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提高题专题复习第九章 压强练习题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提高题专题复习第九章 压强练习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的某一深度处,记下U 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h ,下列操作中能使高度差h 不变的是( )
A .将探头放在酒精中的同样深度处
B .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C .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D .将探头在原深度处向其他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
2.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A 、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他们的密度之比ρA :ρB =1:3,底面积之比S A :S B =4:3,A 对B 的压强和B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 :P B =1:2,则他们的高度之比h A :h B 为( )
A .9:4
B .3:2
C .3:1
D .9:2
3.两个均匀物体A 、B 质量分别为m A 、m B ,密度分别为ρA 、ρB ,底面积分别为S A 、S B ,高度分别为h A 、h B ,将A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A 对B 的压强为p 1,B 对桌面的压强为p 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p 1=A B
m
g
S
B .p 1=B A
m g
S
C .p 2=A B B
()m m g
S +
D .p 2=A B A
()m m g
S +
4.装有水的塑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瓶底的压力为1F ,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
1p ;将瓶倒置后(如图乙所示),水对瓶盖的压力为2F ,瓶盖对桌面的压强为
2p ,则( )
A .12F F =
B .12F F <
C .12p p =
D .12p p <
5.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 .盛水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较大
B .液面下深度相同的a 、b 两点处的压强相等
C .两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
D .盛水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较大
6.如图所示,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容器甲,乙,现将两个容器倒入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若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大,试比较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甲,p 乙( )
A .p 甲>p 乙
B .p 甲<p 乙
C .p 甲=p 乙
D .不能确定
7.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C 型管内充满了水,用轻塑料片盖住两端管口,再用手指压住塑料片,把管放在竖直平面内,如图,放开手指后则( )
A .水从a 端流出
B .水从b 端流出。

C .水从 a ,b 两端同时流出。

D .水不会从任何一端流出
8.高压锅是应用液体沸点随着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设计的,下表中列出了水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图中高压锅盖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0mm 2,限压阀的质量为40g ,大气压值取1.0×105Pa .请你通过计算并对照下表来判断,用该高压锅烧水,水温最高可以达到 气压/×105帕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水的沸点
100104108111114116118119120 /℃
A.120℃B.118℃C.114℃D.104℃
9.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重力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正方体A、B。

已知m A:m B=3:8,则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3:4 B.4:3 C.3:2 D.2:3
10.如图,开口向上的两个“凸”形管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的,除了凸部分在竖直管上的位置有高低之外,其余完全相同.现将甲管装盐水,乙管装等质量的蒸馏水,两管液面都超出各自的凸出部位,且液体都已将各管的凸出部分充满.则两管底部受到液体压强之间的关系是
A.P甲>P乙B.P甲< P乙C.P甲= P乙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1.如图甲所示,一个底面积为200 cm2且足够深的薄壁柱形平底容器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用一弹簧将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实心物体M(不吸水)固定连接在容器底部的中心位置。

现往容器中缓慢注水,弹簧弹力大小与注水体积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当M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从A到B的加水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为
_____Pa(不计弹簧的质量和体积,弹簧伸长量每变化1 cm,弹力变化1 N,且弹簧在弹性
限度内变化)。

12.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同一高度处分别有 A、B两点。

若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
p 甲_____p

;若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时,则A、B两点压强关系是A p'
_____B p'(均选填“>”“=”或“<”)。

13.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10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1;用细线拴一金属球,将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如图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2;将细线剪断,金属球沉到容器底部,如图丙所示,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8N,p1:p2=5:7,金属球浸没在水中的浮力为______N,则金属球的密度为_______kg/m3
14.甲、乙两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都为P,现沿水平方向将甲、乙各切去一半,如图(a)所示,则剩余一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_________P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将切下部分互换位置替放,如图(b)所示,此时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P乙′与P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ρ水=1.0×103kg/m3。

