通过课内课后的集中、分散练习逐步掌握整数加减法运算能力。
6.总结点拨。
通过引导学生对课后练习的检查,发现和分析错误,总结提炼法则,加深认识,巩固知识。
五、教学评估:通过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方式,对学生实施模拟和评估,评定学生对整数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后记: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方法、技能和思维复合能力的发展,立足于问题解决,使学生掌握数学核心思想,运用数学技能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学案例:1.3.2有理数的减法
1.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采用层层递进的问题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入理解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律。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合作,共同探究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律。
3.提问:“如果我们想要知道拿回的钱是多少,应该如何计算?”从而引出有理数减法的概念。
(二)讲授新知
1.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本质。
2.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律,如“减去一个正数相当于加上它的相反数,减去一个负数相当于加上它的正数”。
3.引导学生总结有理数减法的关键步骤:确定减数和被减数的符号,计算绝对值,进行加法运算。
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时,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总结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律,从而达到理解并掌握减法运算的目的。
五、案例亮点
1.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本节课通过购物找零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并学习有理数减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导向的导入: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设置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学案例:1.3.2有理数的减法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第三节第二小节“有理数的减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加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减法运算,但对于有理数的减法,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惑。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并能够理解减法运算的本质。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50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50篇1. 关于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本教学案例,学生可以学习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如-5+3、-7-4、-2×6、-12÷3等,让学生掌握整数加减乘除的规律和方法。
然后,通过综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整数运算的能力。
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基础内容,通过本教学案例,学生可以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如2x+3=7、4x-5=11等,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然后,通过练习题,让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方程的能力。
3. 计算平方根的方法和应用平方根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本教学案例,学生可以学习计算平方根的方法和应用。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如√9、√16、√25等,让学生掌握计算平方根的基本步骤。
然后,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如求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等,让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理解和应用百分数的概念百分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本教学案例,学生可以学习理解和应用百分数的概念。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如30%、50%、75%等,让学生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然后,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如计算打折优惠、计算增长率等,让学生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5. 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正比例和反比例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本教学案例,学生可以学习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如y=2x、y=3/x等,让学生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定义和特点。
然后,通过练习题,让学生熟练应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
6. 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常见几何图形,通过本教学案例,学生可以学习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本案例以我国某中学七年级数学教学为背景,选取了“分数的意义”这一教学内容。
由于分数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往往存在困难。
因此,本案例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分数的抽象意义,分数与整体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分数吗?请举例说明。
”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引入做好铺垫。
2. 新课讲授(1)分数的意义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例子,如:将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这个苹果的$\frac{1}{4}$。
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
(2)分数的表示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数的写法,如:$\frac{1}{4}$,$\frac{3}{8}$等。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分子表示分得的份数,分母表示总的份数。
(3)分数与整体的关系教师通过图形、文字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与整体的关系。
如:将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正方形的$\frac{1}{4}$,即$\frac{1}{4}$个正方形。
3. 课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基础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如:(1)将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长方形的$\frac{1}{6}$,求这个长方形的$\frac{2}{3}$是多少?(2)一个班级有40人,其中男生占$\frac{3}{5}$,求这个班级有多少男生?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的意义、表示方法以及分数与整体的关系。
南和县实验中学数学七年级上2.2《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4.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对整式加减运算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3.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抛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设计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整式加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评价,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相互尊重的意识。
(四)反思与评价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际生活中的整式加减问题,如购物时计算总价、计算长方形面积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到整式加减运算,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
3.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如“停车场停车收费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整式加减的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讲授新知
1.复习同类项合并的知识,为学生学习整式加减打下基础。
2.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整式加减的法则,如“同类项相加减,系数相加减,字母及指数不变”。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如通过动画演示合并同类项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整式加减的运算规律。
4.设计多种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整式加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数学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中学七年级数学课程正在进行《有理数》的教学,本节课是学生对有理数概念的理解和运算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在课前,教师进行了充分的教学准备,包括备课、制作教学课件等。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对有理数的概念理解较为困难,运算能力也有所欠缺。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决定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二、案例实施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概念,理解有理数的大小关系和运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正负现象,如气温、海拔、存款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些现象?从而引入有理数的概念。
