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套

合集下载

最新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育科学出版社)PPT课件

最新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育科学出版社)PPT课件
2、动物的分类方法:
第一种方法:按是否变态分为两类。 变态 (如蚕、蝴 蝶、苍蝇),不变态 (如鸡、鱼、狗)。
第二种方法:按繁殖方式分为两类。 卵生(如蚕、蝴 蝶、苍蝇、鸡),胎生 (如兔子、猪、狗)。
2021
54
7、我们的生命周期
儿童:15岁及以前 青年:16岁到35岁 中年:36岁到60岁 老年:60岁以后
直立茎 (如凤仙花)
缠绕茎 (如牵牛花)
茎 攀缘茎 (如葡萄)
匍匐茎 (如红薯)
2021
22
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生命周期,通过让学生 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从卵中孵化,经过生长 变化成蛾,然后产出卵,最后死亡这一生长变化 的生命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动物生命周期的 模型,并运用这个模型去认识各种动物以及人的 生命周期现象。
1、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 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2、植物根的作用: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 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 在土壤中。 3、在试管内滴植物油的作用:防止水分蒸发。
2021
14
4、种子变成了幼苗
视 频:《植物怎么生存》 思 考: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哪来?
9、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 (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个过程就是蚕的 (生命周期)。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
2021
51
疑问:
31页: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 32页: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 个阶段。 四种形态和四个阶段是一回事吗?
如何解释: 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
教学目标:
引领学生认识植物整个生命过程所发生的规 律性的变化,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现象。组织学 生亲自种植植物,在学生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引 领学生关注植物生长过程所发生的变化,引发学 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思考,研究根、茎、叶在植 物生长变化过程中的作用。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动植物1. 课时一:认识可食用的植物课时一:认识可食用的植物- 目标:让学生了解可食用的植物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可食用植物,如水果、蔬菜等- 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的可食用植物,让学生触摸、尝试、认识它们的形态和口感2. 课时二:观察花的特点课时二:观察花的特点- 目标:让学生观察花的形态和颜色-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花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展示不同种类的花朵,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颜色和形态,讨论花的功能和花的重要性3. 课时三:观察昆虫课时三:观察昆虫- 目标: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性- 教学重点:认识昆虫的外形和触角等特征- 教学内容: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昆虫,并描述它们的外形和动作,引导学生思考昆虫的生活性4. 课时四:认识动物体的不同部位课时四:认识动物体的不同部位- 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体各个部位的功能- 教学重点:认识动物头、身体、四肢和尾巴等部位-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研究认识不同动物体部位的名称和功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第二单元:自然界1. 课时一:认识四季的变化课时一:认识四季的变化- 目标: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变化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认识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天气和自然景观-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四季的图片和描述,让学生了解每个季节的特点,引导学生感受四季的变化2. 课时二:观察天空中的云朵课时二:观察天空中的云朵- 目标:让学生了解云朵的形态和变化-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类型的云朵和它们的特征-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朵,让学生描述云朵的形态和变化,并了解不同类型的云朵所代表的天气3. 课时三:认识地壳的变动课时三:认识地壳的变动- 目标:让学生了解地壳的变动和地震的发生- 教学重点:认识地震的原因和对人们的影响-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模型,向学生展示地壳的变动和地震的发生过程,让学生了解地震对人们的危害和防范措施4. 课时四:认识植物的繁殖方式课时四:认识植物的繁殖方式- 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认识植物的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方式-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自然繁殖方式如种子和花粉的传播,以及人工繁殖方式如扦插和嫁接等第三单元:物质与能量1. 课时一:认识常见的物质课时一:认识常见的物质- 目标: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物质及其性质-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不同的物质,让学生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和常见应用2. 课时二:认识身边的能源课时二:认识身边的能源- 目标:让学生了解身边的能源和能量转化- 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能源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教学内容: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身边不同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电能等,引导学生了解能源的利用和能量转化的过程3. 课时三:认识常见的材料课时三:认识常见的材料- 目标:让学生了解常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教学内容: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常见的金属材料如铁、铜,以及非金属材料如木材和纸张等,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用途4. 课时四:观察物质的溶解和凝固课时四:观察物质的溶解和凝固- 目标:让学生观察物质的溶解和凝固过程- 教学重点:认识溶解和凝固的条件和特征- 教学内容: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在冷却过程中的凝固,引导学生理解溶解和凝固的条件和特征以上是《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的内容。

