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辩证法对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几点思考
科学哲学视野中的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科学哲学视野中的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屠呦呦是一位著名的中国药学家和寄生虫学家,她以深入研究中药植物团队而闻名,并因其解决疟疾问题的药物革命而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科学哲学的视角探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重要意义。
科学哲学是一门研究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和科学现象等方面的哲学分支。
它强调科学的逻辑基础和确凿性,并且也关注科学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以及科学活动的本质特征。
在甄选拔诺贝尔奖获奖者时,除了考虑科技创新和成就,科学哲学将考虑的范畴扩展到了科学一个完整的历史背景及该奖项的意义和价值。
屠呦呦的贡献展示了其中一个极好的例子。
她是第一位通过研究中草药,发现可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
她的工作对疟疾的疗效产生了出色的贡献,这种药物不仅廉价,而且副作用非常小。
同时,青蒿素也成为了治疗其他难以治愈的疾病的重要药物。
然而,我们能否将屠呦呦的成就视为科学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案例呢?我们根据科学哲学的几个核心概念来辩论这一问题:科学方法、科学进步、科技民主化和社会责任。
首先,科学方法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
科学是一个追求知识的过程,但它的途径和方法都是基础的。
在屠呦呦的科研过程中,她采用了一种“从基础实验到临床试验”的方式,系统地进行中药植物的筛选过程,并最终发现了可治愈疟疾的药物青蒿素。
这种方法虽然经过了漫长而漫长的探索,但确实是科学方法的荣耀之一。
科学方法是指通过收集数据来验证假说、预测未来的新情况而达到发掘知识的过程,其足以对于屠呦呦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产生肯定作用。
第二,科学进步与社会和文化发展密不可分。
科学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之一,因为它们之间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
通过屠呦呦及其团队的努力,他们发现了青蒿素,并证明其是一种有效治疗疟疾、癌症等疾病的新药。
这项研究使疟疾的治疗更加容易和实用,并开拓了更多的治疗思路和方式。
这样,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紧密关系得以体现。
第三,科技民主化是科学哲学中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社会责任方面的考量。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以青蒿素为例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以青蒿素为例12月5日,诺贝尔基金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包括屠呦呦在内的10位诺贝尔奖得主于近日抵达瑞典,即将开始他们的诺奖之旅。
7日,多年从事医药研究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将用中文做《青蒿素的发现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的礼物》的演讲。
这是作为中华民族国粹的中医向世界展示辉煌的时刻。
本次屠呦呦获奖,是继莫言之后,中国人第二次登上诺奖的领奖台。
如果说诺言的获奖是纯粹个人化的话,那么,屠呦呦既是个人也是团队和举国的荣耀。
屠呦呦作为新中国最早的科研人员,在周维善、李英等科研人员的支持指导帮助下,通过个人的执着,经过190次的失败,研究出了挽救百万人生命的青蒿素,并得到国际科研和医学界的认可,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学奖的中国人。
不过,诺贝尔奖对屠呦呦的肯定,也是对中国医学界的肯定,更是对中医的肯定。
尽管有舆论否定与中医无关,但是,不妨看看青蒿素的来历,便可管窥一二。
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家为了防止疟疾而启动了“523项目”,当这个项目的研究走入困境时,屠呦呦从东晋医学家葛洪编写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青蒿素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
”从而受到启发,并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
因此,挽救了百万人生命的青蒿素,不能说与中医无关。
尽管,在这个多元的社会中,不能强制大家众口一词,但是,也不能指鹿为马。
在历史的认知和传承中,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
不能因为中医的某些方面的缺陷不足或不明文理就全盘否定。
历经五千年文明传承的中医,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是前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赖以生存而以身试炼提取的,时代决定了离子分解、化学反应等现代科技是不可能存在的。
仅仅中因为中医科研中用了西方的科技,提取了有效成分,就说与中医无关,这未免有些偏执和罔顾事实,中肯地说是中西的结合。
无论怎样,是前人发现了青蒿于身体疾病有益,这是不可否认的。
