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输血
围术期输血指南
个体化输血
二.新鲜冰冻血浆
围术期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研究表明北美洲、欧洲的白种人维持30%凝血 因子浓度或不稳定凝血因子仅需维持 5%~20%, 就可以达到正常凝血状况
输注FFP的指征
A.PT或APTT>正常1.5倍或INR>2.0, 创面弥漫性渗 血;
B.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 (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
稀有血型配血困难的患者; 对输异体血产生免疫抗体的手术患者。
禁忌证
血红蛋白<100g/L的患者; 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 凝血功能异常和造血功能异常的患者; 对输血可能性小的患者不需做自体贮血; 对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
注意事项
按相应的血液储存条件, 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可 一次或分多次);
每次采血不超过500ml(或自身血容量的10%), 两次 采血间隔不少于3天;
在采血前后可给患者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有条件 的可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 要出血步骤开始前, 抽取患者一定量自体血 在室温下保存备用, 同时输入胶体液或一定 比例晶体液补充血容量, 使手术出血时血液 的有形成份丢失减少。待主要出血操作完成 后或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身血回输 给患者。
红细胞输注指征
A.血红蛋白<70g/L; B.术前有症状的难治性贫血患者: 心功能Ⅲ~Ⅳ级,心脏病患者(充
血性心力衰竭、心绞痛)及对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无效者; C.血红蛋白低于80g/L并伴有症状(胸痛,体位性低血压、对液体复
苏反应迟钝的心动过速或充血性心脏衰竭)的患者,应该考虑输注红 细胞; D.术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低血压或代谢率增高的患者应保持相对较 高的血红蛋白水平(80~100g/L)以保证足够的氧输送; E.对于围术期严重出血的患儿,建议血红蛋白维持高于80 g/L的水平;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及管理制度
自身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一.自身输血的申请:1. 贮存式自身输血应由患者的主治医师在取得患者的同意下,向输血科提出申请;2. 输血科医师在确认患者的情况符合输血的条件后,方可进行;3. 输血科同血站进行联系患者自身献血相关事宜;4. 患者自身血液制成成品后,通知输血科领回保存,待需要时进行使用;5. 自身输血除交叉配血外其它操作及标准应严格按照异体输血标准进行。
二. 采血的标准:1.年龄;2.体重;3.血红蛋白:血红蛋白〈100g/L的患者及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不能采集自身血,4.采血环境等应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情况下进行.5.采血时间、间隔及量: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3天,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每次采血不超过500ml(或自身输血容量的10%)。
6.在采血前后可给患者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有条件的可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
7.对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
8.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9.如血型不同经血站调配后,患者必需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方可实施临床输血治疗。
三. 自身血液的保存:1. 自体输血采集的血液要有专用储血箱保存、设立专门的自身储血空间;2. 自身储血血袋有明确详细标记,醒目的标签,明确自身输血特殊标记;3. 自身血液储存冰箱温度及细菌标准应符合储血冰箱标准。
四. 血液的回输:1. 血液回输前,首先检查血液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以及保存期,严防过期失效血输入病人体内。
2. 血液回输时,要严密观察病人,如一旦发生严重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3. 未输完又不适合转让他人使用的血液,要以妥善的方式处理掉,并有医疗文字记录。
五. 自身输血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1. 手术前采血可能使病人血容量减少,出现贫血症状:2. 手术前采血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晕针;3. 采血时,保养液与血液未充分摇混,出现血液斑块,导致报废;4. 血液在保存中可能出现溶血或污染,导致血液报废。
三甲医院围术期输血管理制度
三甲医院围术期输血管理制度为提高我院围术期用血管理水平,保障围术期安全并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我院相关规定,结合围术期用血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术前评估1、了解过去有无输血史,有输血史者应询问有无输血并发症。
2、了解有无先天性或获得性血液疾病。
3、了解有无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令等。
4、了解有无活动性出血或急、慢性贫血情况。
5、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肝功能、血型鉴定、乙肝和丙肝相关检查、梅毒抗体以及 HIV 抗体等。
6、术前重要脏器功能评估。
7、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的风险及益处。
二、术前准备1、停止或调整抗凝药物,可预防性给药改善凝血功能。
择期手术患者可推迟手术直至抗凝药物的效力消失。
2、对慢性贫血、肾功能不全或拒绝输血的患者术前可考虑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3、血液病患者术前应进行病因治疗和(或)全身支持治疗,包括少量输血或成分输血、补铁、加强营养等。
4、如患者选择自体输血且条件许可时,可在术前采集自体血。
5、Rh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术前应备好预估的需要血量。
三、围术期输血及辅助治疗围术期应监测失血量、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压积(Hct)和凝血功能以指导输血。
1、浓缩红细胞: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1)血红蛋白>100g/L 的患者围术期不需要输红细胞。
(2)以下情况需要输红细胞:1)血红蛋白<70g/L;2)术前有症状的难治性贫血患者:心功能Ⅲ~Ⅳ级,心脏病患者及对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治疗无效者;123)术前心肺功能不全和代谢率增高的患者(应保持血红蛋白>100g/L以保证足够的氧输送);(3)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是否输红细胞;(4)临床工作可按下述公式大约测算浓缩红细胞补充量。
围术期输血指征
* 患者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
28
冷沉淀的输注
注意事项:
* 由于冷沉淀未经灭活病毒,使用冷沉淀仍然有感染 病毒的风险,不可滥用
* 使用冷沉淀可能发生过敏反应,IgA缺乏者可发生严 重的过敏反应
* 治疗出血时,为尽快达到止血目的,静脉输注时应 以病人所能耐受的速度较快输入
三、全血和成分输血:
全血:全血指含有血液全部成分的血制品,将血 液采入含抗凝剂或保存液的容器中即为全血,分 为新鲜全血和保存全血 成分输血:血液由血浆和各种血细胞组成,将供 者血液不同成分应用物理和/或化学方法分离并制 成各种较浓和较纯的制品,依据病人病情的实际 需要,分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称为成分输血
二、输血发展简史
*著名的英国生理学 家、妇产科医生布 伦达尔第一个明确 指出“只有人血才 能输给人”的科学 结论,布伦达尔于 1818 年 9 月 26 日完成世界上首例 有完整记载的人与 人之间的输血 ,但 病人两天后死亡
图:James Blundell的输血手术 The Lancet, 1828-1829
14
红细胞的输注
1.浓缩红细胞输注
制备:全血经离心去除血浆、白细胞、血小板 100± ml红细胞分离自200ml全血
适应证: * 慢性贫血,Hb<60~80g/L伴明显缺氧表 现 * 急性出血,包括手术出血,出血量低于< 总血容量30%(1500ml) * 贫血伴心、肾功能不全
15
红细胞的输注
2.洗涤红细胞输注
25
冷沉淀冷制备沉 淀 的 制 备 保 存
新鲜血浆 -50℃速冻
新鲜冰冻血浆
4℃
围术期输血
血小板
血小板功能异常 血小板≤50,000,活动性出血或手术导致的潜
在出血 血小板≤100,000,神外/眼科/手术 血小板>100,000,对去氨加压素或冷沉淀无反
应 体温低下,伤口出血
手术失血对血小板的影响
稀释性血小板减少( <50×109/L)是术 中出血的主要原因
严重创伤士兵使用新鲜全血复苏效果很好 在使用血小板及rFⅦa前需给足冷沉淀 红细胞输注无效很常见,血站调研 给临床医生一定的主动权,先输血后算账
围术期用血流程
麻醉医师 输血前评估 提出申请
麻醉医师 输血后评估
患者
输血科 备血
麻醉医师或 护士输血
输血科 发血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
