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古典国际贸易理论(201009)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章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68a066a202d276a200292eb3.png)
B国
1
2
假设3: A、B两国对产品X和Y的需求量分别是: X产品 A国 B国 合计 1 1 2 Y产品 1 1 2
根据假设2 满足上述需求量的劳动量
X产品 6 1 7 Y产品 4 2 6 合计 10 3 13
A国 B国 合计
假设4:
A、B两国的劳动存量分别为10和3。 则两国国内的两种市场均同时分别达到均衡。
X产品 A国 1 Y产品 1 合计 2
B国
合计
1
2
1
2
2
4
小结:
按照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如果劳动存量固定 且充分就业,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就能增 加供给量和消费量,提高社会福利。 如果劳动存量固定且供给量和消费量不变,社 会福利不变,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就能节 约劳动量。
思考题:
假设1:世界上只有A、B两个国家,且只能生产X 和Y两种商品 假设2: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前,A、B两国生产 单位产品X和Y所耗费的劳动量分别为: X产品 A国 6 Y产品 4
4、实行对外贸易垄断。
五、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1、重商主义认为商品不是财富,金银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而且金
银就是货币,货币就是金银。
2、重商主义认为财富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奖出限入”的国际贸 易政策是财富增值的源泉。
3、重商主义只研究如何从国际贸易中获得金银,而没有探讨国际贸易
产生的原因,以及能否给本国及他国带来实际利益等问题。 4、重商主义主张政府实行严格管制的贸易政策,限制了国际贸易的广 泛开展。
持假设检验,但到了1959年,这一关系有所削弱。
三、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贡献:将自由贸易理论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db8ee523c1ec5da50e270b2.png)
二、绝对利益说的图形解释
Tw
Y’
C
进口(X)
D’
Y
Y0
Y1
A
出口(X) D
Y0 ’
出口(Y)
Ⅱ
Ⅱ I
进口 (Y)
C’
Y1 ’
A’
B
I
X0 ’ X2
Tw
O
X1 A国情况
X0
X
O
X’
B国情况
假设A国与B国各生产X与Y产品。左图为A国的基 本情况,右图为B国基本情况。图形表明,当两 国发生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后,两国的生产点和 消费点出现了空间上的分离。 A国的产业优势在于生产、出口X产品,B国产业 优势则在于生产、出口Y产品。因此A国使用全部 资源生产X产品,并用X产品按照国际交换比率Tw 交换Y产品进行消费。
中国和美国的生产成本( a Lj ) 大 米 ( aLR) 小 麦 ( aLw ) 中 国 美 国 1.0 1.25 2.0 1.0
从生产成本的角度来说,每吨大米在中国只要1个单位的劳动投 入,在美国则要1.25个单位。相反,每吨小麦在中国需要2个单 位的劳动投入,在美国只要1个。在表中,我们分别用 aLR 和 aLw来表达中美两国单位大米和单位小麦生产中的劳动要素投入, 即生产成本。
2、生产成本 即用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要素投入数量来衡量。 L 单位产品j的生产成本(劳动使用量)可用 a Lj Qj 表示。
如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中,一国单位产量所需的要 素投入低于另一国,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 对优势。
两国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量
两国的劳动生产率
A国
X的劳动投入量 Y的劳动投入量
即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
国际贸易(2古典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2古典贸易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540e6fe08a1284ac85043d5.png)
一、提出人及基本思想
(一)代表人物 亚当·斯密(1729-1790) 《国富 论》 (二)基本思想
每一国家都应生产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 用这种产品去交换本国所需但生产处于绝对劣势的产 品,贸易双方都会从中获利。
二、绝对优势的:衡量标准
(1)劳动生产率高: 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Q/L大
1 1
前
合计
2
分 工
英国 葡萄牙
2.125
后
合计 2.125
贸 易
英国
1
后 葡萄牙 1.125
所需劳动人数 (人/年) 120 80 200
170 170
毛呢产量 所需劳动人数 (单位) (人/年)
1
100
1
90
2
190
2.2
220
2.2
220
1.2
1
各国资源:单位劳动时间
分 单位时间小麦产量(公斤)
(2)生产成本低: 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投入的资源L/Q 小
三、基本假设
● 生产中唯一要素是劳动; ● 两个国家、两种同质产品,各自有占绝对优 势的产品; 2×2模型 ● 机会成本不变; ● 没有交易成本; ● 要素和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实行自由贸易。
四、绝对优势理论分工示例
国家
布产量 (单位)
分 工
英国 法国
1 1
前 合计
2
分 工
英国 法国
4
后 合计
4
国际 英国
2
交换 法国
2
所需劳动 (小时数)
6 4 10
16 16
酒产量 (单位)
1 1 2 4
4 2
2
所需劳动 (小时数)
国际经济学古典国际贸易理论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古典国际贸易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c020c7227916888486d7fd.png)
每增加一单位的C ,所必须放弃的W 均相等。
C
图 1-2 机会成本不变
第29页/共42页
机会成本递增
Wபைடு நூலகம்
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
单位的某种产品,所