水对容器底部B处的压强是
__________Pa,水对容器顶部A处的压强p A与水对容器底部B处的压强p B的比值
p A:p B=________。

16.装有液体的轻质密闭圆台形容器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若将该容器倒置放置,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将______,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将____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如果倒置前、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Δp 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Δp 液,则Δp 容____Δp 液(选填“>”、“=”或“<”)。

17.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它们的质量相等且ρ甲>ρ乙,在它们上方各放置一个完全相同的铁块,则他们对地面的压强p 甲_______p 乙;若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且ρ甲>ρ乙,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 甲_______p 乙 (均选填“>”“<”“=”). 18.如图所示,在河中间固定一个细长圆管,管内有一轻质活塞,活塞下端位于水面,面积为1厘米2,质量不计,大气压强为51.010 帕.现将活塞缓慢提高15米,则在该过程中外力对活塞做功______J .(g 取10N/kg )
19.有A 、B 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2:1,密度之比为3:4.将它们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A 对B 的压强与B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

20.如图所示,两个正方体铁块,边长之比为3∶1,若如图甲所示放置,则B 受到A 的压力与水平地面受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若如图乙所示放置,则A 受B 的压力与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_____,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1.小明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的值,实验装置及方案如下:
步骤1: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的底端,然后用细线拴住活塞的颈部,用弹簧测力计多次匀速拉动活塞,读出测力计的示数都为1.2N;
步骤2: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再次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活塞,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6.8N;
步骤3:注射器吸入部分液体,并将活塞推至底部,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再次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活塞,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7.4N.
其他相关数据如表:
注射器的容积V/mL注射器有刻度的部分长度L/cm 大气压的值p/Pa
2.5
3.90
请根据小明的实验方案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进行步骤1的操作目的是为了测出___ ,如果省略这一步骤,会导致最终的测量结果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造成步骤2和步骤3测量结果有差异的原因是___ ;
(3)步骤3中,向注射器内吸入___效果较好(选填“水”或“植物油”);
(4)为了保证装备的气密性,堵住针筒前端小孔,将活塞拉动一段距离,松手后,观察活塞能否回到原来的位置,离原来位置越 ___(选填“远”或“近”),气密性越好;
(5)测出的大气压的值为___Pa;(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6)分析实验中造成误差的原因,你认为选用体积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注射器,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22.如图所示,小雨用U形管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

(1)实验前先检查U形管压强计左右两液柱是否______,然后用手轻轻按压橡皮膜,观察两液柱是否出现明显_______。

(2)调好装置后,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第一次操作”所示,表格中记录的液体深度h应指图中的_______(选填“h1”或“h2”)。

(3)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
第一次操作(橡皮膜较紧)第二次操作(橡皮膜较松)
实验次数液体橡皮膜方向
液体深度
h/cm
U形管两侧液面
的高度差Δl/cm
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Δl/cm
1
水朝下5 3.0 4.5
2朝下10 6.09.0
3朝下159.013.5
(4)小雨发现,探究的液体和U形管压强计里面装的液体均为水,但两者压强数值差异很大。

以第一组数据为例:
水对金属盒的压强:p =ρgh=1×l03kg/m3×10N/kg×0.05m =500Pa,
压强计两侧液体的压强差:Δp=ρgΔl=1×l03kg/m3×10N/kg××0.03m=300Pa,
思考后,她将金属盒的橡皮膜调松些,重新进行了测量,记录在上表最后一列。

