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人口发展现状及趋势
浅析我国人口老龄的化趋势及其影响

浅析我国人口老龄的化趋势及其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对社会、经济以及家庭的影响也越发明显。
本文将从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以及其影响两个方面进行浅析。
人口老龄化是指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年增加,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的速度超过总人口增长的速度。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老龄人口的比重正持续上升,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8.7%,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30%。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主要受以下原因影响:第一,生育率下降是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原因。
我国的生育率在过去几十年内持续下降,特别是在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后,生育率更是大幅下降。
生育率的下降导致了新生人口数量减少,老年人口相对增多。
第二,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得寿命延长。
随着医疗水平提高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老年人的寿命得到了显著延长。
然而,寿命延长带来了老年人口的增加,加大了社会养老负担。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社会养老负担也在显著增加。
目前我国的养老金制度还比较不完善,养老保障的问题亟待解决。
加强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和,解决老年人口面临的经济问题,是一个迫切的任务。
第二,劳动力供给短缺。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导致劳动力供给短缺,这将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人口老龄化使得劳动力市场失衡,可能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生产效率下降,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第三,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的变化。
人口老龄化使得家庭结构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4-2-1”现象,即一个成年子女要同时承担抚养、赡养两代老人的经济压力。
同时,由于子女工作、生活等原因,老年人往往需要独自生活,会产生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等问题,给家庭关系带来新的挑战。
总结起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趋势不容忽视,其影响牵动着社会、经济、家庭等各个方面。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国家和社会应加强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
浅析我国面临的人口危机及应对策略

浅析我国面临的人口危机及应对策略我国面临的人口危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老龄化问题和人口结构失衡问题。
老龄化问题是指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而工作人口比例相对减少的情况。
人口结构失衡问题则是指性别比例失衡、男女比例失衡以及农村人口流失等情况。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
首先,要加强老龄人口的养老保障。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愈发重要。
政府可以加大对养老院建设的投入,提供养老服务和护理服务。
同时,要加强对养老金的保障,提高养老金的发放金额,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其次,要促进人口结构的平衡。
政府可以通过控制生育政策,鼓励年轻夫妇生育二孩,以增加生育率。
此外,要加强对女性权益的保护,提倡男女平等,并且减少性别歧视。
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就业机会,吸引农村人口回流。
另外,要提升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的提升对国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此外,要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此外,要鼓励人们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支持。
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失问题严重,政府可以通过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和服务水平,吸引农村人口留在本地。
此外,要加强对少子化问题的关注。
少子化问题是人口结构失衡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夫妇生育子女,提高生育率。
最后,要积极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人口老龄化问题中的关键方面。
政府可以加大对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建设力度,提高保险覆盖率,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和医疗保障。
