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做乙类词用,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文言的词类活用。
常见的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状语,意、使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意、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一、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可以作动词用,在句子中充任谓语。
因为能愿动词、副词、否定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副词、否定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因为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连词前后一般为动词。
﹙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名词+名词如果一个句子中有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名词即不是并列关系、同位语关系,又不是偏正关系,句中也没有其它动词作谓语,那么其中的一个名词作动词用。
例如:范曾数目项王。
“目”名词作动词,当“看、使眼色”讲,作谓语,“项王”为其宾语籍吏民,封府库。
“籍”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登记”,“吏民”为其宾语?舍相如广成传。
“舍”名词作动词读作“she”,当“安排住宿”讲。
(2)能愿动词+名词能愿动词的位置是在动词之前的,当一个名词置于能愿动词之后,句中有没有其它动词时,这个名词作动词用。
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水”,名词,在能愿动词“能“之后用作动词,当“泅水”讲,作谓语。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史记?项羽本纪》)“王”在能愿动词“欲”之后用作动词,当“称王”讲,作谓语,读作“wang”(3)名词+补语(介词结构)补语的位置通常是附在动词之后。
当一个名词在补语之前,句中有没有其它动词时,这个名词作动词用。
例如:沛公军霸上。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语法——词类活用(看)
文言文语法知识——词类活用定义: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他词类,或者基本功能未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汉语的词类和句法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但是我们可以将大多数情况下词类与句法成分间的对应关系总结如下:词类活用判断方法:如果在文言文句子中,某个词充当了不常见的句子成分,或者具有特殊的语法功能,那么可以将其判断为词类活用。
高中阶段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有以下几类。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主要充当主语或宾语,后面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了相应的动词。
在翻译时应把活用的名词翻译为相应的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现代汉语中两个名词连用,两者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如“报纸杂志”),也可以是偏正关系(如“中国地理”)。
在文言文中,如果两个名词形成主谓关系,那么后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果两个名词是动宾关系,那么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 分析:“籍”和“吏民”皆为名词,构成动宾关系,故“籍”为动词,译为“登记”。
2.副词(或能愿动词)+名词被副词、能愿动词修饰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①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 分析:①句中“数”为副词(多次),在句中只能修饰动词,作状语,“数”修饰了名词“目”,故“目”为动词,译为“使眼色”。
“能”为能愿动词,后面跟动词,故“水”活用为动词,译为“游泳”。
3.所+名词助词“所”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①太守即遗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桃花源记》)②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梳理
文言文词类活用梳理文言文词类活用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词语的词性或功能发生临时变化,被用作另一类词语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古代汉语中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以及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一、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文言文中重要的语法现象之一,是指将某些词用作动词来充当谓语,表示的动作属于主观上的感觉、看待或评价。
意动用法也就是主语“认为(以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什么”。
通常可译为“认为……”、“以……为……”、“对……感到……”、“把……当作……”等。
在文言文中,主要是由名词或形容词来形成意动用法。
一、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将名词用作谓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当作谓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去看待、评价。
例: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解析:名词“师”作谓语,“之”作宾语,主语“吾”在主观上把“之”(他)作为老师来看待。
所以“师”应理解为“以……(之)为老师”或“把……(之)当作老师”。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解析:名词“宾客”作谓语,“其父”作宾语,主语“邑人”在主观上把“其父”作为宾客来看待。
所以“宾客”应理解为“以……(其父)为宾客”或“把……(其父)当作宾客”,翻译时可译为“以宾客之礼对待……”。
3.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解析:名词“侣”和“友”作谓语,“鱼虾”和“麋鹿”作宾语,主语在主观上把“鱼虾”作为同伴来看待,把“麋鹿”作为朋友来看待。
所以“侣”应理解为“以……(鱼虾)为侣”或“把……(鱼虾)当作侣”,“友”应理解为“以……(麋鹿)为友”或“把……(麋鹿)当作友”。
