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专业技术进步必须实行多路径战略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路径分析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路径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成为了当前发展的热门话题。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想要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竞争力,进而实现产业升级。
但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并不仅仅是一两次创新就可以轻松解决的问题,需要企业有长远和稳定的规划和战略,下面将围绕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这两个方面,对路径和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技术创新的路径分析技术创新是指通过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或改善旧技术,使得现有的生产和服务更加高效、简便、成本更低,从而得到进一步升级的过程。
1.关键技术研发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技术的研发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技术包括科技成果、专利技术、核心知识、标准和规范等方面。
而这些方面的研究囊括了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需要企业承担巨大的研究开发投资。
同时,企业还需要对创新进行规划和设计,检测新技术的实施和运行,在整个创新的生命周期中,对每个步骤进行监测,以确保技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2.企业协同创新企业协同创新是指企业之间相互协作,共同研究新技术和应用,以互补优势,提升综合实力,进一步推动技术的快速发展。
协同创新核心的是分工合作,促进了技术的相互影响性、互补性和可持续性,有助于降低研发成本,在短时间内更快推广新技术和产品,从而加速产业升级。
3.挑战常规思维企业应该超越传统模式,对现有产品进行大胆创新。
该过程需要强调创新与探索,这将有效推动产业升级。
同时,企业需要不断学习并有效运用现有的创新资源,以不断地优化和改善部分方面的业务,并进行正确的定位,挑战传统思维,推动整个产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4.研发资源投资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公司大量投入研发资源。
这包括人力、技术,预算、设施和设备等方面的投入。
企业若能够稳妥安排资金和吸引优秀的人才,有利于整个技术创新成果获取的提高。
二、产业升级的路径分析经过技术创新的奋斗,只有产业升级才能使企业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
工业企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
工业企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摘要】工业企业技术进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选择合适的技术进步路径至关重要。
为了成功推动企业发展,企业需要准确定位自身的技术需求和发展方向,结合市场需求和公司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技术路径。
科学的技术路径选择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企业在选择技术进步路径时需要因时因地进行具体分析,以确保能够推动企业不断进步。
正确选择技术路径将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工业企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市场竞争、动力、发展、定位、需求、市场、公司、合适、重要意义、推动、科学、竞争力。
1. 引言1.1 工业企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工业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技术进步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动力。
而选择合适的技术进步路径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工业企业在进行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时,首先需要准确定位自身的技术需求和发展方向。
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技术短板和发展目标,才能在众多技术路径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向。
也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和公司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技术路径,确保技术进步能够真正促进企业的发展。
工业企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因时因地选择合适的技术路径,才能推动企业不断进步。
科学的技术路径选择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业企业在选择技术进步路径时需要谨慎思考,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
2. 正文2.1 现阶段工业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现阶段工业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这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外企业纷纷进入各个行业,在同一市场上竞争激烈。
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有些企业因为技术滞后,产品陈旧而面临市场淘汰的风险。
技术创新的路径及策略
技术创新的路径及策略郭威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摘要】企业间的竞争,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较量,归根结底是技术人才的竞争,是技术创新能力的比拼。
本文阐述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及对策,旨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技术创新路径策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当今世界已掀起知识经济的浪潮,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产品更新快速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的竞争,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
国有企业多年来实施“科教兴企”战略,有了明显成效,但部分企业效益低下的局面还没能从根本上扭转。
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结构档次低,参与市场竞争、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比较弱。
要彻底改变这一状况,争取未来发展的主动,必须下大力气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通过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问题分析,结合企业当前实际情况,提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技术创新对企业生存发展的意义技术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支柱和持久发展的推动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发展。
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特征。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企业自身的跳跃式发展。
