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经济学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战胜旧世界和创造新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集中体现和反映。
正如列宁所说:“使马克思的理论得到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的是他的经济学说。
”作为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这门课是专业基础理论课,学好这门课不仅能够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是分析社会经济变化的利器,而且可以为其他专业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使学生能够透过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各种社会制度的本质,认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将自己的命运同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更加自觉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微观经济学。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教学重点是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经济危机理论等基本原理,为认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奠定坚实的基础;难点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增强识别各种所谓的经济学理论,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术研究资料整理和专题讨论,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了解,并掌握该学科的发展动态。
通过分析研究,学会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六、课程教学(一)内容导论(2学时)1.教学内容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政 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修订稿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修订稿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X总学时:X适用专业:具体专业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性质政治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它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经济类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的1、使学生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信和认同。
(三)课程任务1、讲解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包括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等。
2、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运行规律,包括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积累、资本循环与周转、社会资本再生产等。
3、探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趋势,包括经济危机、垄断资本主义等。
4、阐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改革等。
5、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学生应按时参加课程学习,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完成规定的作业和课外阅读任务,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参加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方可获得相应学分。
四、课程教学内容(一)导言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2、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和方法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唯物辩证法是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科学抽象法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二)商品与货币1、商品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2、货币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形式的演变货币流通规律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三)资本与剩余价值1、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劳动力成为商品2、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3、资本主义工资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四)资本积累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2、资本积累的本质和源泉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积累的源泉3、资本积累的后果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五)资本的循环与周转1、资本的循环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产业资本实现连续循环的条件2、资本的周转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预付资本的总周转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六)社会资本再生产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3、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八)垄断资本主义1、垄断的形成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垄断的产生2、垄断组织和垄断利润垄断组织的形式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3、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金融资本的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4、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九)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现代企业制度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市场机制的构成和作用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目标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政策五、课程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占总成绩的X%。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 导论(6学时)【考核要求及要点】一、识记1、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经济学。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3、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5、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是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其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构成生产资料。
6、生产力是指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
它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7、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
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客观的物质经济关系。
8、生产关系所有制形式,就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
9、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10、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也就是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1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有:古典政治经济学与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二、领会与应用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2、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必须在矛盾的运动中紧密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3、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和类型。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其精髓是科学的世界观、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10学时)【考核要求及要点】一、识记1、商品是用来交换(或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二因素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的某种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使用价值是构成一切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它是一个永恒范畴。
