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思想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
这种异化在十九世纪晚期表现为 ( )
A.资本主义国家加大了关税壁垒
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C.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D.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
2.新航路的开辟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主要是因为()A.欧洲商人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了商业联系
B.欧、亚、非洲之间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C.欧洲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D.亚洲、非洲、美洲沦为了西欧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3.据统计美国1895~1904年间,在27个工业部门中,中小公司合并为一家大公司的合并公司数占整个部门的公司总数的75%以上的有20个部门,占50~70%的有6个部门,占25%以下的只有一个部门。
这本质上反映了美国()
A.公司竞争日趋激烈 B.资本和生产高度集中
C.公司规模扩大 D.政府加强了对企业的干预
4.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通讯工具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5.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Gold)。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中曾有如下描述:“一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的工序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程序。
”这主要反映了( )
A.万能蒸汽机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工人独立完成生产的能力大幅下降
C.手工工场中生产的复杂化和低效率
D.工厂制度下对劳动过程的合理组织
7.1879年,一条科技新成果的消息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
该科技成果是( )
A.西门子发明的发电机 B.本茨研制的汽车
C.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 D.贝尔发明的电话
8.有人说:“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天主教开始冲出欧洲,走向世界。
”这句话说明葡萄牙、西班牙支持开辟新航路的目的之一是( )
A.掠夺黄金 B.掠夺原料
C.开辟海外市场 D.传播天主教
9.19世纪中期,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1850年,英国蒸汽机产生的能量占欧洲的一半以上;1848年,英国的铁产量已经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量总和。
这表明英国( )
A.成为世界工厂 B.建立“日不落”帝国
C.成为欧洲经济大国 D.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10.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输出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11.1492年10月12日,在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久盼陆地而不见,船员中怨声四起,
几乎要发生叛乱的时候,船头上的一名水手突然一声惊叫:“啊!陆地!”________立即上岸,面对繁盛的草木,他欣喜地宣布这里是西班牙的土地,并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岛。
材料中“________”应填( )
A.迪亚士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12.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17世纪最后几十年,英国的自耕农(即独立农民)还比租地农民阶级的人数多……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消灭了。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早期殖民 B.宗教改革 C.圈地运动 D.工业革命
13.“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
”下列观点最切合马克思这一论述的是( ) A.英国有权征服印度 B.英国侵略印度具有双重作用C.先进文明侵略落后文明值得肯定 D.落后文明难以征服先进文明14.下表反映了英、美、德三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
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危机的影响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C.交通运输的改进 D.世界市场的形成
15.新航路开辟后,先后成为贸易强国和殖民强国的下列国家,排列正确的是 ( ) A.西班牙—荷兰—英国 B.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荷兰
C.葡萄牙—英国—荷兰 D.意大利—葡萄牙—荷兰—英国
16.下图是《黑色船货:大西洋奴隶贸易史(1518~1865)》中的插图。
图中所示贸易现象的出现和最终退出历史()
A.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减弱 B.都由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政策决定C.预示着欧洲将把民主制推广到非洲 D.都服从于欧洲对外侵略掠夺的需要17.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为庆祝某一事件,给自己加封了一个新头衔“几内亚之主,及对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波斯和印度的征服、航海与贸易之主宰”。
这一事件是A.达·伽马船队抵达印度海岸
B.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大陆
C.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D.葡萄牙成为“海上马车夫”
18.布罗代尔说:“十八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在英国发端或崛起的工业革命……可以说是若干世纪前早就开始的‘工业化’进程的终点。
”这里他强调了“工业革命”是()
A.技术经验积累的结果 B.世界市场扩大的产物
C.始于英国“光荣革命” D.“工业化”进程的终点
19.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对下列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进行分析,正确的有( )
①加强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统一的世界历史
③客观上传播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④促进了西欧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20.“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据此观点,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是( )
A.殖民扩张 B.代议制确立 C.工业革命 D.圈地运动21.16世纪的西班牙物价平均上涨四倍多,其中谷价上涨了五倍。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发生 B.新航路开辟 C.贵族奢靡消费 D.经济大危机22.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恩格斯认为它“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
这一论断主要基于当时的航海活动( ) A.使欧洲人发现美洲新大陆 B.揭开欧洲商品倾销的序幕
C.导致欧洲严重的阶级对立 D.引起欧洲经济结构的变动
23.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
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24.《从曼彻斯特到硅谷》中这样写道:“英国→西欧:比利时、法国→中欧:德国(包括奥地利)→东欧:俄国→日本。
与法德同时的还有美国,这样的一条工业化浪潮扩散的路线是颇堪玩味的……为什么不是美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呢?难道比利牛斯山太高了吗?但阿尔卑斯山并不低。
