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障碍心理的研究
关于小学数学学生错误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的探究
关于小学数学学生错误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的探究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也是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出现各种错误心理,影响他们对数学的理解与掌握。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学生错误心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小学数学学生常常出现的错误心理是焦虑心理。
在面对数学题目时,由于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往往会感到紧张和不安。
这种焦虑心理会影响学生对数学题目的正确理解和解题思路的形成。
对于焦虑心理,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给予肯定和认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导学生如何分析问题,有序地解题。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压力,进行适度的竞争,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小学数学学生还经常出现的错误心理是懒惰心理。
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他们常常容易产生懒散心态,对数学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种懒惰心理使得学生不能主动去思考问题,不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对于懒惰心理,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教师应该树立学习的必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和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目标,通过积极的引导和激励,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小学数学学生还常常出现的错误心理是依赖心理。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习惯性地依赖教师或其他同学,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依赖心理使得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往往选择放弃或寻求外部的帮助。
针对小学数学学生的错误心理,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通过适当的鼓励和肯定,积极的引导和激励,以及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和活动设计,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错误心理,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成绩。
关于小学数学学生错误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的探究
关于小学数学学生错误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的探究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这既可能是因为学生知识掌握不够熟练,也可能是因为学生心理上的原因导致的。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识别错误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小学数学学生错误的心理原因1. 学习心态问题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缺乏信心,不敢尝试、害怕出错,导致思维被限制。
同时,学生可能会产生“数学学不好”的心理负担,而这种负担会进一步影响学习效果,使学生更加不愿意去学习数学。
2. 失误心理问题学生可能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产生烦躁、急躁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思维,造成错误。
此外,学生往往没有思考清楚就急于得出结论,这也会导致错误的产生。
3. 知识体系问题学生可能缺少必要的前置知识,容易出现错误;同时,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可能无法将新知识整合成现有的知识框架中,导致混淆、错误等问题。
二、应对策略1. 建立自信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心态,鼓励他们勇于尝试,相信自己有通过努力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
关键在于鼓励,不要对学生进行轻率的批评和各种否定,而是要慷慨地赞扬他们过程中的任何一次成功。
2. 适应性训练学生可以通过适应性训练来减少失误。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和学生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目标,并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这个过程中集中进行训练,重点处理易错题目,加强技巧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3. 加强基础训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基础训练。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本领域的基础知识训练,强化记忆,使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更加熟悉。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有序地构建知识体系,将新知识有序地组织起来,减少混淆和错误。
4. 合理引导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加强方法体系的训练。
当学生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教师应该耐心指导,推荐合适的学习方法使其更好地掌握知识。
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知识体系的训练。
关于小学数学学生错误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的探究
关于小学数学学生错误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的探究小学数学学习是学生数学教育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
然而,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错误,这是由于他们学习数学的经验有限,心理素质不足以克服困难,自信心不足等原因导致的。
本文将从小学生数学学习错误的心理因素和应对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学生数学学习错误的心理因素分析:1.学习焦虑心理:学习焦虑心理是小学生数学学习错误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由于对数学知识掌握不全面、对题目要求不明确等原因,往往会对数学学习产生焦虑情绪。
