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的文本逻辑关系分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学生的文本逻辑能力关系分析能力
把握文本结构首先需要从阅读输入阶段开始。在高中英语课堂里使用最多、最频繁的文本就是教材中的课文。教材中课文的文体除占主要部分的记叙文、说明文外,还包括戏剧、访谈、应用文等,有些语篇结构特征相对复杂。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文本结构教学,培养学生的文本结构意识,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结构的能力。
一、熟悉常见文体的基本文本结构特点
不同体裁的文本具有基本的文本结构特点。例如,叙述文一般由背景、主题、情节和结局等成分组成。说明文结构模式有比较—对比结构、问题—解决结构、原因—结果结构、时间顺序结构、列举结构和描述结构。
教材中课文中占比最多的就是记叙文和说明文。教师在语篇教学中,在接触此类文体的文本之初就帮助学生分析其基本文本特点,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记叙文、说明文学习过程中知己知彼,迅速把握文本结构。即使碰到结构复杂的文本,也能做到由此及彼,透过表层的文字,厘清文本脉络。
以模块三第一单元中Reading课文“Fog”为例。本语篇文体为故事类记叙文体,全文故事有背景,有发展,有高潮,有结局。语篇结构清晰、语言鲜活,具有故事记叙文本的鲜明特点。教师在本课阅读教学中,应在学生了解记叙文六要素及文章大意之后,就其文本结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归纳故事记叙文体的鲜明特点,帮助学生掌握该类文本的结构特点。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
(1)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2)To achieve the purpose, in what way does the author organize the passage?
学生通过对写作目的的分析可以体验文本写作目的,及作者为达到该目的组织文本的方法与特点,归纳记叙类文体主要构成成分。然后,教师可以追问:Is this way of organizing such a passage helpful for achieving its writing purpose? Why or why not? 从文体写作目的达成度方面引发学生对文本结构的思考与评价,培养思辨能力。
对本文结构的梳理可以帮助学生在后续的类似语篇学习中快速解读文本结构特点。例如,模块二第一单元中Reading课文“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以及以模块二第三单元中Reading课文“The curse of the mummy”等记叙文体的课文都具有类似的结构。
此外,对于教材中若干戏剧、访谈、应用文等结构相对复杂的文本,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该文本结构。例如,教授戏剧类课文时,教师可以按照戏剧里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层次引导学生梳理文本结构;教授应用文体的课文时,教师可以从应用文的功能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帮助语篇功能得以达成的框架结构。
再如访谈类问题,以模块六第二单元中Reading课文“The search for happiness”为例,这是一篇以寻求幸福为主题的访谈。文本主要由问答组成。主持人先后提出了几个问题,嘉宾回答。文本貌似是问答,实际上却探讨了幸福是什么,如何寻找幸福,如何保持幸福,从而构成了文本的框架结构。学生学习本文时,教师可以牢牢抓住这种“问答”的文本特点,以提问方向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梳理文本结构。
例如,教师可以首先提问:
(1)Is the reading passage a story or a conversation?
(2)How many people are in it?
(3)Who are they?
(4)Where are they?
(5)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体裁、主要人物与主题。随后,教师布置阅读任务:
(1)Find out the questions the host asked.
(2)Underline all the questions.
(3)Decide which aspect each question is about.
由此,学生通过检索、分类理清了文本结构,同时训练了逻辑思维能力,积累了阅读对话类文本的经验。
二、掌握梳理文本结构的有效方法
(1)标题的利用
语篇的标题皆与主旨相关。有的标题一目了然地揭示文本内容,如模块一第一单元中Reading课文“School life in the UK”, 模块三第二单元中Reading课文“English and its history”以及模块四第二单元中Reading课文“The Olympic Games”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鲜明的标题,在阅读文本前,启发学生预测文本结构,在培养学生预测能力的同时,引起学生对文本结构的关注,培养其文本结构意识。
对于有悬念的标题,教师可以在读后让学生利用文本结构,准确提取线索,解释标题,在引导学生利用文本结构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其分析、解释的思辨能力。例如,模块一第三单元中Reading课文“Dying to be thin”以及模块四第三单元中Reading课文“Not just watching a film …”为例,语篇的标题初看晦涩难懂。但是当学生了解了文本主旨,文本框架结构后,会迅速搜索到解释标题的线索,给标题以清晰的解释。因此,教师在布置阅读任务时,需要针对文本结构,让学生把握文章脉络,建立各段落之间的意义连接,然后再就标题提问。
教材中还有一些课文设有子标题。例如,模块九第二单元中Project课文“Imperial Tombs”为例,就设有The Ming Imperial Tombs, The Qing Imperial Tombs, Preserving the tombs 三个子标题,以“总—分—总”的形式描述了皇陵。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问:
What is the function of the first paragraph?
How many tomb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What is mainly talking about in the last paragraph?
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梳理语篇结构,同时关注子标题对于构建语篇结构的作用。
(2)段落的利用
教材中的语篇多由自然段组成。段落间的衔接体现了语篇的逻辑,是作者写作目的的达成手段,体现出文本的组织层次。段落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分析文本的宏观组织结构。教师在布置阅读任务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段落安排及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把握整篇文章的框架构造。
例如模块九第一单元中Reading课文“Canada—lan d of maple trees”的语篇由11个自然段构成。第一段引入话题,第二段讲加拿大自然资源,第三段至第七段讲加拿大城市,第八段讲加拿大景点,第九段讲加拿大历史,第十段讲枫树,最后一段小结,整篇文章分为三个层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归纳总结各段意义,然后再按逻辑关系将四个自然段分为三个层次,由此把握语篇整体脉络。
(3)提示词的利用
英文中很多词汇和词组在句子间起到连接作用,表达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是我们分析文本微观结构很好的帮助。例如,表示因果关系的because, since, therefore, as a result;表示递进关系的moreover, in addition, besides;表示分总关系的in a word, to draw a conclusion;表示先后顺序的firstly, secondly, finally 等。教师在课文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把握这些具有连接功能的词汇的作用,并以此为依据抓住语篇脉络。
例如模块二第二单元中Reading课文“An adventure in Africa”中,学生可以通过“on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