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郭锡良诗律平仄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注诗律平仄之后,要分析作者为何使用拗救。

◆结合思想感情表达,结合诗歌音乐节奏分析

平仄就是利用汉语声调高扬拐降长短舒促的特点,造成回环往复顿挫的节奏美。

对,粘:平仄在一联之中(出句和对句)是相对立、相反的。这就是“对”。

“粘”就是后联出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要和上联对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完全相同,平粘平,仄粘仄,把两联粘起来。

永明体

格律诗

破读是用读音的改变(包括声调的改变)来体现某字在某处词性、词义或者用法有所变化。其规律一般是把原来的声调读成去声。

中古10各全浊声母字:唇音重唇并、轻唇奉、齿音齿头从、邪、正齿床、禅舌音舌头定、舌上澄

牙音群喉音匣。

韵和韵母区别:

韵母通常由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尾音)三个部分组成。

押韵的要求是韵腹和韵尾相同,所以最容易构拟古代韵母的韵腹、韵尾。韵书的韵除了韵腹、韵尾相同,声调还要一致。

如何判定入声

(1)根据声调演变规律

凡普通话声母为b、d、g、j、zh、z,声调为阳平的字(塞音、塞擦音读阳平不送气),一律是古入声字。(其中有分入阳平的清入声字)国破山河在深居俯夹城

(2)根据韵母的演变规律

凡普通话鼻尾韵([-n]、[-?])肯定不是原入声韵。

韵母er、uai、ui无入声; e、ie、üe多入声。

(3)根据方言读音淮安方言尚有一些入声字,口语中读短促的声调。可以作为辅助依据。如:白、黑、哭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客拗何救)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 │,─ ─ ││─(梗拗芜救)薄,入声字。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竹,入声字。(竹拗沙救)这种拗救往往和孤平拗

救结合在一起。如:“芜”既救本句的“故”,又救上句“梗”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歧拗在救)─── ││,│││ ─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 ││─(不拗吹救)

丁种句,永远没有拗救。

甲种句,两种情况:岀三拗,对三救(与孤平拗救连用);岀四拗,对三救。

乙种句,只能出现孤平拗救。

丙种句,四拗三救。

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报任安书论语齐桓晋文之事许行北冥有鱼秋水诗经(《七月》)

楚辞(《哀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