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税收管理概述(税收管理-第二版,吴旭东,人大出版社)
1-税收管理概述-讲义
![1-税收管理概述-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00192e07cc175527072208ed.png)
5.科学严密的税收征管体系已逐步建立起 来,税收征管机制正逐步走向规范化。
♦ 税收征收管理已基本实现了由传统的分散
征收、分兵把口的粗放型管理向现代化集 中征收、重点稽查的集约型管理的转变。 ♦ 初步形成了“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 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 点稽查”的征管格局。税务稽查工作进一 步加强,目前,我国税务系统已初步形成 以县、地(市)、省、总局四级稽查局为主 体的税务稽查体系。
♦ 以上法律关于惩治偷税、抗税、虚开、
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决 定中有关刑事责任的规定,均已经纳 入1997年3月14日修订并公布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刑法》。国家税务总局也 据此制定了一系列的税收征管规章。 以上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的出台, 标志着我国的税收征管已全部步入法 制轨道,使得我国税收征管理的各个 环节、各个方面基本上有法可依,有 章可循。
♦ 3.逐步实现各种经济成分税收平等,
取消对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差别税 收待遇。把税收减免明确列入税收法 律、法规,规定任何部门、地区都不 得擅开减免税的口子,取消了临时性 优惠,税收优惠政策已以法律的形式 确定下来。
4.税收征管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
♦ 1992年9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税收行政管理
♦ 税收行政管理,又称税务组织管理,
是对税务机关内部的组织形式、机构 设置、工作程序以及税务人员等进行 的管理。 ♦ 具体包括税务机构的设置管理、征收 机关的组织与分工管理、税务工作的 程序管理、税务人员的组织建设与思 想建设管理、对税务人员的监督与考 核。
税收管理其他
税收救济 税收服务 税务代理
♦ 8.参照国际惯例,不断完善税务代理制度。 ♦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七条规定:
第一章税收管理概述课堂演示14页PPT
![第一章税收管理概述课堂演示14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0bb1f5c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4.png)
管理一般
管理是有关的职能部门或个人,为达到一 定的目的,运用各种手段,对某一领域的 人、财、物、信息等进行组织、协调和控 制的一项活动,也就是管理者为达到既定 的目标对管理对象进行决策、计划、组织、 协调和监督的活动。
税收管理的定义
税收管理
税收管理就是国家的财政、税务、海关等 职能部门,为了实现税收分配的目标,依 据税收分配活动的特点与规律,对税收分 配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 协调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
•
1、
路 。24.3.2724.3.27Wednesday, March 27, 2024
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怯懦
•
2、
。15:13:2215:13:2215:133/27/2024 3:13:22 PM
每天只看目标,别老想障碍
税收管理的内容
税收业务管理
税收计划管理 税收征收管理 税收票证管理 发票管理 税收会计管理 税收统计管理
税收管理的内容
税务行政管理
税务行政管理是对征收机关的组织形式、 机构设置、工作程序以及征收人员等进行 管理的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税务机构管 理、税务人员管理和税务行政复议与诉讼。
确立税收管理体制的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同其他管理体制协调配合的原则
税收管理体制
分税制
分税制的内涵
分税制的类型 选择分税制类型的条件
我国实行分税制的必要性 分税制中税收权限和税收收入的划分 现行分税制的主要内容
税收管理的原则
依法治税原则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组织收入与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原则 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原则 效率原则
吴旭东《税收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税收管理概述)
![吴旭东《税收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税收管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1d5f09152d380eb63946d46.png)
第1章税收管理概述1.1 复习笔记第一节税收管理的客观必然性一、原生性纳税人行为原生性纳税人行为是指在不存在税收管理的条件下,纳税人面对业已确定的税收制度所作出的各种纳税行为选择。
1.原生性税收遵从原生性税收遵从是指在不存在税收管理的条件下,纳税人面对业已确定的税收制度所作出的依法纳税行为。
(1)原生性税收遵从包含了以下基本假设:①纳税人能够知道税法;②纳税人能够认同税收的作用;③纳税人愿意并且能够依法纳税。
(2)原生性税收遵从具体表现为:①纳税人能够完整、准确地理解税收法律与法规;②能够正确认识税收的性质与作用;③能够自觉、准确、及时地履行纳税义务。
