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专业课程设置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https://img.taocdn.com/s3/m/cbdeb57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b.png)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最新版)目录1.中医学专业简介2.大一课程安排3.大二课程安排4.大三课程安排5.大四课程安排6.大五课程安排7.总结正文中医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医学专业。
它以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为了培养具有扎实中医学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中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广泛的学科领域。
下面是大一至大五的课程表概述:大一课程安排:大一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阶段,主要学习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
公共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英语、体育等。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中医学概论、中医经典导读、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
大二课程安排:大二课程在继续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开始涉及一些临床课程。
专业课程包括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等。
此外,还有与之相关的西医课程,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
大三课程安排:大三课程以临床实践为主,学生需要在附属医院进行实习。
实习课程包括中医临床实习、针灸临床实习等。
同时,还要学习一些专业选修课程,如中医养生学、中医心理学、中西医结合等。
大四课程安排:大四课程进一步强化临床实践能力,学生需要在不同科室进行轮转实习。
实习课程包括内科实习、外科实习、妇科实习、儿科实习等。
此外,还要学习一些专业课程,如中医医经医籍、中医学术思想史等。
大五课程安排:大五课程以毕业论文和就业指导为主。
学生需要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并参加就业指导课程,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此外,还有一些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如中医美容学、中医康复学等。
总结:中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从大一至大五,课程逐步由基础向临床实践过渡,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胜任中医相关工作。
浙江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浙江中医药大学课程表](https://img.taocdn.com/s3/m/cda50ea4e53a580216fcfedb.png)
浙江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6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6 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7 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7 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8 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8 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9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9 班级:1~2班。
浙江中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计划
![浙江中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b667c11f18583d049645954.png)
浙江中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素质较高,具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专门人才。
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初步达到临床医生的基本要求,为进入毕业后教育和专科实践奠定基础。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掌握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为主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公共卫生及与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有关知识与方法。
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积极实践,刻苦钻研,严谨求实,勇于创新,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2.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学生要达到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要求以及职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的要求。
特别强调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及医学人文精神,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树立为医学事业敬业终身的精神。
掌握医学伦理学原则,同情病人、尊重病人、救死扶伤,实行医学人道主义。
具有人际交流的能力,乐于向他人学习,善于与他人合作。
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活动,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
(2)掌握医学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①与医学相关的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②人体各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的知识;③维持机体稳态的分子生物化学与细胞学理论;④引起疾病的各种原因:遗传发育、代谢、中毒、微生物、免疫、肿瘤、老化、损伤等;⑤人体主要器官系统在疾病过程中的结构与功能的病理与病理生理变化的知识;⑥药物体内过程、作用原理、使用原则及不良反应的知识;⑦理解科学实验在疾病研究中的作用。
浙江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浙江中医药大学课程表](https://img.taocdn.com/s3/m/43b58e1fb7360b4c2e3f6445.png)
浙江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6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6 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7 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7 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8 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8 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9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9 班级:1~2班。
