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六部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形成的原因讲解
隋唐三省六部制形成的原因讲解隋唐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官制的一种形式,指的是设立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和六部(礼部、吏部、度支部、工部、刑部、房部),集中政府权力,实行专职统治的制度。
隋唐三省六部制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政治需要、经济发展和文化因素等。
以下详细解释:首先,政治需要是隋唐三省六部制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隋唐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提高政府效能,对朝政进行一系列,设立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等三省来监察和领导各部门。
这样可以使得皇帝能够直接掌握政权,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管控和考核,从而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执行效力。
其次,经济发展也是形成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原因之一、隋唐时期,国家开始大规模地进行农业开发、水利建设和经济交流,对内实行均田制和租佃制,对外开展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这使得国家财政和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为了更加有效地管理国家的财政和经济,隋唐政府设置了度支部、工部和房部等六部来负责经济资源的调配和管理。
度支部负责财政收支、税赋等方面,工部负责建筑工程和水利设施的兴修,房部负责土地、房产的调查和分配,这样可以实现对经济生产和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规划,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此外,文化因素也对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隋唐时期,中国文化和制度的发展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和成熟的阶段。
在文化方面,隋唐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应用,儒家思想强调人的正道和君权至上,这符合隋唐政权加强集权的需要。
在制度方面,秦汉以来的官制和科举制度逐渐完善,社会秩序相对稳定,政府内部需要有相对完善的行政体系来实现对各级官员的选拔和评价。
因此,设立三省六部制度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前代制度,为政府的稳定和运作提供了基础。
综上所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是政治需要、经济发展和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政治需要使得政权加强集中和控制,经济发展需要专门机构来管理财政和经济资源,文化因素使得儒家思想和既有制度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土壤。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省六部制度成为了中国古代官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汉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区别
秦汉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区别论述答:1三公九卿制:秦汉时期;三公是指丞相辅佐皇帝治理天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和太尉主持军事;秦朝的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九个部门的长官.2三省六部制:隋唐确立三省六部制度确立于隋朝一直到清朝末期,六部制一直未作改动,对于三省制,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作过一些不同的调整和补充;三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吏、礼、户、兵、刑、工;比较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1.相同点:1都是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中央行政制度;2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2.不同点:1确立和盛行的时代不同:三公九卿制确立于秦,盛行于汉;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盛行于唐;2内部结构不同:三公九卿制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机构,其中行政、军事、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皇帝的家政、国政混为一谈;三省六部制则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3丞相的组成和地位不同:前者中的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后者由于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了皇权;4作用和地位不同:三公九卿制的确立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趋向巩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则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明清时六部跟隋唐六部的区别答:唐初定六部名称“吏、户、礼、兵、刑、工”,隋唐:三省体制,则把相权一分为三,体现皇权的加强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分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削弱了相权.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标志: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明清主要突出内格个宦官明朝:明太祖废中书省,罢丞相不设;明成祖设内阁清朝:又设军机处1清初: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2雍正设立军机处明的政治制度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军机处:为了加强皇权,雍正时设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置,标志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明清时期与唐宋时期六部之比较相同点1、提高清王朝行政效率,专制皇权高度发展;2、进一步对皇权的加强不同点1、两者的隶属关系不同;2、二者在国家机关的地位不同;3、二者机构完善程度不同;。
