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之根祖文化
我省应进一步重视弘扬华夏根祖文化
黄帝之争 。黄 帝轩辕 氏, 与炎帝 同称 为 中华民族 的始祖 , “ 以 炎黄子 孙 ” 代 中华 民族 即源 于此 。 指 一般 认 为 , 帝族 活 动 的 中心 区域 在今 黄 河 中游晋 黄 南、 豫西 一带 , 围包括 今 陕西 、 南 、 范 河 河北 、 山东 、 肃 等地 。 中国历史 上 第一次 甘
不一而足。 “ 舜耕历 山” 典故虽然妇孺 皆知 , 但历山何在?不仅外有 山东济南之 说 , 连 省 内 的 同一个 历 山至少 也 有 垣 曲 、 就 沁水 、 阳城 三 县 之 争 。 另 外 , “ 打 大
禹”文化牌 的还有 浙江 绍 兴 、 南登 封 、 河 安徽 涂 山 、 北武 汉 、 湖 山东 禹城 等地 。
河 北 的说 法 , 曰炎 黄部 落为 扩 张 与蚩尤 率领 的东夷部 落 而战 。
— —
’
尧、 禹之争。尧都平阳、 舜、 舜都蒲坂 、 禹都安 邑, 分别位于今 我省临汾
市 的尧都 区和 运城 市 的永 济 、 夏县 , 一 史籍 记 载 与古老 传 说 相 映证 的 历 史常 这
识, 国人 几近 耳 熟能详 。然 而 , 帝尧 故 乡”不 仅有 省 内的长 子说 , “ 还有 省 外 的 山 东菏泽、 陶、 定 曲阜 说 , 北顺 平 、 县说 , 河 唐 湖南桃 源 、 常德说 , 江 兰溪 说 , 浙 等等 ,
—
—
山 西 是 中 华 民 族 的 重 要 发 祥 地 和 华 夏 文 明
起 源的 中心区域之一 。古史记载 “ 尧都平 阳, 舜都 蒲 坂, 禹都安 邑”, 的是 中华 民族最早的英雄们在汾河 说 下游创业建 都的历史。史书中最早出现的 “ 中国”一
词 。’ 的 就 是 上 古 虞 舜 时代 的 山 西 南部 为 中心 的 区 指 域。 l 7 , 5年 山西夏 县东 下冯 村发 现 了年代 相 当于夏 9 朝 的城 堡 遗 址 , 类似 的建 筑 遗 迹 , 山西 南部 竟有 3 在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与“魂”(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与“魂”(上)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思想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根”与“魂”是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它们不仅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和灵魂,更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将从“根”和“魂”两个方面,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一、“根”: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是历史的积淀,是中华民族的起源和传承。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根”所指的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基础,它包括了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礼仪习俗等方方面面。
1.语言文字:中国的文字源远流长,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具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特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语言文字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包括了古代的诗词、歌赋、典籍等,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所在。
2.宗教信仰:中华文化中的宗教信仰包括了儒教、道教、佛教等,这些宗教信仰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演变,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3.历史文化: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而丰富,包括了古代的春秋战国、秦汉盛世、唐宋繁荣等,这些历史文化成就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礼仪习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习俗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点,包括了婚礼、葬礼、祭祀等,这些礼仪习俗承载了中华文化的传统精神,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根”所指的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基础,是中华文明的根本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中华文化的“根”深深扎根在中国大地上,给中国人民以及世界各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中国传统文化的“魂”是中华文明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精神信仰。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魂”所指的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包括了儒家的仁义道德、道家的清静无为、佛家的涵养修身等,这些精神理念贯穿了中华文化的始终,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文化自信是祖国之根之茎之叶