(2)新课讲解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理数的定义、分类、表示方法等。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如:有理数包括哪些?有理数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如何进行有理数的运算?(3)课堂练习教师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如:比较大小、求和、求差、求积、求商等。
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
(4)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有理数运算问题进行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有理数的概念、运算方法等。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有理数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3. 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方法。
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学生的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提高。
(2)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对有理数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运算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课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存在抄袭现象,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3)改进措施①针对学生对有理数概念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印象。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50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50篇案例1:整数运算应用问题描述:小明乘以一个整数后得到的结果是-30,如果小明除以这个整数,商是-6。
请问这个整数是多少?解决思路:设这个整数为x,根据题意可以建立如下方程:x * (-30) = -6。
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到整数x的值。
案例2:解一元一次方程问题描述:有一辆火车从A地出发,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向B 地行驶。
另外一辆从B地出发,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向A地行驶。
两车相遇时,两地相距1200公里,则两车分别行驶多长时间?解决思路:假设两车相遇所行驶的时间为t小时,利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可以建立方程:60t + 80t = 1200。
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到时间t的值。
案例3:等差数列求和问题描述:有一个等差数列,首项是5,公差是2,求这个数列的前10项和。
解决思路: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得到这个数列的前10项和。
案例4:三角形面积计算问题描述: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底是5cm,高是8cm,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解决思路:利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案例5:平方根运算问题描述:求解方程x^2 = 16的解。
解决思路:通过开平方的运算,可以得到方程的解。
案例6:倍数关系问题描述:某个数的13倍再加上5等于123,请问这个数是多少?解决思路:设这个数为x,可以建立如下方程:13x + 5 = 123。
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到数x的值。
案例7:解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描述:解方程x^2 + 5x - 6 = 0。
解决思路:通过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可以得到方程的解。
案例8:等差数列通项计算问题描述:有一个等差数列,公差是3,第5项是14,求解这个数列的通项。
解决思路: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得到数列的通项。
案例9:计算百分比问题描述:小明考试得了80分,满分是100分,他的得分占总分的百分之多少?解决思路:通过计算分数所占百分比的方法,可以得到小明的得分在总分中的百分比。
七年级数学上册《月历中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三)小组合作
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共同探讨月历中的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 教师引导小组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 小组内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总结规律,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年、月、日的关系,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2. 学会使用月历进行日期推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某一日期是星期几,某一月份有多少天等。
3. 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发现月历中的规律,如星期周期性、月份天数分布等。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4.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给予提示和引导。
(四)总结归纳
1. 教师邀请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总结月历中的数学规律。
2.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补充讲解,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3.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4. 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反思与评价
1. 教师在课堂上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总结规律,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 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3. 设计评价表,让学生对同伴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
月历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他们每天都会接触到。通过观察月历,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时间的变化,同时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本案例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对月历中的日期、星期、月份等进行探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初中生数学实践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实践性,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初中数学教学也不例外,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需要将数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设计富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
本文以“三角形全等的证明”这一教学内容为例,阐述如何进行初中数学实践教学。
二、案例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探究,使学生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案例实施1.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全等现象,如:剪纸、拼图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① 小组讨论:分析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找出其适用条件。
② 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③ 实践应用:教师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3)巩固练习,提升能力教师设计一系列三角形全等的证明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总结反思,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出拓展延伸问题,如: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三角形相似等。
2.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练习巩固法:通过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案例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实践探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2. 教学反思(1)注重实践性:将数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年级数学上册《绝对值》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绝对值》是七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它既是对有理数概念的拓展,又是学生建立数轴观念的关键。本案例以学生已掌握的有理数知识为基础,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感知到绝对值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及其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本案例还强调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尊重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他们在掌握绝对值知识的同时,增强自信心,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以人性化、启发式的语言引导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数学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让学生掌握绝对值的概念,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绝对值表示有理数。
2. 培养学生运用数轴来直观表示绝对值,并能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
3. 使学生掌握绝对值的性质,如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等。
4. 培养学生运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数轴上表示距离、温度变化等。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作为切入点,通过以下步骤引导学生进入绝对值的学习:
1. 复习有理数的概念,包括正数、负数和零,以及它们在数轴上的表示。
2. 提问:“当我们只关心数的大小,不关心其正负时,我们应该如何表示它呢?”
