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素材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 •
5、高中语文课本素材梳理 (1)理想志向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 年万户侯” 司马迁《报任安书》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 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 难》、《孤愤》 (2)恒心毅力(逆境成才) 史铁生《我与地坛》 在双腿瘫痪的厄运降临后,他曾彷徨,但最终凭着顽强 的毅力战胜了病魔,战胜了自己,成为一名著名作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 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同上)
课文素材在作文中的运用
伊万· 彼得罗维奇· 巴甫洛夫给他的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巴格达商人在匆匆赶路。其时已是半夜,四周一片漆漆黑。 忽然山沟里传来了一个陌生的声音:“捡几块石头吧,这可是个难得
的机会。”
商人将信将疑,不过,他还是弯腰捡了几块,然后继续赶路。他 走啊走,走了几个小时,终于走到城里。这时天已渐亮了。他掏出了 一块石头一看,原来是块金刚石。赶忙掏出另外几块,结果不是金刚
• “濮水垂钓”---楚王听说他有才华,派两位大夫用厚金作 聘礼到濮水请他做令尹,在濮水边垂钓的庄子用“龟曳尾 于涂”的比喻拒绝了大夫的请求,长期过着隐士的生活。 • 情景还原,示例如下: • 宁静的濮水,缓缓地流淌在苍翠的青山之间;欲滴的青草 之上,开满了似火燃烧的野花;垂翠的杨柳,拥抱着一切 静谧的呼吸。这是一块绝尘之地。 • 巍巍高山之下,粼粼水波之滨。 • 庄子,席地而坐,持竿垂钓。 • 风乍起,树影摇曳,滤下点点星光;清波泛起,水中的面 容化作层层涟漪,向四方远远散去。濮水在摇晃中映出了 两位衣冠楚楚的风尘大夫。他们身负楚王的重托,欲以高 官之位来征拜庄子。但庄子持竿不顾,并问道:“楚国水 田里的乌龟,它们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装裹着它珍藏 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 巴在泥水中自由自在地活着?”两大夫曰:“宁愿拖着尾 巴在泥水中活着。” •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 2、例:茫茫江畔,一袭白衣,披散着长发,一 个孤独的背影在血红残阳下渐行渐远。一瞬间, 波涛滚滚的江水恢复了平静。而这残阳下的背影 却成了秭 (zǐ)归江畔永恒的风景。他,就是屈 原,一个选择了清波荡漾、选择了“人人皆醉我 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的民族魂,这是屈原的 选择。正是傲骨不驯的人生态度,五千多年来他 的人格与名字一直穿越于文明祖国的上空。 • 方法:虚拟环境 • 分析:注意联系时代特点,着眼社会背景,布设 意象,营造文化氛围来烘托人物灵魂,使历史人 物更具有立体感,形象更饱满,表达也更具有感 染力。
• 4、温馨提示: • 1. 选择你喜欢的几个历史文化人物。 • 2. 对这些人物的人生经历进行概括总结,掌握其重要 经历,特别是著名事迹和散落的轶事,并分析其生平行 为中包含的人生意义。这个环节你最好要做笔记,对你 的分析思考进行书面整理。 • 3. 熟记并理解他们每个人最著名的言论(名言、诗句 等),以备作文时引用。 4. 考场作文时,有意识地把话题同与之适应的名人材 料结合起来。历史文化名人的人生通常是多向度的丰富 人生,因此,他们具有作为经典材料而被广泛运用的可 能。 5. 任何历史文化名人、任何经典材料的使用,在考场 作文中应该与现实人生结合起来,至少要有现实因素的 注入或暗示。古人只是我们作文的材料;我们的用意不 是仅仅谈论古人的事情。
• 三、马踏春泥半是花——课文素材的行文切入 • 说明:任何一则素材的价值不在素材本身,而在于对素 材的有效使用,对素材有效使用的过程也就是素材价值 化的过程。 • 方法:选点 细化 粘连 • 1、选点:素材信息丰富且十分精粹,所包含的写作点 实在很多,但用于具体写作,能面面俱用吗?显然不能, 道理很简单,就像发现一大块嵌有宝石的璞玉,你不可 能拴根铁链挂在脖子上吧,倘若那样,别人不但不会视 之为美,反倒认为你是一名囚犯或乞丐。大家也见识过 街上的乞丐,只要是穿的,全套在身上,可能头戴牛仔 帽、身披西装、下穿短裤、脚着草鞋,也许脖子上还围 一条围巾。试问有何美可言? • 方法:选素材中的细节点,对细节点的摘取就是素材价 值化的第一步,即取点,取切合主题需要的细节点。