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解析:名词“亲”和“子”作谓语,“其亲”和“其子”作宾语,主语“人”在主观上把“其亲”作为自己的亲人来看待,把“其子”作为自己的儿子来看待。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四类)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作状语1.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每天”2.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例]上食尘土,下饮黄泉(《劝学》)“向上”“向下”【总结】1.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译为“用对待……的方式”⑴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2.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译为“用……”“借助……”⑵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船:乘船)(《石钟山记》)⑶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用匣子)(《荆轲刺秦王》)⑷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目:亲眼,耳:亲耳)(《石钟山记》)3.表比喻:译为“像……一样”⑸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狐:像狐狸一样。
)(《陈涉世家》)4.表状态:译为“……地”⑹日削月割(天/月:一天天/月月地)(《六国论》)(二)名词作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总结】[规律一]名词放在“能”“可”“足”“欲”“敢”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例]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劝学》)2.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咽下)(《六国论》)[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例]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寡人之于国也》)2.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
恐怕该责备你吧?)(《季氏将伐颛臾》[规律三]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不是并列、偏正、判断等关系,而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1.籍吏民,封府库(籍:造册登记)(《鸿门宴》)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衣:穿。
怀:怀里揣着)(《廉颇蔺相如列传》)3.吾师道也(师:学习)(《师说》)[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1.范增数目项王。
文言文词类活用辨析
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
其规律是:(1)后跟作宾语的名词(名词+名词<非并列或偏正关系>//名词+代词——之、尔、汝等)。
如“范增数目.项王”,可译为“用眼睛示意”;“驴不胜怒,蹄.之”可译为“用蹄子踢”。
(2)后带补语的名词(名词+名词<非并列或偏正关系>//名词+介宾结构)。
如“沛公军.<霸上>”,可译为“驻札”;“秦伐韩,军.于阏与”,可解释为“驻扎”。
(3)前有状语的名词(副词或介宾结构或助词+名词——副词“不”、“弗”、“已”、“遂”等)。
如“秦师[遂]东.”,意“向东进发”;“小信未孚,神[弗]福.也”,释为“赐福”;“而此独以钟名.,何哉?”释为“命名”。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释为“称王”。
(4)前有能愿动词(能、可、愿、应、宜、当、欲……)的名词。
如“非能水.也”,可译为“游泳”。
(5)前有结构助词“所”的名词。
如“置人所罾.鱼腹中”,应译为“捕捞”。
(6)后跟(解释为“的人”的)“者”字的名词。
如“门.者故不入”,解释为“看门”。
(7)同一个名词或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词既非叠词又不是并列、偏正、复指关系。
那么其中一个作动词用。
如“春风风.人”,应译为“吹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要译作“从事”或“干”。
(8)名词与动词之间用连词“而”、“以”、“且”连接,表示动作的。
如“进城梯.而下之”,即“架梯”;“儿涕.而去”,释为“流泪”。
(9)句中无其它任何可以充当谓语的动词或形容词。
如“诸越则桃李冬实.”,应解释为“结果实”。
【解释作动词的名词的方法】(1)替代式,以相应的动词替代。
如:①朝服.衣冠。
(穿戴)②赵王鼓.瑟。
(弹奏)(2)“动+名”式,在这个名词前加上相应的动词。
如:①遂命酒.。
(摆酒)②歌.以赠之。
(写歌)(3)“名+动”式,在这个名词后加上相应的动词。
如:怀.其璧,从径道亡。
(怀藏)(4)“介+名+动”式,在这个名词前加上相应的介词,在这个名词后加上有关的动词。
高考文言文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梳理
高考文言文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梳理在高考文言文的考查中,词类活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理解和掌握词类活用现象,对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文意、提高阅读和解题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就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知识进行一次全面梳理。
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当名词处于谓语的位置,且具有动词的意义时,就活用为动词。
比如“沛公军霸上”中的“军”,原本是“军队”的意思,在这里用作动词,意为“驻军”。
再如“籍吏民,封府库”中的“籍”,本意为“户籍”,这里用作动词,是“登记”的意思。
2、名词作状语名词在动词前,不是主语而是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等,就活用为状语。
例如“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翼”,意思是“像翅膀一样”,修饰“蔽”这个动作,表示方式。
“吾得兄事之”中的“兄”,意为“像兄长一样”,也是表示方式。
“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朝”和“夕”,分别表示时间“早上”“晚上”。
3、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比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中的“王”,意思是“使……称王”。
4、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如“稍稍宾客其父”中的“宾客”,意思是“把……当作宾客”。
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动词就活用为名词。