3、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4、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上进行的劳动,它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概念1.1 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及研究领域1.2 资本主义制度的起源和演变1.3 需求、供给和市场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经济体系和政治体系的关系2.1 经济体系与政治体系的联系和互动2.2 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和职责2.3 市场失灵:公共物品、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第三章:劳动力市场3.1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决定因素3.2 工资和雇佣决策的基本原理3.3 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和市场失灵问题第四章:资本市场4.1 资本市场的基本组成和运作机制4.2 利率和资本价格的形成4.3 资本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和外部性问题第五章:国际贸易与跨国公司5.1 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政策5.2 跨国公司的产生、发展和影响5.3 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的补偿和调整机制第六章:经济增长和发展6.1 经济增长的经典模型和现代理论6.2 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演变6.3 发展政策的实践和评价第七章:收入分配和贫困问题7.1 收入分配的测度和解释7.2 收入分配的经济学原理和政策干预7.3 贫困问题的定义、测度和解决办法第八章:货币和通货膨胀8.1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货币市场8.2 通货膨胀的影响和解决办法8.3 货币政策的工具和理论第九章:国家债务和财政政策9.1 国家债务的测度和影响9.2 财政政策的管理和调整9.3 政府支出和税收的理论基础结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变革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对经济问题的认识和应对方式的展望。
启发学生运用政治经济学知识,理解现实中的经济问题,为未来的生活和职业做好准备。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了解,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了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演变。
2. 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能够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政治经济学概论- 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2.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价值理论- 边际效用理论- 生产要素和生产关系3. 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市场供求关系- 市场竞争与垄断- 政府干预与市场失灵4. 政治经济学的政治体制-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公共政策与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比较5. 政治经济学的国际视野-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学问题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讲授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观点。
2. 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实际案例和问题。
3. 小组研究:组织学生参与小组研究项目,提高团队合作和研究能力。
4. 实践教学:组织实地考察或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政治经济学实际运用的理解。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1. 教材:《政治经济学导论》2. 参考书目:- 《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 《政治经济学案例分析》- 《政治经济学概论》六、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课堂参与与作业表现(占总成绩15%)。
2. 期中考试:闭卷笔试(占总成绩30%)。
3. 课程论文:撰写一篇政治经济学相关的研究论文(占总成绩25%)。
4. 期末考试:闭卷笔试(占总成绩30%)。
七、教学团队主讲教师:XXX助教:XXX八、其他要求1. 学生参加课程前需提前预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课程作业和论文需按时完成,不得抄袭或剽窃。
3. 学生应保持课堂纪律,不得影响他人学习。
以上为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及安排仅供参考,教学团队有权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本科试用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1、地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教学中居重要地位。
2、作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价值规律和阐述了市场经济的理论,从理论上指导人们如何进行经济运行。
3、任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给人们提供一个如何从事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理论。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目的在于让学生要有经济理论的头脑。
2、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求学生有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
3、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理论联系实际,既要看到西方发达国家科技进步,管理先进的一面,又要看到他们经济腐朽的一面。
4、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自觉地贯彻党的各项经济政策、方针,特别是党的“十六大”的重要理论。
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确定原则是根据辽宁省教育厅2002年7月编写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材要求制定的。
目的是把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第一章:导论一、目的、要求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基础上,说明它的形成和发展。
二、重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内容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1、产生的条件2、理论来源3、马克思的贡献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1、列宁、斯大林的发展2、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发展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的出发点2、生产方式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抽象法2、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3、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三、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1、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无产阶级政党应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一、目的、要求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说明货币的本质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一、引言政治经济学是研究政治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和实践。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导框架,促进深入学习和讨论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
二、课程目标1. 使学生了解政治和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评估和解释不同政治经济模式的优缺点;3. 强调政治经济学对现实世界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参与到当代政治经济问题的讨论中。
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演讲、讲解和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和辩论不同的政治经济观点。
3. 个人研究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政治经济学领域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学术论文。
四、课程内容1.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1.1 政治与经济的概念和定义1.2 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1.3 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 经济理论2.1 供给与需求理论2.2 边际效用理论2.3 成本与效益分析2.4 市场失灵理论3. 政治经济体制3.1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3.2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3.3 混合经济体制3.4 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一体化4.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社会问题4.1 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4.2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4.3 公共政策与社会公正4.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考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个人研究论文:对学生完成的个人研究论文进行评估,考察他们对政治经济学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考试:设立中期和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政治经济学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参考教材1. A. C. Pigou,《政治经济学原理》2. Joseph E. Stiglitz,《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学》3. Robert Cooter,《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政治经济学概述与课程介绍2. 第二周:政治与经济的关系3. 第三周:经济理论4. 第四周:政治经济体制5. 第五周: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社会问题6. 第六周:复习与总结以上为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旨在提供一个系统的教学框架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深入学习和了解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大陆高校中经济学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以下是包含在这门课程大纲中的一些主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