五千年中华民族创造出远早于世界的物质文明,这与中医的贡献不可分,一言以蔽之,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不能因为有一些用科学解释不了的东西就看做伪科学,那只是还没找到科学的钥匙而已。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想_心得体会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想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想,感谢您的阅读!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想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刚刚宣布,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奖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诺贝尔奖官网消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奖金将一分为二。
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两人一同获得一半奖金,而另一半奖金将颁给屠呦呦。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打破了几个记录: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然科学领域诺奖,女科学家,土生土长未出国不会英语的科学家,未获院士的科学家,研究工作没有发表过SCI论文(国际期刊)的科学家,中医科学家,无博士学位的科学家,最高年龄当选博导的科学家,工作发表到获奖间隔最长的科学家。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
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而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可以做院士,好多政府高官也当上了院士。
不过,屠呦呦今天却拿到了诺贝尔医学奖!而且是我们中国的科学家第一次获奖。
可见在中国做院士可能与你的科研能力无关。
在当今的中国,杰青、长江、院士、这个计划那个计划获得者、这个级别那个级别的各类奖励获得者,其中有多少是有良心的真才实学者?一旦上靠旁门左道上了某一个台阶,成为所谓的"没有良心的专家(砖家)"就开始为"钱"(经费、灰色收入)而奋斗,利益交换、权钱交换,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而且这些学术败类一旦上台就会肆无忌惮地提拔徒子徒孙和与之臭味相投的人,生生不息……成的真了学霸甚至学匪了!当然在这样的群体中还是有一些有良知的真正专家,但他们对力量甚微,伪币驱逐良币,但愿良币能幸存一二,这才是中国学术界未来的希望。
估计屠呦呦教授这次获得诺贝尔奖后,中国科学院相关部门估计现在忙于增补她为院士了,这真是自打嘴巴。
诺贝尔奖屠呦呦读后感
诺贝尔奖屠呦呦读后感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这事儿可太酷了!就像在科学界扔了一颗超级震撼弹,全世界都被震得“嗡嗡”响。
以前我就知道诺贝尔奖那可是超级厉害的大奖,感觉就像科学领域的皇冠一样。
那些得奖的人都像是来自外太空的超级大脑,和我们普通人不在一个次元。
可是当屠呦呦得奖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这个奖离我们也没那么遥远嘛。
屠呦呦研究的青蒿素,这可是救命的宝贝啊。
你想啊,疟疾在那些贫困的、卫生条件不太好的地方,就像一个特别可恶的大恶魔,到处祸害人。
而青蒿素就像一个超级英雄,横空出世,专门来收拾这个恶魔的。
我就琢磨,屠呦呦在研究的时候得多不容易啊。
那时候的条件肯定没现在这么好,啥高级仪器设备啊,估计都是很有限的。
她可能就像一个在黑暗里摸索宝藏的探险家,周围全是未知,但是她就是不放弃,一点一点地找线索。
她做了多少次实验呢?估计数都数不清。
失败了一次又一次,我都能想象到她当时的沮丧,但是她肯定就像一个打不死的小强,拍拍灰又接着干。
要是我啊,可能失败个几次就想“这太难了,我不干了”。
可是她没有,就这么一直坚持着,终于找到了青蒿素这个大宝藏。
她得奖之后呢,我就觉得特别骄傲。
咱们中国人在这么重要的国际科学舞台上闪闪发光了。
而且这也给咱们所有人都上了一课啊。
现在好多人都想走捷径,想一下子就成功。
可是屠呦呦告诉我们,哪有什么捷径啊,真正伟大的成果都是靠无数次的努力和失败堆积起来的。
她就像一盏明灯,给那些想在科学道路上走下去的年轻人照亮了方向。
她的故事让我明白,不管做什么事,只要你认定了是对的,就别怕困难,别怕失败,坚持下去就有可能创造奇迹。
就像她从青蒿这种普通的植物里发现了能拯救无数生命的青蒿素一样,说不定我们身边那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东西,也藏着改变世界的力量呢。
反正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这事儿,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科学上的大新闻,更是一个特别励志的故事,能激励我在自己的生活里也勇往直前。
诺贝尔奖屠呦呦读后感
诺贝尔奖屠呦呦读后感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那可真是一件超级酷的事儿,就像游戏里的玩家一路过关斩将,最终登上了荣耀的巅峰。
咱先说说这屠呦呦奶奶,那可是个真正的狠角色。
她研究的青蒿素,这东西可不得了。
在她之前,疟疾就像一个特别顽固的小怪兽,在世界的很多角落肆虐,让无数的人被病痛折磨得死去活来。
但是屠呦呦奶奶就像一个智慧超群的魔法师,带着她的团队在传统中医药的大宝藏里翻啊找啊。
她做实验的过程肯定充满了各种曲折。
我仿佛能看到她在实验室里,对着那些瓶瓶罐罐,一遍又一遍地尝试。
有时候可能就像咱们做数学题,试了一种又一种方法,错了很多次,但是她就是不放弃。
这要是我啊,可能试个几次就想撂挑子了。
可她不是,她一直坚持着,最后终于从青蒿里发现了青蒿素这个神奇的“武器”,可以用来对付疟疾这个大坏蛋。
当她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那可不仅仅是她个人的荣耀啊。
这就像是整个中医药界都被点亮了一盏超级大的聚光灯。
以前可能有些人觉得中医有点玄乎,但是屠呦呦奶奶用事实告诉全世界,中医可是个大宝藏,里面藏着无数等待被挖掘的宝贝。
而且啊,她的故事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也是一种超级励志的存在。
