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 平不了,还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 山怎么样呢?
翻译句子
3. 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4.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 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凭你这样大的年纪和衰 弱的体力,还不能毁掉山上 的一根草,又能把(这些) 土石怎么样呢?
启示:______________
姓名:司马迁
事例:在狱中完成《史记》
启示:无论困难有多大,只要我们心中 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
永不言败的决心,困难一定会被
我打倒。
4、一个人的一生中肯定会遇到无数 的困难险阻,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 却面对?《愚公移山》这篇课文给 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我们怎么办?


任何困难都能战胜的道理
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无论面前的困难有多大, 只要我们有决心,有勇气,有 毅力并用行动去面对它,就一 定能够胜利。
思考:
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 学习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1.
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备任何困难的精神; 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 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学习中, 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学习将面临 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 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 神,那么,我们的学习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 成。
歌曲欣赏
所 以 后 来 人 为 你 感 叹
无 路 难 啊 开 路 更 难 心面 中对 祈着 愿满 堂 儿 孙 喔 了 却 了 走 走 脚 下 一 马 平 川 望 望 头 上 天 外 天
谈 起 来 不 是 笑 谈
想 起 来 不 是 奇 闻
凭 着 是 一 身 肝 胆
面 对 着 王 屋 与 太 行
任 凭 那 脚 板 把 木 屐 磨 穿
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无” 何愁,担心什么
告之于 代愚公移山这件事 他,代愚公 停止 这件事 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代愚公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同“措”,放 置 自此,冀之南, 汉之阴,无陇断焉。
操蛇之神闻之,
惧其不已也,
第三、四段译文
河曲(这个地方)的智叟嘲笑并制止 他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这样大的年 纪和衰弱的体力,尚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 草,又能把山上的土石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 简直顽固得不开窍,还不如寡妇和小孩!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 孙子再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 孙子;子子孙孙是无穷无尽的。但是这山 不会再增高了,哪愁挖不平呢?”河曲智 叟没有话可回答了。
朗读 课 文正音