中医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中医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6181a8f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8.png)
中医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前言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为了培养优秀的中医医生和研究人才,中医学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医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和具体内容。
课程设置框架中医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中医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医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2.中医基础技术课程:包括中医诊断学、中医养生学、中医药制剂学等方面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中医各项基本技术和方法。
3.中医临床实践课程:包括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等方面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运用中医理论和技术进行临床实践的能力。
4.中医药学课程:包括中草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制药学等方面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中药学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5.中医学科研与论文写作:培养学生科研和论文写作的基本能力,包括中医文献检索与利用、中医临床试验与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课程。
具体课程内容下面将分别介绍中医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1.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
•中医经典: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
•中医心理学:了解中医对心理健康的观点和方法,以及心理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2. 中医基础技术课程•中医诊断学:学习中医四诊合参的方法和技巧。
•中医养生学:了解中医养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中医药制剂学:掌握中药的常用制剂方法和操作技巧。
3. 中医临床实践课程•中医内科学:学习中医对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中医外科学:学习中医对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中医妇科学:学习中医对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 中医药学课程•中草药学:了解中草药的基本知识,包括草药鉴定和草药应用。
•中药鉴定学:学习中药鉴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中药制药学:了解中药的各种制剂方法和生产流程。
浙江中医学院中药学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
![浙江中医学院中药学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f70a120a216147917112885.png)
浙江中医学院中药学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方向设置和培养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及技能,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炮制、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方向设置】本专业设中药应用与品质评价、新产品开发与中药药理方向、中药贸易三个专业方向,在第6学期分化方向。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的中药学专业的基本训练,具有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剂、质量控制评价的基本能力。
基本要求:1.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积极实践,刻苦钻研,严谨求实,勇于创新,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2. 具有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较宽阔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良好的文化素质。
具备自主获取知识、正确运用知识的能力,并有较强的知识创新意识。
3.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1)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熟悉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2)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掌握中药质量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技能;(3)掌握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4)掌握中药加工炮制、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5)熟悉药事管理与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6)了解中药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4 . 学习一门外语,能借助辞典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
浙江中医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
![浙江中医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1090e7d852458fb760b5614.png)
本专业设置医学数字图象处理、医疗仪器开发与维护、网络设计与管理和医学数据库开发与 维护四个专业方向。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学习一部分中医药和现代医 药学基本知识和技术;接受计算机技术应用和软件开发方面的方法与技能训练,具有较好的获取 新知识与技术的能力,具有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基本能力和科研、教学的初步能力。
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15
毕业总计≥160 学分
说
各学年学分分配
一
二
三
明
19
21
2
16.5 5
3
6 21.5
16
3
4
4
4
2
4
5
毕业实习 10 分 毕业论文 5 分
47.5 55.5
33
四
毕
业
3
3
实
3 习
9 15
1.成绩考核
六、成绩考核与学位授予
为检查教学效果,衡量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各门课程要 进行考核。考核形式分为考试、考查两种。
五、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
时间分配(按周计算):四年共 198 周。
学年
入学教育/
毕业实习/
理论教学
考试
毕业教育
毕业设计
小学期
假期
合计
一
1
33
4
2
12
52
二
34
4
2
12
52
三
34
4
2
12
52
四
1
17
18
2
4
42
合计
浙江中医药大学内科教案
![浙江中医药大学内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e023b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e.png)