文化自信是祖国之根之茎之叶
文化自信是祖国之根、之茎、之叶。
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新“驱动力”。
塑造中国文化自信,需要守住我们的祖国之根——文化自信,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有绵延至今依然璀璨的中华文明,文化内蓄深厚,这是我们文化的内核与基石,是文化自信的来源与雄浑底气。
世世代代的中国人用智慧和汗水建设民族文化并不断传承创新,为中国进步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
文化基因强壮,这是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生长力,使我们的文化自信与生俱来、从容自在。
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从发展看进步,从前行看趋势,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不仅是愿望,还是渐进接近的现实,这是文化自信的成果和表达。
文化之于国如同灵魂之于人,文化自尊的根本在于文化自信的存在。
当我们可以守得住自己的文化之根,并能够将它传承、发扬,进而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满怀中国文化自信心,中国文化也将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三门峡根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三门峡根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齐天锋【摘要】根祖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三门峡根祖文化资源非常丰厚,但在旅游开发方面仍显不足.在对三门峡根祖文化资源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指出三门峡根祖文化亟待研究的几个问题,并提出其开发利用策略:确立三门峡根祖资源旅游形象;对旅游产品进行整合,拉长三门峡旅游产业链条;大力拓展根祖资源旅游市场;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力度;优化三门峡根祖文化旅游环境,提高景区服务水平.【期刊名称】《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14)003【总页数】4页(P28-31)【关键词】三门峡;根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作者】齐天锋【作者单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河南三门峡47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3根祖文化,指的是中国人传统的落叶归根和认祖归宗。
在中国,老了就要想回到家乡,即便死了,也可以守望着亲人和保佑着家乡。
家乡的山水,族里的老幼,就是自己的根。
即为落叶归根。
三门峡地处黄河中游,虽偏居豫西一隅,藏身于千岭万壑,但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早在一百多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随后一个个先祖贤者孕育了我们炎黄子孙。
一、三门峡根祖文化资源概述三门峡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三门峡根祖资源丰富,其中“仰韶文化遗址”就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开创了中国近代田野考古的先河,带动了我国对原始社会的研究。
周国时代的墓葬和车马坑群都是在这里经过考古发现的,1990年和1991年这两大文化遗址被评为我国十大考古重大发现,是三门峡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根祖资源,许多成语故事和历史典故都在此地发生,例如“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等,这些根祖文化对三门峡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三门峡地区的人类文化遗址、宗教礼制建筑群、军事防御遗址和革命纪念地等具有民俗特色的根祖资源众多,使得三门峡成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发祥地。
传统文化之根(传统文化之根屈原)
传统文化之根(传统文化之根屈原)今天给各位分享传统文化之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传统文化之根屈原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文库,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2、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在哪里3、百善孝为先,为什么说“孝”是传统文化之根?4、传统文化的根基是什么?5、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是什么6、传统文化的根到底是什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谢谢邀请!中国文化的根基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有两句话值得论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动力”和“古为今用”,这两句就是高度总结并概括了中国的文化根基所在。
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通过实践一理论一再实践一再理论,逐步提升文化素质的结果,才有我国的四大发明。
