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分析
药物对心律失常的影响机制
药物对心律失常的影响机制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节律异常,包括心率过快、过慢、不规则等病症。
药物在心律失常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调节心脏电活动传导系统、抑制异常电活动等机制帮助恢复正常的心律。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药物对心律失常的影响机制。
一、电生理效应药物可以影响心脏细胞的电生理特性,进而调节心脏的节律。
例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抑制心脏内源性去甲肾上腺素,减少交感神经兴奋,从而降低心率、减少心脏收缩力。
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延长心绞痛患者的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降低心脏细胞的兴奋性,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的可能性。
二、自主神经调节药物也可以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来影响心律。
交感神经兴奋剂可增强交感神经的兴奋,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从而改善心律失常。
而副交感神经兴奋剂则相反,能够减慢心率,改善心律失常。
通过干预自主神经系统,药物可以使心律更趋于正常。
三、离子通道调节离子通道是心脏细胞兴奋和复极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物可以影响这些通道的打开和关闭,从而调节心脏细胞的电活动。
例如,钠通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脏细胞的电传导速度,抑制早搏发生;钾通道开放剂则可以延长心脏细胞的动作电位,降低细胞的自律性,有助于治疗某些心律失常。
四、心肌细胞间的耦联心肌细胞间的电活动相互耦联,形成整体心跳。
药物可以通过影响心肌细胞间的电耦联来调节心律。
如钙通道拮抗剂能够阻断心肌细胞的电耦联,延缓心室的收缩速度,从而减慢心脏的收缩频率,治疗心律失常。
综上所述,药物对心律失常的影响机制主要包括电生理效应、自主神经调节、离子通道调节和心肌细胞间的耦联调节。
通过这些机制调控心脏的电活动和节律,药物能够有效地治疗心律失常,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心律。
然而,在使用药物治疗心律失常时,仍需严格遵从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或其它风险。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引言
不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型的AADs, 均有不同程度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其发生率与检测方法和药物特性有 关,如采用动态心电图或心电生理 检查方法检测的AADs致心律失常 发生率分别为10%和20%,而不同 种类的AADs致心律失常发生率可 从6%~37%不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
机制
机制
1. HERG编码通道的α亚单位,其S6跨膜段 上无脯氨酸,药物容易进入通道孔道
2. S6上还有二个与药物高亲和力的芳香基 (Tyr-652、phe-656)
3. Ikr钾通道上还有一个辅助亚单位 MiRP1(KCNE2编码),它也增加药物的敏 感性。
HERG通道亚单位
机制
二、Ⅲ类AADs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 ②Ikr阻滞剂使跨膜复极离散加大: 各层心肌细胞的外向电流通道的表达不同:M细胞以
使用Ⅰ类AADs后,折返环传导速度减慢, 心房率下,此时房室结隐匿性传导减少, 出现房室1:1下传,故心室率反而较用药 前更快。
机制
Ⅰ类AADs提高心肌起搏阈值和除颤阈值
阻滞钠通道后,0相除极速度和幅度降低,心肌细胞之间传导速度 减慢,起搏器的电脉冲可能落入前一次心肌除极的相对不应期,导 致心肌细胞在较低的膜电位水平除极,传导速度进一步下降,直至 电扩布失败,即为夺获失败。
机制
三、Ⅱ类AADs致心律失常作用机制 Ⅱ类AADs即β受体阻滞剂, 常用的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主要通过降低心肌的自律性,减慢窦性心律,延 缓心房和房室结的传导,延长房室结功能不应期,作 为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的基础用药。
机制
三、Ⅱ类AADs致心律失常作用机制
Ⅳ类AADs即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等 减少钙离子内流,延长房室结的有效不应
抗心律失常药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广谱,曾是重要的转复心律的药物之一 。
1.治疗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转复和预防房 颤、房扑、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
(一)冲动形成异常: 1.自律性异常: 正常自律机制改变 异常自律机制形成
2.触发活动:
早后除极 迟后除极
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
第23章 抗心律失常药
(窦性心律不齐)
mV 1
2
3
15
触发活动
迟
4
后
除
极
0
4
4
正常动作电位
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
t(s)
(二)冲动传导异常:
1.传导缓慢及传导阻滞 2.单向阻滞及折返机制
阿托品 异丙肾上腺素。
室性早搏、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
19
第2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及分类
一、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 (一)降低自律性 可通过①减慢4相自动
除极速率,或②上移阈电位,或③增加最 大舒张电位,④延长APD也将延长心动周期。 (见下图)
(二)防止后除极和触发活动
抗心律失常药 的药理作用
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一、正常心肌电生理
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
(一)心肌细胞膜电位
1.心肌细胞静息电位: 在静息时,心肌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使 细胞膜处于极化状态,细胞膜内电位负于膜外约60mv(窦房结)或-90mv(房室肌)。
2.动作电位:见下图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作电位时程 (2)静息期 (3)最大舒张电位
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
21
(三)取消折返激动
1.改变膜反应性而改变传导,从而取消折返 激动 ①增强膜反应性加快传导,以取消单向传导阻 滞,终止折返激动。 ②降低膜反应性减慢传导,变单向阻滞为双向 阻滞而终止折返激动。
2018年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文档资料
▪ 补钾↓复极离散度 ▪ 补镁阻滞L型Ca通道,防
止EAD
3.提高心率:
▪ 异丙肾或/和心脏起搏. ▪ 异丙肾除提高心率外,还可
激活Iks而缩短QT间期并降
低复极离散度. ▪ 阿托品?