2.原生性税收不遵从原生性税收不遵从是指在不存在税收管理的条件下,纳税人面对业已确定的税收制度所作出的各种不依法纳税行为。
(1)原生性税收不遵从的种类:①无知性税收不遵从。
纳税人主观上没有逃避纳税的企图,但对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不了解,对履行纳税义务的程序不了解,往往不能全面、准确、及时地履行纳税义务。
②故意性税收不遵从。
纳税人正是由于主观上有逃避纳税的企图,因而采取种种措施,故意不履行纳税义务。
故意性税收不遵从又分为:a.自私性税收不遵从,表现为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不愿意为实现公共利益而承受税收负担;b.对抗性税收不遵从,表现为对政府行为不满意,明目张胆的拒绝纳税,甚至出现暴力抗税。
(2)原生性税收不遵从的具体表现表现:①纳税人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税收法律与法规;②不能正确认识税收的性质与作用;③不能自觉、准确、及时地履行纳税义务。
二、税收管理的必要性税收管理的目的就是促使纳税人依法纳税。
税收管理究竟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主要取决于在不存在税收管理的条件下,纳税人的行为是原生性税收遵从,还是原生性税收不遵从。
(1)如果所有纳税人在面对业已存在的税收制度时都会确定性地选择依法纳税,那么,在这样的社会中进行税收管理是毫无必要的;如果纳税人在面对业已存在的税收制度时都会确定性地选择不依法纳税,那么,在这样的社会中就必须进行税收管理。
吴旭东《税收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税收法制管理)
![吴旭东《税收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税收法制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6332854a216147917112856.png)
第2章税收法制管理2.1 复习笔记第一节税收法制的作用一、税收法制的定义税收法制即税收法律制度的简称,是指国家税收法律原则,规范意识和制度的总称,它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诸方面的法律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税收法制具体体现在一国的税收制度上,并以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是对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行为权利义务的一种规范。
二、税收法治的作用1.税收法制是税收管理的前提和法律依据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就要通过立法程序建立税收制度,取得税收收入。
而税收制度能否得到贯彻执行,税款能否足额及时交入国库,必须通过税收管理来实现。
税收管理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必须依据有关的法律,按照法律办事,依法进行管理。
因此,税收法制不仅是税收管理的前提,而且是税收管理的依据。
2.税收法制是贯彻执行国家经济政策的保障税收政策的贯彻执行是否顺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处理不好就会引起矛盾。
为了解决可能会遇到的矛盾,使国家的税收政策得到正确的贯彻执行,就必须严格执行税法。
任何以权代法、以言代法、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都是税收法制所不允许的,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3.税收法制是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社会,国际交往越来越多。
在国际交往中,运用税收法制手段,参与国际经济权益的分配与管理,维护我国的主权和经济利益,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税收立法,对外籍人员和外商投资企业及外国企业,行使课税权进行征税,不仅维护了国家主权,而且也维护了国家的经济利益。
4.税收法制是征收机关依法行政和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有效措施税收法制既可以有效地促进征收机关依法行政,保障征收机关依法行政的权力,又可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对征收机关来说,一方面要使自己作出的行政行为符合税法的规定,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另一方面,征收机关作出的正确的行政行为要受到法律的保护,否则征收机关将无法工作。
税收管理课件
![税收管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9c105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8.png)
税收基本法————母法,税法领域的宪法性法律 税收实体法————主体地位,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 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税收程序法————保障地位,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 税收征收管理法》
●增值税专用发票:此类发票我国实施新税制的产物,是国家税 务部门根据增值税征收管理需要而设定的,专用于纳税人销售 或者提供增值税应税项目的一种发票。专用发票既具有普通发 票所具有的内涵,同时还具有比普通发票更特殊的作用。它不 仅是记载商品销售额和增值税税额的财务收支凭证,而且是兼 记销货方纳税义务和购货方进项税额的合法证明,是购货方据 以抵扣税款的法定凭证,对增值税的计算起着关键性作用。