*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
* 阶级分析和社会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形式;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
政治经济学方法论:
*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政治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国家与市场:
* 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角色;
* 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的平衡。
创新与发展:
* 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
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方向:
* 数字经济与政治经济学;
* 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请注意,大纲的具体内容可能因教学机构、教师和课程目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如需了解最新的教学大纲,请联系相关学校或教育机构。
1。
政治经济学课程大纲
政治经济学课程大纲以下是一个政治经济学课程大纲的示例:一、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二、课程代码:[课程代码]三、课程性质:必修/选修四、学分:[学分]五、总学时:[总学时]六、适用专业:[适用专业]七、课程简介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
它研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发展变化规律。
它在整个经济学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为其他经济学分支提供了理论基础。
八、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认识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九、教学内容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2. 商品与货币3.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4.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5.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十、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4. 课外阅读:布置课外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十一、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期末考试成绩占比]%,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平时成绩占比]%,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
3. 课程论文:占总成绩的[课程论文占比]%,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撰写一篇政治经济学相关的论文。
政治经济学 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总则一、教学目标本课程为经济学理论基础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作用在于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为学习经济学专业课程奠定理论思想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初步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正确认识和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起到奠基作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一)教学内容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知识体系包括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和资本生产的总过程,并以此顺序构成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商品、货币、价值规律、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周期性和经济危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借贷资本与利息、资本主义信用和资本主义地租等。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课上反复讲授和提问、答疑相结合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教师与学生讲授相结合、师生互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三)考核方式课程期末考核经济学专业采用口试方式进行,其他专业采用笔试方式进行;本课程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四)学习要求要求学生参加所有教学活动,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认真阅读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通过文档或演示文稿形式认真准备课堂讨论内容,以便于课堂展示。
课后作业必须按时完成,不能抄袭。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上课周数:16周学时: 4授课对象:经济学院一年级本科生四、教学内容导论本章的重点和难点: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章教学组织和设计:教师讲授与课堂提问相结合。
本章的学习标准:掌握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对象;了解政治经济学的产生、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理解学习意义。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Political Economics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经济学、管理学等先修课程:后续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转型经济学总学分:3学分其中实验学分:0教学目的与要求:政治经济学是本科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以及与其之联系的经济运行机制,是一门全面揭示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既可以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有助于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导言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一、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政治经济学是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任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经济规律涵义、特点。
三、政治经济学方法唯物辩证法。
科学的抽象法。
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
现代科学和经济方法的借鉴和应用。
四、学习政治经济学意义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重要科学依据。
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理论基础。
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有力武器。
学习专业理论的基础。
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第一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物质资料生产的含义。
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
二、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含义。
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相互关系。
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
第二节所有制与产权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意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意义。
所有权。
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区别与联系。
二、产权和产权制度产权。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
现代西方产权理论。
第三节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一、生产力生产力。
生产力三要素。
二、分工、协作与大机器生产分工。
协作。
机器化大生产与生产的社会化第四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一、生产方式生产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政治经济学课,是电大经济类各专业(包括成招生与普招生、现代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的公共必修课,也是经济类第一学期开出的基础理论课,它在整个经济类的课程中处于基础地位。