三省六部制
刑部
刑部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督察院管稽察、 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明清)。 类似现在的司法部和公检法部门。
工部
工部为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 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矿冶、纺织等 官办工业无不综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类似 现在的工信部、水利部、城乡建设部。
门下省
侍中二人为省长。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门下
省为东台,侍中称左相,武后光宅元年(公元684年)称 纳言,垂拱元年(公元685年)改门下省为鸾台。开元元 年(公元713年)改称黄门省,侍中称监,天宝元年(公 元742年)改称左相。
门下侍郎 2人,为侍中之副,龙朔二年改称东台侍郎。
武后垂拱元年,称鸾台侍郎,天宝元年,又称门下侍郎。 属官有左散骑常侍 2人,掌规讽过失,侍从顾问。 左谏议大夫 4人,掌谏诤得失,侍从赞相。
给事中 4人,掌驳正政令之事。 起居郎2人,掌录天子法度。
尚书省
都堂
尚书令一人,正二品,掌典领百官。 左右仆射各一人,从二品,掌统理六官,为令之贰,令阙则总省
事,劾御史纠不当者。
左、右司
左丞一人,正四品上;右丞一人,正四品下。掌辩六官之仪,纠
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吏部、户部、礼部,左丞总焉;兵部、 刑部、工部,右丞总焉。郎中各一人,从五品上,辅佐左、右丞; 员外郎各一人,从六品上。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唐沿隋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样是国家最高 的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国家的政务, 同时把原尚书省诸曹正式确定为吏部、户部、礼部、兵 部、刑部、工部六部。六部下有司,部的首长称尚书, 副首长称侍郎,各司正、副负责人称郎中、员外郎。
高中历史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在古代中国政治与行政演进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专制主义与官僚政治两条主线。
专制主义的性质和官僚制度的特征共同决定了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不可避免.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约会形成一个内在平衡,一旦平衡打破,行政的运行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而与此同时皇权加强,相权削弱又是趋势。
唐朝时期,为了削弱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三,实行了三省六部制:一、图示展示三省六部制运行机制:二、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意义及评价1.特点(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2)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3)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
(4)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2.意义(1)三省六部制是一套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2)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为此后历代王朝沿用。
(3)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恶性的发展或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和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失去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3、评价:体制的成熟互相配合又互相制衡;同时与皇帝一起在政事堂讨论、制定国策,将皇帝的最后决策权纳入政务运行的程序中,这样既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相权,同时又保持了丞相对皇帝的制约,实现了权力的相对平衡,避免了君主独裁造成的失误不利影响相权被一分为三,往往会造成宰相相互掣肘,职责混淆的局面,尤其是唐代采用合议制度,到中唐以后,宰相互相党同伐异,以致酿成朋党之争总之:皇权和相权之争几乎是贯穿古代中国所有朝代的主旋律,二者之间的关系相互制约,又相互扶持、相互促进。
三省六部制
2012-10-03 19:02唐朝三省六部制①职能:三省: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②作用:分工明确又相互制约,提高了行政效率。
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汉至唐朝的选官制度①汉朝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②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采取九品中正制,依靠门第选官③隋唐时,科举制建立并完善: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垄断特权,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一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其发展总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二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
三加强对人民思想控制、文化专制发展趋势:地方权力不断收归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明清达到顶峰6特点:君主主宰国家;君主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人”和“奴才”的关系。
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
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
并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7.评价(1)积极: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②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维护祖国统一、国家独立与领土完整。
③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公共建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④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及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不利:①在封建社会上升发展时期,其积极面为主流。
