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象 无 形

合集下载

浅析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浅析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浅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浅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浅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在这里,给出四种理解:傅佩荣: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傅佩荣解读老子》)陈鼓应: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认识)也就产生了;(《老子今注今译》任继愈: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有了丑了;(《老子译读》)“知”是“辨别,判别”的意思。

“美”字本义地广民淳。

“惡”表达邪惡、罪惡、醜惡。

如果天下的人都认为疆土广阔是美好的,这就是一种罪恶了(因为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欲望,如果人人都对辽阔的疆域趋之若鹜,那么必定生灵涂炭,充满罪恶)。

这是我的一种理解。

我认为这样能够表达老子“无为”的政治主张。

但如果从哲学意义上来讲,这种解释具体化了。

陈鼓应先生将这句话放到了“观念”这个层次上。

陈鼓应先生认为老子的愿意在于说明有了美的观念,丑的观念也同时产生了。

这一章以美与丑‘善与恶说明一切事物及其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对待的关系中产生的。

也就是说,没有美与丑恶的对比,就不会产生“美”与“丑恶”这两个具体的概念。

这个道理可以用马哲中的对立统一观点来阐发。

傅佩荣先生和任继愈先生的理解基本一致。

王夫之(《老子衍》)说“天下变之万,而要归于两端生于一致,故方有‘美’而方有‘恶’”。

事物本身是没有美丑之分的,所谓美丑是人爱憎的感觉。

事物本身可称之为“自然”,是什么让“自然”失去了本身的样子,有了所谓的美丑?这当真是一种“丑”了。

究竟什么是美?需不需要美?怎么知道美?汉字“美”是由“羊”和“大”组成,由此而延伸出其它美的含义。

美是美好的,可以因此延伸出是她是正义的,乐观的,被推崇的,肯定的等等一系列正面的形容词来表示。

所以美可以定义为引起人愉悦情感的属性。

既然是引起人愉悦的情感,自然是被人们所需要的。

然而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引起愉悦的具体不尽相同,这就会引起争执。

《大象无形》阅读答案

《大象无形》阅读答案

《大象无形》阅读答案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流体,孕育并维持着地球上的生命。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大象无形》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那您。

大象无形罗会仟①盲人摸象:或摸鼻子,或摸尾巴,或摸大腿,或摸屁股,无一能摸出大象的真实面目,大概是因为“大象无形”吧?开个玩笑,事实上,此“大象”非彼“大象”,乃是《老子》中“大象无形”之“大象”。

物理学中的流体便是这种“无形的大象”。

②所谓流体,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为流动的物体,也可以从形象上理解为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

你可以把流体塑造成任何形状——圆的、方的、球的都可以,但这些形状都是不稳定的——只要撤掉容器,流体就成别的形状了。

从微观角度来说,组成流体的分子或者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微弱,分子之间的束缚很小,它们之间的距离很容易因外界扰动而改变,表现到宏观上,就是流体可以轻松拥有任意形状。

用“大象无形”来形容流体是再恰当不过了。

③伯努利的《流体动力学》建立的描述流体定常流动的伯努利方程,让人们从物理学角度全面认识流体。

伯努利方程的一个简单的推论就是:流体高处压力低,流体低处压力高。

例子在中国科技馆可以看到:放一个气球到圆锥形的容器里面,从顶端往下吹气,气球并不是顺着气流往下掉而是往上爬;一个注满水的V形玻璃管两边分别放一个木球和一个空心铁球,静止时木球浮在水面而铁球沉在水底,当V 形管旋转起来并达到一定速度时,铁球会浮上来而木球反而沉下去了。

实际上,飞机快速飞上天空,喷雾器和汽缸发动机原理、足球中香蕉球和乒乓球中旋转球等问题,都可以用伯努利方程来解释。

流体的魅力在于它总是有一些捉摸不定的东西让你惊讶。

④生活中最常见也是最特殊的流体当属水。

常见是因为水覆盖了地球的绝大部表面,水孕育了并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

不只是“女人是水做的”,其实男人也差不多都是“水货”。

说水特殊是因为水作为流体,水分子之间除了范德瓦尔斯作用,还有一种更特殊的相互作用——氢键,即水分子由于电荷极化造成分子和分子之间还存在一种更强的电磁作用。

大象老鼠成语

大象老鼠成语

大象老鼠成语以下是 8 条关于大象老鼠成语:1. “鼠目寸光”,你看那只小老鼠,只盯着眼前那一点点食物,就像有些人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却看不到长远的好处,真是鼠目寸光啊!例子:他为了那点小便宜就放弃了大好机会,这不是鼠目寸光是什么呀!2. “胆小如鼠”,哎呀,有些人遇到点小事就吓得不行,简直就是胆小如鼠!就像那小老鼠一样,稍微有点动静就吓得乱窜。

