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腺瘤的影像
甲状旁腺腺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

甲状旁腺腺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甲状旁腺的数目、位置变化较大,一般有2对(左右各2 个),一般位于甲状腺侧叶后缘与颈长肌之间,少部分异位于甲状腺内、胸腺、纵隔或气管、食管后方等,正常甲状旁腺大小约5×3×1mm,不易被超声全部显示,正常甲状旁腺呈低回声和等回声时,超声发现困难,如果呈高回声时超声容易发现(高回声一般是腺体内脂肪含量增高,代谢稳定的表现)。
正常甲状旁腺呈均匀高回声(箭头示)甲状旁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其主细胞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PTH 是钙磷代谢的重要激素,具有升高血钙、降低血磷的作用。
甲状旁腺腺瘤是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主要原因,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多为单发,多数可引起PTH分泌过多,早期临床表现可不明显,后期以骨和肾病变为主要表现,以钙和磷代谢紊乱为基本特征的全身多系统疾病,包括尿路结石、病理性骨折等,因此甲状旁腺腺瘤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极为重要。
过去往往以全身系统症状就诊,相对容易引起临床和超声医师的重视,现在随着甲状腺筛查的普及,被超声医师在检查过程中偶然发现无症状的甲状旁腺腺瘤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由于无症状,容易被超声医师误诊为甲状腺腺瘤或其它疾病。
超声表现:1、位置:大部分单发,多数位于甲状腺侧叶腺体的下极旁、背侧后方,吞咽时不随甲状腺同步运动;2、形态:多种多样,圆形、椭圆形、长条型、不规则(向甲状腺后方间隙生长,各方生长压力不同,导致形态不规则);3、包膜:有完整的包膜,甲状旁腺腺瘤与甲状腺组织分界清,与甲状腺腺体之间可见双包膜(甲状旁腺包膜和甲状腺本身的包膜);4、回声:一般呈低回声,可伴有囊性变及钙化,但是相比甲状腺腺瘤要少;5、血流:一般血流丰富,血流表现为极性特点,由一端进入后呈分支状,或绕行半圈进入,有些血流从上半部分垂直进入(瀑布样),一般无甲状腺腺瘤的环形血流。
超声怀疑甲状旁腺腺瘤时可结合血清PTH和血钙,如果二者升高有助于诊断,如果正常也不能否定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可借助于核素扫描协助诊断。
超声影像组学评分联合常规超声图像特征鉴别诊断甲状旁腺腺瘤与甲状旁腺增生的临床价值

·临床研究·超声影像组学评分联合常规超声图像特征鉴别诊断甲状旁腺腺瘤与甲状旁腺增生的临床价值马可欣杨雨薇吕发金刘丽萍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影像组学评分(RS)联合常规超声图像特征鉴别诊断甲状旁腺腺瘤(PA)与甲状旁腺增生(PH)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33例(181个病灶),其中PA66例(67个病灶),PH67例(114个病灶),所有病灶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26个病灶)和验证集(55个病灶),术前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基于灰阶超声图像勾画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
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筛选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计算每个病灶的RS;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常规超声图像特征并构建常规超声模型,进一步构建基于RS联合常规超声图像特征的列线图模型。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模型对PA与PH的鉴别诊断效能;绘制校准曲线评估影像组学模型和列线图模型的校准度。
结果基于LASSO回归筛选出8个影像组学特征用于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中PA和PH的RS分别为(0.64±0.86)分、(-0.17±0.63)分;验证集中PA和PH的RS分别为(0.59±0.74)分、(-0.08±0.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最大径、外周线状高回声和极性供支血管征均为鉴别PA与PH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3个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常规超声模型。
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诊断PA与PH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4和0.750,常规超声模型的AUC分别为0.812和0.838,列线图模型的AUC分别为0.825和0.856;列线图模型的AUC均高于影像组学模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甲状旁腺CT影像诊断

设备准备:CT扫描仪,对比剂
扫描过程:患者平躺,扫描仪进行扫描,获取图像数据
诊断报告:根据图像数据,撰写诊断报告
01
02
03
04
05
06
影像分析
01
观察甲状旁腺的形态、大小和位置
02
观察甲状旁腺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03
观察甲状旁腺的血供情况
04
观察甲状旁腺的密度和信号强度
准确度高:CT影像诊断能够准确地判断甲状旁腺的病变程度和范围
诊断迅速:CT影像诊断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提高了诊断效率
2
扫描前准备
患者保持静止状态
患者空腹
02
患者去除金属物品
患者保持呼吸平稳
患者保持头部稳定
患者去除衣物
扫描过程
患者准备:去除金属物品,保持空腹
扫描参数:选择合适的扫描参数,如层厚、扫描范围等
演讲人
01.