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
品的数量逐渐增加,
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
本递增,此时PPC为
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
C
图1-3 机会成本递增
第30页/共42页
机会成本递减
W
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 单位的某种产品,所 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 品的数量逐渐递减, 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 本递减,此时PPC凸 向原点。
第16页/共42页
两种产品多个国家
我们仍假设有两种产品(布和小麦),但许多国家(N个) 都能生产这两种产品,那么按照比较优势,哪些国家应该出口布, 哪些国家应该出口小麦?
为了确定比较优势,我们将各自生产布的相对成本从小到大进 行排列(aLc/ aLw)1< (aLc/ aLw)2 <……< (aLc/ aLw)N。
劳动是唯一的投入,我们用aLi来表示中国生产第i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单位 成本)。a′Li为美国生产第i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我们将中国生产这些产品的相对劳 动生产率(a′Li/aLi)从高到低排列起来:
(a′L1/al1)> (a′L2/aL2) >……> (a′LM/aLM) 中国和美国的工资率分别是W和W′。如果waLi<w′a′Li,即(a′Li/aLi)〉 (W/W′),中国具有生产产品i的比较优势。
第6页/共42页
基本观点
各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 ,各国应该将其资源集中生产并出 口其具有 “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 品 ,则各国资源都能被最为有效地利用,每一个国家都能从中 获利。 国际贸易的利益是“非零和”。因此,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反对国家对外贸的干预,认为自由贸易能有效地促进生产的发 展和产量的提高,一切限制贸易自由化的措施都会影响国际分 工的发展,并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福利。
第2章 古典贸易理论
![第2章 古典贸易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a50cf6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2.png)
对优势参与国际竞争,而不致淘汰。这为发 展中国家对外开放提供了理论指导。
3.说明互利和等价交换是不同的概念
等价是具体的交换比例, 互利≠等价。互 利是面的概念, 等价是点的概念。
比较成本理论的局限性
(一)所依赖的前提条件过于严格(所谓九大假定) ①两种产品两个国家模型(2×2模型); ②坚持劳动价值论, 假定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 ③生产是在成本不变情况下进行(无规模经济); ④没有运输费用; ⑤国内生产要素充分自由流动, 而国际间不能, 生产 要素充
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学说
要通过对外贸易来积累金银货币财富, 就必须保 持贸易顺差。重商主义者在国际贸易学说史上首创了 国际贸易收支差额理论, 并着重分析了这个问题。
重商主义者认为, 在金属货币时代, 只有发生贸 易顺差, 才能使外国的金银财富流入国内。他们还认 为, 只有通过对外贸易使金银货币发生净流入, 才算 是获得了贸易利益。
比较优势的衡量或决定的方法:
相对劳动生产率(高的就具有比较优势) 产品A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产品A的劳动生产 率/B的劳动生产率
相对成本(低的具有比较优势) 产品A的相对成本=单位产品A的要素投入量/ 单位B的要素投入量
比较成本理论
英国 葡萄牙
呢绒 100
90
酒 120
80
机会成本、相对价格定义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西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经历 三个发展阶段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阶段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阶段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阶段
一、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 二、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三、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四、多个国家或多种产品贸易模型
重商主义是15~17世纪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
期代表商重业商资本主利义益的的经保济护思想贸和易政策学体说系。
3.说明互利和等价交换是不同的概念
等价是具体的交换比例, 互利≠等价。互 利是面的概念, 等价是点的概念。
比较成本理论的局限性
(一)所依赖的前提条件过于严格(所谓九大假定) ①两种产品两个国家模型(2×2模型); ②坚持劳动价值论, 假定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 ③生产是在成本不变情况下进行(无规模经济); ④没有运输费用; ⑤国内生产要素充分自由流动, 而国际间不能, 生产 要素充
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学说
要通过对外贸易来积累金银货币财富, 就必须保 持贸易顺差。重商主义者在国际贸易学说史上首创了 国际贸易收支差额理论, 并着重分析了这个问题。
重商主义者认为, 在金属货币时代, 只有发生贸 易顺差, 才能使外国的金银财富流入国内。他们还认 为, 只有通过对外贸易使金银货币发生净流入, 才算 是获得了贸易利益。
比较优势的衡量或决定的方法:
相对劳动生产率(高的就具有比较优势) 产品A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产品A的劳动生产 率/B的劳动生产率
相对成本(低的具有比较优势) 产品A的相对成本=单位产品A的要素投入量/ 单位B的要素投入量
比较成本理论
英国 葡萄牙
呢绒 100
90
酒 120
80
