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实验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学实验

一.万用表测电阻

1..欲测量一只量程已知的电压表内阻,提供的器材如下:

A.待测电压表○V(量程3V,内阻未知);

B.电流表○A(量程3A,内阻0.01Ω);

C.定值电阻R0(阻值2kΩ,额定电流50mA)

D.电池组E(电动势小于3V,内阻可忽略)。

E.多用电表;

F.开关S1、S2;

G.导线若干。

有一同学利用上述所给的器材,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1)用多用电表进行粗测,多用电表电阻挡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00Ω”、“×10Ω”和“×1Ω”。该同学选择“×10Ω”倍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测量,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太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选用_______倍率,若这时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那么测量结果大约是________kΩ.

(2)为了更准确地测出此电压表内阻的大小,该同学设计了如图乙、丙所示的两实验电路,你认为其中较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电路,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你选择的电路进行实验时,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上面所测各量表示电压表内阻,其表达式为R v=____________。

2.(1)(6分)某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由于第一次选择的欧姆

挡(×10),指针位置如图线①所示。现将旋钮调至另外一档,进行第二次测量时多用

电表指针指所指位置如图线②所示。下面列出第二次测量的可能进行的操作:

A.将两表笔短接,并调零

B.将两表笔分别跟被测电阻的两端接触,观察指针的位置,记下电阻值

C.将多用电表在板上旋钮调到×100档

D.将多用电表面板上旋钮调到×1档

E.将多用电表面板上旋钮调到OFF位置根据上述有关操作,请选择合理实验

步骤并按操作顺序写出。

(2)使用多用电表进行了两次测量,指针所指的位置分别如图

中a、b所示。若选择开关处在“×10Ω”的电阻档时指针位于a,则被测电阻的阻

值是Ω.若选择开关处在“直流电压2.5V”档时指针位于b,则

被测电压是V;

(3)两位同学使用完多用电表后,分别把选择开关置于图丙和图丁位置,你认为图

的位置比较好.

二.伏安法测电阻

3.有一额定电压是3V,额定电流0.5A的小灯泡,为测其正常工作的电阻,可提供的器材有:

A.电流表A1(3A,内阻0.01Ω)

B.电流表A2(0.6A,内阻0.2Ω)

C.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10kΩ)

D.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50kΩ)E.电键S及导线若干

F.滑动变阻器R(阻值0~10Ω)

G.电源E(电动势9V,内阻1Ω)

(1)假设用限流式接法,计算通过灯泡的最小电流约A。

(2)请根据上面的计算,在方框中画出用伏安法测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阻的电路图。

4.某同学在实验室采用两种方法测量一只未知电阻R x的值.

(1)他先用多用电表欧姆档进行测量,按照正确的步骤操作

后,表针指示情况如图①所示,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可知,这

种情况误差较大,为了使多用电表测量的结果更准确,应将选

择开关旋至欧姆档的位置。

(2)若采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所采用的器材及电路图

如图②所示。测量电阻两端电压时,开关S应,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压档,红表笔接(填“a”、“b”或“c”,下同),黑表笔接,记下电阻两端电压值U1;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时,开关S应,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流挡,红表笔接,黑表笔接记下通过电阻的电流I1,调节滑动变阻器触头的位置,重复上述方法再测出两组数据U2、I2和U3、I3,利用上述三组数据可求出被测电阻的阻值R x= . 三.全电路欧姆定律测电阻

5.量程为3V的电压表,内阻约为3KΩ。现要对该电压表的内阻进一步精测,提供的器材有:电阻箱R0(0.1Ω—9999.9Ω);滑动变阻器R(0—1000Ω);直流电源E(电动势约为5V,内电阻很小忽略不计);电键S及导线若干。

①选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电路,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电路图。(器材要用题目规定的字母标明)

②说明测量步骤,并写出计算电压表内阻的最后公式。

四.电桥法测电阻

若把伏特表或安培表以跨接的方式接入电路中,当电表的读数为零时,跟电表连接的这两点电势相等。电桥平衡法法是基于这一原理来设计电路的。

6.如图为测量电阻的电路,R x为待测电阻,R`/为保护电阻,阻值未知,定值电

阻R1、R2的阻值及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未知,R为电阻箱,G是零刻度在中央的电

