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的物化逻辑及其二重性_沈红
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的物化逻辑及其二重性_沈红
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的物化逻辑及其二重性*沈红刘盛[摘要]以“量化为主”的大学教师评价制度是物化逻辑渗透的结果。
当大学作为知识生产机构参与到社会生产中时,大学教师的精神劳动也被纳入到普遍的社会交换体系中了。
由此,物质生产领域中的物化逻辑开始向知识生产领域延伸,继而向调节大学教师行为的评价制度渗透。
相对于“人化”或“人情化”而言,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的物化逻辑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相对于知识生产的“精神性”或“不确定性”而言,该物化逻辑存在着理性上和实践中的不合理。
客观认识这种物化逻辑的内涵及合理与否的二重性,有助于中国大学教师评价制度冲出物化逻辑的羁绊,促进大学教师的知识生产。
[关键词]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物化逻辑;知识生产;合理性;不合理性[作者简介]沈红,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盛,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生(武汉430074)几十年来,人们常常立足于“道德尺度优先”的价值立场,对“以量化为主”的大学教师评价制度予以诟病,认为它阻碍了学术发展。
但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看,这种简单化“归罪”其实是对评价制度的片面性解读。
高校量化考核之所以可以“大行其道”,实质是物化逻辑向教育领域渗透的结果[1];是“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2]的真实写照;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社会规律,具有必然的历史性与客观性。
本文将立足于“历史尺度优先”的价值立场,重点分析物化逻辑向大学教师评价制度渗透的成因、合理性与不合理性,以期厘清对大学教师评价过度量化问题的基本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大学教师评价主要指大学教师的学术评价。
一、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物化逻辑的产生(一)物化逻辑的内涵“物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规律,有着丰富的意蕴。
马克思曾从人的发展角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形态进行过划分,并着重分析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第二大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活动和产品的普遍交换已成为每一单个人的生存条件,这种普遍交换,他们的互相联系表现为对他们本身来说是异己的、无关的东西,表现为一种物。
高校教师学术评价体系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同学科 、不同领域的高校教师学术评 价体系,建立更具针对性的评 价体系。
需要关注学术评价体系的动态 调整和改革,不断完善和优化 评价体系,以适应时代发展的 需求。
需要加强学术评价的理论研究 和实践探索,提高学术评价的 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高校教 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术成长。
ABCD
学科差异化评价
根据不同学科的特性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充分 体现学科特点与教师贡献。
鼓励长期学术积累
引导教师关注学术质量与创新性,鼓励长期研究 与积累,抑制急功近利心态。
未来发展的趋势
01
强调跨学科评价
随着学科交叉融合的深入,评价 体系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研究成果 的评价。
02
重视国际评价
国际影响力将成为评价高校教师 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促进国际 学术交流与合作。
03
强调社会责任与贡 献
评价体系将逐步纳入教师对社会 责任的承担与贡献,促进高校与 社会发展的互动。
05
高校教师学术评价体系的实践 应用
应用案例一:某高校教师学术评价体系的实践
总结词:科学合理
详细描述:该案例中,某高校采用了综合评价法,包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 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评价过程中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06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学术评价体系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学科差异性 和教师发展阶段,建立科学、公正、合理的评
价体系。
