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操作技术规范简化

合集下载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临床中的应用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临床中的应用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临床中的应用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临床中的应用。

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浙一医院进修期间收治手术行下肢手术和腹部手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120例患者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

结果:120例患者中有112例患者麻醉效果令人满意,满意率为93.3%。

其中有6例出现硬膜外导管置入困难(4例退出或旋转置入成功,2例更换穿刺间隙置入导管成功),有2例患者脑脊液出现回流不畅。

腰麻后的15min患者收缩压降低20%,舒张压降低15%,给予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10min以内,患者血压恢复到麻醉前水平。

结论: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共同特点,能改善传统麻醉效果,具有见效快和麻醉完善的优势,可以使患者肌肉保持良好的放松状态。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已经替代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是下肢手术与腹部手术最佳麻醉方法,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临床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是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复合麻醉方法,具有腰麻效果迅速和阻滞充分、药量小的优势,也发挥了硬膜外麻醉中长时间起效满足手术需要和术后镇痛的优势。

腰硬联合麻醉已广泛应用于下肢手术和腹部手术的临床麻醉中应用[1]。

本次研究中,随机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浙一医院进修期间手术行下肢手术和腹部手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麻醉效果取得了满意的研究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浙一医院进修期间手术行下肢手术和腹部手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有28例年龄在10~15岁,有77例患者年龄在16~60岁,有15例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

120例患者手术种类有剖宫产、直肠癌根治术、肛周手术、前列腺和输尿管中、下段经尿道碎石和电切术、髋关节及下肢手术等。

1.2麻醉适应证标准腰硬联合麻醉应用范围在麻醉平面小于T6以下所有手术,但是,也要注意适应症患者,例如:有重度高血压或低血容量、心功能不稳定患者在手术时,就要慎重应用腰硬联合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操作技术规范简化

腰硬联合麻醉操作技术规范简化

腰硬联合麻醉技术操作规范(简记版)腰硬联合麻醉是将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麻醉联合使用的一种麻醉方式。

其适应征同腰麻,禁忌证、穿刺时的体位、穿刺点的定位均同腰麻。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下腹部、盆腔、肛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

2.禁忌证:休克、血容量不足、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恶液质、严重高血压、高颅压、脑膜炎、脊柱畸型、穿刺部位感染、凝血机制障碍和不合作者应视为绝对禁忌症。

老年及高龄、高血压、心脏病应视为相对禁忌症。

二麻醉前准备腰麻的术前准备务必同插管全麻一样引起足够的重视。

1.适宜的术前用药;2.与插管全麻一样必须准备有效的、完备的气道管理用具;3.麻醉机功能正常,可随时进行面罩加压辅助呼吸;4.吸引器正常可用。

三操作流程1.体位:同蛛网膜下腔阻滞。

2.穿刺点:同蛛网膜下腔阻滞。

3.皮肤消毒:消毒范围上至肩胛下角,下至尾椎,两侧至腋后线。

4.穿刺方法:穿刺前应仔细检查联合穿刺针及硬膜外导管是否通畅完整和匹配。

1)硬膜外穿刺同硬膜外穿刺操作;2)蛛网膜下腔穿刺:确认硬膜外穿刺针成功进入硬膜外腔后,用腰穿针从硬膜外穿刺针内进入,当针尖突破硬膜后有明显的阻力消失感,表示针入蛛网膜下腔,抽去针芯见清澈脑脊液流出,然后将配制好的局麻药液缓慢注入,注意事项同腰麻。

3)当腰麻注药成功后,退出腰穿针,再从硬膜外穿刺针内置入硬膜外导管,方法及注意事项同硬膜外穿刺操作。

四联合用药要点在麻醉开始的1~2小时内,腰麻的效果即可满足手术的要求,可不必使用硬膜外麻醉,手术开始前应认真检测麻醉平面,若腰麻平面不足时可追加硬外用药,以弥补腰麻作用不足,保证充分的麻醉平面。

或当腰麻作用快消退将不能满足手术要求时再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局麻药物,以发挥硬膜外麻醉的效应。

五监测麻醉期间应加强对患者意识、循环及呼吸的观察,手术结束后,麻醉平面应退至T6以下才能送回病房。

椎管内麻醉可选择初级或中级监测项目:1初级监测,7项以内:BP、EKG、HR、RR、SPO2,每小时出入量;2中级监测,13项以内:BP、EKG、HR、RR、SPO2、PETCO2、T、FiO2,每小时出入量。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是一种应用范围广泛的麻醉方式,应用于手术、分娩、疼痛等多种情况。