流表。测量R x的步骤是:(1)连接如图9所示电路,合上电键S,调节电阻箱

的阻值,使G读数为零,记下此时电阻箱的读数R3;(2)调换R1、R2位置重新

连接好电路,合上电键S,再次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G的读数为零,记下此时

电阻箱的读数R3/,由此可得出:计算R x的表达式R x= 。

五.半偏法测电阻

7、在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

①电流表(量程0--100μA,内阻几百欧)

②标准伏特表(量程0—3V)

③电阻箱(0--9999Ω)④电阻箱(0--99999Ω)

⑤滑动变阻器(0--50Ω,额定电流1.5A)⑥电源(电动势6V,有内阻)

⑦电源(电动势2V,无内阻)⑧电键两只,导线若干。

(1)该实验首先要用半偏法测定电流表的内阻。如果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流表的内电阻并且要想得到较高的精确度,那么从以上给出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1应选用,可变电阻R2应选用,电源应选用(填序号);

(2)如果测得电流表A的内阻为800Ω要把它改装为量程为0—3V的伏特表,则改装的方法是给电流表串联一个阻值为Ω的电阻。这种方法测出的电流表的内阻r g比它的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3)若用此改装表去测量一稳恒电压,则测量值和真实值相比___(填“偏大”或“偏小”);

(4)下图所示器材中,一部分是将电流表改装为伏特表所需的,其余是为了把改装成的伏特表跟标准伏特表进行校对所需的。在下面方框中画出改装和校对都包括在内的电路图(要求对0—3V的所有刻度都能在实验中进行校对);然后将器材实物按以上要求连接成实验电路。

8.下图是用来测量未知电阻R x的实验电路的实物连线图,图中R x是待测电阻,阻值约为几千欧;E是电池组,电动势6V,内阻不计;V是电压表,量程3V,内阻r=3kΩ;R是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R1是滑动变阻器,S1和S2是单刀单掷开关.

主要的实验步骤如下:

a. 连好电路后,合上开关S1和S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使得电压表的示数为3.0V.

b. 合上开关S1,断开开关S2,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

变,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得电压表的示数为1.5V.

c.读出电阻箱的阻值,并计算求得未知电阻R x的大小.

d.实验后整理仪器.

①根据实物连线示意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的电路图,图中标注元件的符号应与实物连接图

相符. ②供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有:

滑动变阻器A:最大阻值100Ω,额定电流0.5A

滑动变阻器B;最大阻值20Ω,额定电流1.5A

为了使实验的系统误差更小,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

③电阻箱的旋钮位置如图所示,它的阻值是。

④未知电阻R x= 。

⑤测量值与真实值比较,测量值比真实值。(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六.替带法测电阻

9.待测电阻R x的阻值约为80Ω~100Ω,现要准确测定其电阻值,给出的器材有:

电源E(电动势18V,内电阻未知),

电阻箱R1(0 ~200Ω),

滑动变阻器R3,总阻值20Ω,

滑动变阻器R4,总阻值200Ω,

电流表A,量程0~0.1A,内电阻未知,

单刀双掷电键一个,导线若干根。

(1)试设计一个能准确测量R x阻值的电路,在方框中画出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明所选器材的符号。

(2) 简要说明测量步骤及R x的表达式

10.器材:待测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R V约为8kΩ(待测);电流表G量程300μA,电阻箱R1(0-9999.9Ω);滑动变阻器R2(0-50Ω);电源E=3V,r约1-2Ω。

(1)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实验开始前应放在端。将单刀双掷开关S先接“b”位置,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待测电压表V至某位置(或满偏),记下电流表G的示数I。滑片P的位置不再移动;

(2)将开关S接到“a”,调节电阻箱使;

(3)则待测电压表V的内电阻R V=;

写出测量原理:

七.比例法测电阻

11.在测定满偏电流为2.5mA、内阻约为50Ω的电流表A1内阻的实验中,有以下器材:A.待测电流表A1 (量程0~2.5mA)

B.电流表A2 (量程0~3mA)

C.标准电压表V(量程0~15V)

D.保护电阻R0 (阻值100Ω)

E.电阻箱R1(阻值范围0~999.9Ω)

F.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0Ω,额定电流1.5A)

G.电源(电动势1.5V,有内阻)

另有若干导线和开关

(1)根据列出的器材,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你认为哪个电路能较准确的测出电流表的内阻?答:。列出要测量的物理量:;并写出电流表内阻的计算式:;

S

a

V

E r

G

b

R1

R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