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春季高考语文模拟题

合集下载

2024年春考模拟题语文山东

2024年春考模拟题语文山东

2024年春考模拟题语文山东一、阅读理解(一)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选项填空。

1. 假设李雷今年八岁,那么四年后李雷的年龄是____。

A. 10岁B. 12岁C. 14岁D. 16岁2.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是____。

A. 高兴、开心B. 美丽、丑陋C. 勇敢、懦弱D. 富有、穷困3. 下列词语中,属于反义词的是____。

A. 大、小B. 轻、重C. 高、低D. 美丽、漂亮4. 下列成语中,意思与“如鱼得水”最接近的是____。

A. 七嘴八舌B. 一拍两散C. 不耻下问D. 如鱼得水5.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加点的是____。

A. 语言B. 财政C. 望远镜D. 女性(二)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龙华山是山东一座著名的风景区,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

山上有一处叫做“仙人峰”的地方,传说有仙人曾在此居住。

山顶的风景更是美不胜收,站在山顶,可以一览众山之巅,感受大自然的壮丽。

许多文人雅士都在这里留下了吟诗作赋的足迹,使得龙华山成为了文化名山。

问题:1. 龙华山的仙人峰为什么吸引了游客?2. 有哪些文人雅士在龙华山留下了足迹?二、作文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关于我最喜欢的课文的作文。

1. 作文要求内容具体、生动,结构完整,语言流畅;2. 你最喜欢的课文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这篇课文;3. 描写一下课文中你最喜欢的一段,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以上为2024年春考模拟题语文山东的题目,希望能够帮助你进行练习,提升语文水平。

祝你取得好成绩!。

山东春季高考语文模拟题.docx

山东春季高考语文模拟题.docx

春季高考语文模拟题(一)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卷一(选择题共 50分)本卷共 20 个小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 1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装帧 (zh ēn)圭臬 (ni è)滂沱( pāng)...B.桂棹 (zh ào)和弦 (xu án)角色 (ju é)...C.慰藉( ji è)阜盛 (f ù)装载 (z ài)...D.摭拾 (zh ì)冠冕 (gu ān)誊写 (y ù)...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另辟蹊径 (q ī).众目睽睽(kuí)..义愤填膺 (y īng).卷帙浩繁( zhì).A.蝉联雾霾恰如其份罄竹难书B.联袂砥砺厉行节约舐犊情深C.诡秘蒿草既往不咎吹毛求次D.自栩嬉戏语重心长妄自菲薄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他一生都在觅渡,到最后也没有傍到一个好的码头,这实在是一个悲剧。

但正是这悲剧的遗憾,人们才这样以其生命的一倍、两倍、十倍的岁月去纪念他。

他一开始就不闹什么革命,随便拔下身上的一根汗毛,悉心培植,他会成为著名的作家、翻译家、金石家、书法家或者名医。

A.但是如果只要也B.但是即使那么就C.但是要么要么也D.但是即使要么就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A. 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谁说不是一条真理?B. 为促进同学们朗读古典诗词的热情,我校计划在 5 月中旬举行以《我爱古诗词》为主题的朗诵活动。

C.是继续升学深造,还是直接就业?即将毕业的小王感到很迷惘。

D.人们为什么偏爱竹?有一种解释是“为植物中最高尚之品,虚心,直节” ,(《三希堂·竹谱序》),所谓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

山东春季高中高考语文模拟题.doc

山东春季高中高考语文模拟题.doc

春季高考语文模拟题(三)本卷分卷一()和卷二(非)两部分。

分120 分,考120 分。

卷一(共 50 分)本卷共 20 个小,在每个小的四个中,只有一符合目要求,将符合目要求的字母代号出,填涂在答卡上。

一、(本大 10 个小,每小 2 分,共 20 分)1.下列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A.濡养 ( r ú) 寰宇 ( huán) ..B.沆瀣 ( hàng) 崚 (l íng)..C.菲薄( f ēi) 皈依 ( guī) ..D. ( mèn) 泥淖 ( nào)..2.下列各中,没有字的是摩肩接踵( zhǒng).挪跌宕 ( dàng).孑然一身 ( ji é).言意 ( gāi).掣 ( chè).万俱静( l ài ).振(kuì).沁人心脾( xìn).A.遇到挫折,他就自抱自弃,从此旧露,写的划也就作了。