二、课程特点本课程的特点是:它研究的容涉及社会经济运动的本质、矛盾和规律及当代社会经济的基本问题,因此,它是一门具有理论性强、学术观点多、容变动较大等特点的课程。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受到马列主义、思想、理论的教育,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提高思想觉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研究问题;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经济理论、基本经济知识和主要经济规律,为进一步学习经济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
四、教学容的层次划分本课程的容分重点掌握、掌握和一般了解三个层次。
重点掌握的部分,是与现实经济生活联系紧密,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将来从事经济管理工作都有用的知识。
对于这一部分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深刻理解,准确记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
掌握的部分是学习完这门科学后应该具备的知识,对于这一部分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正确理解,准确记忆。
一般了解的部分,是学生应该熟悉的经济常识,对于这一部分容,要求学生能了解就可以了。
五、教学要求导言一、重点掌握:(一)名词:1.生产力2.生产资料3.生产关系4.生产方式5.劳动力6.经济规律(二)问题: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3.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4.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5.经济规律的类型、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二、掌握:(一)名词:1.劳动资料2.劳动对象(二)问题:1.物质资料生产2.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三、一般了解:1.政治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第一章商品经济及其规律一、重点掌握:(一)名词:1.商品2.使用价值3.价值4.交换价值5.具体劳动6.抽象劳动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8.货币9.货币流通规律 10.通货膨胀 11.通货紧缩12. 信用货币 13.劳动生产率 14. 价值规律(二)问题:1.商品生产产生和存在的条件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与商品二重性的关系3.私人(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商品价值量的确定,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5.货币的本职和职能6.货币流通规律,决定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7.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发生的原因8.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容,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二、掌握:1.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2.简单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3.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私人(或局部)劳动与社会劳动4.货币的产生三、一般了解:1.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2.相对价值形式3.等价形式第二章社会化生产一、重点掌握:(一)名词:1.生产社会化2.分工3.社会分工4.协作(二)问题:1.社会化大生产及其容,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2.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间分配的因素3.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实现形式二、掌握:1.社会化大生产的成熟阶段:机器大工业阶段2.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化阶段:生产垄断化;生产国际化三、一般了解:(一)名词:1.自然分工2.个别分工(二)问题:1.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的社会化2.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阶段:简单协作阶段;工场手工业阶段第三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上)一、重点掌握:(一)名词:1.资本2.剩余价值3.不变资本4.可变资本5.剩余价值率6.绝对剩余价值7.相对剩余价值8.超额剩余价值9.资本积累 10.资本积聚11.资本集中 12.成本价格 13.利润 14.利润率 15.资本循环 16. 资本周转 17.固定资本 18.流动资本 19.社会总产品(二)问题: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4.剩余价值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5.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6.资本积累的原因和实质,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7.成本价格出现以后,商品价值的变化8.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9.产业资本循环及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10.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根据和意义,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11.资本周转及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12.研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重要意义1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1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15.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基本原理二、掌握:(一)名词:1.必要产品2.剩余产品3.必要劳动4.剩余劳动5.劳动力商品6.资本的本质7.资本有机构成(二)问题: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2.固定资本磨损: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3.预付资本总周转4.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三、一般了解:1.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下)一、重点掌握:(一)名词:1.平均利润率2.平均利润3.生产价格4.垄断利润5.商业资本6.商业利润7.借贷资本8.利息9.国民收入 10.资本主义地租 11.超额利润(二)问题: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3.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4.垄断利润及其来源5.国民收入的构成,决定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6.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7.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是怎样被瓜分的8.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二、掌握:1.商业利润的来源和本质2.利息的本质和利息率的确定3.银行利润的来源和本质4.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源泉三、一般了解:1.垄断地租2.矿山地租3.建筑地段地租4.各国工资水平的差异第五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重点掌握:(一)名词:1.资源配置2.产权3.经济体制4.市场5.市场机制6.市场体系7.市场经济体制8.股份制企业9.生产集中 10.垄断 11.混合联合公词 12.虚拟资本 13.创业利润14.期货市场 15.货币资金市埸 16.资本主义金业 17.金融资本 18.金融寡头 19.期货交易 20.证券交易市场 21.专利权22.地产市场 23.技术市场 24.信息市场 25.知识产权 26.票据贴现 27.准备金(二)问题:1.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衡量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的标准2.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3.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的三种模式和它们各自的特征4.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主体,它们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各自所处的地位和作用5.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时期,价格的形成6.垄断竞争和垄断价格的形成7.期货市场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8.劳动力价格的确定9.货币资本市场价格的确定10.金融资本的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11.股票价格的确定,引起股市波动的因素,股市的作用12.知识产权包括的容及知识产权市场二、掌握:1.商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的区别2.资本主义银行及其业务三、一般了解:(一)名词:1.独资企业2.合伙企业3.垄断公司4.食利者阶层5.股票持有者阶层6.经营者阶层7.领导阶层(二)问题:1.非垄断中小企业2.资本主义商业形式第六章资本主义政府的经济职能一、重点掌握:(一)名词:1.国有经济成份 2.国家财政 3.公开市场业务 4.财政平衡 5.准备金率 6.再贴现(二)问题:1.资本主义国家执行经济职能的目标、容2.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成份的形式、性质和作用3.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政策的容,运用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所采取的措拖4.