但在下降时期,消极作用明显,严重阻碍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②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
中国历史上的三省六部制
熟悉中国古代史的人都知道,三省六部制作为一种中央最高政F机构,自隋唐以来,一直沿用到宋朝。
作为一种政F机构,能够沿用几百年必有其独到和精髓的地方,我们从这种制度的发展和设置分解来详细看一下。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为: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
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
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尚书,主管文书,掌握机密要政,称为中尚书,简称中书,一直沿用到东汉末期,曹操为了便于挟天子已令诸侯,设立秘书令。
曹操的儿子曹丕废除汉帝,建立魏国,同时进行了政治机构改革,将秘书改为中书,于是中书省正式成立,后来西晋灭魏国,但却沿袭了中书省,此后历代都沿袭了曹魏设立的中书省。
北朝时曾恢复六官制,隋文帝建立隋朝后,吸取前面几个朝代的经验,废除六官制设立内史省,也就是中书省,至此中书省与门下省、尚书省,并称为三省。
门下省,最初设置在魏晋时期,最初称为侍中寺,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到西晋的时候正式称为门下省,从名字上我们可以看出,门下省是属于皇宫门以内得机构,是陪侍皇帝左右的人。
到隋朝时正式称为最高权力机构的三省之一。
尚书省成立于魏晋时期,最初称为尚书台,它是由汉代皇帝的秘书处中主管文书的尚书发展而来的,最初是职位较低。
到三国时期,尚书台成为全国政务的汇总机关,以后几个朝代大都沿用了尚书台作为全国政务汇总机关这一机构,其权利也得到不断增大。
到杨坚成立隋朝,尚书省才成为了全国的最高权力中心机构之一。
唐朝建立初期,延续了隋朝三省六部的权力机构,但随着唐朝的强盛和不断发展,三省六部的权利不断被分割和削弱,到了唐朝中叶,三省六部制已经是名存实亡,权力已经被大大削减。
宋朝秉承了隋唐的三省六部的制度,但一直就没真正使用过,处于完全的名存实亡,已经成为了一种名誉机构。
辽国的机构设置克隆了宋朝的机构,金国、元朝、明朝已经改三省六部为一省六部了。
三省六部的权力分工。
中书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进行预先制定策略,并草拟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查;尚书省负责执行。
隋唐三省六部制形成的原因
隋唐三省六部制形成的原因一、三省六部制形成的过程所谓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指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三省六部制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尚书,本是秦汉九卿之一的少府属下的一个小机构,主管收发和保管文书,到西汉武帝继位后,参用宦官为中书谒者,掌上书之职,武帝用其收纳章奏,到了西汉成帝时,建立了尚书台,执掌图书秘籍、章奏等事宜。
到了东汉武帝时,尚书渐次超越收发文件的职能,扩大到“出纳王命,辅政四海,权尊势重,责之所归。
”至曹魏时,尚书台脱离了少府的机构,成为完全的独立机构。
其长官成为皇帝之下的握有重权的最高长官,被称为宰相,仆射则相当于副相,尚书属下各曹则则成为主管全国事务的行政机构,西晋时尚书台则成为“朝政之本”,南朝刘宋时,孝武帝曾领召称:尚书,百官之元本,庶政之枢机。
这就是隋唐三省中的尚书省之源流。
中书官名,起于西汉,初由宦官担任,汉武帝在后宫游宴时,使阉宦“典事尚书”,称为中书谒者,简称“中书”,署令和仆射;成帝时,废仆射,改中书谒者为中书者令,让世人担任,均属少府管辖。
东汉时,不置中谒者令。
曹操为魏王时,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魏文帝曹丕继位后,将原来的秘书令改为中书省,设中书监、令为其长官。
因中书省接近皇帝,执掌机密,地位日渐显赫,逐渐取代尚书台的重要地位,而成为国家的机枢机构。
如西晋时,荀由中书监迁尚书令,实则明升暗降,因此当时有人相贺时,他说:“夺我凤凰池,诸君贺我耶!”及至南朝,中书监、令成为清流美职,中书舍人地位渐高,往往全权负责中书监事。
北周改中书为内史,隋承袭之,唐复设为中书省,此即为中书省之源流。
门下省的主官是侍中,侍中即侍于宫中。
作为皇帝顾问机构的门下省,是由皇帝的文武侍从们中衍生出来的。
在秦汉时期,侍中本无官署,是来往于殿内奏事的小官。
东汉时设立侍中寺,成为正式的皇帝顾问处,门下组织雏形初具。
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历史小作文
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历史小作文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这古代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先说这三省六部制,那可真是老祖宗们的智慧结晶啊!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六部呢,则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这一套制度在隋朝的时候就开始形成啦,然后在唐朝得到了完善。
咱先讲讲中书省,这中书省就像是皇帝的“智囊团”,专门负责给皇帝出谋划策,起草各种诏令。
那些大臣们在里面绞尽脑汁,想着怎么能把国家大事规划得妥妥当当。
想象一下,一群穿着长袍、戴着官帽的大臣们,围坐在一起,眉头紧皱,手里拿着毛笔,一边讨论一边在纸上写着各种方案,那场面,别提多严肃认真了。
门下省呢,它的职责主要是审查中书省起草的诏令。
要是门下省的官员觉得哪里不对劲,那就得提出来,让中书省重新修改。
这就好像是一道关卡,保证皇帝发出去的命令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没有差错的。
有时候,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官员还会因为一个诏令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让谁,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才是对国家好。
尚书省可就厉害了,它是执行机构,就像咱们现在的政府部门一样,把皇帝的诏令落实下去。
六部都归尚书省管,这六部各有各的职责。
吏部管着官员的选拔和任免,那可是个重要的部门。
想象一下,吏部的官员们对着一大摞的官员档案,仔细地审查,看谁有能力、谁有品德,谁能胜任更高的职位。
有时候为了一个官员的升迁,他们得反复讨论,调查这个人的政绩和口碑。
户部呢,管着国家的财政税收。
户部的官员们天天对着账本,算着税收有多少,支出有多少,怎么才能让国家的钱袋子鼓起来。
每年收税的时候,那可是忙得不可开交,从地方到京城,各种账目飞来飞去。
礼部负责礼仪、祭祀和教育等事务。
遇到重大的祭祀活动,礼部的官员们就得提前好久开始准备,各种仪式的流程、祭品的准备,一点都不能马虎。
教育方面呢,他们还得操心科举考试的事儿。
兵部就管着军事啦,招募士兵、训练军队、兵器制造,这些都归兵部管。
一旦有战事,兵部的官员们就得紧张起来,调配兵力、准备粮草,那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试述唐朝三省六部制
试述唐朝三省六部制唐朝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流行的太平盛世政治机构之一。
