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人性、消极情绪与社会应激之间关系的研究

合集下载

宜人性、消极情绪与社会应激之间关系的研究

宜人性、消极情绪与社会应激之间关系的研究

宜人性、消极情绪与社会应激之间关系的研究情绪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活的消极情绪反应会严重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功能。

而消极情绪通常被定义为动物和人类对恐惧、创伤的普遍反应造成的一种负面情绪。

人们在生活中面临诸多社会事件,有的人会做出诸如羞耻、自尊受挫等消极情绪反应,进而影响心理健康,甚至增高心血管等生理疾病风险。

因此,探究清楚影响消极情绪反应的因素及其背后的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汉斯出版社《社会科学前沿》期刊中,有论文通过问卷调查测量个体的宜人性水平、消极情绪反应,采用实验法,由社会应激范式来引导个体的社会应激。

为探究大五人格特质中宜人性与消极情绪反应之间的相关关系及社会应激在宜人性和消极情绪反应之间的关系中所起的作用。

研究结合问卷调查和实验法发现,个体的宜人性特质与消极情绪反应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这也与引言所述的前人研究结果一致,拥有低宜人性特质的个体更容易表现出消极情绪反应。

宜人性被认为是大五人格特质中与人际关系最相关的因素之一,它反映了个体合作、体谅和信任他人的倾向。

在生活中,宜人性对情绪有负向预测作用可能是由于高宜人性个体更倾向于考虑别人的感受,更倾向于愿意理解他人并向他人做出让步。

因此,高宜人性特质的个体可能会更不容易表现出消极情绪反应。

研究结果也表明,社会应激调节了宜人性与消极情绪反应之间的关系。

这表明人格特质并不是简单直接影响个体的消极情绪反应,而是受到了社会应激在其中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社会应激调节了从个体宜人性特质到做出消极情绪反应的这条路径,影响了低宜人性个体是否一定会更倾向于做出消极情绪反应。

当一个宜人性特质比较高的个体正处于要接受来自社会交互的评价反馈,且负向反馈将对自己接下来产生影响的时候,也会被诱发应激反应,而促使消极情绪反应的产生。

在存在社会应激的环境中,个体的宜人性与消极情绪反应存在显著负相关,而当社会应激消除时,个体的宜人性与消极情绪反应则不存在显著相关社会应激调节了个体宜人性对消极情绪反应的关系,不是所有高宜人性特质的个体都会有更低的消极情绪,当他们在面临社会评价带来的应激的时候,也会做出消极情绪反应。

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情绪调节的作用

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情绪调节的作用

目录中文摘要 (Ⅰ)ABSTRACT (III)引言 (1)第一章文献综述 (2)1.1社会适应的概述 (2)1.1.1社会适应的概念界定 (2)1.1.2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 (2)1.2负性生活事件的概述 (3)1.2.1负性生活事件的概念 (3)1.2.2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的特点 (3)1.2.3负性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 (4)1.3认知情绪调节的概述 (4)1.3.1认知情绪调节的含义 (4)1.3.2认知情绪调节的相关研究 (5)1.4认知情绪调节与负性生活事件、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 (5)1.4.1生活事件与认知情绪调节的研究 (5)1.4.2负性生活事件与社会适应的研究 (6)1.4.3认知情绪调节与社会适应的研究 (6)第二章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8)2.1已有研究不足之处 (8)2.2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8)2.3研究意义 (8)2.3.1理论意义 (8)2.3.2实践意义 (9)2.4研究对象 (9)2.5研究工具 (10)2.5.1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10)2.5.2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 (10)2.5.3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 (10)第三章研究结果与分析 (11)3.1数据处理与分析 (11)3.2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特征分析 (11)3.2.1青少年社会适应的总体情况 (11)3.2.2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差异性检验 (11)3.3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的特征分析 (13)3.3.1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的总体情况描述 (13)3.3.2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的差异性检验 (13)3.4青少年认知情绪调节的特征分析 (15)3.4.1青少年认知情绪调节总体情况描述 (15)3.4.2青少年认知情绪调节的差异性检验 (16)3.5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认知情绪调节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 (18)3.5.1负性生活事件、认知情绪调节与社会适应的相关分析 (18)3.5.2负性生活事件与认知情绪调节与社会适应的回归分析 (18)3.5.3认知情绪调节在负性生活事件与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19)第四章讨论 (21)4.1青少年社会适应、负性生活事件、情绪调节的特征 (21)4.1.1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特征 (21)4.1.2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的特征 (22)4.1.3青少年认知情绪调节的特征 (23)4.2负性生活事件、认知情绪调节对社会适应的预测作用 (24)4.3认知情绪调节在负性生活事件和社会适应中的中介作用 (25)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27)5.1研究结论 (27)5.2建议与启示 (27)5.3研究不足与展望 (29)参考文献 (30)附录 (34)致谢 (35)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6)承诺书 (37)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38)ContentsChinese Abstract (Ⅰ)ABSTRACT (III)Introduction (1)Chapter1Literature Review (2)1.1Overview of social adaptation (2)1.1.1Conceptual definition of social adaptation (2)1.1.2Related research on social adaptation (2)1.2Overview of negative life events (3)1.2.1The concept of negative life events (3)1.2.2Characteristics of adolescent negative life events (3)1.2.3Related research on negative life events (4)1.3Overview of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4)1.3.1The meaning of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4)1.3.2Related research on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5)1.4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and negative lifeevents and social adaptation (5)1.4.1Research on life events and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5)1.4.2Research on Negative Life Events and Social Adaptation (6)1.4.3Research on Cognitive Emotional Adjustment and Social Adaptation (6)Chapter2Problem Proposal and Research Design (8)2.1Existing research deficiencies (8)2.2Research Questions and Research Hypothesis (8)2.3Research significance (8)2.3.1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8)2.3.2Practical significance (9)2.4Object of study (9)2.5Research tools (10)2.5.1Adolescent Life events scale(ASLEC) (10)2.5.2Social adaptation scale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10)2.5.3Chinese version of Cognitive mood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CERQ-C)..10 Chapter3Research results and Analysis (11)3.1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11)3.2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olescents'Social adaptation (11)3.2.1Overall social adaptation of adolescents (11)3.2.2Test of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s'Social adaptation (11)3.3characteristics of negative life events in adolescents (13)3.3.1overall description of life events (13)3.3.2Test of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 life events (13)3.4Characteristics of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regulation in adolescents (15)3.4.1Description of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regulationin adolescents (15)3.4.2Difference Test of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in adolescents (16)3.5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olescent life events,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and social adaptation (18)3.5.1Correlation analysis of life events,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and socialadaptation (18)3.5.2Regression Analysis of Life events and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andSocial adaptation (18)3.5.3Test of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between Lifeevents and Social adaptation (19)Chapter4Discussion (21)4.1Characteristics of adolescent social adaptation,negative life events,andemotional regulation (21)4.1.1Characteristics of adolescent social adaptation (21)4.1.2Characteristics of negative life events in adolescents (22)4.1.3Characteristics of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regulation in adolescents (23)4.2The predictive effect of negative life events and emotional regulation on socialadaptation (24)4.3The mediating role of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in negative life events andsocial adaptation (25)Chapter5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27)5.1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27)5.2Suggestions and implications (27)5.3Insufficient research and prospects (29)References (30)Appendix (34)Acknowledgment (35)Personal profiles (36)Letter of commitment (37)Authorization statement (38)中文摘要负性生活事件是指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不愉快事情并且使自己产生消极情绪体验。