(三)账簿凭证的保管
❖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按照国务院财政、 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保管期限保管账簿、记账凭证、完税凭 证及其他有关资料。账簿、记账凭证、完税凭证及其他有关 资料不得伪造、变造或者擅自损毁。
❖ 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 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当合法、真实、完整。 账簿、记账凭证、 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应 当保存10年;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的部门规章,如《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营业税暂 行条例实施细则》、《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等。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省、 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的市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 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出台的地方性税收法规,如《广 东省保税区管理条例》。
❖ 专用发票的保管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按照发票管理办法和税务机关的要求 保管专用发票,确保发票安全。
吴旭东《税收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税收计划、税收会计、税收统计)
![吴旭东《税收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税收计划、税收会计、税收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adf45080eb6294dc886c46.png)
第9章税收计划、税收会计、税收统计9.1 复习笔记第一节税收计划一、税收计划概述1.税收计划的定义税收计划是税务机关在现行的税收制度条件下,根据国民经济计划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结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整变化情况,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税收收入进行测算而编制的收入计划。
税收计划是国家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税收计划管理是税务机关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确定税收分配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筹划的管理活动。
它贯穿于税收管理的全过程,不仅包括税收计划的编制、分配落实、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分析和考核,而且包括税收预测以及经济税源调查、税源监控等。
2.税收计划的分类税收计划的分类是指对税收计划的各种形式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系统的归类,它对于正确地把握税收计划具有重要作用。
一般而言,按照不同的标准和方法,可以对税收计划作出如下几种归类:(1)按照税收计划期限的不同,可以将税收计划分为长期税收计划、中期税收计划和短期税收计划;①长期税收计划是指计划期在10年以上的税收计划;②中期税收计划是指计划期在5年左右的税收计划;③短期税收计划是指计划期在1年之内(包括1年)的税收计划。
(2)按照预算管理范围的不同,可以将税收计划分为中央税收计划和地方税收计划;①中央税收计划是指按照财政管理体制的要求,列入中央财政预算范围的税收收入计划。
中央税收计划的编制主体是国家税务总局;②地方税收计划是指按照财政管理体制的要求,列入地方财政预算范围的税收收入计划。
地方税收计划的编制主体是各级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
(3)按照目的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将税收计划分为收入计划与工作计划。
①收入计划是指以组织税收收入为主要目标的税收计划;②工作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税收收入之外的其他目标而制定的税收计划。
3.税收计划管理的作用税收计划对整个管理活动的成效影响很大。
税收计划为征收机关的行动提供了方向,同时又是协调征收机关内部各职能部门行动的重要手段,还是控制和衡量税收管理效果的标准。
第一章税收管理概述
![第一章税收管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60c147bc1a37f111f1855bb7.png)
税收管理的依据: 税收管理的依据:法律法规
问题: 问题: 税收管理的目标有没有主次之分? 税收管理的目标有没有主次之分
9
第一章 税收管理概述
税收管理的职能作用: 税收管理的职能作用:
首要职能是: 首要职能是:组织财政收入
问题:国家的财政收入来源主要有哪些? 问题:国家的财政收入来源主要有哪些?
要求:掌握税收管理的主体、客体、 要求:掌握税收管理的主体、客体、目标和依据 p2
3
第一章 税收管理概述
税收管理的主体: 税收管理的主体:
4
第一章 税收管理概述
5
第一章 税收管理概述
6
7
第一章 税收管理概述
税收管理的客体:所得、财产、 税收管理的客体:所得、财产、商品和行 为等
8
第一章 税收管理概述
2
第一章 税收管理概述
什么是税收管理? 什么是税收管理?