02.
03.
04.
目录
甲状旁腺CT影像诊断原理
甲状旁腺CT影像诊断步骤
甲状旁腺CT影像诊断结果解读
甲状旁腺CT影像诊断临床应用
1
甲状旁腺解剖结构
B
D
A
C
位置:位于甲状腺背面,紧邻甲状腺
形态:呈扁椭圆形,大小不一
数量:通常为4个,左右各两个
功能:分泌甲状旁腺激素,调节钙磷代谢
CT影诊断方法
02
03
04
05
手术方案制定
术前评估:通过CT影像诊断,了解甲状旁腺的位置、大小、形态和功能状况,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01
手术方式选择:根据CT影像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甲状旁腺切除术、甲状旁腺部分切除术等。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骨影像学表现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骨影像学表现作者:魏萌涛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21年第1期魏萌涛广汉市中医医院医学领域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同样也可称之为“甲旁亢”。
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后,患者会因为甲状旁腺分泌较多的甲状旁腺素,导致身体中钙质、磷原本的代谢产生异常。
而甲旁亢功能亢进后,其股影像学的改变,多集中在甲旁亢骨骼系统中,破骨活动增强、新骨形成。
但是肋骨组织因为钙化不足,会存在骨量减少现象。
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骨影像学表现,帮助大家全面的了解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一、什么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甲状旁腺分泌过多甲状旁腺激素所造成一种病变,可分为继发性、原发性两种,患者年龄范围主要集中在30~50岁,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的骨质疏松、骨折、尿路结石等疾病的诱发因素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占据着较大比例。
但是很多人因为在治疗过程中,未能正确、全面的认识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所以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误诊误治情况,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现阶段,我国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中,骨骼病变严重、发病率高,具体包括骨质软化、骨吸收溶解等,临床上患者会表现为下蹲困难、全身疼痛,病情程度较为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因此卧床不起。
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骨影像学检查方法影像学检查是医学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的检查项目,是医生诊断、治疗疾病的“最佳助手”。
对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来说,患者同样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协助医生准确判断骨骼病变情况。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影像学的诊断,需借助X线平片实现。
X线平片在实际应用中,有着非常高的空间分辨率,意味着医生可以根据检查结果,清晰的看到患者骨、关节内骨质结构的变化。
正是因为X线平片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影像的直观、清楚的显示,医生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中晚期,可以掌握骨、关节病变程度、范围,甚至可以进行JLH定性诊断。
并且X线检查设备普及性强,检查费用低、检查流程方便,所以可作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影像学诊断的主要检查手段。
甲状旁腺腺瘤继发纤维囊性骨炎6例影像分析

5 0
为 甲状 旁腺功能 亢进 症较具特 征性 的 x线表现 , 尤 其是 中
位 指骨桡侧缘骨膜 下花边样骨皮质吸收最具 有特征性 ,C T 对 发现细小骨 皮质吸收较 X线敏感 ,其 中纤 维囊性骨炎 是
见 于椎体 、髂骨 和肋骨等 处 。 x线平片可发现全身骨骼的骨质疏松 、骨膜下骨吸收 、
