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在改革实践中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_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改革与发展★在改革实践中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张呈祥 1、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在分配领域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政策,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在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已经基本成为现实的同时,尚有部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生活水平下降,农村少数地区的扶贫任务十分繁重,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大的矛盾依然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不断深化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认识,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对于全面贯彻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局至关重要。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表明,我们必须把公平与效率内在地统一起来,在实现部分人先富的同时,促进更多的人走向富裕。
从公平与效率的视角来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一个有效率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公平的社会。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既包含着目标和价值取向,也内涵着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正确表述。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
一方面,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它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不应有贫穷的共产主义,也不应有贫穷的社会主义,没有效率的社会主义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也不会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没有效率的提高公平终将导致平均主义;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提高效率、增进财富的目的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而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社会的平等和公正,达到共同富裕。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仅在于前者能够创造比后者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而且在于前者能够将效率与公平真正统一现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左”的或者僵化的社会主义的模式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所追求的公平是与效率相联系的公平,是以提高效率为基础和前提的公平,这与把公平与平均主义划等号的“左”的社会主义是有明显不同的。
先富后富与共富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论先富后富与共富及他们之间的关先富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告别贫穷”的必然产物和现象,它既与当时的政策鼓励和人们的劳作观念、思想状况和劳动技能密切相关,也与当时打破平均主义的思想和体制束缚、贯彻按劳分配以及发展工商业、发展和繁荣经济的时代潮流密切相关。
先富现象的出现,不论在改革开放初期还是在今天,都具有伦理道德的意蕴,本质上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唤醒人的劳动积极性和潜能的重要表征。
从按劳分配到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先富的方式出现了不同的类型,其伦理意义亦有不同的差异和性质的不同,但不管何种性质的先富,在社会富强和经济发展中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意义,其生存和展开方式总是要引发不同的伦理意义,呈现不同的伦理价值,人们也可以对之作出伦理的评价。
(一)先富的含义与类型先富是相对于后富和共富而言的,是指在一定社会中的人们依凭自己的聪明才智较之其他人率先富裕了起来,成为了社会的富裕阶层。
从一般意义上说,先富是率先创富的结晶,其思想和行为均具有突破传统谋利方式的创新性,同时也意味着诸多道德风险的承担,以及不确定性后果的承载。
先富,从其来源和生成上讲,大量地与劳动特别是创造性的劳动有关,与开源节流和爱物惜物以及善于管理有关。
从劳动创造财富的意义上说,一切人类具有正当价值的财富都是由劳动创造出来的。
英国早期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提出了“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的名言,认为一切财富都是由土地和劳动生产的,二者都是价值的源泉和尺度。
威廉•汤普逊对配第的观点作出了某种修正,认为“财富是由劳动产生的,除劳动外没有别的要素能使任何欲望的对象成为财富品。
劳动是财富唯一的普遍的衡量标准,也是财富的典型特征。
”[2]27理查德•琼斯也说,“一切财富不管来源是什么,总要由人类的劳动使它可以为人类的用途服务,甚至大地自发的产物,也必须由人力收集和使用。
因此,一切财富一定都是首先从劳动者手里分发出来的。
”[1]1我国古代的陶朱公之所以能够率先致富,不仅在于他勤劳刻苦,而且在于他能够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将治产与交易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坚持以德经商,“逐什一之利”(《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故而人皆称其贤。
“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先富”和“共富”的思想,并采取政策措施改变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政策,后来,他一直强调要实行这个政策,其落脚点是共同富裕。
这表明我们对怎样实现共同富裕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共同富裕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的速度富裕起来。
共同富裕是一个历史过程,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必然会出现有先后、快慢的不同,这是整个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必然会产生极大示范力量,影响周边的人和地区,带动他人和地区向他们学习,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
其一,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不同。
其二,个人拥有不同生产要素。
其三,个人具有不同竞争能力。
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差别。
这些造成社会成员收入和富裕程度产生和扩大差距的因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会长期存在着,这就决定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只能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如果不谈“先富”,只谈“共富”,不仅不可能为实现“共富”逐步创造物质基础,相反,只能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导致共同贫穷。