3. 展示生活中与距离有关的例子,如两地的距离、温度变化等,让学生感受到绝对值在生活中的应用。
4. 通过数轴上的点来引出绝对值的概念,例如点A和原点的距离,无论A在原点的左侧还是右侧,距离都是正数。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精选8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精选8篇)1. 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教学目标:理解线性方程组的概念,掌握解法方法。
教学内容:线性方程组的定义,解法方法,实例演练等。
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线性方程组的概念,引入解法方法,通过实例演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效果: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相关题目。
2. 平面几何与三维几何的联系教学目标:认识平面几何与三维几何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
教学内容:平面几何与三维几何的基本概念及联系,实例演练。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图像让学生了解平面几何与三维几何的联系,鼓励学生发挥几何思维来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效果:学生掌握了平面几何与三维几何的联系,培养了几何思维。
3. 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教学目标:掌握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的方法。
教学内容: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的概念,方法和实例演练。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效果:学生掌握了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的方法,能够独立解题。
4.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了解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
教学内容:直线与平面的基本概念、位置关系及公式推导,实例演练。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生动的图像,引导学生了解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鼓励学生发挥几何思维来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效果:学生掌握了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培养了几何思维。
5. 平移、旋转和翻转变换教学目标:了解平移、旋转和翻转变换的概念及应用。
教学内容:平移、旋转和翻转变换的基本概念,公式推导及实例演练。
教学过程:教师以具体的图像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平移、旋转和翻转变换的概念及公式推导,并通过实例演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效果:学生掌握了平移、旋转和翻转变换的概念及应用。
6. 加减法与倍数基本关系教学目标:认识加减法与倍数基本关系,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内容:加减法与倍数基本关系的定义,解题方法及实例演练。
初一数学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图形变换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图形的内在联系,还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对图形变换中对称性的认识,本案例以“探究图形变换中的对称性”为主题,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对称性的概念及其在图形变换中的应用。
二、案例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轴对称变换的基本方法,能够识别和构造轴对称图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变换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轴对称图形的识别和构造,轴对称变换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如蝴蝶、剪纸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的特点。
-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特点,教师总结:这些图形都是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这条直线就是它们的对称轴。
2. 探究活动- 教师分发轴对称图形的模板,让学生动手操作,将图形沿对称轴折叠,观察折叠后的结果。
- 学生汇报操作过程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 教师讲解轴对称变换的基本方法:将图形沿对称轴折叠,然后将折叠后的图形展开,得到新的图形。
3. 案例分析-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建筑、家具等,让学生分析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和对称性。
-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总结出识别和构造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4. 练习巩固-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总结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变换的方法以及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分享九篇)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分享九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分享九篇)。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篇1一学期的工作结束了,可以说紧张忙碌却收获多多。
回顾这学期的工作,我教九(4)班的数学,我总是在不断地摸索和学习中进行教学,工作中有收获和快乐,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以后的工作能够有效、有序地进行,现将教学所得总结如下:一、在备课方面在上课前我总是查阅很多教参、教辅,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总是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写教案,力争做到熟知知识要点,心中有数。
二、在教学过程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我一直注重学生的参与。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他们自主的去探究问题,发现知识。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人人参与,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但还是难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加之经验不足,不太敢放手,怕完成不了当趟课的教学任务。
后来在学校“”的教学模式下,才开始进一步尝试,并在不断的尝试中总结经验。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教材挖掘不深入。
2)、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3)、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
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缺乏理论指导4)、差生末抓在手。
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
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
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1)、加强学习,学习新教学模式下新的教学思想。
2)、熟读初一到初三的数学教材,深入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3)、多听课,学习老教师对知识点的处理和对教材的把握,以及他们处理突发事件方法。
4)、加强转差培优力度。
5)、加强教学反思,加大教学投入。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这半年的教学工作很苦,很累,但在不断的摸索中,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优秀教学案例