纤维囊状骨破坏 、病理性骨折 、软组 织及 关节 软骨钙化等 , 但特异 性较低 。相关文献“ 1 报道 指出 ,骨膜下骨皮质 吸收
作者单位 : 3 2 5 6 0 0 浙 江乐清市 人 民医院放射科( 王永 光) ; 上 海 复旦 大学 附属华 东医 院放射科 ( 唐平、 杨 艳丽 、齐琳 、 滑 炎卿 )
骨穿刺活检 ,最终病理诊 断均为 甲状旁腺腺 瘤继发 纤维囊
性骨炎 。 2 讨 论
大学 附属华东 医院收治 的纤维囊性 骨炎患者 6例 , 其 中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2 2 ~7 2岁 ,平均 4 9岁 ;病程 4个月 至 1 3年 ,平均 3 1个月 。临床表 现主 要为行走 无力 、全身 骨关节疼痛等 。本组病例均经手术和骨 穿刺 活检病理 证实 。 1 . 2 影像学 检查 x 线平 片 : 6例 患者均显示病 变部位不
像 示代谢性 骨病 。 1 . 3 血清学检 查 6例患者 的甲状 旁腺激素( P TH) 、血清
钙和 碱性磷酸 酶均有 不同程度升高 ,其 中 4例血磷浓度 低 于正常值 ,2例 正常偏 低 。 1 . 4 病理学检 查 6例 经手 术切 除 甲状旁腺结节 ,原发瘤
均为单发 ,行病理组织切片均诊 断为 甲状 旁腺 腺瘤 ; 行病灶
甲状旁腺占位性病变45例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sitg a h oda n s a ah r i a e o r 0 7 , 9 2 , 7 6 a d 9 . , 9 2 , 8 8 ,h r r o cn irp y t ig o ep rt y od d n mawe e9 . % 9 . 9 . n 7 7 9 . 9 . t eewe en
Ab ta tO jei Toa ayi tei gn etrso aah ri oc p igl in a dt e poeted g sr c : bet e v n ls h s ma igfaue f rtyod cu yn s ,n o x lr h i — p eo a
no tcvaue o gh fe e y c l s i l fhi — r qu nc oorDopp e lr s n0 a l ru t a 0 gr phy,。 — I ph s cs i i a 。mTc M BIbi a i cntgr phy a d t n si eCT c n n hi lc sa ni n de e tng p r t r i c upyng lson ng i t c i a a hy od o c i e i .M eho s T h m a n o r tv nd p hol i e uls i p r t — t d e i gig, pe a i e a at ogc r s t n 45 a a hy r d o c yi e in te s oi c up ng lso pa int we e r t0s e tv l a alz d.Re u t The e w e e 2 as s f pa at yr d a n r e r p c i ey n y e s ls r r 4 c e o r h oi de om a s (ncu n c op cl so ) a c s s o a a hyr i c s s i l di g 3 e t i e ins nd 3 a e f p r t o d y t .U hr s n0 a a o gr phy d t c e lson t etcto a e e e t d 39 e i s, he d e i n r t w a 0 , The s nstviis, pe iiiis a c u a is ofhi — r q nc ta o gr p nd ㈣ Tc M I pha i s 9 .7 e ii te s cfcte nd a c r ce gh f e ue y ulr s no a hy a — BIbi sc
多层螺旋CT对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价值

l 5 6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医 学 影像 学 杂 志 2 1 第 2 卷 第 1 期 JMe ma igVo. 1N . 12 1 0 1年 1 1 dI gn 12 o 1 0 1
岁 , 程 3 ~1 病 月 O年 。临床 上 均有 甲状 旁腺 机 能 亢 进 表现 , 以骨 骼症 状首 诊者 5 , 例 以泌尿 系症状 首诊 4例 , 声 体检 发现 】 。体格 检查 8例 可触及 颈部 超 例
为单 发 甲状 旁腺 腺瘤 所 致 。 甲状 旁腺 腺 瘤 ( aa ] p r—
【 摘
要 】 目的 : 讨 多层 螺旋 c MS T 对 甲状 旁腺 腺 瘤 的诊 断 价 值 。方 法 : 探 T( C ) 回顾 性 分 析 1 O例 经 手 术 病 理 证 实 为 甲
状 旁腺 腺 瘤 的 C 及 临 床 资 料 。 结 果 :O例 甲状 旁 腺 腺 瘤 均 起 源 于 下 甲状 旁 腺 , 侧 4例 , 侧 6例 , 位 于 气 管 食 管 沟 T l 右 左 均 内 。肿 瘤 大 小 约 0 9m× 10m ̄3 0m×8 0m, 圆形 或 卵 圆 形 , 缘 光 滑完 整 。平 扫 肿瘤 呈 等 密 度 , .c .c .c .c 呈 边 较正 常 甲状 腺 为