反之,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的目标。
只有实行邓小平提出的这个大政策,才能逐步创造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先富后富到共1
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特殊性一、特色社会主义的先富后富到共富先富后富是方法,共富是目标。
“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致富”。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首要的根本任务,不发展生产力就不可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就是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进而消除两极分化,消灭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特色社会主义首要条件是提高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中国现实生产力基础上建设的社会主义,即在生产力较低水平下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或者说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这不是马克思定义的那种社会主义,即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那种社会主义。
要在中国实现生产力基础上搞社会主义,即相对低的生产力条件下搞社会主义,首要条件是提高生产力。
不首先解决提高生产力的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只能是空谈,社会主义理想只能是空中楼阁。
三、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特殊性怎样才能提高中国的现实生产力,按照马克思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必须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这就是先富后富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要在现实低生产力条件下发展生产力,与这种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恰恰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这是社会发展史已经证明了的。
即中国现实这种低生产力水平上,即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或者中期生产力水平上,促使其高速发展的生产关系恰恰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我们是搞社会主义的,为何要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因为这是现实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是客观规律的要求,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啊!当然,我们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是有条件的,是在社会主义原则控制下进行的。
所以经济运行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即市场调控加计划调控。
发展生产力尽管有先富后富之分,但总体上是为全体人民提高生活水平服务的,是为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的。
四、解决两极分化与共富矛盾的途径利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必然会出现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
2022~2023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考试题库及答案参考39
2022~2023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考试题库及答案1. 如何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正确答案:如果不变“先富”,只谈“共富”,不仅不可能为实现“共富”逐步创造物质基础,相反地,只能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导致共同的贫穷。
当然如果不谈“共富”,只谈“先富”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的目标。
只有实行邓小平提出的这个大政策,才能逐步创造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正确答案:正确3. 安全培训对管理人员和工人______比较重要。
A.管理人员B.工人C.两者都重要D.都不是正确答案:C4. 职业道德在资本主义社会得到较快发展正确答案:正确5. 危险品库应当设置醒目的防火标志。
进入______库区的人员,必须登记,并交出携带的火种。
A.甲、丙类物品B.乙、丙类物品C.甲、乙类物品D.甲、乙、丙类物品正确答案:D6. 如何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正确答案:集中表现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7. 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坚持()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A.公开、公平B.公开、公正C.公正、透明D.公正、公平正确答案:D8. 根据《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举证的规定,证人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费用以及误工损失,由胜诉一方当事人负担。
()正确答案:错误9. 如何的握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的体现?正确答案:答:实践证明,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10. 可能对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或者行政执法行为产生较大影响的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
()正确答案:正确11. “征求意见与建议”是安全行为科学管理应有的态度?正确答案:正确12.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给消费者造成财产损失的,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包括:()A.退还货款和服务费B.退货C.修理、重做、更换D.赔偿损失E.补足商品数量正确答案:ABCDE13. 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论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论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先富与共富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处理先富与共富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好度,才能又好又快的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则是社会主义本质和目标之一社会主义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的根本目标, 邓小平精辟地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把共同富裕提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