是我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我国企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必经途径。
创新,就像造血机一样源源不断地为企业输送新鲜的血液,并最终转化为企业快速发展的动力和竞争力。
技术创新是价值创新的杠杆和源泉。
没有技术创新,企业便没有发展的活力;没有专业技术,企业便难以形成并强化其核心能力。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与培养判断题题目及答案(最新)
判断题(每题2分,共15题。
)第 16 题:发散思维是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不同方向探求一个正确的答案的思维过程与方法。
•正确答案:错误•用户答案:第 17 题:奔驰法代(Substituted,S)指思考何物可被“取代"•正确答案:正确•用户答案:第 18 题:要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激励、宽容的创新型人才发展机制,大力培养科学技术带头人。
•正确答案:正确•用户答案:第 19 题:英国研究人员摘得了90多项诺贝尔奖,获奖人数世界第二。
•正确答案:正确•用户答案:第 20 题:专利战略不是为了维护企业的现状,而是为了创造企业的未来•正确答案:正确•用户答案:第 21 题:从积极角度来看,后发国家的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引进、技术学习和深化技术能力开展“二次创新”,以增强自己对市场环境变化、产业演化的应变能力,并形成开辟新的细分市场的实力。
•正确答案:正确•用户答案:第 22 题:对于知识管理和创造,个人的层次指的是个体被赋予行动的自由,通过试错的方式,使他们在行动与思维上,能凭借行动来厘清思维,然后通过思维使行动更具有意义。
•正确答案:正确•用户答案:第 23 题:创造力是人类行为中最简单的表现之一•正确答案:错误•用户答案:第 24 题:因为创造力和创造产品不相联系,所以不能从创造产品的角度判断创造力的。
•正确答案:错误•用户答案:第 25 题:内在动机表现在心理状态上是酣畅,表现在人格上是毅力,表现在行为上则是勇于尝试。
•正确答案:正确•用户答案:第 26 题:同等条件下,能够提出更多不同的观念和做出更多尝试的人,与提出常见的解决方案和不愿意做出积极尝试的人具有相同的创造力.•正确答案:错误•用户答案:第 27 题:一般而言,创造力的研究者或相关领域的共同体是通过创新性的成果去认定创新人才的价值。
•正确答案:正确•用户答案:第 28 题:组织与企业内部流程量度所关注的是顾客满意度和组织的财务目标。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都在积极探索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路径,并制定相应的战略来推动其发展。
本文将探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一、加强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创新为驱动。
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只有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才能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战略选择的第一步就是要加强创新能力,注重研发投入和创新机制的建设。
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培育人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为了培养更多高端人才,政府需要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大学和研究机构与企业深度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
同时,还应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发展。
培育人才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的重要一环。
三、加强国际合作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借助全球创新资源,加强国际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可以共享和共同发展创新成果,加速技术进步。
同时,国际合作还可以促进市场开拓和产品出口,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因此,在战略选择中,加强国际合作必不可少。
四、优化政策环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来支持。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资金投入和企业发展。
此外,还要优化营商环境,简化行政程序,降低企业开办成本。
只有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高新技术产业才能蓬勃发展。
五、加强风险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风险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战略选择中需要加强风险投资的力度。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风险投资机构和个人参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
同时,还要加强风险投资的引导和监管,确保投资的有效运作。
六、注重产业协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形成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效协同。
政府应鼓励企业间的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产业协同发展。
此外,还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2.10•【字号】浙政办发〔2023〕9号•【施行日期】2023.02.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23〕9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能,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四个面向”为牵引,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强化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推动未来技术多路径探索和交叉融合,前瞻谋划一批未来产业,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构建竞争新优势,为我省“两个先行”提供引领力量。
(二)发展目标。
围绕三大科创高地建设,优先发展未来网络等9个创新基础良好、成长较快的未来产业;培育发展量子信息等6个力量尚在集聚、远期潜力巨大的未来产业。
到2025年,涌现一批有影响力的未来技术、创新应用、头部企业和领军人才,形成有竞争力的未来产业体系。
——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构建“315”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做优做强新型实验室体系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质量打造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取得100项关键未来技术突破,全面提升体系化创新力。
——未来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未来产业发展体系基本形成,未来网络、元宇宙、空天信息、细胞与基因、前沿新材料等产业加速成长,打造100个重大应用场景和100个标志性产品。
——创新主体活力竞相迸发。
未来产业领域科技型企业倍增提质,培育30家头部企业、2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引育一批国际一流的未来产业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产业发展生态优化完善。
我省市场主体牵头或参与制定100项未来产业标准规范,“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发展能级进一步提升,在创新要素流动、科技体制改革、合作平台建设等领域形成一批重大改革成果,营造包容审慎的未来产业发展环境。
工业企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