9例 , 中 l 其 例病 理骨 折 , 例 合并 棕 色瘤 。 1
采用 GE L g tp e 6层 C 机 , ih s ed 1 T 先行 C 平 T 扫, 然后 经肘 正 中静 脉 以 2 5 . mls . ~3 O / 流率注 射非
甲状旁腺腺瘤的多模式高频超声影像及诊断思路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 . 1一般资料
者为甲状腺旁偶发瘤,此类患者的超声影像提示征象主要为肾结石以
及肝结石 。
选择 我院2 0 1 0 年1 O 月至2 0 1 2 年l O y J 所 收治的3 2 例 甲状旁腺腺瘤 患 者 作为 研究对 象 ,其 中有 l 8 例 女性 ,1 4 例男性 ,所 有患者 的年龄为
1 . 2 方法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导致患者出现甲状旁腺腺瘤的主要原
因 ,一般 情况 下 ,此类患 者在 发病早 期基 本上不 会 出现任何 临床 表 现 ,患者 在发病后期 由于腺 瘤中的血清 甲状腺激 素分泌量过度 , 甲状 腺不 能对 其进行完全调 解 ,因此 ,患者就会 出现高血清 甲状腺 激素血 症 。甲状 旁腺腺 瘤患者的 临床症 状通常 会涉及到多器 官 、多 系统 , 且较为分 散 ,因此 ,甲状 旁腺腺瘤患者 的首诊 科室通常不是 内分泌专 科 ,所 以,在实 际的诊 断过程 中很容 易出现误诊 以及漏诊的情况 ] 。 大量 的临床研究 资料证实 ,高浓度的血清 甲状腺 激素可 以通过 以 下途 径来 引发 高血钙或与 之相关 的某 些临床疾病 l 。①当人体 的血 清 甲状腺激 素含 量过 高时 ,就会 刺激破 骨细 胞的 活性 ,促使 骨质 出现
2 . 2超声表现 甲状旁腺腺瘤 的形态较多 ,其 内部有一定 的低 回声 ,但未 发现液 化 以及环 形钙化 的情 况,彩 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的结果显示 ,肿 瘤的血 流系统 十分丰富 ,其 影像表 现与 甲状腺 的影像基 本一致 ,血清 甲状 腺 激素 随着 肿瘤直径 的增 加而升高 ,在本研究 的所 有患者 中,有2 4 例 患
2 . 1血清学检查
本研究所 有患者 的血清 甲状 腺激素值 为 1 3 l  ̄ 9 4 0 n g / L ,平均值 为
引起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肿瘤影像学表现

信号 , 若囊 内有亚急性 出血 , 则表现为短 T 、 r 1长 I 2信号 。2 为 甲状 旁腺 癌 , 例 其表现 均与 甲状 旁腺腺 瘤类 似 , 所不 同的 是有颈部淋 巴结增 大及 c 检 查有可能显 示肿 内钙化 灶。结论 T
【 关键词 】 甲状旁腺 肿瘤 原发性 甲状 旁腺 功能亢进
肉眼观肿瘤一般 呈 圆形 , 径为 2~ m, 直 3c
m lL , 清游 离钙 13 5 4 ( mo ) 血 / .7~ . 2 正常值 <12 m lL , .8m o ) 血清 无 明显包 膜 , / 质较硬 , 切面灰 白, 部分 病例有 囊形成 , 瘤伴有 出 肿 甲状旁腺素 ( T 采用免疫 化学发光技术检测 P H原 型 , P H) T 8例中 血 、 性变 、 囊 钙化 和纤维化 。光学显 微镜 示肿瘤 细胞 问质 内呈 同 数值为 85 3 .9p lL 正常值 <1 m lL 。8 均行 c 心 圆状 的钙化 小体 , .3~ 8 6 mo ( / 0p o ) 例 / T 即砂 粒体 , 助 于诊 断 。癌 细胞可 分化程 度 有 横断面平扫及增强扫描 , 3例于外院行 甲状上动 脉数字 减影血 管 不一 , 核常呈透 明或 毛玻 璃状 , 无核仁 。
认识 引起原发 性 甲状 旁腺 功能 亢进 的 甲状 旁腺 肿瘤 影
像 学表现 以基本 明确诊 断 , 准确定位 甲状 旁腺 肿瘤 , 手术成功切 除的关键 。 是 影像 学
甲状旁腺 是人体重要 内分泌腺 之一 。 甲状 旁腺疾 病依 其激 未 造成 体积 明显增大 时 , 通常无 可识 别肿块。若为一个或二个腺 素分泌水平 和靶器 官对 甲状旁 腺素反 应异 常分 为 甲状 旁腺 功能 体增 大且较显著时 , 表现为 甲状旁腺 区小 肿块 , 其表 现均与 甲状 亢进 、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和假性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类 型。其中 旁腺腺瘤类 似。1例为 甲状 旁腺囊肿 , 气管 一食管旁沟 内或 前上 前者又分为原发性 甲状旁 腺功 能亢进 和继发 性 甲状旁腺 功 能亢 纵 隔内囊 性肿块 , T上 为水 样密 度肿 块 , I C MR 检查 长 T 、 r 1长 I 2 进 。临床上 , 大多数 甲状旁腺疾病 是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而进行 信号 , 若囊 内有亚急性 出血 , 表现 为短 T 、 r 则 1长 I 2信号 。2例为 影像 学检查 , 中 , 其 最有 意义 的是原发 性 甲状旁腺 功 能亢 进 。笔 甲状旁腺癌 , 其表现均 与甲状旁腺 腺瘤类 似 , 不 同的是有颈部 所 者报道 8例引起原发性 甲状旁腺功 能亢 进的 甲状旁腺 肿瘤 , 并复 淋 巴结增大及 C T检查 有可能显示 肿 内钙化 灶 , S 自颈外动脉 DA