焦虑情绪会降低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增加了犯错误的可能性。
2.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小学生数学学习错误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和否定的情绪,认为自己不擅长数学,无法解决数学问题。
这种自卑心理会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敢提问问题,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效果。
3.粗心大意心理: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会因为粗心大意而出现错误。
他们对题目的要求没有仔细阅读,对数学规则理解不深刻,没有经过仔细推理等原因导致粗心大意,从而犯错了。
粗心大意的心理状况严重影响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
二、小学生数学学习错误的应对策略分析:1.培养积极的学习心态:通过积极的学习心态,可以帮助小学生克服焦虑情绪。
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焦虑问题,适时让学生进行数学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通过分享他们的问题和解决策略,互相鼓励和帮助,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2.提高自信心:通过适当的肯定与鼓励,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在数学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信心。
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分析及应对措施5页word
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分析及应对措施据几年来从事数学教学,当前学生的数学成绩存在着一种不容乐观现象,主要表现为在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等消极心理,尽管造成这些消极心理现象是多方面的,但最普遍的原因,笔者认为最主要还是心理障碍的问题。
本文就当前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1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反映。
1.1厌学、逆反心理学习没有明确的目的,看到数学书就厌烦,上课无精打采,对待作业态度马虎,或不认真完成等。
这些表现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厌学。
厌学心理的造成不是一朝一夕,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冷漠、抵触心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或是因为在学习中,由于数学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接受,而感到厌倦。
也有因为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形式不生动,激发不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数学课没有吸引力,甚至上课开小差,不参与课堂活动,最终导致学习成绩偏差。
另外,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影响到学生学习情绪。
个别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只重视优秀生,对学习上有困难或基础较差的学生有偏见,上课时很少提问中下游同学,对他们的一些错误不作正面引导,甚至挖苦、讽刺,给学生幼嫩的心理造成了创伤,使他们对老师越来越反感,也越来越远离这门学科。
1.2自卑忧虑心理在数学学习中,一些学生由于基础较差,缺乏抽象概括能力,对数学的基本概念定理理解较弱,或学习方法不当,或刻苦努力不够,考试屡考屡败,形成严重的失落心理,从而产生颓废、伤感、畏惧和焦虑等情绪,这样天长日久在他们心理上形成了“怕上数学课,厌做数学题”的条件反射,忧虑、畏惧心理自然产生。
同时,在学习中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尤其在数学知识的难度和灵活性大大提高时,学习成绩比有退步,就感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上低人一等,在班级中没有地位,就认为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
小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成因及对策有哪些
小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成因及对策有哪些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是其学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部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这些障碍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还可能对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深入探讨小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成因1、学生自身因素(1)学习兴趣缺乏数学知识相对抽象,对于一些小学生来说,可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如果他们在最初接触数学时没有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就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习方法不当有些小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不会预习、复习,课堂上不善于做笔记,课后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
这种不良的学习习惯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知识掌握不牢固。
(3)基础知识薄弱如果在低年级阶段没有打好数学基础,随着学习内容的逐渐深入,后续的学习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例如,对基本的运算规则掌握不熟练,就会在解决复杂数学问题时出现错误。
(4)认知能力差异每个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有些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发展相对较慢,在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时会感到吃力。
2、家庭因素(1)家庭环境不稳定不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经常争吵等,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和注意力,使其无法专心学习数学。
(2)家长教育方式不当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或者过于严厉,缺乏正确的引导和鼓励。
还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期望过高,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导致孩子产生焦虑情绪。