关于人情绪的科学研究

关于人情绪的科学研究

关于人情绪的科学研究
情绪是心理学领域研究的重点,涉及到多个学科,包括神经科学、生物化学、心理学、生物物理学等。

以下是一些关于人情绪的科学研究:
1. 情绪的神经基础:神经科学研究情绪的神经机制,即大脑如何处理情绪信息,并生成情绪反应。

研究重点在于探索大脑中的杏仁核等关键区域,以及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和5-羟色胺对情绪的影响。

2. 情绪的认知过程:认知心理学研究情绪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过程,如思考、决策和记忆。

研究关注情绪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制定、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等方面。

3. 情绪的社会影响:社会心理学研究情绪如何被社会和文化因素影响,以及情绪如何影响我们的社会行为。

例如,人们在高权力位置时更倾向于表现出积极的情绪,而在低权力位置时更可能表现出消极的情绪。

4. 情绪的生理反应:生理心理学研究情绪的生理反应,如面部表情、声音和身体语言等。

研究关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生理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5. 情绪的发展变化:发展心理学研究情绪如何随着年龄和成长而发展和变化。

研究关注儿童和青少年在不同年龄段如何表达和调节情绪,以及这些发展变化如何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

总之,关于人情绪的科学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神经科学、生物化学、心理学、生物物理学等。

这些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情绪的本质和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当代大学生情绪的社会适应技能状态的实证研究

当代大学生情绪的社会适应技能状态的实证研究

当代大学生情绪的社会适应技能状态的实证研究社会化决定人的个性发展的问题,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成为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备受关注。

情绪的社会适应技能是个体不断接受文化和社会规范的影响而形成的特定的对待情绪事件的行为能力。

它与其他的社会化构成要素一样也是一个持续终身的问题。

一、情绪与情绪的社会化适应技能1.情绪的界定情绪指个体心理状态的波动,是一种内心活动的过程。

从对情绪的界定看,情绪既是一种体验,又是一种反应;是冲动,也是行为,是有机体的一种复合状态。

不同的理论家从各自不同的出发点来进行研究。

有的强调心理因素,有的强调行为,有的强调主观感受。

每一种情绪理论或实验都是来自情绪的一个方面。

因此,对情绪的观点尚难做出明确的定义。

在本研究中,对情绪的界定采用我国学者孟昭兰综合各种理论观点提出的关于情绪的理解:情绪是情感,是与身体各部位的变化有关的身体状态,是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的明显的或细微的行为。

2.情绪的社会化适应技能社会互动和社会化过程对人格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社会化的结果就是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形成。

而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情绪体验和表达方式的差异恰恰又是不同人格特点的反应,且情绪行为一直是考察人格特点的关键因素之一。

高级动物和人一样都有基本的情绪,但是复杂的情绪体验、人表达情绪行为的智慧却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逐渐积累、学习获得的。

这也是人适应社会需要的必备技能之一。

所以,有必要深入地考察情绪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的技能。

与气质类型中的情绪特点相比,在社会化过程中,人们在表达、理解他人情绪上的差异体现了文化和环境的共同影响作用。

我国学者孟昭兰把情绪社会化的个体差异理解为获得情绪社会性技能的个体差别。

儿童或年青人的情绪适应不良的后果被看做技能的不完善或不正常所导致,并将情绪社会化的适应技能体现归纳为11种技能。

本研究吸收了孟昭兰关于情绪社会适应技能的分类,并结合了情绪发生的同感过程模型理论。

心理弹性研究综述

心理弹性研究综述

心理弹性研究综述【摘要】本文是关于心理弹性研究综述的文章。

在我们介绍了心理弹性研究的概述。

在我们分别探讨了心理弹性的定义与特点、影响因素、测量方法、训练和提高方法,以及研究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在我们对心理弹性研究进行了总结。