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货币政策的中心点,国家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5.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计划调节的计划种类,运用计划调节的手段和计划调节的局限性二、掌握:1.国有经济成份的形成及途径2.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的原因和社会福利政策的容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三、一般了解:1.对社会福利政策的评价第七章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一、重点掌握:(一)名词:1.国际贸易2.国际市场价值3.国际市场价格4.国际垄断同盟5.比较利益6.贸易顺差7.贸易逆差8.关税壁垒9.倾销 10.外汇 11.汇率 12.国际收支 13.国际储备 14.经济一体化 15.经济全球化 16.资本输出 17.共同市场(二)问题:1.国际市场价值,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商品交换可以获得比较利益2.要使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更大的份额,同时又要保护本国市场所应采取的措施3.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对于输入国和输出国及劳动者本人的影响4.外汇市场,汇率的种类,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5.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原因、资本输出的形式和后果6.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客观必然性7.经济全球化及其特征,经济全球化的两重作用二、掌握:1.货币贬值与货币降值2.国际收支项目及支付国际收支逆差的手段3.国际经济的局部一体化4.国际经济的区域化、集团化5.经济区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6.国际垄断资本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7.新殖义三、一般了解:(一)名词:1.购买力平价(二)问题:1.金本位制和金平价2.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建立与瓦解3.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第八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历史趋势一、重点掌握:(一)名词:1.经济危机2.资本原始积累(二)问题: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2.经济危机的表现和实质,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不能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4.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二、掌握:1.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2.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必然性3.帝国主义及其历史地位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作用及其历史过渡性三、一般了解:1.市场实现条件的限制2.市场上的三种商品过3.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基本矛盾的激化第九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所有制结构一、重点掌握:(一)名词:1.国家所有制2.国有国营3.国家委托经营4.承包经营5.租赁经营6.集体所有制7.家庭承包经营8.合作社9.股份合作制 10.个体经济 11.私营经济(二)问题: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主要容4.社会主义的本质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6.国家所有制经济的性质、特征、作用和实现形式7.集体所有制的特征、作用和实现形式8.股份制及其作用9.合作社和股份合作制的特征及优点10.正确对待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二、掌握:1.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三、一般了解:1.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第十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重点掌握:1.市场经济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2.中国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二、掌握:1.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2.西方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对于市场经济的一致意见3.中国市场经济的特点第十一章现代企业制度一、重点掌握:(一)名词:1.企业法人2.有限责任制度3.股份4.企业经济行为5.企业家(二)问题:1.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主要容和核心、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2.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方向3.影响企业经济行为的因素,企业经济行为的容4.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5.建立企业家市场,企业家队伍成长的条件二、掌握:1.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机构2.将国有企业的改革与改组、改造与加强管理相结合3.中国需要大批企业家第十二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体系一、重点掌握:(一)名词:1.市场体系2.金融市场3.价格体系(二)问题:1.市场体系的特征和作用,整个市场体系的枢纽2.商品市场的构成3.生产要素市场的构成4.影响价格的因素5.市场竞争与垄断二、掌握:(一)名词:1.直接融资2.间接融资3.商品比价4.商品差价(二)问题:1.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三、一般了解:1.商品市场的组织形式第十三章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一、重点掌握:(一)名词:1.经济增长2.经济增长率3.经济发展4.经济效益5.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6.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7.产业结构8.经济发展战略9.知识经济 10.可持续发展战略(二)问题:1.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和决定经济增长速度的条件2.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实现技术进步的途径和关键3.经济效益提高的条件,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4.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5.提高经济效益应考虑和解决的核心问题6.经济增长方式要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7.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8.我国经济发展战略9.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性10.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二、掌握:1.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2.三次产业的划分及其发展趋势3.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工业、农业各自部的关系4.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5.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及其特点6.知识经济和科教兴国战略三、一般了解:1.产业的地区布局第十四章国民收入的分配和使用一、重点掌握:(一)名词:1.国民生产总值2.国民收入3.分税制4.税利分流5.国生产总值(二)问题:1.国民生产总值及国生产总值2.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核心问题3.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调整国家与国有企业分配关系的方式4.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分配关系的目的,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关系的方式5.国民收入的使用二、掌握:1.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第十五章个人收入的分配和使用一、重点掌握:(一)名词:1.按劳分配2.按生产要素分配3.风险报酬4.社会保障制度(二)问题:1.按劳分配的基本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按劳分配的性质和作用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3.按生产要素分配及其具体形式4.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和重点5.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特征和容二、掌握:1.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的特点2.个人收入调节的手段3.个人收入的使用三、一般了解:1.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报酬形式2.工资制度改革第十六章对外经济关系一、重点掌握:(一)名词:1.进口替代2.出口导向(二)重点问题:1.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发展中国家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2.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3.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目标和战略4.引进技术的作用和原则5.利用外资的作用、方式和应注意的问题二、掌握:1.改革外贸体制2.对外经济合作三、一般了解:1.发展出口贸易和改善对进口的管理2.引进技术的方式3.技术价格和支付方式第十七章宏观经济管理和调节一、重点掌握:(一)名词:1.宏观经济2.宏观经济管理3.宏观经济调节 4.社会总供给 5.社会总需求(二)重点问题:1.宏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2.宏观经济管理的性质和职能(或任务)3.宏观经济调节的容和手段二、掌握:1.宏观经济管理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