同一患者同一天用血申请 量
≥1600ml
800ml~1600ml 医务部批准
<800ml
科室主任签字 科室主任签字
上级医师核准 中级及以上申请
上级医师核准 上级医师核准
中级及以上申请
中级及以上申 请
围术期用血管理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 医务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取血、发血双方四查 (查血袋有无凝块、溶血、
细菌污染迹象、渗漏)七对( 对受血者姓名、ID号 、血型、血袋编号、血量、采血日期、保质日期) 为避免血液浪费,原则上1次只能取1个治疗量的 血液制品,血液发出,不能退回
围术期输血
围术期的输血目的
维持组织器官的氧供 维持有效的容量负荷 维护机体的止血、凝血功能
围术期输血的关键问题:凝血
凝血三要素: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 酸中毒时凝血因子不工作 低体温时血小板不工作
输血科供给的血液制品
红细胞(每200ml全血分离的红细胞为1U) 血浆(每100ml血浆为1U) 血小板(每袋治疗剂量为10U,约200ml) 冷沉淀(每次治疗剂量为8-12U)
围手术期输血管理
血液保护策略的实施流程
制定血液保护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类型,制定个性化的 血液保护方案。
术中实施
在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循血液保护方案,实 施相应的血液保护措施。
术前准备
根据血液保护方案,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和 准备,如自体输血患者的血液采集。
03 围手术期输血流程管理
输血申请与审批流程
申请流程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填写《 临床输血申请单》,并提交至医 院输血科。
审批流程
输血科对申请单进行审核,确保 符合输血指征,并报送至医院输 血管理委员会审批。
血液领取与核对流程
领取流程
输血科根据审批后的申请单,向血站 领取相应血液制品。
核对流程
提高医疗质量
血液保护策略的实施,体现了医疗机 构对医疗质量的重视和提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术后监测与评估
术后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 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血液保护策略的推广意义与价值
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
通过减少异体输血,降低输血相关并 发症的发生率,如免疫抑制、感染等。
节约血资源
通过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措施,有效 节约了宝贵的血资源。
降低医疗费用
减少异体输血量,降低了患者的医疗 费用。
血液保护策略的种类与适用范围
自体输血 适用于择期手术患者,通过术前 采集患者自身血液,经过处理后 用于手术。
止血药物的合理使用 适用于手术中止血困难的患者, 通过使用止血药物减少术中出血。
急性血液稀释 适用于手术中出血量较大的患者, 通过在手术开始前抽取一定量的 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术 中出血。
围术期输血指征
围术期输血指征1.输红细胞(1)红细胞成品: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少白红细胞.辐照红细胞等,每单位红细胞成品中红细胞含量相当于200ml全血中红细胞含量(2)输入指征:建议采取限制性输血的计谋,血红蛋白>100g/L 的患者围术期不须要输红细胞,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依据患者心肺代偿功效.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有无运动性出血等身分决议是否输红细胞;以下情形须要输红细胞:A.血红蛋白<70g/L;B.术前有症状的难治性贫血患者:心功效ni~w级,心脏病患者(充血性心力弱竭.心绞痛)及对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无效者;C.血红蛋白低于80g/L并伴随症状(胸痛,体位性低血压.对液体苏醒反响迟钝的心动过速或充血性心脏衰竭)的患者,应当斟酌输注红细胞D.术前心肺功效不全.轻微低血压或代谢率增高的患者应保持相对较高的血红蛋白程度(80〜100g/L)以包管足够的氧输送;E.对于围术期轻微出血的患儿,建议血红蛋白保持高于80 g/L 的程度(3)临床工作可按下述公式大约测算浓缩红细胞填补量.成人:浓缩红细胞填补量=(Hct估计X55X体重一Hct现实测定值X55X体重)/0.60.小儿:红细胞填补量二(Hb估计一Hb现实测定值)X体重X5 (Hb单位为mg/dl)2.浓缩血小板(1)血小板成品:手工分别血小板.机械单采血小板(2)输注指征:用于血小板数目削减或功效平常伴平常渗血的患者.A.血小板计数>100X109/L,不须要输血小板;B.术前血小板计数V50X109/L,应斟酌输注血小板(产妇血小板可能低于50*109/1而不一定输注血小板);C.血小板计数在(50〜100)X109/L之间,应依据是否有自觉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议是否输血小板;D.如术中消失不成控性渗血,经试验室检讨肯定有血小板功效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指征的限制;E.血小板功效低下(如继发于术前阿斯匹林治疗)对出血的影响比血小板计数更主要.手术类型和规模.出血速度.掌握出血的才能.出血所致的效果以及影响血小板功效的相干身分(如体温.体外轮回.肾衰.轻微肝病等),都是决议是否输血小板的指征;3.输血浆(1)血浆成品:新颖冰冻血浆(FFP).冰冻血浆.新颖血浆(2)应用FFP的指征:A.PT或APTT>正常1.5倍或INR>2.0,创面漫溢性渗血;B.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C.病史或临床进程表示有先本性或获得性凝血功效障碍;D.紧迫反抗华法令的抗凝血感化(FFP,5〜8ml/kg);4.冷沉淀输入冷沉淀的目标是填补纤维蛋白原和(或)WI因子,纤维蛋白原浓度>150mg/dl, 一般不输注冷沉淀,若前提允许,对出血患者应先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再输注冷沉淀.以下情形应斟酌输冷沉淀:A.消失轻微伤口渗血且纤维蛋白原浓度小于80100mg/dl;B.消失轻微伤口渗血且已大量输血,无法实时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C.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少症及凝血因子W〕缺少症患者;D.轻微甲型血友病需加用WI因子浓缩剂.围术期纤维蛋白原浓度应保持在100〜150mg/dl之上,应依据伤口渗血及出血情形决议冷沉淀的填补量.一个单位冷沉淀约含250mg 纤维蛋白原,应用20单位冷沉淀可恢复到须要的纤维蛋白原浓度.5. 全血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丧掉可能消失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消失中断运动性出血,估量掉血量超出自身血容量的30%.对下列情形可斟酌输入新颖全血A.新生儿,特殊是早产儿须要输血或换血者:B.轻微肝肾功效障碍须要输血者;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须要输血者.6.大掉血时药物帮助治疗,初次输注的纤维蛋白原浓缩物剂量为25-50 mg/kg;(2)凝血因子XIII浓缩物:应用于凝血因子XIII活性<60%时,治疗剂量为30 IU/kg(3)凝血酶原复合物:若消失出血偏向增长和凝血时光延伸的情形,建议应用凝血酶原复合物(20〜30 口4的.如曾接收口服抗凝药治疗的患者,在应用其他凝血药品处理围术期轻微出血之前,应赐与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物(PPC)和维生素K.(4)重组活化凝血因子加:大掉血时,若传统的治疗手腕均掉败, 可斟酌应用重组活化因子加,它还可用于治疗归并低温或酸中毒的凝血障碍,其应用剂量为90120ug/kg,可反复应用.(5)氨甲环酸:应用于纤溶亢进时,可显著削减患者输血量,推举剂量为20〜25 mg/kg,可反复应用或12mg/kg/h静脉泵注保持.(6),@2+:保持正常的钙离子程度(三0.9 mmol/L)有助于术中断血;(7)去氨加压素:预防性应用可使甲型血友病和血管性性血友病患者术中出血削减,但反复应用可使疗效下降.。
围术期输血指南
围术期输血指南()叶铁虎.田玉科(执笔人/负责人).吴新平易近.杨辉(执笔人).岳云.姚尚龙.黄文起围术期输血是指在围术期输入血液(包含自体血以及异体全血.红细胞.血小板.新颖冰冻血浆和冷沉淀等).成分输血是根据患者病情的现实须要,输入有关的血液成分;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感化小.勤俭血液资本以及便于保管和运输等长处.帮助治疗是指为防止或削减掉血或输入异体血所应用的药物和技巧.本指南不具备强迫性,亦不作医学义务认定和断定的根据.一.术前评估1. 懂得曩昔有无输血史,有输血史者应讯问有无输血并发症;2. 懂得有无先本性或获得性血液疾病;3. 懂得有无服用影响凝血功效的药物,如华法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4. 懂得有无运动性出血或急.慢性贫血情形;5. 应用临床构造化问卷法[15]懂得患者出血史.家族出血史及具体用药史6. 一般体魄检讨;7. 懂得实验室检讨成果,包含血通例.凝血功效检讨.肝功效.血型判定(包含ABO血型和Rh血型).乙肝和丙肝相干检讨.梅毒抗体以及HIV抗体等,对有出血史的病人应进行术前血小板功效评估;8. 术前重要脏器功效评估;9. 告诉患者及家眷输血的风险及益处.二.术前预备1. 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签定《输血治疗赞成书》;2. 血型判定和交叉配血实验;3. 停滞或调剂抗凝药物,可预防性给药改良凝血功效(如氨甲环酸和6氨基乙酸等).择期手术患者可推迟手术直至抗凝药物的效率消掉;4. 往有出血史的患者应行血小板功效检测,并判别血小板功效减退是否因应用抗血小板药所致[6];5懂得患者贫血的原因(慢性出血.缺铁.肾功效不全.