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心理弹性的概念及其在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对心理弹性的训练与提高有更深入的认识。

心理弹性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心理的复杂性,为心理学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方向。

【关键词】心理弹性、研究、综述、定义、特点、影响因素、测量方法、训练、提高、意义、发展趋势、总结1. 引言1.1 心理弹性研究综述概述心理弹性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挫折或压力时能够迅速恢复并适应,保持稳定心态和积极情绪的能力。

心理弹性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资源,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变化。

近年来,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逐渐增多,被广泛关注和探讨。

心理弹性的研究内容涉及心理学、教育学、心理医学等多个领域,研究者们致力于探究心理弹性的定义、影响因素、测量方法、训练和提高方法,以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心理弹性的深入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的形成机制,为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对心理弹性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其概念、特点、影响因素、测量方法、训练和提高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的心理弹性研究综述,增进对这一重要领域的了解和认识。

2. 正文2.1 心理弹性的定义与特点心理弹性是指个体在面对生活中困难和挑战时,能够灵活应对、适应变化、保持稳定和积极心态的能力。

具体来说,心理弹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 韧性:心理弹性使个体能够承受挫折和失败,从而更快地恢复正常状态,重新振作起来。

这种韧性能够帮助个体渡过生活中的困难时期,不至于被过度压力所击倒。

2. 适应性:心理弹性还包括个体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时,能够灵活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以适应新的情况。

情绪调节与应激管理

情绪调节与应激管理

情绪调节与应激管理情绪调节与应激管理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生活技能,对于个人的身心健康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情绪调节与应激管理的概念、方法和技巧,并探讨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情绪调节的概念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于自身情绪状态的感知和处理过程。

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的现代社会中,情绪调节成为了人们应对困难和应激的重要手段。

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健康。

二、情绪调节的方法与技巧1. 认知重建:情绪调节的首要方法是通过认知重建改变自身的思维方式。

这意味着要关注自己内心的对话,选择积极、现实和理性的思维方式来应对困难和挫折。

2. 表达情感:适当地表达和释放情感对于情绪调节非常重要。

个体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流、写日记等方式来释放情感,减轻情绪压力。

3. 改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情绪调节至关重要。

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都可以提高个体的情绪状态。

三、应激管理的概念应激管理是指个体在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时,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降低压力和缓解紧张情绪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应激管理对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应激管理的方法与技巧1. 制定合理的目标:合理的目标制定可以帮助个体调整自身的期望和压力。

将长期目标分解为短期目标,逐步实现可以减轻个体的压力和焦虑。

2. 时间管理:合理的时间管理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安排任务和活动。

合理规划时间,避免拖延和过度承载压力。

3. 放松技巧:采取放松技巧可以有效地缓解紧张情绪,如深呼吸、温水浸泡、冥想等。

4. 寻求支持:与朋友、家人或专业顾问交流可以帮助个体化解压力和困难,获得建议和支持。

五、情绪调节与应激管理的应用情绪调节和应激管理的原则和技巧可以广泛应用于个人和社会环境中。

不同的情境和环境可能需要不同的应对策略,但基本原则是相通的。

在工作中,情绪调节和应激管理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适应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社会化人格的情绪管理研究

社会化人格的情绪管理研究

社会化人格的情绪管理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情绪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化能力备受关注。

成为心理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

情绪管理是指个体如何处理和表达情绪,以及对他人情绪作出反应的能力。

而社会化人格则体现了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特征和情绪表达方式。

本文将在梳理相关理论基础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社会化人格的情绪管理研究。

首先,情绪管理在社交交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个体的情绪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他们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

过度激动或消极情绪的表达往往会给他人造成不愉快,影响交往质量;而适当地控制情绪、表达积极情感则会使人更受欢迎。

社会化人格的情绪管理研究不仅关注个体的情绪表达方式,还考虑到了其在社会交往中的角色定位、自我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等因素。

通过研究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化人格在情绪管理中的表现。

其次,情绪管理与人格特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个体的人格特征会影响其对情绪的认知和表达方式。

一些研究表明,外向性格的人更倾向于积极情感的表达,而内向性格的人则更倾向于抑制消极情感。

此外,情绪管理能力也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协调性有关。

例如,高度情绪稳定的人更容易控制情绪,表现出更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社会化人格的情绪管理研究将情绪管理与人格特征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了对情绪管理机制的理解。

另外,社会化人格的情绪管理研究也对个体在工作场合中的表现有一定启示。

在职场上,情绪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一个能够有效管理情绪、处理压力的员工往往会表现出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而社会化人格的情绪管理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在工作环境中情绪管理对员工表现的影响,并为提高员工的情绪管理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化人格的情绪管理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通过深入探讨情绪管理、人格特征和社会互动等方面的关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个体在社交交往中的情绪表达方式和行为特征,为提升社会化人格的情绪管理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当代大学生群体消极社会情绪探析

当代大学生群体消极社会情绪探析

当代大学生群体消极社会情绪探析【摘要】当代大学生群体消极社会情绪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通过背景介绍、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引入话题。

在正文部分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消极情绪的表现、产生原因、影响以及社会应对措施和个人自我调适方法。

结论部分总结了当代大学生群体消极社会情绪的特点,并提出对社会的启示和展望未来。

本文旨在引起社会对大学生消极情绪问题的重视,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面对社会压力,保持积极心态,实现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群体,消极社会情绪,探析,表现,原因,影响,应对措施,自我调适,特点,社会启示,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代大学生群体消极情绪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大学生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导致其普遍存在消极情绪。