工业企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引言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技术进步是工业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企业需要及时跟进技术进步,以保持竞争力和增加生产效率。
本文将探讨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帮助企业合理选取适合自身发展的科技路线。
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考虑因素1. 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技术需求和发展趋势。
工业企业在选择技术进步路径时,需要充分考虑所处行业的特点。
例如,一些工业企业可能面临着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需要寻找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解决方案;而另一些企业可能面临着环境污染的挑战,需要投入研发环保技术。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行业的特点,选择与之相符的技术进步路径。
2. 技术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在选择技术进步路径时,企业需要评估技术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技术的可行性包括技术的可操作性、可实施性以及研发难度等。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技术进步路径。
此外,成本效益也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企业需要综合考虑技术投入、效益增长以及产业链价值提升等方面的因素,评估技术进步的成本效益。
3. 人才储备和技术创新能力技术进步需要依赖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人才储备。
企业在选择技术进步路径时,需要评估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人才储备情况。
如果企业本身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丰富的人才储备,可以选择更具挑战性和前沿性的技术进步路径;如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或人才储备不足,可以选择相对稳定和成熟的技术进步路径。
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可行方案1. 自主研发新技术自主研发新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
通过自主研发新技术,企业可以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并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自主研发新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一旦成功,可以带来较大的回报。
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研发团队,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
2. 合作研发与技术引进除了自主研发新技术,企业还可以选择与其他企业或研究机构进行合作研发,或引进已有的技术。
产业技术政策的方针、目标及原则
产业技术政策的方针、目标及原则产业技术政策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促进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它主要通过引导资源配置、激励企业创新、提供财政支持等方式,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以增强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的竞争力。
本文将深入论述产业技术政策的发展战略方针、目标和原则,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一、发展战略方针:1. 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加强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全要素生产率。
2. 技术创新驱动: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培育创新型企业和人才。
3. 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与企业紧密结合,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合力。
4. 国际合作开放共赢: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并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创新竞争和合作。
示例:中国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旨在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发展。
该战略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目标,重点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发展,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举措,如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创新企业等,以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1. 提高产业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使国内企业能够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
2. 促进经济增长:通过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 培育创新型企业:培育和发展创新型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创造性的就业岗位。
4. 强化可持续发展:注重可持续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绿色技术和清洁生产的应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示例:德国的“工业4.0”战略旨在以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为核心,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
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政策
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政策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政府此时应该采取有效的政策,来推进产业技术进步。
本文将从减税、补贴、人才引进等方面论述相关政策的实施,以期提升中国的工业和制造业水平,最终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减税政策减税政策是政府对于促进产业技术进步采取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减税方面,政府可以大力降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税率,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企业减少负担后,将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术研发和创新上,为产业技术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降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这一基本途径外,政府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些特殊的税收政策,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低税率等。