例如“追亡逐北”中的“亡”和“北”,指的是“逃亡的人”“败逃的人”。
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产生这个动作。
比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意思是“使……活下来”。
3、动词的为动用法动词的为动用法,是指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为宾语而发出的。
例如“等死,死国可乎”中的“死”,意思是“为……而死”。
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备了名词的特点,就活用为名词。
(全)高考语文知识考点-古文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归纳
【独家】高考语文知识考点-古文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归纳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因为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
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今王鼓乐于此无所事事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
如: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三、名词作状语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相如廷斥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四、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作谓语,所以,如果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动词活用成了名词。
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字。
如: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形容词用为名词时,形容词一般出现在句中宾语的位置上,翻译时应该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为定语。
如: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贵以近知远,以所见知所不见五、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一般而言可以断定活用成了使动;如:君将哀而生之乎不及物动词未带宾语,但它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直接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其他人或物发出的,这时也可判断为用作使动;如: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另外,及物动词如果跟它的宾语之间不是支配和被支配关系,宾语不是动作的承受者,而是动作的实施者时,也可判断为用作使动;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俯身散马蹄再有,如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而此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也可断定它们活用成了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足以荣汝身名词的使动用法可按“使宾语怎么样”这一关系来判断;如: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舍相如广成传舍六、意动用法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
高中_2010_文言文_词性活用_全_高考用
文言文词性活用名词活用动词活用形容词活用其它词活用名词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作状语、名词活用为使动、名词活用为意动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处在了动词应该处的位置上。
1、名词+名词(两个名词连用,组成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则前一名词或后一名词用作动词)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杀)吾师道也(《师说》)(学习)3、副词作状语+名词(受副词“遂、弗、不、皆、已”等修饰的名词用作动词)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赐福)未云何龙(出现云)3、能愿动词+名词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称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游水)5、名词+补语(介词短语)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捕鱼砍柴)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游褒禅山记》(筑舍定居)5、“所”+名词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用网捕)不者,若属且为所虏(《鸿门宴》(俘虏)6.名词用在代词“之、尔、我、汝、其”等前面用作动词一狼洞其中(《狼》)(打洞)女幸而偶我(《与妻书》)(匹配)二、名词活用作状语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1.表示比喻。
可译为“像……一样”“像……似的”天下云(像云一样)集响(像回声一样)应,赢粮而景(像影子一样)从。
(《过秦论》)常以身翼(像鸟的翅膀一样)蔽沛公(《鸿门宴》)2.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可译为“像对待……一样”“按照……”等君为我呼入,吾得兄(像对待兄长一样)事之。
3.表示方位或处所,译为“向(朝、往)……”,“从(在、当)……”等前(在前面)辟四窗,垣墙周庭(《项脊轩志》)上(往上)食埃土,下(往下)饮黄泉(《劝学》)3.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译为“用(拿、以、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用箕畚)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用朱砂)5.时间名词作状语。
译为:每天[或在……,或一……(天天、月月、年年)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每天)独夫之心,日益骄固(一天天地)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当时)(“时”字作状语,主要有“及时”“按时”和“当时”的意思。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课件
• 3.项伯杀人,臣活之/沛公旦日从百余 骑来见项王
( 活,使……存活;从,使……跟从)
4.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击退)