(3)家庭辅导不足部分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有限,无法给予孩子有效的数学辅导;或者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
3、学校因素(1)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进度过快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些教师教学进度过快,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
小学生数学解题心理障碍成因及其纠正策略
小学生数学解题心理障碍成因及其纠正策略摘要:数学学习心理障碍指的是会阻碍学生持续进行学习的消极心理,要想有效解决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就需要针对其具体表现进行深入分析,借此使学生能够在这一基础上得到有效进步。
本文针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综合性的讨论与分析,首先阐述了小学生出现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其次列举了小学生数学解题心理障碍的纠正策略。
希望针对有关内容的探讨,能够进一步了解教育学生数学解题心理障碍的成因,为其提供相应的纠正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解题;心理障碍前言:数学知识本身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会提出较高的要求,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更强,所以数学学习对其来讲相对困难,容易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心理障碍。
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就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心态,制定完善的教育体系,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使其更好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已经成为提高小学数学教育工作的重点。
因此,学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形成原因的分析和积极有效的纠正错误,就成为当前研究工作的重点。
一、小学生出现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一)学校教育方面从教育工作可知,学生评价依然以考试成绩为主,所以无论是在哪一学科的教育工作中,都会布置大量的习题,让学生进行锻炼。
在这一情况的影响下,也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存在过大的心理压力,但是当前并没有制定出完善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的心理压力无法得到有效解决[1]。
此外,当前的教育方法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不相符,学生的基本能力相差较大,教学的灵活性不强,使数学教育难度明显提高。
(二)家庭教育方面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家庭教育有紧密的关系,学生在学习中,因为家庭情况存在差异,所以心理状态也有明显的不同,很多家长认为,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唯一场所,需要承担全部教育工作,家庭没有必要再开展教育工作,对于学生的学习也并不关心,导致学生的责任心并不强[2]。
还有家长与之相反,会为学生布置过多的课外作业,使学生存在逃避心理,自主管理能力也相对较差,无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小学生解决数学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帮助小学生解决数学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作为小学生,学习数学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一些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可能会成为一项严重的心理障碍。
这些心理障碍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这篇文章将探讨帮助小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中的心理障碍的方法。
一、理解心理障碍能够帮助小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中的心理障碍的首要任务是理解这些障碍。
理解心理障碍需要了解这些障碍对学生的影响和某些普遍的根源。
一些普遍的心理障碍包括:1. 数学焦虑:数学焦虑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是在数学学习中的恐惧和担忧的基础上形成的。
数学焦虑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严重的影响,包括缺乏自信、困惑、迷失方向和失败感。
2. 自卑:自卑是一种心理障碍,是对自身的能力和价值的低估。
自卑可能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包括社会环境、学习状况和人际交往。
3. 漠不关心:漠不关心是一种对学习缺乏动力和兴趣的表现。
这种心理障碍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二、帮助小学生克服数学焦虑1. 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小学生规划学习时间,准备学习材料,并对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控制。
这有助于减少数学焦虑症状,提高自信心。
2. 营造积极的氛围:营造积极的氛围可以让小学生感到舒适和安心。
这包括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放松、与他们建立信任,以及与他们保持良好的沟通。
3. 鼓励学生口胡练习:口胡练习可以帮助小学生克服数学焦虑。
这些练习可以包括重复的数学题、口算练习和口头解答问题。
这有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和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
三、帮助小学生克服自卑1. 鼓励学生尝试新的事物:尝试新事物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自信心。
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报名参加补习班等。
2. 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培养小学生的领导才能可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这可能包括做些小组活动、参加领导岗位,练习演讲、辩论等。
3. 告诉学生他们的成就:当学生取得成就时,要告诉他们他们的成就对父母和老师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研究
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农村小学生的理数学习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但仍有一些学生存在数学学习障碍的问题。
数学学习障碍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也会影响到整个家庭甚至社会。
因此,探究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原因,成为当今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学生自身因素(一)心理素质方面学生的心理素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学习态度、自信心、兴趣爱好等。