这些政策都有助于推进企业技术的创新和开发,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
补贴政策补贴政策是另外一种有效的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向企业提供补贴等形式的支持,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
一方面,政府可以向富有潜力的企业提供直接的资金支持,以保证其能够持续地进行技术研发工作。
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通过向企业提供配套的配套服务,如技术咨询、人才引进等,来极大地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
此外,政府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些技术合作项目,这些项目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为广泛的技术资源和技术支持。
当企业参与到这些合作项目中时,它们不仅能够获得创新的灵感和新的创意,还能够在技术方向上更加精确地定位并取得技术上的长足进步。
人才引进政策人才在产业技术进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引进一些具有高水平技术和强大实践经验的人才,这对于实施产业技术进步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政府可以通过向优秀的毕业生和博士后提供津贴、住房补贴等福利,来吸引这些人才进入现代化产业,从而使得这些产业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通过技术创新项目等手段吸引一部分优秀的教授和研究生到企业工作,这有助于企业成为一个真正的技术型公司。
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
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当前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制造业企业必须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技术创新的必要性技术创新是制造业企业提高产品品质、生产效率、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地位的必由之路。
技术创新可以加速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同时还可以推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这样,制造业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和经济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需要根据企业的技术发展阶段、市场竞争环境以及资源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选择。
具体而言,路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强化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制造业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主要手段。
通过不断改进现有产品,并开发出新品种,可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扩大企业市场份额。
因此,相当一部分制造业企业将技术创新的重点放在产品创新上。
在这个方面,企业需要加密交流,探索最新的设计方案,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高价值、高性能产品的需求。
2. 提升生产效能与管理水平生产效能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企业可以通过设备升级、工艺改良、人员培训等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并通过质量管理、现代化管理、智能制造等手段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这两个方面的显著提升,可以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为技术创新后续作出更为充足的准备。
3. 探索新兴技术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制造业企业需要关注并探索新兴技术的应用。
新兴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都可以为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特别是在智能制造方面,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能和质量,降低成本和资源浪费,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生命力和优势。
因此,探索新兴技术和开拓新市场是制造业企业未来技术创新的主要趋势。
工业企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
工业企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也在探索如何利用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及降低成本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以下是工业企业
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方面的一些建议:
1.引进新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工业领域中。
工业企业可以通过引进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比如,可以引进
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生产线、智能化生产系统等,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效率和产品
质量。
2.加强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之一。
工业企业可以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推出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更好的生产工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比如,
可以研发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推动工业生产的全面升级。
3.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当下很热门的一个话题。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生产管理的智能化,提高工厂的效率和降低成本。
比如,可
以实施智能化物流、智能化仓库、智能化制造等,提高整个工厂的生产效率。
4.绿色生产
在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情况下,工业企业可以通过绿色生产的方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竞争力。
比如,可以采用环保型生产工艺和环保材料,替代传统的高污染生产方式,从而降低企业的环保成本和社会负担。
总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路径的选择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行业趋势和市场需求等方面做出选择,同时需要把握好技术创新的节奏,不断跟进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紧紧跟随时代的需求,做好工业企业技术进步规划和战略部署。
产业发展新路径
产业发展新路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产业发展也需要找到新的路径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并以人类的视角进行叙述,使读者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真实性。