先富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共富的捷径,但是先富不是目的,而只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手段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和同等富裕,它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从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分析认为,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落后,社会经济发展还不平衡,按劳分配制度还不完善,剥削阶级思想影响还存在,因而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所以必须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共同富裕的构想正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企业和其他人向他们学习。
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就有能力帮助和扶持那些没有富起来的地区和人们,使他们也尽快富起来。
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国家就有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就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贫困地区,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强调共富并不是要否定先富,强调先富与强调共富本来就是一致的。
没有先富就不能实现共富,但先富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共富这个根本目标。
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反复强调,要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
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对共同富裕的强调,绝不是对先富政策的否定,而是同邓小平先富带共富思想一脉相承的。
论先富与后富
论“先富与共富”讨论先富和共富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先富和共富的内涵,以及它们的关系。
迄今为止,人们对此的认识还不够清晰明确,并常常习惯于作简单化的理解,因此常常引出认识上的种种误解和实践中的政策摇摆。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就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人们对于“先富”和“共富”的关系争论不休,而贫富差距的逐年增大,更是激发了人们对“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质疑,引发一系列问题。
我们应该针对贫富差距的现状,正确认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提出相关对策来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为走向共同富裕扫除障碍。
“先富”是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手段先富起来。
先富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共富的途径和手段。
允许一部分先富,是承认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收入差别和富裕程度差别,但并不是收入差距越大越好。
先富要帮后富而不是搞两极分化。
先富带后富这一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大原则,也是最终目标。
“共富”不是同时同步富裕,也不是平均主义,它是一个历史过程。
邓小平提出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我认为有以下作用:首先,一部分人先富,必须要以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为手段。
在我国现阶段,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行按劳分配和劳动、资本、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必然结果。
通过这一部分人的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发挥应有的示范作用,影响左邻右舍,使他们向先富地区学习。
其次,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不但通过向国家纳税等各种途径和措施帮助相对落后地区的人们,帮助其地区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为落后地区的人们提供经济发展的空间、机会和手段,给他们创造就业机会,带动该地区的发展。
例如,深圳、珠海、厦门等经济特区的迅速发展,这些城市在自身发展成为大都市的同时,也为其他沿海以及内陆城市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更为本地以及外地的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缓解了其他地域的就业压力,促进这些地域以一种更加稳步的速度发展。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与共富的关系2015年09月13日来源:人民论坛网全面深化改革,不得不注意这六大根本性挑战!(2)作者:姚树洁、汪锋②产权界定仍不明晰关乎产权制度安排,以及政府、国企的边界产权明细是市场经济和价格信号发挥作用的基础。
计划经济将整个国家视为一个整体,没有明确的产权制度安排。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源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土地使用权和收益权的重新安排。
随后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措施,都是在不断明晰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经济活动主体的产权界限,从而不断强化价格信号作为市场经济调配资源的关键作用,进而不断激发普通劳动者的生产热情,提高经济活动效率。
中国从计划经济不断向市场经济转变所做的改革,一直强调先易后难,对关系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土地产权制度、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和时间表。
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产权制度缺位,被资产增值所带来的收益所掩盖,而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进入“新常态”之后,产权不清晰问题有可能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
以地方政府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为例,当前大量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源于国有土地出让收益,而土地产权不明确使土地增值收益无法被社会各阶层分享,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下,往往成为引起社会矛盾的关键点。
新形成的基础设施同样存在产权不明确的问题,对于使用道路的普通消费者而言,中国高速公路几乎成为全世界最昂贵的交通基础设施,以“贷款修路,收费还贷”为出发点的道路收费行为,被不明确的产权严重扭曲,占据公共资源兴建道路的经营主体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必然宣称自身亏损严重,需要持续占有收费权。
③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关乎先富与共富的关系“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改革开放之初进行增量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和价格信号的出发点。