广大劳动人民把自然界改造成为人类社会服务过程中,同样把劳动人民的智慧开发出来,发挥了劳动人民的创造力,积累了各项文化成果并继承发扬光大,如陶瓷工艺文化和造洒技术文化......等等,都是历史传承下来的古文化根基。
人类社会在所有生产劳动中得出的经验教训也形成一种文化基因,如自然的气候变化,与农耕作业结合起来,形成文化颜语至今都很实用。
如出门看天色,就可判断气候变化,提前做好农耕准备,为农作物丰收提供了可靠保证,这也就是无形的形成了文化根基。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民间交往中,民间活动中也有着浓厚的道德文化,如社会中的礼义藐节都充满了劳动人的文明文化结精并传承下来形成了“古为今用”,至今广为流传并有着很广泛的道德教育意义。
综上所述,中国的文化根基发展至今枝繁叶茂。
使得伟大的中国人民有了文化自信,敢于开拓进取,取其精华,推陈出新,使得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赶上并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就是中国的文化根基带来的民族文化精神自信的结果!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在哪里文化最终的目的是明心见性,也就是对生命最根本的认识,这是文化的根。
中国传统文化找到了这个根本,所以称为圣人、真人、佛。
他们的经典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四书五经、老庄、大藏经百善孝为先,为什么说“孝”是传统文化之根?我国古代出现了很多的思想家和有道理的思想,其中的很多想法绵延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却用一生来践行遵守。
洪洞大槐树根祖文化传播的分析与对策
56绿色中国根祖文化是指中国人传统的落叶归根和认祖归宗的思想、理念、情绪等引发的文化现象。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明朝洪武年间,在洪洞大槐树开始了一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范围最广的人口大迁徙活动。
山西洪洞大槐树不仅是一个移民发源地,也是中国根祖文化的象征性符号。
大槐树根祖文化的内涵及特征洪洞大槐树位于临汾市洪洞县城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是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在这里,大槐树不仅仅是棵树,而是移民史实的见证者和移民心目中的家乡。
每年约有20余万人前往寻根祭祖。
《温县志》、《宝丰县志》、《宁阳县志》、《丹风县志》、《商南县志》、《山阳县志》等地方志明确记载了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下集中移民。
大量的民间家谱、碑文资料也有详细记载。
大槐树根祖文化以明代大移民为背景,以大槐树为形象图腾,以洪洞地方文化为渊源,以移民史实和纪念移民为主线,以维系宗亲之情为精髓。
大槐树根祖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力。
传承和弘扬洪洞大槐树根祖文化,对增强海内外华人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这是大槐树根祖文化传播的基础,也是其传播的优势。
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范围最广的官方移民,大槐树根祖文化的最大特点是血脉亲情的连接。
对于一贯注重同宗同源的华夏子孙来说,根祖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600余年来,洪洞大槐树在民间的传播中被赋予越来越丰富的内容,成为百姓们崇拜的对象,被游子看作“家”、“祖”、“根”的象征,成为越来越多的游子心目中的家乡。
难以计数的大槐树移民后裔遍布全国各地,或辗转迁徙海内外。
古槐的后裔们纷纷回归大槐树寻根祭祖,形成了山西洪洞县独具特色的根祖文化。
在大槐树根祖文化的形成过程中,逐步提炼和概括出了“忠厚直爽、开放包容、敢为人先、坚韧奉献”的大槐树精神。
经过长期的积淀和传承,大槐树根祖文化形成了以下五个基本特征:一是以大槐树、祭祖园、碑记、族谱等为载体,以祭祖为表现手段,表达人们追思先贤、祈福平安、祛病消灾的心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与“魂”(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与“魂”(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经过千百年沉淀、积淀而形成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如哲学、道德、文学、艺术、文化传统、礼仪习惯、饮食文化等。
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思想、文化和艺术等诸多方面的特点,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广泛的影响和传承,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与“魂”的重要来源,对于中华民族在历史中的脚步前进、文化的繁荣发展,产生了重要的贡献。
文化“根”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来自于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思想。
它是人们从世界理解、认识自然的观念中逐步发展而来,是自古以来一直存在于中华文化传统中的思想观念。
“根”侧重于人的生存和存在问题,是关于人类生命的本质、意义、价值等的理论研究。
在中华文化传统中,“根”被赋予了深刻的哲学内涵,是勤劳、深思熟虑、感性、不断探究和严格反思的理性反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商代王室祭祀对天地神明的崇拜,这一崇拜已经包含了对自然、人文、哲学的认识。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就有关于王权、神权、崇拜礼仪、祖先崇拜等多种文化形态,表现出中国古代文化中根源性的组成部分。