理想的抗心律失常
▪ 抗心律失常作用强而广谱:作用于3相
▪ 致心律失常作用小:作用于3相时可同时阻
Davis J, Matsubara T. Circulation 1986;74;205-214
Na通道阻滞剂引起持续慢室速
Flecainide
Na通道阻滞剂减慢传导速度, 但对ERP影响小折返波震面更 难与仍处在不应期的组织相会, 折返不能终止。
Coromilas J et al. Circulation. 1995;91:2245-2263
Meissner MD. Proarrhythmia: How to Assess and Manage It. 1998
尖端扭转性室速(TDP)+多点激动 频率相当 同时激动
"Torsade de pointes" tachycardia Re-entry or focal activity? Br Heart J 1982; 48: 213-6
QRS P
RonT T
QT QT
Sanguinetti: 1997
凡延长QT间期的AAD都有致TDP作用?
与TdP相关的离子通道及其调控
Ca
Na
IKr
IKs
内、外膜心肌:有IKR和IKS 中膜心肌:只有IKR
Haverkamp W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0; 21, 1216–1231 KeatingMT, SanguinettiMC Molecular and cellular mechanisms of cardiac arrhythmias.Cell 2001 104:569–580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1. 临床特点Ⅰa类、Ⅲ类药物所致心律失常的特点为:①多伴QT间期延长,但延长程度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发生似无关系;②血清电解质平衡失调(低钾或低镁)或长期低蛋白饮食易于诱发;③发作前多伴心率减慢或出现早搏后长间歇;④血药浓度多在正常范围;⑤通常发生在用药早期。
Ⅰc类药物多引起持续性单形性室速伴以下特点:①较易发生于原有持续性室速或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②发生于开始用药或增加剂量后不久;③持续性或运动后诱发;④程序心室刺激或电复律难以终止或终止后极易复发;⑤QRS波显著增宽,且形态不同于原有的心律失常。
Ⅱ类、Ⅳ类药物多引起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或希氏-浦肯野系统阻滞,严重时可使心脏停搏。
洋地黄类药物常引起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阻滞、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等。
2.危险因素AAD致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包括: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②左室功能不全,对左室射血分数<30%的心力衰竭者预测意义更大;③传导阻滞,尤其是室内传导阻滞;④心肌缺血极易使AAD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转为促心律失常作用,尤其是Ⅰc类药物;⑤原有复极延长(QT间期延长);⑥药物剂量增加过快,使血药浓度突然增高;⑦药物相互作用。
3. 多方入手安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3.1评估最重要的是识别心律失常,尤其是恶性心律失常,其次是评估是否应该用药对于既无直接相关临床症状,也无直接或潜在预后意义的心律失常,不必盲目使用AAD。
对于有明确相关临床症状和(或)具有潜在或直接致心脏性猝死危险的心律失常(恶性心律失常)才需要干预。
识别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频率在230次/分以上的单形性室速;心室率逐渐加快的室速,有发展成心室扑动和(或)颤动的趋势;室速血流动力学障碍,出现休克或左心衰竭;多形性室速,发作时伴晕厥;特发性心室扑动和(或)颤动。
3.2选药强调病因治疗的基础上,对于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药物选择主要考虑有效性,为改善症状用药则主要考虑药物安全性3.3用药原则①如在抗心律失常治疗中应用某一药物尚有疗效,则应尽量避免联合用药;②避免同时应用同一类药物;③避免同时应用作用或副作用相似的药物;④联合用药时应减少各药的剂量。
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实验报告
药物的抗⼼律失常作⽤实验报告实验结果实验讨论 1.由⼼电图可以看出⼤⿏注射氯化钡后出现⼼率失常。
由于氯化钡增加⼼肌纤维Na 内流,提⾼最⼤舒张期的去极化速率,使⾃律性增加,同时⼼肌细胞钙离⼦内流,⽽诱发时后除极和触发活动⽽引起⼼律失常,同时,被离⼦与钙离⼦竞争结合位点,⽽抑制钾离⼦的外流,从⽽使细胞内正电位提⾼,与阈值差值减⼩,导致⾃律性增⾼,引发⼼律失常。
2.第2步注射利多卡因,⼩⿏⼼电图恢复正常,维持⼏分钟后⼜出现⼼律失常。
利多卡因抑制参与动作电位复极2期的少量钠内流,缩短或不影响浦肯野纤维和⼼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减⼩动作电位4相去级斜率,提⾼兴奋阈值,降低⾃律性。
3.第3步注射苯妥英钠,⼩⿏⼼电图恢复正常,且持续时间较长。
它的作⽤机制与利多卡因相似,抑制钠通道失活态,减⼩部分除极的浦肯野纤维4相⾃动除极速率,降低其⾃律性。
4.第4步注射⼼得安,⼩⿏⼼电图由⼼律失常逐渐恢复。