与其他麻醉方式相比,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有操作简单、镇痛效果显著、风险少等优点,但这种麻醉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在应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时,需要护士与医生紧密配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前期准备在实施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既往病史等,以便发现患者的禁忌症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在病情评估时,需要重点了解患者是否有头晕、呕吐、休克等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药物过敏等情况。

在进行手术前,需要对麻醉用品进行检查,包括药品、注射器、针头等,确保无损伤、无过期等情况。

在手术时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实施操作在进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时,需要护士督促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在随时监测患者的状态。

在麻醉师进行穿刺时,需要协助患者保持稳定,以防止不必要的移动,增加麻醉师的操作难度。

在注射麻醉药物时,需要注意剂量、速度和注射方式等,以免出现过量,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

在注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包括神经阻滞的程度、血压和心率等指标的变化。

在手术中,需要随时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手术结束后,需要移除针头、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有需要,应及时提供适当的护理,防止并发症。

注意事项1.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注药前需要进行漏气检查,以确保腰椎硬膜和腰椎间隙的位置,并在注药前测量血压和心率等指标;2.在注药前应有足够的体位变换等床旁护理;3.在注药前应向患者解释麻醉方式,确保患者理解并同意;4.在注药后应细心观察患者的情况,避免患者过早改变体位或下地;5.在出现神经阻滞不足或过度时,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6.确保手术过程中的配合协同,配合医生维持患者的稳定。

结语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但也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在应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时,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注意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注意操作过程中的细节,以及术后的观察护理。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范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范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技术操作规范(麻醉科)(2017年10月修订)目录第一章各种麻醉方法和技术操作常规 0第一节蛛网膜下腔阻滞 0第二节硬膜外阻滞 (2)第三节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 (5)第四节气管内插管 (8)第二章有创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13)第一节桡动脉穿刺置管技术操作规范 (13)第二节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操作规范 (15)第一章各种麻醉方法和技术操作常规第一节蛛网膜下腔阻滞将局麻药注入到蛛网膜下隙,作用于脊神经根而使相应部位产生麻醉作用的方法,称为蛛网膜下腔阻滞,习称脊椎麻醉(spinal anesthesia),简称脊麻或腰麻。

【适应证】下腹部、腰部、盆腔、下肢、肛门及会阴部位的手术。

【禁忌证】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或脊神经根病变、脑膜炎等。

2.感染,如脓毒血症、穿刺部位感染等。

3.脊柱疾病,如脊椎严重畸形、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等.4.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5.不能合作的小儿、精神病病人。

6.合并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外伤失血、腹内高压者等为相对禁忌证。

【操作方法】1.体位侧卧位为最常用体位;坐位一般用于鞍麻;俯卧位较少用,偶尔用于俯卧位腰椎手术。

2.穿刺部位成人应在腰2以下的腰椎间隙,儿童在腰3以下的腰椎间隙。

3.穿刺方法(1)皮肤消毒后铺消毒洞巾。

确定穿刺点,并于皮肤、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做完善的局部浸润麻醉。

(2)正中穿刺法.将腰麻针经穿刺点与皮肤垂直刺入,沿穿刺针轴心方向将针推进。

依次穿过皮肤、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和蛛网膜,进入到蛛网膜下隙,取出针芯有脑脊液流出.(3)旁正中穿刺法。

穿刺针自距中线1。

5cm近尾侧处剌入,然后穿刺针对准中线稍向头侧推进。

穿刺针只穿过部分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及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隙。

(4)穿刺成功后,固定针体,回吸有脑脊液回流,再将蛛网膜下腔阻滞药注入。

【常用药物】1.0.75%布比卡因,剂量8~12mg,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病情加0。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的麻醉效果评价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的麻醉效果评价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的麻醉效果评价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式,特别适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

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对于麻醉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对手术的成功与患者的康复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的麻醉效果进行评价。

一、腰-硬联合麻醉的优势1. 麻醉深度可控:腰-硬联合麻醉中药物直接注入硬膜外腔或者蛛网膜下腔,药物分布较为均匀,麻醉深度较易控制。

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病患往往有心血管、肾脏、神经系统等多系统并发症,对麻醉深度的要求较高。

2. 术中镇痛效果好:腰-硬联合麻醉不仅可以提供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还可以延长术后的镇痛时间,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