春秋战国以后,诸子百家时代的到来更是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儒、道、墨等诸多哲学学派,为中华文化注入了多样化的哲学内涵和思想观念,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魂”来自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国粹。
它是通过与外部环境交流的过程中,中华文化对自身内涵的整合和升华,是人民群众对具有中华特色的文化形态的情感认同。
“魂”侧重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体现。
它汇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情感、审美和艺术等多种元素,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情感认同。
在中华文化的“魂”的传承中,中国人民将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礼仪习惯、民间传说、诗词歌赋、戏曲艺术等内涵传承下来,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祖根文化
祖根文化
1.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恩,对生命源头的认同,都体现在祖根文化中。
《慈恩天下》
软件,就是孝亲敬祖的平台,就是连根养根的工具,因此也体现了厚重的祖根文化。
2.在《慈恩天下》软件的天园中,不仅给使用者祭祀自己的祖先,有着认祖归
宗、祭祖连根、行孝养根的相应功能服务,也同时在鸿运天园中,倡导祭祀和敬仰并感恩人文始祖、伟大人物等。
从而使《慈恩天下》倡导的祖根文化,没有民族、姓氏、地域等界限,而是中华民族的祖根文化,而是所有生命共同的祖根文化。
3.在祖根文化中,祖是指祖先、祖辈,就是生命的缘起。
根是指根本、根源,
就是生命的根脉。
祖根文化,就是指生命有着源头,也有着根本,让人懂得敬祖连根、行孝养根,让人明白生命根脉相连、生生不息的道理,明白天下一家、同宗同源的生命本质。
4.在《慈恩天下》软件的天园中,使用者能够通过孝、礼、德的行为,来表达
自己对祖先的敬意,来认知自身与祖先的关系,来觉悟生命存在的各种信息,从而通过连根养根,来让自己的生命磁场得以调整,让生命保持良好的状态。
5.祖根文化,揭示着生命的延续与变化,可以分析祖先的迁徙与家族兴衰,可
以知道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共生,可以懂得“天地同根”、“四海一家亲的道理。
祖根文化,让人认祖归宗,让人不忘根本,让人敬畏生命,让人孝亲敬祖,让人根脉相连。
以根祖文化为特色构建民族凝聚力工程——以运城市为例
( ) 根祖 文化 ” 民族 的灵 魂 , 民族精 神 的 一 “ 是 是 重要 构 成部 分 ,要 增 强 民族 凝聚 力 ,必须充 分 关注
力 ,并把组成民族的各个个体的智慧和能力聚集起 来 , 于 民族 的发 展 和壮大 , 用 一个 首要 的前 提 条件就
是 “ 同 ” 即每个 个 体 自觉 地认 识 聚力 工程 内在 的精神
源泉
“ 根祖文化” 是人们对 自身历史 、 种族及文化遗 存追 思 的一种 文化 现象 。这种 文化 现象 同民族 紧密 相关 ,是 增强 民族凝 聚力 特别 是 中华 民族 凝 聚力 的
精 神源 泉 。 于这 个 问题 , 们可 以从 以下几个 方 面 对 我
ll 2
一
点 出发 , 握 的一个 重要原 则 就是 “ 掌 一个 中国” 即 ,
首 先 承认 两 岸 同种 、 同族 , 住 同一 地 域 , 有 相 同 居 具
的历史 和文化 遗存 。 也就是 说 , 强 民族凝 聚力 的一 增 个 重要 的前提 条件 就是 “ 同” 因此 , 认 。 我们 要 大力宣
“ 祖 文化 ” 根 。民族 是指具 有 同一血缘 关 系的人 类共
的一分子。 特别是对于那些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华人 ,
“ 同” 认 就显得 更 加重要 。我 国的对 台政 策就 是从这
同体。从现实社会的角度来理解 ,是指具有共 同语
[ 收稿 日期 ] 0 卜0 — 2 2 1 2 0
( 作者简介 ] 宝霞(9 2 , , 王 17 一)女 山西万荣人 , 中共永济 市委党校讲 师。
同时 , 民族现 在所具 有 的共 同语 言 、 同 文化 和心 各 共
理 状 态是 历史 上 “ 根祖 文 化 ” 的延续 和 发展 。因此 ,
中华传统文化之根
中华传统文化之根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国人民几千年的智慧和精神追求。
作为中华文明的根基,中华传统文化蕴含深厚内涵,体现着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对中国社会乃至全世界的文化发展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传统文化更是一个国家的根基。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华夏民族的精神财富,历经千年传承不衰,承载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理想国家的不懈追求。
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并不仅仅是因为其源远流长,更因为其内涵深邃,能够为当代社会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首先,中华传统文化注重“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价值观念的培育。
这些价值观念贯穿于中国古代经典文化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待他人、对待社会以及对待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准则。