综上所述,我国面临的人口危机可以通过加强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障、促进人口结构平衡、提升人口素质、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关注少子化问题以及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等一系列策略来应对。
浅析我国人口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

也有很大提升 ,然而我们也不能否认当今 世界出现的部 分拜金 主义 、享 乐主义 、极端个人主义观念的扭曲和道德滑坡现象。比如新闻上经 常曝 光的贪污腐败 、极度拜金 、三鹿奶粉与肯德基事件 、非法商人使用地 沟 油 、女孩失联现象等等。 二 、提 高 我 国 人 口素 质 的 对 策 ( 一 )不断的发展 本国经济。建 国以来 ,随着经济 的发展 ,我 国人 口的身体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都有所提升。经济发展对 人 口 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经济 发展是 提高人 口素质的根本 途径。一 方面 , 提高人 口的身体素质需要社会拥有 良好的卫生条件 、较高的医疗水平 以 及人 民良好的生活水平 。然而只有我国的经济得到大力发展 ,我 国才更 有能力把资金 投入 到 医疗卫 生事 业 ,为人们 解决 ‘ 看 病难 、难 看 病 ’ 的问题 。另一方面 ,提高人 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也依赖于国家 的教 育水平 程度 。只有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都上去了 ,国家才会进一步加 大教 育经 费的投入 ,完善我 国的教育体系 ,进而才会促进人 口科学文化 素质的提 升。最后 ,在经济发 展的条 件下 ,人们 的价值 观 和世界 观也 会发 生变 化。人们会慢慢 的认识到 自 身 的活动是否对他人产生 了不利 的影响 ,思 想观念就会发生变化 。那些社会上 的不 良现象 以及行为也会慢 慢的褪去 和减 少 。 ( 二 )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以提 高人 口素质。经济发 展虽然是 提高人 口素质的基础 。但是 ,经济发展之后 ,国家如果不把资 金、精 力投入 到 科学 、教育 、文化 、体育 、卫生等社会事业上来 ,那也无从谈 起提高人 口素质 之说 。尽管有些社会工作 因 自身 的局限性在投入后可 能不会看到 人 口素质的明显提 升 , 但毕竟会起 到一些作用 。比如加大 医疗 卫生事业
我国人力资源的数量情况

浅析我国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现状一、人力资源总量巨大,但质量偏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指出,截至年底,中国总人口达到万人(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其中,劳动力资源万人,比年增加万人;就业人员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万人,分别比年增加万人和万人。
整体看上,我国劳动力供给还是有所上升。
年农民工总量为万人,比上年增长。
其中,外出农民工万人,增长;本地农民工万人,增长。
这表明我国劳动力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劳动力后备力量充足。
但是这样巨大的人力资源,人口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的资料显示,我国岁以上国民受教育年限仅为年,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年,两项平均仍不到初中二年级水平,与美国年前的水平相仿,比韩国低近年。
专家们在报告中指出,我国国民受教育年限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接受高层级教育人口比例过低和初中以下学历人口比例过大。
二、劳动力参与率较大,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参与率指的是经济活动人口与人力资源总量的比率。
而我国的劳动年龄的界限为女性:岁,男性:。
表明,岁的人口越多,则劳动力参与率越高,国家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力越多,可以创造的国民收入越多。
图. 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对比如图所示,岁人口为人,占。
岁人口为人,占。
岁及以上人口为人,占,其中岁及以上人口为人,占。
同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个百分点,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个百分点,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个百分点,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个百分点。
三、潜在劳动力呈现下降趋势,急需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图. 、、、年我国按年龄和性别的人口状况年,我国人口状况属于年轻型(增长型)的人口金字塔,上窄下宽,潜在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重大,潜在劳动力数量大。
年至年期间,我国人口状况逐渐趋向于成年型(静止型)的人口金字塔,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这个时期的潜在的劳动力资源还是比较大,而且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存在较大的大人红利。
浅析当前我国人口形势对就业的影响

就 业 问 题 是 一 个 世 界 性 难 题 。 国 际 劳 工 组 织 提 供 的 (97 19 — 19 世 界 就 业 问 题 》 究 报 告 估 计 , 达 国 家 中 , 盟 的 失 业 问 题 98 研 发 欧
最严重 , 德国 、 国、 法 意大利均在 1 左右 , 国最低 , 2 美 约为 5 ; 东 欧 国家失业率平均在 1 ; 5 东南亚 和东亚在 亚洲金融 危机爆 发 以
来, 失业 率 也 大 幅 上 涨 , 律 宾 高 达 2 , 国 7 o, 菲 0 泰 日本 35 , / 0 .