她让我知道,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认定了,就不要被困难吓倒。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或者工作上的挑战,但是和屠呦呦奶奶研究青蒿素比起来,那些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我觉得屠呦呦奶奶就像一颗超级闪亮的星星,在科学的天空里闪闪发光。
她的成就让我们中国人骄傲,也让全世界的人受益。
她的故事也会一直激励着我们这些后来人,让我们也想要努力去做一些了不起的事情,说不定哪一天,我们也能像她一样,在自己的领域里搞出个大动静呢!。
20XX国考申论每周一练: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启示[修改版]
第一篇:2016国考申论每周一练: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启示2016国考申论每周一练: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启示【练习题】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屠哟哟获奖“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
”屠哟哟这次获得诺贝尔奖,在社会上有一次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由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你想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在多数中国人内心深处,有一个挥之不去的诺奖情结。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让人欢欣鼓舞的同时,也稍有遗憾,中国大陆何时才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屠呦呦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者,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消息传来,全球华人无不振奋。
这让中国科技界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开头表态部分:联系一直以来国人的诺奖情结,指出屠哟哟获奖的社会历史背景,突出屠呦呦获得这次诺贝尔奖的重大突破。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在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科学家的地位不断提高,制度安排不断完善。
科教兴国战略依然给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着强大驱动。
另一方面,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中国科学家从不缺少才华。
且不说之前的四大发明,单就这几十年来的科研硕果,就让人信心百倍,比如“两弹一星”、干细胞研究、人类基因组测序等基础科学突破等。
于此而言,屠呦呦获奖只是中国科学家获得诺奖的一个开始,随着科学家不断钻研,随着科研体制不断革新,随着创新土壤不断优良,会有更多的科学家摘得诺奖桂冠。
【获奖原因分析:科技兴国的策略和创新的民族精神。
分析原因的时候,有举例,有说明,显得论证力量比较强。
最后作出展望,未来会有更多人获得诺奖。
此部分是科学发展角度分析。
】青蒿素的发现是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完成的。
就是在那样落后、艰苦的环境中,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一大批研究人员,怀着科学梦想和为祖国作贡献的激情,刻苦钻研,终获成功。
评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之科研精神
评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之科研精神这里我要说,做科学研究,或者做一些科技工作,甚至做其他工作,要避免浮躁的心情,要踏踏实实、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假,这就是科学的精神;要坐得住“冷板凳”,不要急功近利、马马虎虎、信口开河,只顾往脸上贴金,甚至无中生有,铤而走险去抄袭剽窃,这些都是要不得的。
假如我们做错了的话,要“知耻近乎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知错就好。
我觉得科研人员特别是年轻人在这方面应该吸取一些教训,要讲究科研道德,不要犯刚才讲的这些错误。
另外一个问题,是关于偶像崇拜的问题。
这个情况年轻人要特别注意。
对于一些权威或神明般的人物盲目崇拜,轻易地、不假思索地对他们的言行深信不疑,是年轻科研工作者的一种通病。
事实上,谁都有错,人无完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亚里士多德曾经有这样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现在有不少年轻人崇拜歌星,成为“追星一族”,这个我看大可不必,省掉那个钱和精力,好好念书不更好吗?我提出来反对偶像,并不等于不尊重领导;“吾尤爱真理”,并不等于不尊师重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真是假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
9月25日新华网报道,81岁高龄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在美国纽约领取了国际医学界著名的“拉斯克奖”。
她获奖的原因是,与其他中国科学家一道,发现了对疟疾有神奇治疗功效的青蒿素。
李连达院士说,屠呦呦是个典型的科学家、学者,平时并不善于交际,总是默默无闻地工作。
“她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同意的意见,马上肯定;不同的话,就直言相见,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
”以屠呦呦的研究为例,其原创性贡献主要体现为如下两点:在她之前,很多人都用各种传统的中草药提取,屠呦呦最后锁定在青蒿,这是第一个贡献;第二步是在同行普遍用煮的办法来提取的时候,屠呦呦采用了乙醚进行萃取。
这两个发现和步骤奠定了她的得奖基础。