听课文朗读,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n 万仞( rè )汝( rŭ )魁(kuí )父 荷(hè)担 箕( jī )畚( bĕn)
孀(shuāng )妻
智叟(sŏu ) 亡( wú)以应
n 始龀(chè) 曾(zēng )不若 一厝(cuò )
陇( lŏng )断
穷匮(kuì )
山神听到了这件事,害怕愚公会不 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禀报这件事。天 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 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这两座山,一座 放到朔方的东面,一座放到雍州的南面。 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岸,就没 有山岭阻隔了。
无 陇 断 焉
翻译句子
1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苦于山北(交通)阻塞、 出入绕远。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3. 愚公移山的目标是: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探究思考
4. 愚公移山的主张得到全家
拥护的句子是:
——杂然相许。 5. 表现愚公移山艰难而路途遥远的句子是: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6. 课文从哪几方面表现愚公移山之难?
•山之高:“高万仞”;
•山之大:“方七百里”;
其妻献疑曰 献:提出,不反对
河曲智叟笑而 而笑:讥笑 止之曰 曾不能损 魁来自百度文库之丘 曾不能毁 山之一毛
损:减少山之土
以君之力
君:是尊称
以残年余力 残年:极端鄙视 如太行王屋何 其如土石何
“其”字加 强了反问语 气
“毁”“一毛”: 拔根汗毛的力量也 没有
妻子的态度:关爱
智叟的态度:嘲讽
深入研究活动(二) ——“辩则通,通则辨” 愚公究竟 愚不愚?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 你太不聪明了 代指愚公 惠。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凭 余年,暮年 连……都 草木 其 如土石何?” 难道 把……怎样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 通 连……都 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
即使
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
“他”: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2、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之”的用法
1、结构助词,“的”:
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出入之迂也
3.“这件事”:
汝之不惠
虽我之死
汝心之固
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4、人称代词,“他们”: “他”:
跳往助之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且”的用法
年且 九十
学 业
家 庭
就 业
教 育
医 疗
住 房
现在摆在我们同学面前就有7座大山, 我们只有发挥愚公精神,逐一克服,才 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语 文 数 学 化 学 思 品 体 育
英 语
物 理
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句子,表达自己 要克服困难的决心。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5、省略句
①、省略主语:(愚公)聚室而谋曰 (室人)杂然相许 ②、省略介词:帝感(于)其诚 一厝(于)朔东 一厝(于)雍南
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探究思考
1. .愚公家周围的环境如何?有什么作用? 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 仞。 • 作用:衬托愚公的毅力和气魄
探究思考
2. 用原文回答:
河阳之北。
山的南面或水
王屋山
现在河南省西北部
的北面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将近 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 面对 苦于 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商量 绕远,曲折 “吾与汝毕力平险, 险峻的大山 全部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南岸 一直 可乎?”杂然相许。 赞成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 连……都 削减 提出疑问 凭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把……怎么样 况且,哪里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之于 纷纷
找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
始一反焉 甚矣,汝之不惠 河曲智叟亡以应
“反”通“返” “惠”通“慧” “亡”通“无” “厝”通“措” “陇”通“垄 ”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无陇断焉
读 懂 课 文
上页
返回
下页
整体感知, 解释重点字词
太行、王屋二山,方 方圆 七百里,高万仞。
长度单位,七、八尺为一仞
本在冀州之南,
任 凭 那 扁 担 把 脊 背 压 弯
讲 起 来 是 笑 谈
听 起 来 是 奇 闻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通过背诵积累精粹语段。 2、品味语言、感悟愚公形象及其意义。 3、理解结尾作用,培养创新精神。
返回
作者作品简介
列子,名寇,又名 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 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其 学本于黄帝、老子,主 张清静无为。作品: 《列子》。这部书中保 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 神话传说。
①赞颂了愚公心意之诚,意志之坚,突出 了故事的主题。愚公开山平险心意之诚、 意志之坚,使山神“惧”了,天帝也受之 感动。 ②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望,借神力惩 服自然,以实现愚公之志,这是人们的共 同心愿。
概括中心:
课文叙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塑造 了 愚公这个性格鲜明的形象 。寓言表现
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 坚韧不拔 的毅力 和 不怕困难 的精神。说明 了 只要下定决心,持之以恒
且焉置土石? “于”的用法 达于汉阴
1、副词,“将”
2、连词,“况且”
介词,“到”
告之于帝
“向”:
词类活用
险峻的大山,形容词活用作为名词 毕力平险,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用土筐,名词作状语
特殊句式
1、被动句
2、主谓倒装 3、宾语前置 4、定语后置
帝感其诚
(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甚矣,(谓) 汝之不惠(主) 何苦而不平? 且焉置土石?
4. 愚公对智叟是先斥后驳,“斥”的一句是: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5. “帝感其诚”的“诚”是指: ——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毅力
深 入 研 究
深入研究活动一
——“辩则通,通则辨”
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对愚公 移山提出了异议,他们的“同” 中有什么不同?
比较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言行,其态度是否相同? (注意读法,人物说话的语气)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人, 叩 石 垦壤, 敲,凿 挑 挖掘泥土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
用箕畚
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 换牙 反焉。
第一、二段译文
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方圆七百里, 高万仞。原来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
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快九十岁了, 面对大山住着。(他)苦于山北(交通) 阻塞、出入绕远。(便)召集全家人商议 说:“我和你们竭尽全力铲平这险峻的大 山,(使道路)直接通到豫州的南部,到 达汉水的南岸,行吗?”(大家)纷纷赞 成他的意见。
思考:
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理解: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 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 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 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 人形象。
讨论:这则寓言的结尾写天帝“感其诚”, 命大力神背走二山,以此作结,好与否? 这个结尾是宣传封建迷信呢,还是具有神 话色彩呢?
这则寓言以神话作结。这样作结有两个好处:
3.他懂得哲学,即“子子孙孙无穷 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4.他吓怕了山神,感动了天帝,有“惊天 地,泣鬼神”的巨大的决心和毅力。
5.从个人出发,可能是“愚”的,但他为 子孙着想,为后代造福:说愚不要紧,只要除 穷根,愚了我一个,造福后代人。
6.若像智叟那样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话, 将永远“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7.大智往往若愚。晋代张湛评《愚公移山》 说:“俗谓之愚者,未必非智也;俗谓之智者, 未必非愚也。”
翻译句子
5.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 若孀妻弱子。 ——你思想顽固,简直顽固到不可改 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小孩! 6. 河曲智叟亡以应。
——河曲智叟没有话可回答了。
“而”的用法
笑而止之
聚室而谋
连词,表修饰: 表顺承: 表转折: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其”的用法 其妻献疑曰 帝感其诚
1、代词,“他的”:
•人之老:“年且九十”;
•人之少:“荷担者三夫”; •路之远:“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阅读第三、四自然段
探究思考
1.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的 “笑” 应是哪一种笑? ——嘲笑(讥笑)。 2. 愚公认为两座大山可以搬走的理由是: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3. 标志愚公和智叟辩论取胜的一句是: ——河曲智叟亡以应。
2、在你所熟悉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 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 相同? 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
3、“愚公精神”的实质就是一种持之以
恒,永不言败,忠贞坚定的人格操守,请 举古今中外或文学作品中具有如此人格魅 力的一个人物,列出姓名及事例并说说带 给你的启示。
姓名:_________
___
事例:______________
本文是一篇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 返回 事,选自《列子•汤问》。


寓(寄托)言是一种文学体裁,用 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 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它
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 中。常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短小精 悍,生动活泼,含义深刻,寓于哲理。
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和深刻的教育。 返回
认为“愚”的理由:
1.困难太大,不如搬家或修路;
2.把山移到别处,又挡住了别人的路; 3.投入和收益不相称,经济上不合算;
4.破坏环境和生态……
认为不愚的理由:
1.愚公既有雄心大志,又有实施措 施,还懂得地理,在那个时代是“知识 型”农民。
2.他有很强的语言能力,对智叟先 斥后驳,而且逻辑严密,富有哲理,结 果使智叟哑口无言( “无以应” )。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气,连 魁父那样的小山都平不了,还能把太行、 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又往哪里 放置土石呢?”(大家)纷纷说道:“把 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和隐土的北面。于是 (愚公)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 凿石头,挖泥土,用畚箕把土石运到渤海 边。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才换牙, 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寒暑换季(一 年时间),才往返一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