课程名称:中医内科授课班级:2021级中医学专业本科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教学时间:2023年X月X日教学地点:中医内科教学实验室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感冒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及常用方剂。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中医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医内科的兴趣,增强中医临床实践意识。
教学内容:一、感冒的基本概念1. 定义:感冒是因感受风邪所致的外感疾病。
2. 分类:普通感冒、时行感冒、暑湿感冒等。
二、感冒的病因病机1. 病因:风邪为主,兼夹寒、热、湿、燥等。
2. 病机:卫表不和,营卫失和。
三、感冒的临床表现1. 发热:体温升高,或恶寒。
2. 咳嗽:干咳或痰少。
3. 头痛:头部胀痛或昏沉。
4. 肌肉酸痛:周身不适。
5. 嗅觉减退:嗅觉不灵敏。
四、感冒的诊断要点1. 症状:发热、恶寒、头痛、肌肉酸痛等。
2. 体征: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
五、感冒的治疗原则1. 辨证论治:根据病因、病机、症状等进行辨证施治。
2. 治疗方法:解表散寒、清热解毒、化湿和中、养阴润燥等。
六、感冒的常用方剂1. 麻黄汤:解表散寒,适用于风寒感冒。
2. 银翘散:清热解毒,适用于风热感冒。
3. 桂枝汤:调和营卫,适用于营卫不和的感冒。
4. 葛根汤:解肌发表,适用于表证明显、恶寒发热的感冒。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中医内科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
2. 提出问题:感冒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及常用方剂有哪些?二、讲解1. 讲解感冒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及常用方剂。
2. 结合临床案例,分析感冒的辨证施治过程。
三、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感冒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及常用方剂。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结果,并给予点评。
四、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中医内科诊疗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对感冒患者进行辨证施治。
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49b6ae539b6648d7c1c7469b.png)
《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况(Course Overview)课程名称:医学心理学Course:Medical Psychology课程编号:16107Course Number:16107适用学生: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五年制/七年制)等专业Designed for:Clinical Medicine,General Practice Medicine,Stomatolog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tc.学分:2/3 总学时:34/51Credit: 2/3 Class hour: 34/51预修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时:8/13Preparatory Courses: Experiment hour: 8/13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二、课程简介(Course Descriptions)医学心理学是心理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人类心理现象与健康或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课程包括绪论、心理学基础、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心理发展与健康、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心理评估、心理干预、患者心理与医患关系及中医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等,并安排有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技能及应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Medical psychology is a rising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which combines psychology and medicine. It is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and health/disease. The course includes: introduction,psychology foundation,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psychosomatic diseases,development and health of psychological, mental trouble & psychological disorder,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patients with psychological and doctor -patient relation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medical psychology etc. We have experimental courses to make students grasp basic theory,skill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of psychology better.Medical psychology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students’further clinical work.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Course Content and Arrangement)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Recommended Teaching Materials and Reference Books)1.推荐教材:孔军辉,《医学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Recommended Teaching Materials:Kong Junhui,《Medical Psychology》,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2012.6.2.参考书目:吴均林,《医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姜乾金,《医学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姚树桥,《心理评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01。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https://img.taocdn.com/s3/m/0ed0753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e.png)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摘要:一、引言二、大一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2.专业课程三、大二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2.专业课程四、大三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2.专业课程五、大四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2.专业课程六、大五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2.专业课程七、结论正文:一、引言中医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学科,其课程设置涵盖了理论、实践、制剂、养生等多个方面。