事实证明,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部分人的确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实现了富裕的目标。
但不可否认,在产权制度不明晰的制度背景下,也存在一部分人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攫取了不应当属于自己所有的社会财富。
先富与共富辩证关系
先富与共富辩证关系浅论共同富裕决不等于同步富裕。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 也是带动全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为此, 我们既要鼓励先进, 提高效率, 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又要兼顾社会公平, 防止两极分化,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先富起来、共同富裕、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分配的发展趋势是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但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没有现成的答案。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曾走过一段弯路, 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引导下, 中国人民才走出误区, 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国家从未走过的共同富裕的新路。
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 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要实现这个目标, 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特殊国情的社会主义国家, 齐头并进的发展是不行的, 在这一方面我们曾有过深刻的教训。
所以, 邓小平同志早在年就提出,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由于辛勤劳动、成绩大而先富起来, 从而带动全国人民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这一发展战略在今天已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果, 一部分地区凭借有利条件快速发展,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实现了“先富” ,并带动和促进了各地的经济发展和观念的变革,全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了较大提高。
那么,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理解和处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多数人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呢?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分配规律和分配形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必然使一部分单位、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
(1)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
在社会主义现阶段, 由于劳动者之间存在着劳动差别, 主要是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的差别, 他们对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是不同的。
先富与共富
先富与共富摘要:在改革开放的大发展下,邓小平提出的“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政策在现在是否真的适合,现阶段两级分化严重,官员腐败严重,房产等物价飞涨等问题仍得不到解决。
先富问题以解决,现在主要目标应该是共同富裕。
关键词:先富,后富,共富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就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他当时的理解是共同富裕决不等于也不可能完全平均,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允许一部分人生活先富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波浪式的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比较快的富裕起来。
这就是当时的先富概念,当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
主要是:1.应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2.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不同。
3.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
4.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最在的差别,也就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如果不谈先富,只谈共富,是不能实现共富的。
先富和共富是统一的,先富是共富的必由之路。
共富是先富的目的和归宿。
我觉得在当时,是一个伟大的决定,使我们度过了建国初期的艰苦岁月,以后才能快速发展。
现在似乎也出现了很多的负面影响,两级分化严重,穷人更穷,富人更富。
时下最热的还属房地产,近些年来,投身于房地产各类人齐聚,有的明星大腕更是热衷。
论先富后富和共富
论先富后富和共富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提出“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人共同富裕”,这一鲜明的先富,后富,共富理论。
先富加上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可以说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构想中最具创造性的思想。
当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先富的地区要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逐步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
但是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
他认为“这是一个大政策”。
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贫穷。
邓小平所说的由“部分先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大政策,不仅是我国正确的发展道路,而且是一条客观规律。
“部分先富”和“共同富裕”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阶段,而是通过“部分先富”达到“共同富裕”。
在“部分先富”的过程中,就包含了“共同富裕”的成分;在“共同富裕”的基本目标实现以前,始终表现为“部分先富”。
“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充分积累。
在我国现阶段,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既要承认劳动差别,又要承认资产差别。
也就是说,不仅要默认劳动能力是每个人的天然特权,而且要承认对象化的、积累起来的劳动(物质财富)同样是每个人的合法权利。
前者要求同量劳动相交换,要求同量劳动获得同量报酬;后者要求财富转化为资本,并实现价值增殖。
只有这样,才既能够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又能够调动资本所有者和企业主的积极性。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以及采取市场经济形式,就是体现了上述利益要求。