B.假冒和作,我不能掉以心,必健全法制,加防犯。

C.封建治者横征暴,草菅人命,把老百姓逼上了造反的道路。

D.老唐信友人,致投失,如今已到了走无路的地步。

3.依次填入下文横的关,正确的一是①小屋了自己的月,有很一段,也不得什么人曾在里出生。

②我在中国古典歌地天地里,体会最微地感情,捉摸耐人味地思想。

③可以毫无愧色地,他的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的成部分。

A.度徘徊疑B.度徜徉置疑C.渡徘徊置疑D.渡徜徉疑4.下列句子中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A. 天蒙蒙亮,薄未散去,田家的、潘家的包子、李家的子面等⋯⋯的蒸汽合在一起,醒了整座老城。

B. 中国政府再次出:“ 自古以来是我国神圣的土,不容任何人侵犯”的警告。

C.快固然,苦痛又何不美?我曾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的黄昏”。

D.《辞海》已形成一个“家族” ,《辞海(彩版)》便是个家族的新成。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 手提行李 , 站在车站外 , 望着大街上栉次鳞比的车流,我不知道何去何从。

山东春季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语文

山东春季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语文

山东春季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语文第一模拟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屏píng屏.蔽屏.弃天然屏.障孔雀开屏.B.臭chòu臭.氧铜臭.遗臭.万年臭.味相投极泰来C.否fǒu否.定否.则不置可否否..D.处chǔ处.境处.理处.心积虑处.之泰然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演绎剑拔弩张毗邻真知卓见B.吊销绵里藏针松驰苦心孤诣C.谰言欲盖弥彰售罄置若罔闻D.殒落呕心沥血狼藉同仇敌忾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新网北京站2000年12月21日消息称,电子邮件已跃升为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的传播。

②日本自卫军在有关军事用语上玩弄文字游戏,刻意有别于国际上通用的用语,目的是其军事性、战斗性。

③同义词中最值得研究的是那些非严格意义的同义词,因为它们同中有异,使用的时候就必须有所。

A.媒介掩饰区别B.媒体掩饰分别C.媒介掩盖分别D.媒体掩盖区别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A.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企业脱困困难重重,经济结构调B.亚洲地区不良资产尚未化解,银行改革亦步亦趋....整进展不大。

C.反对发展克隆技术的人的一个重要理由,是恐怕克隆出“希特勒”式的人物,其实。

这只是对克隆技术所知不多的人在杞人忧天....,沿着江边小道行驶,不料驾驶失控,D.拖拉机司机急于赶路,不走公路,另辟蹊径....出了车祸。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药品说明书评论报告显示:在随机抽取的83份药品说明书中,有36份存有“只说不明”,“缺斤少两”的问题。

B.最近两年,互联网市场上一批免费上网的服务公司应运而生,它们吸收了众多的用户,向市场推出了更加优惠的服务方式。

山东春季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山东春季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山东春季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2017年山东春季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二)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戳.穿(chuò) 不折不挠.(ráo) 溺.爱(nì) B.蛮横.(hèng) 出言不逊.(xùn) 畸.形(qí) C.悲恸.(tòng) 衣裳褴.褛(l ǎn ) 煞.白(shà) D.酝酿.(niàn) 恶语中.伤(zhòng) 辍.学(chuò)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声色俱厉 三顾茅庐 深恶痛疾B.再接再厉 偃旗息鼓 精益求精C.声名狼藉 大势渲染 直截了当D.耐人寻味 小心翼翼 杞人忧天3.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A .这张伪造的病假证明显然是假的。

B .通过老师的教育,我认识了问题的严重性。

C .大量植树种草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

D .操场上,到处飘扬着彩旗和歌声。

4.请填写出你读过的中外名着的书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部),你最喜欢的书中人物是______________,他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十个字)(4分)5.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3)可怜身上衣正单 ,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5)《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的“悲”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春夜喜雨》中常用来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和教育别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5年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5年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5山东青岛春季高考模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一(选择题共50分)20个小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A.恸.哭(tòng)西瓜蔓.(wàn)怏怏..不乐(yāng)B.端倪.(nì)岱宗坊.(fáng)哭天抢.地(qiǎng)C.里弄.(1òng)逮.老鼠(dǎi)一丘之貉.(hé)D.滂.沱(páng)发横.财(hèng)拾.级而上(shè)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是()A.稔知发韧舶来品诡计多端B.收讫侪辈哈密瓜唉声叹气C.坐镇欠收搔痒病涸泽而渔D.靡费沤肥金刚钻斧底抽薪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①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②在那时起,我开始花大的力量来年轻人,让年轻一代出来逐步取代我的作用。