从大一到大五,课程安排逐渐深入,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逐步掌握中医学的核心知识与技能。
二、大一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大一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专业课程:大一学生开始接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核心课程,了解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三、大二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继续深化英语、数学、物理等课程,提高学术素养。
2.专业课程:学习中医临床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进一步掌握中医临床诊疗方法。
四、大三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学习医学统计学、生物信息学等课程。
2.专业课程:深入研究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提升临床实践能力。
五、大四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进行社会实践和实习,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专业课程:学习中医养生学、中医康复医学、中医心理医学等,拓宽中医学应用领域。
六、大五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进一步深化专业课程,学习中医急症学、中医护理学等。
2.专业课程:进行临床实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诊疗中,提高临床技能。
七、结论从大一到大五,中医学课程设置循序渐进,让学生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逐步掌握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技能。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https://img.taocdn.com/s3/m/b90d50f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2.png)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不同学校和教学计划会有不同的安排。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范例:
大一学年:
1. 中医基础理论
2. 中医基础实践
3. 解剖学
4. 生理学
5. 组织学
6. 医学信息学
7. 中医药学基础
8. 中医诊断学
大二学年:
1. 中药学
2. 中医内科学
3. 中医外科学
4. 中医妇科学
5. 中医儿科学
6. 中医皮肤科学
7. 中医眼科学
8. 中医耳鼻喉科学
大三学年:
1. 中医五官科学
2. 中医肿瘤科学
3. 中医骨伤科学
4. 中医脑科学
5. 中医心脏科学
6. 中医消化科学
7. 中医泌尿科学
8. 中医神经科学
大四学年:
1. 中医康复科学
2. 中医养生学
3. 中医疗法学
4. 中医研究方法学
5. 中医临床实习
6. 中医药方学
7. 中医针灸学
8. 中医推拿学
大五学年:
1. 中医养生保健
2. 中医健康管理
3. 中医养生文化
4. 中医传统文化
5. 中医专题讲座
6. 中医临床实习
7. 毕业论文
8. 毕业答辩
请注意,实际的课程表可能因学校、具体的教学计划和学年而有所不同。
以上只是一个示例,你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的具体情况查询相关的课程安排。
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培养方案
![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91fba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0b.png)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Cultivation Scheme of Clinical Medicine Major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Second Faculty of Clinical Medicine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浙江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具备初步的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在基层卫生保健机构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与监督下,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接受临床技能和沟通能力、临床思维和批判思维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初步的医疗、疾病预防、健康管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1.掌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2。
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3。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4.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
5。
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6。
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7。
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该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8。
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观念。
9。
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110。
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应考虑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利益,并注意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https://img.taocdn.com/s3/m/0116bcb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a.png)
中医学专业的大一到大五的课程安排可以大致描述如下:
大一:
* 基础课程:这一年的主要课程将包括古代汉语、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课程、中药学等,为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 古代汉语:学习古文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这对于理解中医经典文献至关重要。
* 医学基础:学习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医学知识,为理解中医理论提供基础。
大二:
* 中医诊断学:学习如何通过望、闻、问、切等方式收集病人的症状和体征。
* 中医内科学:开始学习中医对各种疾病和症状的认识和理解。
* 针灸学:学习针灸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技术。
大三:
* 临床实习:开始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临床实习,进一步理解和实践中医理论。
* 外科手术学:学习如何进行一些基本的中医外科手术,如拔罐、放血等。
* 深入的中医理论课程,如中医中药学、方剂学等。
大四:
* 继续临床实习,此时已经基本掌握了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 开始学习中西医结合的内容,以更全面地理解和应对各种疾病。
大五:
* 继续临床实习,并在最后的学期中参加毕业考试。
此时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课程,开始准备进入临床工作。
* 毕业论文和研究的课程,这可能因学校和专业的而有所不同。
总体来说,中医学专业的学习过程包括了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两个部分。
除了医学知识外,还包括了中药学、针灸、中医诊断等多方面的内容。
而且,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通常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而变得更加具体和深入。
此外,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也会影响具体的课程选择和修读顺序。
总的来说,中医学专业的学习是一个既系统又多元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浙江中医药大学专业课程设置
![浙江中医药大学专业课程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4bf3cade26fff705cc170ae5.png)
5
习
平台 14114 医学机能实验学 B
考试 34 0 34 1
1
14134 病理学
考试 60 48 12 3.5
3.5
14128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 考试 51 39 12 3
3
14132 △★*方剂学 A
04134 药理学 C
合计
12 门
01114 *西医诊断学 C
01125 医学影像学 D
考试 68 38 30 4
4
0510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考查 34 34 0 2 √
√√√√
05102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考查 51 48 3 3
11
1
合计
11 门
01196 专业导论(中医学)
833 623 210 49 10 14 13 7
0010
考查 17 17 0 1 1
教
14105 △*中医基础理论 A
808
学科基础平台
689
专业基础平台
748/706
专业方向模块
585/551
限定选修课
442
公共选修课
306
合
计
3578
占总学时的百分比 23% 19% 21% 16% 12% 9% 100%
【中医临床方向】各学年学分分配:
课程分类
门学 数分
说明
通识教育平台
必修 课
学科基础平台 专业基础平台
专业方向模块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三大类。 1.必修课:通识教育平台开设 11 门课程;学科基础平台开设 12 门课程;专业基础平台开设 13 门课程;2 个专业方向模块均开设 8 门课程。 2.限定选修课开设 4 个模块,每个学生最低要修中医基本知识模块 20 学分,方向模块 6 学分; 基础回归模块为自选模块。学生最低要修满 26 学分。 3.公共选修课参见《选课手册》(另编)。学生最低要修满 18 学分。
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培养方案
![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4c5d3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1.png)
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的基本医疗技能和优秀的临床实践能力,具备健康科学素养和责任、敬业、创新的医务人员。
二、培养要求1.爱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
2.熟悉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技术,掌握基础医学、中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3.具备科学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理性地分析解决临床问题。
4.掌握基本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能够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进行诊断和治疗。
5.具有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能力,能够持续学习新知识并运用于实践。
6.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沟通能力,能够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7.具备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能够与医疗团队成员合作,共同为患者的健康做出贡献。
三、培养课程安排本专业的培养课程分为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两部分。
基础医学课程1.生物化学2.生理学3.解剖学4.病理学5.药理学6.微生物学7.免疫学8.医学统计学临床医学课程1.临床诊断学2.内科学3.外科学4.妇产科学5.儿科学6.眼科学7.耳鼻咽喉科学8.口腔科学9.皮肤病学10.康复医学11.针灸学12.推拿学13.中药学14.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15.中医基础理论四、实践教学1.临床实习通过参加临床实习,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临床环境,深入了解临床医学的各个方面,熟悉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医疗实践能力。
2.病例讨论通过病例讨论,学生能够学习到不同类型的疾病,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罕见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增强问题解决能力。
3.中西医结合诊疗通过中西医结合诊疗,学生能够了解到中西医结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熟悉中草药的选用和剂型,了解中药、针灸等辅助治疗方法,增强诊疗能力。
五、毕业要求1.通过全部课程的学习和考核。
2.完成规定的实习和病例讨论。
3.完成毕业论文。
4.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或中医师资格考试。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https://img.taocdn.com/s3/m/a430314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9.png)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
摘要:
一、中医学概述
二、大一课程安排
三、大二课程安排
四、大三课程安排
五、大四课程安排
六、大五课程安排
七、课程总结
正文: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安排。
大一课程主要以基础课程为主,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以及中医养生学等。
这些课程帮助学生建立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了解中医诊断方法以及熟悉常用中药的功效和应用。
大二课程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包括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
这些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大三课程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包括针灸学、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等。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可以掌握针灸、推拿等治疗技术的操作方法以及骨伤科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大四课程以临床实习为主,学生将在附属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进行为期一年的临床实习,实际操作中医治疗方法,锻炼临床诊疗能力。
大五课程主要是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
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篇学术论文,并进行答辩。