因为⼼得安为β受体阻断药,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所致的起搏电流,钠电流和L型钙电流增加。
还可降低窦房结、⼼房和浦肯野纤维⾃律性,减少⼉茶酚胺所致的迟后除级发⽣,减慢房室结传导,延长房室交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
实验结论氯化钡可通过增加⼼肌浦肯野纤维钠离⼦内流和⼼肌钙离⼦内流等导致⾃律性提⾼,引起⼼律失常。
利多卡因可以轻度阻滞钠离⼦内流,从⽽降低⾃律性,但维持时间较短。
临床上常⽤于治疗室性⼼律失常。
苯妥英纳通过降低⾃律性治疗⼼律失常,且维持时间较长。
临床上⽤于治疗室性⼼律失常,特别对强⼼苷中毒所致室性⼼律失常有效。
⼼得安为β受体阻断剂,此种药物可通过减慢⼼率,抑制细胞内钙超载,减少后除极等作⽤,治疗⼼律失常。
主要治疗室上性⼼律失常,对治疗窦性⼼动过速效果良好。
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抗心律失常药物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类药物,它们通过调节心脏的电信号传导和节律来恢复正常的心律。
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异常所致的心脏节律异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颤、室颤等。
心律失常严重影响心脏的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观察至关重要,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一、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钠通道阻滞剂等。
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各异,但主要是通过影响心脏电信号的传导和节律来治疗心律失常。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的刺激,减慢心率、减少心室肌的收缩力和传导速度,从而稳定心律。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心脏细胞内钙离子的进入,减慢心房肌和心室肌的传导速度,减少窦房结和房室结的自律性,以及延长房室传导时间,从而抑制心律失常的发生。
钠通道阻滞剂通过影响心脏细胞内钠通道的电流,延长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减慢传导速度,抑制异常兴奋点的自发放电,从而抑制心律失常的发生。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观察方法疗效观察是评价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临床研究的重要环节。
对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观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能够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包括心率、心律、心室肌动作电位等信息。
对于心律失常患者,可以通过连续心电图监测或静息心电图检查来观察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包括心率是否恢复正常、心律是否稳定、动作电位的变化等。
2. 临床症状观察:心律失常患者常常有心悸、胸闷、气短、胸痛等症状,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效果可以通过患者自觉症状的改善来观察。
3. 心脏超声检查: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包括心室射血分数、室壁运动情况等,可以间接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效果。
4. 体征观察:包括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的观察,也是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
最新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PPT课件
机制
三、Ⅱ类AADs致心律失常作用机制 Ⅱ类AADs即β受体阻滞剂, 常用的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主要通过降低心肌的自律性,减慢窦性心律,延 缓心房和房室结的传导,延长房室结功能不应期,作 为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的基础用药。
机制
三、Ⅱ类AADs致心律失常作用机制
Ⅳ类AADs即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等 减少钙离子内流,延长房室结的有效不应
Ⅰ类AADs具有的心肌细胞膜麻醉效应,也使心肌细胞的膜电位、膜 反应性降低而阈电位水平升高,导致失夺获。
机制
二、Ⅲ类AADs致心律失常 作用的机制 钾通道有很多种
机制
二、Ⅲ类AADs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 选择性快速激活延迟整流(Ikr)钾
通道阻滞剂:
D-索他洛尔、伊布利特、多非利特
非选择性钾通道阻滞剂:
机制
一、Ⅰ类AADs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 Ⅰ类AADs 使“可激动间隙”增大,
使头部激动难以进入尾部组织的有 效不应期内,使原来不持续性室速 成为难以终止的“无休止性室速”, 加重和诱发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
环形折返环路
波尾 S1刺激
波锋 折返波
机制
一、Ⅰ类AADs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
房扑通常也是由心房内的大折返形成。一 般情况下,由于房室结隐匿性传导,以 2:1或更高比例下传至心室,心室率相对 较慢(150bpm左右)
铜胺碱[Cu(NH3)4](OH)2,铜乙二胺碱[Cuen2 ] (OH)2,季胺碱[(C2H5)4N]OH和72%的硫酸、44% 的盐酸、85%的磷酸等, – 亦可溶解于若干种盐的浓水溶液中。 – 纤维素在酸的作用下可发生降解反应,完全水解 时得到唯一单糖葡萄糖。
51
纤维素在医学上最重要的用途是制造各种医用
4.4.1抗心律失常药机制及药物分类
抗心律失常药抗心律失常药机制及药物分类心律失常:心肌细胞电活动异常而导致心脏冲动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兴奋次序的异常。
分类:治疗:本章重点介绍•HR 快慢:缓慢型: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快速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发生部位:室上性: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缓慢型:常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快速型:发病机制和治疗都较复杂,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冲动形成障碍•正常自律机制改变:是指参与心脏正常舒张期自动去极化的起搏电流动力学改变而引起的自律性变化。
•异常自律机制产生:非自律性心肌细胞在某些条件下出现异常自律性;如工作肌细胞在缺血、缺氧条件下也会出现自律性。
后除极与触发活动✓触发活动:指由后除极所引起的异常冲动的发放,从而诱发心律失常如早搏、快速性心律失常。
✓后除极:是指某种情况下,心肌细胞在一个动作电位后产生一个提前的除极化。
•早后除极(EAD ):发生在完全复极之前的后除极,常见于2、3相复极中药物\低血钾致内向电流增大或外向电流减弱•迟后除极(DAD ):发生在动作电位完全或接近完全复极时的除极,常见于AP 的4相期Ca 2+超载诱发短暂Na +内流增大如强心苷中毒EADs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冲动传导障碍•折返激动:是指一次冲动下传后,又可顺着另一环形通路折回而再次兴奋原已兴奋过的心肌,是引起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
A 传导系统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正常B C逆向传导D折返激动E单向传导阻滞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机制降低自律性:降低AP4相去极化斜率(β-受体阻断药)提高AP的发生阈值(钠通道或钙通道阻滞药)增大RMP绝对值(腺苷和乙酰胆碱)延长APD(钾通道阻滞药)减少后除极:钠通道或钙通道阻滞药可减少DAD(如奎尼丁或维拉帕米),缩短APD药可减少EAD消除折返激动:通过抑制或加速传导或延长ERP消除折返激动。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Ⅰ类:钠通道阻滞药,又分Ia、Ib、Ic三个亚类Ia类适度阻钠:奎尼丁、普鲁卡因胺Ib类轻度阻钠:利多卡因、苯妥英钠Ic类重度阻钠:氟卡尼、普罗帕酮Ⅱ类: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Ⅲ类:延长APD的药物-胺碘酮Ⅳ类:钙通道阻滞药-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研究进展
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研究进展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英简AAD)治疗期间,使心律失常症状加重,或是引起新的心律失常就是AAD致心律失常作用。
其产生的机制与药物之间特有的电生理学作用有关。
临床诊断时,不但要考虑心律失常本身所产生的变异性影响,而且还应该结合应用药物的药理特性,是否存在引起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比较药物应用前、后患者心律失常所表现的特征性变化等给予综合性分析。
标签:抗心律失常药;致心律失常作用对抗心律失常药物(英简AAD)的应用,选择治疗量、亚治疗量治疗时,导致原有心律失常加重,或是引起新的心律失常,就是AAD 致心律失常作用[1]。
AAD致心律失常作用是导致患者死亡率升高的关键因素,已经证实不管是传统AAD还是新型的AAD,均可出现至心律失常作用,该现象的发生率与检测方法、药物药理特性有所联系。
通过动态心电图,或是心电生理检查措施检测发生AAD 致心律失常的概率约为10.0%或20.0%,不同种类的发生率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