机会成本、相对价格定义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西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经历 三个发展阶段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阶段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阶段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阶段
一、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 二、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三、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四、多个国家或多种产品贸易模型
重商主义是15~17世纪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
期代表商重业商资本主利义益的的经保济护思想贸和易政策学体说系。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54829989eb172ded63b7d8.png)
国际经济学
王丽荣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对外贸易理论 绝对利益理论 比较利益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
比较利益理论的现代经济学分析
2
重商主义
❖ 在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土地已经不是社 会财富的根本代表,重商主义认为,金钱是唯 一的社会财富象征,除了开采金、银矿之外, 只有国际贸易是一国增加财富的重要来源,因 为国内贸易只是现有财富在不同国人之间的分 配,一个国家为了发展生产,发展贸易,就应 该实行国家干预经济,鼓励贸易顺差的发生。 因此,重商主义认为,财富产生于流通领域。
5
第一节 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 “裁缝不想自己制作鞋子,而向鞋匠购 买…….如果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是理性的, 那么整个国家的行为就很难是荒唐的。如果 一个国家能以比我们低的成本提供商品,那 么我们最好用自己有优势的商品同他们交 换。 ”
当.斯密,1776
—— 亚
6
背景知识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其代表
4
英国
1 5
11
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绝对优势理论只能解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之 间的贸易。绝对优势理论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 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 在生产上与贸易伙伴相比处于绝对优势。那么如 果美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 英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有绝对劣势,英、美 之间还会不会产生贸易呢?如果两国发生贸易, 英国能不能从贸易中获利呢?贸易利益从何而来? 绝对优势理论回答不了这些问题。
3
重商主义
“就象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 钱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 邻居”
——恩格斯
4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 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 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 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 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
王丽荣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对外贸易理论 绝对利益理论 比较利益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
比较利益理论的现代经济学分析
2
重商主义
❖ 在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土地已经不是社 会财富的根本代表,重商主义认为,金钱是唯 一的社会财富象征,除了开采金、银矿之外, 只有国际贸易是一国增加财富的重要来源,因 为国内贸易只是现有财富在不同国人之间的分 配,一个国家为了发展生产,发展贸易,就应 该实行国家干预经济,鼓励贸易顺差的发生。 因此,重商主义认为,财富产生于流通领域。
5
第一节 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 “裁缝不想自己制作鞋子,而向鞋匠购 买…….如果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是理性的, 那么整个国家的行为就很难是荒唐的。如果 一个国家能以比我们低的成本提供商品,那 么我们最好用自己有优势的商品同他们交 换。 ”
当.斯密,1776
—— 亚
6
背景知识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其代表
4
英国
1 5
11
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绝对优势理论只能解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之 间的贸易。绝对优势理论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 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 在生产上与贸易伙伴相比处于绝对优势。那么如 果美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 英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有绝对劣势,英、美 之间还会不会产生贸易呢?如果两国发生贸易, 英国能不能从贸易中获利呢?贸易利益从何而来? 绝对优势理论回答不了这些问题。
3
重商主义
“就象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 钱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 邻居”
——恩格斯
4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 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 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 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 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