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糖尿病患者术后疼痛往往难以控制,容易导致术后并发症。

3. 减少全麻相关风险:相比于全麻,腰-硬联合麻醉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减少了全麻相关风险,尤其是对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可以减少手术风险。

1. 麻醉效果:多项临床研究显示,腰-硬联合麻醉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中表现出良好的麻醉效果。

与全麻相比,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更好地保护心脏和肺部功能,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影响较小,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腰-硬联合麻醉还能够提供术中和术后的镇痛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促进康复。

2. 术后效果:研究发现,选择腰-硬联合麻醉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术后患者疼痛感较轻,术后康复较好,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这与腰-硬联合麻醉对术后镇痛效果的持续性有关,也与腰-硬联合麻醉对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有关。

虽然腰-硬联合麻醉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中表现出良好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腰-硬联合麻醉的操作难度较大,需要麻醉医生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

腰硬联合麻醉常见问题及处理

腰硬联合麻醉常见问题及处理

腰硬联合麻醉常见问题及处理唐敏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ombined spinal anesthesia, CSEA)是利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使麻醉效果得到改善,使操作技术水平增加,并发症相对增多,罗爱伦教授认为不能简单地将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理解是“腰麻基础上的硬腰外阻滞”。

我的理解是:所有的麻醉技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两种麻醉技术的联合应用为麻醉管理增加了复杂性、困难性和风险性;传统上以麻醉有无出现并发症作为判定麻醉效果的标准,CSEA时并发症也时有发生,麻醉风险必定存在。

90年代初就有CSEA临床应用报告,随着穿刺技术“针内针”法的出现,在国内外推广的呼声逐渐升高,在某些国家已成为各种下腹部和下肢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我国近几年报告很多,北医吴新民教授介绍已占全部麻醉总数的20%,如果不考虑神经并发症,CSEA是比较安全的,致命的严重并发症毕竟极少发生。

故现在腰硬联合麻醉虽然临床使用广泛,但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现将腰硬联合麻醉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常遇问题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1)穿刺位点的选择:穿刺常选择L2-3或L3-4棘突间隙,一般取两侧髂脊的的最高点连线与脊柱的相交处为第四腰椎或L3-4棘突间隙。

但很多相关文献表明,对于很多肥胖病人及其他一些特殊病人,这种方法测得的棘突间隙往往比实际间隙要高一个节段,故一般选择L3-4间隙进行穿刺更为安全。

(2)硬膜外穿刺困难:可根据情况选择完全退针调整方向和进针位点后重新进针,忌多次反复穿刺以造成损伤。

必要时可选择另一间隙进行穿刺,但不应超过L2腰椎。

如最终无法完成穿刺可考虑行单纯硬膜外麻醉或改行全麻。

(3) 硬膜外针直接穿破硬脊膜:可视情况直接注入局麻药行腰麻,亦可直接放弃改行全身麻醉。

(4)腰硬联合麻醉时腰穿失败:文献报道不一,早期失效率为10%~25%。

随着穿刺针改进,目前大致是2%~5%左右。

腰麻没有硬脊膜突破感,不能获得脑脊液回流,多数患者腰穿针常有遇骨性结构进针困难感觉。

老年骨科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老年骨科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老年骨科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是影响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常常需要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然而这两种麻醉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适应。

近年来,腰-硬联合麻醉在骨科手术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在老年骨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老年骨科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

一、老年患者的特点和麻醉选择的考量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一般较差,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和器官功能退化。

在手术麻醉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手术部位和手术方式等多种因素。

老年患者骨科手术通常需要使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但局部麻醉的作用范围有限,无法满足一些大面积手术的需求,而全身麻醉则存在术中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因此选择一种适合老年患者的麻醉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二、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麻醉方式,通过麻醉药物的注射到硬膜外腔,达到快速、广泛的麻醉和镇痛效果。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得到了充分验证。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药效稳定、作用广泛等特点,能够有效缓解老年患者手术期间和术后的疼痛。

腰-硬联合麻醉对于一些老年患者来说,相比于全身麻醉,术中呼吸和循环系统的风险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更顺利。

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的心理压力小,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因此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骨科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中的安全性备受关注。

老年患者的器官功能普遍下降,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差,因此对于麻醉药物的选择和用量需要更加慎重。