教科版科学(2017秋)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教科版科学(2017秋)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探索:在一条轨道上比快慢
要点:
①将小组成员分为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和记录员。 ②发令员的位置最好在终点处,以便看清小球到达终点并及时发令停止计时。 ③发令员尽量使用一个字的口令,如“跑”“停”。 ④计时员操作秒表要与发令员的指令同步。 ⑤操作员放开小球也要和指令同步,并且不能给小球施加助力。 ⑥记录员除了记录结果,还要注意观察小球是否出现卡顿等异常情况,必要时提醒 小组成员重新开始。
2.各种各样的运动
生活中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探索一
用多种方法让这些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并比较, 他们的运动方式一样吗?
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形式,如:前进、后 退、转弯、旋转、滚动、振动、绕圈等。
探索二
在这些并交流。
拨动尺子,圆点上下振动
拨动指尖陀螺边缘,圆点转动
思考:如果换个位置贴上圆点,观察到的运动形式 和之前一样吗?
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有哪些运 动形式?
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形式, 如:前进、后退、转弯、旋 转、滚动、振动、绕圈等。
回忆坐旋转木马的场景,画出人的运动形式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
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 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线的运动
判断生活中更多物体的运动形式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
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我们周围有许多斜坡,物体在斜坡上会怎样运动?
可能静止不动
可能滚动
可能滑动
探索一
做一个较低的斜面
探索二
观察木块在斜面的运动
探索三
科学态度目标 (1)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 (2)愿意与同伴合作探究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3)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全册精华知识汇总(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全册精华知识汇总(2022新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精华知识汇总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第一课《运动和位置》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2.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

小女孩在池塘边喂鱼,以地面为参照物,石块是(静止)的,鱼是(运动)的,被鱼搅动的水是(运动)的。

以道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公交站牌是(静止)的,公共汽车是(运动)的。

4.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可以测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运动》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按照运动类型分有(平动、转动、振动、滚动、摆动)等。

2.指尖陀螺是(转动),弹拨后的钢尺是(振动)。

3.正在行驶的小汽车,车身是(平动),车轮是(滚动)。

4.弹簧摇马的马身是(摆动),弹簧上下的弹跳是(振动)。

5.溜溜球甩出去后绕轴进行(转动),顺着线往回收是(滚动)。

第三课《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线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

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掉落的苹果、垂直电梯、百米冲刺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过山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盘旋的纸飞机的运动路线是(曲线)。

3.运动员在操场上跑800米,跑在直道上是(直线运动),跑在弯道上是(曲线运动)。

第四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1.物体在斜面上有(不动、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2.物体的(形状)和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一定的关系。

3.一般情况下,把乒乓球放在斜面上,乒乓球会(滚动)下来。

4.把立方体木块放在斜面上,木块可能会(静止不动),可能会(滑动)第五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1.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

2.通过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说明运动(快);用时长说明运动(慢)。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1.仰望天空【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知识。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重难点】1.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

【教学准备】观察圆筒、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导入:我们白天能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亮。

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

1.分享我们知道的关于太阳的知识。

(1)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

(2)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太阳和月球的图片与相关资料。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到太阳和月球的感性特征:①太阳、月球都很大,是球体。

②太阳和月球都离地球很远。

③太阳的温度很高。

④用涂黑的玻璃片观察太阳表面有黑斑。

⑤月球会发“光”。

⑥月球表面有明暗区域。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教师提问:同学归纳了月球和太阳的特征,那么你们再来比较一下月球和太阳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维恩图的形式记下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

3.比较太阳和月球的大小。

(1)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44展开模拟实验。

(2)实验中,教师明确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一样大?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大小相差很大?(3)学生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现象并汇报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在维恩图中添加我们的比较。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总结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1)教师指名学生: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你知道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总结。

2.补充分享关于太阳和月球的更多知识。

(1)教师提问: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还想知道什么?(2)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适当补充分享更多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清单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清单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清单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清单教科版三下科学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清单一、运动和位置1. 河水奔流,鸟儿飞行,运动员跑步,车辆行驶,卫星. . . . . 这些运动与我们的日子息息相关。

2. 推断一具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关于另一具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具物体称为参照物。

3. 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运动。

4. 假如物体相关于不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这么物体是运动的。

5. 假如物体相关于另一物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这么物体是静止的。

6. 在日子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7. 在日子中,我们普通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一直描述方向。

8. 在地图中的方向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推断。

9. 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别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10. 挑选别同的参照物,推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别相同。