它由玄宗时期改组而成,自一百多年一直使用至宋朝,并在日本的五代十国时代中,影响了日本的政治架构。
该机构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18年)就开始实施,至贞观二十一年(741年)止,一直实行了一百多年。
三省六部制由三个省、六个部组成,即中央机构三个署台形成的省,以及由贵族、内侍、文官、外官、兵官、刑官六个部组成的部。
其中,三省包括国务院、太学和户部,六部中最重要的是内侍部、文官部和外官部。
国务院是实行朝政的最高机构,由中央政府实施。
它负责制定朝廷的政策、制定颁布法令,掌控宪官机关和各种机构的管理。
此外,国务院还负责总理审议国家重大事务,并提出朝廷行政上的资质质量和政策要求。
太学是唐朝的教育政府,它负责掌管书院的日常管理,以及教学秩序、学生的考试、编写官方政策,以及面向国内外学者的开放。
此外,太学也负责收集和报告朝廷所需要的报告,并编写档案,以便政府依据。
户部则主要负责税收与金钱管理,掌管经济资源、担保朝廷的财政收入,以及改善官吏的福利状况等任务。
此外,它也负责收集朝廷的税务统计报表,以及负责登记私人财产、收支档案编写等事宜。
内侍部是唐朝中央实施的最重要六部之一,负责实施朝廷的日常外交,同时负责接待外国使节,和统管各省的外交事务。
此外,内侍部也负责筹备朝廷活动、颁布朝廷奖章,以及管理唐朝的殿堂宴会等门类。
文官部负责维护公共行政赋予贤良、管理吏部、训纪政令、总理军务、掌管刑法、治理经书等工作,其职能覆盖了唐朝政府的大部分领域。
外官部负责与外国政府的外交关系,负责举行外国使节的宴会,编组政策,以及管理各地的外交机构和外官。
此外,外官部也负责协调海外商业与外国关系。
兵官部负责驻守在各处的军队,以及维护朝廷的安全。
它负责掌管兵力的编制、补充,以及协调军事行动,并负责推行朝廷武装巡逻。
刑官部则负责执行法律,负责掌管罪犯,管理刑狱,责成吏部审判犯人,以及维护政府的安定。
三省六部制是什么
三省六部制是什么
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后一直到清末。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效率高: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负责草拟吧颁布皇帝的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
三省职责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相互监督,相互牵制:中书省颁布的皇帝的诏令和政令,如果门下省发现不符合皇帝的意思或是不可行应驳回。
尚书省只负责执行政令,无其他权利。
扩展资料:
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的诏书,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长官侍中二人;尚书省“无事不总”,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
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尚书省职责为执行,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均称尚书,六部分领各种政治事务,每部又领四司,计24司。
三省的长官共议国政,行宰相之权,其议政场所为政事堂。
尚书令位高权大,自隋以来,基本不设。
左、右仆射代领尚书省事,亦职为宰相。
三省六部制
结构图
门下省 刑 工 部 部
(起草政令)(管理 政务) (审核政令)
地方
州(郡) 县
三省六部
二、三省六部制
7、作用:
1)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 统治力量; 2)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3)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它 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完善)
三省六部的意义与影响:
二、三省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制
6、特点: 1)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 牵制和监督; 2)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 为三,且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
(加强中央集权制有了新发展,从由集权方 式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发展到用分权的方 式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中央
中书省 吏 部 户 部
皇帝 尚书省 礼 部 兵 部
第一,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 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第二,使宰相的权力——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 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在秦汉,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 政事,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每当皇帝无能,丞 相就可能专权。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三分相权,有利解决皇权与 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 集思广益的效果; 第三,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 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 度的成熟。此后,历朝基本上沿用这种制度。
一、三省六部制概述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
为户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工部
发展概述: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隋朝正式
说明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创新
隋唐时期有2项政治制度的创新,它们分别是三省六部和科举制。
三省六部
隋朝在政治上确立了重要的制度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
唐朝沿用隋朝制订的三省六部制,主要机构有三省、六部、一台、五监、九寺。
中书省的正副长官是中书令和侍郎,下设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制。
门下省的正副长官是侍中和侍郎,下设给事中,负责审核中书省起草的诏旨,驳正违失,并审批尚书省的奏钞。
尚书省的正副长官是尚书令和左右仆射,下设左右丞;该省统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贯彻执行中央拟定的政令。
因唐太宗曾任尚书令,以后臣下避居该职,形同虚设,故左右仆射实际上成为尚书省的最高长官。
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
当时在门下省还设政事堂,为三省宰相共议军国大事的场所。