③职业教育能将科技与现实生产力结合,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__备受重视。

A.践行扶植由于因而B.实践扶植因为从而C.实践扶持由于因而D.践行扶持因为从而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工人走进技校,学习现代科学;农民跨出家门,搞起商品经济)工农都为现代化做贡献。

B.小丁发来短信,邀他一起去逛江滩他立即回复“现在没空,明天下午再说。

”C.栈桥的风里有海的味道——咸咸的、涩涩的,吹进傍海的欧式城堡,见证岁月的变迁。

D.过去、现在、未来、上下。

左右,中国、外国,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雷锋同志的一生虽然很短暂,但所做的好事却极多,简直罄竹难书....。

B.面对好友的不情之请....和“以死相逼”,他最终将如何摆脱困境呢?C.近几年,俄乌战争连续不断,导致大量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

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模拟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案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2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是( )A 溺.爱亲昵.匿.名无法比拟.B 汲.取觊.觎社稷.放荡不羁.C 痊.愈鬈.曲颧.骨得鱼忘筌.D 纨.绔挽.回蜿.蜒莞.尔一笑2.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没有错别字的是()记忆中,王老师总是以①独出新裁..时,她时而与我们④谈笑风声....,..于知识的海洋;③闲暇....的方式,带领我们②翱游时而与我们语重心长。

如今,我们虽已毕业多年,但王老师的⑤谆谆..在我心中。

..教诲,一直⑥铭刻A.①③④B。

③⑤⑥C。

②④⑥ D. ①②⑤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昨天,微电影《无翼鸟》的点击量已经达到了10万次.②阿根廷队凭借这个颇有的进球夺得了这届大赛的冠军。

③只能作出这样的一个发现,已经是幸福的了。

A.截至争议即使也B. 截至异议既然就C. 截止争议既然就D。

截止异议即使也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 )A.在田间,我们可以看到有些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蔬菜(如韭菜、大葱)的叶子是直立的。

B.可能因为年龄小,以前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真正含义.C.为促进同学们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我校计划在5月25日举行以《我爱我》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日活动.D.是继续升学深造?还是直接就业?即将毕业的李亮感到很迷茫。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A. 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即将举行,球员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绿茵场上大显身手。

2023年山东省春季高校招生模拟考试语文单招试卷试题(含答案)

2023年山东省春季高校招生模拟考试语文单招试卷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单招模拟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共120分)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美味佳肴囫囵吞枣循规蹈矩倾轨B.以逸待劳剑拨弩张焕然一新恻隐C.从谏如流阿谀奉承恬不知耻落魄D.不胫而走穷乡辟壤讳疾忌医纨绔2、下列加点的“其”字,意思不同类的一项是()A、其.恕乎B、人不堪其.忧C、回也不改其.乐3、下列加点的“之”字用法也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B、老者安之.C、敝之.而无憾D、乐道人之.善4、选出说法有错误的一项()A、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代人,儒家大师。

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B、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

在哲学上主张性善。

他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

C、孟子的言论和行为均记载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和《大学》、《中庸》、《论语》和称为“四书”。

D、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

5.下列文言句式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沛公安在B.君安与项伯有故C.忌不自信D.大王来何操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写景状物要抓住景物特征,就是此景物与其他景物不同的地方。

B.教育战线肩负着培养大批的科技队伍的历史任务。

C.四川人用白萝卜炖牛肉,甚佳。

D.然而这都是事实,我没有半个字的虚构。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才能不及中人..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蹑足..行伍之间D.沛公居山东..时8.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的机关公文是()A.通报B.总结C.请示D.通知9.下面划线句子成分是:()他的遗言、遗物浸透了对中国的深情。