在这种经济制度和经济形式中,收入的较大差别是不可避免的,率先富裕起来的只能是一部分人。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调节,富裕起来的人会越来越多,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022~2023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考试题库及答案参考9
2022~2023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考试题库及答案1. 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集体主义原则正确答案:错误2. 根据事故心理学的研究,“激情,冲动,喜冒险”是事故心理原因之一?正确答案:正确3. 如何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正确答案:如果不变“先富”,只谈“共富”,不仅不可能为实现“共富”逐步创造物质基础,相反地,只能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导致共同的贫穷。
当然如果不谈“共富”,只谈“先富”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的目标。
只有实行邓小平提出的这个大政策,才能逐步创造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 明礼被成为“中华民族之魂”正确答案:错误5. 职业精神一方面是社会精神原则“职业化”另一方面使个人精神“成熟化”。
正确答案:正确6. 道德在()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A.个人成长与成才B.社会安定团结C.国家繁荣富强D.身体健康正确答案:ABC7.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我国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是()。
A.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服务人民、促进发展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C.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进和谐D.文明礼貌、勤俭节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开拓创新正确答案:B8. 职业道德不会造成不同职业从业人员的道德人格差异9.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最基本的核心是_____。
A.安全教育制度B.安全检查制度C.安全生产奖惩制度D.安全生产责任制正确答案:D10. 国家主席是我国的国家机构正确答案:正确11.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诚实守信B.办事公道C.为人民服务D.艰苦奋斗正确答案:C12. 王某经批准在某处建房,后经地质调查确认该处为地质灾害易发地带,行政机关拆除了王某所建的房屋,王某所受的损失应由()。
A.行政机关依法给予适当赔偿B.行政机关依法给予适当赔偿C.行政机关依法给予全额补偿D.行政机关依法给予适当补偿正确答案:D13. 下列属于国家秘密的是:()A.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B.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C.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D.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E.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正确答案:ABCDE14. 职业意识指从业人员对职业的认识意向及对职业所持的主要观点正确答案:正确15. “为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和服务人员的事儿,和其他人没什么关系。
如何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如何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改革开放以前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在分配领域总是离开生产力水平和要求,力求缩小人们之间的收入差别,结果导致平均主义盛行,出现了两个“大锅饭”,一是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一是个人吃企业的大锅饭。
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极大地挫伤了经济主体和个人的积极性,扼杀了经济的生机和活力,结果是共同贫穷。
因此,1978年底,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就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
它很快产生了极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对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牵动效应。
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证明了邓小平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的正确性。
实际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在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有先富和后富,存在富裕程度的差别,不但是根据国情而作出的一种现实选择,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规律角度讲,也具有客观必然性。
(1)真正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会出现收入的差别。
按劳分配原则以劳动为尺度,它默认不平等的个人天赋和不平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由此劳动者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即使劳动者所得劳动报酬相同,也会因为家庭负担不同出现富裕程度的差别。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的实现特点还会扩大这种差别。
(2)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会导致富裕程度的差别。
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也存在着多样化的实现形式。
与此相应,在分配领域还存在着多种分配方式,除了按劳分配,还有按生产要素分配。
由此会产生收入上乃至财产上的差别。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产生富裕程度的差别。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势必发挥作用,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无情法则。
这种结果反映在个人收入分配上就是收入差距和生活富裕程度的不同。
(4)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客观存在的社会差别,在很长时期内无法消除,这也是在走向共同富裕过程中存在先富和后富、富裕程度不同的重要社会原因。
"先富"与"共富"
共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8 — 9 0 0 4 ( 2 0 1 3 ) 0 5 - 0 0 1 3 — 0 3
“ 先 富” 政 策 的 实 质 就 是 鼓励 那些 有 能 力 有 条 件 带 头 富
先富起来、 先发展起来 。中国是一个大 国。 人 口众 多 。 地 域
第2 0卷 第 5期
V0 1 . 2 O No . 5
鄂
州 大
学
学
报
2 0 1 3年 9月
Se p . 2 01 3
J o u na r l o f E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
‘ ‘ 先富 , , 司 I . . - - ‘ ‘ 田
性, 让 每 个 人 都 能 够 最 大 限度 地 为 社 会 生 产 力 的发 展 作 出