例如:在行驶的火车中,假如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假如以地面为参照物,这么乘客是运动的。

11.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假如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别动的,就会感受魏巍青山在后退。

12. 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惟独相对静止的物体。

13. "生地日行八万里. 温天通看下何”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关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因此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干河”泛指宇宙中非常多的星河。

二、各种各样的运动1. 物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

2. 集裴箱的运动方式叫做平移。

3. 一具物体从一具点挪移到另一具点的过程(物体的各个点没有变化)叫做平移。

4. 钟表指针的运动方式叫做旋转。

5. 一具物体环绕者一具中心沿圆形轨迹运动,就叫做转动。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

最新改版三下科学知识梳理精品知识点全册精编知识点目录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第1课《运动和位置》 (4)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 (5)第3课《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6)第4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7)第5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 (7)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 (8)第7课《我们的“过山车”》 (8)第8课《测试“过山车”》 (9)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第1课《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10)第2课《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11)第3课《蚕长大了》 (12)第4课《蚕变了新模样》 (13)第5课《茧中钻出了蚕蛾》 (14)第6课《蚕的一生》 (15)第7课《动物的繁殖》 (16)第8课《动物的一生》 (17)第三单元太阳、地球第1课《仰望天空》 (18)第2课《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9)第3课《影子的秘密》 (20)第4课《月相变化的规律》 (21)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 (22)第6课《地球的形状》 (23)第7课《地球——水的星球》 (24)第8课《太阳、月球和地球》 (24)最新改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知识点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第1课运动和位置1.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运动。

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判断前要先选好和哪个物体(标准物)相比。

3.如果物体相对于标准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

相对于地面(标准物)来说,图中老鹰是运动的,蒙古包、马和白云是静止的。

4.如果物体相对于标准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静止的。

5.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6.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在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7.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东北东南北南东西西南西北(1)首先选择标准物。

(2)然后确定物体相对于标准物的方向和距离。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能源与环境保护课时一:自然界的能源教学目标:- 了解自然界的能源种类及其特点- 知道人类利用能源的方法和过程-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教学准备:- 教材: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自然界的能源,引导学生讨论不同能源的特点。

2. 研究:利用教材中相关内容,向学生介绍不同能源的种类和特点。

3. 呈现:展示人类如何利用能源,介绍不同的能源开发方式和过程。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意识。

课时二:节约能源,从我做起教学目标:- 了解节约能源的概念和意义- 培养学生养成节约能源的好惯- 引导学生提出节约能源的措施和方法教学准备:- 教材: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实物:能源的使用场景道具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能源的浪费现象并讨论原因。

2. 研究:利用教材中的内容,向学生介绍节约能源的概念和意义。

3. 探究:用实物道具展示不同的能源使用场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节约能源,提出自己的节约能源措施和方法。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为节约能源做贡献。

课时三:环保小卫士教学目标:- 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认识-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教学准备:- 教材: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图片:环保行动的图片素材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环保行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环保意义和环保行动的重要性。

2. 研究:利用教材中相关内容,向学生介绍不同的环保行动和方法。

3.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环保行动并反思其中的意义。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套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套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 学全套课件
汇报人:XX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植物生长与变化 • 动物行为与习性 • 物质性质与变化 • 地球运动与天气变化 • 科技创新与环保实践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 01 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近现代科技革命
概述三次科技革命(蒸汽时代、电 气时代、信息时代)的主要成就和 意义。
当代科技创新成果
展示当代科技创新的代表性成果, 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 等,并简要说明其对社会和生活的 影响。
环保理念推广和实践行动
01
02
03
环保理念宣传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 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 严重后果,引导学生树立 环保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自然世界的基本 02 规律和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
能。
本课程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通过丰富多彩的实 03 验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本课程所涉及的 科学知识和基本概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 验、思维和表达能力 ,以及科学探究的基
晴天
天空无云或少云,阳光充足, 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低。
阴天
天空被云层覆盖,阴暗多雨, 温度较低,相对湿度高。
雪天
天空降下雪花,温度较低,地 面和物体表面被雪覆盖。
预测和记录天气变化情况
观察天空
通过观察天空的云量 、云状、云高和颜色 等变化来预测天气情 况。
测量气温和湿度
使用温度计和湿度计 测量空气温度和相对 湿度,了解天气变化 趋势。

《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引言《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本册教材涵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多个领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对科学的初步认识和热爱。

