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核心素养提升 (新版)教科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综合素质评价新版教科版(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综合素质评价新版教科版(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新版教科版:第一章综合素质评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公园里花香四溢B.春天里柳絮飞扬C.海面上浪花飞溅D.天空中乌云翻滚2.用高强度钛材料做成的钛管很难被拽长,说明钛分子间( )A.没有引力B.没有斥力C.存在引力D.存在斥力3.下列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钻木取火B.煤炉烧水C.压缩空气升温D.搓手取暖4.民间艺人将糖加热到液体状态,然后用它在平板上“画成”各种小动物,再慢慢晾干变硬后就制作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

关于制作“糖画”的全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糖的温度一直在降低B.糖的内能一直在增加C.糖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D.糖先熔化后凝固5.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 ℃的冰没有内能B.晶体熔化时,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它的内能增加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6.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热值大,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D.0.5 kg煤油和1.5 kg煤油的热值一样大7.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B.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C.物体没有吸热,内能一定不变D.在温度、状态和物质种类均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越大8.由Q=cm(t-t0)得c=Qm(t-t0),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C.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D.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无关9.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铁块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B.运输海鲜时用冰块保鲜,这是因为冰熔化吸热C.集中供暖采用热水循环,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夏天汽车内开空调玻璃上有时会出现水雾,这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0.如图,是根据“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实验数据绘制的a、b两种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实验中两种物质的质量相同,初温度相同,选用的加热器相同,由图像可知( ) A.加热相同时间,a物质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小B.加热时间相同,a物质的末温度高,比热容大C.吸收热量相同,b物质温度升高得慢,比热容小D.吸收热量相同,b物质的末温度低,比热容大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1.杯中装满凉开水,慢慢加入两小勺细盐,则杯中的水________(填“会”或“不会”)溢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过一会儿取一勺水尝一尝,发现有咸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本章总结提升课件+(教科版)(共26张PPT)

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本章总结提升课件+(教科版)(共26张PPT)

地运动,C错误。地面洒水感觉凉爽是汽化现象,属于蒸发吸热,
D错误。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类型三
热量计算
热量的计算公式: (1)吸热公式:Q 吸=cm(t-t0)。 (2)放热公式:Q 放=cm(t0-t)。 (3)热平衡关系式:Q 吸=Q 放。 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放在一起,高温物体将放出热量, 温度降低,放出的热量可以用公式 Q 放=cm(t0-t)来计算。低 温物体将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可以用公式 Q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A (3)下列事实能用上述实验结果解释的是______________ 。
A.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
B. 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 C. 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 D. 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解析] (1)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水和沙子,加热时间越长,吸收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例 2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 某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 1-T-1 所示装置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 杯中放入 100 g 水和 100 g 煤油,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 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液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 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已知 ρ 水>ρ 煤油)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动理论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重点梳理 1.扩散: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 ____________在相互接触时, 彼此进入对方 的现象。扩散现象表明:①___________ 分子之间有间隙 ______________ ;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 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随堂训练
1.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C )
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 C.扫地时灰尘飞扬 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
2.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有:①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② 分子间是有间隙的;③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④分子 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上述理论与如图所描述现象相对应的是 ②__C__、③__A__、④__B__。(以上三空均填图中的字母代号)
科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全章】》 精品PPT优质课件
第一章第一节 分子动理论
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
2.分子的特征: ①体积小 ②数目多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可以直接观察 吗?怎样才能知道分子是否运动呢?
喷香水或空气清新剂,很快就闻到香味。这是为什么?
谢谢观赏!
再见!
第二章第二节 内能和热量
一、物体的内能
运动着的足球具有动能。 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动能。
思考:观察到的现象有哪些? 瓶塞跳起 出现水雾
瓶塞跳起,推动瓶塞的能量来自哪里?
弹簧发生弹性 形变时具有弹 性势能。
相互作用的分子也具有势能。
物体的内能: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 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 叫做物体的内能。
3.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 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质的状态。如图所示甲、 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C )
A.固态、液态、气态 C.固态、气态、液态