通过“仁者爱人”、“义者顺天”、“礼者安民”、“智者知事”、“信者行果”等价值理念的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塑造中国人民的品格和道德风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人们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人文精神的尊重。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道家理念、佛家智慧等,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崇君子之交以及孝悌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
这些思想观念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学、哲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文化精神,植根于中国人民的心灵深处。
第三,中华传统文化在文学艺术、建筑美学、传统医学等方面也有着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们以唐诗宋词、元曲四大文学名著等作品传世千年,展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
古建筑如长城、故宫、承载着中国悠久历史的独特文化符号,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湛工艺和雄伟气势。
中医、中药等传统医学在维护中国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健康与生命的尊重。
最后,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在现代社会,随着文化多样性的提倡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所承载的精神内涵更显珍贵和独特。
在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冲击的同时,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其对于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史前文化:中华文化之根
史前文化:中华文化之根武术文化又称功夫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鲜明特色。
中原武术文化技冠天下,德播神州。
“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说,形象地表明了少林武术在中国武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传奇,帮助戚继光抗倭立功的光辉业绩,使少林寺遐迩闻名,成为中华武术的荟萃之所、流播之处、发扬光大之地,使“少林”成为中国武术的品牌,成为中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品牌。
河南温县陈家沟人创立的太极拳,是中国武术文化的又一重要流派,以刚柔并济为特征,以强身健体、修心养性为主旨,已推广到五大洲,成为上亿民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擂台比武少林寺内描绘少林功夫的壁画授拳图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少林寺观看武术表演普京爱女曾师从少林武僧学功夫武术文化又称功夫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鲜明特色。
中原武术文化技冠天下,德播神州。
博大精深远流长--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轨迹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河南是少林拳、陈氏太极拳、苌家拳、形意拳四大拳派的发源地。
全国129个武术拳种中,河南流行的就有40余种。
伍绍祖(国家体育总局原局长):我认为武术溯其历史,可说是源远流长;穷其内容,也可说是博大精深。
武术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昌盛下来的一个优秀传统体育健身项目。
在各个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作用。
在原始社会,武术随着中华民族为争生存,是与自然、与人的斗争中萌生和发展的,且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
在冷兵器时代,武术在抗击外部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利益中,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当今进入高科技现代化武器时代,武术就自然地退出了战争的历史舞台,但它具有的健身、防身、修身的特色还是不可磨灭的,且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栗胜夫(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也是少林拳、陈氏太极拳、苌家拳等大拳种的发源地。
据统计,全国共有129个武术拳种,而我们河南流行的就有40余种。
除少林拳、陈氏太极拳、苌家拳外,还有查拳、形意拳、八极拳、八卦拳、梅花拳、关东拳、岳家拳、罗汉拳、燕青拳、翻子拳、杨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和氏太极拳等。
山西运城华夏十大根祖文化
华夏十大根祖文化(十)·商贸肇始
猗顿雕像
临猗县王寮村猗顿陵
军事博物馆藏蚩尤石刻 像
禹贡九州图
华夏十大根祖文化(四)·军事开篇
涿鹿之战遗址
涿鹿之战地图
华夏十大根祖文化(五)·蚕冶兴起
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
西阴村发掘出的半个人工割裂的蚕茧标本
华夏十大根祖文化(六)·舜王犁耕
舜王塑像Βιβλιοθήκη 舜王庙华夏十大根祖文化(六)·舜王犁耕