本文将详细介绍本册教材的各个章节及相应的教学目标与建议。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本章主要介绍了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包括种子的萌发、茎和叶的生长、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通过观察、记录和实验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特点。

教学目标:1、了解种子的结构和萌发条件;2、掌握植物茎和叶的生长过程;3、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和过程。

教学建议:1、组织学生开展种子萌发的实验,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变化;2、制作植物模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结构;3、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第二章:动物的生活本章主要介绍了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包括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等。

通过观察、分类和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动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1、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2、掌握鸟类的繁殖和迁徙特点;3、了解哺乳动物的形态和行为特点。

教学建议:1、组织学生观察昆虫标本,了解不同昆虫的特点;2、通过视频或实地观察,让学生了解鸟类的迁徙过程;3、引导学生观察哺乳动物的形态和行为,加深对哺乳动物特点的理解。

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本章主要介绍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包括物质的形态、溶解、酸碱反应等。

通过实验、记录和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三种形态及其特点;2、掌握溶解现象及其影响因素;3、理解酸碱反应及其应用。

教学建议:1、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物质的三种形态及其变化;2、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溶解现象及其影响因素;3、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酸碱反应及其应用。

三年级英语下册课件全册课件一、引言对于正在学习英语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一套完整的英语课件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工具。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58页 0118页 0140页 0179页 0203页 0240页 0287页 0354页 0477页 0521页 0536页 0614页 0653页
物体的运动 2.各种各样的运动 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8.测试 “过山车” 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3.蚕长大了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4.月相变化的规律 6.地球的形状 8.太阳、 月球和地球
7.我们的 “过山车”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8.测试 “过山车”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动物的一生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物体的运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1.运动和位置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2.各种各样的运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

磁铁内部的电子自旋方向一致,形成 了一个强大的磁场。
磁铁的磁力大小和方向与磁铁的材料 、形状等因素有关。
05
CATALOGUE
温度与水的变化
温度的变化与影响
温度的概念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 量,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温度的变化
温度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 化,如季节、气候等。
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温度会影响生物的生长、繁殖和 代谢等生理过程。
感谢观看
水的三种形态
固态
在低温下,水会变成固态,即冰。
液态
在常温常压下,水是液态。
气态
在高温下,水会变成气态,即水蒸气。
水循环与环保
水循环
水通过蒸发、凝结、降水等过程循环,形成水圈的大循环。
水的利用与保护
人类通过取水、用水、排水等环节利用水资源,同时需要保 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和过度开采。
THANKS
磁铁的应用
01
02
03
04
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 广泛,如冰箱贴、耳机、扬声
器等。
在科学实验中,磁铁可以用来 研究磁场、电流等物理现象。
在医疗领域,磁铁可以用来治 疗肿瘤等疾病。
在工业生产中,磁铁可以用来 制造电机、发电机等设备。
磁铁的原理
磁铁的磁力是由磁场产生的,磁场是 由磁力线组成的。
当磁铁靠近金属时,金属内部的电子 自旋方向也会受到磁铁的影响,形成 磁化现象。Fra bibliotek出生环境
描述动物在何种环境中出 生,如陆地、水中、空中 等。
出生过程
详细解释动物出生过程, 包括分娩、孵化等。
动物的成长
成长阶段
成长变化
介绍动物成长的不同阶段,如幼年期 、成长期、成熟期等。

【实用】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3篇)

【实用】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3篇)

【实用】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3篇)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热的传递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经历探究热的传递规律过程。

2.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养连续观察并记录的能力。

3.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找寻其中的科学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科学探究过程中,离不开认真细致的观察。

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懂得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乐于合作,扎实完成自己的任务。

科学知识1.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

2.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部分)传向低温物体(部分),直到物体温度相等为止。

3.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金属棒、酒精灯、火柴、凡士林或蜡、支架、温度计、大烧杯、小烧杯、热水、冷水。

拓展课准备:酒精灯、火柴、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茶叶、有关热辐射的录像资料。

一.教学导入1.演示:将开水倒入杯中,放上汤匙,过会儿,让学生摸摸。

2.提问:“汤匙变热了,热怎么传递过来的?” 引导学生做出猜想后,进入下面的.实验研究。

二.活动物体怎样传热1.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材料。

2.猜测:火柴棒掉落的顺序会怎样?(猜测的理由)3.交待实验注意事项。

4.学生实验。

5.汇报。

6.检查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7.归纳:热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三.活动测量变化的水温1.组织学生预测:两杯水的温度各会有怎样的变化?两杯水最后会怎样?2.讨论要做好实验,该怎样进行?2.讨论:要做好实验,该怎样进行?3.分组测量,认真观察、准确读数和及时记录。