炎症等),并根据病因治疗贫血,起首斟酌铁剂治疗,消除缺铁身分,术前可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6. 血液病患者术前应进行病因治疗和/或全身支撑治疗,包含少量输血或成分输血.补铁.增强养分等;8. 如患者选择自体输血且前提允许时,可在术前收集自体血;9. Rh阴性和其他罕见血型患者术前应备好预估的须要血量.三.围术期输血及帮助治疗1. 围术期输血相干监测:(1)掉血量监测:亲密不雅察手术掉血量(如吸引器和纱布计量)(2)重要脏器灌注或氧供监测:包含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尿量.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Hct),须要时监测血气和酸碱均衡.电解质.混杂静脉血氧饱和度.pHi(3)凝血功效监测:包含尺度实验室诊断项目[7,8]如血小板计数.PT.APTT.INR.纤维蛋白原等,须要时应进行床旁实时凝血监测[911]如血栓弹力争(TEG).Sonoclot等.(4)监测原则:A. 除通例监测外,术中出血患者应在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和凝血功效的监测下指点成分输血B. 围术期应保持患者前负荷,但应防止全身血容量过高[12,13];轻微出血时,应斟酌动态评估液体反响性和无创测量心排血量的测定,而不该仅仅依附中间静脉压和肺动脉楔压作为独一断定血容量的尺度[1416];C. 消失急性出血时,建议反复测量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血清乳酸程度以及有无碱缺少,以监测组织灌注.组织氧合及出血的动态变更.D. 运动性出血患者,在防止高氧血症的同时,吸入氧分数应当足够高,以预防动脉低氧血症的产生[PaO2<26.7kPa(200 mm Hg)] [17,18]2. 输红细胞(1)红细胞成品: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少白红细胞.辐照红细胞等,每单位红细胞成品中红细胞含量相当于200ml全血中红细胞含量(2)输入指征:建议采取限制性输血的计谋,血红蛋白>100g/L 的患者围术期不须要输红细胞,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心肺代偿功效.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有无运动性出血等身分决议是否输红细胞;以下情形须要输红细胞:A.血红蛋白<70g/L;B.术前有症状的难治性贫血患者:心功效Ⅲ~Ⅳ级,心脏病患者(充血性心力弱竭.心绞痛)及对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无效者;C.血红蛋白低于80g/L并伴随症状(胸痛,体位性低血压.对液体苏醒反响迟钝的心动过速或充血性心脏衰竭)的患者,应当斟酌输注红细胞[19,20];D.术前心肺功效不全.轻微低血压或代谢率增高的患者应保持相对较高的血红蛋白程度(80~100g/L)以包管足够的氧输送;E.对于围术期轻微出血的患儿,建议血红蛋白保持高于80 g/L的程度[21];(3)临床工作可按下述公式大约测算浓缩红细胞填补量.成人:浓缩红细胞填补量=(Hct估计×55×体重—Hct现实测定值×55×体重)/0.60.小儿:红细胞填补量=(Hb估计—Hb 现实测定值)×体重×5(Hb单位为mg/dl)[22](4)留意事项:D.对于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建议输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F.急性大掉血无同型血源时,可适量输入O型血浓缩红细胞,并亲密监测溶血反响2. 浓缩血小板(1)血小板成品:手工分别血小板.机械单采血小板(2)输注指征:用于血小板数目削减或功效平常伴平常渗血的患者.A.血小板计数>100×109/L,不须要输血小板;B.术前血小板计数<50×109/L,应斟酌输注血小板(产妇血小板可能低于50×109/L而不必定输注血小板);C.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觉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议是否输血小板;D.如术中消失不成控性渗血,经实验室检讨肯定有血小板功效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指征的限制;E.血小板功效低下(如继发于术前阿斯匹林治疗)对出血的影响比血小板计数更重要.手术类型和规模.出血速度.掌握出血的才能.出血所致的效果以及影响血小板功效的相干身分(如体温.体外轮回.肾衰.轻微肝病等),都是决议是否输血小板的指征;(3)留意事项A.手工分别血小板含量约为2.4×1010,保管期为24小时;机械单采血小板含含量约为2.5×1011,保管期为5天B.每份机采浓缩血小板可使成人增长约(7 ~ 10)′109/L血小板数目C.小儿输注血小板5ml/kg,可使外周血血小板增长约(20~50) ′109/L血小板数目[6]输血浆用于围术期凝血因子缺少的患者.研讨标明北美洲.欧洲的白种人保持30%凝血因子浓度或不稳固凝血因子仅需保持5%~20%,就可以达到正常凝血状况.(1)血浆成品:新颖冰冻血浆(FFP).冰冻血浆.新颖血浆(2)应用FFP的指征:A.PT或APTT>正常1.5倍或INR>2.0,创面漫溢性渗血;B.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C.病史或临床进程表示有先本性或获得性凝血功效障碍;D.紧迫反抗华法令的抗凝血感化(FFP,5~8ml/kg);(3)应用解释A.新颖冰冻血浆内含全体凝血因子及血浆蛋白,规格常为200ml,100mlB.每单位(相当于200ml新颖全血中血浆含量)新颖冰冻血浆可使成人增长约2%~3%的凝血因子,应用时须要根据临床症状和监测成果实时调剂剂量;C.通俗冰冻血浆用于因子Ⅲ和Ⅷ以外的凝血因子缺少患者的替代治疗;D.不该该将血浆作为容量扩大剂;E.小儿应用FFP有致轻微不良反响的风险[23]4. 冷沉淀输入冷沉淀的目标是填补纤维蛋白原和(或)Ⅷ因子,纤维蛋白原浓度>150mg/dl,一般不输注冷沉淀,若前提允许,对出血患者应先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再输注冷沉淀.以下情形应斟酌输冷沉淀:A.消失轻微伤口渗血且纤维蛋白原浓度小于80100mg/dl;B.消失轻微伤口渗血且已大量输血,无法实时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C.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少症及凝血因子Ⅷ缺少症患者;D.轻微甲型血友病需加用Ⅷ因子浓缩剂.围术期纤维蛋白原浓度应保持在100~150mg/dl之上,应根据伤口渗血及出血情形决议冷沉淀的填补量.一个单位冷沉淀约含250mg 纤维蛋白原,应用20单位冷沉淀可恢复到须要的纤维蛋白原浓度.5. 全血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丧掉可能消失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消失中断运动性出血,估量掉血量超出自身血容量的30%.对下列情形可斟酌输入新颖全血A.新生儿,特殊是早产儿须要输血或换血者:B.轻微肝肾功效障碍须要输血者;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须要输血者.6. 大掉血时药物帮助治疗(1)纤维蛋白原:血浆纤维蛋白原程度<1.5g/L或血栓弹力争指导功效性纤维蛋白原缺少时应用[24,25],初次输注的纤维蛋白原浓缩物剂量为25~50 mg/kg;(2)凝血因子ⅩⅢ浓缩物:应用于凝血因子ⅩⅢ活性<60%时,治疗剂量为30 IU/kg[26,27].(3)凝血酶原复合物:若消失出血偏向增长和凝血时光延伸的情形,建议应用凝血酶原复合物(20~30 IU/kg).如曾接收口服抗凝药治疗的患者[28,29],在应用其他凝血药品处理围术期轻微出血之前,应赐与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物(PPC)和维生素K.(4)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大掉血时,若传统的治疗手腕均掉败,可斟酌应用重组活化因子Ⅶ[30],它还可用于治疗归并低温或酸中毒的凝血障碍[31,32],其应用剂量为90120ug/kg,可反复应用.(5)氨甲环酸:应用于纤溶亢进时,可显著削减患者输血量[33,34],推举剂量为20~25 mg/kg,可反复应用或12mg/kg/h静脉泵注保持.(6)Ca2+:保持正常的钙离子程度(≥0.9mmol/L)有助于术中断血;(7)去氨加压素:预防性应用可使甲型血友病和血管性性血友病患者术中出血削减,但反复应用可使疗效降低.7. 相干身分的治疗(1)防止围术期低温,当体温<34℃将影响血小板功效和延伸凝血酶激活.(2)实时诊断并有用治疗轻微酸中毒和轻微贫血,当pH<7.10也显著影响凝血功效.Hct显著降低也影响血小板粘赞同集合.四.自身输血自身输血可以防止输注异体血的输血反响.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克制,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独一血源.1. 贮存式自身输血术前一准时光收集患者自身的血液进行保管,在手术时代输用.(1)顺应证只要患者身材一般情形好,血红蛋白>110g/L或红细胞压积>0.33,行择期手术,患者签订赞成书,都合适贮存式自身输血;术前估量术中出血量超出自身轮回血容量15%且必须输血的患者;罕见血型配血艰苦的患者;对输异体血产生免疫抗体的手术患者.(2)禁忌证血红蛋白<100g/L的患者;有细菌性沾染的患者;凝血功效平常和造血功效平常的患者;对输血可能性小的患者不需做自体贮血;对冠芥蒂.轻微自动脉瓣狭小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3)留意事项按响应的血液储存前提,手术前3天完成收集血液(可一次或分多次);每次采血不超出500ml(或自身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距离许多于3天;在采血前后可给患者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有前提的可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2.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一般在麻醉后.