2023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1分子动理论教案(新版)教科版

2023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1分子动理论教案(新版)教科版
教学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实际例子、动画演示和实验观察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内能的概念及其与分子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3)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存在以及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教学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实际例子、动画演示和实验观察等方法,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存在以及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科学思维:通过学习分子动理论,学生将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逻辑思维分析分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2. 科学探究:学生将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探究分子运动和内能的变化规律,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3. 科学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分子动理论,学生将能够理解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培养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及对科学知识的尊重和应用意识。
4. 科学交流与合作: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验过程中,将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观点和经验,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分子的运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内能的概念。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
此外,还需要准备教学PPT或教案课件,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讲解和演示。同时,准备课后作业和练习题,以便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和进行自我评估。最后,准备教学反馈表或学生评价表,以便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和评价,以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2023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1分子动理论教案(新版)教科版

2023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1分子动理论教案(新版)教科版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分子动理论和内能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分子动理论和内能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new_text新课呈现结束后,对分子动理论和内能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和内能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练习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基于这些反思,我将制定一些改进措施,并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实施。
首先,我将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实验的讲解和演示。通过使用模型和动画,一些辅导环节,以便在学生遇到难题时提供个别指导。我可以组织课后辅导时间,或者利用学校的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分子动理论和内能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分子动理论和内能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如关于分子动理论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内能与生活节能的联系等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深入了解分子动理论和内能的广泛应用和意义。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2内能和热量教案(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2内能和热量教案(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2内能和热量教案(新版)教科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பைடு நூலக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2内能和热量教案(新版)教科版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的第二个知识点“内能和热量”。具体内容包括:
5.学生可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内能与热量的科普文章或研究报告。
6.学生可利用课后时间,参与内能与热量相关的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2.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数学计算等方法分析内能和热量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学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内能和热量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科学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1.内能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内能的计算:引导学生利用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计算公式,计算简单物体的内能。
3.热量的传递:介绍热量在物体间的传递方式,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热量传递的条件。
4.热量公式:讲解热量公式Q=cmΔt,使学生掌握热量计算的方法。
2.讨论法:在讲解内能的计算方法和热量公式的应用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在讲解分子动理论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如分子运动实验,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内能的关系。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总结含解析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总结含解析新版教科版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总结知识要点一:温度、内能与热量1、三者的区别:(1)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2)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的熔化;(3)物体内能增大,不一定是吸收了升高,还可能外界对物体做了功;(4)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不一定增加大,因为物体在吸收热量的同时还对外做功,吸收的热量小于对外做的功;(5)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的熔化;(6)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还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2020•临沂)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的冰块内能为零B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 .热传递的方向由内能大小决定D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答案】D【解析】任何物体都有内能,0℃的冰块也具有内能,A 错误;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B 错误;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跟内能多少无关,C 错误;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的熔化过程,D 正确。

故选D 。

(2020•巴中)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定升高C .0℃的冰内能为零D .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答案】A【解析】物体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分子动能增加,内能一定增加,A 正确;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在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时,物质虽然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不变,B 错误;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C 错误;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D 错误。

故选A 。

正确理解温度、内能和热量三个概念,知道在表述三个概念时如何表达,充分理解三个区别和联系,是解决这类的关键。

知识要点二:比热容1、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通常有两种方案:方案一: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一讲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知识梳理:考点一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能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

分子间存在,事例: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这种现象在生活中的事例有:等;这一现象还能说明。

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①分子间存在引力事例:;分子间存在斥力事例:。

②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力变化的更快。

当分子间距离约为10-10m时,引力和斥力近乎相等,距离变小时表现为力,距离变大时表现为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过大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事例:。

考点二内能和热量1.内能:组成物质的分子内部和的总和。

2.任何物质任何状态都有内能,影响内能的因素有: . . . ;机械能可能为零,内能不可能为零,机械能和内能没有必然的关系。

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和,这两种方式在改变内能上是的。

①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间的不同,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________。

在热传递过程中从物体转移到物体,或者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转移的能量的多少叫。

②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这是能量的。

4.温度、热量、内能三者的关系:△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一个状态量。

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但不一定吸热,如:。

△热量:表示热传递过程中转移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

只能说“吸收(放出)多少热量”或者“转移多少热量”,不能说“具有(含有)多少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如果同时物体也对外做功,则内能不一定增加;但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不一定升温,如:。

△内能:物体由于分子热运动而具体的能量,是一个状态量。

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升温,如:;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吸热,如:。