4.分析数据,发现规律:热从热水杯传向冷水杯,温度的变化先快后慢,最后直至两杯水温度相等。

四.拓展:热的传递方式多媒体课件辅助介绍。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二):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案范文参考☆观察:观察对象果实的特点推测传播种子的方式油菜果荚鬼针草果实番茄果实蒲公英果实☆填一填种子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靠________传播,如油菜等;靠________传播,如槭树等;靠________传播,如鬼针草等;靠________ 传播,如椰子等。

新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第一课土壤里有什么1.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空气、和水分等物质的混合物,是植物生长的乐园,因为它能为植物提供养料和水。

2.把土壤放入水中时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3.加热土壤,我们观察到土壤的颜色变浅并且有白汽冒出,说明土壤中有水分;继续加热,会有烟冒出,并闻到糊臭味,说明土壤里有腐殖质。

4.土壤是地球上大部分生命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是地球陆地生命的营养库。

第二课比较不同的土壤1.土壤按质地分,可以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种类型。

2.沙质土是由大量的沙粒和少量的黏粒混合而成,特点是: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能好;易干旱,养分易流失。

适合西瓜、仙人掌、花生、土豆等生长。

3.黏质土黏粒含量多、沙粒含量少,特点是: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性能好,通气、透水性能差。

适合水稻、芦苇等植物生长。

4.壤土的沙粒和黏粒含量介于沙质土和黏质土之间,富含腐殖质,特点是: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保水、保肥。

大部分植物都适合生长在壤土中。

第三课岩石与矿物1.介绍岩石应该从岩石的颜色、光泽、花纹、条痕、软硬、组成颗粒等方面的进行。

2.花岗岩的主要特征:颜色多为浅肉红色、浅灰色或灰白色,颗粒较粗,很坚硬。

3.砾岩的主要特征:多为白色、灰色或黄褐色,颗粒明显且粗细均匀,坚硬。

4.页岩的主要特征:有灰色、黄色、黑色等各种颜色,颗粒较细,薄片状,较软。

5.石灰岩的主要特征:多为白色、灰色或黑灰色,颗粒细,呈致密块状,硬度不大。

6.大理岩的主要特征:纯白色或有花纹,颗粒较粗,晶莹润泽,较软,容易雕刻。

7.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能够提取有价值矿物的岩石称为矿石。

从矿石中可以提炼出金属和非金属。

第四课播种发芽1.凤仙花种子的特征:小颗粒,呈球形,直径1到3毫米,棕褐色。

2.播种凤仙花的方法:①挑选颗粒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②选一个合适的花盆,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

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全套课件(教科版)

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全套课件(教科版)

新知讲解 记录我们的想法
用图画和文字将我们知道的一株绿色开花植 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我知道的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
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枯死
新知讲解
有些植物可以利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番薯——可以用 块根繁殖,也可以
用茎扦插繁殖
新知讲解
教科版
三年级
(下册)
[精品]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科学教科版 三年级下
1.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科学教科版 三年级下
导入新知
它们是谁?你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
妈妈生的
导入新知
这些植物又是怎么来的呢?
由种子发 芽长大而

