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1 .填空题(6分,每空1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俊沉下僚。
(左思《咏史》)
(2)兼葭萋萋, ____________ 。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 。
(《诗经• ______ 》)
(3)东晋陶渊明是一位精神上超脱世俗利害,淡然自足的诗人,在《饮酒》中他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诗句,表达自己身居世间而对争名逐利的官场
冷漠和疏离,获得了宁静的生活。
2 •按要求选择。
(4分)
(1)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作为一条商业通道,“丝绸之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商业贸易上,可实际上,它的历史作用却远
远超出经济交流的。
而今天,“丝绸之路”所经地带又重新成了的所在。
A.界限举世瞩目 B . 界限举足轻重
C.范畴举足轻重
D.范畴举世瞩目
(2)下面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正确的是() (2分)
A. 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碧波竞渡十里欢。
B. 春节:门上桃符耀眼红;江边柳线迎春绿。
端午节:碧波竞渡十里欢;青艾驱瘴千家乐。
C. 春节:碧波竞渡十里欢;青艾驱瘴千家乐。
端午节:门上桃符耀眼红;江边柳线迎春绿。
D. 春节:青艾驱瘴千家乐;碧波竞渡十里欢。
端午节:江边柳线迎春绿;门上桃符耀眼红。
二、阅读理解(70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3-7题。
(15分)
(1)在国外时看到,人们对时事做出价值评判时,总是从两个独立的方面来进行:一个方面是
国家或者社会的尊严,这像是时事的经线;另一个方面是个人的尊严,这像是时事的纬线。
回到国
内,一条纬线就像是没有,连尊严这个字眼也感到陌生了。
提到尊严,英文是" dig nity ",这个词
不仅有尊严之义,还有体面、身份的意思。
(2)中国历史上有过皇上对大臣施廷杖的事,无论是多大的官,都可能受到如此当众羞辱,高官尚且如此,
遑论百姓。
除了皇上一人,没有一个人能有尊严。
有一件最怪的事是,按照传统道德,挨皇帝的板子倒是一种光荣,文死谏嘛。
说白了就是:无尊严就是有尊严。
此话如有任何古怪之处,罪不在我。
到了现在,已经不用见官下跪,也不会在屁股上挨板子,但还是缺少个人的尊严。
(3)每到春运高潮,大家就会在传媒上看到一辆硬座车厢里挤满了人,厕所里也挤了人。
谈到这件事,大家会说国家的铁路需要建设,说到铁路工人的工作难做,提到安全问题,提到所有的方面,就是不提这些民工这样挤在一起,好像一个团,完全没有了个人的尊严——仿佛这件事很不重要似的。
当然,只要民工都在过年时回家,火车总是要挤的;谁也想不出好办法。
但个人的尊严毕竟大受损害;这件事总该有人提一提才对。
(4)另一件事现在已是老生常谈,人走在街上感到内急,就不得不上公共厕所。
一进去就觉得自己的尊严一点都没了。
现在北京的公厕正在改观,这是因为外国人到了中国也会内急。
假如外国人不来,厕所就要臭下去;而且大街上改了,小胡同里还没有改。
北京的某些街道很脏很乱,总要到某个国际会议时才能改观。
不雅的景象外人看了丢脸,没有外人时,自己住在里面也不体面一一这后一点总是被人忘掉。
(5)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我发现自己曾有一种特别的虚伪之处,假如我看到火车上特别挤,就感慨一声道:这种事居然可以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假如我看到厕所特脏,又长叹一声:唉!北京市这是怎么搞的嘛!这其中有点幽默的成份,也有点当真。
我的确觉得国家和政府的尊严受到了损失,并为此焦虑着。
当然,我自己也想要点个人尊严,但以个人名义提出就过于直露,不够体面一一言必称天下,不以个人面目出现,是知识分子的尊严所在。
当然,现在我把这作为虚伪提出,已经自外于知识分子。
但也有种好处,我找到了自己的个人面目。