考点三热值1.意义:表示燃料本领的物理量。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内能》说课稿(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内能》说课稿(新版)教科版
3.计算一个物体在特定温度下的内能,并讨论如何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计算其质量和温度的函数来得到。改变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热传递、做功等方式实现。
4.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分子运动的现象。
答案:可以准备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将少量蓝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观察颜色的扩散速度。热水中的颜色扩散会更快,因为分子运动更剧烈。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本章之前,学生应该已经学习了八年级物理的基本知识,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等领域的相关概念。他们对物理实验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进行基本的观察和实验操作。同时,学生已经掌握了数学中的基本运算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和数据分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的学生对物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希望能够通过学习物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原理。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喜欢通过实验和实际例子来学习,希望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分子动理论和内能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分子动理论和内能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分子动理论和内能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分子动理论和内能学习状态。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首先,分子动理论的概念和原理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直观地理解分子的运动和内能的概念。其次,学生可能对内能的计算方法和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的关系理解不清晰。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有一定的陌生感,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克服困难,掌握本章内容。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核心素养提升教科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核心素养提升教科版(2021年整理)

2018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核心素养提升(新版)教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核心素养提升(新版)教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核心素养提升(新版)教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核心素养提升知|识| 框| 架错误!错误!重| 点|突|破一、一个理论、一种能量(两种方式)、两种特性1.分子动理论:物体是由大量的________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____;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和________。

2.内能:物体内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能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__________和__________.3.热值: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_______与燃料_______的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它的大小取决于燃料的________。

其公式为q=__________。

4.比热容:如果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从外界吸收热量Q,温度升高了Δt,则________即是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物体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为Q吸=__________;物体温度降低时所放出的热量为Q放=__________。

二、三个物理量(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与联系三、两种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四、五个实验1.四个演示实验认识分子间的作用力2。

第一章 第一节 分子动理论—2020年秋季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共23张PPT)

第一章 第一节 分子动理论—2020年秋季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共23张PPT)

知识点 分子间的作用力 5. 如果分子间没有了引力和斥力,下列现象不会发 生的是( D ) A.黑板上很难写字 B.固体很容易被拉长 C.液体容易被压缩 D.气体也会有一定的体积
6. 如图所示,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 台灯,这说明( B )
A.分子间存在斥力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间隙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7. 荷叶上有一滴水,下雨后一滴水落到荷叶上后形 成一大滴水,这说明 分子间存在引力 ;一个水袋刚 开始能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间隙 ,后来很难被压缩, 说明分子间存在 斥力 .
8. 野外生存是户外运动者的必备技能.下列的前后 说法以及前后对应都正确的是( C )
A.看见炊烟说明有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削竹为刀——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
11. 将一根细线松松地系在一个铁丝框架的相对的 两边上.把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来,框架上便会出 现一层肥皂膜,如图甲所示.用烧热的针刺破线一侧的 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如图甲、乙 所示.下列实验原理,与上述实验一致的是( B )
A
B
C
D
A.用力推活塞,注射器中的气体被压缩了
B.两个铅柱用力挤压后粘合在一起
16. 取同样的两张纸,将一张如图甲所示那样撕开, 另一张如图乙所示那样用力向两边拉,直至拉断.感受 一下两次用力的大小,你有什么体会?原因是什么?
解:拉断一张纸比撕开一张纸用的力大得多.因为 撕开一张纸只需克服撕口处较小一部分的分子间的引 力,而拉断一张纸需要克服整个横截面的分子间的引力.
C.在高原地区煮饭要用高压锅——液体的沸点随液 面气压增大而升高
D.在较薄的冰面上前进时要蹲行——降低重心不 容易将冰踩碎
9. 静置的密封容器内有氦气和氧气两种气体(ρ 氧气 =1.43 kg/m3,ρ氦气=1.25 kg/m3).若以〇表示氦气分子, 以●表示氧气分子,如图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气体分子分 布的是( A )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分子动理论教学课件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分子动理论教学课件新版教科版

知3-讲
感悟新知
知3-讲
(2)分子间存在斥力。例如:如图3所示,分子间的斥力使得 液体很难被压缩;压缩固体更难,被压缩的橡皮能恢复 原状。
2.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 的,不存在只有引力或只有斥力 的情况,而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 力是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感悟新知
知3-讲
规律点拨 固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固体、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知2-讲
1.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 扩散 (1)定义: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
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感悟新知
知2-讲
(4)任何两种物质之间都能发生扩散现象,包括:两气体之 间、两液体之间和两固体之间,以及液体与气体之间(如: 皮肤上擦香水,远处能闻到香味)、固体与气体之间(如: 房间放固体清新剂,整个房间都充满清香味)和固体与液 体之间(如:糖溶解于水中)。
感悟新知
知1-练
例 1 专家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咳嗽所产生 的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会使1 m 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 被感染,所以与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时要戴口罩。一 粒飞沫的直径约为 1×10-6 ~5×10-6 m(分子的直径 约为 1×10-10 m),由此可以判断飞沫______ (填“是” 或“不是”)分子。
感悟新知
知2-讲
(2)扩散现象表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是不同种物质,二是相互接触, 二者缺一不可。如:热水与冷水混合后变成温水,这不 是扩散现象。
感悟新知
知2-讲
易错提示 分子是肉眼直接看不到的,日常生活中能通过气
味、颜色等间接地反映出来,如:闻到香味、水变甜、 变颜色、菜变咸等。