新知讲解
回顾:它们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 繁殖、成长、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新知讲解
播种方法
小组讨论
新知讲解
小组汇报
一、选种 要挑选那些颗粒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新知讲解
小组汇报
二、准备花盆和土壤
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 的土壤
你知道盖小瓦 片的作用吗?
防止花盆内积水使 凤仙花种子糜烂
土壤的选择有 什么要求?
(疏松、肥沃、微酸)
新知讲解
小组汇报
( 1)
(4 )
(2 )
课堂小结
每一株植物就是一个小生命,把植物作为我们 人类的朋友,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大家园,在这座美 丽的星球上,无论缺少了谁,都会变得不再美丽。 所以,我们要爱护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习 性,对我们人类也有很大的好处,可以让我们更和 谐的相处,把我们的地球变得更美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版课件ppt
20
第一单元知识点
1、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 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2、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 速度(很快)。
3、植物的根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 (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完整版课件ppt
23
1、蚕卵里孵出新生命
视频:《蚕的生长发育》 思考的问题:
1、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 2、蚕卵要孵化成小蚕需要什么条件。 3、刚孵化出的小蚕什么样?吃什么食物?
完整版课件ppt
24
科学知识:
1、蚕卵的颜色:淡黄色 紫黑色 形状:扁圆形,中间凹下去。 大小:和小米粒差不多。
2、蚕卵要孵化成小蚕需要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和 湿度。(温度在25℃左右,相对湿度要在90%左右)
教学目标:
引领学生认识植物整个生命过程所发生的规 律性的变化,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现象。组织学 生亲自种植植物,在学生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引 领学生关注植物生长过程所发生的变化,引发学 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思考,研究根、茎、叶在植 物生长变化过程中的作用。
完整版课件ppt
3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完整版课件ppt
3、刚孵化出来的蚕的样子:很小,黑色,像小蚂 蚁,叫蚁蚕。蚁蚕的食物是新鲜的、干燥的、切成碎片 或条的桑叶。
直立茎 (如凤仙花) 缠绕茎 (如牵牛花) 茎 攀缘茎 (如葡萄) 匍匐茎 (如红薯)
完整版课件ppt
22
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生命周期,通过让学生 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从卵中孵化,经过生长 变化成蛾,然后产出卵,最后死亡这一生长变化 的生命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动物生命周期的 模型,并运用这个模型去认识各种动物以及人的 生命周期现象。
17
知识点: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 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 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 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完整版课件ppt
18
6、开花了,结果了
视 频:《花的构造》 思 考:1、解剖花的工具和顺序; 2、花由几部分组成? 视 频:《果实的形成》
4
种子的结构
种子(萌发成)
幼苗(生长)
果实 (内有)
成熟植株
开花
(传粉 受精)
形完成整版课件ppt
5
植物的生活史
完整版课件ppt
6
完整版课件ppt
7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知识点: 1、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 2、知道不同植物的种子,形状、大小、
颜色等各不相同; 3、知道种子的构造。
完整版课件ppt
传粉 授精 结果
完整版课件ppt
19
7、我们的大丰收
填空:
1、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发育成( ), 并结出许多( )。
2、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会经历( )期、( ) 期、( )期、( )期。
3、绿色开花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先后发育出( ) ( )( )( )( )( )。
? 4、植物生长需要( )( )( )和( )。
8
2、种植我们的植物
步骤:
1、选种 2、放土 3、下种 4、浇水
完整版课件ppt
9
2、种植我们的植物
教后随笔:
本以为材料和工具准备好了,教学生播种是很简单的事, 但事实并非如此,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老师强调,比如:1、对 绿色开花植物的选择,应尽量选生命周期较短的,比如插不死、 末日开等。2、选土,尽量选田野里比较湿润的土。再有放入 花盆的土要适量,离花盆边缘3厘米左右,把土尽量弄平整。3、 浇水的器材,可以是矿泉水瓶,瓶盖上扎眼,但眼要小,否则 浇水过多,形成水洼后,种子会出土困难。
完整版课件ppt
13
知识点
1、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 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2、植物根的作用: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 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 在土壤中。 3、在试管内滴植物油的作用:防止水分蒸发。
完整版课件ppt
14
4、种子变成了幼苗
视 频:《植物怎么生存》 思 考: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哪来?
完整版课件ppt
21
第一单元知识点
6、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 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 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7、随着凤仙花的生长,凤仙花发育出了(根)(茎)(叶)(花)(果实) 和(种子)。 8、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9、茎的本质特征:所有植物的茎上都有“节”。 10、根据茎的外部结构,给茎分类,并举例。
4、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满足植物生长 的需要。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 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5、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 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 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
完整版课件ppt
15
知识点:
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 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 的。
二氧化碳+水 阳光 氧气+养料
完整版课件ppt
16
5、茎越长越高
再次播放视频:《植物的根和茎》 思考:同样的花苞在盛有不同颜色水 的试管里,为什么变成了不同颜色?这 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完整版课件ppt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第四单元:磁铁
生命世界 物质世界
完整版课件ppt
1
探究的重点及目的:
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 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 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 验能力。
完整版课件ppt
2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完整版课件ppt
103、我们先看到了根视频:《开花植物的种子》 《植物的根和茎》 《种子萌发的条件》
完整版课件ppt
11
Hale Waihona Puke 播放《植物的根和茎》时需要 思考的问题:
1、根的作用 2、试管里内滴一层油是为什么?
完整版课件ppt
12
播放《种子萌发的条件》 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种子萌发需要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