第二章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章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8e8080de87101f69e3195bd.png)
国际贸易
第二节 相对技术差异论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商品
国 家 美国 中国 6 4 1 2
小麦(蒲式耳/小时) 布(码/小时)
美国:小麦生产上 有比较优势 中国:布有比较优势
美国,小麦的机会成本 2 / 3单位的布 是 (即在美国单位小麦 2/3单位布) 1
中国,小麦的机会成本 是1单位小麦 2单位布
小麦的机会成本 减少的布产量 增加的小麦产量
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本时,该国
在该商品生产上就有比较优势(在另一种商品上有比较 劣势)。
国际贸易
第二节 相对技术差异论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商品 国 家 美国 6 4 中国 1 2
小麦(蒲式耳/小时) 布(码/小时)
上表: 美国小麦的机会成本 ?中国小麦的机会成本? 美国布的机会成本?中国布的机会成本? 美国应生产并出口?中国应生产并出口?
国际贸易
第一节 绝对技术差异论
—— 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
举例:假设两国具有相同的劳动人数100
国家 劳动
商品 小麦(蒲式耳/小时)
布(码/小时) 小麦(蒲式耳) 布(码)
美国
6 4 600 400
中国
1 5 100 500
生产率
拥有
的产品
两国各存在绝对优势 美国:小麦
中国:布
国际贸易
第一节 绝对技术差异论
美国与中国:布的机会 成本分别是 3/2、 1/2
国际贸易
第二节 相对技术差异论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固定成本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一国使用其所有资源和最 佳技术时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的各种组合。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0986d7c011ca300a6c390bb.png)
动,但不可在国际间流动
(5)交易双方成本不变,即规模收益不变 (6)收入分配不受贸易的影响 (7)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是静态的
理论的内容
分工前 呢绒 英国的劳 动投入 葡萄牙的 劳动投入 总产量 100 90 2单位 酒 120 80 2单位 2.2单位 呢绒 100+120=220 80+90=170 2.125单位 分工后 酒
限制外国制成品的输入、鼓励原材料进口和本国制成 品输出以获取金银;
通过国家干预和贸易管制保护和扶植本国制造业的发 展,阻止外国制成品进入本国市场。
重商主义的政策实践
在重商主义时代,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国 家都推行过重商主义的政策,相继实现了赶超并成为
世界强国
1.贸易限制 2.航海法案 3.殖民地体系 4.扶植民族工业
PW=1/4
(2)国际均衡相对价格的一般均衡分析
甲国提供曲线
PW=1
C’ H
E
I
PW=1/2
乙国提供曲线
O
G
C
D
2.4.4
贸易条件
(1)贸易条件的含义
贸易条件,是一国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
价格的比值。通常情况下,贸易条件是以价格指 数表示的,叫做贸易条件指数。 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贸易利益大小的重要指 标,也是反映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的重要指标。
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
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李嘉 图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 论中的精华,使古典经济学 达到了最高峰。是英国资产
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
代表和完成者。
2.3 比较优势理论
2.3.1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2.3.2
2.3.3
国际贸易学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学古典国际贸易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ffbc96ad4d8d15abf234ee6.png)
100
175 +25
200
整理课件
9
三、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1)揭示了社会分工及国际分工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 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
(2)各国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生产,然后进行国际贸 易,都可获利,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动 机及目的。
(3)国际交换是建立在商品价值,即劳动价值基础上的。
整理课件
3
二、绝对优势理论的模型分析
1.基本假设:
(1)2x2x1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要素)。 (2)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3)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 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 (4)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可以在国内不 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5)规模报酬不变。 (6)完全竞争市场。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产品 的平均生产成本,无经济利润。 (7)无运输成本。 (8)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
25
25
100 100 50
25
100+?