一、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在现代社会中,技术创新成为了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通过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可以为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例如,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改变着各行各业。
我们可以看到,在制造业中,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机器人正在取代传统的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服务业中,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技术创新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适应,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注重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只有拥有一支专业、创新能力强的团队,企业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注重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之一。
企业应该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
同时,也需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通过培养和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提升创新能力,产业发展才能跨越一个新的台阶。
三、绿色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发展成为了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往往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这种模式已经无法持续下去。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新的产业发展路径,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例如,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推动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绿色发展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也能够为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和市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四、加强国际合作,开拓全球市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强国际合作,开拓全球市场,是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之一。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进行合作,可以互利共赢,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精选资料
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文献标识码:A如何选择合适的产业发展道路和恰当的制度安排,以加快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的步伐,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江苏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位居前列,但制造业比例偏高、自主创新程度不足、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等结构性问题仍比较突出。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从产业内分工的视角,分析技术创新演进的内在逻辑,提出江苏省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路径与模式,并就相关制度安排提出建议。
一、产品内分工与技术转移(一)产品内分工的特征。
产品内分工理论将分工研究的对象由产品拓展到工序,认为“从原料到最终用户”的供应过程或供应链包含产品设计、品牌创造、制造、营销、支持服务等活动或环节,不同工序或环节可交由不同的厂商在不同的区位完成。
在产品内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供应链主要根据环节控制力的大小来分配创造的价值,这一分配格局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与技术和产品成熟度有关,但与供应链内部环节的位置没有必然联系。
一般来讲,进入壁垒最大的环节也是利润分配最丰厚的环节。
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高新产业,如信息产业,关键部件制造商的控制力比最终产品品牌商的控制力强,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地位也很重要。
对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传统产业,如服装制造业,新技术和新工艺广泛普及,加工制造环节控制力很低,品牌商的控制力占主导地位,零售商的控制力也较强。
其它产业供应链中控制力的分配较复杂,可能介于上述两类产业之间,如汽车制造业,品牌商、设计、关键部件制造商、最终组装环节都享有较强的控制力。
(二)制造业外包的角色定位与固化。
上世纪60年代后全球范围内形成技术密集程度差异明显的分工结构:第一层次,拥有核心技术的美国制造商。
第二层次,拥有关键技术的日本、欧盟制造商。
第三层次,拥有工艺技术的韩国、我国台湾等制造商。
第四层次,拥有熟练劳动力的制造商。
产品内分工起源于要素禀赋结构和价格比例关系的不一致,反过来又通过规模经济强化既有的要素优势,从而有可能固化原有的分工格局。
产业发展深化路径及对策建议
产业发展深化路径及对策建议一、加强技术创新- 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成果向产业化转化。
-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激励企业进行创新。
二、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产业政策引导,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 加强产业链协同,推动上下游企业优势互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高整体竞争力。
三、加强人才培养- 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
- 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产学研结合,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交流,吸引外资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促进国内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
- 推动跨国企业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促进国内企业与跨国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五、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 加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优惠政策和金融支持,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 推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推进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六、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 加强企业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
- 加强市场营销推广,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七、加强金融支持- 加大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供贷款、融资等金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 推动金融创新,发展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为产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支持。