学术评价体系需要与高校发展目标相一致,为高校人 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体系的导向及其合理性思考
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体系的导向及其合理性思考徐燕刚;庾光蓉【摘要】导向性是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体系的内在属性,其合理性程度取决于它对科研创新价值取向的实现和推进程度,以及它对科研管理人本化实践需要的体现程度.管理规律适应科研规律、公平体制优先于质量体制、科研考评服从科研建设、科研合作熏于科研竞争是其合理性内涵的具体体现.【期刊名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38)003【总页数】5页(P119-123)【关键词】高等学校;科研评价体系;教师【作者】徐燕刚;庾光蓉【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科研处,成都,610068;四川师范大学,科研处,成都,6100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4.4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体系及其导向功能的合理体现和正确发挥,有赖于学校对自身现状的合理定位及其发展规划,更有赖于学校管理主体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深刻理解和前瞻预测。
这种集群体意志与社会发展趋向于一体的评价体系所蕴含的强大内推力(即导向功能),受高校自身发展变化的纵向变量、高校之间差异比较的横向变量、个人和集体思维的主观变量、学校发展性质与规模的客观变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层次性、多样性、复杂性和特殊性等特点。
了解目前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体系的表现形式和运行情况,理解其导向功能的内涵实质,深入领会其内涵的合理性前提及具体表现,有利于凸显和最大限度地实现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体系的合理导向与社会价值。
一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体系合理导向的重要性与现实性高等学校是国家基础研究的生力军,肩负着科学研究、知识技术创新的重要功能。
科研评价是高校科研评估与发展的风向标,体现了高校科学研究与管理的功能定位与价值取向。
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体系的合理导向关系到高校科研定位与特色发展,体现着高校的学术自由、潜能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蕴含着高校的强大责任感与光荣使命感,是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突出地强调了高校科研评价的导向作用及其重要性。
新型文科研究型大学科教融合制度化的实践逻辑——基于单案例的探索性研究
基于实证的研究思路,运用量化数据揭示教 学与科研之间的确定性关系
大学师生关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和感受 的经验研究
相关性较低;存在冲突;相互促进 持续探寻教学与科
研之间内在的、确 一体的关系;独立的关系;积极的
定的本质关系 关系;消极的关系
社会建构 主义范式
政策与制度、组织环境、院系文化等对大学 教学与科研关系的重要影响
第二种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开展深度合作,逐步走向科教融合发展道路,将科研 院所优质的科研资源转化为高校的育人资源,科研设施转化为高校教学创新平台。此类 科教融合发展形态也并非仅出于高校或科研院所单方面的利益驱使,而是在教学与科研 关系的实践论层面,通过组织实体的融合发展能够最大化地体现公共价值。从办学实践 来看,此类科教融合发展形态在国内外均有先例,比如,基于有限资源打造世界一流大 学的背景,法国在 2013 年启动建设大学与研究机构共同体,以此来实现教育合作与战 略改组目标,2015 年成立的巴黎—萨克雷大学,由 9 所大学校、2 所公立大学、7 个研 究机构联合组建。1 在我国比较典型的例子当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齐鲁工业大学(山 东省科学院),它们都被视为我国推进教育和科研管理体制统筹改革的重大实验。
·115·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3 年第 3 期
究型大学群而“生长出”的一种新类型,具有研究型大学的基因,又具有与传统研究 型大学不同的若干特征,这也正是“新型”的内涵指向。1 从办学实践来看,党的十八 大以来,党和国家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开启了高等教育的新征程,一批新研究型 大学应运而生,它们正在以新理念、新制度、新态势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研究型 大学模式。比如以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西湖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 社会科学院大学、齐鲁工业大学为代表的新兴大学,均呈现出鲜明的科教融合制度化 实践取向,它们以新的学科布局、人才培养类型、制度体系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 战略力量。