甲状旁腺显像操作规范

2009欧洲核医学会甲状旁腺扫描guidelines一.甲状旁腺的解剖、病理和病理生理学解剖学甲状旁腺起源于第三或第四咽囊,通常有四个,分为二个上二个下。
它通常位于甲状腺后面,发育于第四囊内胚层的上甲状旁腺(也称为P4)位于二甲状腺的上1/3,起源于第三囊的下甲状旁腺(P3)通常位于甲状腺下1/3后方。
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鞘,但位于甲状腺囊外,仅有少数位于囊内。
必需注意到,甲状旁腺位置经常发生改变,尤其是二个下腺。
主要是因为他们从第三咽囊起源后要经历比较长的路径和复杂的迁徙过程。
这样,他们可能位于甲状腺内、位于胸腺内、纵隔内、或位于颈部较高的位置上。
尽管甲状旁腺通常是有四个,五个或以上的也不少见。
这些多余的甲状旁腺起源于咽囊的背侧或腹侧的翼,异位于上至环状软骨下至纵隔的各个部位,并更多见于胸腺。
甲状旁腺的形态的大小因人而异,在同一个体内也形状各异。
通常他们是卵圆形的或豆形的,但也可以是狭长的、树叶形的、或多叶的。
他们的直径也有很大变异,尽管通常应当小于7mm,重量20-45mg。
少数情况下,也有少于四个甲状旁腺的情况,甚至在某些遗传异常的情况下没有甲状旁腺,例如甲状旁腺发育依赖的Gcm2基因的转录因子异常、或DiGeorge综合征。
甲状旁腺内主要含两种腺组织:实质细胞和脂肪细胞。
两种成分的比例因年龄而不同:年轻人只有少数稀疏的脂肪细胞,其比例逐渐增加,及至30岁左右其比例达到10-25%左右。
其后的时间这个比例维持相对稳定。
实质细胞主要是主细胞,后者分泌PTH,有轻度嗜伊红的胞浆和少量的线粒体。
其他的实质细胞是嗜酸细胞,或许也能分泌PTH。
过渡性嗜酸细胞(一种嗜酸细胞的变异体)、透明细胞的功能不明确,通常处于非激活状态。
甲状旁腺内也有血管和神经组织。
生理学甲状旁腺制造PTH,是维持钙、磷、和维生素D稳态的关键物质,对骨健康至关重要。
PTH由主细胞以前-前-PTH的形式生产出来(115个aa),第二步再转化为前-PTH(90aa),最终转化为PTH并贮存于胞浆颗粒中,遇到合适的刺激后释放入血。
甲状旁腺及肾上腺显像课件

5. 临床应用
(1)嗜铬细胞瘤 (2)恶性嗜铬细胞瘤 (3)肾上腺髓质增生 (4)神经母细胞瘤
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123I-MIBG SPECT/CT检查
女,83岁,曾因甲 状腺髓样癌行甲状 腺切除术,现病人 出现持续性高血压。
2. 显像方法
封闭甲状腺(检查前3天至检查结束,口服复 方碘溶液,5~10滴,Tid);停用相关药物;
缓慢(>30s)静脉注射131I-MIBG 18.5~74MBq 123I-MIBG 111~370MBq
注射显像剂后,常规显像后位和前位分别行SPECT显像: 131I-MIBG 24 h、48 h(必要时72 h) 123I-MIBG 3 h、18 h、48 h(必要时72 h)
功能正常的甲状 旁腺延迟不显影。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腺瘤
双时相法显像仅见甲状腺显影,颈部无异常浓聚灶;甲状旁腺 功能亢进或组织增生时可见病变处显像剂分布异常浓聚。
SPECT/CT显示左侧甲状 腺下方一软组织密度灶, 大小2.0x1.3cm,伴放 射性浓聚,为甲状旁腺 腺瘤。
SPECT/CT腺瘤定位
甲状旁腺SPECT/CT显像
3. 适应证
(1)库欣综合征的诊断。 (2)肾上腺上皮质腺瘤、肾上腺皮质增生的诊断与鉴别。 (3)异位肾上腺的定位诊断。 (4)肾上腺皮质腺癌及其转移灶的辅助诊断。 (5)肾上腺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
4. 图像分析
✓正常肾上腺皮质显像剂分布均匀,影像较淡。 ✓右侧多呈三角形 、左侧多呈卵圆形。 ✓右侧位置多高于左侧。 ✓一般右侧显像剂浓聚高于左侧。
融合图像显示左肾上腺浓聚灶与CT显示的病灶完全吻合, 另外发现右甲状腺髓样癌 复发。后患者行手术治疗,病理为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后血压恢复正常。
放射影像对甲状旁腺腺瘤临床诊断应用

浅谈放射影像对甲状旁腺腺瘤的临床诊断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ct和mr对甲状旁腺腺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例甲状旁腺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结果:在这20例患者中,其中有12例是起源下甲状旁腺、6例起源上甲状旁腺、都位于患者的气管食管旁沟里,2例起源异位甲状旁腺。
患者肿瘤的直径在1.0~4.2cm之间,平均为(2.6±0.5)cm。