八、加强绿色发展- 推动绿色制造,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 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推广节能环保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
九、加强区域协同发展- 加强区域合作,形成区域产业集群,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竞争力。
-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十、加强市场监管和规范- 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对市场秩序的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分析
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分析摘要: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实现产业生态化的根本途径,在我国实现产业生态化的进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动力来源于产业科技化程度的提高。
本文主要分析我国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提升;策略实现我国产业的生态化,应立足于产业技术创新,大力发展产业科技化。
同时。
将我国产业科技化方向定位于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在资源开采、使用、回收过程中进行的节约型、环保型技术的创造,使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我国产业生态化的重要内容。
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是加强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引进先进技术再创新,建立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与创新机制相配套的服务体系。
一、强调企业应是创新的主体,以企业为主体走自主创新之路是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2000年美国研发投资资金为2653亿美元,其中企业占66%,政府占29%;同年日本研发投资中。
企业占72%,政府仅占19%。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提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产研学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框架。
”这也就意味着我国产业创新的基本思路是:“以企业为主,政府为辅”的科技化发展。
产业技术创新不仅要重视推动企业进行重大创新,而且要更加加强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
世界500强之一的美国吉列公司就是以不断创新谋求发展的典型例子,它多年来不断推出一系列技术创新,从单面刀片、双面刀片,到感应刀架、速锋系列等,推动企业始终站在产业发展的前沿,其速锋3产品就包含35项专利技术,该企业每年给股东创造的价值高达260亿美元。
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技术创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技术创新的过程又依赖于周密的制度安排。
其中不仅包括产生创新的制度,而且包含确定所有权和新式契约。
以及分担外部性风险的制度。
在转轨经济中推动技术创新的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力量是政府的创新政策支持,在此基础上,企业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开发先进技术,发展优势产品,带动产业链条的发展,为企业自身和产业链增加活力,使企业成为技术的研发、应用、乃至受益主体。
中国技术进步的相关政策文件
中国技术进步的相关政策文件中国技术进步的相关政策文件一、导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技术进步对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科技实力日益增强,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和成就。
这些成就的背后,离不开相关的政策文件的指导和支持。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技术进步的相关政策文件对于科技创新和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二、政策文件对于技术进步的引领作用1.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是中国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文件之一。
这个战略纲要提出了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它明确了加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为技术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导向。
2. 高技术产业发展指导意见高技术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是中国政府为了推动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而发布的重要文件。
该文件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引导,包括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高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促进高技术成果转化等内容。
这些政策举措对于推动中国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3.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已经意识到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作用,并且提出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等具体目标。
这一战略的出台,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的创新热情,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潜能,从而推动中国技术进步的不断迈上新台阶。
三、技术进步政策文件的实施效果1. 科技成果转化率持续提升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持续提升。
大量的科技成果得到了成功应用和推广,有效地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诸如高铁、5G等领域的成果,是中国技术进步和政策文件的成功结合的典范。
2. 技术创新主体不断壮大政策文件的不断完善,为技术创新主体提供了更好的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
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日益增强,为中国技术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 技术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政策文件的引领和支持,使得中国技术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产业技术进步必须实行多路径战略
产业技术进步必须实行多路径战略产业技术进步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核心内容,从计划经济时期的“自力更生为主、引进技术为辅”,到1980~1990年代的“以市场换技术”,再到近年的“自主创新”。
但不少论者将这些战略对立起来各执一端,本文作者提出:应充分把握经济全球化机遇,结合我国实际推行多路径技术进步战略,高效低成本地实现产业技术进步目标。
