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抗菌药五大误区

合集下载

抗生素临床使用误区和应用基本原则

抗生素临床使用误区和应用基本原则

抗生素临床使用误区和应用基本原则1抗生素临床使用误区抗生素又称为抗菌药物,它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减轻或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抗生素的有效运用,对于治疗感染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和误用在临床治疗中日益增多,从而导致抗生素耐药性抗菌素问题日益严重。

抗生素临床使用误区几乎无处不在,基本可以分为药物滥用误区和使用循环误区。

1.1药物滥用误区药物滥用是指医生误认为病患有感染时,开药物来治疗,却没有真正物理检查证实或者药物选择不当。

由于不正确的诊断、误以为药物副作用轻微,或者预防感染开药物治疗,都会使抗生素应用错误和滥用。

1.2使用循环误区抗生素的药效较弱,在某些病患身上作用不明显时,有些医生就会认为这种药对这种病没有效果,就会误认为这需要延长用药时间,或重复使用,形成抗生素的循环误区。

2抗生素临床应用基本原则早在1960年,英国的Holmes博士就提出了抗生素的基本原则,也即“规律原则”。

起源于Holmes博士的“规律原则”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生物细胞原则,它的思想内涵对抗生素的使用有着深远的影响。

抗生素的临床使用基本遵循以下几条原则:2.1规律原则抗生素的使用要按照一定的规律,针对病患身上特定的抗菌病原体,采取正确有效的抗生素,按照单药或复方使用抗生素,把握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以避免和减少抗菌药的滥用和不必要的使用。

2.2精确原则要明确病原体的病理特点,明确合适的抗生素,根据疾病与微生物的特点,明确抗生素清洁性、解毒性及临床给药,根据病人的体质类型改变剂量,来确定抗生素的最佳使用方案。

2.3监督原则临床用药中,要不断对医生及护士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选择合理的抗生素作用范围、剂量协调,在病情及病原体耐药性监测中,重视及解决抗生素的滥用问题,有助于更好地更不浪费,更有效地使用抗生素。

2.4合理原则抗生素的使用要慎重、根据病情诊疗,不要滥用危害他人、不要过量预防,避免抗生素蔓延,从而避免抗菌药耐药问题出现。

家庭使用抗菌药物的误区

家庭使用抗菌药物的误区

家庭使用抗菌药物的误区
误区一:随意滥用抗菌药。

很多人用抗菌药物治疗感冒,虽然抗菌药能抗细菌和某些微生物,但不能抗病毒,而感冒大多属于病毒感染,随意使用只会增加副作用,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再如腹泻,未必全是细菌感染所致,因此不能随意使用抗菌药,如腹部受凉引起肠蠕动加快,对乳制品、鱼虾等食物过敏引起肠的变态反应等,都可能导致腹泻。

对于确属细菌感染的疾病,也要根据引起疾病的不同菌种选择相应的药物。

误区二:病情较重时尚能按时按量服药,一旦病情缓解,服用便随心所欲。

专家指出,抗菌药物的药效依赖于有效的血药浓度,如果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因此,一定要按照医嘱或药物说明书的要求,按时按量服药。

误区三:同时使用多种抗菌药。

为使疾病早日痊愈,有些人同时使用几种抗菌药物。

专家指出,需抗菌药物联合使用进行治疗的疾病多为一种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混合感染、难治性感染等,如果随意联合使用抗菌药,轻则达不到理想疗效或使药效降低,重则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危及健康。

误区四:抗菌药越贵越好。

实际上,药品并不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普通商品,只要用得对症、合理,便宜药也能药到病除。

药监部门提醒,我国的抗菌药大多为处方药,服用后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甚至影响肝脏、肾脏功能和造血功能,其中以广谱抗菌药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最为严重。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

因此,建议个人不要自行购买、使用抗菌药物。

警惕 抗菌药物应用的五大「雷区」

警惕 抗菌药物应用的五大「雷区」

警惕抗菌药物应用的五大「雷区」在部分医生眼里,抗菌药物就是万金油,哪里有病用哪里,但是这显然是不对的。

抗感染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抗菌药物固然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只有合理使用才能发挥其效用,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而实际上,不少医生出现过以下无效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适应证不符抗菌药物是通过杀灭或抑制病原菌起作用,因而仅适用于由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

以下情况均无用药指征:1. 非感染因素如恶性肿瘤、无菌性组织坏死、变态反应(如药物、溶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可引起发热的情况。

2. 过敏性炎症(如接触性皮炎)、痛风性关节炎、局部软组织挫伤引起的红肿等无菌性炎症。

3. 无高危因素(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涉及重要脏器,异物植入,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的清洁手术。