对比第一次操作数据发现:
①金属盒橡皮膜安装的松紧程度对本次实验正确结论的得出______(选填“有”或“无”)直接影响。

②正确操作下,U形管压强计显示的压强差总是比金属盒所处位置的压强小,原因可能是:______。

23.小明为了研究装满水的容器放入球体前后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F的情况,利用若干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以及不同球体进行实验.实验中先在每个容器中装满水,测得此时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为15牛,再将不同球体分别轻放入各个容器中,并测得此时各个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F.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见下表.
①观察比较序号1或2或3中的实验现象、球体密度、压力F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初步结论是:________.
②观察序号4与5与6中的实验现象、球体密度、压力F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球体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最终沉底________.
③观察序号6与7与8中实验现象、球体体积V、压力F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球体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最终沉底________.
④小明得出“当球体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小球质量越大,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就越大”的结论.由表中实验序号________的现象、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判断小华得出的结论不正确.
⑤若某实心小球的密度为2000千克/米,体积为500厘米,并将其放入上述装满水的容器中静止后,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为________牛.
24.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

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____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6 cm,注射筒内的容积是4.5ml,计算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_______cm2。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_____Pa。

(5)小明了解到班内同学的实验误差普遍很大,有的偏大,有的偏小。

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2条)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5.小宇同学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在同一块海绵上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来进行探究。

(注:所用每块砖重力和型号大小都相同)
A.一块砖平放在海绵上 B.两块砖叠放在海绵上 C.一块砖竖放在海绵上
(1)小宇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_____________;
(2)现观察比较图A、B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有关,比较图A、C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_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

四、作图题
26.指出图中物体对平面、竖直面与斜面的压力方向.
27.如图,一个烧杯静止在粗糙的斜面上,烧杯内有一小球悬浮于水中,请画出小球所受浮力和烧杯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
28.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块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_______)
五、计算题
29.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1×10-2m2盛有深度为0.3m水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求:
小球放入前压强
(Pa)
放入后压强
(Pa)
质量(kg)密度(kg/m3)
甲3332 1.02500
乙29403430 1.51500
(1)水的质量m水。

(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容。

(3)现将甲、乙两个实心均匀光滑小球分别放入该容器中,测得两小球放入容器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已知甲、乙两小球的质量以及它们的密度,数据如下表所示,求两小球放入容器前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化量Δp甲和Δp乙之差。

30.将重为6N、底面积为100cm2的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往容器里注入20cm深的液体。

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体积为400cm3的物体A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0N;将物体A浸没在液体中时(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5.2N(容器的厚度不计,液体始终未溢出)。

求:
(1)物体A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
(2)液体的密度;
(3)物体A浸没后比未放入时,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
(4)物体A浸没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31.“振华30”轮船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起重船,有“大国重器”之美誉。

某次施工中,“振华30”轮船将重达几千吨的海底隧道接头装置,匀速缓慢的从其上表面距海面 10 m 深的水下提升到空中。

“振华30”起吊装置、滑轮组示意图如图甲,提升过程中,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

接头装置脱离水面后,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

不计绳重及摩擦,不计海水阻力,ρ海水=1.0×l03kg/m3,g取10N/kg)。

求:
(1)开始提升前,隧道接头装置上表面受到的压强; (2)隧道接头装置的重力; (3)隧道接头装置的密度。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详解】
A .将探头放在酒精中的同样深度处,深度不变,液体的密度减小,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p gh ρ=液可知,探头所处压强变小,U 型管中的液体高度差减小,故A 错误;
B .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变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液可知,探头所处压强变大,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故B 错误;
C .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变小,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液可知,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小,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故C 错误;
D .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将压强计的探头在原深度处向其他方面任意转动一个角度,不会影响压强的大小,故D 正确。