一些学生面对数学学科会出现固定心理和思维误区,缺乏学习信心和自信心,因此,在思维习惯、心态调整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学习习惯方面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少部分学生存在基础薄弱、游戏瘾、缺乏学习计划等问题,难以将学习计划付诸实施。
少数学生缺乏合理的学习方法,对错题处理不当,因此难以提升数学学习水平。
二、家长因素(一)家庭条件方面农村的家庭由于社会环境和人力资源等因素的影响,较城市家庭而言,受到更大的影响,其家庭条件也与城市的差距较大。
尤其是农村贫困家庭,家庭条件差、学习资源不足,亲子交流也不够频繁,就更容易造成数学学习负担过重、逆反心理等不良状态。
因此,在家庭条件营造方面,应该注重贫困家庭的特殊性,为农村小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家庭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巨大的影响。
然而,对于农村家庭而言,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意识普遍不足,缺乏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在学习上也会对其产生消极的影响。
对此,家长需要认识到教育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教育方法和水平,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教育资源因素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普遍较弱,教学质量也常常处于低水平,难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
因此,重点是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同时,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二)教育投入方面农村的教育投入相对城市较小,缺乏完善的设施和资源,使得学生的学习条件与城市差距甚大。
关于小学数学学生错误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的探究
关于小学数学学生错误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的探究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常会出现各种错误,这些错误往往与他们的心理状态有关。
本文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小学数学学生常见的错误心理,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恐惧心理许多小学生对数学感到恐惧,他们担心自己无法理解题目、做不出题目或者犯错误。
这种恐惧心理常使他们畏首畏尾,不敢主动思考和试错。
应对策略:1. 老师和家长应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数学问题。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告诉他们错误是学习的一部分,可以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
3. 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让他们慢慢建立起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厌倦心理由于数学学习需要较高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常常让小学生感到疲倦。
他们觉得数学枯燥无味,不愿意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学习。
应对策略:1.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2.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进行数学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 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题目,通过一些趣味的题目和解题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自卑心理在数学学习中,小学生常常会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如果发现自己的成绩不如别人,就会产生自卑感。
这种自卑心理会让他们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影响学习效果。
应对策略:1. 老师和家长要积极鼓励学生,不要过分强调成绩上的差异,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有自己的优势和进步的空间。
2. 提供适合学生能力水平的数学题目,让他们在正确的区域内进行学习和实践,逐渐建立起自信心。
3. 将学生划分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避免比较产生的自卑心理。
四、马虎心理小学生因为粗心大意,经常会在数学学习中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这给他们带来许多挫折感。
应对策略:1. 强调学习的细节和细心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在做题或者写算式时要认真仔细,避免低级错误的发生。
关于小学数学学生错误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的探究
关于小学数学学生错误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的探究小学数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错误,这些错误可能是由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正确、计算方法错误或者心理压力等因素导致的。
对于小学数学学生的错误心理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常见的错误心理有懒散心理、焦虑心理和自卑心理等。
懒散心理是指学生对学习不认真,不愿意用心去探索问题,往往对学习兴趣不高。
焦虑心理是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压力产生焦虑和紧张情绪,导致心理状态不稳定,影响学习效果。
自卑心理则是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和不自信的心理状态,认为自己无法掌握数学知识。
针对这些错误心理,教师和家长可以采取一些应对策略。
对于懒散心理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可以通过游戏形式教学、举办数学竞赛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家长也可以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认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对于焦虑心理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和鼓励学生多与同学交流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减轻学习压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个性化的辅导,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信心。