日本高校教师评价的制度逻辑:基于价值导向的视角
日本高校教师评价的制度逻辑:基于价值导向的视角
周慧文;张东辉
【期刊名称】《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年(卷),期】2024()1
【摘要】日本高校的混合型制度环境与制度结构承载了不同主体的利益导向和价值偏好,因此,日本高校的教师评价体系是一个由多元主体、多重目标和多级结构构成的整体。
本研究以学校层面的价值主体、学部层面的价值主体、学科层面的价值主体与个体层面的价值主体为逻辑起点,构建出一个日本高校教师评价的多层价值分析框架,从制度逻辑与价值交互的视角,剖析不同评价主体的价值认知作用于制度执行结果的深层逻辑。
本研究认为,在大学期望价值、学部优先价值、学术等级价值和教师发展价值的导向下,日本国立大学的教师评价呈现出目标管理型评价、分级分类评价、质性化评价与协商性评价的发展特征。
【总页数】18页(P73-89)
【作者】周慧文;张东辉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7
【相关文献】
1.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变迁的轨迹及逻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
2.增加知识价值导向的我国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逻辑与路径
3.基于“结果过
程”辩证统一视角对学术评价体系中“破五唯”价值导向的逻辑研究4.效率还是价值: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逻辑困境及其张力调适5.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变迁逻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改革探析
大学
系在人 评价 有 分的
, 评价内
不
个体
,
注个体在 队建设
中的投入
$
大学于2019年4月发布
《
学评价制度的
(,⑫提出了
制 合学
的分类评价制度, 建设
学
的教师评价体系, 学校、 系
各
作 , 改革校内
制度,
学
教 和 制度等改革 $ 近来
热议的聘-长聘制度(tenure-track),近年来
国内数顶尖高校(
8 东南大学 办法》
贡献"
强 师 考核评价、推 教师分类 、引 导教师
、鼓励技术
9
《山东大学教师职务及岗位聘用 山东大学
申报条件(修订)》
与成果转 、完
差异、不拘一格选人才0
学教师评价标准、坚持质 导 、尊 学科
《
学教师考核 办法(
10
学 )》
分类指导、分层考核、合同管理、奖惩结合0
《兰州大学关于深化教师分类考 分类分层考核、强 教学考核基
探索分类考核评价阶段$ 2008年学校出台调整和
加强学功能的有
,在全国较早、较为彻底
地推行学部制改革,推动开展学术分类 $ 2010 年, 师资队伍建设体规划,启动实施教师岗
位分类 $这一阶段,学校逐步从 拉动型发
方式转变为教学 互动型发展方式$第三阶
段,强调质量导向和内涵发展的评价阶段$ 2014 年起,在教师岗位分类 改革的基础上,启动教
体学术成果 导向的同行评议制度依然成为
一流大学学术评价的主流方式。第二,建立多
144
浙江社会科学
维度评价体系。围绕教师的学术责任,展开对教
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全方位评价,如英国
由“物化”的精神到精神的“物化”
由“物化”的精神到精神的“物化”作者:程婧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02期[摘要]马克思的“物化”概念有两个不同的含义:作为“对象化”的物化与作为“异化”的物化。
面对资本逻辑下人的精神被“物化”(异化)、美好精神生活被遮蔽的现实,参照马克思“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是同一条道路”,精神的“物化”(异化)也要用“物化”(对象化)的精神去扬弃。
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美好精神生活构建的过程中,将其精神的内涵注入物,涵养物形而上的精神品质,再使物达成对精神的濡养,最终使精神内在否定和突破物的界限,在更高水平上建构美好精神生活,以此实现“物化”(异化)的精神到精神的“物化”(对象化)的自我扬弃。
[关键词]物化;精神;美好精神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24)02-0012-05[收稿日期]2023-12-26[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时代青年美好生活观及其价值引导研究”(21YJC710015)[作者简介]程婧,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自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产生人类意识以来,世界上就出现了物质与精神的永恒互动与交织。
当物质的富足并未相应带来精神生活的美好,而反被其所“物化”,对精神的救赎就迫在眉睫。
问题本身总是孕育着解决问题的指向,“物化”的精神也试图以精神的“物化”去超越,在由物到精神、再由精神到物的循环往复中,完成精神由实然到应然的转向。
一、“物化”的双重含义:作为异化的“物化”与作为对象化的“物化”在马克思的思想理论体系中,“物化”是颇受关注的一个概念。
马克思关于“物化”的思想形成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文简称《手稿》)。
在《手稿》中,除了“物化”这一概念外,还出现了一些与其相近的概念,如“异化”“对象化”等。
高校教师评价制度:问题检视、成因诊断与优化策略