但中国忽视个人尊严,却不是我的新发现。
从大智者到通俗作家,有不少人注意到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现象:罗素说,中国文化里只重家族内的私德,不重社会的公德公益,这一点造成了很要命的景象;费孝通说,中国社会里有所谓"差序格局",与己关系近的就关心,关系远的就不关心或少关心;结果有些事从来就没人关心。
龙应台为这类事而愤怒过,三毛也大发过一通感慨。
指出这个现象的人,或是外国人,或曾在国外生活过,又回到了国内。
没有这层关系的中国人,对此浑然不觉。
环境脏乱的问题,火车拥挤的问题,社会秩序的问题,人们倒是看到了。
但总从总体方面提出问题,讲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尊严。
其实这些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削我们每个人的面子一一对此能够浑然无觉,倒是咄咄怪事。
(6)人有无尊严,有一个简单的判据,是看他被当作一个人还是一个东西来对待。
这件事有点两重性,其一是别人把你当做人还是东西,是你尊严之所在。
其二是你把自己看成人还是东西,也是你的尊严所在。
挤火车和上公共厕所时,人只被当身体来看待。
这里既有其一的成份,也有其二的成份;而且归根结蒂,和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
(7)说来也奇怪,中华礼仪之邦,一切尊严,都从整体和人与人的关系上定义,就是没有个人的位置。
我的想法是:一个人独处荒岛而且谁也不代表,就像鲁滨孙那样,也有尊严,可以很好的活着。
这就是说,个人是尊严的基本单位。
知道了这一点,火车上太挤了之后,我就不会再挤进去而且浑然无觉。
有删减)
3•阅读第(1 )段,请写出“独立” 一词在文中的含意。
(2分)
4 •选择题: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看法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以春运高峰民工在车厢内拥挤处境为例,指出完全没有个人尊严是很重要的事。
B•作者认为北京公厕与街道景观的改善是管理者顾及城市和国家在外人眼中的印象,而不是国人
个体的尊严。
C.作者说“找到自己的个人面目”的意思是我看到了自己曾经的虚伪。
D•“人”和“东西”是区分有无个人尊严的判断依据。
5•阅读第(4)段,请概括“一个中国特色现象”的实质。
(2分)
6 •结合全文,阐述第(2 )段中作者论说古代中国的内容在文中的作用。
(5分)
7 •从全文来看,以下对文章内容与结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本文开头作者阐明对时事作出价值评判的两个方面既有国家和社会尊严,也有个人的尊严。
以此明确个人的尊严在价值判断中应有的位置。
B. 作者列举的现代中国社会缺少个人尊严现象多是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例,这些事例不仅论证国人缺少个人尊严的观点,也具有唤醒国人正视问题的启蒙作用。
C. 作者通过比较一些学者和作家评价中国社会特有的现象论断,认识到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造成国人认识个人尊严问题的阻碍。
D. 文章最后,作者强调个人是尊严的基本单位。
所谓“基本”,指的是一切尊严的定义除了从整
体和人与人的关系上定义,还必须从个人上定义。
(二)阅读下文,完成8—11题。
(17分)
马缨丹翻身
林清玄
(1)台北市区的安全岛上,行人道旁,开满了一大片紫的、黄的、白的、红的小花,繁华美丽。
(2)近一看,才发现是马缨丹花,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马缨丹竟已弥漫了整个城市。
⑶马缨丹攻略了城市,使我感到惊奇,那是因为马缨丹原是乡间极为粗贱的花,蔓生于田野、
坡地与林间,虽然它的花朵很美,有如散落的小星星;它的花期很长,从春天可以一直开到冬天
但是,它一向不为人喜。
⑷马缨丹不受欢迎,有很大部分来自它的名字。
在乡下,我们叫它“死人花”,那是因为马缨丹
的花会发出一种怪味,似香非香,又经常盖满了坟地。
其次,是它的生命力太强了,稍不留意,就会抢去作物的生机,对于这种除之不尽的花,乡人都会感叹地说:“有够臭贱!”