例子:她平时咋咋呼呼的,真遇到事了却胆小如鼠。

3. “大象无形”,真正厉害的事物往往是看不到具体形态的呀,就如同大象无形一样。

就好像伟大的爱,它无处不在,却很难具体描述。

例子:他默默地做了那么多好事,这不就是大象无形嘛!4. “庞然大物”,大象可是个庞然大物啊,站在那里就让人惊叹不已。

就像生活中的一些困难,看起来好像是庞然大物难以战胜。

例子:那座山可真是个庞然大物,要爬上去可不容易啊。

5. “投鼠忌器”,有时候你想惩罚那可恶的小老鼠,却又顾忌周围的东西,这就是投鼠忌器呀。

比如说小明犯了错,可因为和他关系好又不好太过严厉批评。

例子:想批评他又怕伤了他的自尊心,真是投鼠忌器。

6. “蛇鼠一窝”,那些坏家伙们聚在一起,就像蛇鼠一窝似的,相互勾结干坏事呢!例子:他们整天混在一起干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真是蛇鼠一窝啊!7. “抱头鼠窜”,那小老鼠被吓到的时候,就会抱头鼠窜呢,多狼狈呀。

就跟有些人失败后逃窜的样子差不多。

例子:敌人被我们打得抱头鼠窜。

8. “气吞如象”,哇,那种豪迈的气概,简直可以气吞如象了!就好像英雄人物的豪情壮志。

例子:他站在那里,那气势简直气吞如象啊!我的观点结论是:这些大象老鼠的成语都很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不同的情境和状态,让我们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呀!。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
夷道若纇;
上德若谷;
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
大白若辱;
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译文
上士听了道,努力实行;
中士听了道,怀疑道的存在;
下士听了道,会嘲笑道。

不被嘲笑,就不足以成为“道”了。

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
光明的道却似暗昧;
前进的道却似后退;
平坦的道却似崎岖;
崇高的德却似峡谷;
广大的德却似不足;
刚健的德却似怠惰;
纯真的品格却似浑浊;
洁白无瑕却似含污纳垢;
至方至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伟大的成就总是最后才完成;最大的声音反而听不到;
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到。

大道幽隐,无名无声。

只有道,爱养并成全万物。

大象无形——语文课堂的变迁

大象无形——语文课堂的变迁

大象无形——语文课堂的变迁磨课,很煎熬,特别是在找不到佳径的时候。

磨课,不是寻求课堂完美,而是期待学习的成功。

因为主角是学生。

备课设计只是蓝图,我们拥有的是生动的学生。

孔子的课堂,是海阔天空,所视之物无不是教学的内容,无物不是好词佳句。

或曰,因为他自己定教材内容。

私塾先生开馆,几本薄书一读十几年,一抄十几年,写不得好文章,也可能练得一手好字。

以前称人上学,可以叫读书:你干么呢?我还在读书。

现在呢,读书呢,被上学彻底取代。

什么叫上学?上学校学习?上学校?这里面有区别吗?有,又没有。

我也只能这样说吗?我们在研究语文教学的模式,扒拉最巧妙的方法,让教变得更好看,让分数更高,甚至狂想一个月、一个学期改天换地,结果是失望,怀疑,放弃,吐血,无奈,随他去——老师没错,学生也没错,那是谁的事?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老师首先要心里清楚每一条路的走法,才可随心所欲地领着学生欣赏美景。

语文课,不见语言文字没关系,要能领略到语言文字的美才是关键。

可惜,学生正儿八经地说胡话都说不好,对生活没有多少意识,像是活在一个奇怪的世界。

这是我的“功劳”?怪了!我把学生领上绝路了?老子说过——老子姓李,不是我——大象无形:老子在说到"道"的至高至极境界时,引用了"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说法,意思是:"最白的东西好象是污浊的,宏大的方正(形象)一般看不出棱角,宏大的(人)材器一般成熟较晚,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