老年患者伴随的慢性疾病和用药情况也增加了麻醉的风险。

在腰-硬联合麻醉中需要仔细评估老年患者的病史和体征,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用量,以减少麻醉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腰-硬联合麻醉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经过临床实践表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骨科患者中的安全性较高,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操作规范,能够有效降低手术期间和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足月妊娠急诊剖宫产术患者600例,年龄为20~39岁,体重为52~90 kg,身高146~165 cm,ASA 分级为Ⅰ~Ⅱ级,均无明显的心、肺、肝、肾疾病及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病史,无腰麻禁忌证。

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150例,B组150例,C组150例,D组150例。

1.2麻醉方法麻醉实施手术前均未予术前用药,入室常规监测无创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同时给予所有患者静脉滴注乳酸林格氏液8~20 ml/(kg·h)。

常规腰硬联合麻醉操作,注入药物均为0.5%布比卡因1.5 ml,注入药物时穿刺针斜口方朝向头侧。

A组穿刺点选择L2~3,注药速度为20 s/ml以上;B组穿刺点选择L3~4,注药速度为20 s/ml以上。

C组穿刺点选择L2~3,注药速度为20 s/ml以内。

D组穿刺点选择L3~4,注药速度为20 s/ml以内。

所有患者在腰麻注入药物后均予头端置管3.5 cm后立即取平卧位,效果不佳或失败者给予硬膜外麻醉。

若SBP<90 mm Hg或MBP下降超过基础值20%时,SBP 下降>30%时,视为低血压,均静脉注射麻黄碱6~12 mg/次,心率慢于60次/min 则给予阿托品(0.5~1.0 mg)静脉注射。

所有患者均不调整体位。

采用针刺法评估感觉阻滞情况,采用Bromage改良法评价运动阻滞情况。

记录阻滞完善(手术区域无痛及Bromage评分达到3分)时间,麻醉平面。

评价术中麻醉质量(优良:无痛不需硬膜外腔注药加深麻醉;满意:可忍受的疼痛,不需硬膜外腔注药加深麻醉;不满意:不可忍受的疼痛,需硬膜外腔注药加深麻醉)和肌松效果(优良:无肌张力干扰;满意:出现可接受的肌张力干扰;不满意:出现不可接受的肌张力干扰);新生儿娩出后进行口腔清理,然后进行Apgar 评分。

麻醉平面:以针刺的方法确定,麻醉平面超过胸(T)6为麻醉平面过高,T6~8为适度,T10以下为过低。

腰硬联合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第8页

控制麻醉平面过高,掌握好局麻药剂量、 容量、比重、注速方向、注速和穿刺点选 择,争取在腰麻注药后10分钟躺平调整麻 醉平面,同时加强输液和生命体征监测, 并配好麻黄素、多巴胺、阿托品等对症处 理药方便及时处理。
腰硬联合麻醉
第9页
五、腰麻后头痛
多见硬膜外穿刺针穿破硬脊腔注入蛛网膜 下腔和屡次腰麻穿刺用药病人。
腰硬联合麻醉
第1页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SEA)因为起效快速,效果 确切、麻醉时间不受限制,局麻药用量小、局 麻药中毒发生率低、能够进行术后硬膜外镇 痛…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腹以下部位外科 手术麻醉。但伴随临床实践深入,也发生了一 些不一样硬外阻滞麻醉和腰麻出现并发症和问 题,它提醒我们应清醒判断并妥善做好处理工
CT、磁共振、脊髓 和神经根造影检验无异常即可诊疗。 TNS疼痛普通连续2~7 处理: 经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和神经营养 药治疗,多在2~10天内症状消失。
腰硬联合麻醉
第12页
2、马尾综合症(CES)
障碍。 其原因主要是L2~S5脊髓神经根受损引发症(CES)损伤原因有:
也能够选择全麻联合完成手术。
腰硬联合麻醉
第5页
三、阻滞范围过宽
CSEA阻滞范围较单纯腰麻或硬膜外阻滞麻醉范 围宽,原因可能有:1硬膜外腔负压消失。促 使腰麻局麻药向头端扩散。2硬膜外腔局麻药 经腰穿硬脊膜破损处渗透脑脊液,使腰麻局麻 3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挤压硬 脊膜,使所在位置蛛网膜下腔压力增加,促使 4 5脑脊液从腰穿刺破口处溢出
异常。
可能主要是局麻药脊神经毒作用,其它原 因与短暂性神经综合症基本相同,其它病
腰硬联合麻醉
第16页
处理 1、掌握好局麻药选择与使用 2 3、神经损伤治疗