科举制
唐代是科举制度的奠基期。
唐代科举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进士科的崛起,并成为了士子出身人仕的首要途径。
唐代开诗赋取仕之风,大大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通过科举考试,把作诗投入仕之道,这必然促使世人对诗的努力学习和钻研。
当时整个知识分子阶层几乎都是诗歌作者,诗成了知识分子学习、钻研的必修科目。
三省六部
• 子部:指记录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 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 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 文学、农学十分发达。每家著书一种,后 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 子书,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 都归入子部。 • 集部:凡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 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 属于一人所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 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
• • • • • •
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别为: 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 户部:负责财政、国库 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 兵部:负责军事 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具体审判另有大理 寺负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 审。谓三司审。 • 工部:负责工程建设
•Leabharlann 中书省长官在隋朝称为内史令,唐朝称为中书 令,副职称中书侍郎。门下省长官在隋朝称为纳言, 唐朝改叫侍中,门下侍郎副之。尚书省长官称为尚 书令,尚书仆射副之。但由于唐太宗在即帝位前曾 担任这个职务,因此在唐朝此后的时期,这个官职 轻易不授,而以尚书仆射为尚书省长官。唯安史之 乱后,郭子仪有大功于唐室,无官以宠之,遂授尚 书令。另朱温篡逆前亦自称之。中书省内设中书舍 人若干,掌草拟诏命。门下省内设给事中、散骑常 侍、谏议大夫、起居郎、拾遗等官,掌规谏。尚书 省下设左右丞,分管六部。六部的长官都称为尚书。 • 三省之中,尚书令、仆射位高,为人臣之极而 无实权。实际行使相权的是中书、门下两省大臣。
•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南宋诗人辛 弃疾创作作品。这首词约作于淳熙十五年 (1188)。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上饶带湖。 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 下笔数千言立就。”辛、陈两人才气相若,抱负 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 人。1188年,辛、陈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一 时传为词坛佳话。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
一、三省六部制
汉、唐选官制度的比较: 唐选官制度的比较:
汉 唐 选拔的方 自下而上的 中央政府分 实质: 实质:把官员的选拔权收 法和途径 推荐 科考试 西汉至东汉前期: 以才能( 西汉至东汉前期:才 以才能(主 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能和品德; 要是考试成 标准 能和品德; 度的加强。 度的加强。 东汉后期: 东汉后期:出身门第 绩)
③影响: 影响:
思维拓展: 思维拓展:隋朝府兵制和西魏 府兵制有什么区别? 府兵制有什么区别?从上层建筑
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分析,隋朝府兵 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分析, 制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 制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
不再军民异籍、兵农合一。 不再军民异籍、兵农合一。 隋朝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 隋朝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 均田制的基础之上
贞观年间, 例 : 贞观年间 , 唐朝中央政府 三省的运作机制是 ( ) A、尚书——中书——门下 尚书——中书 中书——门下 B、尚书——门下——中书 尚书——门下 门下——中书 C、中书——门下——尚书 中书——门下 门下——尚书 D、门下——中书Hale Waihona Puke —尚书 门下——中书 中书——尚书
例: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某机构的职权 时说: 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 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 这个机构应是 A.中书省和门下省 B.尚书省和中书省 C.尚书省和门下省 D.礼部和吏部
一、三省六部制
5、职权: 职权: 中书取旨, “ 中书取旨 , 门下封
驳决策机构——“中拟”; ,尚书奉而行之” 尚书奉而行之” 中书省是决策机构——“中拟” 中书省是决策机构
门下省是审议机构——“门审” 门下省是审议机构——“门审”; 审议机构 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尚 最高行政机构 行”; 六部的职能见书本T75。 六部的职能见书本T75。
名词解释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名词解释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六部制是指古代中国的官制,它是基于君主专制的制度体系,由三省(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和六部(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工部)组成。
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既体现了君主权力的控制和分工,又对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三省六部制在政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央政权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逐渐形成具有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三省承担着制定政策和处理国家大事的职责,而六部则负责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