1发生机制不同类型的抗心律药物引起的致心律失常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1.1 Ⅰ类AAD致心律失常作用机制I类AAD药物属于钠离子通道的阻滞剂,根据药物与钠离子通道结合、解离动力学之间的不同可分成I a、I b、I c三种亚类,每一种亚类对减缓心肌细胞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率(即为Vmax)、增加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长(即为APD)所产生的作用各有不同,但是最重要的药理机制是减缓传导速度。
临床中由于I类AAD所造成的心律失常类型一般为不休止性室性心动过速(英简VT)、心房扑动(英简AFL)1:1传导,可能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也可能不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
以上心律失常的发生通常与I类AAD 降低心肌传导速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VT 出现的主要机制是室内折返环的产生。
折返环头部的心肌组织出现极化,同时向前传导;但是折返环尾部的心肌组织需要不断复极,摆脱有效的不应期,这样才可以确保折返环头部与尾部之间存在可激动间隙,以便折返可以持续、若是激动传导速度变快,折返环头部很可能进入还在有效应期尾部的心肌组织,进而终止折返,导致VT 也被终止。
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节律紊乱或异常,导致心脏搏动不规律的病症。
心律失常可分为心房性心律失常和心室性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作用于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对于研究该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分为抑制传导系统的药物和延长动作电位的药物两大类。
抑制传导系统的药物主要作用于心脏四个主要区域: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和浦肯野纤维,用于治疗心房性心律失常。
延长动作电位的药物主要作用于心肌细胞的离子通道,用于治疗心室性心律失常。
尽管抗心律失常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其疗效观察存在一定的困难。
心律失常的发作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情绪激动、运动、饮食等,因此在观察过程中需加以控制。
个体差异也会影响药物的疗效观察。
同一种药物对不同患者的效果可能存在差异,这需要在疗效观察中加以分析和总结。
在疗效观察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是恢复心律的时间。
对于心房性心律失常,观察药物服用后心律是否恢复正常,并记录恢复的时间;对于心室性心律失常,观察药物对心室心律的影响,如是否能够减少心室早搏的发作频率等。
还可以观察药物对心率、心律的影响,如能否稳定心率、减少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的发作等。
在疗效观察中,还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导致心脏传导阻滞、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因此在观察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对于药物的疗效观察和不良反应的观察应该并重,以便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判断。
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是研究该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观察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相关的干扰因素和个体差异,观察指标主要包括心律的恢复时间、心率、心律的稳定性等。
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以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判断。
药理学(23-1)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分类(学习笔记)
药理学(23-1)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分类(学习笔记)第一节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分类注意:本节名称是按大纲要求命名。
一、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抗心律失常药主要通过降低心肌自律性,特别是异位节律点的自律性或消除折返而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
1.降低自律性——减慢心率。
3种机制——要么减速,要么延长路程【分别手写板图示】(1)降低4相舒张去极化速度——【减速】①“快反应细胞”:抑制4相Na+内流或促进K+外流。
②“慢反应细胞”:抑制4相Ca2+内流。
(2)促进3相K+外流,增加最大舒张电位。
与阈电位距离增加。