手术重要出血步调开端前,抽取患者必定量自体血在室温下保管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必定比例晶体液填补血容量,使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份丧掉削减.待重要出血操纵完成后或根据术中掉血及患者情形将自身血回输给患者.(1)顺应证患者身材一般情形好,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压积≥0.33),估量术中有掉血量大,可以斟酌进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年纪不是该技巧的禁忌;手术中须要降低血液粘稠度,改良微轮回时也可采取.(2)禁忌证血红蛋白<100g/L;低蛋白血症;凝血机能障碍;不具备监护前提;心肺功效不良患者.(3)留意事项血液稀释程度,一般使红细胞压积不低于25%;术中必须亲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以及尿量的变更,须要时应监测中间静脉压.4. 收受接管式自身输血血液收受接管是指用应用血液收受接管装配,将患者体腔积血.手术掉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收受接管.抗凝.洗涤.滤过等处理,然后回输给患者.血液收受接管必须采取及格的装备,收受接管处理的血必须达到必定的质量尺度.体外轮回后的机械余血应尽可能回输给患者.收受接管式自体输血推举用于出估计血量较大手术如体外轮回.骨科手术.脑外血管手术.胸腹腔闭合式出血手术及产科手术等,收受接管血的禁忌证如下:(1)血液流出血管外超出6小时;(2)疑惑流出的血液含有癌细胞;(3)疑惑流出的血液被细菌.粪便或羊水等污染;(4)流出的血液轻微溶血;(5)和白细胞滤器结合应用可恰当放宽应用顺应证.五.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响罕有的输血反响和并发症包含非溶血性发烧反响.反常反响和过敏反响.溶血反响.细菌污染.轮回超负荷.出血偏向.酸碱均衡掉调.输血相干性急性肺毁伤和传播沾染性疾病等.1. 非溶血性发烧反响发烧反响多产生在输血后1~2小时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噤,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随皮肤潮红.头痛,多半血压无变更.症状中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小时后缓解.2. 反常反响和过敏反响反常反响重要表示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过敏反响其实不罕有,其特色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成品后连忙产生,重要表示为咳嗽.呼吸艰苦.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3. 溶血反响绝大多半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范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消失休克.寒噤.高热.呼吸艰苦.腰背酸痛.心前区榨取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平常出血等,可致逝世亡.麻醉中的手术患者独一的早期现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4. 细菌污染反响假如污染血液的长短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些相似发烧反响的症状.但因多半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连忙产生休克.库存低温前提下发展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消失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效衰竭.5. 轮回超负荷心脏代偿功效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太快,可因轮回超负荷而造成心力弱竭和急性肺水肿.表示为激烈头部胀痛.呼吸艰苦.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示肺水肿现象,轻微者可致逝世.6. 出血偏向大量快速输血可因凝血因子过度稀释或缺少,导致创面渗血不止或术后中断出血等凝血平常.7. 电解质及酸碱均衡掉调库血保管时光越长,血浆酸性和钾离子浓度越高.大量输血常有一过性代谢性酸中毒,若机体代偿功效优越,酸中毒可敏捷改正.对血清钾高的患者,轻易产生高钾血症,大量输血应进步小心.此外,输注大量枸椽酸后,可降低血清钙程度,影响凝血功效;枸橼酸盐代谢后产生碳酸氢钠,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会使血清钾降低.8. 输血相干性急性肺毁伤是一种输血后数小时消失的非心源性肺水肿,病因是某些白细胞抗体导致的免疫反响.表示为输血后消失低氧血症.发烧.呼吸艰苦.呼吸道消失液体.9. 输血相干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输血的最轻微并发症之一.多于输血后1~2周消失,其机制是受血者输入含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主如果T淋巴细胞)的血液或血液成分后产生的一种与骨髓移植引起的抗宿主病相似的临床征候群,逝世亡率高达90%~100%.临床症状初期多为高热,全身皮肤剥脱和消化道症状为主,成长至终末期为骨髓衰竭.10. 传染性疾病输异体血主如果传播肝炎和HIV,核酸技巧的应用削减了血液传播疾病的产生率,但迄今为止,疟疾.SARS.Chagas病和变异型CreutzfeldtJakob症仍无法监测.11. 免疫功效克制输入异体血可显著克制接收者的免疫功效,会影响疾病的转归.应严厉遵守输血顺应证,防止不须要的输血.六.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响的防治在全身麻醉状况下,输血反响的症状和体征往往被掩饰,不轻易不雅察和早期发明,并且还可能会被漏诊,应引起麻醉科大夫的小心.输血前应由两名医护人员严厉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纪.病案号.床号.血型.交叉配血陈述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讨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色彩是否正常.精确无误方可输血.此外,在输血进程中应细心.准时检讨是否消失输血反响的症状和体征,包含荨麻疹.发烧.心动过速.低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降低.气道峰压升高.尿量削减.血红蛋白尿和伤口渗血等.如产生输血不良反响,治疗措施包含:(1)起首应连忙停滞输血.查对受血者与供血者姓名和血型.采纳供血者血袋内血和受血者输血前后血样本,从新化验血型和交叉配血实验,以及作细菌涂片和造就;(2)保持静脉输液通路疏浚和呼吸道通行;(3)抗过敏或抗休克治疗;(4)保持血流淌力学稳固和电解质.酸碱均衡;(5)呵护肾功效:碱化尿液.利尿等;(6)根据凝血因子缺少的情形,填补有关凝血成分,如新颖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及血小板等;(7)防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8)须要时行血液透析或换血疗法.参考文献1. Chee YL, Crawford JC, Watson HG,Greaves M. Guidelines on the assessment of bleedingrisk prior to surgery or invasive procedures. British Committee for Standards in Haematology. Br J Haematol ;140:496–504.2. Fries D, Innerhofer P, Perger P, et al.[Coagulation management in traumarelatedmassivebleeding. –Recommendations of the Task Forcefor Coagulation (AGPG) of the Austrian Society ofAnesthesiology, Resuscitation and Intensive CareMedicine (OGARI)]. Anasthesiol Intensivmed Notfallmed Schmerzther ; 45:552–561.3. CosmiB,AlatriA,CattaneoM,etal.Assessment of the risk of bleeding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or invasive procedures: Guidelines of the ItalianSociety for Haemostasis and Thrombosis (SISET). Thromb Res ; 124:e6–e12.4. Liumbruno GM, Bennardello F, LattanzioA, et al. Recommendations the transfusion managementof patients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Thepreoperative period. Blood Transfus ; 9:19–40.5. Bidlingmaier C, Olivieri M, Stelter K,Eberl W, von Kries R, Kurnik K. Postoperative bleeding in paediatric ENT surgery. First results of the German ESPED trial. Hamosta搜刮引擎优化logie ; 30 (Suppl 1): 108–111.7. Chee YL, Crawford JC, Watson HG,Greaves M. Guidelines on the assessment of bleedingrisk prior to surgery or invasive procedures. British Committee for Standards in Haematology. Br J Haematol ;140:496–504.8. CosmiB,AlatriA,CattaneoM,etal.Assessmentoftheriskofbleedingin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or invasive procedures: Guidelines of the Italian Society for Haemostasis and Thrombosis (SISET). Thromb Res, ;124:e6–e12.9. CoakleyM,EvansC,CollinsP,HallJE.Predicting blood loss using novel thromboelastometry assays in cardiac surgery. Anaesthesia ; 65:99–100.10. Coakley M, Hall JE, Evans C, et al. Assessmentof thrombin generation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cardiopulmonary bypass surgery and its associationwith postoperative bleeding. J Thromb Haemost ;9:282–292.11. Dai Y, Lee A, Critchley LA,White PF. Doesthromboelastography predict postoperativethromboembolic ev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literature. Anesth Analg ; 108:734–742.12. Gurgel ST,doNascimento P Jr. Maintainingtissue perfusion in highrisk surgical patients: a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Anesth Analg ; 112:1384–1391.13. Hamilton MA, Cecconi M, Rhodes A. A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n the use ofpreemptive hemodynamic intervention toimprovepostoperative outcomes in moderate and highrisksurgical patients. Anesth Analg ; 112:1392–1402.14. Marik PE, Cavallazzi R, Vasu T, Hirani A.Dynamic changes in arterial waveform derived variables and fluid responsiveness in mechanically entilated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Crit Care Med ; 37:2642–2647.15. Mythen MG, Webb AR. Perioperative plasmavolume expansion reduces he incidence of gut mucosal hypoperfusion during cardiac surgery. Arch Surg 1995;130:423–429.16. Noblett SE, Snowden CP, Shenton BK, Horgan AF.Randomized clinical rial assessing the effect ofDoppleroptimized fluid management on outcome afterelective colorectalresection. BrJ Surg ; 93:1069–1076.17. Kilgannon JH, Jones AE, Parrillo JE, 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upranormal oxygen tension andoutcome after resuscitation from cardiac arrest.Circulation ; 123:2717–2722.18. Cabello JB, Burls A, Emparanza JI, Bayliss S,Quinn T. Oxygen therapy 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 6):CD007160.19. Carson JL, Grossman BJ, Kleinman S, TinmouthAT, Marques MB, Fung MK, Holcomb JB, Illoh O, KaplanLJ, Katz LM, Rao SV, Roback JD, Shander A, Tobian AA, Weinstein R, Swinton McLaughlin LG, Djulbegovic B;Clinical Transfusion Medicine Committee of the AABB.Ann Intern Med. Jul 3;157(1):4958.20. Carson JL, Terrin ML, Noveck H, Sanders DW,Chaitman BR, Rhoads GG, et al; FOCUS Investigators.Liberal or restrictive transfusion in highriskpatients after hip surgery. N Engl J Med. ;365:245362.[PMID: 22168590]21. Stainsby D, MacLennan S, Thomas D, IsaacJ, Hamilton PJ. British Committee for Standards inHaematology.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massiveblood loss. Br J Haematol ; 135:634–641.22. Morley SL.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s inacute paediatrics. Arch Dis Child Educ Pract Ed ;94:65–73.23. Sorensen B, Spahn DR, Innerhofer P, SpannaglM, Rossaint R. Clinica review: Prothrombin complexconcentrates–evaluation of safety and thrombogenicity.Crit Care ; 15:201.24. RaheMeyer N, Pichlmaier M, Haverich A, et al.Bleeding management with fibrinogen concentratetargeting a highnormal plasma fibrinogen level: apilot study. Br J Anaesth ; 102:785–792.25. RaheMeyer N, Solomon C, Winterhalter M, et al.Thromboelastometryguided administration of fibrinogen concentr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excessiveintraoperative bleeding in thoracoabdominal aorticaneurysm surgery.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 138:694–702.26. Gerlach R, Tolle F, Raabe A, Zimmermann M,Siegemund A, Seifert V. Increased risk forpostoperative hemorrhage after intracranial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decreased factor XIII activity:implications of a prospective study. Stroke ;33:1618–1623.27. FengerEriksen C,Tonnesen E,IngerslevJ,Sorensen B. Mechanisms of hydroxyethyl starchinduceddilutional coagulopathy. J Thromb Haemost ; 7:1099–1105.28. Pabinger I, Brenner B, Kalina U,et al.Prothr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 (Beriplex P/N) foremergency anticoagulation reversal: a prospectivemultinational clinical trial. J Thromb Haemost ;6:622–631.29. PabingerFasching I. Warfarinreversal:results of a phase III study with pasteurised,nanofiltrated prothr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 Thromb Res ; 122 (Suppl 2):S19–22.30. PhillipsL E, McLintock C, Pollock W, etal.Recombinant activated factor VII in obstetrichemorrhage: experiences from the Australian and NewZealand Haemostasis Registry. Anesth Analg ;109:1908–1915.31. Fergusson DA, Hebert PC, Mazer CD, et al. Acomparison of aprotinin and lysine analogues inhighrisk cardiac surgery. N Engl J Med ; 358:2319–2331.32. Molenaar IQ, Warnaar N, Groen H, Tenvergert EM,Slooff MJ, Porte RJ. Efficacy and safety ofantifibrinolytic drugs in liver transplantation: a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 J Transplant ;7:185–194.33. Meng ZH, Wolberg AS, Monroe DM 3rd, HoffmanM.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pH on the activity of factor VIIa: implications for the efficacy of highdose factor VIIa in hypothermic and acidotic patients. JTrauma ; 55:886–891.34. Bladbjerg EM, Jespersen J. Activity ofrecombinant factor VIIa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n vitro: effect of temperature, pH, and haemodilution.Blood Coagul Fibrinolysis ; 19:369–374.。
