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及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及特征
(一)内涵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这一概念首先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它可能是低效的、无效的,甚至可能是负效的。
而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以及教学研究的范式等变化而不断发展。
具体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其有效性是指教师用较少的时间、精力及物质设备等使学生得到发展,同时教师也能获得相应的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目的——使学生和教师获得共同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的发展,不只是数学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获得,而是全面发展,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学习态度,坚强的意志品质,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等。
另一方面,教师在成就学生发展的同时,自身也要获得相应的发展,包括师德水平的提升,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能力的增强,教学行为的调整,教育智慧的生成,教学经验的积累,自主意识的觉醒,教育思维的转换以及生命价值的实现等等。
2.过程——教和学的统一。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权威和作用被夸大,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过多地考虑自己的教。
其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教师教得有效,而且表现在学生学得有效。
学生要学得有效,取决于教师是否立足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设计多种数学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意
识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新知、完善和更新知识结构。
3.结果——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独有的学习风格。
要正视学生的差异性,在可能的范围内促使学生个体的多种智能形成最佳组合,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这也正是新课程“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的重要思想。
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体现在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师生的相互尊重、理解、帮助,能正确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能扬长避短,展现自己的独特价值。
上述几组关系,既对立统一,又相辅相成。
只有辩证地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平衡,才能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达成。
(二)特征
基于自主学习的观念,有效教学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学生非常明确学习的意义;(2)有明确的学习主题和任务;(3)对于教学过程学生有实质性的参与;(4)新知识的学习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背景;(5)将认知策略和学习策略作为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的有效性具体表现为开放、双重、双效等方面。
1、开放。
开放是指教学行为是灵活的、富于弹性的,计划仅作为行动的参考,教师要根据教学情境灵活多变地选择和组合教学行为。
开放的教学行为为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究精神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赋予
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学生可以较多地依据自己的能力、个性来寻找适合的数学学习方法。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加减乘除法的应用”时,设计了“一共有10条腿,可能会有几只鸭和几只羊”这一问题,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交流。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采用的是“大问题”设计的方法,问题是开放性的,学生可以从多条路径进行思考,这就在较大程度上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比起“2只羊和2只鸭共有几条腿”这种封闭性的问题设计,学生无疑得到了更多的锻炼。
开放性的问题教学,不仅有着广度上的开放,还有着深度上的开放。
综合考虑两种问题设计的优势,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保障。
2、双重。
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教与学的有效统一,教学过程与结果的有效统一,数学知识和数学情感的和谐一致,这些便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双重特征所在。
教学相长是教与学双方面都要发展,但在实际活动中总只是强调学生的发展。
“教师是蜡烛,照亮了别人却燃烧了自己”,忽视教师的发展,必然会导致有效教学的缺失。
在新的时期,教师应“生生不息”,在照亮别人、在研究如何教好学生的同时,还要不断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
这种双重性,同样反映在教学内容的疏与密,教学方法的巧与拙,教学节奏的松与弛,教学语言的庄与谐,教学形态的动与静上。
真正有效的教学是和谐的教学、生态的教学。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教师安排学生将手中的圆平均分成16等分后,拼成自己以前学过的图形,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大部分学生都参照课本所介绍的方法拼成了近似长方形来进行推导,如果能适时,启发学生:能不能拼成其他图形来推
导呢?并让学生们一起动手尝试。
探索中必然会发现,拼成三角形和梯形也一样可以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其探索的过程和得到的结论既深化了学生对该内容的理解,又拓展了教师的教学视野。
3、双效。
即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
教学效率,是指教师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速度。
教学进度快,教学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就少,效率也就高。
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并获得发展,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切实了解学生的感受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教学效益则指师生经过教学活动所发生的变化,如学生从无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从不能到能,从不熟练到熟练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技能逐步提高和教育智慧的渐渐积累。
对小学生而言,教学效益不仅表现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方面,而且表现在智能发展方面,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
教学效率更多的是考察教与学的进展速度,教学效益则着重考察教与学的效果,前者注重过程,而后者注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