案例分析1. 患者双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

「右示、中指及左拇指指间关节处可见包块,局部轻压痛,示指间关节背侧部分皮肤缺损,少量白色牙膏状物流出」。

入院后予以头孢唑林钠粉针。

分析:1. 患者无感染的诊断或分析,用药指征不明确。

2. 且在用药前未留取分泌物行细菌培养+ 药敏,与用药相关的检查不完善。

2. 患者右中指压榨伤术后3 个月,行克氏针取出、缝合术,术程约1 h,无任何高危因素。

术前术后予以头孢唑林。

分析:该患者预防感染指征不明确。

药物选用有误药物的选用要根据患者所患疾病、患者的自身综合情况以及药物的特征等综合因素选择最合适患者个体、针对性强的药物。

部分医生在选用药物时忽略了药物潜在的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年龄、特殊生理期及其他疾病史等因素。

案例分析1. 高血压病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上感,选用针对G- 菌为主的头孢地嗪抗感染。

分析:该患者选药针对性不强,且实际抗感染效果欠佳。

建议类似情况可考虑改用针对G+ 菌为主的一代头孢或大环内酯类。

2. 患者既往肌萎缩侧索硬化病史,此次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抗菌药物使用十大误区

抗菌药物使用十大误区

抗菌药物使用十大误区:误区一:抗菌药物=消炎药抗菌药物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

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镇痛药。

多数人误以为抗菌药物可以治疗一切炎症。

实际上抗菌药物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

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菌药物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将会压抑和杀灭人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

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菌药物来进行治疗。

误区二:抗菌药物可预防感染抗菌药物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有害无益。

抗菌药物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

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会引起细菌耐药。

误区三:广谱抗菌药物优于窄谱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菌药物。

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菌药物。

否则容易增强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误区四:新的抗菌药物比老的好,贵的抗菌药物比便宜的好其实每种抗菌药物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

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坚持个体化给药。

例如,红霉素是老牌抗菌药物,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菌药物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

而且,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较明确。

另一方面,新的抗菌药物的诞生往往是因为老的抗菌药物发生了耐药,如果老的抗菌药物有疗效,应当使用老的抗菌药物。

误区五: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现在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菌药物。

常见的抗菌药物用药误区

常见的抗菌药物用药误区

常见的抗菌药物用药误区不少家庭都备有小药箱,特别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

抗生素常常是药箱中必备的一类药物,这类药物通常被老百姓认定为“万能”的“消炎药”而广泛使用。

其实,抗菌药物并非“万能”,应用不当反而导致病情延误,影响治疗。

感冒、发烧、腹泻必须消炎。

很多老百姓认为感冒、发烧、咽炎、腹泻都是炎症,此时应用“消炎药”正是对症治疗。

其实,这是个严重的误区。

很多感染性疾病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菌药物对病毒根本不起任何作用。

滥用抗生素不仅不会治病,还可能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可能导致今后“无药可用”的局面。

所以,一旦出现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确为细菌感染才能应用抗菌药物。

随意自行调整药量。

很多人在应用抗菌药物时不能做到按时、按量、按疗程。

在病情较重时,患者能够严格遵从医嘱正确服药。

一旦病情得到控制,便随意减量或减少给药次数,甚至自行停药。

减少给药剂量或减少给药次数通常导致药物在体内的血药浓度不足,使得感染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甚至诱导耐药菌的出现,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随意停药还可能导致细菌卷土重来,使得治疗失败。

另外,还有些病人认为自己感染严重,便自行增加剂量,服药剂量超过医生医嘱剂量,认为这让病情好转更快。

实则不然。

大剂量用药可以导致毒副作用增加,对于肾功能不好的病人、老年人、儿童有时还需要减量用药。

所以,只有遵从医嘱,选择最恰当的剂量,才能平衡利弊,有效控制感染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病不好是因为用药时间不够。

还有些病人和家属认为抗生素用药时间应“足够”长。

“足够”指的应该是疗程恰当,一般感染控制完全后2-3天就可以停药。

但很多人在抗菌药物治疗疗程上也存在着误区,认为抗菌药物治疗时间越长越好,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长时间应用抗生素不但可能加重毒副作用,还可能导致耐药菌的出现,甚至导致菌群失调,发生二重感染如真菌感染、伪膜性肠炎等。

多用几种药好得快。

那么,是不是同时应用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感染就能万无一失了呢?很多病人和家属都存在着这样的误解,为了使感染迅速控制,他们通常选择几种抗菌药物同时应用。