3.设计一系列具有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魅力,培养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
2.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有理数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小组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方法和经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3.通过设置疑问,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讲授新知
1.利用PPT展示有理数的定义和分类,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2.讲解有理数的运算规则,包括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以及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3.通过例题演示和讲解,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与有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找零、温度变化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课堂导入,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自然地引入有理数的概念。
3.通过设置疑问,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问题导向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定义,掌握有理数的分类,能够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采用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和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动手实践、归纳总结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小结
去括号是代数式变形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去括号时,特别是括号前面是“-”号时,括号连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去括号规律可以简单记为“-”变“+”不变,要变全都变.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
课后作业
1.课本第71页习题2.2第2、3、5、8题
学生自我评价及反思
指导教师意见及评价:
指导老师(签名):
年 月 日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0t+60
我们知道,化简带有括号的整式,首先应先去括号.
上面两式去括号部分变形分别为:
+120(t-0.5)=+120t-60③
-120(t-0.5)=-120+60④
比较③、④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思路点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去括号法则,然后教师板书(或用屏幕)展示:
教学重点
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教学难点
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交流,学生探究
板书设计
100t+120(t-0.5)千米①
100t-120(t-0.5)千米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解答过程按课本.
去括号时强调:括号内每一项都要乘以2,括号前是负因数时,去掉括号后,括号内每一项都要变号.为了防止出错,可以先用分配律将数字2与括号内的各项相乘,然后再去括号,熟练后,再省去这一步,直接去括号.
巩固练习
1.课本第68页练习1、2题.
2.计算:5xy2-[3xy2-(4xy2-2x2y)]+2x2y-xy2.[5xy2]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特别地,+(x-3)与-(x-3)可以分别看作1与-1分别乘(x-3).
利用分配律,可以将式子中的括号去掉,பைடு நூலகம்:
+(x-3)=x-3(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没有变号)
100t+120(t-0.5)千米①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
100t-120(t-0.5)千米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
思路点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类比数的运算,利用分配律.学生练习、交流后,教师归纳:
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20t-60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整式的加减
课时计划
2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20t-60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0t+60
上面两式去括号部分变形分别为:
+120(t-0.5)=+120t-60③
-120(t-0.5)=-120+60④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例1.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2)(5a-3b)-3(a2-2b).
思路点拨:讲解时,先让学生判定是哪种类型的去括号,去括号后,要不要变号,括号内的每一项原来是什么符号?去括号时,要同时去掉括号前的符号.为了防止错误,题(2)中-3(a2-2b),先把3乘到括号内,然后再去括号.
解答过程按课本,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例2.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千米/时,水流速度是a千米/时.
(1)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教师操作投影仪,展示例2,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寻求解答思路.
思路点拨:根据船顺水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船逆水航行速度=船在静水中行驶速度-水流速度.因此,甲船速度为(50+a)千米/时,乙船速度为(50-a)千米/时,2小时后,甲船行程为2(50+a)千米,乙船行程为(50-a)千米.两船从同一洪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所以两船相距等于甲、乙两船行程之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授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
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小时,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t-0.5)小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t千米,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t-0.5)千米,因此,这段铁路全长为
学生思考,合作交流,总结出自己认识到的规律。学生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结果。
学生认真聆听,思考,观察,记忆,形成概念。
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去挂号的过程,并产生一般印象。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演说能力。
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知识概念。
课堂形成性练习
-(x-3)=-x+3(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改变了符号)
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谁也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聆听、思考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并将自己的答案记录在草稿本上。学生上黑板写出自己的答案。
学生聆听,思考、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