⑸像马缨丹这种花,在台湾乡下是不登大雅之堂,既不会被植于花园,也不会被种于庭院。
⑹与马缨丹一字之差的金合欢,又叫做“马缨花”,待遇是大有差别的。
乡下人认为,有如烟
火盛放的金合欢,充满了喜气;而同样盛放如烟火的马缨丹,则充满了秽气。
⑺马缨丹不管别人的眼光,自兴自谢,犹枯犹荣。
⑻小的时候,我对这些被人离弃的花,有着难言的同情,常常剪下满满的小花,丢入庭前的水
缸,水缸霎时热闹,映着天光云影,使我不禁为那不凡的美而痴了。
⑼美丽的马缨丹只有天地,没有是非。
俗人俗眼看这种花,只是泄露了自己的粗鄙,于马缨丹又有何损失呢?
⑽在城市里,我经常漫步于马缨丹盛开的街头,这使我感到喜悦,也感到澄明。
喜悦的是,马_ 缨丹终于翻身了,曾有更多更多的人欣赏到马缨丹的美,趋近一闻,它有独具的味道,非香是香,在强调风格与自我的城市,马缨丹的确是风格独具、自我强烈的花。
(11)使我感到澄明的是,时间与空间的对待并不是单一而绝对的。
三十年前的乡间看见的,是粗
贱丑怪;三十年后的城市,却是繁华美丽的。
我们的人生不也是这样吗?在某一个___________ 的美与价值被忽略了;但只要我们坚持着美与价值,在另一个时间点上,我们的光辉就会确立。
在某一个空间上,被视之为怪的,像竹林七贤、扬州八怪,历经千年之后,人们才大梦初醒,看见他们的先知。
(12)内心澄明的人,不会为一时一地的评价,或一时一地的曲解,而改变自己美好的初衷。
千山飞越、万里孤鸿。
在旅途上,人们往往要从缥缈的鸿影、雪泥的鸿爪去意见鸿,但能意见者众,能意会者寡;能一瞥者多,能惊鸿者少。
(13)有人欣赏,我能站在都城最热闹的街头,与人心心相印;无人欣赏,我也能站在最孤寂的荒地,与天地精神相照。
(14)
我是一枝非凡的马缨丹,有的人认为我不宜供养佛堂,我知道那是他们的鼠目蛙见;我不在_______________ 佛堂供养,我在山间供养,佛无所不在,无分别见。
(15)我是一枝美丽的马缨丹,有的人认为我不能作为情人爱的信物,我知道那是他们的意韵不足;
我不成为花束做信物,我立于永恒之河边见证。
(16)我是一枝清雅的马缨丹,有的人认为我不宜作为茶道的瓶花,我知道那是他们的道未会通; ________________ 我不只在花瓶、不只在茶堂,在天地的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清雅。
(17)或者叫我马缨丹,或者不是。
(18)我是散落的点点繁星,你走过的风中,一直都有我的消息!
8. 本文“马缨丹翻身”的说法贴切生动,请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9•联系全文,分析第(4)段在文中的作用。
(4分)
10. 根据对第(11)段划线句的理解,从古今中外名人中举一例进行分析。
(5分)
11. 本文结尾使用人称转换,作者借马缨丹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4题。
(8分)
严郑公①宅同咏竹杜甫
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
②箨(tu o):笋壳。
③帙(zh 1):包书的布套。
12. 本诗就体裁而言,属于_______________ 诗。
(1分)
13. 对这首诗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新发之竹,作者化静为动,用“含”、“出”把竹的生长过程写活。
B. 颔联选取竹色”给人的感受,着力写竹阴的凉爽怡人,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竹荫中,品着清凉的美酒。
C. 前两联从视觉角度写竹,颈联增加了嗅觉角度的描摹,都表达了对竹的赞美。
D. 本诗写物抒怀都紧扣竹的特点,风格上体现了杜甫一贯的沉郁顿挫的诗风。
14.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鉴赏这首诗最后一联的艺术手法
以及表达的情感。
(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15-18题。
(15分)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⑴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
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⑵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⑶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
⑷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
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飨饔以劳吏者,
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⑸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名我固当_______________ (2)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
A. 驼业种树
B. 病偻,隆然伏行
C. 旦视而暮抚
D. 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不同的一项是()(3分)非有能硕茂之也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17. 把第(4)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
吾小人辍飨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18•柳宗元在散文创作中主张“以文明道”,要求文章反映现实,富于革除时弊的批判精神。
联系第(3 )、(4 )段,分析本文是如何由种树联系现实的。