肿瘤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结节或者肿块影或圆形等,12例患者的ct表现为等密度,8例患者的mr表现为t1wi等信号或者低信号。
16例患者出现轻度到中度强化,4例患者强化十分明显。
12例患者的强化均匀,8例强化不均匀。
14例患者出现全身广泛性骨质疏松,其中有6例患者合并棕色瘤。
结论:对患者采用mr和ct检查,可有效检查甲状旁腺腺瘤,将其位置和大小以及形态、与周围组织关系进行准确的显示,能够对多数腺瘤做出一定的定性诊断,在临床诊断上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ct;甲状旁腺腺瘤; mr甲状旁腺腺瘤比较少见于临床,是导致患者发生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主要因素[1]。
疾病发病隐匿,早期阶段无特异性,对诊断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院对收治的20例甲状旁腺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同时对患者的临床情况,ct及mr表现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的2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都是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6月;其中男性为10例,女性为10例;患者的年龄在23~70岁之间,平均为(56.0±3.0)岁。
其中12例患者进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2例患者加做mr平扫和增强扫描、8例患者进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
对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20例患者出现血甲状腺素增高、18例患者出现低血磷和高血钙。
对患者进行x线片和核素骨扫描检查:14例患者出现全身骨质疏松,其中2例患者为病理骨折、6例患者合并棕色瘤。
甲状旁腺腺瘤的临床影像分析

【 b rc O j teT v ta Ta Rf teop a y iaeoa O som r eh cgi n fades. t A s at b cv:onei tC d a r rhrd dnm p v t r o t e ia Me . t 】 ei i sg e n M e u s fa t o Sa ti o e e ni od s e h o
C n m a
2 .Mei a i et ,t it flt o ilfJ a nvsy unzo ,Ga gogPoi e503 ,P.R.C i d a i gn Cn r h Fr i ie H s t i nU i rt,Gagh u undn rv c 162 c m g l e e sA a d p a o n ei n ha n
医学影像学 杂志 2 1 00年第 2 卷第 2期 JM (Iai (.0N . 00 0 e g gVJ2 o22 1 1m n 1
甲状 旁腺 腺 瘤 的临 床影 像分 析
刘连 生 李 恒 国 , , 王
科 50 2 ) 1 10
霞 董 ,
洋
广东 广州 500 ; 暨南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医 学 影 像 中心 1452. 50 3 ; . 东 省 中 医 院 影 像 放 射 162 3 广
aeo a w r 10~ . n ( . Cl nae g) Teaeo a ee on r vl e e a a dnd r as 6css hw dnm s e . 4 0cl 2 8 l o vr e . h dnm s r rudo a,wldm ct oeo s. a oe e l a w o l r e m es d
甲状旁腺腺瘤(1)

甲状旁腺腺瘤的影像
王鹤
精品课件
原发性甲旁亢的原因
❖ single parathyroid adenoma (90%) ❖ double adenomas (4%) ❖ hyperplasia of multiple glands (6%) ❖ parathyroid carcinoma (<1%)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Anatomy & Location of Parathyroid Gland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 99mTc-MIBI优于US
❖ 99mTc-MIBI+U现的异位的肿瘤(纵隔)
1. Ruda JM, Hollenbeak C, Stack BC Jr.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from 1995 to 2003.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5;132(3):359–372.