劳动力人 口将 达到峰值 9 3 , 比 2 0 .亿 对 8 05年人 口抽样 调查 的数 据
93 .亿人 , 劳动力人 口将 增加 50 万人 。 00 总体 来看 , 目前一 直到 2 1 从 05年整个 “ 十二五 ” 间 , 国每 期 我
生育 , 忽视控 制人 口增 长 , 使我 国人 口总 量 由 5 7 猛 增 至 1 致 . 亿 0 亿 。翻 了近一番 。人 口猛增 , 必然使劳动力供 给猛增 , 而我 国本来 就是一个经济欠发达 的国家 , 经济发展规模有 限 , 能够提供 的就业 岗位更是有 限。我 国 目前沉 积较多 的失业 人 E , l不能 不说是 五六 十年代人 口政策 的失误 。改革 开放 以来 , 中央、 党 国务院高度 重视
衡、 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等诸多问题 , 就业形 势更 加不 容乐观 。针对
这种情 况 , 我们要果 断采取各 种措施来 降低 人 口老龄 化对今后 我
国就 业 形 势 的 冲击 。 1采 取 更 为 宽 松 的 人 口政 策 。 . 我 国应 该 在 目前 就采 取更 为 宽 松 的人 口政 会 发展计 划相适应 ,92 中华人 民共 18 年《
浅析中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压 力 是 我 国经 济 社 会 发 展 将 长 期 面 l 的 重 大 问 题 , 并 且 资 源 短缺 、 环 境 恶 劣 等 矛盾 日益
4 .各 种人 口 问题 的联 动 钳 制 目前 ,我 国 人 口 问题 处 在 相 互 作 用 、 相 互 制 约 的 关 系 中 。 因为 人 口过 度 增 长 , 所 以人 口控 制 难 以 实 现 , 人 口控 制 难 以 实 现 ,所 以
达国家。2 叭2年国家环境保护和发 改委 能源 组织统计,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 、人均水 资源 、 人均森林面积 、人均草场面积 是、分别是世 界 平均 水 平 的 1 / 3 、 1 / 4 、1 / 6 、1 / 3 。并 且随 着 我 国人 口 的继 续 增 长 ,“ 人 多 资 源 少 ”这 种 矛
口的 6 %左 右 。
人均资源不足 ,经济发展迟 缓,要想增加未 来劳动力 资源就必须提 高人 口出生率 ,提 高 人 口出生率就会 引起人 日过度增 长, 这是一个 “ 愈穷愈生, 愈 生 愈穷 ”恶 性 循 环 。
四 、解决我 国人 口问题的策略
1 .坚 持 计 划 生育 这 一基 本 国策 面对新 形势 ,中 国政府 已把促进 人 口长
三、现阶段我国 人口存 在的主要 问
题
1 .人 口规模 巨大是我国人 口问题 的核心 我 国是 世 界 . 人 口最 多 的 国 家 ,2 0 0 0年 的人 口达 到 1 3亿 , 多 ,预 计 到 2 1世纪 中期 , 我 国 的人 口将 达 到 1 6亿 。从 上 世纪 七 十 年 代 末我国就 开始实施 了计划 生育 政策 ,在随后 : = 十 几 年 的 时 间 里 这 项 基 本 国 策 发 挥 了举 世 瞩 目的作用 ,人 口的数量得到了 一定的控 制, 但是 由于我 国人 [ 】 基数大 ,每年的人 口净增 1 4 0 0 万 。 数量 庞 大 的人 口需 求 将对 我 国 的 自 然 资 源 、 生态 环 境 、社 会 发 展 和 经 济 增 长 带
浅析我国人口发展现状及趋势

1 人 口发 展 的含 义
11 对 “ 口” 理 解 . 人 的
期寿命 来 评定 人 口身体 素质 状况 中 国 城 乡与 地 区之 间 生育 率 上 的 巨大差 异 ,
人 1 的社会 结 构 ( 3 产业 结 构 、 业 结构 、 职
文 化 结 构 、城 乡 结 构 与 地 区 结 构 等 ) 两
人 E 平均 预期 寿命 一 般 以人 1平均 预 l 3
3
释 者 就 是 执 行 这 一 任 务 的 典 范 。伽 达 默
参考 文献
1 洪 汉 鼎. 释 学 — — 它 的 历 史 和 当代 发 展 诠
来解 决 误解 的 问题 施莱 尔 马赫 的理论 也 是存 在 一 定 的问 题 的 . 于 能否 对作 对
者 的 思 想 进 行 完 全 的 理 解 . 否 理 解 和 是
[ . M]北京 : 民出版社 ,0 1 人 2 0 2 夏 基松 . 现代 西 方 哲 学 【 . 海 : 海 人 M]上 上
的 . 定 其 面 貌 和 发 展前 途 的 , 决 自然 和
社 会 的 最 基 本 要 素 的 总 和 人 1 质 是 3素
较 为 有 利 生 长 环 境 的 农 村 及 贫 困地 区 妇女 的生育 率 . 这对 于 中国人 1 素质 的 3
的 自然 结 构 ( 别 结 构 与 年 龄 结 构 ) 性 与
一
人 1 是 由数 量 、 质 、 构 、 布 、 3 素 结 分 出生 、 亡 、 移 等 自身变 量要 素 及 家 死 迁 庭 、 姻 、 业 等社 会 经 济 要 素构 成 的 婚 就 复杂 的集合 体 人 口数 量是指 总人 口的
人口老龄化问题论文

人口老龄化问题论文进入二十一世纪,人口老龄化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
基于我国实行了三十年多的计划生育的国情,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人口老龄化问题论文篇1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摘要:老龄化作为21世纪人口的主要特征,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所以我们要通过对老龄化的分析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关键词:中国老龄化对策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人口死亡率和出生率下降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21世纪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中国已经进入世界人口老年型国家的行列。
虽然老龄化是21世纪的全球性问题,但中国尤为严重。
本文将通过对我国老龄化现状的分析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1、老年人口基数大。
我国已成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总数的1/5、亚洲老年人口的1/2。
2000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为881万,相当于印度的2倍,美国的2.5倍左右,比西欧各国老龄人口的总和还多。
预计到2020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达到2.65亿,约占总人口的16%。
2、人口老龄化速度快、规模大。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人口再生产属于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年龄结构非常年轻,结构变动趋势不明显。
新中国成立后在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卫生、医疗条件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从50年代到60年代中前期,生育率不降反升,死亡率迅猛下降,使中国人口增长率迅速上升,年龄结构趋向年轻。
从70 年代开始,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生育率开始下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趋势发生了转向,从趋向年轻变为趋向年老。
之后,随着生育率的进一步降低,老龄化进程也进一步加快。
3、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的人口分布不平衡,老龄化程度差异也较大。