17
17
150 150
17+? 300 150
42
42
250 250 42+8 50
250+50 300
整理课件
15
整理课件
16
整理课件
17
3.李嘉图理论的基本要点
(1) 李嘉图理论发展了斯密关于国际分工的原则,肯 定了国际分工的必要性。
(2) 按照“两优取重,两劣择轻”的原则来进行生产 分工和交换双方都能获得最大的贸易利益。
8
表2-2 绝对优势下贸易的福利影响
英国 法国 世界
封闭经济
开放经济
国际经济学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72f3f4f3700abb68a882fb04.png)
“裁缝不想自己制作鞋子,而向鞋匠购买 …….如果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是理性的,那 么整个国家的行为就很难是荒唐的。如果一个 国家能以比我们低的成本提供商品,那么我们 最好用自己有优势的商品同他们交换。 ” —— 亚当.斯密,1776
一、背景知识
斯密所处的时代背景是:英国 资产阶级的原始资本积累已经 完成,经济力量得以壮大,不 再需要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重商主义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 的自由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 的资产阶级要求实现自由竞争 和自由贸易。 斯密的学说正是当时英国资产 阶级经济利益和政治主张的反 映。
小麦消费量 英国 120
布的消费量 200
美国
120
200
五、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绝对优势理论只能解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之间的
贸易。绝对优势理论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一国要参加 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贸易伙伴 相比处于绝对优势。那么如果美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 具有绝对优势,而英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有绝对劣势 ,英、美之间还会不会产生贸易呢?如果两国发生贸易, 英国能不能从贸易中获利呢?贸易利益从何而来?绝对优 势理论回答不了这些问题。
1.主要论点
(1).财富就是金银,金银是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唯一 尺度; (2). 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获得金银 , 而获得金银的重要 手段是对外贸易; (3).对外贸易要最大限度地追求顺差,使金银流入国内。
2.贸易政策 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采取奖出限入政策, 发展本国工业,扩大出口;通过关税和其它保 护措施限制制成品的进口,严格货币发行,限 制金银外流,从而达到贸易顺差。
小 麦
60 50 40 30 20 10 0
布
0 20 40 60 80 100 120
一、背景知识
斯密所处的时代背景是:英国 资产阶级的原始资本积累已经 完成,经济力量得以壮大,不 再需要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重商主义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 的自由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 的资产阶级要求实现自由竞争 和自由贸易。 斯密的学说正是当时英国资产 阶级经济利益和政治主张的反 映。
小麦消费量 英国 120
布的消费量 200
美国
120
200
五、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绝对优势理论只能解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之间的
贸易。绝对优势理论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一国要参加 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贸易伙伴 相比处于绝对优势。那么如果美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 具有绝对优势,而英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有绝对劣势 ,英、美之间还会不会产生贸易呢?如果两国发生贸易, 英国能不能从贸易中获利呢?贸易利益从何而来?绝对优 势理论回答不了这些问题。
1.主要论点
(1).财富就是金银,金银是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唯一 尺度; (2). 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获得金银 , 而获得金银的重要 手段是对外贸易; (3).对外贸易要最大限度地追求顺差,使金银流入国内。
2.贸易政策 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采取奖出限入政策, 发展本国工业,扩大出口;通过关税和其它保 护措施限制制成品的进口,严格货币发行,限 制金银外流,从而达到贸易顺差。
小 麦
60 50 40 30 20 10 0
布
0 20 40 60 80 100 120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经济学-华南师范大学,彭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经济学-华南师范大学,彭](https://img.taocdn.com/s3/m/fd7318dab7360b4c2f3f6449.png)
三、政策主张
1、货币政策 2、奖出限入政策 3、保护关税政策 4、扶持本国幼弱工业的政策
四、对重商主义主义的评价
❖ 积极意义: 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的确立与发展提供了前提。
❖ 不足之处: 1.贸易建立在一国之所得,必为另一国之所失
的基础上即零和博弈(Zero-sum Game) 国际贸易关系是不可能长期发展的。因此, 这种解释是相当原始和粗陋的。 2.未从根本上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基础
二、基本观点
1、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 都是为了攫取金银,一个国家富裕的程度和实力的 大小的唯一标志是金银等贵金属的多少。两种方式
2、财富来源于流通领域。 安徒安·德·孟克列钦说:货币是军事的神经,黄金