推进组织业绩的实现,而往往忽视评价制度对教师个人发展 该是不分伯仲的,对教学为主型高校来说,教学更应该是重
的促进作用,呈现明显 的功利主义特征。在设计评价制度 中之重。在现实中,由于高校的层级提升、学科排名、经费申
时,学校领导习惯于从 “经济人”的设想出发,认为只要用物 请和学术奖励无不依赖于科研指标,导致高校重视科研、轻
索优化策略,从而推动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科学发展。
和办学特色,导致教师评价制度存在严重的趋同现象,甚至
一 、 问题 检视 :高 校教 师评 价 制度 的现 实 呈现
有的高校为图省事 ,全盘照搬其他高校的评价制度 ,造成评 价制度与教师发展严重不符的情况。另一方面 ,表现为同一
1.在评价取向上重业绩轻发展
价,而改革开放之后又过于追求量化评价。质性评价的缺点 往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是摆在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对教师的
质和精神奖励与科研成果挂钩,大学科研水平就能在量与质 视教学,严重影响高校内部对教师评价的价值导向。不论是
的程度上大幅度增强。其评价制度一般具有 自上而下制定、 何种层次的高校,几乎都以科研成果的数量和级别作为教师 控制性执行 、行政意志主导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J。价值 评价的主要依据,进而决定奖励、岗位评聘、职称晋升等待
取向上的重业绩轻发展 ,往往使教师在评价中感到压力和焦 遇。而教学因为评价难度大、成效延时性等特点,在教师评
收 稿 日期 :2018—08—07 基金项 目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学研究 规划基金项 目“高职院校教学名师素质模型构建及培育路径研究 ”(编号 :16YJC880095);江苏理
高校对不同评价主体采用同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如大部分
通过教师评价推动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应是教师评 高校一般会区分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不同级别制定相
刍议高校教师评价体系
专题研究文/姜莉莉刍议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对当前高校师资评价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本文通过对比目前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结合多年工作实际,对如何构建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有如下思考。
高校教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评价与晋升、待遇、资源配置等正相关,是人才成长、发展过程中的指挥棒和风向标。
但是目前评价从总体上看还存在五重五轻的现象。
●重业务素质,轻师德师风素养在教师评价过程中,无论是评价要素设计,还是专家评议,师德师风的评价止于泛泛,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常见一票否决。
更多强调教学、科研等硬要素。
如此教师满足于日常的言传身教,对于司空见惯的不良行为见怪不怪,对师德师风的要求会因惯常做法而疏于强化,久之难免触碰到红线。
●重科研业绩,轻教学能力要求对标国家和相关排名机构的指标需要,高校在教师评价中更青睐于易量化的科研业绩。
具有长周期和不确定性的教学,可能十年二十年后才能显现,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往往更注重教学课时的评价,这对提升教学水平而言没有明显的助推力,对教学质量提升的影响也极为有限。
●重研究数量,轻研究质量要求科研评价要素设计过程中,更多的看重论文发表数量,期刊的分区如何,影响因子多少;科研项目性质如何,到校经费怎样;科研获奖和专利授权等量的要求。
如此就背离了科学研究服务国家和经济社会的初衷,偏离了潜心问道的初心。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程度和水平。
●重显性业绩,轻隐性业绩考量科研工作需要灵感牵引的深潜,其结果可能理想,也可能无获;教学等人才培养工作中,优才的产生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水平还有赖于学生的资质与悟性。
凡此决定了工作成果的不确定性,但目前评价以成败论英雄,付出却无获的局面使教师的生活成本提升,急功近利式的工作也就不足为奇。
●重个人水平,轻团队建设需要当前的评价主要是个人英雄主义式的评价,倾向于对个人教学、科研、服务等的全面性考察,未充分考虑团队在评价中的作用,尤其是忽视了团队带头人或领军人物在评价中的作用。
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的异化研究
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的异化研究
刘燕红;杨晓苏
【期刊名称】《改革与开放》
【年(卷),期】2018(000)007
【摘要】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是高校引导性制度,不仅是高校教师聘用和晋升的前提,也是影响高校学术研究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高校学术评价制度主要有量化评价和同行评议两种,但实际实施过程中,同行评议和量化评价往往出现倒置现象,高校教师评价制度已经异化.