内源与外源发展道路是什么关系发展中国家产业技术进步有三个途径:贸易、投资与自主研发。
贸易方式即购买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投资方式即引进技术较先进的外商直接投资;自主研发则由本国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或研发机构自主创新。
前两种途径属外源式道路;后一种途径属内源式道路。
但对二者关系的界定,涉及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选择。
划分两条道路是按技术来源而非企业性质。
有种误解即说起内源式发展,似乎就是本土企业专利,其实外商投资企业也可成为内源式道路主体。
如其在华设立研发机构搞研发,为其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搞适应性研发,有些技术成果还向其母公司或外国公司出售,这实际上是内源式道路。
本土内资企业也可能是外源式道路主体,内资企业既可是购买境外先进技术的主体,也可是通过合资方式引进具有先进技术的外商投资项目主体。
两条道路各有优劣。
外源式道路的好处一是成本低,引进成本通常是自我研发的三分之至五分之一;二是技术风险低,自主研发不能保证在预定时间和成本中得到成果;三是时间可控,技术获得时限可通过合约限定。
不利之处是有些技术难进口或成本过高,也难形成专利。
而知识产权已成为竞争新手段,必须重视这些不利之处。
内源式道路的好处是可获得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既可用其收取专利费,也是与竞争对手互换专利使用权的筹码,重要的是可提升本国研发能力。
对企业而言,如技术成熟度较高或可获取性强,会采取外源式道路;可获取性不强、难度较大成本也高的尖端技术,自我研发。
对国家而言,当本国产业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时,通过走外源式道路,可在较短时间跨越一些技术台阶,使产业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ﻫ 对国家而言,当本国产业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时,通过走外源式道路,可在较短时间跨越一些技术台阶,使产业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过去20多年我们强调引进外资,强调以市场换技术,就是走外源式道路。但当技术水平与国外最先进技术差距很小时,技术进步难度大大增加,外源式道路成本逐步上升甚至失效。因此对最先进技术,只能走内源式道路。目前我国一些领域技术水平接近国际水平,技术升级遭遇瓶颈,加之知识产权在国际竞争中重要性增加,政府更加强调自主创新,但一些论者因此否定外源式道路的重要性则失之偏颇。 ﻫﻫ 中国应实行多路径技术进步战略。外源式道路还有广阔空间,其仍是快速、低成本的技术进步路径。全球化不断深化也为采取该道路提供新机遇,如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利用境外研发资源。我国应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引进基础上通过自主研发,实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进步目标。 ﻫ
ﻫ 发展中国家产业技术进步有三个途径:贸易、投资与自主研发。贸易方式即购买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投资方式即引进技术较先进的外商直接投资;自主研发则由本国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或研发机构自主创新。前两种途径属外源式道路;后一种途径属内源式道路。但对二者关系的界定,涉及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选择。
划分两条道路是按技术来源而非企业性质。有种误解即说起内源式发展,似乎就是本土企业专利,其实外商投资企业也可成为内源式道路主体。如其在华设立研发机构搞研发,为其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搞适应性研发,有些技术成果还向其母公司或外国公司出售,这实际上是内源式道路。本土内资企业也可能是外源式道路主体,内资企业既可是购买境外先进技术的主体,也可是通过合资方式引进具有先进技术的外商投资项目主体。
充分发挥外商投资对产业技术进步的作用
ﻫ 外商投资企业与东道国本土企业的技术进步到底是什么关系?有两种可能:一是“挤出效应”,即外商投资企业进入,剥夺了东道国企业发展机会;二是“溢出效应”,即外商投资企业进入,带动东道国相关产业技术进步。“溢出效应”主要有以下体现:
示范效应:外商投资企业带来更先进或质量更好的产品,东道国企业近距离模仿使其技术进步;
ﻫ 培育市场需求:外商投资企业将新产品带入东道国,通过广告、市场推广等行为,培育东道国市场需求,外资企业虽得以率先获取东道国市场,但也承担了市场培育成本。东道国企业可充分利用本土需求,开发相应产品,发展新兴产业,提高技术水平。如外资企业率先对我国手机产业提供移动通讯设备和终端,在中国培育起世界第一大移动通讯市场,本土企业迅速跟进,在三、四年时间内,将本土品牌手机市场份额从零提高到50%以上。 ﻫ
产业技术进步必须实行多路径战略
———————————————————————————————— 作者:
———————————————————————————————— 日期:
ﻩ
产业技术进步必须实行多路径战略
ﻫ产业技术进步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核心内容,从计划经济时期的“自力更生为主、引进技术为辅”,到1980~1990年代的“以市场换技术”,再到近年的“自主创新”。但不少论者将这些战略对立起来各执一端,本文作者提出:应充分把握经济全球化机遇,结合我国实际推行多路径技术进步战略,高效低成本地实现产业技术进步目标。 ﻫﻫ内源与外源发展道路是什么关系
两条道路各有优劣。外源式道路的好处一是成本低,引进成本通常是自我研发的三分之至五分之一;二是技术风险低,自主研发不能保证在预定时间和成本中得到成果;三是时间可控,技术获得时限可通过合约限定。不利之处是有些技术难进口或成本过高,也难形成专利。而知识产权已成为竞争新手段,必须重视这些不利之处。 ﻫ
内源式道路的好处是可获得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既可用其收取专利费,也是与竞争对手互换专利使用权的筹码,重要的是可提升本国研发能力。
前后向联系:外商投资企业日益注重采购本地化,为保证产品质量、性能和交货期,会向东道国本土配套企业提供图纸、技术规范与要求,甚至派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将本土企业带入国际分工网络,大大提升本土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关服务业技术水平也得到提高,如高技术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后,对物流效率要求甚高,直接带动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 ﻫﻫ 管理本地化:发展中国家最稀缺资源是国际化管理人才,而管理本地化是跨国公司趋势,客观上为东道国培育和提升人力资源做出贡献。
ﻫ 研发本土化:外商投资的在华独立研发机构已超700家,对本土企业开展研发提供示范。 ﻫﻫ 人员流动:外资企业管理和研发人员流动,会将先进管理水平、技术和“诀窍”扩散给东道国企业,同时培育本土研发能力,人员流动是跨国公司对本土技术溢出最重要途径之一。 ﻫ
构建先进制造平台:发展中国家即使有较强研发能力,也往往因缺乏先进制造平台而使研发成果束之高阁。外资企业大量进入可弥补这一不足,使发展中国家企业将研发能力与先进制造平台相结合,在新兴产业形成竞争力。如大量外商投资企业进入我国IT产业,在珠三角、长三角形成IT产业群,华为、中兴等本土企业致力于自主研发,借助已形成的产业集群,发展为移动通信领域具全球竞争力的新兴设备制造商。如没有外资企业在该地区大量投资形成先进制造能力,中国企业自主研发成果要取得如此成功的产业化,绝非易事。 ﻫﻫ 竞争:竞争对东道国企业的技术进步作用往往被忽略甚至误解,因为“挤出效应”正是通过竞争产生,但竞争恰是技术进步的不竭动力。由于竞争外商投资企业不断带来更先进技术或开发新技术,东道国企业在与其竞争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东道国企业如不能在这种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则这个国家只能实行高保护的进口替代战略,否则一旦开放市场,本土企业会一败涂地。 ﻫ
近年来外商开始对华扩散研发机构。据商务部统计至2004年上半年,全国独立外资研发机构700余家,其对东道国技术进步同样有“挤出效应”和“溢出效应”。其“挤出效应”主要是与国内研发机构争夺人才和研发经费;“溢出效应”主要是吸引海外高端人才、通过人员流动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范、合作研究、培训等方式扩散新技术、管理经验和提升人力资源。目前进一步发挥外资研发机构的“溢出效应”还有很大空间,但现行政策重在吸引外资研发机构来华,忽略了促进与鼓励其“溢出效应”,后者应作为未来政策调整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