这种分工不仅保证了政令的及时传达和执行,而且使得政府的管理更加高效和有序。
此外,三省六部制也为君主提供了集中决策的基础,使得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得以维护。
其次,三省六部制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工部负责工程建设和军事装备的生产,户部管理国家财政,吏部掌管官员的选拔和考核,这些部门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的经济管理和合理的资源配置,三省六部制为国家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创造了条件。
此外,三省六部制对人民生活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也做出了贡献。
礼部负责管理国家礼仪和礼节,刑部负责司法审判,这些部门的工作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运行和秩序。
通过规范行为规则和维护公平正义,三省六部制为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带来了福祉。
然而,三省六部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由于权力集中在君主手中,导致了官僚主义的滋生和腐败的产生。
官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别和权力的不平等,导致了一些腐败现象的发生。
其次,三省六部制对地方自治和民众参与政治的限制较大。
地方政府的权力受到限制,人民的政治参与程度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政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官制的一种体现,它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为中国古代王朝的统治提供了有效的管理体制,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一、三省六部制
D、相互配合
例:唐朝政权中,处于行政节制中心 重要位置的是 A.中书省 C.门下省 B.尚书省 D.六部
例: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 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的意 义在于 ( )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择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C、加强了皇权
D、中央机构有明确的分工与制约, 提高工作效率
驳,尚书奉而行之” 中书省是决策机构——“中拟”;
门下省是审议机构——“门审”;
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尚 行”; 六部的职能见书本T75。
材 料:
唐初,中书省长官中书令(二人), 门下省长官侍中(二人),尚书省长官 左、右仆射都是宰相。 皇帝往往指定年纪较轻品级较低的官 员担任职务,这些品级较低的官员要例 加“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 等名号。尚书省长官地位最高,权最重, 常遭皇帝猜忌,有时甚至虚设。
5、评价: 2)消极作用:
A、 科举制维护了封建社会,是造成 中国封建社会长于他国的因素之一;
B、它禁锢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 致力于四书五经,脱离了实际; C、箝制了思想,最严重的是阻碍了知 识分子放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于 西方的文化因素;
思考:汉代实行怎样的选官制度, 其后又是如何演变的?汉、唐选官制 度有何不同?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思考:结合P78小字内容,谈谈两税 法有何局限性? • 弊端: • (1)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 • (2)大地主隐瞒财产,向农民转嫁负担 • (3)政府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 更严重
例:北魏、东魏、西魏、北周、隋朝、 唐朝在实施下列诸制中有一项有着较 悠久的历史联系:
A、均田制
C、科举制
B、租庸调制
材料:“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 而赋于人,量出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 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 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 居人之税,夏秋两入之。其租庸徭役悉省,而丁 额不废。” ——《新唐书——杨炎传》 问:比较两税法与租庸调制,其最大特点是什 么?
三省六部制
2021/5/27
3
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别为: 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 户部:负责财政、国库 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 兵部:负责军事 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
具体审判另有大理寺负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 御史台、大理寺会审。谓三司审。 工部:负 责工程建设
2021/5/27
地防止外戚大臣专权纂位和地方势力分裂割据。
2021/5/27
6
2021/5/27
7
谢谢观看!
2021/5/27
8
4
沿袭及变革
隋的三省六部制,形式上继承汉魏旧制,总结 了秦汉以来的统治经验,隋文帝建立的这一整 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表明封建 制度已发展到成熟阶段。自隋定制,唐朝基本 沿用隋朝制度,而后一直沿袭到清朝。
2021/5/27
5
对管理的影响:
利用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①分工明确 ②效 率 ③互相牵制 ④分散相权,集中皇权 发展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有效
三省六部制的沿袭和改革 及对管理的影响
组员:
2021/5/27
1
隋唐——三省六部制
唐朝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
三省:从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中央政权体系, 分别为: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尚 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 政令;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 中 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 令。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 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 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 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