2023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2内能和热量教案教案(新版)教科版

2023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2内能和热量教案教案(新版)教科版
视频:播放有关内能和热量的实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实验过程。
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如互动问答、讨论区等,方便学生提问、交流和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内能和热量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内能和热量是什么吗?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内能和热量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内能和热量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改变内能方式:
做功:外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
3.内能的单位
重点知识点: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板书设计:
内能单位:
焦耳(J):与功和热量的单位相同。
具体内容包括:
1.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内能与热量的关系: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的转移量。内能的改变可以通过吸收或放出热量来实现。
3.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是指外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热传递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评估学生对内能和热量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新教科版物理中考核心素养提升《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复习检测(附答案)

最新教科版物理中考核心素养提升《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复习检测(附答案)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复习检测(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荷花飘香B.柳枝摇曳C.落叶飞舞D.瑞雪飘飘2.下列物质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弱的是( )A.铅块B.水银C.水D.空气3.“嫦娥”三号由“长征三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火箭中选用了纯度极高的液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氢的( ) A.热值大B.比热容大C.密度小D.沸点低4.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剧烈 B.水沸腾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C.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 D.温度为0℃的冰没有内能5.质量为5kg的汽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汽油( )A.密度、比热容、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B.密度不变,比热容、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C.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D.密度、比热容、热值都不变6.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7.如图所示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8.《舌尖上的中国》聚焦普通人家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是一盘我们冬天特别爱吃的莴笋炒腊肉.对烹制过程中所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冬天腌制腊肉需要较长的时间:说明分子在低温下没有做无规则的运动B.炒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C.放入锅中爆炒: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莴笋和腊肉的内能增加D.上桌时散发出浓浓的香味:由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9.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单位为J/(kg·℃)],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B.100g水的比热容是50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D.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10.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进行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所示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C.都加热t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D.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11.病人发高烧时,可以用冰块辅助降温,这是通过_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来改变病人的内能.冰块从冰柜里取出来时,它的周围会出现“白雾”,这是一种__________(选填“液化”或“汽化”)现象,这些“白雾”在空中会_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沉”).12.物理学中“热”的含义很多,有温度、热量、内能等,那么“加热”“熔化吸热”中的“热”是指_________;“热水”“热膨胀”“物体变热”中的“热”是指_________;“太阳能集热箱”中的“热”是指_________.13.1kg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不低于2000t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已知煤的热值为3.0×107J/kg,那么1.2kg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至少为_________J.14.在一杯水中滴入红墨水,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整杯水变红,此现象说明分子在___________.将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即使在铅块下面挂了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如图所示),这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15.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液体的比热容.如果乙液体是水,那么质量为500g,初温为20℃的乙液体吸收1.89×105J的热量,乙液体的温度升高了_________℃.(气压为标准大气压)16.如图所示,甲气球装入少量水后,将甲、乙两个气球吹成一样大小,用细绳把它们挂在横杆上,烛焰靠近气球的底部加热,发现乙气球“啪”的一声破了,而甲气球加热很长时间,仍安然无恙.(1)在加热过程中,由于“烧不破”的甲气球装有水,水的比热容较_________,且水汽化过程需要_________热,所以甲气球的温度升高得慢.(2)在加热过程中,乙气球内气体内能增大,是利用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气体的内能.17.木柴、焦炭、木炭等都是常用的燃料,对它们取不同质量进行完全燃烧,得到了下表的数据:燃料的质量/g 100 200 300 400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木柴/J1.3×1062.6×1063.9×1065.2×106 Q焦炭/J3.0×1066.0×1069.0×10612.0×106 Q木炭/J3.4×1066.8×10610.2×10613.6×106(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它们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是_________的;对于同一种燃料,质量越大,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越_________.