围术期血液管理指南ppt课件
LOGO
三、围术期输血及辅助治疗
(4)注意事项: A.不能依赖输注红细胞来替代容量治疗; B.少白红细胞适用于产生白细胞抗体患者; C.洗涤红细胞适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和对血
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患者; D.对于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建议输注少白红
细胞; E.高原地区酌情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和放宽输
纤维蛋白原等,必要时应进行床旁实时凝血功能监测,如血栓弹力 图(TEG)、Sonoclot等;
LOGO
三、围术期输血及辅助治疗
(4)监测原则
A. 除常规监测外,术中出血患者应在血细胞比
容、血红蛋白水平和凝血功能的监测下指导成分 输血; B. 围术期应维持患者前负荷,但要避免全身血 容量过高。严重出血时,应考虑动态评估液体反 应性和无创心排血量的监测,不应将中心静脉压 和肺动脉楔压作为判断血容量的唯一标准; C. 出现急性出血时,建议反复测量血细胞比容、 血红蛋白、血清乳酸水平及酸碱平衡情况,以了 解组织灌注、组织氧合及出血的动态变化。
LOGO
三、围术期输血及辅助治疗
(2)以下情况应考虑输注冷沉淀: A.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纤维蛋白原浓度<
150mg/dl; B.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已大量输血,无法及
时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时,将输注冷沉淀作为辅 助治疗措施; C.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 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凝血因子Ⅷ缺乏症患者; D.严重甲型血友病需加用Ⅷ因子浓缩剂; F.纤维蛋白原水平<100mg/dl的患者,当进 行高出血风险的有创操作或手术前,考虑预防性 使用冷沉淀。
血型鉴定(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乙肝和丙肝相关检查、梅 毒抗体以及HIV抗体等;
9. 术前重要脏器功能评估,确定可能影响红细胞最终输注需 求(例如血红蛋白水平)的器官缺血(例如心肺疾病)的危 险因素;
围术期输血指南快捷指南
围术期输血指南快捷指南围术期输血指南快捷指南1. 简介1.1 本指南旨在提供围术期输血的相关指导,包括输血适应症、输血前与输血过程中的考虑因素、输血相关的并发症及管理等。
2. 输血适应症2.1 围术期常见的输血适应症,如失血性休克、贫血及特殊病情的输血指导。
2.2 输血前的临床评估与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型配对、交叉试验等。
3.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3.1 合理的用血计划和用血策略,如输血方式、用血量的计算等。
3.2 输血风险评估,包括输血相关的感染风险、免疫反应风险等。
4. 输血过程中的管理4.1 输血前的血型和交叉试验,包括血液型配对、交叉试验的操作方法与结果解读。
4.2 输血过程中的输血速度控制,针对不同病情的速度调整原则与方法。
4.3 输血相关的监测指标,如血压、心率、血红蛋白浓度等的监测与解读。
4.4 输血反应的处理与管理,包括输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过敏反应、输血相关肺损伤等的处理方法。
4.5 输血后的观察与护理,如输血结束后的观察指标与护理措施。
5. 输血相关的并发症及处理5.1 输血相关感染的预防与处理,包括输血前的病原体筛查与输血后的感染处理。
5.2 输血相关的过敏反应的处理方法。
5.3 输血相关的溶血反应的处理与处理方法。
5.4 输血相关的循环负荷过多的处理与护理措施。
5.5 其他少见的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处理与管理。
6. 附件附件一:输血过程中的观察记录表格附件二:输血过程中的反应处理流程图注释:输血:将血液或血液成分从一个人的体内经过适当的处理后输给另一个人体内的过程。
围术期:指手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整个周期。
贫血: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总称。
血型配对:根据人的红细胞表面所带的特定抗原进行的配对。
交叉试验:将输血血液与受血者血浆进行混合后观察有无凝集反应以判断能否输血。
输血感染:指输血过程中患者被病原体感染的情况。
过敏反应:输血过程中受血者对输血血液中的某些成分产生过敏反应。
围术期输血麻醉
围术期输血麻醉背景围手术期输血麻醉是指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输血和麻醉操作,这是一种高风险的医疗行为。
因此,正确使用围术期输血麻醉技术可以提高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输血麻醉的定义围术期输血麻醉是一种综合性的医学技术,包括对患者进行输血和麻醉操作。
在进行手术过程中,输血可以保证患者手术时的血容量,并提供必要的氧合作用。
同时,麻醉可以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感受较小的痛苦和不适。
输血麻醉的重要性围术期输血麻醉是手术前一定要进行的步骤,它能有效地保障患者的安全。
围术期输血麻醉的正确使用可以:•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降低死亡风险;•保证患者手术时的血容量,提供必要的氧合;•减轻患者的手术疼痛和不适,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
输血麻醉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围术期输血麻醉操作时,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患者评估在进行围术期输血麻醉操作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了解患者身体状况,确定是否需要输血和麻醉。
评估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病史等因素。
输血操作在进行输血操作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输血方式;•确定输血量;•选择合适的输血速度;•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防止输血并发症。
麻醉操作在进行麻醉操作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确定合适的麻醉剂量;•监测患者的麻醉效果;•防止麻醉并发症。
术后处理在进行围术期输血麻醉操作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后处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全出麻醉;•给予对患者合适的解痛药物;•做好产后指导,并进行随访。
输血麻醉的风险和并发症围术期输血麻醉是一种高风险的医疗行为,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风险。
其中主要的风险和并发症包括:输血方面•输血反应:出现过敏、发热、寒战、血压下降等症状;•传染疾病:如艾滋病、肝炎等;•出现输血相关性肺损害(TRALI)。
麻醉方面•血压波动:出现高血压或低血压等;•心律失常:出现心脏节律失常;•神经毒性:出现麻醉后遗症等。
围手术期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规范围手术期输血管理,预防和减少输血不良事件,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围手术期患者输血管理。
三、管理原则1. 依法依规: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诊疗规范和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2. 安全第一:确保输血安全,预防和减少输血不良事件。
3. 科学合理:遵循输血指征,合理选择输血方案。
4. 节约用血:提倡自体输血,减少异体输血。
四、职责分工1. 医生:负责患者的输血评估、输血方案制定、输血前谈话和输血后观察。
2. 护士:负责输血前查对、输血过程护理、输血反应处理和输血记录。
3. 输血科:负责血液供应、输血前的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实验和输血后的不良反应监测。
五、管理措施1. 输血评估(1)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过敏史,评估患者输血风险。
(2)对有输血史、过敏史、输血反应史的患者,应充分评估输血风险,并采取预防措施。
2. 输血方案制定(1)根据患者病情、输血指征、输血风险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输血方案。
(2)提倡自体输血,对有条件者进行术前自体血液采集。