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
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
三省从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中央政权体系,分别为: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
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
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六部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别为: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户部:负责财政、国库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兵部:负责军事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
具体审判另有大理寺负责。
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
谓三司审。
工部:负责工程建设中书省长官在隋朝称为内史令,唐朝称为中书令,副职称中书侍郎。
门下省长官在隋朝称为纳言,唐朝改叫侍中,门下侍郎副之。
尚书省长官称为尚书令,尚书仆射副之。
但由于唐太宗在即帝位前曾担任这个职务,因此在唐朝此后的时期,这个官职轻易不授,而以尚书仆射为尚书省长官。
唯安史之乱后,郭子仪有大功于唐室,无官以宠之,遂授尚书令。
另朱温篡逆前亦自称之。
中书省内设中书舍人若干,掌草拟诏命。
门下省内设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拾遗等官,掌规谏。
尚书省下设左右丞,分管六部。
六部的长官都称为尚书。
三省之中,尚书令、仆射位高,为人臣之极而无实权。
实际行使相权的是中书、门下两省大臣。
特点①分工明确②效率高③互相牵制④分散相权,集中皇权意义及影响第一,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
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
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
三省六部制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为户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和工部。
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创立的。
隋文帝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和内侍)。
三师、三公只是一种荣誉虚衔。
五省之中,只有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才是真正的中枢权力机构(秘书省掌图书典籍,职任较轻;内侍省掌侍奉宫掖,委以宦官)。
三省各有明确分工。
编辑本段发展概述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
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三省六部制、兵部、刑部、工部。
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
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汉光武帝刘秀在尚书台设三公曹、吏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书,为六部前身。
西晋时,有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属尚书省。
隋唐中书省的长官为中书令(隋称内史令),副长官为中书待郎(隋称内史待郎),主要职官有中书舍人。
中书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起草之责主要由中书舍人负担。
门下省的长官为待中(隋称纳言),副长官为黄门侍郎(后改称门下侍郎),主要职官有给事郎。
门下省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敕,如认为不当,司以封还和加以驳正,称“封驳”。
驳正之权主要由给事中掌握。
中书、门下二省都设在宫内,所以又有谏诤之责,设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左右拾遗,分属二省(左属门下、右属中书),以匡正皇帝的过失。
尚书省设在宫外,长官为尚书令,因唐太宗为秦王时曾经出任尚书令,后来实际不任命,由副长官左、右仆射代行职权。
仆射之下有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负责都省职事,总领六部。
各部长官称尚书,副为侍郎.各司之长为郎中,副为员外郎,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
他们对中央担任具体事务的九寺三监(或五监)及地方上的府、州、县官有领导、监督之权。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是三省分工原则,从而彼此制约,以掌管国家大政。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台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高宗死后,移至中书省,玄宗时改名中书门下);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号为参知机务、参议得失等,也是宰相。
此时,决定政事之权己不全由三省长官,其后又有以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名的他宫参政。
唐中叶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真正的宰相。
三省长官却先后被排斥出宰相行列,成为荣誉职,决定政策之权则被剥夺。
玄宗以后,中书舍人起草诏敕之权又为翰林学士所分割;尚书省各部司的职权,在安史之乱后也大部分为各种使职所瓜分。
故唐中叶后,三省六部制名存买亡。
宋承唐制,设门下、中书、尚书三省、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但北宋前期除刑部尚保留审覆天下大辟案的职权外,三省六部的主要职权都己转移至其他机构,其长官也都只作为寄禄官衔,另派升朝官分别主判,以处理残留细务,三省六部制仍是名存实亡。
王安石变法时,以三省取代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与枢密院对掌文武大权。
除正、副宰相外,门下、中书省分设左、右谏议大夫,左、右司谏,左、右正言拿原谏院所领谏诤弹劾职务,起居郎、起居舍人拿原起居院所领修起居注职务,又分设门下后省、中书后省,为门下省及中书省下属机构,分别以给事中及中书舍人主管,以给事中拿原封驳司的封驳职务,并以封还词头的方式行使封驳权。
尚书省下领六部,由各部尚书、待郎主管,以原审官东、西院,流内铨,三班院所领职务归吏部,以原三司与司农寺所领主要财政职务归户部,以原太常礼院所掌礼仪职务复归礼部,以原审刑院纠察在京刑狱司覆刑狱及三司有关审核合计帐册等职务并归刑部,以原三司有关修造、坑治等职务归工部,某些次要军务归兵部,并废除枢密院之外的旧有机构,恢复六部下属二十四司。