总之,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安排涵盖了理论、实践、研究等各个方面,旨在培养具备全面素质的中医学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中医临床方向】各类课程课时比例:
课程类别
学时数
通识教育平台
833
学科基础平台
706
专业基础平台
748/706
专业方向模块
639
限定选修课
442
公共选修课
306
合
计
3632
占总学时的百分比 22% 19% 21% 18% 12% 8% 100%
【中医骨伤方向】各类课程课时比例:
课程类别
学时数
通识教育平台
专业 01200 诊断影像临床见习课
基础 02106 △针灸学 B
平台 16209 医学伦理学与卫生法学
01117 西医内科学 B
01115 西医外科学(含总论)
考试 68 62 6 4 考试 68 56 12 4
706 572 134 40.5 6 考试 68 59 9 4 考试 60 48 12 3.5 考查 34 0 34 1 考试 68 56 12 4 考试 34 31 3 2 考试 85 85 0 5 考试 85 73 12 5
五、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
时间分配(按周计算):五年共 249 周。
学年
入学教育/ 毕业教育
课内教学
毕业实习
一
1
32
二
34
三
34
四
35
五
1
1
49
合计
2
136
49
考试
4 4 4 4 1 17
小学期 4 8 4
16
假期 10 6 10 3
29
合计
51 52 52 42 52 249
注:①第五学年毕业实习,具体要求参照实习大纲,由教务处和所属学院负责安排。②小学 期安排:第一学年军训与专业公益劳动,各 2 周(军训由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安排,专业公益劳动 由教务处和所属学院负责安排);第二学年医院临床见习 8 周,由教务处和所属学院负责安排; 第三学年社会实践 4 周(含社区医疗实践 2 周),由教务处、团委和所属学院负责安排。
限定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毕业实习、毕业考试
11 49 12 40.5 13 39.5 8 27 22 ≥26
≥18 40
毕业总计≥240+4+2 学分
第二课堂 4 学分 道德素养 2 学分
各学年学分分配
一 二 三 四五
24 20 0
1
20 20.5 0
0
0
0 31.5 8
0
0
0
27 毕业
实习
4
7
7
8
4
4
5
5
52 51.5 43.5 49 40
3
【中医骨伤方向】各学年学分分配:
课程分类
门学 数分
说明
通识教育平台
必修 课
学科基础平台 专业基础平台
专业方向模块
限定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毕业实习、毕业考试
11 49 12 40.5 13 40 8 23 22 ≥26
≥18 40
毕业总计≥236+4+2 学分
第二课堂 4 学分 道德素养 2 学分
2
考试 54 27 27 2
实
2实
考试 54 27 27 2
2
551 297 254 23 0 0 0 0 习 0 0 7 16 习
2796 2044 752 152 16 28 25.5 15
15.5 16 16 16
8 10 9 6
6648
6
中医学专业限定选修课教学进程表
学时数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方向设置和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较为系统的
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较强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传承能力与创新精神;掌握 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在各级中医院、综合性医院等医疗部门从 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以及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中医临床人才。 【方向设置】
七、教学进程表
必修课、限定选修课见附表;公共选修课见《选课手册》。
4
中医学专业必修课教学进程表
课程 课程 类别 代码
课程名称
161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学时数
总
考核
理实
学
方式
论践
时
考试 34 31 3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第五学年
1 2 3 4 暑 5 6 7 8 9 10
课程 课程 类别 代码
课程 名称
14108 中国医学史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第五学年
考核 方式
总 学 时
理 论
实 践
学 分
1 学 期 15
2 学 期 17
3 学 期 17
4 学 期 17
暑 假 8 周
5 学 期 17
6 学 期 17
7 学 期 17
8 学 期 17
9 学 期 17
10 学 期 17
学 学学 学 学假学学学学学学
分 期期 期 期 8 期期期期期期
15 17 17 17 周 17 17 17 17 17 17
周周 周 周
周周周周周 周
22
161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考试 51 46 5 3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16134
考试 102 92 10 6
6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613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通识
4 4 14 12.5 8
0000 4 3.5 1 4
2 5 5
5
01201 内外临床见习课
14123 *伤寒论
14130 ★*金匮要略
14127 *内经选读
14118 *温病学选读
合计
12 门
中医临床方向
01202 △*中医临床各科导论
01186 ★△*中医内科学#
01180 中医外科学# 专业
808
学科基础平台
689
专业基础平台
748/706
专业方向模块
585/551
限定选修课
442
公共选修课
306
合
计
3578
占总学时的百分比 23% 19% 21% 16% 12% 9% 100%
【中医临床方向】各学年学分分配:
课程分类
门学 数分
说明
通识教育平台
必修 课
学科基础平台 专业基础平台
专业方向模块
01181 中医妇科学# 方向
01182 中医儿科学# 模块
01183 中医骨伤科学#
01184 中医眼科学#
01185 中医耳鼻喉科学#
合计
8门
总计
每学期开设课程门数
01203 *骨伤临床各科导论
01186 ★△*中医内科学#
01107 *中医骨伤学# 专业
01124 创伤急救学# 方向
01123 骨伤内伤学# 模块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三大类。 1.必修课:通识教育平台开设 11 门课程;学科基础平台开设 12 门课程;专业基础平台开设 13 门课程;2 个专业方向模块均开设 8 门课程。 2.限定选修课开设 4 个模块,每个学生最低要修中医基本知识模块 20 学分,方向模块 6 学分; 基础回归模块为自选模块。学生最低要修满 26 学分。 3.公共选修课参见《选课手册》(另编)。学生最低要修满 18 学分。
2884 2145 739 156 16 28 25.5 15
15.5 16 18 18
8 10 9 6
6648
中医骨伤方向
考试 119 80 39 7
7
考试 81 41 40 3
3
考试 81 41 40 3
教
3毕
考试 54 27 27 2
2
考试 54 27 27 2
学
2业
考试 54 27 27 2
考试 85 68 17 5 5
毕
14116 医古文
考试 68 62 6 4
4
学
业
14102 △*中医诊断学 A
考试 68 62 6 4
4
实
14120 生物化学 D
考试 51 39 12 3
3
见
习
学科 14122 生理学 B
考试 51 51 0 3
3
基础 04110 △*中药学 B
考试 85 68 17 5
01106 中医筋伤学#
01109 中医骨病学#
01122 骨伤手术学#
合计
8门
总计
每学期开设课程门数
考查 34 0 34 1 考试 68 55 13 4 考试 68 55 13 4 考试 51 45 6 3 考试 51 45 6 3
706 552 154 39.5 0 0 0 0
1 4 4
3 3 15.5 16 8 0
05101 形势与政策 教育
09101 体育 平台
06129 大学英语
考试 51 46 5 3
3
考试 34 34 0 2 √ √ √ √
考试 136 16 120 8 2 2 2 2
考试 238 204 34 14 4 4 4 2
09102 军事理论课
考试 34 34 0 2 2
13125 计算机文化基础
各学年学分分配
一 二 三 四五
24 2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