• 二、裁红剪翠费精神——课文素材的构段点拨 • 1、例: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这是他对君主的怨,对民生的爱;“路漫漫其修 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对自己人生道 路的肯定,对香草世界的执著;“举世混浊而我 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这是他捶胸顿足的 哀叹,是他痛苦无奈的自白……屈原,愿你安眠 于汨罗江,让你的精神美谈再续千年万年。 • 方法:引词摘句 • 分析:围绕话题或要引证的观点,搜寻学过的佳 词妙句在行文中加以灵活运用,不仅做到文采斐 然,而且富有新意。
• • • • • • •
当堂训练1: 中心论点: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属 课文: 《短歌行》 句子: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组合: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这是曹孟德的诗文《短歌行》中的诗句。我们何 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 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属。
• (3)爱我中华 • 屈原《离骚》 • 屈原忠心爱着自己的国家——楚国,他虽遭楚王的疏远, 但他还是不忘为国尽忠而远走他国。 • 孙犁《荷花淀》 • 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妇女他们为了保卫家乡,毫不畏 惧,拿起枪杆打击日本鬼子。 • (4)崇高母爱 • 《我与地坛》 • 史铁生的母亲在儿子陷入双腿瘫痪的困境时,她承受了 最大的心理压力,她凭借伟大的母爱让史铁生重获新生。 • 归有光《项脊轩志》 • “儿寒乎?欲食乎?”母爱就表现在生活的细节中。
• (5)以民为本 •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 •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他认为统治者应该施行 “仁政”,保护老百姓,让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 杜牧《阿房宫赋》 • 灭六国的不是秦国,而是他们自己不爱护百姓,灭掉秦 国的也不是天下人,而是它自己不爱护天下的百姓。 • (6)学习问题 • 《劝学》,选自《荀子》 • 韩愈《师说》 • 老师不分贵贱,不分少长。“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7)胸怀豁达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虽因“乌台诗案”被贬到荒凉的黄州,但他仍唱出 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
• 3、例:屈原,你用自己一生诠释“忠贞不 渝”“洁身自好”八字,顺境时你“竭忠尽智以 事其君”,逆境时你“眷顾楚国,心系怀王”; 得志时你“正道直行”;不得志时你“疏濯 (zhuó )淖(nào )滓(zǐ )泥”,你有昭昭 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齐辉之才,而你却怀才不遇。 • 你的人生信条是“忠”与“洁”,即使在一个 人格屈于权贵的世界里,你也不随其流而逐其波, 一边高吟“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 醒”,一边自沉。 • 方法:旁述评说 • 分析:对人物事迹高度概括,辅以议论抒情,使 事、议、情、理融为一体,震撼人心。
• 例如下面一则材料: • 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战国人。先秦时 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及美学大师,是道家学派著名 代表人物。庄子出身于没落贵族,曾织草鞋维生,因家 贫曾向管理河道的小官借米过日子。见魏王,穿补丁粗 布衣服,草鞋带子也是断了再接起来的。一生仅在蒙地 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官,不久就隐退了。 • 楚王听说他有才华,派两位大夫用厚金作聘礼到濮 水请他做令尹,在濮水边垂钓的庄子用“龟曳尾于涂” 的比喻拒绝了大夫的请求,长期过着隐士的生活。 庄子对待生死显得理智,其妻死后,惠子前去吊唁, 只见庄子席地而坐,“击缶而歌”;庄子理智待生死, 主张天葬,愿以“天地为棺,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 万物为齑送”,死后“上为乌鸢食,下为蝼蚁食”。 • 有关“欲望”主题的文章,对上面这则素材,该作何取 舍?哪些信息可能切合所表达的主题?