腰硬联合麻醉穿刺流程

腰硬联合麻醉穿刺流程

腰硬联合麻醉穿刺流程英文回答:Lumbar Epidural and Spinal Anesthesia.Procedure:Patient positioning: Patient is typically positioned in the lateral or sitting position with the spine flexed, creating a wider epidural space.Skin preparation and local anesthesia: The skin over the lumbar puncture site is shaved and sterilized. Local anesthesia is injected to numb the area.Epidural space identification: A Touhy needle is inserted through the skin using a loss-of-resistance technique to locate the epidural space. The needle bevel is facing cephalad.Epidural catheter insertion: A catheter is threaded through the Touhy needle and advanced into the epidural space approximately 5-10 cm.Epidural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Local anesthetic or opioids can be administered epidurally for pain management.Spinal anesthesia: In this technique, a smaller-gauge spinal needle is used to puncture the dura mater and access the subarachnoid space. A small amount of local anesthetic is injected into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Spinal anesthesia provides faster onset but shorter duration of analgesia compared to epidural anesthesia.Monitorization: Vital signs and sensory and motor function are closely monitored throughout the procedure and recovery period.Benefits:Provides effective pain relief during surgery orchildbirth.Allows for a more awake and interactive patient experience.Can reduce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general anesthesia.Risks:Hypotension.Nausea and vomiting.Headache.Nerve damage.Infection.Transient neurological symptoms.Contraindications:Coagulopathy.Active infection at the puncture site.Severe spinal deformity.中文回答:腰硬联合麻醉穿刺流程。

腰硬联合麻醉注意事项

腰硬联合麻醉注意事项

腰硬联合麻醉注意事项发布时间:2021-09-24T08:10:19.843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5期作者:张小平陈立春夏珑珂[导读] 腰硬联合麻醉,顾名思义张小平陈立春夏珑珂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中医医院610400腰硬联合麻醉,顾名思义,就是硬膜外麻醉和腰麻(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应用的一种麻醉方法。

这种麻醉方法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基本上取代了单纯的硬膜外麻醉(当然部分病人还是选择硬膜外麻醉,因为腰麻有其适应症)。

临床上具体做法是:腰部皮肤及皮下局麻后,置入硬膜外穿刺针,到达硬膜外腔后,置入腰麻针,回抽脑脊液通畅后,给予适量局麻药,拔出腰麻针,经硬膜外穿刺针将硬膜外管置入硬膜外腔,固定。

如有需要,隔一段时间将局麻药经硬膜外管注入硬膜外腔,达到持续局部麻醉的目的。

腰硬联合的优缺点腰硬联合麻醉将脊麻(SA)与硬膜外麻醉(EA)合为一体,利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发挥了脊麻起效迅速、效果确切、局麻药用量小及硬膜外麻醉的可连续性、便于控制平面和作术后止痛的优点,使麻醉效果得到改善,使操作技术水平增加。

其发扬了两者的优点和长处,弥补了两者的缺点和不足。

腰硬联合镇痛,它比硬膜外镇痛就起效更快,效果更完善,更确切,更可靠。

但是技术要求的条件也更高一些,所以总体它跟硬膜外是同一类的。

腰硬联合的分娩镇痛方法可以迅速起效,效果非常可靠。

它主要前半段用的腰麻起效,但是后续还是用的硬膜外,使其在前半段发挥药效更快,所以总体来讲,它们应该是属于一类的方法里头,就是细分出来的一个小分支。

腰硬联合麻醉是目前国内剖宫产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技术比较成熟,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安全性也是非常高。

目前临床上用最多的分娩镇痛方法还是硬膜外镇痛方法。

腰硬联合相对用的少一点,大概三七分的样子,就是说其中三成是腰硬联合,七成是硬膜外。

当然,腰硬联合麻醉也有其缺点,有一些潜在的风险,比如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

具体而言,其限制和缺点主要包括:手术范围限于下半身(受到最高安全穿刺点的限制);(1)因为两种麻醉方法的叠加,对病人的干扰也会增加,因此用药更需小心;两种麻醉方法应用后的“并发症”都有可能出现;(2)麻醉的效果和范围不会一直保持开始的时候那样的状态(会更加趋于硬膜外麻醉)。

麻醉科技术操作技巧规范标准

麻醉科技术操作技巧规范标准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技术操作规范(麻醉科)(2017年10月修订)目录第一章各种麻醉方法和技术操作常规 (2)第一节蛛网膜下腔阻滞 (2)第二节硬膜外阻滞 (4)第三节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 (7)第四节气管内插管 (9)第二章有创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15)第一节桡动脉穿刺置管技术操作规范 (15)第二节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操作规范 (17)第一章各种麻醉方法和技术操作常规第一节蛛网膜下腔阻滞将局麻药注入到蛛网膜下隙,作用于脊神经根而使相应部位产生麻醉作用的方法,称为蛛网膜下腔阻滞,习称脊椎麻醉(spinal anesthesia),简称脊麻或腰麻。