比铁更有威力,所以大国都在寻找获得黄金的办法, 并且证明获得黄金最重要的方法是商业。 3、多卖少买,奖出限入,保持贸易顺差,是获得财富 的基本原则。鼓吹经济民族主义,实施扩张战略。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 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 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 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 分配。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解: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斯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理论评价与比较以及比较利益的分解
(一)绝对利益说的基本概念
❖ 在某一种商品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劳 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 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体,则一国在 这种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 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 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 绝对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 好处。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1f1a03d050876323012123c.png)
至贸易后的E、E,,表明两国的经济福利水平均有所提高, 这是贸易带来的利益。
按照李嘉图模型,由于机会成本不变,国际贸易导致完全 专业化分工。
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不会出现完全专业化 的问题。即生产均衡点不会落在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端点 这一特殊情况。
四、贸易利益的分解
一国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可划分为两部分,即从交换中所获 得的利益和从专业化生产中获得的利益。
第二节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 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23)
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人物,李嘉图与斯密一样,主 张自由贸易,认为每个人在自由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会自
然而然地有利于整个社会。
1817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一、理论观点
大卫.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理论观点,认为国际分工和 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各国应按照“ 两利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分工和交换,即每个国 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 劣势的产品。
李嘉图比较成本论的核心 两优取其重,两劣择其轻。
贸易后一般均衡的图形解释
A国基本情况 Y
B国基本情况 Y 进口X D,
TW
出口(X)
C Y0
D Y1’
C,
Y1
进口(Y)
0 X1
X0
X 0 X1’
X
Y B进口X
B,
B出口Y
B
C A出口X
A
A进口Y
0
A,
X
贸易利益理论分析图
第三节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边际机会成本不变:指增加任一单位某种产品的生产所必须放弃 的另一种产品数量均相同,不论产出为多少。----在生产实践中, 极为少见。
按照李嘉图模型,由于机会成本不变,国际贸易导致完全 专业化分工。
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不会出现完全专业化 的问题。即生产均衡点不会落在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端点 这一特殊情况。
四、贸易利益的分解
一国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可划分为两部分,即从交换中所获 得的利益和从专业化生产中获得的利益。
第二节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 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23)
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人物,李嘉图与斯密一样,主 张自由贸易,认为每个人在自由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会自
然而然地有利于整个社会。
1817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一、理论观点
大卫.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理论观点,认为国际分工和 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各国应按照“ 两利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分工和交换,即每个国 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 劣势的产品。
李嘉图比较成本论的核心 两优取其重,两劣择其轻。
贸易后一般均衡的图形解释
A国基本情况 Y
B国基本情况 Y 进口X D,
TW
出口(X)
C Y0
D Y1’
C,
Y1
进口(Y)
0 X1
X0
X 0 X1’
X
Y B进口X
B,
B出口Y
B
C A出口X
A
A进口Y
0
A,
X
贸易利益理论分析图
第三节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边际机会成本不变:指增加任一单位某种产品的生产所必须放弃 的另一种产品数量均相同,不论产出为多少。----在生产实践中, 极为少见。
第2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2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c7c4c6f783e0912a2162a64.png)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特点
资本积累的血腥性 (圈地运动)
Company
Logo
搭便车问题free rider)
财富仿佛就是来自贱买贵卖 (拜金主义)
Copyright © by ARTCOM PT All rights reserved.