消极情绪不仅影响着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学业表现,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群体消极情绪的表现、原因和影响,探讨社会应对措施和个人自我调适方法,对于帮助大学生有效应对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力求为缓解当代大学生消极情绪问题提供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当代大学生群体消极社会情绪的探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其情绪状态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群体消极社会情绪的表现及原因,有助于帮助社会各界更好地关注和引导大学生的情绪健康,提升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

作为年轻一代,大学生群体的消极情绪也反映了当前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和冲击。

通过深入研究大学生群体消极社会情绪的影响机制,可以为社会提供反思和改进的思路,促进社会和谐。

对于个人而言,了解和处理消极情绪对于健康成长和社会适应都至关重要。

深入探析当代大学生群体消极社会情绪的意义在于促进社会和个人共同发展,提升社会的整体幸福感和稳定性。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研究当代大学生群体消极社会情绪的关键因素之一。

大学生乐观、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抑郁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乐观、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抑郁的关系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乐观、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抑郁的关系研究姓名:刘瑜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高等教育学指导教师:余欣欣20090401大学生乐观、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抑郁的关系研究姓名:刘瑜指导教师:余欣欣教授年级:2006级专业:高等教育学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摘要乐观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日益成为当前心理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

现在对乐观的研究主要有气质性乐观和解释风格两种研究取向。

其中气质性乐观是众多研究者公认的与乐观的起源和现实生活最贴近的一个概念,也是在乐观研究领域中得到最广泛认同和使用的概念。

已有研究表明,乐观水平可以预测抑郁;社会支持作为个体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与抑郁情绪的产生、发展、控制和预防有着密切关系;而应对方式也与抑郁密切相关,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学生比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学生较少报告抑郁症状。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乐观、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抑郁四者之间的关系,并检验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在大学生乐观和抑郁间的中介效应。

本研究采用了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自评抑郁量表,对698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

所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4.0和LISREL8.7统计软件整理分析,所得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证明气质性乐观是一个二因素模型结构,由乐观因子和悲观因子两个相对独立的因素组成,人同时拥有一个乐观水平和一个悲观水平。

2、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及乐观、悲观维度上的得分在性别、专业、学校所在地、年级、家庭来源地、学习成绩、身体健康状况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在专业、学校所在地、家庭来源地上差异不显著。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悲观得分差异显著,男生悲观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问卷总分和乐观得分差异显著,大一学生问卷总分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和大四学生,大一学生乐观得分显著高于大四学生。

不同学习成绩的大学生问卷总分、乐观得分和悲观得分均差异显著,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问卷总分显著低于学习成绩较差、差不多、较优秀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乐观得分显著低于学习成绩差不多、较优秀、很优秀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悲观得分显著高于学习成绩差不多、较优秀的学生。

大学生社会适应与五因素人格间关系的研究

大学生社会适应与五因素人格间关系的研究

大学生社会适应与五因素人格间关系的研究李彩娜,周伟(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陕西西安710062)【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特点及其与五因素人格的关系。

方法:采用大学生社会适应问卷、五因素人格问卷对91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①大学生社会适应总体水平较高,男生的人际关系适应显著低于女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女生;大一的社会适应状况最好,大四的最差。

②人格与社会适应各维度及总分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

③不同人格类型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间两两差异显著,和谐型最好,情绪型其次,退缩型最差。

结论:五因素人格与社会适应各维度存在显著相关,不同人格类型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差异显著。

【关键词】社会适应;五因素人格;大学生中图分类号:R3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611(2009)01-0078-03A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BetweenSocialAdjustment ofCollegeStudentsandFive-factorPersonalityLICai-na,ZHOUWeiDepartment of Psychology,Sh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710062,China【Abstract】Objective:911college students’from Xi’an were assessed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of college students’social adjustment and five-factor personality.Methods:Th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 Adjustment Scale(CCSAS) and the Five-factor Personality Inventory were used for investigation.Results:①Boys’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was low-er than girls’,but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 girls’;social adjustment of freshmen was the best,but seniors’was the worst;②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adjustment;③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personality typ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social adjustment.Conclusion:There a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adjustment;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personality type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ocial ad-justment.【Key words】Social adjustment;Five-factor personality;College student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形成、自我同一性确立及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好坏不仅影响其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影响其成人后的工作和生活[1]。

应激是一种社会科学方面的宏观研究

应激是一种社会科学方面的宏观研究

应激是一种社会科学方面的宏观研究
应激是指个体面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产生的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反应。

它是一种社会科学方面的宏观研究,旨在探究个体在生活中面对压力和挑战时的应对方式和适应能力。

应激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应激源:研究各类外部或内部的应激因素,如工作压力、学业压力、家庭问题、人际关系等。

2. 应激反应:研究个体在面对压力时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如情绪变化、心理症状、身体健康问题等。

3. 应对方式:研究个体应对应激的策略和技巧,如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社会支持、问题解决等。

4. 适应能力:研究个体在应对应激过程中的适应能力,包括应激阈值、应对灵活性、适应结果等。

通过对应激的宏观研究,社会科学家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在面对各种应激因素时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探索解决应激问题的方法,并为提升个体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情绪研究报告

情绪研究报告

情绪研究报告
根据最近的情绪研究报告,情绪是人类情感体验的一种表现形式。

情绪可以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如喜悦、愤怒、恐惧和悲伤等。

情绪对个体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情绪对个体的心理状态有着重要影响。

积极情绪,如喜悦和满足,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心理幸福感和正向情绪。

积极情绪可以改善个体的自尊和自我评价,增强自信心和满足感。

相反,消极情绪,如愤怒和悲伤,会降低个体的心理幸福感和正向情绪。

消极情绪可能导致个体的自尊心受损,产生悲观和消极的思维方式。

其次,情绪对个体的生理状态也有重要影响。

积极情绪可以改善个体的生理健康状况,如增强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血压和心脏病风险等。