【适应证】下腹部、腰部、盆腔、下肢、肛门及会阴部位的手术。

【禁忌证】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或脊神经根病变、脑膜炎等。

2.感染,如脓毒血症、穿刺部位感染等。

3.脊柱疾病,如脊椎严重畸形、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等。

4.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

5.不能合作的小儿、精神病病人。

6.合并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外伤失血、腹内高压者等为相对禁忌证。

【操作方法】1.体位侧卧位为最常用体位;坐位一般用于鞍麻;俯卧位较少用,偶尔用于俯卧位腰椎手术。

2.穿刺部位成人应在腰2以下的腰椎间隙,儿童在腰3以下的腰椎间隙。

3.穿刺方法(1)皮肤消毒后铺消毒洞巾。

确定穿刺点,并于皮肤、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做完善的局部浸润麻醉。

(2)正中穿刺法。

将腰麻针经穿刺点与皮肤垂直刺入,沿穿刺针轴心方向将针推进。

依次穿过皮肤、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和蛛网膜,进入到蛛网膜下隙,取出针芯有脑脊液流出。

(3)旁正中穿刺法。

穿刺针自距中线1.5cm近尾侧处剌入,然后穿刺针对准中线稍向头侧推进。

穿刺针只穿过部分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及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隙。

(4)穿刺成功后,固定针体,回吸有脑脊液回流,再将蛛网膜下腔阻滞药注入。

【常用药物】1.0.75%布比卡因,剂量8~12mg,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病情加0.9%生理盐水或脑脊液以调节药物浓度和容量。

简述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简述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简述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腰硬联合麻醉(CSEA)将脊麻(SA)与硬膜外麻醉(EA)融为一体的麻醉方法,发挥了脊麻起效迅速、效果确切、局麻药用量小及硬膜外麻醉的可连续性、便于控制平面和作术后止痛的优点,已成功地应用于下腹部以下几乎所有手术麻醉及分娩镇痛.但与任何椎管内麻醉一样,CSEA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脊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缺点.标签:腰-硬联合麻醉特点不良反应风险并发症操作规范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ombined spinal anesthesia,CSEA)是利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使麻醉效果得到改善,使操作技术水平增加,并发症相对增多。

所有的麻醉技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两种麻醉技术的联合应用为麻醉管理增加了复杂性、困难性和风险性;传统上以麻醉有无出现并发症作为判定麻醉效果的标准,CSEA 时并发症也时有发生,麻醉风险必定存在。

随着穿刺技术“针内针”法的出现,已成为各种下腹部和下肢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如果不考虑神经并发症,CSEA 是比较安全的,致命的严重并发症毕竟极少发生,由于引起神经并发症的多因素,麻醉医师仍有后顾之忧,有义务为病人及其家属解释麻醉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病人的麻醉方法。

一、CSEA的优点(一)腰麻的特点:腰骶神经阻滞充分;运动神经阻滞完全;局麻药用量小。

上界阻滞平面不易控制;长时间手术难以满足;低血压发生率较高;不能进行术后镇痛。

(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镇痛肌松良好;能满足长时间手术;低血压程度轻;用于术后镇痛。

需用较大剂量局麻药;有一定的阻滞不全发生率;常需用辅助药。

(三)CSEA发扬两者的优点和长处,弥补两者的缺点和不足。

其起效迅速;效果确切;麻醉时间不受限制;局麻药用量小;局麻药中毒的发生率低;术后硬膜外镇痛;真正的腰麻“不接触”技术。

二、麻醉风险与并发症(一)腰麻或硬膜外阻滞失败腰麻的失败率为2~5%,其原因:①腰麻穿刺针过长或过短;②注入硬膜外腔的生理盐水误为脑脊液;③腰麻穿刺针尖硬度未能穿透硬脊膜;④脑脊液回流困难;⑤穿刺针损伤神经根;⑥穿刺技术不熟练,判断不准确。

麻醉学腰硬联合神经阻滞技术

麻醉学腰硬联合神经阻滞技术

麻醉学腰硬联合神经阻滞技术联合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腔麻醉(combinedspinalandepiduralanesthesia,CSEA),也简称腰-硬联合神经阻滞或腰硬联合麻醉,是将蛛网膜下隙阻滞与硬膜外腔阻滞联合使用的麻醉技术。