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这段话的含义是( )
A.地理位置影响工业革命的传播 B.工业革命沿主要贸易线路蔓延
C.工业革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D.代议制民主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25.1889年,自1867年以来的第三次万国博览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如下图),正值法国大革命100周年。
在这次博览会上展出的物品有( )
①发电机②电话③三轮汽车④飞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26.“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亚欧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沿线各国开展更为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二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
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
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马世力《世界史纲》
(1)指出材料一中欧洲殖民主义与古代中国完全不同的做法,并对此加以评价。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能主导世界市场的政治、经济原因。
27.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是一部各个地区相互联系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
……这两个事件某种程度上把世界上相距遥远的部分连结在一起,使它们能互通有无,增加彼此的快乐,促进彼此的工业,因此,它们的总体趋势似乎是有益的。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
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
……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两位作者评述历史问题的角度。
并归纳两人在看待新航路开辟问题上的异同。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繁荣的经济以各种方式促进了英国的海外事业……使英国殖民者和商人胜过他们的竞争者。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8世纪,大英帝国已经成为一个密切协调的贸易团体:加拿大的小麦和木材,澳大利亚的羊毛,印度的棉花、黄麻和茶叶,以及西印度群岛的蔗糖,都主要是为英国市场生产的。
从英国的角度看,印度正成为英国工业品的主要市场。
——[英]P·J·马歇尔主编《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
材料二议会在1701年通过的“嗣位法”,在立宪君主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法案规定,威廉三世死后,王位应传给詹姆斯二世的第二个女儿安妮。
……国王所作的一切决定和政府的命令,必须由同意该项决定的枢密院的成员,即政府的大臣签署才能生效。
此外,法案还规定,以后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以后凡议会谴责、定罪的人,国王都不能任意赦免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三
请回答:
(1)17、18世纪,英国“海外事业”的“竞争者”主要是哪些国家?“竞争”结果如何?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以上三则材料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并指出其对英国的共同影响。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经济史学家罗斯托认为“商业革命的老概念仍然是有效的、正确的。
它指的是随着15世纪末新航路的发现,国际贸易的显著扩张,扩展到了亚洲、西半球和非洲,以及这种扩展在欧洲和欧洲以外产生的所有影响。
这场革命一直持续到1783年英国经济起飞”。
对于商业革命的作用,中国学者吴承明先生指出:“16~18世纪西欧的现代化进程,是市场需求引起的,需求牵动生产,商业革命导致工业革命,这已成为共识。
”
——萧国亮、隋福民《世界经济史》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有关西欧商业革命作用的观点。
中国和西欧商业革命的不同后果反映了各自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试从经济政策角度分析其原因。
30.15世纪东西方涌现出两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哥伦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当19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周年时,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欲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但最终因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而作罢。
全球化进程始于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中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十九世纪晚期,自由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答案】A
【解析】世界市场是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A项体现出世界范围的贸易,故A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发现了美洲,建立起美洲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欧、亚、非洲在新航路开辟前就存在联系,故B项错误;C项是欧洲商业革命的表现,与题意“世界市场”不符,故C项错误;D项是工业革命时殖民扩张的影响,新航路开辟时期,亚洲的中国没有受到殖民侵略,故D项错误。
3.【答案】B
【解析】“中小公司合并为一家大公司的合并公司数占整个部门的公司总数的75%以上的有20个部门,占50~70%的有6个部门,占25%以下的只有一个部门”体现了19世纪末垄断组织的出现,实质是资本和生产高度集中,公司竞争日趋激烈、公司规模扩大和政府加强了对企业的干预只是表象,不是本质,选择B项符合题意。
4.【答案】C
【解析】“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说法是依据两次工业革命的动力革新。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瓦特改良蒸汽机为标志的,把蒸汽机运用到生产当中,提高了生产力。
主要发明的交通工具有蒸汽火车、轮船,所以是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继而发明了电动机为标志的。
主要交通工具有飞机、汽车,使电在人类社会中广泛应用,所以是电气时代。
由此可知,C项正确。
5.【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Gold)”分别是指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和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所以答案选C项,③开发土地资源不符合史实。
6.【答案】D
【解析】关键信息:1776、做一枚别针的工序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程序。
题干反映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下流水线生产现象,是对劳动过程的合理组织,提高了劳动效率,D项正确。
A项说法正确,但题干未涉及;流水线生产可以降低工人个体技术要求,提
高工作效率,B项说法错误;C项“手工工场”“复杂化和低效率”说法都是错误的。
7.【答案】C
【解析】注意关键词“煤气股票价格狂跌”,这是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的缘故。
电灯的明亮和清洁,导致煤气灯的销售大受影响,故出现了煤气股票价格下降的情景。
8.【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天主教开始冲出欧洲”可知,葡萄牙、西班牙支持开辟新航路的目的之一是传播天主教,故选D项。
A、B、C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铁产量已经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量总和”,再结合时间“19世纪中期”可知,这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故A项正确。
10.【答案】D