(5分)
(五)阅读下文,回答19—22题(15分)
冷泉亭记
白居易
⑴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
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
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⑵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
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醒,起人心情。
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
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
矧又潺湲洁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
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⑶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
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兀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兀藇最后作此亭。
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
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
故吾继之,述而不作。
⑷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①四封:四边疆界。
②领郡者:担任州刺史的人。
③相里君造:姓相里,名造。
19 •本文体材为“记”,请写出初中课文中所学的一篇“记”______________ 。
(2分)
20 •阅读第⑵段,请赏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
21 •根据文意,请分层概括冷泉亭“最杭州甲灵隐”的原因。
(5分)
22•本文题为《冷泉亭记》而在文末写“虚白亭”等四亭,简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4分)
三写作(70分)
23 •随着国门打开,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强,现代生活方式层出不穷;传统生活方式面临种种挑战,人们处于难以抉择的境地。
对“传统生活方式面临种种挑战”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1. (1)世胄蹑高位(2)白露未晞在水之湄秦风(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 (1)D (2)A
二、
(一)
3.对时事作出价值评判的两个方面,地位同等,但不可相互取代。
4.C
5. 一个有中国特色现象的实质是体面是给外国人的,国人有尊严的生活被轻视。
6.作者以古代中国大臣当众受廷杖羞辱,丧失个人尊严和“文死谏”的无尊严反是有尊严的政治现象,论证中国人不论贵贱都少有个人尊严的观点。
(2分)结构上,自然引出现代社会的问题,古
今形成比较,(1分)从而说明缺少个人尊严是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影响深远,致使国人习以为常,
对待个人尊严麻木无觉。
(2分))
7.D
(二)
8. 运用了拟人手法。
马缨丹过去被视为粗贱秽气、难登大雅之堂,现在却受到人们喜爱,种满台北市区。
生动形象地将马缨丹的际遇拟作起伏的人生,表达了作者的唏嘘。
9. 说明马缨丹不受欢迎的原因。
行文结构上欲扬先抑,先写人们过去对马缨丹的厌弃不屑,为下文表达对马缨丹的喜爱赞美之情蓄势。
10. 举例正确1分(如举“竹林七贤”、“扬州八怪”,必须具体到个人)。
分析扣住其在某个时空点上,价值被忽视埋没,时移世易之后价值被肯定(分析准确详细3分;仅照搬原文说理语句,人物
事例不展开1分)。
11. 追求清雅澄明脱俗的美好内心世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和曲解;坚持自我,不改初衷。
12. 律诗/ 近体诗
13. D
14. 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1 分),借惜竹表达应当尊重天性,顺应物性之自然(1 分);希望统治者呵护人才,让人才得以施展抱负(也可以理解为作者以竹自况,期待朝廷能提携自己,使自己能实现报国的理想)(2 分)
五、15. (1)确实,的确(2)大概
16. A
17. 我们老百姓停止吃饭来慰劳公差尚且没有空,又用什么来使我们的生产繁荣、使我们的生活安乐呢?所以就困苦又疲乏了。
(得分重点:飧饔、何以、蕃、安、病)
18. 本文运用类比手法,借郭橐驼谈种树之法在于顺应树木生长的规律,类比到为政治民应顺应民意,使民修养生息。
借“他植者”过于殷勤的种树方法最终失败,类比官吏们繁政扰民的现实,表达了强烈的讽刺和批判。
(五)
19.《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三篇任写其一。
20.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游者在冷泉亭中可得亲水之乐,表达作者对亭中悠闲逸乐生活的欢喜。
21.冷泉亭的草木茂盛,泉水清冷,令人神清气爽;奇佳的地理位置,使游者得亲水之乐,寄托高洁超脱的志趣;清冷柔滑的泉水,使人见之去俗。
22.从宏观上揭示冷泉亭的美妙,说明冷泉亭和其它四亭相望,构成不能再有任何增减的佳境也借此说自己作为地方官不再建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