历山舜王坪风光
历山舜耕犁沟
华夏十大根祖文化(六)·舜王犁耕
万 荣 后 土 祠 秋 风 楼
后土祠祭祀典礼
华夏十大根祖文化(三)·盐火始创
芮城县西侯度遗址
华夏十大根祖文化(三)·盐火始创
西侯度遗址出土的石器
用火证明:西侯度遗址出土的烧骨
华夏十大根祖文化(三)·盐火始创
俯瞰盐池
盐湖风光
华夏十大根祖文化(三)·盐火始创
池神庙
华夏十大根祖文化(四)·军事开篇
华夏十大根祖文化
山西运城
华夏十大根祖文化(一)·世纪曙猿
“世纪曙猿”发现地:运城垣曲 世纪曙猿复原图
华夏十大根祖文化(一)·世纪曙猿
世 纪 曙 猿 脚 踝 骨 化 石
世纪曙猿上颌齿骨照片
华夏十大根祖文化(二)·后土祭祀
轩 辕 黄 帝 扫 地 坛 遗 址 残 碑 万 荣 后 土 祠 秋 风 楼
华夏十大根祖文化(二)·后土祭祀
舜耕历山塑像
舜耕历山简介
华夏十大根祖文化(七)·后稷农耕
后稷故里稷山
稷益庙
华夏十大根祖文化(七)·后稷农耕
稷王庙夏收扇麦雕饰
平陆县枣园出土的牛耕耧播图
论中国文化之“根”
论中国文化之“根”作者:董伟龙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7期中国文化是有“根”的文化。
中国文化之“根”是一个宇宙原理,这个宇宙原理就隐涵在《洛书》与《河图》的象、数之中。
《洛书》与《河图》乃伏羲时代以前先民遗留的两部“象、数”理论。
“河、洛”作者为了将一个宇宙原理传于后世,于是他画“洛书”图与“河图”图;他赋予两图中的象与数以一定的意义;将那个宇宙原理隐涵在两图的象、数之义中。
中国文化,就是在《洛书》、《河图》这两部“象、数”原理上产生的。
中国文化起始于伏羲氏作《八卦》。
伏羲氏则于《洛书》与《河图》的象、数之义,创作阴爻与阳爻;以阴爻与阳爻组成八个“卦、象”,以八个“卦、象”反映了宇宙的演变与生成。
由此启开了中国文化史,开创了中华人类则于《洛书》、《河图》原理,研究、揭示、阐释宇宙的先河。
自伏羲氏作《八卦》之后,历代圣贤则于《洛书》、《河图》原理,研究并揭示了宇宙持续不断的活动。
至商末,文王演《周易》;周代,老子著《道德经》;孔子著《易·系》。
在这三部文字论述中,文王、老子、孔子都则于《洛书》与《河图》中的象、数之义,对宇宙的起源、演变过程与生成程序进行了深刻的揭示。
至此,炎黄子孙在对宇宙的理解与认知上,已形成了实质且整体地理论体系。
中国文化正是在古代先贤们则于《洛书》、《河图》原理研究宇宙的过程中发展壮大的,并在周代达到了顶峰繁荣。
历代先贤的宇宙思想都来源于《洛书》、《河图》原理,文王、老子、孔子对宇宙的阐释意见的依据都是来源于《洛书》与《河图》中的象、数之义。
文献[1]与文献[2]中已经系统的阐述了宇宙的演变与生成。
本文主要结合了《洛书》、《河图》留下的难解之谜,做出了如下阐释。
一、推测《洛书》、《河图》原理的来源1、“洪水漫世”,在我们中华民族中流传已久。
《洛书》与《河图》或与这个古老的传说有关联。
2、当今世界上一些科学家、历史学家根据埃及金字塔、撒哈拉沙漠线条、英国巨石阵、希腊庙宇遗留的重达两千吨方石等神秘的历史遗物而推测:大约在一万两千年至一万三千年前,人类曾经有过一次高度的文明;一场特大的洪灾毁灭了人类的那次文明;当今世界上诸多神秘的历史遗物应该是史前人类文明社会的遗迹。
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
纵深•莺想潮;2)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文/李红军伏羲能被中华民族乃至世界认同,是和他对人类的贡献分不开的。
在人类的原始洪荒年代,住洞穴,吃野果,穿兽皮,并经常遇到风雨雷电及毒蛇猛兽的侵袭,人们不知道如何摆脱这些灾难。
正是伏羲让人们从荒蛮、恐惧中走出来,走向了文明。
伏羲从蜘蛛结网中得到启发,发明了网,降服鸟兽,并教民渔猎畜牧;他定姓氏,制嫁娶,摆脱了愚昧的群婚状态;他以龙纪官,分理海内;他上观天象,下察地理,中观万物,始画八卦,开启了人类的智慧,使中国远古的初民告别了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的野蛮状态,开始迈进文明的门槛。
晋葛洪《抱朴子•对俗篇》说:“太昊师蜘蛛而结网。
”《礼民•月令》说:伏羲“执伏牺牲”。
《路史•后记》载:伏羲“豢养牺牲,服牛乘马”o《史记评要》载:“养六畜,以充庖厨。
”所以伏羲被后人尊为“始祖”“人文鼻祖”。
结网罟,养牺牲,发展渔猎畜牧,被认为是伏羲的首要功绩。
伏羲“制俪皮之礼”是古代婚配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人类繁衍后代具有转折意义的象征,是伏羲在繁衍人类生命上的重大贡献。
《古史考》与《史记•补三皇本纪》等有“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
这其实就是一夫一妻制的开始,所以后人把伏羲尊为新的媒聘婚姻制度的创始人,这是对母系氏族社会晚期族内血缘婚制的一次重大改革。
俪皮,就是一对鹿皮,可做订婚信物。
实际上用鹿皮做订婚信物有两方面含义。
首先,鹿皮是游猎民的重要衣料之一,鹿又是不危害人类的“吉祥兽类”,以成对的鹿皮为聘礼,主要取吉祥之意,同时在衣不遮体的当时,鹿皮赠礼就显得更为珍贵。
用鹿皮的另一层意思是,鹿是没有伦理的,父子可以爱同一个牝鹿(女鹿),而相互不觉得难为情。
选用鹿皮作为定情之物,实际上就是警告人们不能乱来,要注意人伦。
以俪皮为礼,结束了母系时代乱性的生活。
“其实八卦本身也表示了一种婚配制度,每一个卦象的阴阳交合,不同卦象的对应关系,分解开来,就代表了伏羲时代的婚配制度。
”河南博物院古文化研究专家张维华研究员说。
华夏十大根祖文化
华夏十大根祖文化运城,古称河东。
这里,文化遗址荟萃,碑碣墓葬密集,文物景点星罗棋布,名胜古迹不可胜数,堪称名副其实的华夏之祖,炎黄之根,中国之本。
这里,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的根,最古的源,是联系全球华人的历史纽带,是华夏文化基因的重要谱系依据。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这块“中华民族的滥觞之地”有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一致的认识,那就是:二十年成就看深圳,一百年变迁看上海,一千年沧桑(元、明、清)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秦、汉、唐)看西安,五千年文明(尧、舜、禹)看运城。
只有到了运城,才能最直观地感知人类的始祖和起源。