她在30年前做出的成果,是在中国本土做出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原创性工作,堪称中国近代新药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自然辩证法考试
1.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又引起人们关于中医合法性的热议,请你根据科学与非科学划分的依据,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科学与非科学的合理的划分标准,应该从科学的含义出发。
百度百科对科学的定义是:科学……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维基百科对科学的定义是:科学(英语:Science,希腊语:Επιστήμη)是通过经验实证个方法,对现象(原来指自然现象,现泛指包括社会现象等现象)进行归因的学科。
因此科学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有用性。
二是经得起实证检验。
从辩证角度来看,科学与非科学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二者还可相互转化。
非科学甚至伪科学有助于科学的发展并可在一定条件下向科学转化,反之亦然。
科学与非科学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很基本的科学问题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哲学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将会有不同的内容和标准。
所以,我们应该在一定的条件下,客观、全面、辩证地判断科学与非科学。
中医方法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
一是辨证论治。
(1)整体观念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器、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保持协调平衡。
人体各个部分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表里相连,上下沟通,协调共济、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
因此,中医认为,人体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
诊断时,可以通过外在的变化,判断内脏的病变。
治疗时,对于局部的病变,也从整体出发,确定治疗方法。
(2)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就是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病首先着眼于证,而不是病的异同。
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治疗方法就不同。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对屠哟哟获奖感悟
对屠呦呦获奖的思考2015级专业四班中医一直被国内外人质疑,称中医“不科学”。
貌似只有从中医治疗疾病有效的中药方中提取出有效成分,并推导出其化学结构,然后研究出其药理作用才算是科学的。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一书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治疗疟疾。
很多批判中医的人,估计在屠哟哟提取出青蒿素之前看到古书上这段话绝对不会相信青蒿可以治疗疟疾。
这些人不相信这句话的原因主要是葛洪记载的只是经验之谈,背后没有大量的试验数据可以支持。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屠呦呦用科学的方法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用试验数据来证明青蒿素治疗疟疾得到全世界的认可而获得诺贝尔奖。
我们逆向思考,屠哟哟的成果是不是就验证了葛洪记载的青蒿治疗疟疾是科学的呢?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篇中出现好几个含麻黄的不同中药方用于治疗疾病。
如原文35条记载的“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乃发汗、平喘、利水药,临床普遍用以治喘病,《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麻黄“止咳逆上气”。
在大家质疑其科学性时,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创始人陈克恢于1924年与其同事Carl F.施密特共同从中药麻黄中分离出左旋麻黄碱,并发现其多方面的生理活性,很快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干草热和其他过敏性疾患。
这是不是就间接证明了《伤寒论》《神农本草经》对麻黄止喘记载的正确性呢?在中国砒霜治疗白血病已有百年,砒霜又名白砒,为传统的以毒攻毒中药。
《本草纲目》记载“砒乃大毒大热之药,而砒霜之毒尤剧”。
然砒霜治疗白血病一直备受争议。
张亭栋教授在对使用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研究结果清晰地奠定了我们今天的认识:三氧化二砷是药剂中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成分,而其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患者效果最好。
他的发现通过与合作者的研究在1990年代后推广全国,其后推广到全世界,成为今天全球治疗APL白血病的标准药物之一。
这是不是又一次告诉我们中医用砒霜治疗白血病的经验没错呢?中医是由一代代的传承而发展至今的,古代传统医书上的记载是传承的一种方式。
屠呦呦教授获“诺贝尔奖”的启示和思考