研究还发现,积极情绪有助于延缓衰老过程,提高寿命。

相反,消极情绪可能导致身体健康问题,如增加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风险,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情绪还对社交关系和个体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影响。

积极情绪有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和维护,增强社交支持和亲近感。

消极情绪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和不和,增加社交孤立和孤独感。

此外,积极情绪会影响个体的决策和行为,使个体更加乐观和愿意承担风险。

消极情绪则会使个体更加悲观和谨慎。

综上所述,情绪是人类情感体验的一种表现形式。

情绪对个体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社交关系和行为决策有着深远影响。

因此,了解和管理情绪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于个体而言,积极情绪的培养和消极情绪的调节是重要的心理干预策略。

对于社会而言,提供情绪管理的教育和支持也是重要的公共政策措施。

消极情绪开题报告

消极情绪开题报告

消极情绪开题报告消极情绪开题报告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消极情绪是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

消极情绪包括焦虑、抑郁、愤怒等,它们常常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消极情绪的定义、原因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消极情绪的定义消极情绪是指人们在面临压力、挫折或困境时所产生的一种不良情绪状态。

它包括焦虑、抑郁、愤怒、失望等。

消极情绪往往伴随着消极的思维和行为,使人们感到痛苦和无助。

二、消极情绪的原因1. 生活压力: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竞争压力使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工作繁忙、家庭纷争、经济困难等都可能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

2. 人际关系问题:与他人的冲突、争吵、孤独等都可能引发消极情绪。

人际关系的不顺利常常使人感到失望和沮丧。

3. 自我价值感缺失:当个人感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受到质疑或否定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自卑、自责等消极情绪会进一步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

4. 外界环境因素:天气、环境污染、媒体报道等外界因素也会对人们的情绪产生影响。

恶劣的天气和负面的新闻报道往往会加重人们的消极情绪。

三、消极情绪对个人的影响1. 身体健康问题:消极情绪会导致身体上的不适,如头痛、胃痛、失眠等。

长期处于消极情绪中的人还容易患上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2. 社交问题:消极情绪会影响人们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使人们变得孤僻、易怒、不合群。

这进一步加剧了个人的消极情绪,形成了恶性循环。

3. 工作学习问题:消极情绪会降低个人的工作学习效率,影响工作和学业的表现。

消极情绪下的人们缺乏动力和积极性,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

四、消极情绪对社会的影响1. 社会关系破裂:消极情绪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破裂,使社会中的人们之间产生隔阂和争吵。

这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稳定和冲突。

2. 社会治安问题:消极情绪的人往往容易产生攻击性和暴力倾向,这会对社会的治安和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3. 经济发展问题:消极情绪会降低人们的消费意愿和投资热情,对经济的发展产生阻碍。

心理学视角下的社会影响与情绪调节研究

心理学视角下的社会影响与情绪调节研究

心理学视角下的社会影响与情绪调节研究社会影响和情绪调节是心理学中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社会影响研究了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受到他人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而情绪调节则关注个体如何应对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本文将从心理学视角探讨社会影响对情绪调节的影响,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探究相关的研究结果。

一、社会影响对情绪调节的影响1.1 他人情绪的传播个体的情绪往往受到他人情绪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通过非言语交流、面部表情等方式传递。

根据“情绪制作”理论,当个体观察到他人表现出情绪时,他们往往会模仿其情绪,这被称为情绪传染。

例如,当一个人观察到他人表现出快乐的情绪时,他也可能会感到快乐。

1.2 社会比较和自尊心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会进行自我评估,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来判断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这种社会比较可能会对个体的情绪调节产生影响。

例如,当个体与那些看似更成功或更幸福的人进行比较时,可能会感到嫉妒或自卑,从而产生负面情绪。

1.3 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他人那里获得的实质性、情感性或评价性的支持。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个体的情绪调节起到积极的影响。

当个体面临压力或负面情绪时,获得他人的支持可以帮助个体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二、实证研究的结果2.1 研究一:他人情绪的传播对个体情绪的影响研究通过实验的方式,观察了个体在他人情绪表达中的情绪传染效应。

结果显示,当观察到他人展现出愉快情绪时,个体的情绪也会变得更加积极;而当观察到他人展现出负面情绪时,个体的情绪会变得更加消极。

2.2 研究二:社会比较和自尊心对情绪调节的影响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个体在社会比较中的情绪变化和自尊心的关系。

结果显示,对于那些频繁进行社会比较且自尊心较低的个体来说,他们更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并且更难以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2.3 研究三:社会支持对情绪调节的影响研究通过长期追踪调查的方式,观察了个体社会支持对情绪调节的影响。

结果显示,获得充分社会支持的个体更能够积极应对压力,更少出现负面情绪,具有更好的情绪调节能力。

《2024年诱发负性情绪时人际情绪调节与个体情绪调节对前瞻记忆的影响》范文

《2024年诱发负性情绪时人际情绪调节与个体情绪调节对前瞻记忆的影响》范文

《诱发负性情绪时人际情绪调节与个体情绪调节对前瞻记忆的影响》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压力的增加,负性情绪对个体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日益显著。

而在这个背景下,情绪调节显得尤为重要。

情绪调节不仅包括个体自身的调节,还包括与他人之间的互动调节。

特别是在诱发负性情绪时,人际情绪调节与个体情绪调节的交互作用对前瞻记忆的影响,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这一主题,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一)负性情绪与前瞻记忆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等,会对个体的认知和记忆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对前瞻记忆的影响。

