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腺瘤与甲状旁腺癌高频超声诊断价值论文
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作用探讨

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作用探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广泛应用,超声诊断已成为临床医生诊治甲状腺疾病时不可缺
少的工具之一。
甲状腺腺瘤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超声诊断在其诊断中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具有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
首先,超声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甲状腺肿块的性质。
对于甲状腺腺瘤,超声通常表
现为边界清晰、界限分明、单个或多个结节,回声均匀或稍高,呈结节状或类圆形等特征。
因此,通过超声诊断可以判断肿块的性质,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
其次,超声诊断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肿瘤的大小和位置。
甲状腺腺瘤的大小和位置对于
后续治疗方案制定非常重要。
通过超声诊断,可以准确测量肿块的大小和位置,并结合病
人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另外,超声诊断还能够发现一些隐藏性的小型甲状腺腺瘤。
因为甲状腺腺瘤往往生长
缓慢,可能在病人未出现症状时就已经存在。
通过超声诊断,可以及时发现这些腺瘤,从
而可以对病人进行更早的干预和治疗。
除此之外,超声诊断还拥有操作简单、无创伤、检查速度快、准确性高等优点,可以
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总之,超声诊断在甲状腺腺瘤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通过超声诊断可以准确诊
断甲状腺腺瘤,评估肿瘤的大小和位置并发现隐藏的小型甲状腺腺瘤。
因此,超声诊断的
运用不仅可以提高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准确率,还可以为后续治疗提供更为精准的指导,具
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作用探讨

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作用探讨
甲状腺腺瘤是指甲状腺内的良性肿瘤,通常不会引起疼痛或症状,但在肿瘤增大或有其他并发症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超声诊断是一种非创伤性、无辐射的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腺瘤的早期诊断和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甲状腺腺瘤的超声表现常为单个结节或多个结节,形状不规则,表面多呈分叶状,质地多为囊性或囊性-实性混合型。
其中,实性腺瘤绝大多数是良性的,但部分腺瘤也可能具有恶变潜能。
超声检查能够直接观察腺瘤的大小、形态、质地、边缘等特征,对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的优点在于其成本低、无辐射、无需特殊准备等方面,可以供临床医生在初步筛查时使用。
对于那些已经确诊为甲状腺腺瘤的患者,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其大小和形态,以及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除了初步诊断外,超声诊断还可以用于甲状腺腺瘤的治疗和随访。
手术前的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并预测手术前后患者的预后。
手术后的超声检查则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手术效果,并发现手术后的复发或转移情况。
定期进行超声随访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复发或恶变的早期征象,及时采取措施。
超声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超声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分析李煜华【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8(010)009【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共78例,均是本院2016年6月-2017年10月所接收的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患者,其中甲状腺癌患者共有15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甲状腺腺瘤患者共有63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在本次研究中,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了超声检查.主要观察患者甲状腺大小、形态以及内部回声等,以此来对比在超声检查之下,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不同之处.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在二维声图像上,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十分显著(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之后,发现甲状腺腺瘤患者病灶内部血流稀少,且血流信号大多分布在病灶周围,患者的RI<0.6.而在甲状腺癌患者的结节当中均可探及到血流信号,且血流信号表现为中心性,且血流信号十分紊乱,患者的RI>0.7.