CSEA既具有蛛网膜下隙神经阻滞起效快、效果确切、局部麻醉药用量小的优点,又有硬膜外腔阻滞可连续、便于控制平面和可用作术后镇痛的优点。

主要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麻醉与镇痛,尤其是产科麻醉与镇痛。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一)适应证CSEA适用于分娩镇痛、剖宫产手术以及其他下腹部与下肢手术。

(二)禁忌证凡有蛛网膜下隙神经阻滞或(和)硬膜外腔阻滞禁忌证的患者均不适合选用CSEA。

二、常用的CSEA技术CSEA技术主要有两种:两点穿刺法与单点穿刺法。

两点穿刺技术(double-segmenttechniqueDST)是在腰段不同间隙分别实施硬膜外穿刺置管和蛛网膜下隙阻滞,是由Curelaru于1979年首先报道的,目前已很少使用。

单点穿刺技术(single-segmenttechnique,SST)于1982年用于临床,该技术使用硬膜外穿刺针置入硬膜外腔,然后从硬膜外穿刺针头端侧孔(也称为背眼,backeye)或直接从硬膜外穿刺针内腔插入细的脊髓麻醉针,穿破硬膜后进入蛛网膜下隙实施脊髓麻醉。

SST是目前实施CSEA的通用方法。

目前,国内外市场供应一次性CSEA包,其中有17G硬膜外穿刺针,有的针在距其头端约1cm处有一侧孔,蛛网膜下隙穿刺针可经侧孔通过。

蛛网膜下隙穿刺针一般为25~26G,以尖端为笔尖式为宜,如Sprotte针或Whitacre针。

蛛网膜下隙穿刺针完全置入硬膜外穿刺针后一般突出硬膜外穿刺针尖端1.1~1.2cm。

穿刺间隙可为L2-3或L₃-4。

常规先行硬膜外腔穿刺,当硬膜外穿刺针到达硬膜外腔后,再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25~26G的蛛网膜下隙穿刺针,后者穿破硬膜时多有轻微的突破感,此时拔出蛛网膜下隙穿刺针针芯后有脑脊液缓慢流出。

腰硬联合麻醉在骨科手术中应用与术后镇痛课件

腰硬联合麻醉在骨科手术中应用与术后镇痛课件

泌尿系统
• 老年肾脏解剖及功能变化主要包括:肾脏重量减少,皮质减 少,血流量减少。皮质血流量减少,对血管扩红剂反应性下
降,肾小球滤过滤下降。肾小管功能如排钠、浓缩及稀释和
尿酸化功能受损等。
•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病人围手术期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 凝血和抗凝 能性增加,抗凝系统机制减弱,血液流变性改变。
腰硬联合麻醉的特点
老年人椎管内麻醉常见问题
老年人骨质增生及椎间隙变窄,常使硬膜外穿刺困难,当直入法不成功时可改 为侧入法或旁正中法穿刺,常较易成功。
老年人硬膜外腔静脉丛血管硬化充血,穿刺或置管时易损伤出血,形成硬膜外 血肿。
老年人硬膜外腔狭窄,椎间孔闭锁(椎管狭窄),用药量明显减少,药液易于 扩散,阻滞范围易过广。
研究表明:椎面以下血管扩
张,下肢动静脉排空率增加,血流量及血流速度增加, 对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2、降低血液粘滞性,红细胞 变形增加 。3、对纤溶的抑制和凝血因子激活明显低 于全麻,降低了血液高凝状态。4、全麻的显著应激和 儿茶酚胺增加,促进血小板聚积,加速血液凝固。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发展,人类的期望 寿命大大增加,老年人口比率迅速增长。我国的很多 城市已进入老龄社会,我国很多大的城市老年麻醉已 占麻醉总数的15%—20%。因此深入探讨衰老的病理 生理和药理学变化,了解围术期的主要危险因素和防 治措施,提高麻醉管理技术是做好老年麻醉、保证围
预防:在放松止血带之前,适当加速输血补液的速 度,两个肢体同时使用止血带时,不可同时放松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障碍性疾 病。好发部位 下肢深静脉,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可 分为下肢近端和远端DVT,前者位于腘静脉或以上部 位,后者位于腘静脉以下。下肢近端DVT是肺栓塞血 栓栓子的主要来源