隋朝三省六部制宋公元1086年,反变法派执政,改为三省共同议事,奏请取旨,分省治事行下,买际上使三省合一,后习惯上常统称三省。
南宋公元1129年,又实行三省合一,二十四司也时或省并,如公元1129年以礼部兼主客,祠部兼膳部,兵部兼职方,驾部兼库部,比部兼司门,工部兼虞部,屯田兼农部等,还省并若干寺监入六部。
公元1163年,又进一步省并六部下属诸司,如以司封兼司勋,礼部兼祠部,兵部兼驾部,都官兼比部,工部兼屯田等。
辽代南面官系统中,设三省六部(其中“中书省”初名“政事省”),设官同于宋制。
金、元、明只设一省六部,一省,金为尚书省;元、明为中书省。
明1380年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
至此,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制。
编辑本段组织架构三省从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中央政权体系,分别为: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
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
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六部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别为: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户部:负责财政、国库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兵部:负责军事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
具体审判另有大理寺负责。
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
谓三司审。
工部:负责工程建设中书省长官在隋朝称为内史令,唐朝称为中书令,副职称中书侍郎。
门下省长官在隋朝称为纳言,唐朝改叫侍中,门下侍郎副之。
尚书省长官称为尚书令,尚书仆射副之。
但由于唐太宗在即帝位前曾担任这个职务,因此在唐朝此后的时期,这个官职轻易不授,而以尚书仆射为尚书省长官。
唯安史之乱后,郭子仪有大功于唐室,无官以宠之,遂授尚书令。
另朱温篡逆前亦自称之。
中书省内设中书舍人若干,掌草拟诏命。
门下省内设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拾遗等官,掌规谏。
尚书省下设左右丞,分管六部。
六部的长官都称为尚书。
三省之中,尚书令、仆射位高,为人臣之极而无实权。
实际行使相权的是中书、门下两省大臣。
编辑本段三省的历史演变1、秦朝秦朝在少府下设尚书,主管典籍,为后世尚书省的发端。
2、汉朝汉武帝夺外朝(以丞相为主的正式的政府机关)权,设立以大将军为首的内朝,专门处理军国大事。
以原属少府的尚书以及中书谒者来转达表章,沟通内外朝,为后世尚书省的发端。
东汉时设置尚书台,统领百官政事,长官称尚书令。
但是此时的尚书台在体制上仍然属于少府序列,官品低微,所以另派大将军、大司马、太傅以录尚书事的名义秉政。
东汉末设侍中寺,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
置侍中、散骑常侍等官,多以卓有学识的士人充任,为一时清选。
3、魏晋南北朝三国曹操自任丞相,移原隶少府的尚书吏部曹、选部曹等尚书诸曹为丞相属官,将汉武帝建立的内朝转为外朝官署,这是尚书省建立的开端。
按:东汉时虽有尚书台、已经成为处理政务的主要机关,但毕竟是隶属于内廷的官署,不能说是国家的正式政务机关。
曹丕以尚书诸曹权力过大,遂以曹操设立的专门处理机密文书的秘书省为基础另设中书省,掌管机要,起草和发布诏令。
置中书监、令各一人,以中书监为长官。
南北朝时侍中、散骑常侍的权力逐渐扩大。
北朝则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治机构的重心。
晋代,正式有门下省的建制。
4、隋隋朝建立后,将北周仿照周礼设立的官爵制度废除,设立了以三省六部制为主体的中央官僚体系。
隋设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秘书省类似于后来的馆阁,内侍省则是一个专门的宦官机构,主持中央政权的就是尚书、门下、内史三省。
三省互相牵制,共同向皇帝负责。
其中,决策者为内史省,长官称内史令;审议者是门下省,长官称纳言;处理日常政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置尚书令、左右仆射各一人,下设吏、礼、兵、度支(后改称民部)、都官(后改称刑部)、工六部。
隋朝,三省长官均为相职,同时,三公、三师也参预朝政,也是宰相。
5、唐唐代三省制的特点是在建立不久就向二省、一省转变。
这种变化的动因在于皇权对于相权的控制、以及提高行政效率。
首先、为了控制相权,皇帝逐渐使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预朝政,实际行使宰相的权力,但是由于没有宰相崇高的体制,所以便于控制。
渐渐的,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这些宰相职务已经变成了一个崇高的虚衔,而真正的宰相却成为一种临时性质的职务,这符合从汉代开始的相权不断下降的规律。
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
”(《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主要有“平章事”和“同中书门下三品”等。
唐太宗贞观八年,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
”“平章事”之名始于此。
唐高宗永淳元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
长兴四年为避讳(慕容延钊父名章),曾改为“同中书门下二品”,因为尚书仆射是职事官从二品。
贞观十七年,萧瑀、李勣并“同中书门下三品”,因为侍中、中书令是正三品,“同中书门下三品”之名始于此。
高宗以后,宰相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衔,否则即使担任中书令也不能称为宰相,品位高者亦如此(有三公、三师头衔的除外)。
三省合署议事、办公,三省职能逐渐趋向混同合一。
三省分权,势必造成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等弊端。
为了三省之间协调行动,三省首长定期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事。
自武德年间开始,中书、门下集议于政事堂,政事堂设于门下省。
(《通典》:“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
”)。
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
”由此,确立了中书省的中心地位。
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政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印,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
从此,中书门下正式成为宰相的办事机构。
尚书省在唐代一度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旧称。
中书省在唐代一度改称西台、凤阁、紫微省,旋复旧称。
门下省在唐代一度改称东台、鸾台、黄门省等,旋复旧称。
6、五代制度与唐无异,但是由于连年征战,实际上宰相并不掌握权力。
三省形同虚设。
政事多由皇帝特派使臣办理,成为宋代以差遣为正官的开始。
7、宋在宋代,虽然三省名义始终存在,但是已经混同为一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