故选D 。

2.A
解析:A 【分析】
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先根据体积公式求出两圆柱体的体积,根据m=ρV 表示出质量,根据G=mg 表示出重力,然后根据p=F
S
表示出A 对B 的压强和B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结合已知条件即可求出他们的高度之比. 【详解】
实心圆柱体A 、B 的质量为:
m A =ρA V A =ρA S A h A ,m B =ρB V B =ρB S B h B ,因为p=
F S =
G S =mg S
所以A 对B 的压强和B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A B p p =A B A B B m g S m g m g S +=A A B m m m +=12
所以m A =m B ,即ρA S A h A =ρB S B h B ,
A B h h =B B A A S S ρρ=B B A A S S ρρ⨯=3314⨯=9
4
故选A .
3.C
解析:C 【详解】
AB .图中,A 对B 的压力
1A A F G m g ==
受力面积为S A ,则A 对B 的压强
1A A A A
F m g p S S =
= 故AB 错误;
CD .图中,B 对桌面的压力
2A B A B F G G m m g ++==()
受力面积为S B ,则B 对桌面的压强
2()A B B B
F m m g p S S +=
= 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4.D
解析:D 【详解】
AB .液体压强是由于受到上方液体重力的作用产生的,且正立放置时,水的全部重力都压在瓶底;倒立放置时,水的一部分重力压在瓶盖上,还有一部分重力压在瓶子的锥形部位。

所以正立时水对底的压力大于倒立时水对盖的压力,即12F F >,故AB 错误; CD .因为瓶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瓶和里面水的总重力,所以无论瓶口朝上还是朝下,它们的重力不变,即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因为S S >低盖,所以根据F
p S
=
可知,倒立时对桌面的压强大于正立时对桌面的压强,即12p p <,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5.C
解析:C 【详解】
A .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容器质量也是相等的,所以对桌面的压力是相等的,根据F P S
=
可知,由于容器是相同容器,底面积相等,所以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故A 错误; B .a 、b 两点深度相同,根据P ρgh =可知,液体密度不同,所以压强不相等,故B 错误;
CD .两中液体质量相等,又是直柱型容器,故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所以两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根据F
P S
=可知,压强也是相等的,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6.A
解析:A 【详解】
由图可知甲乙两容器底部所处的深度h 相同,且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大,根据公式p gh ρ=可得,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又因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根据公式m V ρ=得,甲容器中液体的质量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体积,则甲容器中液体的重力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重力,故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两个容器相同,说明容器和桌面的接触面积相同,根据公式F
p S
=可得,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故选A 。

7.B
解析:B 【详解】
A .手指从上、下两开口处同时移开后,a 端水的压强等于大气压,管内外的压强差为零,水不会从a 端流出,故A 不符合题意;
BCD .而b 端水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加上C 形管中高出b 端所在水平面以上水柱所产生的压强,所以b 端水的压强大于大气,b 端管内外存在压强,水从压强大的地方流向压强小的地方,所以C 内的水会从b 端流出,故B 符合题意,C 不符合题意,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当高压锅内气体刚好将限压阀顶起时,此时锅内水温度达到最高.高压锅内气体刚好将限压阀顶起时,锅内气体对出气孔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和限压阀对出气孔的压强之和,根据
p =
F
S
、G =mg ,则锅内气压为: p =p 0+p 阀=p 0+F S 孔=p 0+G S 阀孔=p 0+m g S 阀孔=1.0×105Pa +-620.04kg 10N/kg
1010m
⨯⨯=1.4×105Pa . 由表可知,当锅内气压为1.4×105Pa 时,水温为114℃,即该高压锅内水温最高可以达到114℃.故C 正确.
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ρ=m
V =G
g V
=G gV ,由图像可知,甲物质密度为:
ρ甲=
G gV 甲甲=-33120N 10N/kg 810m
⨯⨯=1.5×103kg/m 3
, 乙物质密度为:
ρ乙=G gV 乙乙=-3320N 10N/kg 410m
⨯⨯=0.5×103kg/m 3
, 所以两种物质密度之比为: ρ甲:ρ乙=3:1。

因m A :m B =3:8,则两正方体体积之比为:
A B V V =A A B B m m ρρ=3381
=18
, 则两正方体边长之比为:
A B a a
12
, 则两正方体的底面积之比为:
A B S S =A B
2
2a a =2212=14
, 则两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 B p p =A A B B F S F S =A A B B G S G S =A A B B m g S m g S =3184
g g =32。