使用抗生素须避免5误区

使用抗生素须避免5误区
增加细菌抗药性 滥用抗生 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使 得原本有效的抗生素在治疗感 染时失效,给治疗带来极大的 困难。
使用抗生素一定要遵医嘱
总之,正确使用抗生素是 保护个人健康的关键措施之一, 应该做到:了解抗生素的作用和 使用方法,明确抗生素只对细菌 有效,同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用 药说明使用,不要自行随意更改 用药方式,也不要将抗生素作为 预防药物使用。应该按照医生的 建议足疗程使用抗生素,不要因 为症状好转就自行停药,也不要 因为副作用发生就随意减量或停 药。
40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种不行马上换 某些情况 下,抗生素可能需要坚持服用一 段时间才会起效。因此,如果 疗效不明显,应先考虑用药时 间是否足够。此外,抗生素效 果还受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等因 素影响,患者只要遵医嘱加以 调整,一般都会提高疗效。反 之,患者自行频繁更换药物会 影响疗效,引起不良反应,更 容易使细菌对多种药物耐药。
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之道
使用抗生素 须避免5误区
□浙大城市学院医学院 高子颖
细菌感染曾是人类第一死因,是抗生素的诞生结束了那 个漫长的黑暗时代,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然而近年来,随 着抗生素品种的增加,加之人们普遍对其存在认知误区,导 致抗生素的使用量日益加大,甚至存在滥用的情况,使得原 来用来救命的药变成了威胁人类健康的药。所以我们有必要 正确认识和使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危害极大
滥用抗生素并非药不对 症、治不好病这么简单,其会 产生极其恶劣的后果:
伤害身体健康 滥用抗生 素可能导致药物过敏的情况, 包括皮疹、过敏性休克等,甚 至会损害神经系统,导致中枢 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病变 等严重后果。抗生素不仅会对 有益的细菌产生影响,还会对 肝肾等重要器官造成一定的损 害,长期滥用还会导致药物性 肝炎、肾损伤等疾病。滥用抗 生素还会导致机体菌群失调, 使机体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抗菌药物常见使用误区

抗菌药物常见使用误区

【误区一】把抗菌药物当感冒药或消炎药
很多人用抗菌药物治疗感冒,虽然抗菌药物能抗细菌和某些微生物,但却不能抗病毒,而90%的感冒系病毒所致,无需使用抗菌药物,而服用解热镇痛药多可奏效。

抗菌药物可以治疗细菌感染所致炎症,但对日常生活中如局部软组织淤血、烫伤引起的水泡、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等无菌性炎症无效。

随意使用只会增加副作用、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误区二】新药、贵药一定疗效好
不少患者认为越是新的、贵的抗菌药物疗效越好,时常点名要求使用。

殊不知,药品是特殊商品,不能用“一分钱、一分货”来评价药品。

抗菌药物的疗效主要取决于药物对致病菌的活性强弱,与品种新老、价格贵廉无直接关系。

抗菌药物品种繁多,由于原材料、生产工艺不同,生产厂家众多,价格千差万别。

而新药临床应用时间较短,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潜在风险尚不被人熟知。

其实应由医生选用对致病菌作用强、在感染部位浓度高的抗菌药物,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误区三】感染就要打点滴
患者往往认为静脉输注比口服给药作用快、效果好,习惯性地要求医生静脉给药。

静脉输注抗菌药物作用迅速而有效,但较口服等其他给药途径的安全性低,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高,对于一般的门诊感
染患者,口服抗菌药物完全可以满足治疗需求,且服药方便。

【误区四】症状消失就停药
患者在病情较重时尚能按时按量服药,一旦病情缓解,服药便随心所欲。

要知道抗菌药物的药效是来源于有效的血药浓度,如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关于抗菌药物的认识误区

关于抗菌药物的认识误区

关于抗菌药物的认识误区抗菌药物的使用能够有效治愈各类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但随着广泛的应用,人们逐渐发现当前有效的抗菌药物已经不能够控制感染了,这个现象和人们对抗菌药的滥用有着密切关系。

抗菌药物有很多种类,需要在特定的情况下,采用特定种类的药物,这是非常严谨的情况,但对于一般的患者而言,他们很难把握抗菌药物的使用,由于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不仅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导致了各种疾病发生,更是增加了细菌耐药率,最严重的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全,那么抗菌药的使用有哪些常见误区呢?我们来下文找找答案吧。

误区一:抗菌药就是消炎药,有了炎症用抗菌药物万事大吉在一般的老百姓用药的认识中,他们所认为抗菌药就是消炎药。

在这样的认识下,对抗菌药滥用,导致了细菌耐药性增加。

抗菌药它是不能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的,而是针对引发炎症的微生物起作用,消炎药才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消炎药物有阿司匹林等药物。

大部分人认为抗菌药可以治疗一切炎症,但在实际应用中,抗菌药对由于病毒所引起的炎症它是无效的,如果在对病毒引发的炎症中,患者由于错误的将抗菌药和消炎药划等号,服用大量的抗菌药物,会让人体内有益的菌群被抗菌药物所消灭,引发人体内部的菌群失调,造成人体抵抗力下降。