家长也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缓解焦虑情绪。
对于自卑心理的学生,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疑惑和困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自我认知,增强自信心。
家长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鼓励孩子,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对于小学数学学生的错误心理,教师和家长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进行分析和应对。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个性化辅导以及家长的关爱和支持,可以帮助学生克服错误心理,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并培养学生正确而积极的学习态度。
关于小学数学学生错误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的探究
关于小学数学学生错误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的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数统计等。
以下是根据您的要求输出的内容: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的错误心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会出现对困难题目的恐惧、自我怀疑、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些错误心理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还会对他们未来的数学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了解和分析小学数学学生的错误心理,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并寻找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提升其数学学习态度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心理问题。
针对小学数学学生的错误心理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于完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学生错误心理的分析和应对策略的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全面发展。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小学数学学生错误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的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首先,通过深入剖析小学数学学生的错误心理,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克服错误心理,提高学习成绩。
其次,对学生错误心理的原因进行探究可以帮助学校和家长找到根源,及时解决问题,避免错误心理持续影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此外,应对策略的提出和实践对于教师指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学习困难,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对小学数学学生错误心理进行分析及应对策略的探究,将为学生的整体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有助于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 正文2.1 小学数学学生错误心理分析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数学的起点,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面临各种错误心理,影响其学习效果和态度。
一些学生可能存在焦虑情绪,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认为数学难以理解,难以掌握。
数学(心得)之儿童学习数学知识的心理障碍的分析及对策
数学论文之儿童学习数学知识的心理障碍的分析及对策一、儿童学习数学知识有哪些心理障碍: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尤为突出。
究其原因,其主要因素是成绩差的那些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心理有障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对数学畏惧、厌烦、失望和消极的心理。
形成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知商偏低,加之学习方法不当,久而久之使知识脱节,认识结构不完善,造成学习情绪低落。
这些学生听课是老师讲到哪儿就听到哪儿,没有把老师讲的内容听进去,他们的思维实际处于半睡眠状态。
课后更没有去消化老师讲的内容,不善于对知识进行整理,只依赖教师及家长布置的几道题目为完成任务而完成,甚至抄袭作业,这样很容易出现某一章节知识没有掌握,出现缺口,而且没及时补救,随着学习的深入,缺口越来越多,造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认知能力也随之下降,以至学习活动无法进行下去,产生对学习数学的消极心理,对教师对学科开始疏远,并出现自卑心理,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一种本能的反感。
其主要心理障碍有:1.依赖心理2.急躁心理3.定势心理4.偏重结论心理。
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很多,此外,还有自谅心理、迷惘心理、封闭心理等等,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不消除就无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谈不上提高这些儿童的数学成绩。
,在数学教学中要消除学习困难生的这些心理障碍必须渗透在教学的方方面面。
二、如何引导小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我们的策略是:如何引导小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这是数学教法研究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坚持“四重、三到、八引导”,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
(一)“四重”,即重基楚、重实际、重过程、重方法1.重基础就是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严格按照大纲提取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清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各自在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干预研究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干预研究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心理特点1. 自卑心理:小学数学学困生通常对自己的数学能力产生自卑情绪,认为自己无法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导致学习动力低、自信心不足。