在血流信号上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临床诊断工作当中,超声这一检查方式的应用效果是十分显著的,能够为患者后续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总页数】3页(P40-42)【作者】李煜华【作者单位】湖北省松滋市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 , 湖北松滋 43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6.1【相关文献】1.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 [J], 陶艳清;王萍2.超声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J], 孙若晶3.超声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J], 吕鉴尧;余雪玲4.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腺瘤的超声鉴别诊断 [J], 徐晓霞;李竹云5.超声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意义研究 [J], 贾永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状腺癌超声诊断分析及展望论文

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分析及展望【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癌超声诊断的意义。
方法对70例甲状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甲状腺癌患者中定位正确者100.00%,定性正确者78.57%,误诊及漏诊21.43%。
误诊病例中53.33%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微小癌,33.33%为甲状腺腺瘤局部癌变,13.33%为桥本氏甲状腺炎伴乳头状癌。
结论甲状腺癌患者采用超声诊断,诊断符合率高,能很好的指导临床治疗及选择手术方案。
【关键词】甲状腺癌;超声;诊断;误诊甲状腺癌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首位,也是内分泌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而且大多数都发生在青壮年[1]于男性。
本研究中,我们对甲状腺癌患者采用超声诊断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7年8月-2012年10月本院就诊的甲状腺癌患者70例(男27例/女43例),年龄20-70岁,均有完整的手术记录及病理报告。
其中乳头状癌71.43%(50例/70例),微小癌17.14%(12例/70例),滤泡状癌7.14%(5例/70例),透明细胞癌2.86%(2例/70例),髓样癌1.43%(1例/70例)。
1.2 方法采用美国飞利浦hd11及美国惠普影像之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2mhz。
患者仰卧位,枕头置于肩部,尽量伸颈,充分暴露检查区。
首先观察甲状腺结节的数目,测量其大小,并观察其边界、形态、内部结构及回声、有无钙化、周边声晕等。
然后用彩色多普血流显像观察结节内部及周边的血流及分布情况。
将其分为3型:ⅰ型,结节周边无/少许血流信号;ⅱ型,结节周边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内部无或少许血流信号;ⅲ型,结节内部及周边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对以上结果均详细记录。
同时,仔细扫查颈部有无肿大淋巴结。
2 结果肿瘤最大约6.8cm×7.4cm,最小约0.4cm×0.5cm。
70例甲状腺癌患者中定位正确者100.00%(70例/70例),定性正确者78.57%(55例/70例),误诊及漏诊21.43%(15例/70例)。
超声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超声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分析甲状腺癌是发生于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易与甲状腺腺瘤相混;甲状腺腺瘤是甲状腺良性肿瘤中常见的一种,占甲状腺肿瘤的70%~80%。
彩超具有无创伤、无痛苦、无辐射、可反复检查等优点,能精确地显示病灶的数目、位置、形态、大小等特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疾病的检查诊断中。
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从而为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21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26例,多数患者因颈部肿块就诊,部分患者于体检时超声检查发现。
其中男7例,女19例,男∶女为1∶2.7,年龄19~76岁,平均46.2岁。
同时选择同期经手术后病理学证实的甲状腺腺瘤患者32例,既往无颈部手术史,其中男13例,女19例,年龄22~72岁,平均45.7岁。
肿块横径20 mm者11例。
1.2 仪器与方法应用Mindray M7型和汕头彩超*****1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2 MHz,患者取仰卧位,先用二维超声进行纵横多方位扫查,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峡部厚度及病灶数目、大小、形态、边界、有无包膜、内部回声、晕环及其周围情况,再应用CDFI观察内部及周边血流分布情况。
用脉冲多普勒测量其收缩期最高流速(Vmax)及阻力指数(RI)。
血流分级采用半定量法:0级:结节内或周边无血流信号:Ⅰ级:结节内血流信号分布范围占结节面积1/3以下,周边血流信号分布范围约占结节周长1/3以下;Ⅱ级:结节内血流信号分布范围占结节面积1/3以上,周边血流信号分布范围约占结节周长1/3以上;Ⅲ级:结节内血流信号分布几乎布满结节,周边血流信号分布几乎占据整个周长。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作用探讨

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作用探讨甲状腺腺瘤是甲状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它是由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引起,常见于女性。