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计划模版

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计划模版

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计划模版引言: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常用于手术中的麻醉方式,通过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的联合应用,能够有效地减轻手术疼痛和提供稳定的麻醉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腰硬联合麻醉的计划模版,包括麻醉前准备、麻醉方法和麻醉后的监护措施等方面。

一、麻醉前准备1. 与患者沟通:在手术前,麻醉医生应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用药情况等,以确保麻醉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以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

3. 检查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麻醉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血常规、心电图、胸片等辅助检查,以辅助麻醉方案的制定。

二、麻醉方法1. 局部麻醉:在手术区域进行局部麻醉,常用的方法包括表面麻醉、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等。

局部麻醉可以减轻手术疼痛,减少全身麻醉的剂量,降低麻醉风险。

2. 腰硬联合麻醉:在局部麻醉的基础上,通过硬膜外腔或腰椎间隙进行麻醉药物的注射,实现腰硬联合麻醉。

该方法可以提供较好的麻醉深度和术中镇痛效果,同时减少全身麻醉的剂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3. 全身麻醉:在需要更深的麻醉水平时,可以选择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可以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和吸入麻醉药物等方式实现。

三、麻醉后的监护措施1. 术后恢复室监护:手术结束后,患者应进入术后恢复室进行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

2.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术后恢复情况,合理选择镇痛药物进行疼痛管理,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术后恢复质量。

3. 并发症预防:麻醉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低血压、呼吸抑制等。

4. 麻醉记录和交接:麻醉医生应准确记录患者的麻醉过程和术后恢复情况,并与接班医生进行交接,确保患者的连续监护和安全。

结语: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式,通过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的联合应用,能够有效地减轻手术疼痛和提供稳定的麻醉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硬联合麻醉技术操作规范(简记版)
腰硬联合麻醉是将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麻醉联合使用的一种麻醉方式。

其适应征同腰麻,禁忌证、穿刺时的体位、穿刺点的定位均同腰麻。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下腹部、盆腔、肛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

2.禁忌证:休克、血容量不足、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恶液质、严重高血
压、高颅压、脑膜炎、脊柱畸型、穿刺部位感染、凝血机制障碍和不合作者应视为绝对禁忌症。

老年及高龄、高血压、心脏病应视为相对禁忌症。

二麻醉前准备
腰麻的术前准备务必同插管全麻一样引起足够的重视。

1.适宜的术前用药;
2.与插管全麻一样必须准备有效的、完备的气道管理用具;
3.麻醉机功能正常,可随时进行面罩加压辅助呼吸;
4.吸引器正常可用。

三操作流程
1.体位:同蛛网膜下腔阻滞。

2.穿刺点:同蛛网膜下腔阻滞。

3.皮肤消毒:消毒范围上至肩胛下角,下至尾椎,两侧至腋后线。

4.穿刺方法:穿刺前应仔细检查联合穿刺针及硬膜外导管是否通畅完整和匹配。

1)硬膜外穿刺同硬膜外穿刺操作;
2)蛛网膜下腔穿刺:确认硬膜外穿刺针成功进入硬膜外腔后,用腰穿针从硬膜外穿
刺针内进入,当针尖突破硬膜后有明显的阻力消失感,表示针入蛛网膜下腔,抽去针芯见清澈脑脊液流出,然后将配制好的局麻药液缓慢注入,注意事项同腰麻。

3)当腰麻注药成功后,退出腰穿针,再从硬膜外穿刺针内置入硬膜外导管,方法及
注意事项同硬膜外穿刺操作。

四联合用药要点
在麻醉开始的1~2小时内,腰麻的效果即可满足手术的要求,可不必使用硬膜外麻醉,手术开始前应认真检测麻醉平面,若腰麻平面不足时可追加硬外用药,以弥补腰麻作用不足,保证充分的麻醉平面。

或当腰麻作用快消退将不能满足手术要求时再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局麻药物,以发挥硬膜外麻醉的效应。

五监测
麻醉期间应加强对患者意识、循环及呼吸的观察,手术结束后,麻醉平面应退至T6以下才能送回病房。

椎管内麻醉可选择初级或中级监测项目:
1初级监测,7项以内:BP、EKG、HR、RR、SPO2,每小时出入量;
2中级监测,13项以内:BP、EKG、HR、RR、SPO2、PETCO2、T、FiO2,每小时出入量。

六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见硬外麻和腰麻的操作规范。

第一稿:2010年12月7号
修订稿:2014年2月12号
再修订:2015年10月20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