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而在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低于东部。
浅析当前人口老年化现状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医疗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很多问题。
本文将对当前人口老龄化现状、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浅析。
一、当前人口老龄化现状1.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规模:人口老龄化是指65岁以上的年龄占总人口比例的增加。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到2050年,全球人口老龄化率将超过20%。
同时,在一些发达国家,老龄化已经成为了主要社会问题之一2.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正在加快。
这意味着老年人口的相对比例将迅速增加,社会将面临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二、老龄化带来的问题1.养老问题:老龄化会导致养老问题的加剧。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金、养老院等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将大幅增加。
而这些需求的增加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
2.医疗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也将不断恶化。
老年人常常需要更多的医疗服务和医疗资源。
然而,医疗资源有限,医疗服务的负担将会增加,这对医疗系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劳动力问题: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力的减少。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这将使得劳动力市场面临严峻的挑战。
劳动力短缺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的减缓,影响社会的发展。
三、应对措施1.完善养老制度:应该加大对养老制度的力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社会养老保险的建设,提高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和支付水平,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2.加大医疗资源投入:要加大医疗资源的投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增加医疗机构和设备的建设,培养更多的医疗人才,提高老年人的医疗服务水平,解决老年人的医疗问题。
3.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要鼓励老年人积极投入社会,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通过丰富多样的社交、娱乐和文化活动,提高老年人的社会融入感,缓解老年人的焦虑和孤独感。
4.加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

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内容提要: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
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
1999年,我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本文就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指出现状特点、分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所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人口;人口老龄化;对策20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迅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尤其是发达国家。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
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或7%,即可看作是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按照联合国的统计测算,2002年全世界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了10%,表明全球已经步入了老龄型社会。
由此看来,人口老龄化将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重大社会现象之一。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200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881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96%,我们已接近老龄化国家;2005年底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总人口数达到130756万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05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7%。
按照老龄化标准,我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有1.3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并且继续以年均3.2%的速度递增。
预计到201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3亿。
到204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1/4。
可见,正确认识并解决好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数量大。
人口问题论文免费范文

人口问题论文免费范文30年来,我国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人口问题仍是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人口问题论文免费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人口问题论文免费范文篇1浅析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在此前的三十年里,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享受到了人口红利。