(2)从表中的数据还可以看出,对于同一种燃料,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比值是不变的,这个不变的比值,反映了燃料本身的一种性质,物理学中把它称之为___________,它是用来描述燃料完全燃烧时,释放热量能力大小的物理量.三、实验与探究题(第18题8分,第19题15分,共23分)18.(1)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可用来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选填“上”或“下”)瓶.气体混合均匀后,气体分子____(选填“继续”或“停止”)运动.(2)如图乙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倒入一半水,然后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将管口密封后翻转让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观察到混合液的体积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这个现象说明了分子间有____.如图丙所示,分别在热水和冷水中滴入相同的红墨水,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丁所示是小云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质在三种状态下的内部结构,可以说明物质是由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你认为小云观察的A、B、C三幅图中,所处的状态为液态的是图____.19.如图所示为同学们探究水和沙石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图,两次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是相同的.(1)实验中能说明被加热的物体内能增加了的现象是____________.通过对比_____________来比较两种物质吸热的多少.(2)若试管中盛沙石过少,用同一酒精灯加热时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给实验带来的不便是_____________.(3)选择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一次数物质质量/g升高5℃所用的时间/s升高10℃所用的时间/s升高15℃所用的时间/s1水20275583 2沙石40122636 表二1kg某物质升高①分析表一中的数据可知,____的吸热能力强.②设酒精灯1s内供给的热量为q,加热过程中能量损失不计.结合升高5℃所用时间一列的数据,分别计算出1kg的水和沙石升高1℃吸收的热量填在表二中,并根据数据得出实验结论.(计算结果中含有q)四、解答题(6分)20.小红发现供暖的“暖气”是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的.问:(1)“暖气”通过什么途径改变了室内气体的内能?(2)用水作运输能量的介质有什么好处?(3)小红还发现每年冬季供暖开始时,爸爸会将“暖气”内的气体排出,这样供暖的效果更好,为什么“暖气”的阀门打开后内部气体能被排出?五、计算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2分,共22分)2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进行取暖.其原理是:在房间地面装饰层下铺设散热管道(如图所示),通过天然气对管道内的水加热,管道内的热水散热提高室温.若该地暖系统的总水量为2×103kg.问:(1)将全部的水从5℃加热至45℃,水至少需要吸收多少热量?[c水=4.2×103 J/(kg·℃)](2)若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则将全部的水从5℃加热至45℃,需要多少天然气?(q气=4.4×107J/m3,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水地暖”散热量除与散热时间、面积有关外,你认为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至少写出两点.2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一质量为2kg的金属块,被加热到500℃后立即投入质量为1kg、温度为20℃的冷水中,不计热量损失,最终水的温度升高到80℃.求:[c水=4.2×103 J/(kg·℃)](1)水吸收的热量.(2)金属块的比热容.(3)取出金属块后,给80℃的水继续加热,水又吸收了1.05×105J 的热量,求水的末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 A.荷花飘香B.柳枝摇曳C.落叶飞舞D.瑞雪飘飘2.下列物质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弱的是( D )A.铅块B.水银C.水D.空气3.“嫦娥”三号由“长征三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火箭中选用了纯度极高的液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氢的( A ) A.热值大B.比热容大C.密度小D.沸点低4.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物体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剧烈 B.水沸腾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C.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 D.温度为0℃的冰没有内能5.质量为5kg的汽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汽油( D )A.密度、比热容、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B.密度不变,比热容、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C.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D.密度、比热容、热值都不变6.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7.如图所示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C )8.《舌尖上的中国》聚焦普通人家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是一盘我们冬天特别爱吃的莴笋炒腊肉.对烹制过程中所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D )A.冬天腌制腊肉需要较长的时间:说明分子在低温下没有做无规则的运动B.炒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C.放入锅中爆炒: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莴笋和腊肉的内能增加D.上桌时散发出浓浓的香味:由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9.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单位为J/(kg·℃)],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B.100g水的比热容是50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D.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10.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进行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所示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C.都加热t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D.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11.病人发高烧时,可以用冰块辅助降温,这是通过__热传递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来改变病人的内能.冰块从冰柜里取出来时,它的周围会出现“白雾”,这是一种__液化__(选填“液化”或“汽化”)现象,这些“白雾”在空中会__下沉__(选填“上升”或“下沉”).12.