——【延长路程方法1,图示】(3)提高阈电位,与最大舒张电位距离增加。
——【延长路程方法2,图示】2.减少后除极和触发活动后除极和触发活动是通过Na+、Ca2+内流中介,因此阻断这些离子的内流可有效防止后除极和触发活动引起的心律失常。
①后除极:是异位起搏细胞继0相除极后尚未完全复极时所发生的另外除极。
②触发活动:一旦达到阈电位则引发一连串异常冲动的发放。
③分类:早后除极:发生在完全复极之前2相和3相;主要由Ca2+内流增多所引起。
晚后除极:发生在动作电位完全复极之后的4相之中。
由细胞内Ca2+过多,诱发短暂Na+内流所引起。
●钙通道阻滞药——减少细胞内Ca2+蓄积——减少后除极,●钠通道阻滞药——抑制一过性Na+内流——减少晚后除极。
3.改变膜反应性及传导性而消除折返,如:●苯妥英钠:增强膜反应性改善传导,取消单向阻滞,因而消除折返激动。
●奎尼丁:减弱膜反应性而减慢传导,使单向阻滞发展为双向阻滞,从而消除折返激动。
另,有效不应期延长有利于减少期前兴奋和消除折返。
①绝对延长ERP: 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和胺碘酮减慢3相K+外流,延长APD和ERP【见后】。
②相对延长ERP:利多卡因、苯妥英钠促进3相K+外流,缩短ERP和APD,但APD缩短程度较ERP更显著,使ERP/APD比值增大,即有效不应期相对延长——超级难点!【见后】。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作用
II类 β-受体阻断药 III类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 IV类 钙通道阻滞药
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两种机制抑制触发活动,一是抑制后去极的 发生,二是干扰引起动作电位的内向离子流。
3)消除折返激动
(1)改变膜反应而改变心肌传导性 (2)改变ERP及APD而减少折返
3.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 抗心律失常药按作用机制可分为四类:
I类 钠通道阻滞药
IA类 适度阻滞钠通道 IB类 轻度阻滞钠通道 IC类 明显阻滞钠通道
抗心律失常药概述
1.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
• 心律起源部位异常、心搏频率与节律异常 以及冲动传导异常等均称为心律失常。 • 心律失常产生的机制主要是由冲动形成异 常、冲动传导异常或二者兼有所引起的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等 (2)异位心律:阵发性心动过速、房颤、室颤等
2)冲动传导异常
(1)单纯性传导障碍:房室传导阻滞、室内阻滞等 (2)折返激动
2.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作用
• 抗心律失常药均是通过影响心肌细胞兴奋 过程不同时相的离子通道的内向或外向性 离子流,使其电生理特性发生改变而起作 用。
• 药物的基本电生理作用概况如下:
1)降低自律性 2)减少后去极与触发活动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用法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用法一、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用法药物一直是防治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奎尼丁应用已近百年,普鲁卡因胺应用也有50年历史。
60年代,利多卡因在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到80年代,普罗帕酮、氟卡尼等药物的应用,使Ⅰ类药物发展到了顶峰。
9 0年代初,CAST结果公布[2] ,人们注意到在心肌梗死后伴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中,应用Ⅰ类药物虽可使室性期前收缩减少,但总死亡率上升。
由此引起了人们重视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效益与风险关系,并开始注意Ⅲ类药物的发展。
(一)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现在广泛使用的是改良的Vaughan Wilams分类,根据药物不同的电生理作用分为四类(表1)。
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可能不是单一的,如索他洛尔既有β受体阻滞(Ⅱ类)作用,又有延长QT间期(Ⅲ类)作用;胺碘酮同时表现Ⅰ、Ⅱ、Ⅲ、Ⅳ类的作用,还能阻滞α、β受体;普鲁卡因胺属Ⅰa类,但它的活性代谢产物N-乙酰普鲁卡因胺(NAPA)具Ⅲ类作用;奎尼丁同时兼具Ⅰ、Ⅲ类的作用。
可见以上的分类显得过于简单,同时还有一些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未能包括在内。
因此,在19 9 1年国外心律失常专家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制定了一个新的分类,称为“西西里岛分类”(Sicilian gambit) 。
该分类突破传统分类,纳入对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与心律失常机制相关的新概念。
“西西里岛分类”根据药物作用的靶点,表述了每个药物作用的通道、受体和离子泵,根据心律失常不同的离子流基础、形成的易损环节,便于选用相应的药物。
在此分类中,对一些未能归类的药物也找到了相应的位置。