•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高考题
• 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 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译文: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 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 要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 批评并且赶走了他。“道”:在路上(名词 作状语);“退”:让……退下(使动用 法)。
君子不齿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齿,谈论,提及 王,称王
4.名+补语(介词结构)
•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风”是名词,后面带介词结构“乎 舞雩”,活用为动词,是“吹风”的意思。 名词“舍”带介词结构“于其址”,活用 为动词,是“筑房子”的意思。
5.能愿动词+名词 (“能”“可”“足”“欲”等)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①孟尝君客我。 • 答案: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 •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 答案:况且我和你在江岸沙洲上捕鱼、打柴,把 鱼虾当成伴侣,把鹿看作朋友。
• ③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 肉之。
• 答案:现在我还活着,而人们都欺侮我的兄弟, 假使我死后,都会把他当作鱼肉了(任意宰割)。
衣”“封”“树” :名词活用为动词。
(三).名词活用为使动
• 名词+宾语(名词/代词),主语使宾语 怎样,由宾语发出动作。
• 例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 (“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 例2: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
高中文言文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高中文言文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因为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
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今王鼓乐于此无所事事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
如: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三,名词作状语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相如廷斥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四,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作谓语,所以,如果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动词活用成了名词。
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字。
如: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形容词用为名词时,形容词一般出现在句中宾语的位置上,翻译时应该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为定语。
如: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贵以近知远,以所见知所不见五,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一般而言可以断定活用成了使动;如:君将哀而生之乎不及物动词未带宾语,但它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直接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其他人或物发出的,这时也可判断为用作使动;如: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另外,及物动词如果跟它的宾语之间不是支配和被支配关系,宾语不是动作的承受者,而是动作的实施者时,也可判断为用作使动;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俯身散马蹄再有,如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而此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也可断定它们活用成了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足以荣汝身名词的使动用法可按“使宾语怎么样”这一关系来判断;如: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舍相如广成传舍六、意动用法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高中文言文的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之”,成为使动用法。
“活之”即“使之活”。
②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例如:.谨食之,时而献焉。
(小心地喂养它,到时候把它献上去)“食”,吃,及物动词,但这里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
“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ì。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3)名词的使动用法①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
例如:尔欲吴王我乎?(你想让我做吴王吗?)②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的。
例如: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天子不能使他为臣,诸侯不能使他为友)“不得而臣”相当于“不得而臣之”;“不得而友”相当于“不得而友之”,意思是“不得使之为臣”“不得使之为友”(不能和他作朋友)。
③方位名词,是名词的一类,活用为动词后有时也有使动用法。
例如: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修起房屋,四周墙壁一百方丈,将一座座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便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向某一方向行动。
“西南其户”,意思是使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
(4)数词的使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后也有使动用法。