A定语B状语C主语D补语10.对以下一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A作者在诗中用一“秋”B.“江南”、“江北”在诗中有照应的作用,突出了江水的阻隔;“望”字传出思念之神态。

2024届山东省春季高考济南市高三下学期语文模拟检测试题(三模)含答案

2024届山东省春季高考济南市高三下学期语文模拟检测试题(三模)含答案

2024届山东省春季高考济南市高三下学期语文模拟检测试题(三模)卷一(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A.拓片(tuò)惬意(qiè)步履(lǚ)潜移默化(qián)B.污垢(gòu)长篙(gāo)歼灭(qiān)忧心忡忡(chōng)C.庇护(bì)模具(mú)气馁(něi)蓦然回首(mù)D.拗断(ǎo)癖性(pǐ)湛蓝(zhàn)望风披靡(m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刻薄的人也许会敷演出一把厉剑,将我一条条切割。

B.生命之旅没有长胜将军,也没有永远失败的士兵。

C.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多着力描绘长江三峡绮丽险峻的自然风光。

D.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是()①全新的载体可以__________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使之释放出夺目的光辉。

②他的心情开朗起来,顷刻间,心头__________着幸福的、欢乐的感情。

③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__________一般的并列关系,__________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A.激活充斥不是就是B.激发充溢不是就是C.激活充溢不是而是D.激发充斥不是而是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A.这些人看起来和许三多他们一样:一样脏、一样累、一样饿、一样狼狈也一样默契。

B.电影《人生大事》以悲喜交织的手法,讲述了青年莫三妹与小女孩武小文的感人故事,C.“应该给你的朋友打个电话,”他说,“告诉她你明天去车站接她,让她在那等你。

”D.《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了五人(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和廉颇)的典故。

春季高考模拟卷(三)-【中职专用】备战中职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山东适用)(解析版)

春季高考模拟卷(三)-【中职专用】备战中职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山东适用)(解析版)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标准模拟(三) 本试卷共11页,29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将试题类型A,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用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A. 呢.喃(ní) 莅.临(lì) 杳.无音信(yáo)B. 旋.涡(xuàn) 麾.下(huī) 自惭形秽.(huì)C. 箴.言(zhēn) 驰.骋(chénɡ) 鸠.占鹊巢(jiū)D. 枉.然(wǎnɡ) 憔悴.(cuì) 鲜.为人知(xiǎn)【答案】D【解析】A项:杳(yǎo)无音信。

B项:旋(xuán)涡。

C项:驰骋(chě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辑拿 荧屏 篷头垢面 草长莺飞B. 脉膊 遐想 绝处逢生 消声匿迹C. 生涯 眩目 长吁短叹 不解之迷D. 屹立 陨落 千山万壑 在劫难逃【答案】D【解析】A项:“辑拿”的“辑”错误,应为“缉”。

“篷头垢面”的“篷”错误,应为“蓬”。

B项:“脉膊”的“膊”错误,应为“搏”。

“消声匿迹”的“消”错误,应为“销”。

C项:“眩目”的“眩”错误,应为“炫”。

2023年山东省春季高考单招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3年山东省春季高考单招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单招模拟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共120分)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和(huò)和.药和.气暖和.和.面B.咽(yàn)咽.气咽.喉呜咽.狼吞虎咽.C.着(zháo)高着.着.陆着.急着.迷D.校(jiào)校.对校.勘校.场犯而不校.2.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不但..不相信他,而且..以前跟他关系好的人现在也不相信他了。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为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C.湖南的一个农民交公粮反被打,关于..这种有损政府形象的行为有关部门应该及时制止。

D.如果不管采取的做法是否正确,只一味以个人的好恶来决定事情,这不是..有主见,而是..主观臆断。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皓月当空涟漪拔涉迫不急待B.不可遏制俯瞰浮想连翩绚耀C.怨天忧人至高无尚啃啮臻于完美D.钦佩战战兢兢琐细黯淡4.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正确的一项是A.“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B.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C.麻城的杜鹃花海,织就了大地斑斓的锦嶂,黄梅的戏曲,婉转了世间动人的情感,武穴的酥糖,甜蜜了心头美丽的梦想。

D.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安全文明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B.我生在江永,女书的传说对我并不陌生。