【总页数】2页(P78-79)
【作者】刘燕红;杨晓苏
【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遵义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教学学术视域下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制度改革研究 [J], 王岚;鲍春红
2.探析我国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制度异化原因 [J], 隋邠;张丽
3.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制度重铸研究 [J], 马圳炜
4.中美德高校教师制度比较研究——对高校教师制度中经济理性与学术自由的关系探讨 [J], 陈艺波;
5.中美德高校教师制度比较研究--对高校教师制度中经济理性与学术自由的关系探讨 [J], 陈艺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等教育评价的发展性走向——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反思与变革
高等教育评价的发展性走向——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反思与
变革
沈志莉
【期刊名称】《河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卷),期】2002(018)003
【摘要】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历史性地回顾了教育评价的起源和发展走向,总结出发展性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评价的主流,也是各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价值追求的结论,并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活动中存在的评价指标的凝固性,评价主体的单一性,评价模式的封闭性及价值取向的收敛性等问题,提出以发展为目的的高等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从观念上,评价主体方面,活动上及机制上变革与调整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应采取的策略。
【总页数】6页(P1-6)
【作者】沈志莉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试论伦理规范建设在高等教育评价中的可行性——基于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伦理认知现状的调查研究 [J], 王燕;陈俊国
2.从行为规范到价值生成:高等教育评价标准的价值反思 [J], 康宏
3.对我国传统高等教育评价的实践反思 [J], 王德华
4.高等教育评价导向的透视与反思 [J], 勾训
5.从经验走向科学——高等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J], 林正范;贾群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质量教师教育评价:内涵特征、逻辑架构与推进策略
高质量教师教育评价:内涵特征、逻辑架构与推进策略
陈亮
【期刊名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2(51)6
【摘要】高质量教师教育评价是指引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方向的关键环节。
教师的实质性发展、内容的融合性建构、认识的现代化转变和方法的创新性变革是新时代教师教育评价的核心内涵。
为破除“指标评价”主导的旧有评价理念,扭转不科学的教师教育评价导向,教师教育评价需要在价值逻辑、知识逻辑、实践逻辑和制度逻辑4个维度凝聚共识,即观照教师的育人属性,紧跟教师的专业发展,融入教育情境的新问题,善于创造性改造旧传统。
关注教师本身的内生性发展,以过程性评价促进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建构,以专业化评价推动教师教育学科不断完善,以多元化评价模式推动教师队伍分类发展,以智能化评价手段引领高校教育评价改革,将成为重新构想高质量教师教育评价的有益之举。
【总页数】11页(P25-35)
【作者】陈亮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58.1
【相关文献】
1.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与推进策略
2.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现状分析与逻辑架构
3.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域下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义、时代特征与实施策略
4.高质量职业本科教育的教育目标、关键特征及推进策略
5.科技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价值内涵、表征样态与推进策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准管理:高校教师业绩评价新思维
基准管理:高校教师业绩评价新思维
洪晓军;宋国琴
【期刊名称】《高等农业教育》
【年(卷),期】2006()2
【摘要】现行高校教师业绩评价体系陷入了不断追求全面又不断产生新的失衡的窘境,其根源是对不同学科的教师采用同一标准评价其业绩。
借鉴基准管理理念,提出了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学科教师业绩基准矩阵的教师业绩评价方法,这可能是当前教师业绩评价的有效途径。
【总页数】3页(P37-39)
【关键词】高校教师;业绩评价;基准矩阵
【作者】洪晓军;宋国琴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51.1
【相关文献】
1.构建股权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基准——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J], 高晶晶
2.论风险经营时代的企业绩效评价新思维--"风险-绩效"评价模式透析 [J], 严津丽;陈戈