"大象无形"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气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和场景。

这种大象无形,应该是最佳的语文教学情境吧。

当我心里只有学生的成绩或分数或太多的心事时,眼里只有一象,便没有了能量。

可怜,我的教学,很少有故事。

大象无形 大色无彩——谢麟山水浅析

大象无形 大色无彩——谢麟山水浅析

谢麟画作《一江春水》中国陆地深远广大,恢弘苍茫,人们多喜欢登高望远,于高处,站在一地方,以多视角,俯视山水,把握全面,此乃是中国山水画理念中的“以大观小”。

以全面,博大,悠远之视角品万物生灵,此类广胸怀、大视野,让人极容易想到“大象无形”,“大色无彩”等博大精深的艺术理论。

大象无形一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老子在说到道的至高至极境界时,引用了"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说法,意思是:最白的东西好象是污浊的,宏大的方正(形象)一般看不出棱角,宏大的(人)材(物)器一般成熟较晚,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

大象无形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气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和场景。

古人以朴素的方式,阐明了中华文化的宏观定位和发展定向。

可以说,厚德载物和大象无形,正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伟大国家所特有的景象、特有的气派,是一个有志于肩负人类历史重任的伟大民族共同体所需要、所应有、所能以自持的文化风格和整体面貌。

所以,有艺术家于这沧海之中,不刻意显示、不过分主张,兼容百态,有意化无意,大象化无形。

在赏画之余,在此“大”“无”系列的艺术理论基础之上,关于色彩说的另一理论——“大色无彩”便应景而生。

广西美术家协会主席谢麟先生的画作便有此蕴味,让人思“大象无形”之际,又可观“大色无彩”。

中国画不注重从固定角度刻画空间幻景和透视法,沿古今时代轨迹细思,此理念被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来。

在传统创作中,传统画家在把握大自然内部节奏时,通常不是从固定角度透视一个焦点,是用流动视角,飘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将登高及远后所俯视和远眺之景组成一幅气韵生动的画面。

然而,这种信守传统并坚守的画家不是全部,有少部分画家不甘于安逸现状,在坚守传统,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借助传统所给予的灵感,发掘新“大陆”。

大象无形的意思

大象无形的意思

大象无形的意思
【拼音】:dà xiàng wú xíng
【解释】:有意化无意。

大象化无形!就是不要显刻意,不要过分的主张,要兼容百态。

无形态无框架才能容纳一切形体!最宏伟的形象就是没有形象。

【详细解释】:“大象无形”一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老子在说到“道”的至高至极境界时,引用了“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说法,意思是:"最白的东西好象是污浊的,宏大的方正(形象)一般看不出棱角,宏大的(人)材(物)器一般成熟较晚,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

"大象无形"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气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和场景。

【成语接龙】:大象无形——形单影只——只言片语——语重心长——长街短巷——巷尾街头——头童齿豁——豁然确斯——斯事体大——大寒索裘——裘马轻肥——肥头大耳——耳后生风
【近义词】:上德不德、
【出处】: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老子在说到“道”的至高至极境界时,引用了“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象无形

大象无形

大象无形一直认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种遥不可及的抽象境界,却不曾想,有人用摄影这么“具象”的工具将生活中的“无形之象”展现了出来。

初看李天元的作品,空空如也;细细品味后,却又觉得应有尽有。

李天元是个画家,当他拿起相机时,他选择了抽象的空气和水作为对象,利用玻璃来连接自然和人。

美术同盟的主编吴鸿这样评价李天元的作品:他通过对“时间”和“空间”概念的重新思考,把抽象玄妙的东方哲学和东方智慧通过视觉化的方式表达了出来,从而实现了对物象背后的时空关系的精神性思考。

空气2005盛夏的中午,碧蓝的天上,有一架飞机像流星般滑过,打破了天空的宁静,飞机和玻璃作为人造的物质参与和改变着天空。

鱼200430厘米粗的玻璃管中添满水和两条对立的鱼,并架在空中。

此时,正值北京的十月,蔚蓝的天空中可见成熟的柿子。

以水为元素,以时间和空间为背景,表现了生命中生死轮回的状态。

空气2005空中悬浮的玻璃上,还残留着雨中的尘埃,远处的彩虹已出现在清新而遥远的天边。

自然界的风雨变幻预示着新的开始。

血2004玻璃管中装满鲜血,置于空旷的田野中,恰逢一头驴子经过,给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效果。