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是中国社会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当下的中国人口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预计在21世纪上半叶,将迎来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高峰。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由金字塔形向倒金字塔形逐渐转变,总抚养比越高,人口红利越低。
而伴随抚养比的上升,全社会用来抚养的压力增加,GDP构成中消费率上升,储蓄率降低,投资高速减少,进而降低经济的速度发展甚至阻碍经济常规发展。
人口红利消失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挑战。
一、问题引出与分析(一)年轻人数量减少引起的内需减少从表面上看,与老年人相比,劳动适龄人口在消费的欲望和消费能力更强,这也就意味着,当我国当代的年轻人的数量在不断下降,年轻人占总人口比例越来越低的时候,我国的内需也就越来越弱。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观察我们会发现,当今的中国经济一直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换句话说,我国面临的最大的经济问题不在于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而在于如何解决内需不足、消化已有产能上。
从理论上分析,根据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每个个体都可以平稳的度过自己的一生,而不会今朝有酒今朝醉,所以当人们在进入壮年和中年之后,由于收入日益增加,这时收入就会大于消费,而此时,虽然青壮年的收入增加了,但是同时也会偿还在青年时期欠下的债务,更重要的是可以积蓄钱财以备养老。
政府一再强调提振内需,可是却没看到内需不是靠短期政策可以提振的,那是由长期的人口趋势所决定的。
浅析我国人口红利

浅析我国人口红利我国人口红利是指因人口结构转变所带来的人口红利,即适龄群体规模的增加和年轻化,可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首先,我国的人口红利主要来自于人口结构的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过去,我国的人口结构向老龄化方向转变,而现在,随着新一代年轻人的逐渐进入劳动市场,人口结构开始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这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其次,我国人口红利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因为适龄人口规模的增加。
随着我国人口规模的增长,适龄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这些年轻人现在正处在最能够为社会和经济作出贡献的年龄段,这对于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推动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我国的人口红利还表现在人力资本方面。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这些年轻人在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不仅增强了个人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力资源。
但是,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和适龄人口规模的变化,人口红利正逐渐衰退。
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剧和劳动力参与率的下降,这将导致我国适龄人口的规模逐渐减小,这就意味着我国将失去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口红利支撑。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和高素质人才,而我国的教育不断进步,却仍存在一些结构性不足,这也会影响到我国人口红利的发挥。
综上所述,我国的人口红利的确是我们的一个重要优势,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这一人口禀赋不是永久的。
在利用这一优势的同时,我们必须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为我国的经济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做好充分的准备。
同时,我们还必须制定更为合适的人口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尽可能地延长人口红利的期限,以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倡使用避孕药具。但 是 由于对 人 口问题 的严重性 认识仍 不够 深刻 , 政府没有制定 明确的人 口政策 , 因此计划 生育没有 能够 在全 国有效地推行。在一个相 当长 的时期里 , 国有关部 门和 我 专 家虽然也有过将人 口、 资源 和环境 工作联 系起 来 , 环境 资 将 源的开发 、 利用与保护 、 治理结合起来 的想法 , 国家并没有 将 但 其作为指导原则 , 也没 有从 国家计划 、 政策 、 立法和行政管理 体 制上将它们结合起来 。
第2
湖 北 函 授 大 学 学 报
J u n l fHUB o r s o d n e U ie s y o r a o EIC re p n e c n v ri t
V0 . 2 No 1 12 . Ma" o ) l2 ( . 9
邓小平等很早就意识到人 口问题的严重性 , 提出过控制人 口增 长 和鼓 励节制生 育 的主张 ;9 3年 的《 15 农业发 展纲要》 首次 写 入了计划生育 内容 , 划生育 开始 在一些 地 区进 行试点 ; 学 计 在 术界 , 也逐渐摆脱前 苏联 “ 口快 速增长 是社会 主义 优越性 的 人 表现” 的思维模式 , 马寅初先生发表 的《 人 口论》 各个方 面 新 从 论证了人 口增长过快 与社会 主义经济 建设 和人 民生 活提高 的
的人 口剧增 、 资源短缺和环境 污染等一 系列 问题 。面对如 此严 峻的社会现 实和基 于对未来 的充分考虑 , 必须谋 求一条三
者可持 续发展 的道路 。本 文首先介 绍我 国人 口、 资源和环境 可持 续发展 历程 , 着指 出发展 中的 不足之处 , 接 最后针 对这
些 问题 提 出 了建议 。
一
、
我 国 人 口 、 源 和 环境 可 持 续 发 展历 程 资
浅析新形势下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

改 革 开 放 以后 , 我 国 经济 得 到 了迅 速 的发 展 , 而我 国 人 口的 数 量 也 呈 现 上升 趋 势 , 使 人 口与 计 划 生 育工 作 逐 渐 被 提 上 了 工作 日程 。 逐 渐 引 起 国 家和 社 会 的 关 注 。 尽 管 一 直 以 来 计 划 生 育都 是 我 国 的基 本 国策 . 我
、
人 口和 计 划 生 育统 计 工 作 的 现 状 与 意 义
我国人 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主要通过运用不 同的形式 .采用层