3.施工企业绩效评价管理的新思维——平衡记分卡 [J], 乔飞
4.构建股权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基准——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J], 高晶晶;
5.债券指数基金的业绩评价分析\r——基于以中债指数为跟踪基准的基金 [J], 龚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校教学评估与大学自由精神探讨
高校教学评估与大学自由精神探讨
施燕
【期刊名称】《教师》
【年(卷),期】2014(000)030
【摘要】无论是“五四爱国运动”所掀起的学生思潮,还是为了维护民族利益的
学生运动,学生都成为了这一时期最活跃的群体,他们在接触到学术自由的同时,滋养了精神丰满的沃土,这也是需要以大学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观念为前提的。
各个高校通过开展教学评估的形式来规范大学的教育体制,使大学自由精神得以传播,并结合具体的现实让大学的教育制度与自身修养得以完善与提高。
【总页数】2页(P126-127)
【作者】施燕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论现代大学制度的自由精神
2.学术自由精神与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
3.自由精神与大学教育--谈大学人文素质教育
4.建构体现学术自由精神的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逻辑起点对大学管理活动的启示
5.高校教学评估与大学自由精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若干思考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若干思考
姚晓娜
【期刊名称】《思想理论教育》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是一个多主体相互评价的复杂评价系统。
当前的教学评价中存在着评价单向化、功利化、简单化的问题,可通过建立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评价机制、评价管理价值和教育价值的平衡以及评价方法的合理化等方式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机制,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总页数】0页(P62-66)
【作者】姚晓娜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上海20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若干思考 [J], 姚晓娜
2.对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评价体系的思考 [J], 黄文艳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若干问题探析 [J], 周伟
4.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新思考 [J], 涂刚鹏
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若干问题研究 [J], "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生活指导对德育的有益补充
大学生活指导对德育的有益补充
沈红;闵宇红
【期刊名称】《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1(003)002
【摘要】大学生活指导是一种广泛的教育指导形式,不同于“心理咨询”,它在德育职能、德育内容、德育形式等方面已成为现今德育的有益补充。
%Life’s guidance is a kind of moral education.It will be proved to be good in today moral education.
【总页数】3页(P88-90)
【作者】沈红;闵宇红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中文系,;鞍山师范学院物理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16
【相关文献】
1.高校生活化德育的根本旨趣:构建幸福的大学生活 [J], 陈桂香;顾爱萍;张文海
2.行政指导制度:现代海关执法手段的有益补充 [J], 梁亚君
3.大学生活化德育审美化的价值意蕴与实施路径 [J], 肖蓉;伍自强;王小元;杨智勇
4.基于网络社群平台的大学生活园区德育工作 [J], 刘国军
5.利用学生论坛进行德育应为高校德育的有益补充 [J], 唐玄;谭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的物化逻辑及其二重性*沈红刘盛[摘要]以“量化为主”的大学教师评价制度是物化逻辑渗透的结果。
当大学作为知识生产机构参与到社会生产中时,大学教师的精神劳动也被纳入到普遍的社会交换体系中了。
由此,物质生产领域中的物化逻辑开始向知识生产领域延伸,继而向调节大学教师行为的评价制度渗透。
相对于“人化”或“人情化”而言,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的物化逻辑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相对于知识生产的“精神性”或“不确定性”而言,该物化逻辑存在着理性上和实践中的不合理。
客观认识这种物化逻辑的内涵及合理与否的二重性,有助于中国大学教师评价制度冲出物化逻辑的羁绊,促进大学教师的知识生产。
[关键词]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物化逻辑;知识生产;合理性;不合理性[作者简介]沈红,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盛,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生(武汉430074)几十年来,人们常常立足于“道德尺度优先”的价值立场,对“以量化为主”的大学教师评价制度予以诟病,认为它阻碍了学术发展。
但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看,这种简单化“归罪”其实是对评价制度的片面性解读。