税收管理就是国家的财政、税务、海关等职能部门 税收管理就是国家的财政、税务、 主体),为了实现税收分配的目标(目的), ),为了实现税收分配的目标 ),依据税 (主体),为了实现税收分配的目标(目的),依据税 收分配活动的特点与规律, 收分配活动的特点与规律,对税收分配活动的全过程进 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13
第一章 税收管理概述
税收管理与税收的关系
首先,税收管理随税收的产生而产生。 首先,税收管理随税收的产生而产生。 其次,税收管理自始至终存在于税收的分配活动中。 其次,税收管理自始至终存在于税收的分配活动中。 再次,税收管理是保证税收政策措施实现的必要手段。 再次,税收管理是保证税收政策措施实现的必要手段。 第四,税收管理必须遵循税收的分配规律。 第四,税收管理必须遵循税收的分配规律。
《税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税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c20e26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74.png)
《税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T ax Administration)制定单位:经济学院税务系制定人:郑安审核人:李淑萍(课程组长)编写时间:2011年8月1日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基本信息(一)课程代码:1044331(二)课程属性、学分、学时本门课程属专业主干课,3学分,48学时(三)适用对象税务专业本科生(四)先修课程与知识准备《中国税制》《税务会计》二、课程简介税务管理为税务专业本科生的专业主干课,主要介绍税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侧重于税收征收管理程序方面的内容,也即税款的征纳双方如何依法进行日常的税收征纳活动。
涉及到税法制定之前的税源调查与分析、税法的制定、征纳双方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征纳双方的权力与义务等。
主要讲授发票管理、税票管理、税务行政管理、税收法制管理、税收征收管理以及税务代理与税务咨询等内容。
其中核心内容是税收的征收管理,如税务登记管理、账簿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管理、税款征收与缴纳、税务检查和税收法律责任等相关知识。
对了解和掌握我国的税收管理制度和现状,有着积极的帮助和重要的意义。
“Tax Administration”is one of the core course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 in tax. This course introduces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ax administration, and focuses on administration procedures of tax collection, that is the daily and legal tax collection activities between taxpayers and tax bureaus. Besides that, the course will also involve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ax sources, how to enact a new tax law, the legal responsibilities of taxpayers and tax bureaus when they violate the tax law, as well as the right and obligation of them. In class, the teacher mainly covers invoice management, tax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tax legal system management, tax collecting management, tax agents and tax consultation. But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s probably the tax collecting management, which includes tax registration management, documents and books management, tax submission management, tax collection, tax payment, tax inspection, tax legal liability and so on. Therefore, It is great significant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our country’s current tax administration system.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税收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各种业务活动的应纳税款,了解税收征管的有关内容,并能为其他经、管、法相关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打下基础。
《税收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税收管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e8b233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5.png)
《税收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REVE2015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授课对象:财政学专业开课学期:秋总学时:54学时学分:3学分讲课学时:54学时指定教材:吴旭东,《税收管理(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参考书目1.《税收管理》,李林木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第1版。
2.《税务管理(第二版)》,梁俊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第2版。
3.《税收管理》,樊勇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
4.《企业税务管理》,王曙光、张小锋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第1版。