例如: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数词的使动用法,在于使事物发生数量的(如例B的“四”“六”)或以数量为比喻的。
2、意动用法(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古文中词类活用
古文中词性变化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词类活用的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一判断方法在汉语中,名词不能带宾语,只有动词能带宾语与介宾补语,如果名词带宾语了,说明它临时具有动词的性质,就是词类活用。
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又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二活用形式1.名词十名词(组成主谓结构、动宾结构或动补结构,其中一个名词用作动词。
前一个名词用作动词,属于动宾结构、动补结构;后一个名词作动词的,属于主谓结构)例1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 晋军函陵(军,驻扎.驻军)(《烛之武退秦师》)分析例1中“舍”本是名词,用在宾语“相如”前,活用为动词,是“安置(相如)住宿”的意思,“舍相如”是动宾结构;例2中“军”本是名词,用“函陵”前,活用为动词,是“驻扎”的意思,“军函陵”是动补结构。
2.副词作状语十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例3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模仿)(《屈原列传》)例4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寡人之于国也》)分析例3中“祖”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皆”后,活用为动词,是“效法.模仿”的意思。
例4中“王”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不”后,活用为动词,是“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的意思。
3.能愿动词+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例5 左右欲刃相如(忍,用刀杀)(《廉颇蔺相如列传》)例6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游泳)(《劝学》)分析例5中“刃”本是名词,这里用在能愿动词“欲”之后,宾语“相如”之前,活用为动词,含有“杀”的意思,“欲刃相如”就是“想用刀杀掉相如”的意思。
高中语文文言文7种词类活用法汇总解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7种词类活用法汇总解析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改变原来的词性。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文言文7种词类活用法汇总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中语文文言文7种词类活用法汇总解析古汉语词类活用,常见的主要有:1.名词作动词2.名词作状语3.形容词作动词4.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5.使动用法6.意动用法7.数词有时也活用为动词高中阶段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有:(一)名词作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1.后有宾语或补语。
“朝服衣冠”服,穿戴“沛公军霸上”,军,驻军2.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
“二月草已芽”,发芽“三岁贯汝,莫我肯德”,德,感激3.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
“蹄而杀之”,用脚踢“项王复引兵而东”,向东进发“男耕而食,女织而衣”,穿衣4.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通常活用。
“面山而居”,面对着“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吹拂,滋润5.句子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作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名词作动词的译法是:(1)动+名,如驻军 (2)介+名+动,用蹄踢 (3)换成动词,如德,感激一狼洞其中(《狼》) 洞:“打洞”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目:用眼睛看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福:赐福,保佑(二) 名词作状语,有以下几种情况: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译为“像……一样”“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像人一样“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犬:像狗一样地坐。
2.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
译为“用对待……的方式”“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用对待客人的方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3.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依据。
译为“用……”,“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用箕畚。
4.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
译为“按照……”“予分当引决”,按照道理“其势必不敢留君”,按照那情势5.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趋向。
最新文言文复习:如何判别词类活用
文言文复习:如何判别词类活用如何判别词类活用?最好的方法是句法分析。
简而言之,就是划分句子成份,即把句子的成分先划出来,然后去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
一、如何判别名词的活用(一)名词用作一般动词1、两个名词相连,必有一个活用。
\'襟三江而带五湖\'的襟和带。
(《滕王阁序》)2、结构助词\'所\'字之后的名词活用。
\'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3、名词后直接粘附一个语气词,活用。
\'赵王之子孙侯者\'的侯。
(《触龙说赵太后》)4、连词\'而\'(以、且)前后的名词活用。
\'饮且食兮寿而康\'的寿和康。
(《送李愿归盘谷序》)\'火尚足以明\'的明。
(《游褒禅山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孽也\'的寿。
(《种树郭橐驼传》)5、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
\'辱而逐之,折而族之\'的族。
(《原谤》6、状语(不)后面的名词活用。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的白衣冠。