超声诊断作为非侵入性、无放射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已经成为甲状腺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本文将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
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明确良恶性:超声能够对甲状腺腺瘤进行良恶性鉴别,区分良性腺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腺瘤通常呈规则的边界、光滑的轮廓,表面光滑,内部结构均匀,无分叶、囊变、钙化等恶性征象。
而恶性肿瘤则可能表现为不规则的边界、分叶、囊变、毛刺、钙化等恶性特征。
2. 评估肿瘤性质:超声不仅能够明确甲状腺腺瘤的良恶性,还能够评估其生物学行为。
超声能够衡量肿瘤的长径、宽径、厚度等尺寸参数,以及良性腺瘤的胶质组织性质和恶性肿瘤的血流情况。
这些参数能够为临床医生评估肿瘤的生长速度、侵袭程度及预后提供重要参考。
3. 引导穿刺活检:对于可疑恶性甲状腺腺瘤,超声还可以作为穿刺活检的引导工具。
通过超声引导,医生可以准确地定位肿块并引导穿刺针准确地取材,提高穿刺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筛查和早期诊断:超声可作为甲状腺疾病的筛查手段之一,通过对甲状腺进行定期超声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甲状腺腺瘤。
早期诊断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减少病情的恶化并提高预后。
2. 评估治疗效果: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腺瘤患者,超声可以用于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评估。
通过超声检查术前定位病变,并评估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术中指导手术范围和保护正常甲状腺组织,术后评估手术效果并及时发现复发。
3. 随访观察:超声诊断还可以作为甲状腺腺瘤的随访观察方法之一。
对于经过手术治疗的患者,超声可以定期观察患者术后残留或复发的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于未经手术治疗的患者,超声可以定期观察其病变的生长变化,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具有非侵入性、无放射性、重复性好等优势,可以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诊断信息。
高频超声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价值目的:分析甲状腺肿块的声像图表现,探讨高频超声对甲状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用高频超声探头对143例甲状腺肿块进行探查。
对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并与术后病理对照。
结果:不同性质的甲状腺肿块在高频超声下有各自不同的超声图像特点,以甲状腺腺瘤的符合率最高92.5%(62/67),甲状腺癌的符合率相对较低76.4%(13/17)。
结论:高频超声对甲状腺肿块在术前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可作为首选检查,为临床提供帮助。
标签:高频超声;甲状腺肿块;诊断价值引言本文选择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143例甲状腺肿块患者病历资料,重点分析甲状腺肿块的声像图特征与鉴别诊断。
1 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的143例患者,男60例,女83例,年龄18-49岁,患者生命体征:甲状腺肿块位于喉节下两侧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韧实或有囊性感,皮肤无粘连,无压痛,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在肿块逐渐增大后可感到憋气或有压迫感,甚者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有时因腺瘤内出血,肿块会突然增大,伴有胀痛;部分患者可出现急躁,胸闷易汗,心悸,手颤甲亢症状。
1.2检查方法使用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Aloka4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0MHz。
患者取仰卧位,枕头置于肩部,充分暴露患者的受检部位。
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扫查甲状腺及周围组织的淋巴结,观察患者肿块回声、形态、大小、边界及肿块的血流情况。
2 结果高频超声对甲状腺肿块的定性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0.2%(129/143),其中以甲状腺腺瘤的符合率为最高92.4%(62/67),以甲状腺癌的符合率最低76.4%(13/17)。
见表1。
3 讨论甲状腺囊肿肿块呈圆形,直径多在2-5厘米之间,光滑,一般不疼或轻微疼痛,随着吞咽上下移动。
多数是单发结节,少见于多发结节[1]。
甲状腺囊内压不高时,质地较为柔软,如果液体较多,质地就会比较坚韧。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旁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其氖 围 内输卯管 黏膜 炎和 输卵管 的周 围炎 ,此两方 面均 是引起 异位
妊娠 的主 要原 因。
参考 文献
血清 p ・ H C G 的水 平是直接 关系到 患者 出现异位妊娠 的评判 标准
[ 1 ] 张凤 兰. 血清 D — HC G、雌二醇和孕酮联合检测对异位妊娠 的
之一 ,在临 床中 ,此滴度 下降则会说 明滋养 的细胞 活性在 出现衰退的 状况 l 。而 雌二醇是 …类为通过 皮肤吸收 的雌激素治疗剂 ,能够补 充
患者 的雌二 醇不 足 ,并且能够 增强患者的细胞合成D N A 与R N A。此药
物能够增 进和调节女性 的器官 ,并且此药物具有 多种临床意义 ,此药 物 的含量 若增多 ,则患者 可见于女性性早熟 、男 性乳房发育 、雌激素
的应 用[ J ] . 中国实验 诊断学 , 2 0 1 0 , 1 4 ( 1 1 ) : l 8 5 8 — 1 8 5 9 .