高校量化考核之所以可以“大行其道”,实质是物化逻辑向教育领域渗透的结果[1];是“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2]的真实写照;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社会规律,具有必然的历史性与客观性。
本文将立足于“历史尺度优先”的价值立场,重点分析物化逻辑向大学教师评价制度渗透的成因、合理性与不合理性,以期厘清对大学教师评价过度量化问题的基本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大学教师评价主要指大学教师的学术评价。
一、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物化逻辑的产生(一)物化逻辑的内涵“物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规律,有着丰富的意蕴。
马克思曾从人的发展角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形态进行过划分,并着重分析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第二大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活动和产品的普遍交换已成为每一单个人的生存条件,这种普遍交换,他们的互相联系表现为对他们本身来说是异己的、无关的东西,表现为一种物。
在交换价值上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3]。
这种现象即为物化。
从含义上看,“物化”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在普遍的商——————————*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学教师评价的效能研究”(项目编号:71273101)的研究成果。
品交换中,人的内在禀赋转化为其生产产品的外显性的功能;二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生产、交换以及分配关系以物的属性出现。
从价值意蕴来看,“物化”兼具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的辩证意义:一方面,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的社会关系逐渐以“物”为纽带,从而形成了一种客观化和规范化的社会秩序。
这种社会秩序使得传统的依靠人情和血缘的社会关系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事不对人”的现代社会关系体系的形成。
因此,较之于“以人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社会形态而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另一方面,物化也导致了“只见‘物’,不见人”的机械化社会系统的产生,使得人的主体性被遮蔽,从而只具备功能上的意义。
[4]由于“所有的社会规律包括教育规律都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并且具有历史性和客观性”[5],所以,作为“第二大社会形态”下的社会规律,“物化”只存在于“活动和产品的普遍交换已成为每一单个人的生存条件”的历史背景中。
故而,物化逻辑即是历史的规律,它的生成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性。
(二)知识生产中物化逻辑的缘起虽然“物化”最初主要是就物质生产领域内的商品交换而言的,但在新的历史时期,知识生产已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部类,并被纳入整个人类社会的交换、分配和消费体系中,与社会物质生产发生必要的联系。
由此,物化逻辑也随之延伸至知识生产领域,影响着知识生产活动。
最初,人们研究学问主要是受个人好奇心的驱使,并非出于功利之目的。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这种“知识本身即是目的”的理想主义知识观曾长期处于统摄地位。
这一方面,可归因于人类强烈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也与知识探究者的高贵出身有关。
查阅科学史料不难发现,早期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多数有着高贵而显赫的身份,衣食无忧,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寄情于学问。
如古希腊时期,只有“自由民”才有资格从事富有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又如17、18世纪曾经风靡一时的科学学会的原型乃是由贵族和特权阶级为满足个人业余爱好所成立的兴趣社团。
所以,早期的知识探索更多时候是学者们茶余饭后的“益智游戏”,与其说是一种“为了知识而知识”的理想,倒不如说是他们独有的精神生活方式。
步入20世纪后,知识的增长空前繁荣。
人们开始意识到知识的经济效用和社会效益,并将其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中,由此,知识不再是业余爱好者们的边缘活动,而参与到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之中,成为一种直接的生产力。
正如曼纽尔·卡斯特所言,创造与操纵符号的社会过程与物质生产、财富分配之间发生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标志着人类的心智成为直接生产力,而不仅仅是社会生产体系中的决定性元素。
[6]在基因科学方面,人类基因图谱已经绘制完成;在物理科学方面,诸如相对论、量子论、粒子模型等一系列改写人类历史的重大发现也横空出世;而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互联网的诞生更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
在社会生产中,对知识的重视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都把科学管理、技术创新作为提升本行业生产水平、拓展市场的优先选项。