2. Lumachi F, Zucchetta P, Marzola MC, et al. Advantages of combined technetium-99m-sestamibi scintigraphy and high-resolution ultrasonography in parathyroid localization: comparative study in 91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Eur J Endocrinol 2000;143(6):755–760.
甲状旁腺腺瘤引发棕色瘤的影像学诊断

梁鹏 ( 通讯作 者 ) ,汪卫 中 ,赵 冬青 ,冯 霞 ,梁 万琴
( 1解放 军第 4 4医院 影像 中心 ,乌鲁木 齐 80 1 7 303 ( 2南方 医科 大 学南方 医院 影像 诊 断 中心 ,广 州 50 1 ) 15 5
磷 、尿钙磷 、碱 性磷 酸 酶 、P T、X线 ( 骨 、脊 H 颅
症 :多 发生 于妊娠 及哺乳 期妇 女 ,主要表 现为 骨骼 弯 曲变 形 ,假 骨折 ,无 骨 膜 下 骨 吸收 。血 清 钙 低 ,
柱 、骨 盆 、双 手 等 ) 、B 超 、C T、核 素 扫 描 等 检 查 。“ 血钙 、低血 磷 、高 尿钙 ” 三联 症 中血钙 测 高 定 是最 好 的甲旁亢 筛选指 标 。 [ 参考 文献 ]
[ ]王珂 ,万昆明 ,陈光勇 .甲状旁腺 腺瘤引发 纤维囊性 1 骨炎 x 线 C T诊 断 价值 [ ] 中 国 C J T和 MR 杂 志 , I
收 稿 日期 :2 1 —1 2 0 1 0— 0
2 4
Me i a u p n 1 2 No 01 dc lEq i me tVo. 5. .
3 4 诊断 与鉴别 诊 断 。 . 本病 需与 以下疾 病 进 行 鉴 别 : ( ) 骨 质 软 化 1
是 否复合 存 在 及 是 否 为 多 骨 受 累 ,并 常规 行 血 钙
2 7 m lL ~5 8 mm LL 血 磷 0 2 m o L ~ .m o / . 1 o/ , .4 m l /
3 1 甲状 旁腺功 能亢 进 的临床及 病 理特点 。 . 甲状 旁腺 功能亢 进指 的是 血清 中 甲状 旁腺 激素 升 高的状 态 ,也 是 甲状旁 腺最 常见 的病 理状态 ,可
甲状腺肿瘤的CT表现与鉴别诊断

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
密度不均匀,易出现囊变、坏死、 出血
易突破包膜、侵犯周围组织
易出现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淋巴结相互融合、粘连
,病变与淋巴结融合
宁波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
六、甲状腺其他恶性肿瘤
⑴ 原 发 性 甲 状 腺 恶 性 淋 巴 瘤 ( primary thyroid
囊变形态规则、分界 清
少见
病变包膜 包膜完整,边界清楚 、边界
恶性肿瘤
类圆形或类椭圆形、 不规则形
坏死形态不规则,分 界模糊
多见,细颗粒、不规 则钙化
假包膜完整或不完整 、不规则,无包膜边 界模糊
宁波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
甲状腺包膜 强化特点 周围结构关系 淋巴结
良性肿瘤 完整强化环 明显强化 无侵犯 无
宁波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
五、甲状腺癌
⑴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
约占甲状腺癌的70%~80% 影像学表现具有多样性的特性 常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氏甲状腺炎
宁波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
内细颗粒 钙化、破 边征
渐进性填 充、淋巴 结囊变
宁波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
胸骨柄上端层面 VI区和 VII区的分界
宁波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
三、病理分类
甲状腺良性肿瘤:
腺瘤
甲状腺恶性肿瘤:
滤泡细胞癌: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 滤泡旁细胞癌:髓样癌 其他恶性肿瘤:淋巴瘤、原发性鳞癌
转移性癌
宁波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
四、甲状腺良性肿瘤
腺瘤:
最常见,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 以15~40岁最多见,女性多于男性(6:1) 中青年以乳头状腺瘤多见,中老年常以滤泡性腺瘤多见 10%癌变,20%继发甲亢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诊断及影像学检查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诊断及影像学检查甲状旁腺为黄褐色圆形或卵圆形小体,质软,长5~6长mm,宽3~4mm,厚1~2mm,重30~50mg,其数目、位置及大小变化很大。