层 分 级 的方 式 获 得 各 个 省 市 县 区 的 总 人 口数 、 出 生率 、 死亡率 的汇总 、 统 计 与 分 析 进 而 展 现 出 我 国人 口 的发 展 现状 。为 国 家 制定 人 口政 策 提 供 有 力 的依 据 。 做 好 基 层 人 口 与生 育 统 计 工 作 对 于 控 制 我 国 人 口的 增
育统计工作对于我国制定正确的人 口计划 以及其他政 策有 着重要 的作
用 。本 文 将 对 在 新 形 势 下我 国人 口和 计 划 生 育统 计 工作 的现 状 与 意 义
做 简单 作 中存 在 的 问 题进 行 分析 . 从 而提 出几 点 有 利 于我 国人 口 与计 划 生 育 工 作 发展 的 建议 。
人 口的 发 展情 况 。 由于 各 个 省 市 以 及 农 村 的 经 济 政 治 发 展 都 存 在 着 重 大的差异 , 其 人 口也 存 在 着 不 同 的发 展 状 况 , 对 于 那 些 经 济 发 展 相 对 缓 慢 的地 区 来 说 .派遣 计 划 生 育 采 集 人 员 在 收 集 相 关 信 息 时 就 比较 的 困 难, 同时 也 比较 复 杂 . 这 都导 致 人 口 和计 划 生 育统 计 工作 效 率低 下 问 题
浅析我国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科学实践作者简介:王雨佳(1994-),女,黑龙江双鸭山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研究方向:应用数学。
一、引言在我国有限资源下,人口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
随着独生子女这一代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后,上一代人已经进入退休年龄,这就使我国的人口红利优势逐渐减弱。
从2010年我国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我国正日益步入老龄化时代,这将会引起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尤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
急须国家提前做出应对,适时出台相关政策,将我国从人口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的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14岁以下的人口占22.90%,15~29岁的人口占25.36%,30~44岁的人口占25.57%、45~59岁的人口占15.70%、60岁以上的人口占10.45%。
而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为,14岁以下仅占16.61%,15~29岁占24.63%,30~44岁占25.51%,45~59岁占19.93%,60岁以上的人口占13.31%。
从这两次的人口普查数据可以看出14岁以下的人口所占的比例下降了6.29%,而60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了2.86%。
通过这两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的比较,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我国正向老龄化迈进,我国第一次人口红利也即将结束。
三、人口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资源作为经济发展要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的人类学家都在致力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调查、研究人口结构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探究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研究中形成了不同的人口结构模型,比如英国学者Malthus 提出的MALTHUS 人口预测模型、荷兰学者Verhau 提出的LOGISTIC 模型、澳大利亚学者Leslie 提出的LESLIE模型及人口———发展———环境分析模型(PDE)模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人口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快速上升,高龄老人持续增长;劳动年龄人口逐步老化;失能半失能、空巢、独居等高风险老年家庭迅速增加。
未来人口老龄化加剧趋势不可逆转。
因此,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
客观、准确地把握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是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的基本前提。
下面将结合最新相关数据,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发展趋势,并提出应对建议。
关键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1、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1.1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快速上升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4.12亿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比2010年“六普”时上升5.4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5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亿人,占总人口的13.5%,比2010年“六普”时上升4.6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45个百分点。
过去30多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上升。
1982年老年人口抚养比为8.0%,到1999年上升至10.2%,上升了2.2个百分点,年均上升0.13个百分点;到2010年上升至11.9%,比1999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年均上升0.15个百分点;到2016年上升至15.0%,比2010年上升了3.1个百分点,年均上升0.52个百分点。
1.2 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持续增长
2020年80岁及以上人口为358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4%,较2010年增加1485万人,比重提高了0.98个百分点。
就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年龄构成来看,2020年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总数的55.83%;70—79岁老年人口占30.61%;80岁及以上的占13.56%。
与2010年相比,2020年60—
69岁老年人口的比例下降了0.35个百分点,而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上升了
1.74个百分点。
老年人口结构发生变化、高龄老人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