6
www.art-com.co.kr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发展简表
大米
α
Lj
小麦
= L / Qj
中国 美国
1=100人/100 2 =100人/ 吨 50吨 √ 1.25 1
所以中国应专门生产大米,用其中 √ 的一部分和美国交换小麦,美 国应专门生产小麦,用其中一 部分和中国交换大米。 假设:封闭经济下每个国家的劳动资源
重商主义 绝对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Company
Logo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自由竞争时期——垄断时期——二战结束至70年代中期左右——70年代中期至今
超保护贸易理论
对H—O模型的发展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保护贸易
自由贸易
保护贸易
自由贸易
保护贸易
Copyright © by ARTCOM PT All rights reserved.
12
Copyright © by ARTCOM PT All rights reserved.
www.art-com.co.kr
二、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Company
Logo
什么是分工?
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指各国之间的劳动 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超出国家界限的结果。国际分 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4月9日星期四
❖ 一个蜜蜂的王国,最初追求豪华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结果社会 兴旺,百业昌盛。后来蜜蜂改变了生活习惯,过着俭朴的生活,于是 社会凋敝,经济衰退。“手工业者——不再有人订货;艺术家、木工 、雕石工——全部没有工作而身无分文。”孟德维尔公开反对政府强 行节俭,认为政府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管理每一个人的消费支出,抑 制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范围,致使产品供给过剩,减少财富的积 累。孟德维尔德还提出了一个令世人十分惊骇的观点——节俭的罪恶 ,奢侈的贡献。孟德维尔说:“挥霍是一种高贵罪孽……”,“对挥 霍这种恶德,我做出了如此的赞誉,并宽宏大度地去看待它。……这 是或者是对整个社会的赐福,除了挥霍者自己之外,不会伤害其他任 何人。……一个贪财的政客,毕生都在损害国民的利益啊,养肥自己 ,通过勒索和掠夺,聚敛大量财富。
2020年4月9日星期四
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要保持每一 笔交易和对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实现顺差。
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
财富。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二)晚期重商主义 16世纪后期至18世纪
代表人物: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1、贸易差额论
二、重商主义的发展阶段
❖两个历史阶段:
❖早期重商主义阶段:约15世纪至16世纪中叶
多卖不买,禁止货币输出 。——重金主义,货币差 额论
❖晚期重商主义阶段: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 中叶
多卖少买,允许货币输出,但只限贸易顺差。—— 重工主义,贸易差额论
二、重商主义的发展阶段
(一)、早期重商主义 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
✓ 国内金银太多还会造成物价上涨,出口减少,影响贸易差额。因此认 为保存金银的最好办法是输出金银,用来从事更多的国际贸易。这不但 不会使金银消失,而且使金银增加。现在的输出是为了将来更多的输入 。
2020年4月9日星期四
3、不再反对货币输往国外,也不必要求对每一国的 贸易都是顺差,重要的是要保持总体贸易出超。
2020年4月9日星期四
❖第一章 古典贸易理论
❖重点问题
❖绝对利益说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 ❖比较利益说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主要内容
2020年4月9日星期四
❖第一节 重商主义 ❖第二节 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 ❖第三节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2020年4月9日星期四