分泌 瘤等症状 ,此药物含量 下降 ,则可见于 患者 出现卵巢肿瘤 、葡萄 胎 、下丘脑肿瘤等各 类疾病。孕酮则为一 种 由卵巢黄体分泌 的天然孕
[ 4 ] 游泽 山, 彭 软, 张彩, 等. 孕酮 测 定在诊 断停 经6 周 内 异位妊娠 的价
诊断 意义 [ J ] l 中国 当代医药 , 2 0 1 0 , 1 7 ( 2 8 ) : 2 2 — 2 3 .
【 2 ] 齐 嫣婷 , 腾 银 成. 血 清 标记 物 早期 诊 断异 位 妊娠 的研 究 进 展[ j ] .
现代 妇产 科进展 , 2 0 1 0 , 1 9 ( 2 ) : 1 4 9 — 1 5 1 . [ 3 】 张 国 美. 血清 B— H C G、孕 酮联 合 检 测在 异 位妊 娠 早 期诊 断 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旁腺腺瘤与甲状旁腺癌的高频超声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旁腺腺瘤与甲状旁腺癌的高频超声表现,探讨高频超声对甲状旁腺腺瘤与甲状旁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甲状旁腺腺瘤与10例甲状旁腺癌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
结果:甲状旁腺腺瘤23例,16例起源于下甲状旁腺,7例起源于上甲状旁腺,肿瘤最大径为1.0~3.9cm,平均2.6cm,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的结节或肿块,内部回声多较均匀。
10例甲状旁腺癌,8例起源于下甲状旁腺,2例起源于上甲状旁腺,癌肿最大径约1.1~4.1cm,平均2.7cm,癌肿均呈单发,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呈蟹足样向周围浸润。
结论:高频超声较易发现直径超过1cm左右、正常位置的甲状旁腺腺瘤及甲状旁腺癌,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甲状旁腺腺瘤;甲状旁腺癌;高频超声
【中图分类号】 r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676-01
甲状旁腺腺瘤与甲状旁腺癌发病隐匿,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易延误诊断与治疗。
甲状旁腺腺瘤发病率达3%,而尸检发现率达12%,青中年女性尤易患,占甲状旁腺肿瘤的70%~80%;甲状旁腺癌患者中男女比例相当,平均发病年龄在44~54岁之间[1-2]。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0年10月~2012年3月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甲状旁腺
腺瘤与10例甲状旁腺癌,其中女22例,男11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5岁。
临床症状:23例甲状旁腺腺瘤患者中以骨痛、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骨破坏等为主要表现的骨型16例,其中3
例合并棕色瘤;表现为肾结石反复发作的肾型3例;2例为混合型;查体发现高钙血症1例;发现颈部肿物1例。
10例甲状旁腺癌患者中8例表现为骨质疏松,其中2例合并病理性骨折, 1例表现为肾结石反复发作,1例表现为声音嘶哑。
1.2仪器与方法
超声仪器使用gelogiq9、hdi5000彩色超声诊断仪,选用5~12mhz 高频探头,患者仰卧位,头后仰,颈部横切和纵切,上起下颌角,下至锁骨,两侧达颈内静脉,仔细观察甲状腺左右侧叶后缘与颈长肌之间、气管与颈总动脉之间有无异常回声区,对于肿块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与e-flow技术观察血流情况。
2 结果
2.1发病部位
甲状旁腺腺瘤23例,16例起源于下甲状旁腺,7例起源于上甲状旁腺,均位于气管食管旁沟,甲状腺上极或下极后方(左侧12例,右侧11例)。