2. 缺乏兴趣:由于学习困难,小学数学学困生对数学产生了排斥心理,不愿意主动去学习,缺乏对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3. 注意力不集中:小学数学学困生在学习数学时容易分心,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被外界干扰影响学习效果。
4. 记忆力差:小学数学学困生往往对数学知识的记忆能力较差,学过的知识容易忘记,导致学习进展缓慢。
5. 不善于思考:小学数学学困生在解决问题时缺乏思考能力,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较差,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干预措施1. 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小学数学学困生创造一个轻松、积极的学习环境,增加学习兴趣和动力。
可以通过合理的课堂安排、教学资源的优化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清晰阐明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之付出努力和奋斗的意义。
可以通过与学生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小学数学学困生相信自己的能力,给予他们肯定和积极的评价,使他们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数学学习。
可以通过巧妙设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
4.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让小学数学学困生参与课堂互动、合作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根据每个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对学生进行个别化、差异化的辅导和指导。
可以通过分层教学、小组辅导等方式,给予学生更充实和细致的学习帮助。
结语:小学数学学困生是一类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在数学学习中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
对于如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水平,教育者们需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帮助,促进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进步和发展。
浅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
浅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小学生出现的学习心理障碍,许多教师过去常笼统地归结为“学习不努力”、“理解不正确”、“方法不对头”、“训练量不足”,进而采取的解决方法不外乎课堂反复讲解、个别谈话教育、增加作业训练,甚至严肃批评等。
结果自然是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心理方面的问题,只有用心理的方法来解决,才能收到治标又治本、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科学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则是对学习心理障碍的种种现象进行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找准心理障碍之“症”,为下好心理和行为矫正之“药”提供“放矢”之“的”。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有哪些呢?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将这一方面的学习心理障碍概括为四类:一、心理动力机制方面的障碍认知系统以外的心理动力机制方面的诸多因素(如动机、需要、爱好、兴趣等),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控制和导向作用,对于数学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此类心理障碍常见的表现有以下三种类型:(一)目的不明。
通常是指一部分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意义和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
这种目的不明的情况,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各门功课的学习均缺乏目的性,例如有的小学生在心理上存有“家长让我来上学,我不能不来”的思想,对上学的目的和意义缺乏必要的认识。
另一种是仅对数学学习目的不明,对数学究竟学了有什么用处不清楚。
这两类学生对学习都缺乏应有的动力和热情,因而普遍成绩较差。
(二)兴趣不足。
有些小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对数学课缺乏或失去兴趣。
常见的有三种:一是严重不适应课堂学习。
他们对室外活动有较大的兴趣,而对于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数学则提不起兴趣来,一进教室就“蔫”了。
二是对逻辑思维有畏惧心理,“怕”数学课,尤“怕”计算。
三是原先也曾对数学有过一些兴趣,后因成绩不好等原因渐渐失去了兴趣。
这三类学生的共同表现往往为:不喜欢数学课;不喜欢数学教师;懒于思考和回答问题;很少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觉得学数学“苦不堪言”。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障碍及其对策研究研究方案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障碍及其对策研究》研究方案常熟市浒浦学校小学部课题组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价值意义:1.课题提出的背景数学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是基础教育阶段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得以进行高阶学习的重要基础之一。
小学作为数学学习的启蒙学段,担负着帮助学生培养数学逻辑思维,建立初步的数理概念,掌握基本运算能力,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重任。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一直得到普遍的重视和关注。
但在具体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学生在数学的学习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面临着学习的困难。
我们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发现大系统性的,立足于日常教学实践的,能以丰富的教学案例和学生个案分析作为基础的研究却比较缺乏。
由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2.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的价值:本课题研究的价值从理论层面来说,我们将把该课题的研究完全深入到日常教学当中,建立在丰富的学生个案以及教学实例之上。