屠呦呦教授获“诺贝尔奖”的启示和思考作者:汤诗瑶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27期摘要:屠哟哟教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与青篙素的研究发现,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对今后中医药发展具有诸多启示作用,我们应当认真从中汲取成功经验,加快推进中医药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实现中医药发展新突破,让中医药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成果,更好地造福人类健康。
本文笔者从中医创新、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三方面谈了屠呦呦教授获“诺贝尔奖”的启示和思考。
关键词:屠哟哟;青篙素;创新;科学化引言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哟哟教授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因为她发现了青篙素,能极大地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为人类提供了强有力的新武器,以对抗每年困扰着亿万人的疾病。
这在提升人类健康和减轻患者痛苦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如今,以青篙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己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疾标准疗法。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青篙素联合疗法是目前治疗疟疾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效果最好的药物。
从屠哟哟教授发现青篙素案例中可以得到启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古代文献中蕴藏着原创思维和宝贵经验,应当认真继承,深入挖掘。
在全面、充分继承的基础上,获得创新的灵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中医药创新,推动中医药发展。
一、中医在继承的基础上要创新以证测病、以外测内,宏观的、动态的辨证思维,是中医临床的优势。
但是这些优势在新的时代需求比照下,已逐渐显现出自身的不足,如以证测病的模糊性,以外测内的宏观性等,影响着中医优势的巩固与发展。
要弥补这些不足,必须通过思维创新才能完成。
临床创新是以提高疗效水平为目的,以治病救人为根本的,一切思维方式与手段的创新都要服务于临床需求。
中医的临床科研成果不少,而能推动中医临床发展的重大成果则不多。
说明成果的创新水平不高,缺少本质的创新,即原创性不够,没有形成发展的真正动力。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篇一: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物学奖后感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物学奖后感——中医文化的发展屠呦呦肯定是现下最受关注的科学家了。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xx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屠哟哟获奖“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
”也许在中国人内心深处,有一个挥之不去的诺贝尔奖情结。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让人欢欣鼓舞的同时,也稍有遗憾,中国大陆何时才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屠呦呦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者,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消息传来,全球华人无不振奋。
这让中国科技界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但发现青蒿素被贴上了“成果诞生于70年代”的标签,又恰好是在存有阶级性的“笼罩着阴云”的70年代的背景下。
毛泽东曾落笔,“天连五领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足以见得,在革命抗战的年代,“疟疾”已是影响中华民族百姓健康的大病。
青蒿素强大的诞生背景很难让一个接受过中国近代史教育的中国人想起心酸的血泪史。
这首《送瘟神》赤裸裸的揭示出这种病早年为人们带来的危害。
然而我认为,这也从侧面证实了“诺奖风向标”绝不仅仅是屠呦呦个人荣誉的产物,而是特定历史及人们生活环境下,科学精神普及大众所带来的巨大前进力量,是科学前沿的必然走向。
据悉,屠呦呦团队在历经190次左右的失败后,以沸点较低的乙醚作为提取物,图去出成功率达100%抗疟药物青蒿素。
这一最后的成果研究自1967年,毛泽东与周恩来下令开启“523”项目时遍已初现原形了。
中国全方位动用人才、设备、资金、理论知识和技术资源,在科学团队夜以继日的努力下,最终完成了青蒿的提取,在科学家们的通力配合下合成了这一并不昂贵又有效的抗疟药物。
追寻青蒿素的来历,早在1700年前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有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
自然辩证法作业
观新闻一则有感—固步自封非中医,盲信科学不科学中新网10月5日电据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消息,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17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
坎贝尔、日本学者大村智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
该奖项被分作两部分:一半授予爱尔兰和日本科学家,表彰其在治疗蛔虫引起的感染方面作出的贡献;另一半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
中医人沸腾了!相当有一部分人,包括我的很多中医及相关专业的同学,纷纷发表微信朋友圈,说说和微博,言辞激动,骄傲之情溢于言表,“青蒿素的发现源于中医”,“中医药即将崛起”,仿佛下一刻中医就会被全世界承认。