C.个别医生不讲医德,索要红包,医院领导对此并非不无责任。

D.我县每千户人家的大彩电拥有量,从5年前的80台,到今年的400台,增加了5倍。

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春季高考班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案卡上。

一.(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菽.shū粟踟.chí蹰梁枋.fāng 遒劲.jìnB.濡.rú养羁.jī旅深邃.suì雾霭.ăiC.回溯.sù情愫.shù蓊.wĕng郁戕.qiāng害D.寰.huán宇玷.diàn污轩榭.xiè镌.juàn刻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生死攸关提心掉胆精神抖擞不二法门B.锻练身体汗流夹背历历在目简明扼要C.孤苦伶仃行侠仗义入不付出怨天尤人D.掉以轻心万劫不复后悔莫及其乐融融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⑴他最近在去年所写的杂文,拟将被删削的、被禁止的,全部加进去,另行出版。

⑵我认为,真正的阅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⑶一个选择了自己所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

⑷当那通道变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时,生命的重中之重,就而挺拔地凸现了。

A.收集必需珍惜简捷B.搜集必需珍视简洁C.收集必须珍视简洁D.搜集必须珍惜简捷.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地毯生活。

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D.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2024年山东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24年山东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24年山东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ú)狼藉(jí)恣睢(suī)鲜为人知(xiǎn)B. 哽咽(yè)凛冽(liè)诘责(jié)锐不可当(dāng)C. 愧怍(zuò)颓唐(tuí)喑哑(yīn)气冲斗牛(dǒu)D. 诘难(nán)襁褓(qiǎng)蹒跚(shān)冥思遐想(xiá)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对人总是那么热情诚恳,和蔼可亲,真是难得啊!B. 这位老人的话真是入木三分,让我深受教育。

C. 天气实在太热了,我简直被热得汗流浃背,湿透了衣服。

D. 他的演讲太出色了,我只好甘拜下风。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B.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和人生真谛。

C.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有诗105篇,是宫廷乐歌。

B. 《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

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代父从军的事迹。

5.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春天的植物园,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B. 他这个人性格直爽,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

C. 我们对别人的成功经验虽然也不乏溢美之词,但关键是要学习他们的实质精神。

山东春季高考语文模拟题

山东春季高考语文模拟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24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金钗.(chāi)三缄.其口(jiān)颔.联(hàn)纨绔.子弟(kù)B. 给.养(gěi)摧山坼.地(chè)分娩.(miǎn)妩.媚多姿(wǔ)C. 龇.牙(cī)沆.瀣一气(hàng)炮.烙(pào)不容置喙.(huì)D. 坐骑.(jì)芊芊..(shān)风流倜傥.(tǎng)..莽莽(qiān)讪讪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不应该怨天由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检点自己!B.他们不愿再墨守成规,更不愿满足于既往的成就。

他们不为旧的创作框框所囿,立志要在艺术的天地里自由驰骋。

C.一个成功的人,他们一旦认准了目标就雷厉风行,在困难面前绝不一愁莫展,而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D.这些造型多样、五光十色的铜镜,已经不光是梳妆的用具,还作为相互聩赠的礼品。

3.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①我国青瓷工艺的成就,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辉。

②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防止灾区疫病流行和水源污染已经到了的地步。

③美好的东西常常产生于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而舒适的环境,有利于事物的成长,未必有利于其品质的提升。

A.照耀刻不容缓即使、也 B.照耀迫不及待即使、也C.闪烁刻不容缓虽然、却 D.闪烁迫不及待虽然、却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许多分析人士认为,微软收购雅虎这场角逐,可谓两败俱伤....,而让他们强大的对手谷歌渔翁得利。

B. 教育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求发展,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C. 一些老师担心,如果学生满足于网上搜索素材,很容易使写作流于复制和拼贴,这并非杞.人忧天...。

D. 他只关心孩子的学习,至于思想品德方面,就不以为然了.....。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强健的肌肉是欢乐,活力,镇静和纯洁的源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季高考语文模拟题(十二)卷一(选择题,共50分)一、(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那个时候,穿过三峡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记得我年轻的时候,见过南宋北派山水画家夏圭画的一个手①卷(juàn)《巴船下峡图》,画的虽是木船,却大得很,船舱是两层楼,②篙(gāo)工③舵(tuò)师有十几个。