物理学中“热”的含义很多,有温度、热量、内能等,那么“加热”“熔化吸热”中的“热”是指__热量__;“热水”“热膨胀”“物体变热”中的“热”是指__温度__;“太阳能集热箱”中的“热”是指__内能__.13.1kg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不低于2000t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已知煤的热值为3.0×107J/kg,那么1.2kg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至少为__7.2×1013__J.14.在一杯水中滴入红墨水,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整杯水变红,此现象说明分子在__运动__.将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即使在铅块下面挂了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如图所示),这说明分子间存在__引力__(选填“引力”或“斥力”).15.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__小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液体的比热容.如果乙液体是水,那么质量为500g,初温为20℃的乙液体吸收1.89×105J的热量,乙液体的温度升高了__80__℃.(气压为标准大气压)16.如图所示,甲气球装入少量水后,将甲、乙两个气球吹成一样大小,用细绳把它们挂在横杆上,烛焰靠近气球的底部加热,发现乙气球“啪”的一声破了,而甲气球加热很长时间,仍安然无恙.(1)在加热过程中,由于“烧不破”的甲气球装有水,水的比热容较__大__,且水汽化过程需要__吸__热,所以甲气球的温度升高得慢.(2)在加热过程中,乙气球内气体内能增大,是利用__热传递__的方式改变气体的内能.17.木柴、焦炭、木炭等都是常用的燃料,对它们取不同质量进行完全燃烧,得到了下表的数据:燃料的质量/g 100 200 300 400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木柴/J1.3×1062.6×1063.9×1065.2×106 Q焦炭/J3.0×1066.0×1069.0×10612.0×106 Q木炭/J3.4×1066.8×10610.2×10613.6×106(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它们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是__不同__的;对于同一种燃料,质量越大,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越__多__.(2)从表中的数据还可以看出,对于同一种燃料,__热量__和__质量__的比值是不变的,这个不变的比值,反映了燃料本身的一种性质,物理学中把它称之为__热值__,它是用来描述燃料完全燃烧时,释放热量能力大小的物理量.三、实验与探究题(第18题8分,第19题15分,共23分)18.(1)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可用来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下__(选填“上”或“下”)瓶.气体混合均匀后,气体分子__继续__(选填“继续”或“停止”)运动.(2)如图乙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倒入一半水,然后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将管口密封后翻转让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观察到混合液的体积__小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这个现象说明了分子间有__间隙__.如图丙所示,分别在热水和冷水中滴入相同的红墨水,可以看到__热水__(选填“冷水”或“热水”)瓶中墨水扩散得快,这说明分子的热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3)如图丁所示是小云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质在三种状态下的内部结构,可以说明物质是由大量的__分子__、__原子__构成的,你认为小云观察的A、B、C三幅图中,所处的状态为液态的是图__C__.19.如图所示为同学们探究水和沙石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图,两次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是相同的.(1)实验中能说明被加热的物体内能增加了的现象是__温度计示数升高__.通过对比__加热时间__来比较两种物质吸热的多少.(2)若试管中盛沙石过少,用同一酒精灯加热时会出现的现象是__温度计示数上升快__,给实验带来的不便是__不利于实验记录__.(3)选择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一次数物质质量/g升高5℃所用的时间/s升高10℃所用的时间/s升高15℃所用的时间/s1水20275583 2沙石40122636 表二1kg某物质升高1℃吸收的热量水沙石①分析表一中的数据可知,__水__的吸热能力强.②设酒精灯1s内供给的热量为q,加热过程中能量损失不计.结合升高5℃所用时间一列的数据,分别计算出1kg的水和沙石升高1℃吸收的热量填在表二中,并根据数据得出实验结论.(计算结果中含有q)270q60q实验结论:水的吸热能力比沙石强.四、解答题(6分)20.小红发现供暖的“暖气”是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的.问:(1)“暖气”通过什么途径改变了室内气体的内能?(2)用水作运输能量的介质有什么好处?(3)小红还发现每年冬季供暖开始时,爸爸会将“暖气”内的气体排出,这样供暖的效果更好,为什么“暖气”的阀门打开后内部气体能被排出?(1)“暖气”通过热传递的途径改变了室内气体的内能.(2)水的比热容较大,当其循环通过“暖气”时,能向温度较低的室内放出更多的热量,所以用水作运输能量的介质可以达到更好的供暖效果.(3)“暖气”内的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所以阀门打开后内部气体能被排出.五、计算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2分,共22分)2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进行取暖.其原理是:在房间地面装饰层下铺设散热管道(如图所示),通过天然气对管道内的水加热,管道内的热水散热提高室温.若该地暖系统的总水量为2×103kg.问:(1)将全部的水从5℃加热至45℃,水至少需要吸收多少热量?[c 水=4.2×103 J/(kg ·℃)](2)若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则将全部的水从5℃加热至45℃,需要多少天然气?(q 气=4.4×107J/m3,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水地暖”散热量除与散热时间、面积有关外,你认为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至少写出两点.(1)水吸收的热量Q 吸=cm(t -t0)=4.2×103J/(kg ·℃)×2×103kg ×(45℃-5℃)=3.36×108J . (2)若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则Q 放=Q 吸=3.36×108J ;由Q 放=Vq 可得,需燃烧天然气的体积V =Q 放q 气= 3.36×108J 4.4×107J/m3≈7.64m3. (3)“水地暖”散热量除与散热时间、面积有关外,还与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管材料、装饰层厚度、供水温度、管间距离等有关.2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一质量为2kg 的金属块,被加热到500℃后立即投入质量为1kg、温度为20℃的冷水中,不计热量损失,最终水的温度升高到80℃.求:[c水=4.2×103 J/(kg·℃)](1)水吸收的热量.(2)金属块的比热容.(3)取出金属块后,给80℃的水继续加热,水又吸收了1.05×105J 的热量,求水的末温.(1)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t-t0水)=4.2×103J/(kg·℃)×1kg×(80℃-20℃)=2.52×105J.(2)根据题意可知,金属块放出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即Q放=Q吸=2.52×105J,由Q放=c金m金(t0-t)得,金属块的比热容c金=Q放m金t金-t=2.52×105J2kg×500℃-80℃=0.3×103J/(kg·℃).(3)由Q吸=cmΔt可得,水升高的温度Δt=Q吸c水m水=1.05×105J4.2×103J/kg·℃×1kg=25℃,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所以水的末温为100℃.。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比热容教学课件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比热容教学课件新版教科版