那么,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到底有哪些东西确属民族之祖、华夏之宗呢?最近,我们对源于运城的华夏根祖文化进行了初步整理和加工,形成这套资料,以期更多的人能走进运城,从中了解到运城是中华民族的根、祖、源、宗,并通过运城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远古文明。
华夏十大根祖文化·曙猿篇人们都知道,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但是,人和猿共同的始祖又源自何处呢?关于这个问题,世界考古学界有人说欧洲,有人说非洲,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然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运城市垣曲县发现的“曙猿化石”却证明,运城,才是人类真正的故乡。
曙猿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类人猿。
曙猿化石发现以前,由于人类化石不断出土,人类摇篮说曾摇摆于各大洲。
1856年和1907年,分别在德国发现的尼安德物人和海德堡人,使人类摇篮欧洲说风行于世。
上世纪六十年代,考古人员在非洲发现了以埃及法尤姆人为代表的大量的早期高等灵长类动物化石后,非洲说又占了上风。
1994年至199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运城市垣曲县发现了众多具有高等灵长类动物特征的牙齿、颌骨等古生物化石。
中国科学家与美国科学家联手对这些化石进行精心考证和研究后,把这些化石命名为“世纪曙猿”化石,并证实这些化石生成于4000万年前。
当时这里气候温润,湖泊交错,山青水秀,树高林密,很适宜古生物生存和繁衍。
塔式墓葬与根祖文化传承
塔式墓葬与根祖文化传承西方国家始终认为中国人不信神,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
其实不然,中国人有自己的信仰,那就是自然(天)信仰和祖先信仰。
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上至皇族权贵,下至普通百姓,最重要、最庄严的人文活动就是:祭天和祭祖,祈求老天爷风调雨顺,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平安兴旺。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
追本溯源、寻根问祖、认祖归宗、叶落归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姓氏,源于上古,传续至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离合演化,人世翻覆,甚是繁杂。
追溯姓氏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黄帝那里。
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通过寻根问祖可以了解自己家乡、祖先、民族的历史,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增强凝聚力。
林木葱葱其有本,江水泱泱其有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先,都来自于自己的家庭,而家庭来自于我们的家族,而家族是起源于我们的祖籍——也被我们俗称为:老家。
在中华民族的心中,每个人不管走到哪里,始终有一处地方,尽管你已离开了它很久,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置身天涯海角,它永远在心里跟你在一起。
那就是每个人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老家、祖籍,我们的根。
根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中国人认祖归宗、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意识。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人老了都想回到家乡,即便死了,也要埋到祖坟,以此守望着亲人,保佑家乡的兴旺发达。
因为,家乡的山水,族里的老幼,就是自己的根,死也要回到家乡,即为落叶归根。
所以,中国根祖文化与传统的殡葬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根就是我们家族先人的祖坟墓地。
中国传统的殡葬文化,主要是以家庭、家族为单位建立墓区:祖坟墓地。
由于,祖坟墓地关乎着家族后人的兴旺发达和平安,因此家族后人都对祖坟墓地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投入。
中国传统殡葬文化是人们为往生世界人类创造的,多种特质文化的,复合体的社群活动,其涵盖内容涉及实物、信仰、心理、伦理、道德、艺术,由此而延伸展开形成了诸如临终关怀、遗嘱文化、死亡教育、死亡观念、殡仪习俗、丧仪文化、殡葬文化、祭祀文化、葬仪经济、殡葬科技以及其它有关活动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与“魂”(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与“魂”(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底蕴。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创造、传承和发展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之中。
中华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以其鲜明的个性,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为中国人民传承了文化的基因和民族的精神。