通常甲状旁腺有4个,分上、下两对,上对位于甲状腺侧叶后面上中1/3交界处,下对位于侧叶后面的下端。
异位甲状旁腺可位于甲状腺内、纵侧,气管和食管后,上、下颈部和纵隔内,对诊断造成一定程度的困难。
甲状旁腺表面有薄层结缔组织被膜,结缔组织深入到腺实质内。
腺细胞主要分为主细胞和嗜酸性细胞,呈因素状排列,其间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网。
这些腺体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PTH具有升高血钙、降低血磷,调节钙、磷代谢平衡的作用。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甲旁亢)是由于甲状旁腺腺瘤(占80%~90%,其中单发占80%~90%,多发占5%左右)、增生(少见,仅10%)或腺癌(罕见,1%~2%)等导致甲状旁腺素(PTH)分泌过多,引起骨、肾、消化、神经系统等病变及钙磷代谢紊乱疾病。
本病好发于女性,30~50岁多见,绝经期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约1:2~4。
本病一经确诊,即行手术切除可获治愈。
1症状体征高血钙症群:①消化道症状:恶心、厌食、腹胀、顽固性便秘、顽固性消化性溃疡以及Zokkinger-Ekkison二氏综合症。
②倦怠、乏力、肌无力。
③精神异常: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性格改变、惊厥、嗜睡、昏迷。
骨溶化及纤维囊性骨炎症状:①骨痛及畸形;②病理性骨折;③骨囊性变。
内脏及器官钙化引起的症状:①尿路结石、肾钙化、血尿、反复尿路感染②眼结合膜及眼睑钙盐沉着、角膜钙化;③关节钙化、疼痛、强直。
甲旁亢危象:头痛、肌无力、口渴、多尿、脱水、呕吐、低血压、嗜睡、谵妄、昏迷、心动过速、心律失常、无尿、肾功能衰竭。
2诊断依据临床表现:高血钙症状群;骨疼痛、病理性骨折、纤维囊性骨炎;肾结石、肾钙化;反复发作的顽固性消化性溃疡或伴胰岛胃泌素瘤。
反复多次测血钙升高,血磷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血氯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Johnson NA, Tublin ME, Ogilvie JB. Parathyroid imaging: technique and role in the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AJR Am J Roentgenol 2007;188(6):1706–1715.
谢 谢!
Anatomy & Location of Parathyroid Gland
Hale Waihona Puke ❖ 99mTc-MIBI优于US
❖ 99mTc-MIBI+US效果好
❖ 增强CT与MR通常用于检查术中无法发现的异位的肿瘤(纵 隔)
1. Ruda JM, Hollenbeak C, Stack BC Jr.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from 1995 to 2003.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5;132(3):359–372.
❖ 正常的99mTC-MIBI显像
❖ 经典的甲状旁腺瘤
❖ TC99-MIBI甲状旁腺腺瘤显像
❖ 压脂肪T2WI ❖ T1WI ❖ 压脂T1WI增强
De Feo ML, Colagrande S, Biagini C, et al. Parathyroid glands: combination of (99m)Tc MIBI scintigraphy and US for demonstration ofparathyroid glands and nodules. Radiology. 2000;214(2):393-402.
2. Lumachi F, Zucchetta P, Marzola MC, et al. Advantages of combined technetium-99m-sestamibi scintigraphy and high-resolution ultrasonography in parathyroid localization: comparative study in 91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Eur J Endocrinol 2000;143(6):755–760.
甲状旁腺腺瘤的影像
原发性甲旁亢的原因
❖ single parathyroid adenoma (90%) ❖ double adenomas (4%) ❖ hyperplasia of multiple glands (6%) ❖ parathyroid carcinoma (<1%)
Ruda JM, Hollenbeak C, Stack BC Jr.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from 1995 to 2003.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5;132(3):359–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