(《荆轲刺秦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的齿。
(《师说》)7、能愿类词语\'能、欲、可、当\'等后面的名词活用。
\'公子怒,欲鞭之\'的鞭。
(《晋公子重耳之亡》)8、介宾补语前面的名词活用。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的道路。
(《召公谏厉王弭谤》)9、被结构助词\'之\'取消独立性的谓语上的名词活用。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的冰和寒。
(《察今》10、根据语境判定独立的名词活用。
\'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的端章甫。
(《子路……侍坐》)(二)名词活用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在教材上罗列了五类,当然不全,类别的齐全与否不是关键,只要能够根据语境进行合理的解释就符合高考的要求。
文言文词类活用情况及判断方法
在家里 , 母亲的温柔 , 父亲 的严厉 , 亲人 的疼 爱 , 生 当“ 导航员” , 帮助学 生精选慎读 , 向学生推荐优 秀篇 目、 可读篇 失败 的痛苦 ;
要做有 心人 , 仔细去观 察生活 , 体 会生活 , 这些司空见惯 的事都
会成为很好 的写作素材。 其次 , 注重社会实践 , 丰富素材 。笔者常引导学生参加一些
在一起的吴王和我两个名词其中一个为人词既不能按所谓名物化即非名词主要是动词形容词在特定的语并列关系理解也无法按偏正关系理解那么它们之间必须有一境中临时具备了名词的主要语法功能充当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文言 文词 类活用 情况及判 断方法
贵州省 瓮安 中学 丁家友
文言 文中 , 某一词属于某一类 , 一般是 比较 固定的。各类 词 在句 中的“ 职责” 也有 一定 的分工 , 如名词 经常做 主语 、 宾语、 定
用。
首先 , 留心身边小事 , 发现素材 。 我们必须明白 , 文章是 以生 活为基础 的,决不是凭空想象 出来 的。俗话说 : “ 细微之处见端 倪” 。在学校 , 老师的教导 , 同学 的关爱 , 获得成 功的喜悦 , 遭受
活 的甜美 , 当然也有成长 的烦恼等 等这一切 都是 生活。我们 只
、 “ 亲近大 自然 ” 等活动 , 引导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 生活 , 让学 也层出不穷 。这样读写结合 , 1 3 积月累 , 学生 的写作积极性就渐 化 ”
作文教学要 回归生活 。叶圣 陶先生在《 作文论》 中曾说 : “ 作 写作欲望逐渐增强 , 学生写下 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 不再是被迫
的
》 《 妈妈 的
》 等, 抓住一些典型 的 日常生活细节来倾吐
字 。” 叶老的这句话道 出了作文的真谛。没有 丰富多彩的生活 , 就没有足够用于写作的素材 ; 没有对生活的感受 和领悟 , 就不可
文言文词类活用类型及判定依据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类型及判定依据1.名词活用的类型(1)名词活用作动词①方位名词用作动词。
例如:a.负势竞上。
(上:向上)《与朱元思书》b.任意东西。
(东西:向东或向西漂流)*方位名词作为一类特殊的名词,所以在这里单列了,从形式上来说,a也属于副词后加名词,而名词动用的例子。
另外,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方位名词都是作动词用的,需要特定的语境,方位名词后面没有动词了。
比如“横柯上蔽”就不是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而是方位名词作状语。
这一项需要特殊记忆。
②副词后面是名词,名词活用作动词。
例如:a.不蔓不枝。
(蔓:长枝蔓;枝:长枝杈)《爱莲说》b.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名:出名;灵:有灵性)《陋室铭》我们知道,副词在句中一般只作动词或形容词的修饰语,所以当碰到副词后加了名词的文言句子,就要考虑名词活用为了动词,因为名词不活用为形容词。
③名词放在“所”字后面,用作动词。
例如:a.寻向所志。
(志:做标记)《桃花源记》“所”字的后面一般只接动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例如“所闻”“所见”。
所以,当“所”后面加名词时,这个名词就活用为了动词。
④两个名词连用,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a.面山而居。
(面:面对)《愚公移山》当两个名词连用,而这两个名词不是并列关系,所以根据句法结构,必然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只不过是前一个或后一个的问题,这要根据语义关系和语境来判定。
当两个名词连用后面有动词但是被表修饰的“而”隔开时,两个名词之间往往构成动宾关系,即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⑤名词放在代词“之”的前面,用作动词。
例如:a.策之不以其道。
(策:用马鞭驱赶)《马说》b.处处志之。
(志:做标记)《桃花源记》在汉语语法当中,代词是不受名词修饰的,所以当代词前有名词出现,就要考虑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了。
(2)名词的使动用法一个名词后加一个名词宾语,此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又加上它具备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课件
量词/名词表频率 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 每一年
分数表示法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 分母+分子,十分之一
确数表概数
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多次
总结类型
名词活用
动词活用 形容词活用 数词活用
名 词 作 一 般 动
名 词 作 状 语
名 词 使 动 用 法
名 词 意 动 用 法
词
动 词 作 名 词
动 词 使 动 用 法
像云/回声/影子一样
2、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翅膀一样
3、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像兄长一样
4、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
在朝廷上
规律二:一般情况,动词前的普通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 是用作主语的,可以认为用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的规律总结
常见 比喻式:像……一样 介宾式:当/用/从/向/在…… 翻译 重叠式:岁(年年、每年);日(一天天地)
一、名词作动词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2、沛公军霸上。
捕鱼、砍柴 驻扎
规律五:名词+介词结构
名词前后用介宾结构作状语或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因 为介词结构只能附在谓语动词后面。
名词作动词的规律总结
下列名词结构,一般活用为动词。
名词前的名词 名词前的副词 名词前的能愿动词 名词前的所字结构 代词前的名词 介宾短语前的名词
特点:
1、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2、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活用的词类:在文言文中,通常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数词才出现活用现象。
如何准确译出活用的实词? 1、看句子结构
找主、谓、宾、定、状、补。 2、分辨各个成分的词性是否和正常的语法规则一致,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之词类活用
文言文实词部分词类活用实词词性:名词(在任何名词前可加数量词)、动词(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变成“动词-一-动词”的形式,如“看一看”)、形容词(任何形容词钱都可以加“很”)句子成分:(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充当。
故常见的词类活用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状语(通常活用为介宾短语)、形容词活用为状语(通常活用为副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名词活用为形容词等。
高中阶段动词活用为其他词性的情况很少,但也有出现,如“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中的“续”是动词(持续)活用为名词(后继者),但动词本身的三类活用是高考热点,使动、为动、意动。
使动:动词的执行者是动词后宾语,“使……(宾语)做……”;为动:可译为“替……(宾语)做……”;意动,可译为“以……(宾语)为……”或“认为……(宾语)……(怎么样)”。
通常有个不成文的规律,即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时,往往接着有“使、为、意”的活用。
判断词类活用的一般思路(通过句子成分结构判断):1、在句子中找出动词如“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句中的动词是“蔽”(技巧:动词后通常有宾语,即有名词)2、判断句子结构根据句子成分可以判断“常”是主语,“以身”和“翼”作状语,“沛公”是宾语。
(技巧:动词前紧跟的词通常是状语)3、判断词类活用“翼”原本意思是“鸟翅”,故在这里是词类活用,“像鸟翅一样”。
偏义复词、同义复词偏义复词:指一个词有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只有其中一个语素有意义,另一个语素只作陪衬。
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中的“异同”仅有“异”的意思。
判断该词是否为偏义复词必须结合语境,看看作者对两个语素的表达是否有较明显的倾向性。
同义复词:由两个意思相同的语素构成的词。
文化名词将必修一~必修五的文化名词进行整理就可以了,考查范围不会超出课本范围。
如“弱冠”、“结发”等。
练习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固知一生死为虚诞项王复引兵而东沛公已去,间至军中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赵王鼓瑟范增数目项王完璧归赵皆刑其长吏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秦王恐其破璧天下云集响应倚南窗以寄傲外连横而斗诸侯云青青兮欲雨却匈奴七百余里沛公军霸上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且庸人尚羞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会盟而谋弱秦赢粮而景从昼夜勤作息答案:一:名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认为……是一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文言文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能愿动词/副词+名词;②名词+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③名词+名词,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为动词;④“而”“则”前后的名词
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驴不胜怒,蹄之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沛公军霸上今王鼓乐于此
客逾庖而宴出则车舆,入则扶持
二、名词作状语名词+动词,且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相如廷斥之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代词在前,而该形容词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
如: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四,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这一动词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字。
如:
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贵以近知远,以所见知所不见
形容词用为名词时,形容词一般出现在句中宾语的位置上,翻译时应该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为定语。
五,使动用法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不及物
动词带了宾语,一般而言可以断定活用成了使动。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不及物动词未带宾语,但它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直接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其他人或物发出的,这时也可判断为用作使动。
如: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另外,及物动词如果跟它的宾语之间不是支配和被支配关系,宾语不是动作的承受者,而是动作的实施者时,也可判断为用作使动。
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俯身散马蹄
再有,如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而此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也可断定它们活用成了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足以荣汝身
名词的使动用法可按“使宾语怎么样”这一关系来判断;如:舍相如广成传舍
六、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
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
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经常可以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如:成以其小,劣之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