【解析】16世纪,欧洲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对黄金的渴求实际上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黄金提供动机”,D项符合题目要求。
A项表述不准确,可排除。
B、C两项表述有误,且背离题意。
11.【答案】C
【解析】本题的切入点是新航路的开辟。
依据“1492年”“西班牙”“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岛”可判断C项符合题目要求。
12.【答案】C
【解析】据材料中“17世纪最后几十年,英国的自耕农(即独立农民)还比租地农民阶级的人数多……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消灭了”可知跟圈地运动有关,导致农民破产,故C项正确。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首先,马克思并不是肯定英国对印度征服的合理性。
其次,马克思认为,英国对印度的征服比土耳其、波斯或俄国对印度的征服要好些,主要是因为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而土耳其、波斯或俄国依然是封建国家。
这意味着英国在征服过程中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故B项符合题意。
14.【答案】B
【解析】从时间上看,经过1870年前后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大大加快,所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也大大增加,英国则由于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不重视而导致其工业生产逐渐落后,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开始下降。
15.【答案】A
【解析】西班牙是l6世纪成为贸易强国和殖民强国;荷兰是l7世纪上半叶成为贸易强国和殖民强国;英国是l8世纪下半叶成为贸易强国和殖民强国。
16.【答案】D
【解析】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在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并不能说明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减弱,故A项错误;三角贸易的废除应该是在英国提议下进行的,故B项错误;三角贸易对非洲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故C项错误;三角贸易是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进行的,后来随着欧洲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经济上已不需要太多的劳动力,从而废除了三角贸易,故D项正确。
17.【答案】A
【解析】解答此题时注意题干信息“葡萄牙国王”,哥伦布船队、麦哲伦船队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进行的航海,可判断B、C两项错误;成为“海上马车夫”的是荷兰,D项错误;达·伽马船队抵达印度海岸是在葡萄牙王室支持下进行的,而且有利于葡萄牙对材料所述地区的征服、航海与贸易,故选A项。
18.【答案】A
【解析】材料中“工业革命……若干世纪前早就开始的‘工业化’进程的终点”信息显然强调的是工业革命是工匠技术经验积累的结果,故A项正确;工业革命的完成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扩大,故B项错误;英国“光荣革命”是1688年,是工业革命开展的政治前提,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才真正开始工业化,不是终点,故D项错误。
19.【答案】B
【解析】①②③都体现了全球历史从局部走向整体的历史,④则只体现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不能准确体现全球史观。
20.【答案】A
【解析】财富输入欧洲的途径是殖民扩张,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
累,故A项正确;代议制确立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提及圈地运动,故D项错误。
21.【答案】B
【解析】材料中所反映的现象是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引起的价格革命,故B项正确。
22.【答案】D
【解析】当时的航海活动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封建经济衰落和资本主义经济兴起,为推翻欧洲的封建制度,促进世界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故D 项正确。
23.【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英国,故A项正确。
24.【答案】C
【解析】材料指出工业革命突破地理条件的限制向世界扩展,工业革命发生在具备特定的历史环境、社会条件的国家和地区,此段话反映了工业革命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故C正确。
25.【答案】C
【解析】发电机、电话、三轮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故④说法与材料时间不符,选择C项符合题意。
26.【答案】(1)做法:海外扩张、武力征服、抢占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评价:在殖民扩张过程中,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获得巨大的利益,但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和灾难。
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2)特点:英国由独霸世界贸易到贸易比重降低;世界贸易由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国际贸易总量增长且互相依赖;国际分工明显;欧美发达国家主导贸易的局面最终形成。
原因:①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不断完善。
②经济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解析】(1)第一小问近代欧洲的做法从材料中可看出有海外扩张和军事征服,结合所学可以推出还有占领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第二小问评价可以结合世界市
场的发展评价作答,注意回答问题的角度从欧洲、非洲和美洲以及整个世界三个角度回答。
(2)第一小问从材料二内容中总结特征,从英国前后发展来看英国由独霸变为贸易比重降低,从材料二第三句总结出国际贸易分工和相互依赖,从材料二第四句总结出世界贸易由少数几大强国主导,欧美发达国家主导贸易局面最终形成;第二小问英国主导世界市场原因,注意结合所学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作答。
27.【答案】角度:全球史观。
(或整体史观、世界联系等)
同:都认为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人类由分散走向统一的开始。
异:材料一认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总体上是有益的;材料二认为是有冲突的,而且欧洲人是占支配地位的。
【解析】第一小问考查对两段材料评述历史问题的角度的认识,“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某种程度上把世界上相距遥远的部分连结在一起”“公元1500年……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
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可以看出两位作者都是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认识新航路的开辟的;第二小问要求归纳两者的异同,“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说明两位作者都认为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人类由分散走向统一的开始;材料一“总体趋势似乎是有益的”表明作者对新航路开辟的肯定,材料二“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表明作者认为新航路的开辟是有冲突的,而且欧洲人是占支配地位的。
28.【答案】(1)国家:荷兰和法国。
结果:英国击败荷兰和法国,确立海上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2)联系:殖民扩张与掠夺为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资金和市场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资产阶级代议制为工业革命提供政治保障。
影响:促进英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7、18世纪英国殖民扩张的对手、结果。
(2)材料三反映的是工业革命。
材料一反映的是殖民扩张,为工业革命提供市场;材料二反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