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局部的软组织淤血红肿以及过敏性的皮炎和病毒性引起的炎症都不能用抗菌药物来治疗,这样不仅不会让治疗取得效果,反而陷入越治疗越严重的境地里。

在这样的认识下,大部分人将抗菌药当作是万能药,身体出现了炎症,无论是牙龈肿痛,扁桃体发炎,还是头疼脑热都去使用抗菌药物。

但是抗菌药物只是对于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能发挥作用,例如上呼吸道感染致病主要是细菌病毒支原体,而其中有90%以上的情况都是由病毒所引起的,因此此时使用抗菌药物,不仅不能万事大吉,反而会给人体增加负担。

误区二:频繁更换抗菌药物,要用最新的,最贵的认为贵的就是好的,新的就是好的。

在利用抗菌药物治疗炎症时,当发热情况不好转,就马上认定药无效,更换其他药物。

抗菌药的3种不合理联用和常见4误区

抗菌药的3种不合理联用和常见4误区

药学信息第八期(2011)抗菌药的3种不合理联用和常见4误区1.杀菌剂与速效抑菌剂联用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是繁殖期杀菌剂,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林可霉素类抑制菌体蛋白合成,是速效抑菌剂。

若二者合用,后者抑制细菌生长,阻碍了前者的杀菌作用。

如: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先锋霉素Ⅳ+罗力得、希刻劳+红霉素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四环素类:先锋霉素Ⅳ+土霉素头孢菌素+林可霉素类:希刻劳+洁霉素2.同类或抗菌谱重叠的药物合用同类或抗菌谱重叠的药物合用从治疗意义上讲不必要,而且增加不良反应。

譬如红霉素与洁霉素作用部位相同,联合应用会产生竞争性拮抗,容易发生伪膜性肠炎,还会发生交叉耐药。

如: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红霉素+螺旋霉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红霉素+洁霉素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先锋霉素Ⅳ+弗来莫星、奥复星+先锋霉素Ⅳ+弗来莫星、希刻劳+青霉素希刻劳与氧氟沙星抗菌谱相似,交叉耐药性,增加肾损害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3.溶媒选择不当如氨苄青霉素钠+葡萄糖液静脉滴注,前者水溶液易分解,后者对前者的水解有催化作用。

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钠,氨苄青霉素钠可使庆大霉素灭活。

头孢唑啉+庆大霉素同用,可增加肾毒性。

青霉素钠+氨苄青霉素钠,为无效配伍。

抗菌药使用中的常见四误区误区一:减量减疗程服用,就不会产生耐药性药物的推荐剂量和疗程都是通过反复的实验证实能达到最佳药效的使用方法。

减量减疗程服用会使药物在体内达不到有效的浓度,杀菌效果大打折扣,更延误了病情。

症状一有好转便停药将导致急性感染转变成慢性感染,导致感染的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细菌更容易产生耐药性。

误区二:越高级的抗菌药就越好理想的抗菌药应该对细菌有高度选择性,对机体无毒或毒性很低!盲目选用高级广谱抗生素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容易破坏人体内的正常菌群。

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误区三:用了抗菌药“无效”就是耐药,就得换另外一种药抗菌药起效需要一定的时间。

关于抗菌药物的8个争议问题及新观点

关于抗菌药物的8个争议问题及新观点

一、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问题1.1 问题描述: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耐药性的增加,使得原本能够治疗的疾病变得难以治愈。

1.2 新观点:建立更严格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加强对医生和患者的教育,倡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不必要的使用。

二、抗菌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问题2.1 问题描述:长期或过量使用抗菌药物会对人体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还可能导致肠道菌裙失衡,影响消化吸收等问题。

2.2 新观点:研发更安全、低毒副作用的抗菌药物,推广中医传统药物的运用,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

三、抗菌药物在畜牧业中的使用问题3.1 问题描述:畜牧业中滥用抗菌药物会导致药物残留在畜产品中,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3.2 新观点:加强畜牧药品的监管,推广无抗生素饲料的使用,促进畜牧业的绿色发展。

四、抗菌药物的价格高昂问题4.1 问题描述:部分抗菌药物价格高昂,使得部分患者无法负担。

4.2 新观点:加强抗菌药物的价格管控,鼓励国内抗菌药物的研发和生产,减轻患者负担。

五、抗菌药物对环境的影响问题5.1 问题描述:抗菌药物在人体使用后,会通过尿液等排泄物排入环境中,对水体、土壤等造成污染,影响生态环境。

5.2 新观点:推动抗菌药物的绿色生产,开展废弃抗菌药物的环境治理工作,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六、抗菌药物的创新研发问题6.1 问题描述:目前抗菌药物研发进展缓慢,耐药性的问题愈演愈烈,需要加大创新研发力度。

6.2 新观点:增加政府对抗菌药物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抗菌药物的创新。

七、抗菌药物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问题7.1 问题描述:目前一些抗菌药物被滥用在非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导致对抗菌药物的需求增加,加剧了耐药性的问题。