毕竟专业的同学都知道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对于疟疾的治疗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
于是就想当然:这全都是在中医的功劳。
谬矣!诚然,这样的记载初期对屠呦呦肯定会有提示作用,使之意识到高温提取可能破坏了药物的有效成分,因此改用乙醚提取,终于于1971年10月4日成功提取到青蒿中性提取物,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但是,事实上,从晋代到清朝,治疗疟疾的数十个方剂极少提及青蒿,而31个今方中只有2个包含青蒿,还都是汤剂,就算含有足量的青蒿素也都在高温下分解了。
单就青蒿素来讲,最后的有效成分还剩几分呢?静下心来思考,青蒿素等于青蒿吗?青蒿素是中药吗?在我看来,不是。
青蒿素只是从一种名字叫做青蒿的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有效成分,尽管它的发现与中药相关,但是它的提取,提纯,生产工艺,动物实验,毒理药理研究等却与中医没有丝毫关系,它的使用也不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应用的,没有辨证论治,没有整体观,没有配伍。
这些都是现代医学的理论,手段和思维。
所以,本质上来讲,尽管青蒿素在世界上的广泛应用给数以百万计的病人带来了福音,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青蒿素并不是中药而是一种治疗疟疾有特效的西药。
以上结论并不需要极深的专业素养就可以稍微作出判断而不至于盲从,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高学历,高知识的专业中医人也跟着一起头脑发热呢?这些人不相信中医,所以才急需一些证据说服自己。
对于屠呦呦诺奖的看法
中医关于中草药有着丰富的知识,而西方科学家可以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
中草药进行分析提炼。屠呦呦的获奖说明,东西方医学研究携手合作,会得
3
到丰硕成果,它是一加一等于三,而不仅仅是二。安德森的话表明,屠呦呦 获得诺贝尔奖,离不开中医,也离不开西医。正如屠呦呦所指出的,用现代
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பைடு நூலகம்,这是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瑞
典卡罗林斯卡大学研究员顾丰也表示,屠呦呦的发现和研究工作为我们做出
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就应该像她这样,从分子学角度研究出中医中药的药
物作用,为人类造福。社会特别是医疗工作者要摆脱狭隘的偏见,充分利用
好中西医这两大医学宝库。合作共赢,不仅经济领域适用,在医药界一样适
用。
2
"三无"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 学奖,无博士学位、无海外学习经 历、非院士身份。这个事件能否唤 起国内科学界自我反省,物欲横流、 追名逐利,能潜心做学问的没有多 少了。中国科技人才有很多,青年 才俊层出不穷,可在国体内,有很 多情况是害怕质疑、害怕被孤立, 不敢做出头鸟,非学术要求太多, 导致人才埋没,甚至人才流失。
1 屠呦呦与她领导的研究团队坚持不 懈,克服困难,联合攻关,成功地 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并 研制出系列青蒿素类药品,这一成 就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 百万人的生命,在世界抗疟史上具 有里程碑意义。屠呦呦的获奖,表 明了国际医学界对中国医学研究的 深切关注,表明了中医药对维护人 类健康的深刻意义,展现了中国科 学家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
屠呦呦摘得诺奖:兴奋、争议与深思
屠呦呦摘得诺奖:兴奋、争议与深思令人惊喜的是,中国大陆本土培养出的女性科学家屠呦呦摘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是中国医学界的荣誉,也是世界对于屠呦呦40年来努力的肯定。
屠呦呦获奖令人骄傲、兴奋,同时也引发了不绝于耳的争议。
屠呦呦为科学界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她获奖的背后有哪些故事?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两组研究者:对抗线虫病的阿维菌素的发现者威廉·C·坎贝尔和大村智;以及对抗疟疾的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
这是和疟疾有关的第四个诺奖。
屠呦呦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屠呦呦获得诺奖让国人为之一振。
这位女性科学家的贡献令人敬佩。
疟疾与艾滋病和癌症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死亡疾病。
在青蒿素问世和推广之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至少有100万人死于此病。
世卫组织认为,青蒿素联合疗法是目前治疗疟疾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效果最好的药物。
诺贝尔奖也主要关注的是为人类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
评审委员会委员扬·安德森评价说,得益于屠呦呦的研究,过去十年全球疟疾死亡率下降了50%,感染率降低了40%。
国际科学界这样评价中国首个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发现缓解了亿万人的疼痛和苦恼,在100多个国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尤其是儿童的生命。
”诺贝尔奖设立于1895年,110多年期间没有诞生一位中国的科学家,直到2015年10月5日。
屠呦呦此次获奖不仅让中国有了面子,更让中医有关连的事情开始兴奋起来。
屠呦呦表示:“中医药是我国非常宝贵的财富,但是,这么丰富的资源以及古人所留下的丰富经验,并不是我们拿来就可以用的,是需要在古人的基础上再探索、再思、再挖掘,才能创造出价值。
屠呦呦获诺奖带来的几点启示
一盘大虾何以“重创”青岛社交网络无孔不入,消费者维权方式的“互联网+”进化,让处于“石器时代”的野蛮商家和基层治理败下阵来。
