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高年级段朗读能力 研究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朗读是语文课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也是语文课的主旋律。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认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如此重要,但是,通过观课议课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在课堂上老师落实朗读教学目标的意识淡薄,指导朗读教学的方法单一,学生参与朗读的兴趣低下,朗读形式过于刻板,读错、读漏、添字的现象非常普遍,朗读时语气平淡,效率不高。主要问题是:
1.教师朗读教学目标意识差。
在教学设计中,大部分教师只是在教学目标中注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在教学过程中很少见到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实现朗读教学目标的清晰的教学环节。
2.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到位。
主要表现是: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学生朗读后教师评价的导向性不够明确,方法指导机械空泛,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面技巧,不重语言内涵。
3.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造成朗读教学的处理不到位。
主要表现是:以讲代读的情况比较严重。学生朗读和思考的时间比较少,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大都来自教师的讲解,而不是自己朗读的收获。问答式教学取代启发式教学。
4.学生朗读能力不强。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参与朗读的面小,课堂上进行朗读的时间不充分,很少听到学生声情并茂、绘声绘色、抑扬顿挫的朗读,而误读现象成了课堂极不和谐的“噪音”,削减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二、研究方法及对象
1.本课题的实施选择文献研究、行动研究、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等方法进行研究。
①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资料,学习、整合国内朗读教学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为本课题的研究补充有价值的信息,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成果借鉴。
②行动研究法:以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为先导,设计好指导朗读的策略,增强子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适切性,在教学实践中关注现状的不断改进,分析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策略因素,重视教师个人和团队的教学反思,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③经验总结法: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鼓励教师反思自己的课堂实践,引导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札记”、“教学论文”等,总结个人研究经验及团队研究成果,实现经验共享,共同提高。
2.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为学校5-6年级学生
三、本课题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突破
(一)解决的主要问题
1.引导教师加强理论学习,用理论来观照实践,深化教师朗读教学目标意识,促使教师形成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的技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2.通过有目的、有层次、有步骤的朗读指导训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达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通过学科教研活动的开展和理论培训,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切实贯彻“以读代讲”的教学原则,让朗读贯穿课堂始末,提升学生参与朗读的面,真正实现以读促讲,读中理解,读中感悟的教学方式的转变。
4.通过研究,形成浓郁的教研氛围。由于缺乏专业引领,学校大多数教师没有经历完整的课题研究的过程,对参加课题研究动力不足。而本课题起点低,贴近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际,促使教师将日常的教学活动转化成行动研究,以此强化教师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全校形成浓郁的教科研氛围。
(二)预期的研究突破
把组织教师广泛读书,学习理论作为研究启动,把指导教师开展课堂观察、澄清自己的教学作为研究的基础,把鼓励教师坚持课堂实践作为研究的核心。针对小学生可塑性强的优势,全面落实教师指导朗读的多种策略,抓实从“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到“具体朗读训练”再到“评价提升朗读能力”等逐层深入的研究过程,促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切实提高。经过研究,总结出适合本校乃至当地的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系列指导策略和课堂活动程序。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研究原则
(一)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理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有两个基点:一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的语文素养;二是重视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而要实现上述两方面的理念要求,就离不开阅读,尤其是朗读。因为阅读是最基本的学习语文方法,而朗读则是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如默读、速读、跳读等的基础。为此,在小学三个阶段中的阅读目标中都提出了“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同时又提出了“诵读”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多种文体的文章的要求。
为了培养学生必要的朗读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和基本的语文素养,在“教学建议”中又提出了“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建议和“遵
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的建议。这就启示我们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不仅要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而且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形成朗读能力。同时注意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指导策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朗读能力,并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实现培养良好语感、形成基本的语文素养的课程目标。
2.儿童学习方式理论
学习方式是一个组合概念,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方式,包括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和社会参与的有机结合。其中学生的行为参与方式是载体,认知和情感因素表达了学习方式的实质内涵。新课程的实施,要求不仅要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而且要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追求高品质的学习方式,倡导学习方式的综合化。学生学习方式综合化的要求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不光要有行为参与方式,更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
儿童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由法国近代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提出:“由于所有一切都是通过人的感官而进入人的头脑的,所以人的最初的理解是一种感性的理解,正是有了这种感性的理解作基础,理智的理解才得以形成。所以说,就我们最初的哲学老师是我们的脚、我们的手和我们的眼睛。”“为了要学会思想就需要锻炼我们的四肢,我们的感觉和各种器官,因为它们就是我们的智慧的工具。”卢梭又指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在达到理智年龄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上述论述从教育哲学的角度表达了两个观点:一是儿童时期的学习方式是“感性的”,其认识过程必须借助于四肢和各种感觉器官去完成,因此儿童的学习方式具有参与性、实践性、生活性、情境性和体验性的特点;二是教育应当尊重儿童的这种认知心理和认知特点,不能用成人的认知规律和学习方式来教育儿童,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一文中曾倡导学生的“六大解放”。他倡导的“六大解放”和“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的学习方式同卢梭提倡的儿童学习方式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即“感性的”,都具有参与性、实践性、情感性和体验性的特点。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研究儿童学习方式的认知心理,把握其本质和特点,从教学内容出发,选择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