鲜血象征了已逝去的生命,而沉思的驴子更增添了忧郁的色彩。

水2004水是生命之源,也被古人赋予“道”的含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空中漂浮着的一滴水,正如人的心灵可包揽和折射周围万物。

李天元肖像2001.1.11用卫星照相和很多学画的人一样,我从小喜欢摄影,但一直没把这当成创作,只是拍着玩或者拍素材。

而现在,人们将摄影作为严肃的创作行为,所以我也开始尝试用这个媒介来创作。

2000年,我开始用摄影作为媒介创作了《李天元肖像》。

由于2001年将要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艺术与科学》艺术展,中国科学院召开了一个动员会,鼓励艺术家用科技手段创作艺术作品。

我有幸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的科学家宋宝元先生、化学所的科学家傅小刚女士的帮助,用高科技手段从宏观、微观、现实三位一体拍摄我的肖像。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作者:李文阁来源:《内蒙古教育·基础教育综合版》2008年第11期什么是理想中的好学校?笔者常常思考这个问题。

老子在说到“道”的至高至极境界时,引用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说法,意思是:“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

老子所谓的“大音”和“大象”,与道并列,是以器象来表征、喻示大道。

这恰与“厚德载物”(出自《易经》),从不同的角度讲出了共同的道理和意向。

以“厚德”载万物,兼容天下,故总体上似无“定形”;由于“固无定形”而能容纳“多形”,时时吞吐吸纳外来之物,以壮大丰富自己,故能看似“无形”之上,而成其泱泱“大象”。

这种“厚德载物”、“大象无形”的文化,概括起来就是:泱泱大度、不拘一格、包罗万象、生机无限的伟大精神气质,这种无形的精神底蕴和活力资源,在几千年的实践中,被国人保持和发扬,成为中华民族不断成长壮大,历经无数劫难而不衰败溃散的文化特点。

纵观各类名学校的发展,也都是具备雍容大气的文化风格和整体面貌,且与办学理念、学校制度、硬件设施、师资水平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笔者再三考量认为,理想中的好学校应该具备以下要素:一、一所好的学校需要有传统文化的积淀学校需要有历史,有历史才会有深刻内涵;要有传统,更要有传承这些传统的人。

当然继承的同时,创新可能更为重要。

我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内圣外王”,简单说就是有圣人般的内心思想境界;处世时自强不息,成就一番文治武功。

这样的培养目标时至今日仍具有现实意义,所以不能割裂传统,否则可能会犯浅薄浮躁的毛病。

辩证唯物主义就讲究传承上的发展,即:“扬弃”。

没有继承哪来发展?古人讲,“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古人衡量道德标准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我们仍然应奉为圭臬,不过要有更宽的视野和更高、更多元的标准。

做学问讲究“学有本源”,赛马讲究“纯正血统”,文化与教育更需要讲究传统,以传统为基础才能发展、创新。

大 象 无 形

大 象 无 形

大象无形所谓大象者,《辞源》解释为一切事物的本源,后引为封建帝王的一统天下。

因此,大象是一种权威,一种集权,或者说是一种对资源的有效控制。

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说法,大象应该是能控制行业市场,在产品、资金渠道及生产资料方面有强大市场影响力的企业集团。

大象的影响力首先是看得见的,它有产品,有工作人员,还有各种类型的广告活动。

但同时大象的影响力更是看不见的,它有一种魔力,无边无际地影响着每一个群体。

老子《道德经》中说“大象无形”,也正好涵盖了这种意思,大象的无形之处正是对市场的绝对控制,从思维、意识到行为方面的控制。

古人云:执大象,天下往。

每一个人,每一个集团或阶层,都在努力寻求着合适的切入点,希望籍此能成为执大象的风云人物。

大道无言,大爱无边,大象无形,大音无声大道无极。

大象无形。

大爱无声。

大美无言。

大音若希和大爱无声是什么意思这两个词里,有转折的意思.和大智若愚、大巧不工,是一个道理.大音若希,大爱无声.从字面上解释,就是美妙的音乐,其实并不复杂,.伟大的爱,并不用过多的语言来表达.引申一下,就是伟大的事物,从表象来看,往往并不伟大.大爱无声,大音若希,大智若愚,大巧不工,这几个词里,都体现了中国儒家中庸内敛的境界.说得俗一些,就是低调.大美无言! 声! 大象无形! 大爱无边! 大成若缺! 大盈若冲! 大直若詘! 大辩若讷! 大巧若拙,大爱无疆社会人文 - 文学《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