7.2 新观点:提倡临床合理用药,推广细菌感染的快速诊断技术,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

八、抗菌药物的宣传和教育问题8.1 问题描述:目前大众对抗菌药物的认知普遍不足,存在误解和滥用的现象。

8.2 新观点:加强抗菌药物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抗菌药物的认识水平,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

盘点使用抗生素的误区

盘点使用抗生素的误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盘点使用抗生素的误区
导语:抗生素的毒副反应最严重的是过敏反应。

研究表明,每种抗生素对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伤害。

比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可引起眩晕、耳鸣、耳聋;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可损害肾脏等等。

盘点使用抗生素的误区
误区一: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要好
严格地说,只要某个抗生素吃了有效,其抗菌谱越窄越好。

在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只能经验性地联用药物,若是不恰当联合,可能适得其反。

误区二:老牌抗生素都过时了
其实,老牌抗生素可以“枯木逢春”。

在单位时间某一种抗生素持续使用量越多,越容易产生耐药性,但如果停用一段时间,菌群会把这个耐药性逐渐遗忘掉,可能会恢复对药物的敏感性。

因此,要提倡合理、限用和轮用策略。

误区三:大部分耐药菌是在医院里培养的
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是在大型医院,耐药菌群越多。

所以,大家没事别待在医院里。

平时注意多洗手,这是控制医院感染或耐药菌传染的有效途径。

误区四:用几天后,觉得无效就换药
抗生素起效需要一段时间,频繁换药不能彻底杀死致病菌,还会加剧耐药的发生。

抗生素的三大危害
生活知识分享。

抗生素的应用误区

抗生素的应用误区

一、认识误区造成滥用误区1、很多人在使用抗生素方面,由于存在许多模糊认识,因此造成抗生素滥用。

据药学专家分析,人们在对抗生素认识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一是认为抗生素越贵越好,治病越有效。

其实每种抗生素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

比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

药品不是普通商品,“便宜没好货”的规律并不适用药品。

只要使用得当,几分钱一片的药也能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

二是随意滥用。

最典型的就是许多人用抗生素治疗感冒。

感冒大多是病毒感染,抗生素能抗细菌和某些微生物,但不抗病毒,如果乱用抗生素,只会增大副作用,并使机体产生耐药性。

三是不按医嘱服药。

一些人患病后,病情较重时能按时按量服药,一旦病情缓解便随心所欲。

抗生素的药效有赖于其有效的血药浓度,如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四是认为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只要是抗生素就能消炎,甚至把几种抗生素一起服用。

结果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费用越来越高。

例如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刀枪不入”。

误区2:感冒离不开抗生素“哎呀,宝宝似乎感冒了,快拿点消炎药来。

”这样的场景在很多家庭中都不生疏。

很多家长,当孩子稍有点流清鼻涕、咳嗽症状时,就凭经验赶紧给孩子服药,几种抗生素同时服用或频繁换药,一种药服用了2天不见效马上给孩子换另一种药。

抗生素似乎已经成了家庭的万金油。

有些父母就诊时也强调,孩子发热一定要用抗生素病才能好。

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人体内的细菌是普遍存在的,而有些细菌是不致病的。

当人体免疫力下降,失去屏障保护的时候,体内的细菌才会失衡,外界细菌也更轻易侵入,这个时候才需要使用抗二、滥用抗生素的危害:(1).抗生素滥用在宝宝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宝宝身体里的细菌耐药性增强,时间一长,同类的抗生素便对这些细菌无可奈何,只能应用高级别的药物,这样就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

小心走入抗菌药应用误区

小心走入抗菌药应用误区

小心走入抗菌药应用误区随着全国抗菌药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笔者医院面向患者开展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的用药教育也在同步进行着。

作为医院一线药师,笔者在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并纠正了一些抗菌药使用错误。

为了让更多人受益,笔者总结了9条常见的用药误区,现介绍如下。

误区一发热就要使用抗菌药一家权威机构关于发热原因构成比的统计分析中,感染性疾病占41%,肿瘤性疾病占18%,风湿性疾病占11%,其他疾病占14%,病因未明占16%。

也就是说,有一半的发热不是由感染引起的。

如果不查明发热原因就使用抗菌药,有可能掩盖病因或发热原因不明的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如肿瘤等),或者不利于病原体检出,造成诊断和治疗的延误。

误区二用抗菌药治疗感冒虽然抗菌药能抗细菌和某些微生物,但是不能抗病毒;而感冒大多是病毒感染,随意使用抗菌药只会增加副作用,使人体产生耐药性。

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1周左右就会康复。

如果症状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只用对症治疗就可以,不必使用抗菌药。

误区三抗菌药越贵越好实际上药品并不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普通商品,只要使用合理,几分钱的药也可以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