第一节 重商主义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背景知识
重商主义的时代为 14世纪末到18世纪,这一时期正是资 本主义经济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伴随着航运水平的提高 以及地理大发现的形成,西欧国家纷纷对外寻求对外扩张。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及整个远东地区搜寻着黄 金;黄金这两个字变成了驱使西班牙人远渡大西洋的符咒; 黄金也是白种人刚踏上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追求的头一项重 要的东西” 。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三、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 货币(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货币的多寡作为衡 量一国财富的标准。
❖ 财富来源于流通领域。 ❖ 国内贸易不会增加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国际贸易
可以改变一国的财富总量。 ❖ 多卖少买,奖出限入,保持贸易顺差,是获得财富
的基本原则。鼓吹经济民族主义,实施扩张战略。 ❖ 国家干预经济。
这比早期政策更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它不再苛求 每笔交易都是顺差,一段时间内的逆差是允许的,重视长 期和整体结果。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晚期思想方面
2020年4月9日星期四
❖个人主义 ❖自私原则
1714年,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 的寓言:个人劣行即公共利益》
第二章 古典国Leabharlann 贸易理论❖ “这些昆虫生活于斯,宛如人类,微缩地表演人类 的一切行为。”在“这个蜜蜂的国度”里,每只 蜜蜂都在近乎疯狂地追求自己的利益,虚荣、伪 善、欺诈、享乐、嫉妒、好色等恶德在每只蜜蜂 身上表露无遗。令人惊异的是,当每只蜜蜂在疯 狂追逐自己的利益时,整个蜂巢呈现出一派繁荣 的景象。后来,邪恶的蜜蜂突然觉悟了,向天神 要求让他们变得善良、正直、诚实起来。“主神 终于愤怒地发出誓言:使那个抱怨的蜂巢全无欺 诈。神实现了誓言……”接着,在整个蜜蜂的王国 中,一磅贬值为一文,昔日繁忙的酒店渺无人迹 ,不再有人订货,全国一片萧条景象。
又称为重金主义,也称为货币差额论。 代表人物:斯塔福(William Stafford)《关于英国公共福利的 对话——对我国同胞某些控诉的评述》
金银=财富,主张通过国家立法,绝对禁止金银出口,尽量 增加金银进口。在对外贸易中,绝对强调多卖少买,甚至只卖不 买,只出口不进口,只赚钱不花钱,讲求的是每一笔交易都要顺 差,从而保证对每一国的贸易中都是顺差,这样就可以把外国金 银源源不断地存入到自己国家里,财富持续增加。
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顺差,保 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
2、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
托马斯·孟说:如果我们只看到农夫在播种时节在田里抛撒下许多谷 物,我们会把他看成疯子而不是农夫。但是,如果我们在收获季节考虑 到他的劳动成果时,我们就会看到他的行为的价值以及这种行动带来的 增益。
四、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积极意义:
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 与发展提供了前提。
不足之处:
1.贸易建立在一国之所得,必为另一国之所失的基础上 即零和博弈(Zero-sum Game) 国际贸易关系是不可 能长期发展的。因此,这种解释是相当原始和粗陋的。 2.未从根本上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基础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2020年4月9日星期四
❖ 他死了之后,社会的每一个善民成员目睹此人之子不同寻常的奢侈挥 霍,都会感到由衷的快乐。” 孟德维尔所说的“个人劣行”指个人 追求奢华,“公共利益”指社会繁荣,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浪费、奢 侈固然在道德上是劣行,对社会却大有好处。节俭、俭朴虽然是一种 美德,对社会却极为不利,因而在这种意义上个人的劣行和公共利益 被认为是一致的。个体消费者追求生活奢侈和感官享受,不但无害于 社会经济发展,反而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强有力的推动。因此,增 加社会财富的途径是增加消费,而不是限制奢移和强行节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