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

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魏源本义引吕惠卿曰:“以至音而希声,象而无形,名与实常若相反者也,然则道之实盖隐於无矣。

”意谓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

为老子所提出。

语出《道德经》:“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其中又说:“听之不闻名曰希。

”王弼注:“大音,不可得闻之音也。

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导语】:勇者无名红学研究多少年过去了,然而初中那篇《大铁椎传》描写的情景、人物却始终难以忘记。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至简,大智若愚的理解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至简,大智若愚的理解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至简,大智若愚的理解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简要介绍本篇文章所讨论的主题——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至简以及大智若愚的理解。

这些概念自古以来被广泛提及和引用,具有深远的哲理和智慧,对于我们了解人生、思考人生的意义以及发展自我的智慧和修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仔细解析每一个概念,探究它们的背景和内涵,并分析它们对我们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些概念,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审视人生、认识自我,对待世界和他人,从而在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中忠实于内心的声音、展现出无形而强大的力量、坚持简单而至真的原则以及保持睿智而谦逊的态度。

本文将通过对每个概念的详尽解读,剖析其起源和演变,以及它们在不同文化和学科中的应用和解释。

我们将引用相关的文献和思想家的观点,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理解这些概念,并探讨它们对于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最后,本文将总结每个概念的要点,并探索它们对我们的理解和行为的启示。

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思考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筑造自己的人生道路,并为我们所面对的挑战提供智慧和勇气。

1.2文章结构2.正文:2.1 大音希声:2.1.1 背景介绍:在古代的中国,音乐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它被认为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传达情感和表达思想的方式。

大音希声这个词出自《周易》,意指音乐需要有一定的声音,但又不能太过嘈杂。

2.1.2 含义解析:大音希声的核心概念是在音乐创作与演奏中追求平衡。

表面上看,大音希声似乎是在强调音乐的轻柔和细腻之处,但实际上,它更重要的是强调音乐的内涵与情感表达。

在音乐创作中,大音希声意味着音乐家不仅要掌握技术与演奏技巧,更要注重内心所想所感的表达。

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需要通过细腻的音符和情感的充沛表达,让人们感受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同时,大音希声也提醒着音乐家在演奏时要避免过度张扬和刻意追求高音高亢,而是要通过克制,以达到一种平衡与和谐的境界。

大象无形_于永正_盘点自己_读后感_马洪波

大象无形_于永正_盘点自己_读后感_马洪波

RENMINJIAOYU人民教育2007.15-16读者热线:(010)62257722转494电子信箱:hujh@edumail.com.cn有幸拜读了于永正老师发表于《人民教育》2007年第6期的《盘点自己》一文,深为于老师博大的胸襟、谦逊的治学态度折服。

作为一名全国闻名的特级教师,于老师没有炫耀自己出过多少节高级别的公开课、获得过多少耀眼的荣誉、出版过多少本专著、到过多少地方讲学,有的只是以一位一线老师的口吻写下自己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如何才能做一个学生喜爱、家长放心、学校欢迎、社会需要的好老师。

于老师可谓大哉,然而所述之事又可谓小矣,不由得让我想起老子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来。

套用之,作为文题,来表达自己的体会。

在简单地盘点自己教育人生的过程中,于老师写自己不多,着力深情回忆了对自己做教师影响较大的几位老师———多才多艺的小学老师张敬斋、让于老师有了梦想和追求的中学老师李晓旭和要求严格而且教学顶真的师范老师陆有信,正是他们的影响为于老师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底色。

于老师在回忆老师的同时,他自己的成长之路也跃然而出,从中让我们看到了于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原则———“于永正和学生相似”。

借用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教授的评价,点明了于老师之所以能够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就是因为他能够蹲下来看学生———对学生多一份理解,给学生人格上平等的待遇。