知1-讲
感悟新知
4. 设计实验表格
物质 水
初温 t0 /℃
铁砂
末温 t/℃
升高的温 加热时 度 Δt/℃ 间 /min
知1-讲
感悟新知
知1-讲
5. 实验结论 (1)升高相同的温度,水的加热时间长,即水吸收的热量多。 (2)换其他的两种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进行实验,在升高的
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一般不相等。
感悟新知
6. 实验方法 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
知1-讲
方法详解
◆转换法:实验中给不同物质加热用的是同一酒精灯(或相同的 加热器),由于加热工具相同时间提供的热量相同,实验中通过 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两物质的吸热能力,这种方法属于转换法。
◆控制变量法:实验若采用方法(1),则控制两种物质的质量和升 高的温度相同,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两物质的吸热能力; 若采用方法(2),则控制两物质的质量和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 较升高的温度来比较两物质的吸热能力。
感悟新知
例 1 [中考·邵阳] 去年暑假小明在 爸妈的陪同下去邵水河畔玩 耍。他发现赤脚踩在水里清 凉舒服,回到岸上踩在沙子上 却很烫,对此很好奇,他设计了 如图1 甲所示的装置探究 “水和沙子谁的吸热本领 大”。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知1-练
感悟新知
知1-练
沙子 水
质量m / g 50 50
升高的温度 / ℃ 20 20
感悟新知
(2)水的比热容的应用
知2-讲
①调节气候。沙漠地区和沿海地区相比,昼夜温差大,这
是因为沙石、泥土等物质的比热容比较小。种植花草树
木,能有效地改善气候。
感悟新知
②用水作为冷却剂或取暖物质。
知2-讲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全章整合与提升习题课件新版教科版202207131177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全章整合与提升习题课件新版教科版202207131177

