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及终结性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及终结性评价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课程标准及教材在各实验区的推行、使用,课程评价越来越显示出其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因为课程评价具有导向性和激励作用,课程评价改革的成败将会成为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铺开,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在改革中显现了出来,因此,建立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体系,已经非常迫切、必要了。

一、我国传统教学评价的弊端

.标准单一:强调共性,忽略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

.内容单一:传统教学评价偏向以课本知识为唯一标准,关注的是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很少鼓励创造。

.方法单一:笔试为主,"一张试卷定终身"。

.主体单一: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重心单一:只是关注结果。

二、课程改革的需要

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应教育的发展而产生的。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

正式启动,在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上,重心发生了转移,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日渐上升力量重要的教育目标。科学课程改革更关注的是人的发展,人的个性化的学习。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在我国教师的观念中是习以为常的,也是根深蒂固的,有着深厚的传统根基。应重视和加强课堂教学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教学等功能,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把课堂教学的重心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转移到正视学生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来。

而我国旧有的教学评价体系所暴露出的种种弊端必将严重阻碍着新的课程理念的实施。不改革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新的科学课程理念难以实施,新一轮的科学课程改革必将化为泡影。因此,重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己刻不容缓。第三节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应具有的特点

掌握教学评价的特点

一、评价内容全面化

二、评价方法多样化

三、评价时机全程化

?评价主体力求多元化

第四节评价的内容及操作方法

掌握教学评价的内容及操作方法

科学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建议指出,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如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杰出表现记录、测验与考试、活动产品分析、学生成长记录袋、评定量表、作业法和评议法等,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恰当的评价。

一、课堂观察

观察是过程性评价中搜集情况和表现信息的有效手段之一。因为过程性评价就是要求评价者在参与评价对象某一活动的全过程中,通过不断搜集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记录在案,然后再在这些记录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课堂最能体现学生学的情况和教师教的情况。通过课堂观察,教师能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了解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外在体现,教师利用课堂观察对学生全体、对部分学生、对学生的某一方面做出评价会收到好的评价效果。

教师在利用课堂观察搜集评价信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课堂观察不是日常用语中所说的"用眼睛看",而是指有目的、有计划的关注评价对象的表现,搜集各种有关信息的过程。

?课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双边活动,教师一方面要完成教学目标,一方面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