切实寻找小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症结之处,并提出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在于:一方面课题研究的过程能让更多的学生找到数学学习的方法,让老师能获得优化数学教学的途径,改善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从而整体提升我校的数学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能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状态、思维过程和方法策略,从而找到问题所在,提出解决之道,优化数学教学的整体操作策略,促进数学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二、课题的概念界定:本课题的核心概念主要有两个:数学学习障碍、对策。
研究的范围是小学数学。
1.数学学习障碍:本课题研究的学习障碍,特指在数学学习中,影响感官和智力正常的学生潜能最大限度开发利用的因素。
阻碍学生数学学习潜能开发利用的障碍有很多,我们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障碍:认知障碍;情感障碍;应用意识障碍;行为习惯障碍;已有知识基础障碍;家庭教育障碍;师生沟通障碍。
2.对策:即对付的方法和策略。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障碍及其对策研究是指基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开展小学生数学学习障碍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其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重点是小学数学教育活动中实践性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数学学习障碍心理的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是我们确定教学内容和选择教育方法的依据,任何违背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教育,都有可能造成儿童学习障碍和心理障碍。
在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学习存在哪些主要心理障碍,我们如何在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教与学的研究呢?一、现象与问题[案例]受五年(2)班张详(化名)母亲的邀请,我前往他家了解他的数学学习心理。
我们从他的数学练习册谈起。
近几次练习册成绩都得差,老师多次批写“请家长协助检查作业”、“近几次作业质量太差了”等。
张详对低质量的作业也十分烦恼,他说,“做作业时我总觉得是对的,可是结果都是错的”。
我发现,虽然他都订正对了,但他没有领会解法,只是把老师讲评的答案抄记下来。
练习册里夹着第一单元测试卷,成绩是68分,我假装没看见,把话题转向了数学课堂。
张详告诉我,在数学课上他很少发言,他说,“我们数学老师一节课不会提问5个同学,全是她自己讲的。
老师是个两面派人物,对优秀学生很好,对差生很凶。
”张老师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教师,今年刚接手这个班级,在一个晚上的谈话中,张详一股恼儿地“投诉”老师,有几件事令我很难相信。
事件一:有一次,老师要求每人出一张数学手抄报。
平时语文手抄报做得很好的张详将作品交给张老师时,张老师看一眼后,不冷不热地说,“这是什么手抄报,简直就是垃圾”,随手扔在桌子上。
当时在办公室里的还有很多位老师和同学,张详无法接受老师的态度,他感到莫大的污辱。
事件二:上周星期三,张详的数学作业错误原因与另一个同学一模一样,张老师不相信张详的辩解,将其叫到办公室狠批了一顿。
(张详非常委屈地陈述着,眼泪不禁流了出来。
)事件三:一次下课时,张详和同学在追赶,被张老师撞见了说,“你成绩这么差还在玩”。
(张详很不能理解张老师的做法,一直认为张老师在故意气他。
)谈完第三件事时,张详已经哭泣成声,看得出来老师的做法深深地刺伤了他的内心,他已经从抵触数学老师变得厌恶、仇恨数学老师了。
除了老师常常批评他数学成绩差,作业完成质量低外,张详也有因为数学成绩差受过同学讽刺的经历。
有一个各科全优的女生对他说,“你数学成绩这么差,还一直和人家打闹,不害躁”。
在家里,张详虽然得到妈**细心照顾,但是望子成龙的心愿常常令***习惯于盯住张详的考试成绩,张详的压力相当大。
综合了解到的信息,我认为:张详受到老师、同学、家长多方面的压力,整天生活在成绩差的阴影里。
他是一个好强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他没有被人理解,而是遭到嘲笑和批评,这些都严重地打击张详的自信心、学习兴趣。
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后,变成厌学、没有自信,他正步入一个“负螺旋状态”,对数学科的学习兴趣近乎于零点,维持他完成数学练习和解答各种数学试卷的只是妈**要求和不做完作业后将得到老师严厉批评的顾虑。
换句话说,他的数学学习是不自觉的、被动的,依靠外力的推动获得知识的。
如此消极的数学态度,学习效率低不说,所学到的也只是知识的外壳,他无法去发展用数学的能力、数学交往的能力和体验数学发展的能力,缺乏数学活动的过程体验、探究乐趣、方法比较、数学情感。
如此简单地接受知识,而不去生产和管理数学知识,对数学学习缺乏热情和追求,把数学简单地理解或等同于“解题”,结果不仅是失去学数学的信心,更多的是手捧已经牢记的数学概念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它和该怎样用它,缺少面对真实问题应用数学的能力。
这样的现象并不是个别现象,导致张详数学学习心理障碍问题的原因也不具有特殊性,在小学阶段,我们的老师、同学、家长常常会因为不正确的方法而致使学生出现不良的数学学习心理。
二、调查研究我对学校一至六年级200多个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小学生有几种不良的数学学习心理:1.依赖心理我们中国的大部分学生都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在小学阶段数学学习方面,小学生的依赖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遇到读不懂的题目或不懂得解答方法的题目时,期待家长的指导,等着老师的讲析;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三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
2.感知粗略心理一是小学生的感知还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会将一些强成分纳入脑中,掩盖其他弱成分,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数习和挫折,可是很容易忽略某个因素,顾此失彼;二是有些学生急于求成,未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审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就开始解答;三是有些学生容易被题目中的假象蒙蔽,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
3.思维定势心理定势心理即人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
在较长时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在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影响下,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习惯性思考和解答数学问题程序化、意向化、规律化的个性思维策略的连续系统——解决数学问题所遵循的某种思维格式和惯性。
思维定势有积极的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现实中有一部分定势思维的单一深化和习惯性增长约束了学生的思维向固定模式方面发展,解题适应能力提高缓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等。
此外,还有厌学心理、封闭心理、自卑心理等等。