那长篙短篙拄在④礁(jiāo)石上,巨浪狂扑,船⑤舷(xuán)⑥攲(qí)侧,生死在毫发间的情景,至今想来还感到惊心动魄。

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②④D.④⑤⑥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此后中国千年官场的惯例,是把一批批有所执持的学者璘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

B.他很想即可锹住他,拗断他的竹筷,放下他的辫子,并且批他几个嘴巴。

C.它们在花丛中忽上忽下,忽东忽西,拂红穿绿,翩翩起舞,为大自然的春光平添许多景色。

D.在这赤身露体,经受着日晒露淋、风吹雨打的形像面前,又怎能不百感交集、怆然而涕下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⑴有些街道又一幢房子一个、一个风格,互不和谐。

⑵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___ _ ,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

⑶秋蝉的衰弱的,更是北国的特产。

⑷母亲早就看出我中的不足之处是缺乏“闯劲”。

A.样式气魄惨声性格B.样式气概残声性格C.形式气概惨声性情D.形式气魄残声性情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

B.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但愿只是别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会心安得多!C.我们沉溺于纷繁的数字之中,真实却悄悄离去——纷繁的数字能够还原出一个有声有色的日子吗D.“就在这城里,”我说,“不是住着一个与米开朗基罗媲美的雕刻家吗罗丹的《沉思者》《巴尔扎克》,不是同他用以雕塑的大理石一样永垂不朽吗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做事存私心,便不免假公济私....,贪污苟且,败坏自己的人格,也败坏社会的利益。

B.节日期间,农贸市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C. 在风光秀丽的湘西,生活着相依为命....的祖孙两人。

D. 作者自以为写得出神入化....,但从现在看起来,是连新奇气息也没有的。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语文课堂上,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感悟能力和创新精神。

B.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C.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是能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D.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9.从下面材料中提出五个关键词语,恰当的是( )记者从中国最大的煤气开发公司中联煤气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煤矿瓦斯事故是我国煤矿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

仅根据最近 15年的统计,因瓦斯事故而死亡的人数约占煤炭行业工伤事故死亡人数的30%——40%,占重大事故的 70%——80%,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500亿元。

A.记者中联煤气公司瓦斯死亡经济B.记者中联煤气公司瓦斯煤矿事故C.瓦斯威胁煤矿安全损失D.瓦斯死亡煤矿经济安全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小巷的动人处就是它无比的悠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净化一切,笼罩一切,使人忘忧。

①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乐账,一部兴衰史,②可是重门叠户,讳莫如深,③无论谁,只要你到巷里去踯躅一会,你的心情就会如巷尾无波的古井,那是一种和平的静穆,而不是阴森和肃杀。

④它闹中取静,别有天地,仍是人间。

⑤夕阳影里,野草闲花,燕子低飞,寻觅旧家。

A.③①④⑤② B.④①②③⑤ C.③④①②⑤ D.④⑤①②③9.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史铁生和王蒙都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荀子和庄子都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著有自传体长篇小说《成长》;培根是法国哲学家和文学家。

C.“社稷”指国家。

社,谷神。

稷,土神。

“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D.“宗庙”是古代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轩辕”指黄帝,是传说中我国古代的君王。

10.对下面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A.这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

首联描写薄暮之景,山雨初霁。

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

B.颔联描写月夜松林、清泉流动之景。

“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

C.颈联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

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

D.尾联诗人有感而发。

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

王孙指诗人和他的朋友们,诗人表示愿意和朋友们留在这宁静闲适的山林里过隐居生活。

二、(18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清明”与“上河”是什么含义呢《清明上河图》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一是“清明节”之意,二是“清明坊”之意,三是“清明盛世”之意。

其中,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是已故河南开封中学的孔宪易先生。

孔宪易先生通过对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等考证研究,认为是画的秋景。

清明之意是指“清明坊”。

根据是当时东京城被划分一百三十六坊,外城东郊区共划分三坊,第一坊就是“清明坊”。

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宝珠先生,用几十年的时间对《清明上河图》进行细致地考证。