3. 输血前查对(1)护士在输血前,应仔细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血型、配血试验结果等。
(2)查对血袋标签,确认血型、血量、有效期等信息。
4. 输血过程护理(1)输血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反应。
(2)输血过程中,确保患者静脉通道通畅,避免血液污染。
5. 输血反应处理(1)发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
(2)根据输血反应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6. 输血记录(1)护士详细记录输血时间、血型、血量、输血反应等。
(2)医生在病历中记录输血评估、输血方案、输血反应等。
7. 输血后的不良反应监测(1)输血科定期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向临床科室反馈。
(2)临床科室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输血科。
六、监督检查1. 医院设立输血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制度的实施和监督。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促进临床合理用血,减少经血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减少输血不良性事件的发生,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护有限的血液资源,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适用于全院范围用血方式的选择。
三、具体要求(一)严格掌握输血指征1.必须进行输血前适应症评估:对患者的术前贫血(失血)情况,血溶量情况,包括对Hb、Hct、手术失血危险因素、病人重要脏器功能情况等进行评估。
2.把握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征(1)Hb>100g/L,不必输血。
(2)Hb<70g/L,应考虑输入红细胞。
(3)急性大出血出血量>20%血容量,可以考虑输血,并根据患者的出凝血状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
(4)Hb70g/L~100g/L,根据病人代偿能力、一般情况和脏器器质性病变情况而决定是否输血,血压稳定、神智清醒、无继续失血、代偿能力好者不用输血。
(二)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措施1.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性措施(1)根据患者疾病情况采取微创手术,选择小切口,避开大血管入路等手术措施,减少术中出血。
(2)手术操作细致,止血彻底。
(3)正确使用止血带。
(4)直视下动脉阻断。
(5)动脉内球囊阻断术(如骶骨和骨盆肿瘤手术)。
2.使用血浆代用品:适用范围内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铁、羟乙基淀粉、明胶等代血浆补充血容量,以维持正常组织灌注。
(1)当失血量<20%血容量时,可单独用代血浆补充。
(2)失血量20 ~40%血容量时,代血浆与全血各输一半。
(3)失血量>50%血容量时,则输代血浆1/3,新鲜全血2/3。
3.控制性降压:采用药物、麻醉措施使平均动脉降至60mmHg或将血压控制在基础水平以下的15%-20%范围内,降低血管内压力,以减少手术创口出血。
4.积极开展自体血储备措施及术中自体血的回收。
四、职责: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输血规范,在我院能开展自体输血的条件下,对于有自体输血指征者需要积极开展自体输血,以保证患者手术的及时性和安全性,对未达标者将由医务部进行考核。
围术期输血指南快捷指南
围术期输血指南快捷指南围术期输血指南快捷指南1、背景介绍a:输血在围术期是一项常用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维持患者的血液量和稳定基础生理状态。
b:围术期输血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指南和准则,以确保安全有效的输血过程。
2、输血指征a:术前准备:根据患者术前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输血。
b:术中输血:在手术过程中监测患者的出血量和血红蛋白水平,并根据需要酌情输血。
c:术后输血:根据患者术后复苏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决定是否需要输血。
3、输血前评估a:患者的血型和Rh阴性血型的筛查。
b:完成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例如完整血细胞计数、凝血功能检查和血型鉴定。
4、输血过程管理a:安排输血的时间和地点。
b:静脉通道的建立以及输血设备和输血袋的准备。
c:输血的速度和剂量的控制,注意输血反应的监测。
d:输血后的评估和处理,包括观察患者的输血反应和血液参数的变化。
5、输血的并发症和处理a:输血反应:轻微反应可通过调整输血速度或给予抗过敏药物来处理,严重反应需要紧急处理。
b:输血相关感染:采取预防措施并密切监测患者的感染情况。
c:输血相关的传播:根据血液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进行相应预防。
6、输血的风险和利益评估a:血液制品的有害反应和不良后果,包括输血相关反应和传染病的风险。
b: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要,例如病情的严重程度、术前贫血情况和术后预期的恢复情况。
7、输血时的药物管理a:输血前,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抗凝剂或抗血小板药物。
b:输血期间可给予抗过敏药物、镇痛药物等辅助治疗。
8、输血后的后续处理a:监测患者的恢复情况,包括血液参数、血压、心率等。
b:根据患者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输血或其他治疗措施。
c:记录输血的相关信息,包括输血量、输血速度、反应等。
附件:1、输血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要求及结果解读。
2、输血的常用药物清单及使用指南。
法律名词及注释:1、输血:将血液或血液制品从供血者转输至受血者的过程。
2、输血指征: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输血的依据,包括血红蛋白水平、出血情况等。
围术期输血指南
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的
浆、冰冻血浆。
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估计失血量超过
(2)作用:补充凝血因子。
自身血容量的30%。
(3)输入指征:研究表明北美洲、欧洲的白种 3.7 大量失血的药物治疗
人维持30%凝血因子浓度或不稳定凝血因子仅需维持
(1)围术期排除外科引起的出血后,应考虑使用
法监测。
5.4 细菌污染反应
5.10 免疫功能抑制
(1)非致病菌污染,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
输入异体血可明显抑制接受者的免疫功能,会影
应的症状。
响疾病的转归。应严格遵循输血适应证,避免不必要
(2)毒性大的致病菌污染,输入10~20 ml,即可 的输血。
发生休克。
(3)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 6 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应的防治
5 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应
者可致死。
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 5.6 出血倾向
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循
大量快速输入库血可因凝血因子过度稀释或缺
环超负荷、出血倾向、酸碱平衡失调、输血相关性急 乏 , 导 致 创 面 渗 血 不 止 或 术 后 持 续 出 血 等 凝 血 异
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
输异体血主要是传播肝炎和HIV,核酸技术的应
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
用减少了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率,但迄今为止,疟
(3)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 疾、SARS、Chagas病和变异型Creutzfeldt-Jakob症仍无
血和低血压。
(5)一般体格检查;
(Hct)。
(6)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凝血
围手术期临床输血课件
输血前准备:准备输血床旁,进行输血前准备工作,如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等
06
输血过程
评估患者输血需求:根据患者病情、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评估
申请输血:医生开具输血申请单,护士审核并签字
输血前准备:核对患者信息、输血器材、血液制品等
输血操作:连接输血器、输血袋,进行输血
输血过程中观察:观察患者反应、生命体征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或红细胞压积低于25%
01
急性失血: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20%
02
慢性失血: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10%
03
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等
04
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05
严重创伤:如严重骨折、大面积烧伤等
06
手术治疗:如心脏手术、器官移植等
演讲人
01.