我们工作的成果就像于老师在文中所说:学生聚会时,他们回忆的最多的第一是故事,第二是活动,至于老师精心设计的课,竟很少有记住的。

这也应对了李开复先生在给中国大学生的第四封信中所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

”最后才是于老师对自己成长之路的反思———在学习中思考,在思有所得后立即转化为教育行动,用古今教育家的理论,演绎自己的教育故事。

这是于老师成功的真谛,也应该成为我们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不由得反思我们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新课程改革,之所以步履维艰,成效不高,究其原因,社会对教育的高期望和高需求导致“应试”之风愈演愈烈是一个方面,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没有像于老师那样脚踏实地,认真落实新课程进行之前对教师的培训要求,老师们虽然知道应该怎么做,但由于上级和学校过多地注重对升学率的要求,老师们在工作中自然不能完全按照培训要求去做,或者有的根本不做,尽管他们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对。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原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原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原文及译文[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①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②。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③;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④;质真若渝⑤。

大方无隅⑥;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⑦。

[译文]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

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道了。

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

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

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

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

[注释]1、建言:立言。

2、夷道若纇:夷,平坦;纇,崎岖不平、坎坷曲折。

3、大白若辱:辱,黑垢。

一说此名应在“大方无隅”一句之前。

4、建德若偷:刚健的德好像怠惰的样子。

偷,意为惰。

5、质真若渝:渝,变污。

质朴而纯真好像浑浊。

6、大方无隅:隅,角落、墙角。

最方整的东西却没有角。

7、善贷且成:贷,施与、给予。

引伸为帮助、辅助之意。

此句意为:道使万物善始善终,而万物自始至终也离不开道。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有志也。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建犹立也。

明道若昧,光而不耀。

进道若退,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夷道若颣,颣,土内也。

大夷之道,因物之性,不执平以割物,其平不见,乃更反若颣土内也。

上德若谷,不德其德,无所怀也。

太白若辱,知其白,守其黑,大白然后乃得。

广德若不足,广德不盈,廓然无形,不可满也。

建德若偷,偷,匹也。

建德者,因物自然,不立不施,故若偷匹。

质真若渝,质真者,不矜其真,故渝。

大方无隅,方而不割,故无隅也。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哲学内涵及其影响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哲学内涵及其影响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哲学内涵及其影响作者:任思佳来源:《参花(下)》2018年第07期摘要:“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老子提出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个美学观点,它体现了老子哲学的精湛与深邃,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内涵和美学思想,对中国的艺术领域产生了丰富且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我国古典美学中一个重要观点,是老子提出的关于声音的一个美学观点,最早出现在《道德经》中,“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他认为,最美的声音就是没有声音,最美的形象就是没有形象。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一切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道”的境界,这里没有任何人为痕迹与作用,完全符合自然。

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哲学内涵(一)“希声”“无形”——“道”之空寂虚无。

老子提出的“道”的第一个特点是“无”。

在他的《道德经》第25章中有“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也就是说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见,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

这三者不可说清楚,所以就混而为一。

以及“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

”有一个东西浑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开始存在了,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自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所以道本身不具有物质的特点,它是无形、无气、无味、无声的,是人们感受、察觉不到的。

(二)“大音”“大象”——“道”之包孕万有。

老子提出了“道”的第二个特征“有”。

《道德经》中说道:“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万物之宗。

”意思是说,“道”虽然是不可见的虚体,空虚无形,但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不可估量的。

它是那样深邃,好像是万物的主宰,具有无限力量和内涵。

另外还提出“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道德经》之大象无形

《道德经》之大象无形

《道德经》之大象无形作者:陈兆杰来源:《醒狮国学》2013年第11期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窬,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道德经》是一部传世奇书,多年以来经常被世人解读并曲解。

“大道大象”因为太过恢弘,使得读者只能如“盲人摸象”一般,断章取义地体悟经典。

我读这本书也是经历了一个过程,听闻他人之解,逐渐感悟,最终有了自己的见解。

多年之后,我在对该章节的理解上与其他学者有些许不同。

◎天人之士老子认为道法自然,故而“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就是在上天看起来是小人的人,在人间是君子,在天看来是君子的人,在人间是小人。

那么在天道中“士”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世人以为上士能行道,应加以赞赏,中人闻道无果,已是庸碌,下士大笑之,最是朽木不可雕也。