甲状旁腺癌10例,8例起源于下甲状旁腺,2例起源于上甲状旁腺,均位于气管食管旁沟,甲状腺上极或下极后方(左侧6例,右侧4例)。
2.2大小、形态及毗邻
甲状旁腺腺瘤最大径为1.0~3.9cm,平均为2.6cm,声像图表现为
呈圆形或卵圆形,个别略呈分叶状,表面光滑,边界清楚,长轴与甲状腺侧叶长轴一致,位于甲状腺下动脉后方,内部回声多呈较均匀低回声,部分腺瘤内可见多发小片状无回声。
甲状旁腺癌最大径约1.1~4.1cm,平均2.7cm,癌肿均呈单发,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呈蟹足样向周围浸润。
23例甲状旁腺腺瘤与10例甲状旁腺癌中有17例甲状旁腺腺瘤和6例甲状旁腺癌彩色多普勒显示丰富血流信号,e-flow技术可清晰显示病灶内丰富血流。
2.3鉴别诊断
甲状旁腺腺瘤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的结节或肿块,个别略呈分叶状,内部回声多较均匀;甲状旁腺癌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回声不均匀,部分癌肿内可见点状强回声,并常侵犯周围组织。
甲状旁腺腺瘤和甲状旁腺癌声像图表现有重叠,两者有时较难区别。
3 讨论
甲状旁腺有4个,分上下2对,呈卵圆形的小腺体,甲状旁腺的主细胞分泌甲状旁腺素(pth),作用有:直接作用于小肠,促进钙的吸收;作用于骨组织加强破骨细胞的作用,促进骨盐的溶解;使钙磷重新释放到血浆中去;直接作用于肾小管,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及磷的排泄。
可见,pth起调节体内钙和磷的代谢作用,维持血钙相对平衡[3]。
甲状旁腺腺瘤和甲状旁腺癌临床症状相似,而甲状旁腺腺瘤是原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的主要原因[4],二者疾病常因骨骼疾病或泌尿系
症状而就诊。
pth分泌过多,刺激破骨细胞活动增强,加速骨质吸收;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形成高钙血症。
骨的过度吸收可引起全身广泛性骨质疏松、骨质软化、萎缩易骨折。
破骨细胞活动增强使局部骨质溶解吸收并代之以增生的纤维组织,其内纤维组织变性并出血,囊内组织呈棕(褐)色,故称棕色瘤,亦名纤维囊性骨炎[5-6]。
高血钙引起肾实质及尿路结石,同时伴有血清磷酸酶升高,血磷降低。
高频超声较易发现直径超过1cm左右、正常位置的甲状旁腺腺瘤及甲状旁腺癌,能准确地获得肿瘤的长轴和短轴切面,可作为患者早期发现甲状旁腺腺瘤及甲状旁腺癌简单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delelli ra.parathyroid carcinoma an overview[j].adv anat pathol,2005,12(1):53-61.
[2] 陈润成,梁柳森,沈樑.甲状旁腺癌的诊治:附6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8,17(5):419-422.
[3] 宋奕宁,于萍,赵赟,等.甲状旁腺占位性病变45例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0,26(12):1080-1083.
[4] 冯云,唐平章,徐震细.27例甲状旁腺占位病变的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8,25:146-149.
[5] 潘玉萍,庄齐新,沈艳,等.ct和mri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
亢进中的应用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6,21:487-491.
[6] 刘连生,李恒国,王震,等.甲状旁腺腺瘤的临床影像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2):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