商家以及监管部门都要明白,过去常常说的“人在做,天在看”仅仅是一种道德自律,而现在的“人在做,手机在看”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监督。
据报道,10月5日,有网友报料称,自己在青岛市乐陵路92号“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吃饭遇到宰客,结账时被告知大虾38元一只,一盘虾要一千多元。
肖先生随即进行投诉,但当地警方称“我们管不了”,物价局则要“等明天处理”。
最新消息说,物价部门已对涉案烧烤店罚款9万元,青岛市北区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被停职检查。
一盘普通的虾按只卖,而且卖出天价,此等宰客手段简直可用疯狂来形容。
“天价大虾”事件曝光后,网络上又爆出青岛“天价蟹”事件,还有记者在青岛打出租中途遭倒卖,其间遭领队恐吓威胁。
一时间,青岛各种负面新闻云集,青岛旅游和城市形象遭受“重创”,“好客山东”亦受连累。
事实上,在节假日期间,一些旅游城市宰客成风,公众已见怪不怪。
针对许多旅游城市,网络都充斥着各种关于宰客的吐槽,以及投诉无门的愤懑,与之相伴的,则是五花八门的防宰防骗攻略。
这些游客辛酸经验的背后,是一些城市旅游经济的畸形繁荣。
可这些网络负面信息,很少引起当地部门的关注,在一些旅游城市里,本地商家和政府官员似乎仍然生活在蛮荒时代,既看不到网络上的投诉,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被曝光在网络上。
即便一些宰客行为偶尔引起公愤,如此前的三亚宰客事件,但事后也不过是来一阵运动式的整治应付一下。
事实上,一些基层行政部门的麻木、无能才是宰客问题的根源所在。
这一点,从“天价大虾”事件中不难看出,被宰的肖先生满怀希望向相关部门求助,但所获得的,不过是一次次屈辱,那位烧烤店老板甚至敢主动报警,在警察面前依然张狂,可见他如此处理被宰游客投诉已是轻车熟路。
就在青岛“天价大虾”曝光的同时,从香港也传出一则关于宰客的新闻——香港一些药房使用误导手法宰客,令顾客认为所购商品是以斤计算,但实际上却是以两或钱计算,有8男1女共9名药房职员因此被捕。
【中考写作指导】2024中考作文素材: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中考写作指导】2024中考作文素材: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据悉,屠呦呦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抗疟药物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这个消息不仅让我们为中国的科学家感到自豪,也让世界上对抗疟疾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和鼓舞。
那么,作为中学生,我们该如何看待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这一新闻呢?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科学成就,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给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科学研究是一项需要长期的投入和坚持的工作。
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究领域取得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她在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时,依然坚持不懈地探索着科学之路。
这样的精神不仅是屠呦呦本人的杰出品质,更是中国科学家们的共同特点。
这一点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我们在学习和探索的道路上,也要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勇于面对困难,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也给我们传递了一个深刻的信息,那就是科学研究是为了造福人类。
抗疟疾药物研究的成果,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挽救无数的生命。
屠呦呦的成就不仅是一种科学成就,更是一种胸怀人类的情怀。
在全球范围内,有很多科学家们都在为人类福祉做着贡献,他们的付出和成就,也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也应该树立起这样的理念,认识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明白科学家们的成就对于人类的意义,自觉地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与造福人类结合起来。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给我们传递了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信息,那就是一个人不论是在什么领域,只要他真诚地付出,总会赢得成功。
屠呦呦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一个典型代表,她的成就在科学领域指导我们奋发向前。
她的奋斗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也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中学生,我们可能会面临很多的挑战,学习、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考验。
但只要我们保持着一颗坚定的心,勇于迎接挑战,坚持不懈地学习和探索,总会取得成功。
用认识论的观点看待屠呦呦的作文
用认识论的观点看待屠呦呦的作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屠呦呦是中国的一位著名科学家,她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助辩证法对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
几点思考