02.
03.
04.
目录
围手术期临床输血的重要性
围手术期临床输血的原则
围手术期临床输血的操作流程
围手术期临床输血的并发症及处理
1
输血在围手术期的作用
补充血容量:维持正常血压和循环功能
改善组织氧供:提高组织氧供,改善组织缺氧
纠正贫血: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贫血症状
促进伤口愈合: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输血可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如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
输血安全与风险
输血安全:确保输血过程中无感染、无过敏反应等风险
输血风险: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感染、过敏反应等风险
输血安全措施:采取严格的输血前检查、输血过程中监测等措施,确保输血安全
输血风险管理:制定输血风险管理计划,预防和应对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回收
• 非洗涤式 • 洗涤式( Cells Saver ) Hct 60~70%
收集 洗涤 离心 回输
血液回收(Cells Saver)
• 妇产科(宫外孕破裂) • 骨 科 (脊柱及髋关节手术) • 神经外科(脑动脉瘤手术) • 心血管外科(心脏及大血管手术)
新药的应用
抑肽酶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围术期输血
输血
氧转运量 组织氧合 凝血功能
正常
概念更新
氧转运量 = 心输出量 动脉血氧含量 ( Hb, SatO2 ,PaO2 )
氧转运量
血氧含量(Hb SatO2 PaO2)
心输出量
(粘稠度 外周阻力 回心血量)
自体输血的方法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 急性高容血液稀释 • 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
•
抑制XII因子激活
•
保护血小板IIb/IIIa受体
•
抑制纤溶
•
抑制炎性反应
200 mg 200mg 50mg/h
新药的应用
• 血浆代用品 羟乙基淀粉 明胶多肽
• 氨基乙酸
血速宁
围术期合理用血
• 输血指征 • 成分输血
输血指征
• 血色素 • 血色素 • 血色素
> 10g/dl < 7g/dl 7 ~ 10g/dl
30min
ICG + RBC
• 5%白蛋白 • 6%贺斯
38 ± 21% 43 ± 26%
Rehm M et al Anesthesiology 2001;95
自体输血的优点
• 改善血流动力学 • 减少或避免异体输血 • 保护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 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
自体输血的监测
• ECG • ABP • CVP • SpO2 • Hb Hct
血浆代用品
• 晶体液 • 胶体液
晶体液
• 葡萄糖溶液 • 氯化钠溶液 • 林格氏溶液 • 复方氯化钠溶液
晶体液
• 补充功能性细胞外液 • 增加肾小球滤过率 • 补充电解质 • 价廉 • 时效短
胶体液
• 血浆 • 白蛋白 • 右旋糖酐 • 明胶多肽 • 羟乙基淀粉
胶体液
• 增加血容量 • 增加心输出量 • 增加氧转运量 • 增加营养性血流量 • 过敏 • 价高
0 22.00.6 28.72.8
9310
血液稀释时不同血浆代用品扩容效应
• 对照组 • 贺斯高容血液稀释 • 血定安高容血液稀释 • 贺斯等容血液稀释
75ml/kg 100ml/kg
93ml/kg 81ml/kg
血液稀释时不同血浆代用品扩容效应
• 5%白蛋白 • 6%贺斯
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20ml/kg
稳定凝血因子( II、VII、IX、X、 XI、XII、XIII )
浓 缩 血小板
单个供血者循环血液 细胞分离机单采技术采集
11011/袋 3 ~ 5 天 24 小时
高纯度 高效价 体积小
欲将60公斤体重的患者血小板由
10X109/L升至50X109/L
需全 血
3,000ml
仅需 浓缩血小板 300ml
冷 沉 淀(Cryo)
FFP -20C 一年融化(4~8 C) 沉淀物
VIII、vWF、I
I
20~30mg/100ml/单位
3 ~ 4 单位 100 mg/100ml
增强运氧能力
1 ml
Hct 1%/kg
( 70 ml/kg )
新鲜血浆
4C
24小时
全部凝血因子
新 鲜 冷 冻 血 浆(FFP)
4 ~ 6 小时 -20C 一年
全部凝血因子( V、VIII 低 )
10 ~ 15 ml
凝血因子 20% ~ 30%
( 50 ml/kg )
普通冰冻血浆
-20C > 1年 < 4年
15ml/kg 22.5ml/kg Hct 30%
99Tc – 人血清蛋白
血液稀释时不同血浆代用品扩容效应
C组
NH
HH GH
采血量(ml)
0
输注量(ml/kg) 0
Hct(%)
38.23.5
血容量(ml/kg) 7511
910145 13.22.0 29.62.6
8113
0 14.60.5 29.03.3 10015
自体输血的方法
• 术前自备 • 血液稀释 • 血液回收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放血量 = 70 体重 (Hct1- Hct2)/Hct0
室温保存 相等量胶体液 6小时内输回
急性高容血液稀释
手术前
15 ~ 20ml/kg 胶体液
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
放血量 > 输液量
血液稀释时不同血浆代用品扩容效应
• 对照组 • 贺斯高容血液稀释 • 血定安高容血液稀血 心血管功能
输血反应
• 红细胞 • 白细胞 • 血小板
200余种抗原 200余种抗原 5种抗原
成分输血
• 浓缩红细胞 • 血浆 • 血小板 • 冷沉淀
成分输血
• 疗效显著 • 副作用少 • 节约血源 • 经济方便
浓缩红细胞
全血离心去除血浆 白细胞 血小板
Hct 70% ~ 80% 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