5.《税务管理》,王秀芝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第1版。
6.《企业税务管理》,汤贡亮、王君彩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4月第1版。
7.《税务管理》,姚林香、席卫群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8.《税务管理》,董根泰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
9.《税务管理》,王向东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10. 《税收管理》,安仲文、李静敏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
11. 《税收征收管理与实务》,卜小玲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
12. 《税收管理》,杨森平、李日新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13. 《税收管理方法与实务》,李晓红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14. 《税收管理》,朱青主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15. 《税收管理学(第二版)》,李大明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2版。
16.《税务管理(第五版)》,杨抚生主编,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
教学目的:税收管理是国家依据税收分配规律,对税收分配活动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调控和监督,以保证税收职能作用得以实现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是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该课程,学生可以掌握税收征管各个流程的法律规范和操作实务,了解税收程序法的理论体系和法律内容,从而优化知识结构,加强素质和能力培养,既富有时代特征,又具有专业特点。
税收管理概述(PPT 47页)
![税收管理概述(PPT 47页)](https://img.taocdn.com/s3/m/c465e98a336c1eb91a375ddb.png)
委托人委托事项进行协商 3、税务代理委托协议中的当事人一方必
须是税务师事务所,税务代理执业人员 不得以个人名义直接接受委托
(二)税务代理业务的实施
1、编制税务代理计划 2、制作税务代理报告 3、制止违法行为 4、约定代理法律责任
(二)发票管理
1、发票的基本联次 2、发票的基本内容 3、发票的印制 4、发票的领购。 5、发票开具 6、发票保管 7、发票检查
(三)税控管理
三、纳税申报
1、申报对象 2、申报方式 3、报送资料
第三节 税款征收
一、税款征收原则
1、唯一征收主体原则 2.依法征税原则 3、法定程序原则 4、降低成本原则 5、税款优先原则
5、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税务检查时,有权向有 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 当事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 关的情况,有关单位和个人有义务向税务机关 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及证明材料。
6、税务机关调查税务违法案件时,对与案件 有关的情况和资料,可以记录、录音、录像、 照相和复制。
7、税务机关派出的人员进行税务检查时,应 当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并有责 任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 税务检查通知书的,被检查人有权拒绝检查。 税务机关对集贸市场及集中经营业户进行检查 时,可以使用统一的税务检查通知书。
三、税收管理体制
1 (1)中央税 (2)地方税 (3)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2、中央、地方的支出核定 (1)中央财政主要承担 (2)地方财政主要承担 3、中央、地方的税收上解、下拨、返还和补
助 (1)地方对中央上解或中央对地方下拨 (2
1、属于国务院管理的权限 2、属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
税收管理概述(PPT 38页)
![税收管理概述(PPT 38页)](https://img.taocdn.com/s3/m/1d060dbd0242a8956bece475.png)
(六)计算机技术在法国和日本税款征收中的应用
▪ 3. 法国 ▪ 法国在税款征收管理工作中也广泛使用了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在增值税的
计算征收、检查管理方面,已全部实现了电子计算机化。 ▪ 法国税务局设有计算机管理中心,与各地区设立的11个税收电子计算中心
联网,设置在各地的11个税收计算中心,又与全国835个税务所联网。 ▪ 计算中心-按期将申报表通过邮局发往各纳税人-纳税人按要求填写-送
2. 税务审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
▪ 税务审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即从事提供会计、税务咨 询劳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其他相类似专 业性组织所进行的税务审计。
▪ 会计师事务所在各国税务审计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 作用。有记载表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性的会计公 司发展迅猛,税务审计几乎是每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主 要业务项目。
▪ 除了会计公司以外,有的律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也 聘用税务专家办理税务业务。许多国家还硬性规定,纳 税申报表必须经过社会公证会计师查账签字后才能向税 务机关报告。
▪ 日本还有“税理士”的社会组织,提供比会计公司更专业 的税务申报、查账及咨询服务。税理士作为税务专家, 其任务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根据税收法规和纳 税申报制度的要求,协助纳税人履行好纳税义务。成为 税理士的资格,税理士组织。
(五)税款征收的计算机技术应用