前瞻记忆是指对未来事件进行计划和准备的能力,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认知能力。

负性情绪会干扰个体的注意力、计划和决策能力,从而影响前瞻记忆的表现。

(二)人际情绪调节与个体情绪调节人际情绪调节指在人际交往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调节自身情绪的过程;个体情绪调节则是指个体自身通过认知、行为等方式来调节情绪的过程。

这两种情绪调节方式在应对负性情绪时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人际情绪调节与个体情绪调节对前瞻记忆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诱发负性情绪时,有效的人际情绪调节和个体情绪调节能够减轻负性情绪对前瞻记忆的负面影响。

具体而言,良好的人际支持可以缓解个体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前瞻记忆的表现;而个体通过自我调节,如认知重构、放松训练等,也能有效减轻负性情绪的干扰,提高前瞻记忆的能力。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法,通过操控负性情绪的诱发以及不同的情绪调节方式,来探讨人际情绪调节与个体情绪调节对前瞻记忆的影响。

具体实验设计如下:(一)实验对象选取健康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共100人,年龄在18-25岁之间。

(二)实验设计1. 负性情绪诱发:通过回忆法诱发被试的负性情绪。

具体操作是让被试回忆一段让自己感到悲伤或焦虑的经历。

2. 实验分组:将被试随机分为四组,分别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实验。

分别为:对照组(无情绪诱发)、人际情绪调节组、个体情绪调节组和联合情绪调节组(同时进行人际和个体情绪调节)。

心理健康与情绪调节:适应社会的关键

心理健康与情绪调节:适应社会的关键

心理健康与情绪调节:适应社会的关键 文|樊婧昊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保持心理健康的第一步。

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精神疾病,更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包括自我接纳、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生活满足等。

大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观察、自我评估等方式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如定期反思自己的情绪状态,是否有过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也可以通过心理测试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心理压力等。

学会调节情绪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时往往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愤怒等。

这些负面情绪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学习效果,而且可能会对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大学生需要学会调节情绪,将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的动力。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做运动、听音乐、写日记、画画等方式释放情绪,也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平静心情,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式寻求专业帮助。

此外,适应社会也是大学生面临的重要任务。

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往往对社会有一种理想化的想象,而当他们真正步入社会后,可能会发现现实与想象存在很大的差距。

这种差距可能会导致他们对社会的失望和对自己的怀疑,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因此,大学生需要学会适应社会,接受社会的多元性、复杂性。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实习、志愿活动等方式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也可以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开阔视野,增强对社会的理解和接纳。

尽管大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观察、自我评估等方式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但有时候他们可能无法准确判断自己的心理状态,或者无法有效处理自己的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他们深入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提供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总的来说,大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需要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会调节情绪、适应社会。

这不仅需要他们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支持。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心理健康,顺利地完成学业,成功地融入社会。

消极情绪调研报告怎么写

消极情绪调研报告怎么写

消极情绪调研报告怎么写消极情绪调研报告一、引言消极情绪是指个体在面对逆境、困难或挫折时产生的一种负面精神状态。

消极情绪对个体身心健康、社会交往和生活质量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为此,我们开展了一项关于消极情绪的调研,旨在了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消极情绪表现和影响因素。

本报告将介绍调研的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调研目的:了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消极情绪表现和影响因素。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了500名受访者,包括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域的人群。

三、调研结果1. 消极情绪表现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总结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消极情绪表现,主要包括焦虑、抑郁、愤怒和疲劳等。

其中,抑郁情绪占比最高,达到45%,焦虑情绪占比为30%,愤怒情绪占比为20%,疲劳情绪占比为15%。

2. 影响因素我们调查了导致消极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工作压力、人际关系问题和经济困难是人们最常受到的影响因素。

其中,工作压力占比最高,达到40%,人际关系问题占比为30%,经济困难占比为20%。

四、讨论1. 思考研究结果消极情绪的普遍存在与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密切相关。

快节奏的生活、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和缺乏支持和安全感的社会关系成为消极情绪产生的主要因素。

此外,面临经济困难也会进一步增加人们的消极情绪。

2. 影响因素的改善为了减少人们的消极情绪,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善。

在工作方面,适度调整工作压力,建立健康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工作氛围,提供员工培训和发展机会。

在人际关系方面,加强沟通和理解,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经济方面,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福利措施和救济帮助。

五、总结消极情绪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对个体和社会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本次调研揭示了消极情绪的表现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和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提供了参考。

我们建议从工作、人际关系和经济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人们的消极情绪,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情绪状态对社会促进现象影响的研究

情绪状态对社会促进现象影响的研究

情绪状态对社会促进现象影响的研究作者:李海英付淑英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第35期摘要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情绪状态对社会促进效应的影响。

结果发现:情绪状态对社会促进效应的影响的主效应显著,说明当个体处于适度紧张情绪状态时,其工作效率会上升。

关键词社会促进现象情绪状态影响研究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识码:A0引言社会促进现象最早由心理学家Triplett(1898)发现的。

他是在一次自行车比赛中对时间的记录中发现了一种现象,即自行车竞赛选手在竞赛时速度远比他们自己单独训练时要快。

基于这一发现他提出一个假设:他人存在对个体的行为具有促进作用,后来他通过绕鱼线的实验设计也验证了自己的假设。

因此,有研究者将社会促进现象定义为当有他人在场对个体的工作效率提高的一种社会现象。

自社会促进现象被发现以来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影响社会促进现象的原因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情绪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更是受到诸多心理学家的关注,个体情绪研究的学术方向已经已得到了确立,它不仅强调员工情绪会影响员工身心健康,而且强调其最终会影响组织绩效。