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
1.3失能、半失能老人超过4000万人,空巢、独居、失独等高风险老年家庭
迅速增加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失能、半
失能老年人大致为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8.3%。
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数据显示,至2015年,我国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突破1亿人;独居老人占老年
人总数的近10%,仅与配偶居住的老人占41.9%。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披露,2012年,全国失独家庭已达100万个,而且正以每年7.6万个家庭的数量持
续增加;全国约有2300万老年人属于贫困和低收入者;农村留守老年人达5000
万人。
风险老年家庭的迅速增加必将放大社会风险、扩大养老需求。
2、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2.1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趋势不可逆转
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5年修订版)》显示,无论以哪种方案预测,未
来三四十年内,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都将不断加剧。
即使以高生育率方案预测,20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也将达到33.07%,相对稳健的中方案预测这一比重
为36.46%,低方案预测为40.35%。
另外,由于目前开始的生育率变化不会影响
未来三四十年内的60岁及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绝对数量,因此无论哪种方案,到2025年60岁及以上人口均超过28520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均超过20961万人;2050年分别为49153万人、37139万人。
基于联合国中方案预测数据计算可知,2015—2050年我国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与15—64岁劳动年
龄人口数之比)呈加速提升趋势,预计2025年为20.7%,2030年达到25.26%,2050年将高达46.74%,相当于2015年预测值13.05%的3.58倍。
高龄化程度也
将不断提升。
8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25年将上升至2.82%,数量超过3985万人;2030年将上升至2.93%,数量为4141万人;2050年将达到8.94%,数量达到12057万人。
2.2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及绝对数量将持续下降
根据联合国中方案预测,由目前至本世纪中期,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
口所占比重和总量都将持续下降。
到2030年比重不足60%,到2050年比重下降
至50.03%,比2015年下降17.53个百分点。
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为88000万人,比2015年减少4969万人;到2040年预计为77771万人,比2015年减少15198
万人;到2050年则进一步减少为67439万,比2015年减少25530万人。
从劳动
年龄人口本身的年龄结构来看,存在进一步老化的趋势。
15—29岁青年组比重总
体呈下降趋势,2025年下降至25.92%,之后有所回升,2035年为29.51%,2050
年为28.29%。
30—44岁中年组比重存在一定波动,2025年上升至37.14%,2040
年下降至29.21%,2050年又回升至34.77%。
45—59岁年长组比重2040年上升
至41.49%,比2015年上升9.02个百分点,之后有所下降,2050年为36.94%。
3、政策建议
3.1以积极态度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趋势。
应转变消极看待、被动应付人
口老龄化的倾向,树立积极老龄观,高度重视、冷静面对、主动适应人口老龄化
的客观趋势,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作出系统性安排,最大限度
减缓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机遇。
积极看待
老年人和老年生活,进一步弘扬尊老、爱老和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引导老年人
释放社会正能量,继续奉献社会和实现自我,充分发挥老年人在传扬传统美德、
传授人生经验和专业知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2着力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居家和社区服务为重点,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防止将发展养老服务业
片面理解为发展机构养老。
将公办养老机构的功能定位在保基本上,即优先满足
失能半失能、失智、高龄等特殊老年人的机构养老需求;而民办养老机构可以根
据市场需求提供多元化服务。
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
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性,健全监管体系,使社会力量成
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
通过PPP等方式,创新政府投入养老服务业的方式。
完善政府扶持和引导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财税、价格、土地、投融资、人才等政策
体系。
3.3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模式应对人口老龄化
促进智能服务机器人应用于养老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其养老助残、医疗康复
和教育娱乐功能。
推进智能服务机器人关键技术的进一步突破,使机器人能实现
更多更复杂、更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功能。
大力发展物联化的智慧养老,加强对养
老服务需求的大数据分析应用,建设养老服务信息公共平台,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效率及精准度。
引导和支持老年人用品产业的发展,开发适用于老年人的康复器具、护理用品、保健器材、可穿戴设备、智能电子产品等。
鼓励抱团养老、互助
养老等新的养老模式,促进养老模式多元化。
参考文献:
[1]雷莹.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
技,2019(16):2.
[2]张欣悦.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管
理信息化,2020,23(5):5.
[3]陈友华.中国人口发展:现状、趋势与思考[J].人口与社
会,2019,035(004):3-17.
[4]王广州,王军.中国人口发展的新形势与新变化研究[J].2021(2019-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