并且,有些药价格高,是因为中间流通环节多,还有就是一般新药也较贵。

所以,我们不必一味追捧“一分钱一分货”,选对了抗菌药,便宜的可以比贵的药效果更好。

误区四抗菌药越新越好有的人盲目追求新药,觉得新药都好。

其实由于新药上市时间较短,很多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还没有被发现,有可能造成身体伤害。

所以,需要使用抗菌药时,还是先从老药选取。

误区五同时使用几种抗菌药有的人急于求成,想尽快达到治疗目的,就同时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抗菌药。

事实上每种抗菌药抗菌谱不同,如果用药不当,轻则达不到理想的疗效,反而使药效降低,重则增加药物毒副作用。

所以,对于普通的细菌感染,无需联合使用抗菌药。

误区六使用抗菌药预防感染有些人有一种观念,觉得平时经常服用抗菌药可以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

抗菌药物存四大误区小病不适随意用消炎药物

抗菌药物存四大误区小病不适随意用消炎药物

在医院药房,医生会根据患者不同的病症开具不同的抗菌药物。

李一卉摄感冒发烧了,去家门口不远的药店买点消炎药吃吃就好了……这是很多市民经常会做的事。

在很多市民的家庭药箱里,大多存有像“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等抗菌药物,老百姓常称这些药物为抗生素。

我国是世界第一抗菌药物使用大国,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抗菌药物耐药性向各国发出警告: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药理教研室主任、医师尹龙武指出,市民存在许多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或是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等现象,而这可能给人体带来极大的危害,提醒市民尤其要避免使用抗菌药物中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家中常备抗菌药物很多市民喜欢自行去药店购买抗菌药物,或把未用完的药存放家中,以备不时之需。

“这并不可取,容易造成抗菌药物滥用,延误疾病诊治,引起危害,甚至可能误服过期、变质、失效的药物。

”尹龙武提醒,大多数抗菌药物属于处方药,应凭医师处方购买,并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误区二小病不适,随意用抗菌药物不少人把抗菌药物当成“万能药”,一有感冒发烧、咳嗽、发烧、嗓子疼、腹痛、腹泻等情况就会想到吃点抗菌药物,甚至主动要求打点滴“消消炎”,还有人经常服用抗菌药物预防生病。

尹龙武表示,抗菌药物主要用来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因此首先要弄清究竟是不是感染、是什么病原体感染,才能确保用药的正确有效。

“例如感冒是感染性疾病,但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只有少数情况才是细菌感染;腹泻可由感染引起,病原体不仅有细菌,还有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也可能由饮食不当、食物过敏、气候改变等非感染性因素引起。

”尹龙武说,只有细菌性感染者,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才有效,非细菌感染性疾病使用无效,浪费了医药费用却对病情无补,反而可能增加危害。

如果是细菌感染,自行选择了不适合的抗菌药物,也可能会导致症状不典型、病原菌不易查出,妨碍诊断耽误病情。

误区三迷信新药贵药很多人认为抗菌药物“越新越好”、“越贵越好”。

专家解读抗生素使用有哪些误区

专家解读抗生素使用有哪些误区

养生知识在人类与疾病相互斗争的漫长过程中,新型抗菌药的不断出现和使用为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但是,如果不合理应用抗菌药,将会导致患者二重感染、细菌耐药等棘手问题,最终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技术总监、主任药师杜文民做客《微访谈——杜绝滥用抗菌药》,解析什么情况下使用抗菌药才是合理的?滥用抗菌药会产生哪些危害等?网友:通常,抗菌药是饭前吃好,还是饭后吃好?另外,服用抗菌药期间,可以喝酸奶吗?杜文民:对于一般的口服抗菌药物往往饭前30分钟吃并足够饮水比较好,这样药物吸收比较充分,生物利用度高,疗效好,但对于一些胃肠道刺激比较大的药物,如甲硝唑,需要饭后30分钟内服用,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网友:一般而言,初生儿要到多大之后在看医生使用抗生素?杜文民:一般而言,初生婴儿6个月内体内具有来自母亲的抗体,比较不容易有细菌感染,但是,对于体质较弱或者确实有细菌感染,经过医生诊断明确,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千万不要自己随便用,因为婴儿发育不完善,药物用量和用法与成人不同。

网友:我妈妈患尿路感染多年,用了多种抗菌药治疗,可效果不好。

今年,我带她去一个大医院检查,医生说我妈妈“胡乱用药”,应该先做“药敏试验”。

请问,什么是药敏试验?杜文民:抗菌药物的杀菌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许多细菌产生对抗药物的能力,即所谓耐药性。

因此,只了解细菌的种类是不够的,这时药敏试验(又称药物敏感性试验)就非常重要了。

通过这个试验,医生可以观察到哪种抗菌药物对该致病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也可观察到该致病菌对哪种抗菌药物有了抵抗能力。