故C 正确。

10.B
解析:B 【分析】
由液体压强特点知,液体压强只与密度和深度有关,所以将图中容器凸出部分割掉,不会影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割去部分体积相同,利用密度公式判断出这部分质量大小,比较出剩余部分液体质量大小,再利用F G mg p S S S
===判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 【详解】
由于液体压强只与密度和深度有关,假设将图中容器凸出部分割掉,使两容器都变成一个规则的细圆柱形,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不变.
凸出部分完全相同,即体积相同,盐水的密度大,根据m V ρ=知,割去部分液体质量
''m m >盐水,原来质量相等,所以有:''m m m m -<-盐盐水水,即割掉这部分后,剩余
部分盐水质量小,蒸馏水质量大; 根据F G mg
p S S S
=
==可得: P P <甲乙. 故选B .
二、填空题
11.1200 【解析】 【详解】
第一空.M 的体积V=(0.1m )3=1×10-3m3, 当M 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F 浮=ρ液gV 排=1×103kg/m3×10N/kg×1×10-3m3=10N ;
解析:1200 【解析】 【详解】
第一空.M 的体积V =(0.1m )3=1×10-3m 3, 当M 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F 浮=ρ液gV 排=1×103kg/m 3×10N/kg×1×10-3m 3=10N ; 第二空.M 的底面积S M =(10cm )2=100cm 2,
由图乙可知,水加到A 位置开始,弹力减小,说明物体受到浮力,A 位置是物体的下表面,
当水加到1700cm 3时,弹力为零,说明浮力等于重力,设弹簧从A 位置到弹力为零(弹簧为自然伸长状态)时,弹簧上升的高度为Δh ,A 位置到弹力为零,加入水的体积 V 1=1700cm 3-800cm 3=900cm 3, S 容Δh + S M Δh = V 1,
200cm 2×Δh +100cm 2Δh =900cm 3, Δh =3cm , 弹力F 1=
3cm
1cm/N
=3N , 说明弹力变化了3N ,A 位置之前物体受到的弹力是3N ,此时弹力和重力相等,即G =F 1=3N ,
当水加到1700cm 3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F 浮1= G =3N , 排开水的体积
V 排1=133
3N
110kg/m 10N/kg
F g ρ=⨯⨯浮水=3×10-4m 3=300cm 3, 水面到物体下表面的距离
h 1=3
12
M 300cm =100cm V S 排=3cm , 由图乙可知,弹簧在A 、B 位置的弹力相同,B 位置的弹力为F 2=3N ,B 位置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弹力为零到B 位置弹簧的形变量Δh 1=3cm ,B 位置物体受到浮力 F 浮2=F 2+G =3N+3N=6N , 排开水的体积 V 排2=
233
6N
110kg/m 10N/kg
F g ρ=⨯⨯浮水=6×10-4m 3=600cm 3, 水面到物体下表面的距离
h 2=3
22
M 600cm =100cm V S 排=6cm , 水面到A 位置的距离
h = h 2+Δh +Δh 1=6cm+3cm+3cm=12cm ,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
p =ρgh =1×103kg/m 3×10N/kg×0.12m=1200Pa 。

12.> < 【分析】
本题中液体对甲容器底的压强可以看做液体在A 点压强与A 点下方液体压强之和即 同理可知 【详解】
[1]由题意可知,A 、B 两点的压强相等,而且A 点所处的深度小B 点所
解析:> <
【分析】
本题中液体对甲容器底的压强可以看做液体在A 点压强与A 点下方液体压强之和即
()12121=+=+=A A A A A A p gh g h h gh gh p p =ρρρρ+甲甲甲甲甲甲2
同理可知
()12121=+=+=B B B B B B p gh g h h gh gh p p =ρρρρ+乙乙乙乙乙乙2
【详解】
[1]由题意可知,A 、B 两点的压强相等,而且A 点所处的深度小B 点所处的深度即
11A B p p =,12A B h h <
根据公式p gh ρ=可得
ρρ甲乙>
以A 、B 两点向下的这部分液体作为研究对象,因为液体的高度相同A B h h 22=,则该部分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A B p p >22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应为A 、B 两点的压强与A 、B 两点向下的这部分液体对容器压强之和,则有
11A A B B p p p p +>+22