而这种精神和基因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根”和“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是指中华文明的渊源、历史的渊薮,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和文化认同的起源。
它包含着中国古代先贤们对生活和人生智慧的追求,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全体中华儿女灵魂的源泉。
中华文化的“根”深植于中国近5000年的文明史上,源远流长,厚重深远,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等,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体系。
这些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华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也成为中国人民精神生活的主要来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还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其中的思想观念、礼仪礼节、道德伦理等内容,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
这些价值观念和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之中,成为中国人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魂”是指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文化精髓,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和情感共鸣。
它包括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品德、气质等精神元素,是中国人民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
中华传统文化的“魂”体现在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中华民族对自然、生命和人生的理解,是中华民族对诗词、美术、音乐等艺术形式的表达,更是中华民族对道德、社会、政治等方面的理解和思考。
中华传统文化的“魂”也体现在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视,对中华文化传承的坚守和坚持。
中华传统文化的“魂”是中国人民传统文化的灵魂,也是中国人民民族精神的核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之根祖文化
华灯初上,呷一口清茶,怀念本是同根的祖先,何等的高尚。
灯火阑珊,漫步街头,几许伤感几许哀,念起
自己其实是有依靠的,又是何等的温暖。
千年古树,万里长根。
洪洞古槐,移民图腾。
立汾水之滨,荫庇四海;连三晋之脉,根蔓五洲。
干非高耸,却牵亿万儿女心;冠非翠峨,而引无
数思乡鸟。
文化之树,一树之体,载满笃笃乡情;精神之树,几仞之干,引来莘莘游子。
600多年来,不论官方的史称,还是民间的宗谱,都详实地记载了大槐树移民这一伟大历史壮举。
巍巍大槐树几度枯荣,移民子孙生生不息。
今天,古槐迁民后裔已遍布全国,乃至海外,世
界上每lO个华人中,就有一名古槐后裔。
一水之
流而万脉,一木之茂而千条。
而今,不管身居何
处的古槐后裔,都能在大槐树下找到自己的宗族
之根,理清自己与先祖的衍生脉络。
传唱数百年
的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正是根祖文
化凝聚力的真实写照、正是海内外古槐后裔思念
家乡的历史见证、正是数以亿计的移民子孙追根
溯源的行动指南。
大槐树根祖文化所体现、所代表的,是一种血脉亲情、民族感情、爱国之情,是华夏文明和民族精神的一个载体。
洪洞大槐树对我来说有着太多值得去记忆的东西,一个气势恢宏的根雕大门总给人一种美的向往,这个大门我曾无数次的路过,每一次,目光滞留片刻,归家的感觉便会萦绕在周围,不觉的会向里瞅几眼,但仅能望及的是根字影壁,那映入眼帘的鲜红色根字,那是革命般的红色,有热情奔放作文的中华民族的影子,更渗透着中华民族的同心情结,
走进里面有颗大槐树,伤痕累累的树干记载了它的历史,刻下了时光的轮回。
我们说槐是根,槐是祖,槐是神,思祖念槐;槐是家,槐是亲,槐是情,梦乡寄槐。
大槐树祭祖习俗就是内份情的的演绎。
它以大槐树为形象图腾,以洪洞地方文化为渊源,以移民史实和纪念移民为主线,以维系宗亲之情为精髓的。
也难怪这里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观赏,可以毫不夸张的讲,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要数迁民姓氏牌位了,密密麻麻的牌位一共869个,也就是869个姓氏,陪同
爸爸,我们一起寻找着我们毛氏的牌位,内种感
觉真可以用眼花缭乱来形容,也可以说是历经千
辛万苦寻找祖先,说来还是蛮有意义的。
找到祖
先后便要祭拜,一步步的形式是一种文化特色,
但又是那么的真实,祖先的神圣让我们景仰,祖
先的圣火我们不断传承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已渗
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岁月承载着历史的脚步,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
中华文化有着太多的精华,大槐树外,我们
有曲径通幽,亭台轩榭的苏州园林,有绵延万里,气势磅礴的明长城,有纵贯南北的京杭运河,有
金碧辉煌,气势恢弘的紫禁城作为华夏儿女之一,我们真的很自豪。
中华的烽火文化是我们一代又
一代人的骄傲。
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祖国的文
化源远流长,祖国用文化将十余亿的心熔铸在一起,文化让祖国屹立于强国之林。
因为文化,使
我们感觉祖国日显壮丽;因为文化,使我们与祖
国紧紧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