贡献 。 而 社 会 是 个 人 的 集 合 。 每 个 人 最 大 限 度 地 促 进 了 生 产力 的 发 展 ,整 个 社 会 的 生 产 力 就 会 以最 快 的 速 度 发 展 。
一
部 分家 庭 率 先 富 裕起 来 , 才 能 充 分挖 掘 发 展 生产 力 的 潜力 , 使 社会 财 富 的 总 量不 断增 长 。这 就 决定 了我 国各 地 区生 产 力 的 发展 不 可 能 同 步 进 行 。有 条 件 的地 区就 先 富起 来 , 没 条件的地区就后富起来 。 有什么样的条件就实现什么样 的
献, 多做贡献 , 从而带 动中国社会生产力更好更 快地发展 。 而 发 展 社 会 生 产 力 是 中 国 社 会 永 恒 不 变 的主 题 , 因此 , “ 先
富” 政 策 也 是 必 须 长 期 坚 持 的 政 策 。随 着 社 会 生 产 力 的 发
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先富与共富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在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已经基本成为现实的同时, 尚有部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生活水平下降, 农村少数地区的扶贫任务十分繁重, 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大的矛盾依然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对于全面贯彻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局至关重要。
邓小平先富与共富思想,亦称共同富裕论。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
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个富是人民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
中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
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共同富裕论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富裕的道路和目标之间的关系。
部分先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则是社会主义本质和目标之一,是部分先富的必然结果。
没有目标,部分先富就会失去方向和归宿;没有道路,共同富裕的目标就成为空中楼阁。
根据唯物辩证法,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1.先富是共富的必要条件,共富是先富的目的所谓先富,是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
所谓共富,是指通过允许一部分地区、部分企业、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后,采取各种方式带动、帮助落后地区和落后企业加快发展,最终实现大家都过上富足生活的理想目标。
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富裕的道路和目标之间的关系。
分配领域中“先富”与“共富”关系问题研究
( . 堰 职业 技 术 学 院 基 础 课 部 ;. 堰 职业 技 术 学 院 人事 处 , 1十 2十 湖北 十 堰 4 20 ) 4 0 0
[ 摘
要 ] “ 富 ” 共 富” 两 个含 义不 同而 又 相 互联 系、 互 制 约 的 范畴 ; 两 个 范畴 同 效 率 与 公 平 存 在 相 先 与“ 是 相 这
实现 合 理 的措 施主 要 有 “ 低 、 高 、 困” 提 调 保 以及“ 非 ” 完 善 体制 机 制 等 。 打 和
[ 关键 词 ] “ 富 ”“ 先 ;共 ; 公 收 [ 图分 类 号] F 4. [ 中 0 6 3 文献 标 识 码] A [ 文章 编 号 ] 10—7820)5 01 3 0843(080— 0— 0 0
由于 价 值 规 律 的作 用 , 争 竞 社 会 分 配是 否 公平 合 理 是人 们 普 遍关 注 的 问题 , 是 关 的差 别 。在 市 场经 济 的 条 件 下 , 也
系 到能 否 调 动绝 大 多数 人 劳 动 积极 性 , 进 社会 生产 力 快 速 和优 胜 劣 汰 是 必然 的 。优 胜 劣 汰 所 引 起 的个 人 收 入 差 距 是 促 发展 的根 本 问题 。改 革 开 放 初 期 , 小 平 提 出 , 许 一 部 分 巨大 的 。第 四 , 区 经 济发 展 不 平衡 形 成 的 差 别 。城 乡差 别 邓 允 地 人 一部 分 地 区 依 靠 诚 实 劳 动 和合 法 经 营 先 富 起 来 [ ;9 2 和地 区差 别 是 长期 的 历 史 现 象 。 它 是 由地 理 环 境 和 历 史 等 1 1 9 年邓 小平 又 提 出 , 同富 裕是 社 会 主义 的本 质 l 。如 何 认 识 原 因形 成 的。 以上 这 些 差 别 都 是 不 以 人 们 的 意 志 为 转 移 的 共 2 ] 和处 理一 部 分地 区和 一 部 分 人 先 富 起 来 与共 同 富 裕 之 间 的 客观 存 在 。我 们 只有 承 认 这 些 差 别 , 照顾 这 些 差 别 . 能 调 才 关 系 , 是一 个 很 大的 难 题 。人 们 在破 解 这 一难 题 的 过程 中 这 动各 个 方 面 的 积极 性 , 进 社 会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 步 实 现 共 促 逐 已经 取得 了许 多重 要 成 果 。但 由于 这 一 难 题 是 一 个 动 态 的 同 富裕 。实 现 共 同 富裕 是 一个 长期 的历 史 过程 。 不 断 发展 的问题 , 以任 何成 果 都 只是 相 对 的 。 在综 合现 有 所 “ 富” “ 富 ” 相 互 联 系 , 互 制 约 的 对 立 统 一 关 先 和 共 是 相 理 论 成果 的基 础 上 , 者认 为 , 先 富 ” “ 富 ” 对 立 的统 笔 “ 与 共 是 系 。“ 富” 途 径 、 示 范 、 动 力 ;共 富” 目标 、 过 程 、 先 是 是 是 “ 是 是 一 ;先 富” 共 富” 关 系 在 实 质 上 是 效 率 与 公 平 的 关 系 ; “ 与“ 的 是指 导 , 这是 二 者 的 区 别 或 对 立 。二 者 的 统 一 是 相 互 渗 透 、 收 入 差距 必 须 相对 合 理 ; 同 富裕 是一 个 逐 步 实 现 的过 程 。 共 相互 促 进 , 旋 式 上 升 , 浪 式 前 进 。 “ 富” 以 共 同 富 裕 螺 波 先 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物理200841804019 王凯
正确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社会主义必须走共同富裕之路,社会主义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的根本目标。
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个富是人民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
在1992年,邓小平精辟地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把共同富裕提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
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
奔向富裕是一个有先有后、有快有慢逐步实现的过程,要求所有人、所有地区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起来是不切实际的,必须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共同富裕的构想正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把共同富裕当作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去追求,容不得出现一点先富后富、多富少富的差别。
在个人收入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
其结果,只能是同步贫穷、同等贫穷。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虽然仍强调按劳分配,但收入差距太小,基本上实行的是“大体平均,略有差别”的政策。
实施平均主义只能是打击先进、鼓励落后,严重挫伤人们的积极性。
平均主义的泛滥必然破坏生产力。