▪ 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税收管理效率。 ▪ 1. 美国 ▪ 美国从1960年开始,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计算机征管网络、税收
预测、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稽查、税源监控、纳 税资料的收集存储检索、人事行政管理以及会计系统等各方面的工 作都广泛使用计算机。通过遍布全国的计算机网络,美国联邦税务 局4个征收中心就可以处理大量的纳税申报。 ▪ 2.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不但在全国税务机关内部全面运用计算机系统管理纳税申 报、办理出口退税、处理公文流转等日常管理工作并实现了全国联 网,而且与政府的有关部门如海关、保险、金融及大企业实现了互 联,为其有效实施税源监控及有针对性的开展税务审计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 ▪ 澳大利亚开发了大量税收管理应用软件,包括税款征收管理软件、 办公自动化管理软件、纳税服务管理软件。 ▪ 特别是在纳税申报方面,澳大利亚联邦税务局提供了数十种表格, 供国际互联网下载,应用于报税系统。目前全澳约有八成的纳税人 都采用电子申报方式报税。澳大利亚还非常重视计算机应用的安全 保密工作。
税收管理01 税收管理概论
![税收管理01 税收管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bc98440dad51f01dc381f1d6.png)
21
税收管理的职能( 3 )
• 组织职能: • 指税收管理的主体为保证税收决策目标的实现和
税收计划的有效执行而对人、财、物等税收要素 进行配置的内在职责和功能。
22
税收管理的职能(4)
• 监督控制职能: • 指税收管理所固有的对税收分配全过程及其结果
税收管理01 税收管理概论
目录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税收管理概论 税源管理 纳税评估管理 发票管理 税收票证管理 税款征收管理 税收法律责任 税收计会统管理 税务行政法制
1
教材及参考书目
• 1.李大明.《税收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12 • 2.吴旭东.《税收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008.; • 3.曾国祥.《税收管理学》.中国财经出版社.2003 • 4.俞文钊.《管理心理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 5.钱晟.《税收管理》.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 6.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税务代理实务》.中国税
返回
15
1.税收管理的定义
• 定义1:税收管理是指国家的财政、税务、海关等 职能部门,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税收分配特点,对 税收分配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监 督控制,以保证税收职能得以实现的一系列管理活 动。
• 定义2:国家税务执法机关依据税收分配规律,对 税收活动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监 督控制,以保证税收职能得以实现的一种管理活动。
37
古井贡案例
• 2005年6月27日,销售公司收到了亳州市地方税务局征收管理 分局下达的(亳地)税征管决字【2005】1-01号《亳州市地 方税务局征收管理分局税务处理决定书》(以下简称“税务 处理决定 书”)。根据税务处理决定书,鉴于销售公司未经 国家税务总局批准自行与母公司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造成 了2002年度少缴企业所得税3996万 元,2003年度少缴企业所 得税5925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 有关法律规定,限销售公司于2005年7月10日前,将以上税款 到亳州市地方税务局征税大厅申报缴纳入库。
吴旭东《税收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税收基础管理)
![吴旭东《税收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税收基础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26379bcfab069dc50220156.png)
第3章税收基础管理3.1 复习笔记第一节税务登记一、税务登记的含义税务登记又称纳税登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设立、变更、歇业以及生产、经营活动情况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纳税人已经纳入税务机关监督管理的一项证明。
税务登记是整个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首要环节。
建立税务登记制度,对于税务机关依法征税和纳税人依法纳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税务登记的种类及管理规程税务登记包括设立税务登记、变更税务登记、注销税务登记、外出经营报验登记以及停业、复业登记等。
税务登记的主管税务机关是县以上(含本级,下同)国家税务局(分局)、地方税务局(分局)。
国家税务局(分局)、地方税务局(分局)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实施属地管理,采取联合登记或分别登记的方式办理税务登记。
有条件的城市,国家税务局(分局)、地方税务局(分局)可以按照“各区分散受理、全市集中处理”的原则办理税务登记。
采取联合办理税务登记的,应当对同一纳税人核发同一份加盖国家税务局(分局)、地方税务局(分局)印章的税务登记证。
国家税务局(分局)、地方税务局(分局)之间对纳税人税务登记的主管税务机关发生争议的,由其上一级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共同协商解决。
1.设立税务登记(1)办理设立税务登记的对象设立税务登记,也称开业税务登记。
根据现行法规规定,下列纳税人应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①各类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
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②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权、在财务上独立核算并定期向发包人或者出租人上交承包费或租金的承包人或承租人。
③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工程和提供劳务的境外企业。