以往关于情绪对社会促进现象的相关研究主要将情绪划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大类,并得出积极情绪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消极情绪降低工作效率的研究结果。

但鲜有研究者考察情绪状态(平静、紧张)对社会促进现象产生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通过一定程序控制研究者的情绪状态,考察其是否对社会促进现象产生影响及其会对社会促进现象产生怎样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1.1 被试与实验材料招募在校大学生共32人,女生18人,男生14人,年龄19-25岁,平均年龄为21.3岁,无精神病史,大三20人,大四12人。

实验材料为十以内加减法算术任务,被试均为大学生,所以实验任务对于被试非常容易。

1.2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情绪状态为自变量,分为平静和紧张两个水平。

因变量为被试在特定时间内写出算术题答案的数量及其做错题目的数量。

宜人性、消极情绪与社会应激之间关系的研究

宜人性、消极情绪与社会应激之间关系的研究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20, 9(3), 275-281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20 in Hans. /journal/asshttps:///10.12677/ass.2020.93042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Agreeableness, Negative Emotionsand Social StressYing TanFaculty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Received: Feb. 16th, 2020; accepted: Mar. 4th, 2020; published: Mar. 11th, 2020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social stres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eeableness and nega-tive emotion. Methods: 106 college students were studied with the Short Form of the Profile of Mood States, the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and the trier social stress assessment task.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greeableness and negative emotional responses (−0.32**, p < 0.05); 2) social stress plays a moderating role be-tween agreeableness and negative emotional response. Conclusion: There is a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individual agreeableness and negative emotional response, and social stress has a mod-erating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eeableness and negative emotional response.KeywordsAgreeableness, Negative Emotions, Social Stress, The Moderating Effect宜人性、消极情绪与社会应激之间关系的研究谭颖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收稿日期:2020年2月16日;录用日期:2020年3月4日;发布日期:2020年3月11日摘要目的:对社会应激在宜人性和消极情绪之间关系的作用进行探究。

情绪调节与社会适应研究进展综述

情绪调节与社会适应研究进展综述

情绪调节与社会适应研究进展综述
何爽;方平
【期刊名称】《社会心理科学》
【年(卷),期】2010(000)009
【摘要】情绪调节是个体机能的重要方面,是个体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键机制。

研究者将情绪调节与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做了相关归纳。

本文首先从社会角度介绍了情绪及情绪调节的概念界定,进而又对社会适应做了详细介绍,然后分别从个体人际交往、社会情绪能力来对情绪调节及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介绍了在这一领域中的发展性研究。

最后对情绪调节与社会适应关系研究从研究内容及方法角度进行了一些展望。

【总页数】6页(P34-38,81)
【作者】何爽;方平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2.6
【相关文献】
1.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一般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J], 杨辉;谢宇;马伟娜
2.中庸思维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心理弹性和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 [J], 李启明;陈志霞
3.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与社会适应 [J], 李培;何朝峰;覃奠仁
4.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与情绪调节策略、流体智力的关系研究 [J], 胡哲;谢威士
5.师范院校新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 [J], 李亚彤;曾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20, 9(3), 275-281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20 in Hans. /journal/asshttps:///10.12677/ass.2020.93042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Agreeableness, Negative Emotionsand Social StressYing TanFaculty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Received: Feb. 16th, 2020; accepted: Mar. 4th, 2020; published: Mar. 11th, 2020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social stres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eeableness and nega-tive emotion. Methods: 106 college students were studied with the Short Form of the Profile of Mood States, the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and the trier social stress assessment task.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greeableness and negative emotional responses (−0.32**, p < 0.05); 2) social stress plays a moderating role be-tween agreeableness and negative emotional response. Conclusion: There is a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individual agreeableness and negative emotional response, and social stress has a mod-erating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eeableness and negative emotional response.KeywordsAgreeableness, Negative Emotions, Social Stress, The Moderating Effect宜人性、消极情绪与社会应激之间关系的研究谭颖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收稿日期:2020年2月16日;录用日期:2020年3月4日;发布日期:2020年3月11日摘要目的:对社会应激在宜人性和消极情绪之间关系的作用进行探究。

方法:采用《简版简明情绪量表》、谭颖《修订版大五人格问卷》以及特里尔社会应激评价任务,对106名大学生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1) 个体的宜人性特质与消极情绪反应之间呈显著负相关(−0.32**, p < 0.05);2) 社会应激在宜人性与消极情绪反应之间起调节作用。

结论:个体的宜人性与消极情绪反应之间存在线性相关的关系,且社会应激变量在宜人性与消极情绪反应两者关系中存在调节效应。

关键词宜人性,消极情绪,社会应激,调节作用Array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情绪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活的消极情绪反应会严重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功能[1]。

而消极情绪通常被定义为动物和人类对恐惧、创伤的普遍反应造成的一种负面情绪[2]。

人们在生活中面临诸多社会事件,有的人会做出诸如羞耻、自尊受挫等消极情绪反应,进而影响心理健康,甚至增高心血管等生理疾病风险[3]。

因此,探究清楚影响消极情绪反应的因素及其背后的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已有的研究发现,人格特质(如自我挫败人格)都与消极情绪的产生存在显著的关系[4]。