实践证明,这样的认识和政策,既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在实践中也不利于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打破了平均主义,打破了“大锅饭”,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从而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和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进而引起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全面而深刻的变化。
事实证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大家都拥护的新办法,新办法比老办法好。
共同富裕论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什么是共同富裕?以往人们常常把它看成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解释,而忽视概念本身包含的对社会生产力的说明。
根据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提出了应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上赋予共同富裕以科学的内涵。
在“共同富裕”这个概念中,“富裕”反映了社会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
共同富裕包涵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特质,就从质的方面确定了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地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目标。
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则是达到目标的前提和手段。
共同富裕理论是社会主义原则规定的。
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角度深入分析,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两个相互联系的标准:既不能离开共同富裕讲发展生产力,离开了就会导致两极分化,也不能离开发展生产力讲共同富裕,离开了就会导致共同贫困。
这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根本视角上发生了变化。
这是个首创性理论突破,是对我国传统社会主义认识体系的变革。
不能把共同富裕仅仅看成是终极目标和方向,还应是现实的经济过程;共同富裕不是静态的概念,而是发展变化的动态概念。
共同富裕决非是一次性完成的事情,而是一个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发展的过程。
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和同等富裕,它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
有的学者指出,共同富裕不是均等富裕,它是在实施过程中,以差距为主要特征。
具有差异伴随性。
共同富裕与同步富裕有着根本的区别。
同步富裕是平均主义思潮的表现,追求它只能导致共同贫穷。
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富裕的道路和目标之间的关系。
部分先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则是社会主义本质和目标之一,是部分先富的必然结果。
没有目标,部分先富就会失去方向和归宿;没有道路,共同富裕的目标就成为空中楼阁。
根据唯物辩证法,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在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总态势中已经包含了两极分化的萌芽。
其中表现在:现在的制度是允许一定范围内剥削存在,生产资料的私有在一定范围内成为合法,已经允许个人资本等生产要素参加收益分配;还有少数靠侵吞财产和偷税漏税、行贿受贿非法手段牟取暴利的暴富户。
因此,有的学者指出:控制收入差距,不使过大乃至悬殊到足以蜕变出资本主义因素来,就成了防止两极分化的组成部分。
如何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以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作为先决条件。
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若干重大关系》一文中指出:“只有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他又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讲话中指出:“在收入分配中,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把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结合起来。
”有学者具体分析认为,公有制决定了劳动者之间完全平等的地位和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公有制使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成为现实;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使劳动者都有劳动的权利、条件和发展的机会,能够都富裕起来。
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必须以完善政府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政策和体系为根本保证。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把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
要区分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音的基本生活。
”政府有效的宏观调节政策,一方面,通过完善税制,健全和完善市场规则,改革分配制度和打击非法收入等措施,对高收入加以调节;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系统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低收入层的扶贫与扶持工作保证落实。
从政治经济学理论角度进行分析,提出新的观点。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产生两极分化的原因是资本积累,要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
就要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对雇佣劳动的作用,改变资本积累的性质,避免资本在个人手中无限制集中。
他们提出:通过社会制度,完成对雇佣劳动方式转变,实现雇佣关系的横向流动。
改变雇佣关系的定向流动为不定向流动。
这样使得每一个人不成为固定的“劳”方或“资”方,以实现社会地位的平等。
雇佣劳动横向流动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积累限制;二是资本的普遍化。
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出发,在处理先富与共富的的关系上,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
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就是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基本指导原则,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着重强调发展,亦即“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方针政策,突出的反映了“先富”的理念。
到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应该把“共富”作为重点,这既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保证了我们的发展结果始终不偏离社会主义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