④除国家机关、个人和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以外的其他纳税人。
(2)办理设立税务登记的地点和时间要求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向生产、经营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①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a.如果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含临时工商营业执照)的,应当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税务登记证及副本。
《税收管理》重点
![《税收管理》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6e90028725c52cc58ad6bed9.png)
税收管理第一章税收管理概括第一节税收管理的定义一、税收管理的定义税收管理就是国家的财政、税务、海关等职能部门,为了实现税收分派的目标,依照税收分派活动的特色与规律,对税收分派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决议、计划、组织、协调解督查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税收管理的作用税收管理的作用——实现税收的职能1保证税收财政职能得以实现的作用 2保证税收调理职能得以实现的作用3保证税收督查职能得以实现的作用第二节税收管理的内容一、税收法制管理税收法制管理的内容主要包含税收立法、执法和税收司法。
税收立法是国家权利机关拟订、公布、实行、修正、取消税法的一系列活动。
税收司法是国家的有关机关(如人民法院、检察院等)对违犯税法的案件,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审理、判决的一系列活动。
二、税收业务管理1税收计划管理2税收征收管理3税收票证管理4发票管理5税收会计管理6税收统计管理三、税务行政管理税务行政管理是对征收机关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工作程序以及征收人员等进行管理的活动。
其主要内容包含税务机构管理、税务人员管理、行政处分和税务行政复议与诉讼。
四、税收管理其余1税收管理体系2税收管理方法3税务代理与咨询、税收文化(P10的税收管理流程图)第三节税收管理体系一、税收管理体系的观点税收管理体系观点体系就是分权(财权和事权);税收管理体系就是税收分权(征管权限和收入分派权限),即区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税收收入和税收管理权限的制度,是国家经济管理体系和财政管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
这些权限主要包含:立法权(税法的拟订与公布、详细状况的解说与说明、税种的停征和开征局部调整及减免税等)、征管权及收入的分派权三、分税制(一)分税制的内涵是分级税收管理体系的简称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依据各自的职权范围区分税种或税源,并以此为基础来确立各自的税收权限的一种制度(二) 分税制种类种类:1.分享税种分税制:有无共享税⑴有共享税的分享税种式分税制有分为两级共享、三级共享及多级共享⑵能否设置共享税主要取决于本国的经济发展的均衡程度2.分享税源式分税制:分征式、附带式和上解式注:采纳不一样的模式主要取决于本国的政权体系(三)影响分税制种类的要素国家政权构造---分享税源式分税制国家经济发展的均衡程度---分享税种式分税制财政管理体系---分级财政管理体系我国的分税制是94年实行的,94年以前的财政管理体系中央与地方财政进出范围和财政责任模糊,造成中央与地方利益脱节,应采纳分享税种分税制使中央与地方利益界限清楚,减少扯皮与摩擦。
税收管理概述课堂演示
![税收管理概述课堂演示](https://img.taocdn.com/s3/m/af2fdd6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8.png)
○ 把收入数额较小以及与地方利益息息相关和较密切的税种划归地方,如 营业税、车船使用税等。
○ 把与中央、地方利益较密切以及有利于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税 种,作为中央地方共享税。
现行分税制的主要内容
偿地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一种 配形式。
1 税收管理的作用 保证税收调节职能得
3
以实现的作用
保证税收财政职能得
2
以实现的作用 保证税收监督职能得
4
以实现的作用
01 税收管理与税收的关系 02 我国税收管理的演变税 03 收管理与税收的关系
#2022
我国税收管理的演变
一.下列哪一现象的出现,标志着专门的税收管理 机构开始出现( )。
对同一税源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征收同一 性质的税种,中央政府征收的税收收入归 属于中央,地方政府征收的税收收入归属 于地方,此种征收方式属于共享税种式分 税制中的附加式。( )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分税制的内涵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国家政权结构影响着分税制的类型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财政管理体制影响着分税制的类型
税收司法是国家的有关机关(如人民法院、 检察院等)对违反税法的案件,按照法律规 定的程序进行审理、判决的一系列活动。
01
税收业务 管理
02
税收计划 管理
03
税收征收 管理
04
税收票证 管理
05
发票管理
06
税收会计 管理
07
税收统计 管理
第一章节
税收业务管理是以________ 为中心的管理活动。
第1章税收管理概述课堂演示
![第1章税收管理概述课堂演示](https://img.taocdn.com/s3/m/801773c53c1ec5da50e270b5.png)
(一)根据税收不遵从产生的原因,可以将故意 性税收不遵从划分为:
(1)自私性税收不遵从。其产生的原因是:纳税人不能 正确认识和处理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不 愿意为实现公共利益而承受税收负担。其具体的表现 形式是:为维护自己的私人利益,采取各种可能采取 的方式逃避税收负担。
(2)对抗性税收不遵从。其产生的原因是:纳税人对政 府行为不满意。其具体的表现形式是:为表达对政府 的不满,明目张胆地拒绝纳税。
本节内容包括: 一、税收法制管理 二、税收业务管理 三、税务行政管理 四、税收管理其他
一、税收法制管理
税收法制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税收立法和 税收司法。
税收立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颁布、实 施、修正、废止税法的一系列活动。