如果说在早期的工业革命中,知识只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与物质生产发生联系,那么,在当代,知识生产与物质生产并驾齐驱,成为经济意义上的独立社会生产部类。
这意味着知识生产也被纳入社会分配、交换和消费领域中,与社会其他各部门进行广泛的产品交换。
知识生产成为社会生产部类为“普遍的交换”创设了前提条件,于是,始现于物质生产领域中的“物化逻辑”开始向知识生产领域渗透。
(三)物化逻辑向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的渗透“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7]。
历史上,大学的职能都是顺应时代与社会的感召而改变的。
在这个历史演进过程中,不仅大学功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同时大学教师的劳动成果——知识——的属性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学职能和大学教师劳动成果属性的改变,为物化逻辑的渗透创造了前提条件。
起初,大学只是保留和传承知识的场所,它的主要职能是培养人才。
它几乎处于封闭状态,很少与社会发生联系,正因为如此,后人才给予它“象牙之塔”的美誉,借此隐喻学者们脱离现实生活,专心致志地从事高深学问传播的理想状态。
在大学诞生后的几个世纪里,大学一直致力于对神、法、医经典著作和文献的注释与讲解,而神学在其中居于核心位置。
因此,在这段时期,大学是教会的附庸,专事于宗教需要,而科学知识则长期被排除在大学的藩篱之外。
19世纪初,科学从自然哲学的母体中脱胎而出,在德国大学崭露头角。
大学才逐步成为科学研究的中心,其职能也由原来的人才培养拓展成“教学与科研并举”。
在德国大学中,“科研”不仅仅意味着对自然世界的经验性探索,同时还意指人文修养的养成和绝对知识的获致。
大学的主要职能在于“由科学而达至修养”。
在此理解下,“大学不再以博览群经和熟读百家为能事,却要求学生掌握科学原理,提高思考能力和从事创见性的科学研究”[8]。
质言之,德国古典大学观主张对“纯学术”的探索,希望通过科学研究过程,来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和科学态度,从而达至人文教化的目的。
尽管将科学研究并入大学职能的壮举在德国大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由于德国大学对纯学术研究的执着,以至于当时一些以应用为主,并能满足产业需求的技术知识未能在德国大学内生根发芽。
20世纪初,德国“教学与研究结合”的大学理念被移植到美国。
美国大学不拘一格,将德国大学科学研究的内涵从纯学术研究拓宽至应用研究,应用研究进入大学的序幕由此拉开,诸如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学科涌入大学,成为炙手可热的新兴学科。
1904年,随着“威斯康辛思想”的提出,大学长久以来的封闭状态被打破,从而加入社会服务的行列中,承担起为社会做贡献的职责。
大学在科研与教学的基础上,通过人才培养与创新知识的路径,主动促进社会生产发展,服务于社会需求,至此,“社会服务”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后成为大学的第三大职能。
“社会服务”成为大学的职能,一方面预示着大学与社会的互动愈发频繁,另一方面也标志着大学正渐渐成为一个开放系统。
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形态巨变,物质资本逐渐被人力资本取代,传统的工业经济日趋转向知识经济。
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将促进知识发展,培养优质人力资本作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首要任务,知识的经济价值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大学作为知识生产的主要部门,也积极地投身于创造具备经济生产效率的知识活动中,主动地与产业界发生联系,从而掀起了一股大学与产业界合作的浪潮。
大学与产业界的联姻,不仅使人们对知识的认识从传统的内在使用价值转向交换价值,同时也使大学组织和大学教师在社会中的角色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首先,大学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产的单位,它不再满足于将技术转化到商业部门,而是“被驱动着去培育产生区域财富的条件”[9]。
其次,大学教师涉足商业的行为不再是偶尔为之,而是发展成一种惯例: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卷入到市场活动中,致力于技术转让,承接企业产品研发项目,担任企业咨询顾问等。
这一切表明,随着大学与外界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日渐频繁,大学组织已经完全开放。
与此同时,“活动与产品的普遍交换”也成为大学教师的生存条件。
他们需依附于大学组织,从事知识生产活动,以换取生活资料。
在知识生产成为社会生产部类的大前提下,大学教师作为社会知识生产的主体,也难以回避自身的劳动纳入到整个社会交换系统的事实。
由此,物化逻辑也开始向调节大学教师劳动产品交换与分配的评价制度延伸。
二、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物化逻辑的表征随着大学教师的劳动产品进入流通领域,调节大学教师劳动产品交换和分配价值的评价制度,在制度逻辑上也呈现出“物化”的特点。
(一)在价值取向上,大学教师适合于竞争的外显性价值被过分强调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整个社会被嵌入到一个以人与人之间的激烈竞争为最显著特征的市场之内”,于是“大规模制造和标准化的竞争”便成为衡量个体能力的手段。
[10]纵观我国现行的大学教师制度,以绩效为导向的考评指标已渗透到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内容的各个方面,大行其道的量化评价便是最好的证明。
所谓量化评价,即是通过数量化的处理方式将教师的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等职责履行情况折算成一定的数量单位,用以衡量教师学术产出的价值。
由于量化评价从形式上保证了评价的客观性、公平性和透明度,因此,它始终作为衡量教师劳动产出价值的重要依据,并贯穿于大学教师的年度考评、职称晋升、学术奖励等环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