石,便是红宝石、绿宝石。商人高兴极了。可高兴的同时又深深后悔, 当时怎么不多捡一点? 巴甫洛夫接着说,学习便好比捡石头,知识是真正的宝石,等我 们明白过来时,便会后悔自己没多捡几块。
• 一、源头活水汩汩——写作素材的回归挖掘 • 据统计,在三年高中的语、数、英、政、史、地学科里, 学生接触到的人物或文学形象、历史事件、自然风物非 常丰富,如中外古今人物有100多个,文学形象将近 100个。 • 积累材料是写作的前提。从课文读本中存在着相关或相 似的事例精华中提炼出一两句,加以分门别类,冠以诸 如“爱国”、“素质教育”、“说话艺术”等话题加以 汇总,以丰富自己的作文资源。 • 如表现遵循量变与质变的规律、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可以联想到《劝学》中的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积土成山”、“积水 成渊”、“积跬步”、“积小流”的名言。 • 表现坚守气节、执著追求的。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当堂训练2: • 中心论点: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 忘 • 课文: 《苏武传》 • 环境: • 咽白雪啮(niè)毡毛,北海牧羊 • 组合: • 苏武忠贞爱国,拒绝折节叛国,甘愿与羊为伍。 地窖冰冷,他咽白雪啮毡毛;北海荒远,他“掘 野鼠藏草实而食之”。他用赤胆忠心奏响了千古 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
• • • •
当堂训练3: 中心论点:天生一材,必有一用。 课文: 《报任安书》 句子: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 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 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 组合: • 天生一材,必有一用。天无绝人之路。文王被拘,仲尼 困顿,屈原放逐,左丘失明,孙子膑脚,当此之时,可 谓人生绝境,他们似乎已无路可走!但历史证明,他们 最后都走出了一条辉煌的人生之路!路,是人自己走出 来的。心有多远,路,就有多远。孙子无脚可走,但他 走出了一条兵法之圣的非凡之路;左丘双目失明,但他 却看到了历史的最深处。
2.细化——情景还原。 所谓细化,实际上就是对细节点进行情景还原。 方法:(以电影为例) • (1)高质量的特写镜头。如有一部反映解放战争的电 影的开 头,先是一个高视角的画面,展现的是广袤的 黄土高原,隐隐约约一行足迹延伸至远方,镜头跟随足 迹的方向,只见足迹的尽头站立着一个人,背对着观众, 然后镜头慢慢移至人物的正面,是毛泽东——人物的出 场依靠良好的背景渲染。 • (2)有感召力的情节。《泰坦尼克号》以一对男女青 年在几十天的航行途中从邂逅、相识、相知到相爱,最 后为救爱人,男青年杰克献身大海的故事,表达出永恒 的爱这一主题。写作素材点的细化即情景还原也是一样, 需要结合生活经验,运用联想想象,进行情景(背景和 情节)还原,有时甚至需要进行虚拟(例如将自己介入其 中,化自己为细节中的人物)。
• 3.粘连——主题融合。 • 有了素材细节,仅仅为话题点找到了支撑和依据, 其后还须 进行粘连融合,为牛郎织女搭一座永 恒的“鹊桥”。 • 方法:扣主题进行主观评价,评价中融主观情感。 • 如将上述文字与话题“欲望”进行粘连,示例如 下:
• (8)人格独立 • 屈原《离骚》 • 屈原忠心爱国,刚正不阿,他不愿同流合污,当理想破 灭之时,为保持自己的清白而投进了汨罗江。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陶渊明远离官场,过上隐居生活,得到了心灵的自由,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李白离开长安以后,投进祖国的大好河山,获得了人格 独立,“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9)尊老爱老 • 李密《陈情表》 • 李密为照顾年迈的祖母,向朝廷请求辞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