上士是最有仁义的人。

道德经中有:“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才是道的本质。

仁义最高的人叫上士,然而“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道理其实很简单:天是讲自然的,人是讲人为的。

在人间,上士可以通过改造自然利益人民,然而这种改造难免会违背自然规律,这时候天与人对士的恒定标准还是相反的。

于道而言上士是违背自然的人,自以为能够掌控的人,就去努力的去改造,这是最不可取的。

中士是比上士高一层的,他不太讲仁义,但是他已经在向道靠拢了,但道在他身上,还没有固定。

与前二者相较,所谓下士才是最返璞归真的。

◎闻道之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是听闻大道,立足于不同境界的三种人就有截然不同的知觉和反应。

上士讲究积极进取,故而听闻大道之后瞬间了然于心,继而想到的是如何得之,然后用之。

当一个能力卓绝的人不再“志虑忠纯”,任意最大可能地发挥其能动性,因欲望而产生的忤造化逆天道的行为便浩荡而来。

道家智慧之大象无形大道无名

道家智慧之大象无形大道无名

精塾学院:韩鹏杰讲《道德经》之大象无形大道无名韩鹏杰教授在精塾学院解读这一章引用了十二句古人说过的话,例举了一系列构成矛盾的事物双方,他们彼此相异,互相对立,又是互相依存,彼此具有统一性。

韩鹏杰老师从闻道者的表现,到数个沿用至今的成语说起,以看似相互矛盾的观点,说明相反相成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如何评价士这一阶层,孟子为何是气盛太胜的年轻人?道=坐而论道不如起来行。

第四十九章原文上士闻道,仅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上士听了道的理论,积极照着去实行; 中士听了道的理论,沉吟忧郁,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以为是空洞无物而加以嘲笑。

道若不为愚人所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道了。

因此古时的格言曾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昏黑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那卑下的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

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贵重的器物,总是最个后才制成,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

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

但只有“道”,才善于辅助万物开始,并推动万物走向成熟。

精塾学院,专注于创作有深度、有厚度的精品解读传递千古不灭的思想价值韩鹏杰讲《道德经》全集线上课程已经上线关注“精塾学院”公众号即可领取课程精塾学院正面向全国书友进行渠道招募,如果你也爱好国学,并且看好知识付费的行业前景,想把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当做自己的一份事业,就快来关注“精塾学院”联系书童吧。

大象无形相反的成语

大象无形相反的成语

大象无形相反的成语
大智若愚:才智出众的人表面看来好像愚笨,不炫耀自己。

大巧若拙:指真正聪明的人表面好像笨拙,不自炫耀。

大音希声: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

大象无形: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
大盈若冲:最充盈的东西,好象是空的一样
大辩若讷: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

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大方无隅:最方正的东西是没有棱角的
大直若屈: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

亦作“大直若诎”。

大成若缺:成大事业的人表面上看缺乏能力.。

大象无形-忆伽达默尔

大象无形-忆伽达默尔

作者: 薛华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版物刊名: 哲学研究
页码: 82-86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12期
主题词: 伽达默尔;大象;良师益友;哲学家;印象;交往;自然;怀念
摘要:我有幸和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有过一些交往,我常常怀念和他的那些交往。

对于我,他无疑是当代一位大哲学家,是一位不同寻常的人物,而在我印象里却又是一位极平常、极自然、极可敬、极可亲的人,是一位难得的良师益友。

他是一个把哲人和常人统一在一起的人,统一到天衣无缝的程度。

看到他,不由会想到老子说的话:大象无形。

大象是无形的。

大象和无形连在一起,是一体,大象方能无形,无形方是大象。

伽达默尔那里的情形可说就是这样。

这些年人们又开始大谈境界,可以说伽达默尔使自己达到了大象和无形这两者统一的境界。

不过这种说法有些缺陷。

我的突出印象不是伽达默尔在使自己达到这种统一,而是他那里有这样一种统一。

我的印象是他自己并不去想他有这样一种统一,更不去想使人感到他有这样一种统一。

质朴而自然,这是他的现象和本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象无形
所谓大象者,《辞源》解释为一切事物的本源,后引为封建帝王的一统天下。