具体而言,宜人性作为经典的大五人格理论之一,是指个体具有信任、利他、直率、依从、谦虚、移情等特质[5]。

先前已有研究表明拥有低宜人性特质的个体更容易做出消极情绪反应[6]。

这可能是由于低宜人性的个体更不能信任他人与环境,因此更可能产生负面的情绪。

但目前尚缺少对宜人性影响消极情绪反应背后的机制的研究,同样具有高宜人性特质的个体是否在各种社会情境中都会更少地产生消极情绪反应,还有待探讨。

其中,社会情境中有可能遭遇的社会应激也会影响个体的消极情绪反应。

根据学者Lazarus的观点,社会应激被定义为一种刺激,通常被称为发生在个体身上的压力源(如实验室事故或失业),或者是一种反应,其特征就是生理唤起和引发消极情绪(如焦虑) [7]。

因此,社会应激很有可能会影响个体宜人性特质与做出消极情绪反应之间的关系。

尽管一个个体可能具有高宜人性特质,但在遭受到社会应激的情况下也会做出消极情绪反应,相反,低宜人性特质的个体也有可能在没有社会应激的情况下没有消极情绪产生。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测量个体的宜人性水平、消极情绪反应,采用实验法,由社会应激范式来引导个体的社会应激,研究目的如下:1) 探究大五人格特质中宜人性与消极情绪反应之间的相关关系;2) 探究社会应激在宜人性和消极情绪反应之间的关系中所起的作用。

2. 研究方法2.1. 参与者使用网络和校园广告招募了120名大学生参与者,剔除规律作答、未认真配合实验任务的参与者14名。

最终本研究得到106名有效被试,其中男性35人,女性71人,年龄范围18~26岁(M = 20.79, SD = 1.53)。

所有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被试只参与其中一项实验任务,一组作为社会应激评价组(38名女性,19名男性),年龄范围为18~26岁(M = 20.33, SD = 1.57);另一组为控制条件组,年龄18~24岁(M = 21.14,谭颖SD = 1.94)。

所有的参与者都得到了金钱作为他们参与的奖励。

2.2. 测量工具与实验任务2.2.1. 社会应激评价任务本研究中,社会应激由社会应激评价任务[8]操纵进行测量。

该任务会告知参与者将参与一场学生助理招聘面试模拟。

实验组主试解说的任务内容为:“接下来的实验是模拟一场招聘心理学部的学生助理的面试,假设你是求职者,你需要进行5分钟的陈述来阐明自己最适合此职位的原因,你有10分钟的准备时间,有三位‘专家’会作为面试官对你的表现进行评判,整个面试的过程中都会被录音和录像。

”同时,在实验室B里,三位“专家”(包含男性和女性)已就座,摄影机和录音设备也已准备就绪。

之后,社会应激评价组将被带回实验室A,请被试填写对任务的认知评价问卷,接着让其准备接下来的演讲,被试可以用笔和纸来打草稿,但是在正式演讲的时候不允许使用草稿。

10分钟后,主试将被试带到实验室B,并在被试进行演讲之前离开此房间。

“专家”先对被试的到来表示欢迎,接着开始进行正式的面试。

如果被试的演讲时间少于5分钟,“专家”会告知被试:“你还有一些时间,请继续!”如果被试仍然没有演讲够5分钟,那么“专家”则沉默20秒,接着问被试一些早已准备好的问题,如“你有没有过担任类似职位的经历?”等。

5分钟后,要求被试停止陈述,并完成一项数学口算题,题目内容是用1022减去13,一直减下去,尽量又快又准,一旦口算出现错误,“专家”会要求被试再从1022开始。

5分钟后,此项口算任务结束,主试将被试带回实验室A。

被试要在实验室A填写对任务的评价问卷、羞耻量表、简明情绪量表。

最后,主试要告诉被试他们的言行并没有被记录,主试致歉并解释实验意图,给予被试报酬,并要求被试对实验内容保密。

控制条件下的被试不进行演讲和算数作业,而是请被试阅读杂志,且没有准备的时间,其它与社会应激条件完全一致,问卷测量的时间以及实验进行的时间间隔都一致[9]。

2.2.2. 简版简明情绪量表《简版简明情绪量表》[10] (Short Form of the Profile of Mood States, POMS-SF)被用来测量被试的实验前何试验后消极情绪。

POMS-SF对37个项目进行了评分,并测量了六种情绪:紧张–焦虑、抑郁–沮丧、愤怒–敌意、困惑–困惑、疲劳–惰性和活力–活动。

该问卷采用5点评分(1 = 一点也不符合,5 = 完全符合)。

其中,为了测量消极情绪,对活力–活动的得分进行了反向。

本样本的Cronbach’s alpha 系数分别为0.91和0.95。

2.2.3. 大五人格量表所有参与者都完成了《修订版大五人格问卷》[11] (The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NEO-PI-R),人格五因素模型的综合测量(即宜人性、外向性、神经质、尽责性、开放性)。

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对60个题项进行5点评分,选项的范围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说明这些特质的程度越高。

本样本中5个特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范围为0.62~0.89。

2.2.4. 实验流程参与者来到行为实验室后,首先,在实验室A休息15钟,休息期间填写大五人格问卷、简版简明情绪量表。

15分钟后,主试把被试带到实验室B,并告知接下来将要完成的任务。

在任务结束后,主试将被试带回实验室A。

被试要在实验室A填写对任务的评价问卷、羞耻量表、简明情绪量表。

最后,主试要告诉被试他们的言行并没有被记录,主试致歉并解释实验意图,并要求被试对实验内容保密,最后给与参与者相应的劳务费,并感谢他们的参与。

谭颖2.3. 数据处理使用E-prime1.0软件编写实验程序,并收集实验数据。

使用纸质问卷收集问卷数据。

最后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

首先进行操作检查,然后对所有研究变量进行相关分析。

为了分析宜人性与消极情绪之间的社会应激的调节作用,我们进行了层次多元回归,考察了宜人性、实验条件及其相互作用作为消极情绪的预测因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