A.薄膜的分子间有引力
B.薄膜的分子间有斥力
C.薄膜的分子静止不动
D.薄膜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返回
3.[2021·南京]以下描述中的“发热”现象,其改变内能 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锯木头锯条发热 B.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 C.阳光下路面发热 D.搓手时手掌发热
【点拨】锯木头锯条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
(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解:Q放=Vq煤气=0.0105m3×3.9×107J/m3=4.095×105J。
(2)水的初温。 解:若不计热量损失,Q吸=Q放=4.095×105J, 由公式Q=cm(t-t0)可得,水的初温 t0=t-cQ水m吸 =45℃-4.2×1043J.0/(95k×g1·℃05J)×5kg=25.5℃。
【点拨】甲液体一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所以第30秒 的内能小于第35秒的内能

(3)小明根据图b中,0至30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 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大。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 确?__正__确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根__据__公__式__Q__=__c_m_Δ__t,__相__同__时__间___两__种__液__体__吸__收__的__热__量__Q_相__ 同__,__升__高__的__温__度__Δ__t相__同__,__m__甲_<_m__乙_,__所__以__c_甲_>_c_乙_________ 【点拨】小明的说法正确,根据公式Q=cmΔt,相同时 间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Q相同,升高的温度Δt相同,m 甲<m乙,所以c甲>c乙。
沙石
约0.92×103
A.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变小 B.水和沙石放出相等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多 C. 水 的 比 热 容 表 示 水 的 温 度 升 高 1℃ 吸 收 的 热 量 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核心素养提升知| 识| 框| 架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分子动理论⎩⎪⎨⎪⎧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内能和热量⎩⎪⎨⎪⎧温度与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内能⎩⎪⎨⎪⎧定义改变方式:做功、热传递热量⎩⎪⎨⎪⎧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内能的多少热值⎩⎪⎨⎪⎧定义热量计算:Q =qm (Q =qV )比热容⎩⎪⎨⎪⎧物理意义单位:J/(kg ·℃)热量计算:Q =cm Δt 重| 点| 突| 破一、一个理论、一种能量(两种方式)、两种特性1.分子动理论:物体是由大量的________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____;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和________。

2.内能:物体内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能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热值: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_______与燃料_______的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它的大小取决于燃料的________。

其公式为q =__________。

4.比热容:如果质量为m 的某种物质从外界吸收热量Q ,温度升高了Δt ,则________即是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物体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为Q 吸=__________;物体温度降低时所放出的热量为Q 放=__________。

二、三个物理量(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与联系三、两种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四、五个实验1.四个演示实验认识分子间的作用力温度对扩散的影响把两滴蓝墨水分别同时滴入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发现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

说明温度越高,扩散________,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________2.一个探究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装置:图1-T-1(3)实验设计:用相同的酒精灯给等质量的水和铁砂加热,通过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让水和铁砂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现象:吸收相同热量时,铁砂的温度升高得比水________(选填“多”或“少”);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需要加热的时间比铁砂________(选填“长”或“短”)。

(5)实验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________,物理学中用________表示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

(6)讨论交流:①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____________的水和铁砂。

②实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在实验中用搅拌器给铁砂和水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研究方法该方法在本章的应用模型法探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分子力模型)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控制水和铁砂的质量相等、初温控制变量法相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将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为加转换法热时间的长短夯基专训——易错概念辨析( )1.阳光射入房间内,我们看到尘土飞扬,可以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糖放入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甜了,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引力很大。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做功改变的。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少的物体。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火箭使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它含有的热量多。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热值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成正比,与燃料的质量成反比。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5 g汽油比2 kg汽油的热值小。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改变。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能专训——重点考点剖析考点一分子动理论此考点主要考查物质的组成、分子的运动以及分子间的作用力。

在应用分子动理论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将具体的现象或问题与分子动理论的具体内容联系起来,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释。

例1 如图1-T-2所示的两个情景:图甲中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一个小重物,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将一滴红墨水分别滴入冷、热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T-2[考点专训]见[本章中考链接(一)考点●1 ]考点二内能、改变内能的方式此考点主要考查对内能概念的理解及具体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是中考命题的常考点。

例2 关于如图1-T-3所示事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1-T-3A.图甲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B.图乙压缩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C.图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试管内液体内能的D.图丁瓶内的空气膨胀对外做功,空气内能增加,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白雾[考点专训]见[本章中考链接(一)考点●2 ]类型三比热容与热量的计算本考点主要从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的探究、比热容的影响因素、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热值概念的理解及热量的计算等角度进行命题。

例3 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8.4×107 J/m3,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50%被有效利用。

现将质量为4 kg、初温为25 ℃的水用天然气加热到100 ℃,求:[c水=4.2×103J/(kg·℃)],(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天然气。

[考点专训]见[本章中考链接(一)考点●3 ]实验专训——重点实验突破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例4 如图1-T-4所示,林红同学在做“比较不同液体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液体甲和乙加热,所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图1-T-4(1)分析第1、4次,第2、5次或第3、6次实验数据,林红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乙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乙吸收的热量多一些。

林红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第2、3次或第5、6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物体的______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______(选填“多”或“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