他在《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一书中,对孔宪易先生的秋景之说持否定态度。

其中对扇子的考证叫人折服。

《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扇子有十多处,这是孔宪易先生产生秋景说法的原因之一。

周宝珠教授考证认为,扇子的主要功能的确是用来拂暑驱蝇,但是在北宋这个时期还另有它用。

扇子除有题诗作画、扑卖馈赠之用外,还有“便面”之用。

“便面”这一风俗由来已久。

书生文人、达官显贵、庶民布衣在街上碰到熟人不愿寒暄,就以扇子障面,对方心神领会并不责怪,反而认为是礼貌之举。

故曰:“以扇遮面,则其两便。

”由此看来“便面”习俗是不受季节影响的。

周宝珠教授对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政治清明”一说赞赏有嘉,并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可能性。

北宋长期实施的“偃武修文”的国策,国家经济趋于繁荣,出现了较唐朝时期之后的又一个太平盛世。

这一时期的文人官宦,为了仕途腾达,大肆歌颂当朝皇帝的政治清明;《清明上河图》中展现出的磅礴气势和繁盛景象,最能代表宋徽宗赵佶“偃武修文”的治国思想。

如果称太平盛世未免太露骨,因此“清明上河图”这五字一语双关,弦外有音。

但是《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正在乞讨的乞丐,官衙门口坐着的懒散的士兵,以及大街上跑着的猪等,这些景象却似乎与太平盛世相违背。

许多专家学者对于《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有着诸多的解释与争论。

那么《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又是指什么含义呢长期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对“上河”二字的含义也有诸多解释。

关于“上河”的含义主要有几种观点: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指“河的上游”;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逆水行舟”之意;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上坟”之意;还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赶集上街”之意。

根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泗州入淮,运东南之粮。

根据这段文字,由西北向东南是下水,反之是上水。

因此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汴河上逆水行舟之意。

然而,也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根据《清明上河图》明代李东阳的题跋记载:“上河者云,盖其世俗所尚,若今之上冢然,故其如此也。

”这就是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上河”即是“上坟”一说的重要依据。

然而,还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认为“上河”不能作为动词解释,而应该作为专用名词解释,如果按名词解释“上河”应该是指御河。

11.文章引用周宝珠教授对扇子的考证,用意最准确的一项是()A.证明在北宋时期扇子除拂暑驱蝇外,还有其它如题诗作画、扑卖馈赠的用处。

B.否定孔宪易先生对“清明”解释,“清明”所绘之景并不一定是秋景。

C.说明扇子在北宋时期,主要的用途是“便面”,是一种礼貌之举。

D.是为了佐证史树青先生关于“清明”是“政治清明”的说法是正确的。

12.下列说法,不能证明“清明”是“政治清明”意思的一项是()A.北宋长期实施“偃武修文”国策,经济繁荣,国势昌盛。

B.这一时期的文人官宦,为了仕途腾达,极尽歌颂之能事。

C.《清明上河图》展现出的气势和景象,能体现“偃武修文”的治国思想。

D.《清明上河图》中官衙门口的士兵和大街上跑着的猪等人与物,正体现出一种繁盛景象。

1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清明坊”是北宋时期东京城外城东郊区三坊之第一坊。

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认为《清明上河图》画的就是这个地方的景象。

B.如果“清明”是“政治清明”一说成立的话,那么“清明上河图”这五个字就是一语双关,弦外有音。

C.《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也有着诸多的解释与争论,“逆水行舟”的解释是其中支持者最多也最具代表性的说法。

D.文章引用《东京梦华录》记载,是为了证明“上河”即汴河上逆水行舟之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21世纪,社会发展之迅猛令我们应接不暇。

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学习文言是否有必要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而且这一问题在今天越加凸显出来。

很多人并不否认学习文言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但认为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让他们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其实,文言不是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或者说它是改头换面,戴了现代面具而隐身其后;或者说它是体匿而性存。

而且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语言的更新发展是无法脱离母体、阻断泉源的。

“总而言之”“闻过则喜”“反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些文言的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活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

中国近三千年的典籍,都是用文言写成的。

在这些典籍的滋养下,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得以形成,我们的面颊上深深刻印上了“中国”的印记。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其文明一直延续没有断绝的就是中华文明,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文言功不可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