因此,大象是一种权威,一种集权,或者说是一种对资源的有效控制。

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说法,大象应该是能控制行业市场,在产品、资金渠道及生产资料方面有强大市场影响力的企业集团。

大象的影响力首先是看得见的,它有产品,有工作人员,还有各种类型的广告活动。

但同时大象的影响力更是看不见的,它有一种魔力,无边无际地影响着每一个群体。

老子《道德经》中说“大象无形”,也正好涵盖了这种意思,大象的无形之处正是对市场的绝对控制,从思维、意识到行为方面的控制。

古人云:执大象,天下往。

每一个人,每一个集团或阶层,都在努力寻求着合适的切入点,希望籍此能成为执大象的风云人物。

大道无言,大爱无边,大象无形,大音无声
大道无极。

大象无形。

大爱无声。

大美无言。

大音若希和大爱无声是什么意思
这两个词里,有转折的意思.和大智若愚、大巧不工,是一个道理.
大音若希,大爱无声.从字面上解释,就是美妙的音乐,其实并不复杂,.伟大的爱,并不用过多的语言来表达.
引申一下,就是伟大的事物,从表象来看,往往并不伟大.
大爱无声,大音若希,大智若愚,大巧不工,这几个词里,都体现了中国儒家中庸内敛的境界.
说得俗一些,就是低调.
大美无言! 声! 大象无形! 大爱无边! 大成若缺! 大盈若冲! 大直若詘! 大辩若讷! 大巧若拙,大爱无疆
社会人文 - 文学
《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

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

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魏源本义引吕惠卿曰:“以至音而希声,象而无形,名与实常若相反者也,然则道之实盖隐於无矣。

”意谓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

为老子所提出。

语出《道德经》:“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其中又说:“听之不闻名曰希。

”王弼注:“大音,不可得闻之音也。

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

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王弼集校释》)“众”即全体,“分”即部分;人们听到的宫音或商音等,都只是部分,而非全体。

意谓有了具体、部分的声音之美,就会丧失声音的自然全美。

老子认为最美的音乐是自然全声之美,而非人为的、部分之美,这和他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的见解,以及他的“无为自化”(《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老子之后,庄子继续发挥了这一观点。

在《齐物论》中,庄子把声音之美分为“人籁”、“地籁”、“天籁”三种。

“人籁则比竹是已”,即箫管之类,属下等;“地籁则众□是已”,即风吹□穴之声,属中等;“天籁”则“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

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即块然自生的自然之声,为上等。

在《天运》中,庄子还论述了“天籁”的特点:“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极。

”郭象注:“此乃无乐之乐,乐之至也。


这实际上就是老子所提倡的“大音希声”。

所以在《齐物论》中,庄子又说:“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王先谦注:“鼓商则丧角,挥宫则失徵,未若置而不鼓,五音自全,亦犹存情所以乘道,忘智所以合真者也。

”意思都在于反对以部分的、有限的声乐,破坏或代替自然全美之声。

老、庄这种对于自然全美的提倡,对后来的文艺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成为文学家、艺术家所追求的一种崇尚自然天成、不事雕凿的最高的艺术境界。

钟嵘《诗品序》所提倡的“自然”和“真美”;元结《订司乐氏》所提倡和推崇的自然、“全声”之美;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所提倡的“以全美为工”;徐文长《赠成翁序》所说的“夫真者,假之反也。

故五味必淡,食斯真矣;五声必希,听斯真矣。

五色不华,视斯真矣”;以及俞兆晟在《渔洋诗话序》中所说的“以大音希声,药淫哇锢习”等等,都是这一观点的引申及进一步发挥。

在古代画论中,也有不少类似的见解。

但对于音乐或诗文的声律来说,有无相生,有声和无声是相反相成、相比较而存在、相衬托而益彰的。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就很接近于老、庄所提倡的“大音希声”的境界。

不过,如果没有这之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等等的“有声”,也就不会有在一定条件下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所以李德裕的《文章论》中,在批评“今文如丝竹□鼓,迫于促节,则知声律之为弊也甚矣”的同时,正确地指出:“丝竹繁奏,必有希声窈眇,听之者悦闻;如川流迅激,必有洄□逶迤,观之者不厌。

从兄翰常言‘文章如千兵万马,风恬雨霁,寂无人声’,盖谓是矣。

”这就说得比较切合实际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