该分类有助于理解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机理,但由于心律失常机制的复杂性,因此西西里岛分类难于在实际中应用,临床上仍习惯地使用Vaughan Wilams分类。
药物作用的通道、受体及主要电生理作用见表1。
表1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类别作用通道和受体APD或QT间期常用代表药物Ⅰa阻滞ⅠNa+ + 延长+ 奎尼丁、丙吡胺、普鲁卡因胺Ⅰb阻滞ⅠNa缩短+ 利多卡因、苯妥英、美西律、妥卡尼Ⅰc阻滞ⅠNa+ + + 不变氟卡尼、普罗帕酮、莫雷西嗪Ⅱ阻滞β1 不变阿替洛尔、美托洛尔、艾司洛尔阻滞β1、β2 不变纳多洛尔、普萘洛尔、索他洛尔Ⅲ阻滞ⅠKr延长+ + + 多非利特、索他洛尔、(司美利特、阿莫兰特)阻滞ⅠKr、Ⅰto延长+ + + 替地沙米、(氨巴利特)阻滞ⅠKr激活ⅠNaS延长+ + + 伊布利特阻滞ⅠKr、ⅠKs延长+ + + 胺碘酮、azimilide阻滞ⅠK,交感末梢延长+ + + 溴苄胺排空去甲肾上腺素Ⅳ阻滞ⅠCaL不变维拉帕米、地尔硫其他开放ⅠK缩短+ + 腺苷阻滞M2 缩短+ + 阿托品阻滞Na/K泵缩短+ + 地高辛注:离子流简称(正文同此)ⅠNa:快钠内流;ⅠNaS:慢钠内流;ⅠK:延迟整流性外向钾流;ⅠKr、ⅠKs分别代表快速、缓慢延迟整流性钾流;Ⅰto:瞬间外向钾流;ⅠCaL:L型钙电流;β、M2分别代表肾上腺素能β受体和毒蕈碱受体。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分析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
方法:选择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患有基础心律失常的患者,分别对其予以口服与静脉注射相关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后使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用药前后的心率情况进行测量。
结果:120例患者中,共有105例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加重,并表现出不同的加重类型。
结论:抗心律失常药物将会在一定程度加重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需要明确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如此才能够有效的进行治疗。
【关键词】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律失常;作用机制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心脏类疾病,将会对全身器官的血供造成不良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1],然而经过相应的临床分析可知,目前临床中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心律失常症状加重,产生不良后果[2];随着我国心律失常患病率不断增加,临床医生只有明确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物原理与使用方式的研究,才能够提出针对性的方案进行治疗,使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恢复正常的机体功能与生活状态[3],本文将重点对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患有基础心律失常的患者,男71例,女49例,年龄为52-71岁,平均年龄为(61.5±4.9)岁。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基础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未患有其他心脏疾病。
排除标准:①对实验药物过敏;②无法配合治疗。
患者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监督的情况下进行本实验,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1.2方法分别使患者服用及对其静脉注射不同类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并且使用24 h 动态心电图仪对患者用药前后的心率情况进行测量。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侯应龙
【期刊名称】《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年(卷),期】2007(21)1
【摘要】在抗心律失常药物(AAD)治疗过程中,引起原有心律失常加重或诱发新的心律失常称为AAD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发生机制可能有自发心律失常的易化、潜在心律失常基质的显露与新的心律失常基质的产生等.可表现为快速性与缓慢性两大类心律失常.诊断时既要考虑心律失常自身变异的影响,也要结合所用药物的药理特性、是否并存致心律失常的易患因素以及对比用药前后心律失常特征的变化综合分析.熟知药物特性、严格掌握适应证是预防AAD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关键.一旦确认致心律失常作用,应停药观察,并给予相应处理.