网友:我女儿身体弱,经常跑医院。

每次去医院,医生都会给她“打吊针”,而且总是会给她加许多抗菌药。

我看一些报纸、杂志介绍,经常使用抗菌药会产生耐药性。

我很担心,今后,我的孩子会对抗菌药产生耐药性,以后就无药可治了?杜文民: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的确是抗菌药物滥用的后果,但是作为处方药,抗菌药物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就应该是安全的,所以你到医院在医生处方下使用抗菌药物应该是安全的,不必有过多的疑虑,否则病情需要使用抗菌药物而不用,也会延误疾病的治疗,导致危害。

抗真菌用药的5大误区,教授一文总结

抗真菌用药的5大误区,教授一文总结

抗真菌用药的5大误区,教授一文总结2019-09-10医学界呼吸频道进入2000年后,不同医学组织相继更新了真菌疾病的指南,对于少见真菌和地方性真菌感染给予了详细的诊疗推荐。

尽管有了更为敏感的诊断手段、更为有效的治疗药物,死亡率有所改善,但我们远未到达终点。

那么面对凶险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在对现有指南进行实践的时候,又有哪些常见的误区呢?近日在2019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第二十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上,来自南京大学附属金陵医院的施毅教授向我们分享了他的经验。

误区一:经验性治疗不是升阶梯治疗不同的治疗策略取决于对疾病进展和预期死亡率的评估。

经验性治疗是针对不同的真菌种类,有的放矢地使用抗真菌药物。

那么反过来说,抗真菌治疗的治疗对象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不能随意地升阶梯治疗。

那么问题又来了,是否等到一种治疗方法无效了以后再替换另一种呢?以侵袭性曲霉菌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在诊断伊始就使用伏立康唑或者伏立康唑联合治疗,那么可以提高疗效,但是如果等到氟康唑无效再考虑改变药物,患者生存率就提高不了了。

图1、侵袭性曲霉菌诊治患者生存可能性[1]再举一例,重症流感伴发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发病时间和死亡中位时间均发生在入住ICU的早期,在获得流感诊断后2天,治疗时间若延迟1周,则患者死亡率将显著增加。

上述两个例子都说明真菌感染需要尽早诊断并且尽早开始治疗。

提前诊断能对我们在开始经验治疗后、在病情发生变化时提供治疗信息。

更多特异性的诊断手段应聚焦在感染疾病的早期,为初始治疗提供及时的调整信息。

目前EORTC-MSG的专家团队正对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极高危因素进行调整,建立血液肿瘤和非肿瘤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针对不同病原菌的筛查。

Matteo Bassetti对侵袭性曲霉病和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宿主因素提出了初步建议,参见下表。

表1:侵袭性曲霉病和侵袭性念珠菌病的高危宿主因素误区二:抗真菌治疗的剂量选择以及特殊患者的个体化治疗这就要说到组织浓度、药物活性,以及局部菌量对于抗真菌治疗的意义。

专家为你详细解读抗生素使用的误区

专家为你详细解读抗生素使用的误区

专家为你详细解读抗生素使用的误区*导读:在人类与疾病相互斗争的漫长过程中,新型抗菌药的不断出现和使用为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但是,如果不合理应用抗菌药,将会导致患者二重感染、细菌耐药等棘手问题,最终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技术总监、主任药师杜文民解析什么情况下使用抗菌药才是合理的?什么情况下使用抗菌药才是合理的?滥用抗菌药会产生哪些危害等?网友:通常,抗菌药是饭前吃好,还是饭后吃好?另外,服用抗菌药期间,可以喝酸奶吗?杜文民:对于一般的口服抗菌药物往往饭前30分钟吃并足够饮水比较好,这样药物吸收比较充分,生物利用度高,疗效好,但对于一些胃肠道刺激比较大的药物,如甲硝唑,需要饭后30分钟内服用,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网友:一般而言,初生儿要到多大之后在看医生使用抗生素?杜文民:一般而言,初生婴儿6个月内体内具有来自母亲的抗体,比较不容易有细菌感染,但是,对于体质较弱或者确实有细菌感染,经过医生诊断明确,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千万不要自己随便用,因为婴儿发育不完善,药物用量和用法与成人不同。

网友:我妈妈患尿路感染多年,用了多种抗菌药治疗,可效果不好。

今年,我带她去一个大医院检查,医生说我妈妈“胡乱用药”,应该先做“药敏试验”。

请问,什么是药敏试验?杜文民:抗菌药物的杀菌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许多细菌产生对抗药物的能力,即所谓耐药性。

因此,只了解细菌的种类是不够的,这时药敏试验(又称药物敏感性试验)就非常重要了。

通过这个试验,医生可以观察到哪种抗菌药物对该致病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也可观察到该致病菌对哪种抗菌药物有了抵抗能力。