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思考与建议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因素虽然多,但是无非可以分成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一)我们可以通过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等方法改善他们因为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学习心理障碍。
首先,适当地运用奖励与惩罚。
奖励要注意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因为对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而言,最大的奖励莫过于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微笑等社会性强化。
其次,创设合作的课堂学习环境。
目前教学中的弊端之一是过于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
由于课堂竞争中优胜者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学生是竞争的失败者,因而更容易诱发学生的自卑、自暴自弃心理。
第三,帮助有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实现角色转换。
这类学生在教师、同学的眼里往往是"嫌弃儿"的角色。
这种角色地位深深影响他们的自尊与自信,使他们对课堂学习更加反感、敌对。
相反,如果采取像让小学高年级学生担任低年级学生的辅导老师这样的角色,要求他们课后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某种辅导,这样,存在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的自我概念、成就动机、人际关系、测验焦虑等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极改变。
(二)解决学生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借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教育理论,他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些什么。
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
”1.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第一,关注“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传统的认知心理中的准备学习(就)关注着“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奥苏伯尔的认知心理认为:“一切新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根基上产生的,新知总是通过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后获得意义的。
”这样,探明新知赖以建立的相关旧知,使“新知之舟泊于其锚桩上”随时准备启航,就成为学生获得新知的重要前提了。
所以,教学某项新知前,教师应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探明:新知需要哪些旧知支撑,并且组织重现。
唤起、激活,使学生学习新知处于良好的准备状态。
这便是认知心理学的准备学习。
如学生学习《角的分类》。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老朋友,这是谁呀?生:角。
师:谁还记得角是由几部分组成的?生: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他们觉得朋友少很孤单,希望找到更多的朋友,你们愿意帮忙吗?谁能帮他们把图上的角找出来?打开书本看图,把角用符号描出来。
师:你能根据这些角的特点分一分类吗?第二,关注学生对相关已知的掌握程度。
如,在教授《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时候,当学生列出36-8这样的算式时,我想了解全班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我设置启发性的问题“个位6-8不够减怎么办呢”,让他们把这关键性的问题先解决。
通过动手摆小棒学生们想出了许多种解决方法,如把36根小棒分成20根和16根,16-8=8,20+8=28;把36根小棒分成26根和10根,10-8=2,再和26根合起来是28根,26+2=28;要从36根小棒中的6根拿走8根还差2根,8-6=2,拿走2根后还剩28根,30-2=28;36-8就是36先减掉6等于30,然后还有2个没有减掉,所以30-2等于28;把36变大,变成38,38-8=30,可是只有36,多拿了2,所以再把多的2减掉,30-2=2;先从36根小棒中拿掉6根小棒,36-6=30,再拿掉2根,30-2=28;先把8变成10,36-10=26,因为多减了2,所以最后还要把多减的2加回去,26+2=28。
在解决后,学生们当初不太顺利的表达在这时自然能迎刃而解了,虽然磕磕拌拌,但他们已经能大体地表达出来,又有老师在一旁做必要的扶持,进行形象的板书,学习效果非常好。
第三,关注学生是怎么获得“已经知道的知识”。
小学数学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同化和顺应。
学生依靠直接经验,从大量的具体例子出发,从实际经验的肯定例证中,概括它们的共同属性,提出共同属性的各种假设加以难证,从而获得初级概念,再把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同一类事物之中,并用符号加以表示,称之为概念形成。
概念同化则是指学生的学习直接用定义陈述的概念时,能主动地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相应的旧概念与新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掌握新概念的本质属性。
我们老师要把握数学知识的特点和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关注并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学习方法。
比如,概念的形成往往与人类自发形成的概念相近,它适用于低年级;就学习内容而言,它适用于大量例证的具体概念的学习,尤其适用于几何知识的学习。
2.重视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数学学法指导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它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审题答题,进行知识体系的概括总结,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对解题过程和数学知识体系、技能训练进行回顾和反思等等。
比如:我们要培养小学生会看书的方法。
要学好数学,就要注重课本。
数学课本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依据,是基本知识的源泉,是学习方法指导,是不会说话的老师。
因此,教师应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看书,让学生掌握阅读课本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我们要养成学生会预习的习惯,要让学生懂得看书目的要明确,要有针对性,还要专心致志,要把关键地方的每个字、词、符号、字母的意义看清楚,想透彻,切忌快,要抓重点字、词,在概念教学中尤为重要。
我们要指导学生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进行数学小课题研究活动实现这个意图。
在内容上要突出应用性和探索性,由教师提出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用不同的思路去解决问题;也可以由教师提供活动情境,让学生试着发现、提出问题并加以研究;还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素材,组织学生自己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