【总页数】3页(P14-16)
【作者】侯应龙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心内科,山东,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2.+2;R541.7
【相关文献】
1.心房颤动与RAS抑制药物一类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J], 戚文航
2.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J], 黎明江;向晋涛
3.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J], 高洁;周轶
4.非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探讨 [J], 汪强
5.重视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J], 张婧;侯晓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18T14:48:22.04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5月下第10期作者:邓兵育
[导读] 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
梓潼县人民医院四川梓潼 622150
【摘要】目的: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
方法:选择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患有基础心律失常的患者,分别对其予以口服与静脉注射相关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后使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用药前后的心率情况进行测量。
结果:120例患者中,共有105例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加重,并表现出不同的加重类型。
结论:抗心律失常药物将会在一定程度加重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需要明确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如此才能够有效的进行治疗。
【关键词】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律失常;作用机制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心脏类疾病,将会对全身器官的血供造成不良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1],然而经过相应的临床分析可知,目前临床中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心律失常症状加重,产生不良后果[2];随着我国心律失常患病率不断增加,临床医生只有明确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物原理与使用方式的研究,才能够提出针对性的方案进行治疗,使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恢复正常的机体功能与生活状态[3],本文将重点对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患有基础心律失常的患者,男71例,女49例,年龄为52-71岁,平均年龄为
(61.5±4.9)岁。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基础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未患有其他心脏疾病。
排除标准:①对实验药物过敏;②无法配合治疗。
患者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监督的情况下进行本实验,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1.2方法
分别使患者服用及对其静脉注射不同类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并且使用24 h 动态心电图仪对患者用药前后的心率情况进行测量。
1.3观察指标
患者的心律失常加重例数与症状类型。
1.4统计学处理
建立Excel数据库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分析软件工具SPSS20.0,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方差表示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心律失常加重例数
120例患者中,共有105例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加重,见表1。
表1 患者的心律失常加重例数(例,%)
3.讨论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将会对患者的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中医生主要采取药物的治疗方式,然而经过相关的临床检验可知,目前临床中诸多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症状,同时对于患有基础心律失常的患者,还将导致其症状加重,因此临床医生已加强对该事件的重视[4]。
经过相关的临床研究可知,抗心律失常药物导致心律失常产生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如下方面:①某一自发心律失常的易化[5]。
此种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不同的药物具有不同的治疗症状,例如对于能够预防房室折返性心过速的相关治疗药物,若该种药物使房室旁道产生不应期延长的现象,则房性期前兴奋将会在较大程度上对房室旁道形成阻滞影响;若此时房性期前兴奋经过正常的房室传导系统后速度减慢,则当其经过心室逆传至房室旁道后,将导致在不应期中恢复兴奋,因而将会在较大程度上加重患者的房室折返性心过速症状。
②某一潜在心律失常基质的显露[6]。
例如某一存在房室旁道但未产生房室折返性心过速症状的患者,经过相关的药物治疗后,若房室旁道与正常房室系统的传导速度与不应期无法进行有效的匹配,则将在较大程度上导致患者出现房室折返性心过速症状。
③某一新的心律失常基质的产生[7]。
例如对于患有房室折返性心过速症状的患者,对其予以相关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若在治疗过后出现与原有症状不相符的症
状后,最终将导致患者产生其他类型的较为严重的心律失常症状。
鉴于上述论述,为有效的降低甚至避免患者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出现心律失常症状,需要予以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与治疗,为此临床医生需要按照如下措施进行:①临床医生需要对临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原理进行有效的明确,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最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指南的了解与学习,从而能够有效的掌握药物的适应症;②临床医生需要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环境进行积极改善,从而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③当确诊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与需要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后,需要从小剂量开始使用,之后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逐渐增加剂量,但仍然需要在患者的可承受范围内。
④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临床医生需要加强对患者用药过程中的QTc或运动试验QTc的监测,以便能够及时调整药物用量或停止用药,从而降低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依据本项研究结果可知,患者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87.50%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加重情况,并且表现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窦静止、房颤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尖端扭转型室速与多形性室等类型,其主要原因在于临床医生并未对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明确的研究,同时在患者用药的过程中未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时时监测,进而无法对患者产生的异常情况进行有效的处理,使得患者产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症状。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抗心律失常药物将会在一定程度加重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为有效的降低或避免此种不良情况的产生,临床医生需要明确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并且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医学知识与能力,如此才能够有效的为患者提供可靠的治疗方式,使患者摆脱疾病困扰。
参考文献:
[1]庄晓华,陈韬,徐涛,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和安全性评价进展[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2,12(6):454-457.
[2]王小川,谢晓慧,陆浩,等.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文献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21):1825-1826.
[3]李广平.重视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J].天津医药,2011,39(4):381-384.
[4]李学民.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反应78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9):4100-4101.
[5]任璐,褚延鹏,于善栋,等.多离子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与致心律失常机制中晚钠电流的作用[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6,20(2):160-163.
[6]乔树洲,刘丽华,贾彬莉,等.老年患者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7,20(3):271-273.
[7]王泰一,姚茜,解微微,等.从稳心颗粒的药理学研究进展探讨抗心律失常复方药物多靶点协同作用机制和研发未来[J].天津中医药,2017,34(1):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