税收司法是国家的有关机关(如人民法院、 检察院等)对违反税法的案件,按照法律 规定的程序进行审理、判决的一系列活动。
二、确立税收管理体制的原则
(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三)同其他管理体制协调配合的原则
三、分税制
(一)分税制的内涵 (二)我国实行分税制的必要性 (三)分税制中税收权限和税收收入的划分 (四)我国分税制的主要内容
1.无知性税收不遵从
2.故意性税收不遵从
1.无知性税收不遵从
无知性税收不遵从是指纳税人因为不知道税法 而不能依法纳税。
具体表现为:纳税人能够正确认识税收的性质 与作用,愿意自觉履行纳税义务,但由于不能 准确理解税收法律与法规,因而不能准确、及 时地履行纳税义务。
2.故意性税收不遵从
故意性税收不遵从是指纳税人在知道税法的前 提下,故意不依法纳税。具体表现为:纳税人 不能正确认识税收的性质与作用,不愿意完整、 准确地理解税收法律与法规并自觉、准确、及 时地履行纳税义务。或者,纳税人愿意完整、 准确地理解税收法律与法规,但其目的不是为 了履行纳税义务,而是为了逃避纳税义务。
第一章 税收管理概述 《税收管理》
![第一章 税收管理概述 《税收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088818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f.png)
• 第一节 税收管理的定义
税收管理就是国家的财政、税务、海关 等职能部门,为实现税收分配的目标,依据 税收分配活动的特点与规律,对税收分配活 动的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 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 第一节 税收管理的定义
➢首先,必须进行决策和计划。 ➢其次,必须进行组织。 ➢最后,必须进行协调和监督。
法治 原则
“依法治税”
要求税收管理活动必 须以法律为准绳,做 到依法办事。只有坚 持“立宪征税、依法 治税”,才能充分保 证税收管理的有效性。
• 第五节 税收管理的原则
二、公正原则 税收管理的公正原则是指在税收管理的过程 中,尤其在税收执法和处理征纳双方税收纠 纷的过程中,必须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一)执法方面 (二)司法方面
税收管理的目标,就是促使纳税义务人依法 纳税。
• 第三节 税收管理的职能
一、监督职能 税收管理的监督职能是指税务机关通过对纳 税人进行有效的税收监督,提高纳税人不依 法履行纳税义务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促使 其自觉地履行纳税义务。
• 第三节 税收管理的职能
一、监督职能
税收监督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纳税人不依法 履行纳税义务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促使其 自觉地履行纳税义务,同时保证税务机关依 法征税,以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税收秩序。 它不仅是税收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 节,而且是确保税收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 要保证。
• 第五节 税收管理的原则
三、效率原则
税收管理的效率原则是指在税收管理的过程 中,应尽可能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 得较好的管理效果。讲求效率是一切管理活 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衡量税收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税收 成本。
• 第五节 税收管理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法治税原则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组织收入与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原则 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原则 效率原则
税收管理体制
确立税收管理体制的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同其他管理体制协调配合的原则
税收管理体制
分税制
分税制的内涵
分税制的类型 选择分税制类型的条件
我国实行分税制的必要性 分税制中税收权限和税收收入的划分 现行分税制的主要内容
税收管理的原则
税收管理的内容
税收管理其他
税收管理体制 税收管理方法 税务代理与咨询
税收管理体制
税收管理体制的作用
税收管理体制的定义 税收管理体制的作用
有利于正确贯彻税收政策和税收法规 有利于调动中央与地方政府管理税收的积极性 有利于加强税收的宏观调节作用 有利于提高税收管理的效果
税收管理的定义
税收管理与税收的关系
我国税收管理的演变 税收管理与税收的关系
税收管理的内容
税收法制管理
税收法制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税收立法和 税收司法。税收立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 颁布、实施、修正、废止税法的一系列活 动。税收司法是国家的有关机关(如人民 法院、检察院等)对违反税法的案件,按 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审理、判决的一系 列活动。
税收管理的定义
税收管理
税收管理就是国家的财政、税务、海关等 职能部门,为了实现税收分配的目标,依 据税收分配活动的特点与规律,对税收分 配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 协调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税收管理的定义
税收管理的作用
保证税收财政职能得以实现的作用 保证税收调节职能得以实现的作用 保证税收监督职能得以实现的作用
税收管理概述
税收管理的定义 税收管理的内容 税收管理体制 税收管理的原则
税收管理的定义
管理一般
管理是有关的职能部门或个人,为达到一 定的目的,运用各种手段,对某一领域的 人、财、物、信息等进行组织、协调和控 制的一项活动,也就是管理者为达到既定 的目标对管理对象进行决策、计划、组织、 协调和监督的活动。
税收管理的内容
税收业务管理
税收计划管理 税收征收管理 税收票证管理 发票管理 税收会计管理 税收统计管理
税收管理的内容
税务行政管理
税务行政管理是对征收机关的组织形式、 机构设置、工作程序以及征收人员等进行 管理的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税务机构管 理、税务人员管理和税务行政复议与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