p p 甲乙>
所以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 p 甲乙>。

[2]若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p p ''甲
乙,由图可知h h <甲乙,根据公式p gh ρ=可得 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即
ρρ甲乙>
以A 、B 两点向下的这部分液体作为研究对象,这部分甲乙两种液体的高度相同,则
A B p p ''>22
A 、
B 两点的压强应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与A 、B 两点向下的这部分液体对容器压强之差则有
A B p p p p ''''-<-甲2乙2

11A B p p ''<
若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时,则 A 、B 两点压强关系是A B p p ''< 。

13.3000
【解析】由可得, ,所以;
图乙中压力增加量等于小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所以金属球浸没在水中的浮力为;
图丙中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和容器底面对小球的支持力, 所以,即,所
解析:3000 【解析】由F
P S
=
可得1121225/7P F F F P S S F ===, 110F N =,所以214F N =;
图乙中压力增加量等于小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所以金属球浸没在水中的浮力为2114104F F F N N N =-=-=浮
; 图丙中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和容器底面对小球的支持力, 所以F
G F =-丙压
浮,即84N G N =-,所以12G N =,则物体质量为 1.2G
m kg g
=
=; 由=F gV ρ浮水排得4333
4==410110/10/F N
V V m g kg m N kg
ρ-==⨯⨯⨯浮物排水, 所以金属球的密度为33431.2=310/410m kg kg m V m
ρ-=
=⨯⨯物。

点睛:本题考查了压强、重力、二力平衡和阿基米德原理的综合应用,入手点是能从三图中找到金属球重力和浮力之间的关系。

14.等于 P 乙’>P>P 甲’ 【解析】
试题分析:沿水平方向将甲、乙各切去一半,重力减半,压力减半,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剩余一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甲=P 乙。

因为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
解析:等于 P 乙’>P>P 甲’
【解析】
试题分析:沿水平方向将甲、乙各切去一半,重力减半,压力减半,受力面积不变,根据
S
F
P =
,剩余一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甲=P 乙。

因为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二者对地面的压力G=F=PS ,由图(a )可知S 甲>S 乙,所以G 甲>G 乙,沿水平方向各切去一半,甲减少的质量比乙大,然后将切下部分互换位置替放后,甲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原来的压力,乙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原来的压力,而两者的受力面积不变,故P 乙’
>P>P

’。

考点:压力和压强
15.17∶35 【详解】
[1]由图可知,水对容器底部B 处的压强为
[2]水对容器顶部A 处的压强pA 与水对容器底部B 处的压强pB 表达式为 联立可知
解析:17∶35 【详解】
[1]由图可知,水对容器底部B 处的压强为
33B B 10kg/m 10N/kg 0.35m 3500Pa p gh ρ==⨯⨯=水
[2]水对容器顶部A 处的压强p A 与水对容器底部B 处的压强p B 表达式为
A B A ()p g h h ρ=-水
B B p gh ρ=水
联立可知
B A A B A B B B ()0.35m 0.18m 170.35m 35
g h h p h h p gh h ρρ---====水水 16.变大 变小 >
【解析】 【详解】
[1]倒置后,液体深度h 增大,∵p=ρgh ,∴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增大;
[2]正放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如图a 所示:
F=ps=ρghs >
解析:变大 变小 > 【解析】 【详解】
[1]倒置后,液体深度h 增大,∵p=ρgh ,∴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增大; [2]正放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如图a 所示:
F=ps=ρghs >G
倒置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p′s′=ρgh′s′<G
∴F >F′
即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将变小; [3]倒置前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
G F p S S
=
=水
容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F p S
=液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