网友:我女儿身体弱,经常跑医院。

每次去医院,医生都会给她“打吊针”,而且总是会给她加许多抗菌药。

我看一些报纸、杂志介绍,经常使用抗菌药会产生耐药性。

我很担心,今后,我的孩子会对抗菌药产生耐药性,以后就无药可治了?杜文民: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的确是抗菌药物滥用的后果,但是作为处方药,抗菌药物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就应该是安全的,所以你到医院在医生处方下使用抗菌药物应该是安全的,不必有过多的疑虑,否则病情需要使用抗菌药物而不用,也会延误疾病的治疗,导致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家点评抗菌药五大误区
很多人治病的时候都用过抗菌药,但其实很多人对抗菌药的使用认识存在误区,专家指出,这样不但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也不利于细菌耐药的控制。

对此,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专家对常见的抗菌药的五大误区进行了点评。

误区1:抗菌药跟消炎药是一回事
很多人生病的时候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类似于被细菌感染后的炎症症状。

因此,很多人便以为抗菌药既然能够治疗细菌感染,就能治疗炎症,常常把其等同于消炎药。

实际上,消炎药和抗菌药是两类药。

该院呼吸科李芳主任医师介绍,抗菌药主要是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引起感染性疾病的药物,老百姓常说的抗生素是抗菌药的一种,其实抗菌药包括人工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等)和抗
生素两大类。

值得注意的是,抗菌药不是直接消除炎症的,是通过杀灭引起炎症的细菌等起效。

消炎药是直接作用于炎症的,临床所说消炎药一般常指消炎止痛药。

有炎症不一定就有细菌,若用抗菌药物治疗无菌性炎症,会抑制和杀灭体内有益的菌群,造成菌群失调,引起腹泻等不良反应。

该院风湿病门诊张永文副主任中医师介绍,局部软组织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引起的风湿性关节炎等,都不宜用抗菌药治疗。

误区2:感觉效果不好就立刻换另一种
有的患者一开始使用抗菌药的时候感觉效果不明显就想立刻换药,这其实是比较盲目的。

该院急诊科杨润华主任医师介绍,如果刚开始使用抗菌药的时候患者感觉疗效不明显,不应该着急换药,需要考虑用药时间是否足够,俗话说:“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所以临床用药常有“疗程”的说法,很多疾病不是说吃一两天药就能完全治愈的。

此外,抗菌药使用的效果跟患者本身的身体条件也有关,所以,同一症状的患者,病情相同的前提下,服用同一种抗菌药,身体素质好的可能效果就好一些,身体素质差的,康复的时间就慢一些。

如果频繁更换药物,会引发不良反应,不利于规范治疗。

误区3:越高级越贵的抗菌药效果越好
一般来说,很多人的印象中越高级的东西往往越好,以至于不少患者也认为抗菌药越高级治疗效果会越好,这也是一种误区。

该院药学部刘振志主任介绍,抗菌药中的每一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既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劣势。

所谓“高级”不是对治疗效果来说的,是对抗生素的“新”与“旧”或者是价格而言的。

选用抗生素,需要做到“三因制宜”,即因病、因人、因症下药。

相对较新、价格较高的三代头孢菌素,也有自身的劣势,比如对敏感细菌来说,其抗菌活性常不及青霉素。

而且,盲目用“高级”抗生素,易引起耐药,如果以后出现更严重的细菌感染,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难以奏效。

误区4:1+1>2种类越多越有效
有些患者认为既然每一种抗菌药的优势不一样,那么,多用几种抗菌药效果会更好。

对此,杨润华介绍,使用抗菌药的药物种类越多,未必效果就越好,反倒是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会越大。

因此,患者应严格按医嘱用药,自行增加其他抗菌素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临床上,医生对抗菌药的联合使用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确定的。

如联合用药不合理,不仅疗效不升反降,还会增加不良反应或增加细菌耐药性。

此外,特别要注意的是,应避免联合使用毒性相同的抗菌药。

误区5:抗菌药用了见好就停
很多患者在服用医生开的抗菌药之后没几天,会感觉症状就明显减轻甚至消失,这时就自以为疾病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于是自行减量甚至停止服药。

李芳介绍,治疗不同细菌感染的疾病,所用抗生素种类和疗程都可能不一样。

比如症状比较轻的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一般7~10天基本就能治愈,但是如果是军团菌感染,疗程常为10~
21天。

症状好转不代表致病细菌彻底清除,随意停药会使细菌消灭不完全,不但治不好病,还会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因为这个过程增加了细菌对药物的适应时间,产生耐药性,再次复发的治疗时间会更长。

因此,患者遵医嘱服抗菌药时,一定要按医嘱吃够疗程,如果停药最好先咨询医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