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提纲《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一、商品的含义与基本属性
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商品都是二者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物美、质量、品牌、性能"等是说使用价值、“价廉、便宜、实惠”等与价值有关)
二、关于货币
1.产生: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出现时间比商品晚)
2.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本质:一般等价物。
4.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价值尺度
①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③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2)流通手段
①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②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③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④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5.其他职能: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三、关于纸币
1.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 优点: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3.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4.关于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这时纸币购买力下降、经济过热。导致通货膨胀主要原因之一是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解决办法是: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增加有效供给;运用紧缩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2)通货紧缩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下跌的现象。这时市场疲软、经济萎缩,通常伴随经济衰退。短时间内对人民生活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物价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影响经济发展。解决办法: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特别是要扩大内需;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四、关于货币与财富
1.金钱就是货币。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2.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
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五、关于信用工具
1.核算一定时期的经济收支往来时,通常使用的结算方式有: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 2.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1)信用卡:
①含义: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其中,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②功能及优点: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2)支票:
①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对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②种类: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
六、关于外汇
1.外汇的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1)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
(2)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影响
①利:有利于进口贸易、企业对外投资、偿还外债、公民出国留学或旅游、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等;②弊:不利于出口贸易、引进外资、外国人购买中国的商品或服务。(试一试:谈谈人民币贬值对我国的影响)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
(1)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2)意义:①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②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国内、对世界都有影响)
七、影响商品的价格有哪两个主要因素?
(一)(单位)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根本因素是价值)
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即整个行业的“平均”时间)3.几对关系:(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及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2)(单位时间内生产的所有)商品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4.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①对个别商品生产者来说,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使个别劳动时间降低,甚至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会处于有利的地位。②对整个社会来说,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使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①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二)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1.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形成卖方市场(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2.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形成买方市场(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除上述两个主要因素外,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还有纸币发行量、国家经济政策等)
八、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经营分别有什么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主要影响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量)
(1)需求法则:一般来说,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价升量减;价降量增)(2)需求弹性理论: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若A、B是互为替代品,A的价格与人们对A 的需求量之间成反向变化,与对B的需求量成同向变化;若A、B是互补商品,A的价格与人们对A、B的需求量之间均成反向变化。
替代品: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如:牛肉与猪肉)互补品: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如:汽车与汽油)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2)提高劳动生产率。(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九、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一)客观因素
1.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成同向变化)
2.居民的收入水平。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具体表现:
(1)一般来说,消费水平与当前可支配收入成同向变化。
(2)居民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未来收入预期乐观,消费量就会加大;反之,则减少。(成同向变化)
(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成反向变化) 3.物价总体水平
一般来说,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成反向变化)
(二)主观因素
1.消费心理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其特点是与众不同,标新立异。过分标新立异不提倡。)(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心理不健康。虚荣心驱使、超出自身经济承受力。)(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其特点是讲究实惠,根据需要消费。是一种理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