S315050041 付裕晖自然辩证法角度分析屠呦呦获奖原因
屠呦呦 Vs 黄晓明
如何看待屠呦呦“三无”学者的身份
由此延伸的两点思考
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秘书伦达尔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来自爱尔兰、日本和中国的3位科学家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其中,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为我国摘取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医学科学最高奖项,同时也引发了热议,其它暂且不表,下面本人尝试就这一事件利用本人仅知的部分自然辨证法相关理论做一些粗浅的分析,如有不当恳请交流指正。
一、从自然辩证法角度分析屠呦呦获奖原因
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相关理论是我国千百年医疗实践的宝贵财富,然而在此之前,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并没有得到世界的一致认可,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屡屡与诺贝尔医学奖项无缘。
归其原因,私以为是我国中医事业缺乏标准化建设。
对于西方人来说,数字和指标是非常重要的,西医就是建立在数字统计学分析基础之上的。
而中医和西医的最大区别就恰恰在于:西医讲求具体指标,而中医讲求“因人而治”,缺乏可通约性,常常以个人经验为主,并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学分析体系,而如果所做的研究缺乏数字依据的支持,西方人是不太可能认可的。
故而,时至今日,中医还没有完全走上世界舞台。
而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就是我国中医药为世界人民做出的重大贡献,同时标志着我国中药事业为国际认可的里程碑,其发现过程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
法对科学发现的影响。
青蒿熬水可以治疗疟疾的事实早已被广泛记载传播,许多单位均做过青蒿的抗疟筛选,都因无效而与幸运无缘。
而屠呦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她在采用传统方法未果之后,通过对中医药文献的反复研究及参考西方萃取方法对青蒿素的提纯方式思路的改变,细心的想到其抗疟成分可能是热不稳定的,通过冷萃取法得到了没有被热破坏的青蒿素,最终得到抗疟效果极好的青蒿素。
青蒿和青蒿素,一字之差便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此前的科学家受困于中药提纯常规方法的限制,人为的将中医和西医划上鸿沟,中医和西医就其理论、研究手法、起效时间、治标治本等等来说的确是对立的,然而单纯的将二者对立是一种狭隘的思想,如此次青蒿素的发现,便是运用西方萃取对中医药进行定量提取,同时此举也是对西医临床的重大贡献,二者互相促进,是统一的整体,中医不破坏药物原始成分基础上,讲究医疗综合效果的做法值得西医学习;西医的精确诊疗、有的放矢的治疗及技术也值得中医借鉴。
这里体现了对立与统一的思想。
不但如此,所有特点的医学包括中医、西医、蒙医、藏医等都可以相互借鉴融合,形成有益于人类减轻病痛的统一的医学体系。
这样才能更好的造福全人类。
二、屠呦呦 Vs 黄晓明
当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新闻与黄晓明的奢华婚礼新闻相撞的时候,在当下中国引发了一片热议。
首先,私以为,将屠呦呦教授与黄晓明并列谈知名度、曝光率甚至引申到对青少年的教育层面本身不具有太大的意义。
因为把追求真理的科学家和追求曝光度的明星放在一起,然后比较哀叹科学家的曝光度为什么不如明星,这本身就存在问题。
二人追求的本质不同,一是真理,一是知名度。
明星更多的是台前,相比下,科学家更多的是幕后默默无闻的研究,太多的曝光对于从事学术研究的科学家来说并不一定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
科学家的包装或者说是关注点更多的是针对学术的而不是针对民众的。
所以,所谓的哀叹科学家知名
少有人知了。
从这个角度看,在深远的影响力层面上体现了屠呦呦教授的社会与人生价值。
综合的说,黄晓明为首的明星和屠呦呦教授为首的科学家都对社会创造了价值,价值是多元性的,他们都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都是值得人们敬佩与学习的,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只要是在合理合法范围内为梦想不懈努力就都是为了中国梦实现迈出了一步,只是步伐或大或小罢了。
三、如何看待屠呦呦“三无”学者身份
现年85岁的屠呦呦教授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头衔,故被称为“三无科学家”。
也正是这样一位“三无”的科学家实现了我国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零的突破,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
2011年,屠呦呦获得了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被视为离诺贝尔奖仅一步之遥。
这意味着,五年前屠呦呦便已经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而五年间,屠呦呦仍然只保留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的身份,没有院士头衔。
不禁让大家思考,中国的院士评定制度怎么了?
有业内学者分析,屠呦呦迟迟得不到院士头衔,原因之一是其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的关键性贡献至今仍有争议,其次,屠在业内的声誉不高,未得到包括当年从事青蒿素研究的同事的支持。
归根到底,我认为是诺贝尔奖评定并不认可集体成就,而强调从集体研究中界定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个人这一主要矛盾,中国的学术界更强调集体的作用,又或者说,大家都不愿“屈居人后”,由于这一原因错失诺贝尔奖已经不是首次了,参与实验的人员和集体彼此间是对立与统一的,统一于同一个实验项目的进行,又对立于成为获奖成员的需求。
这一矛盾导致我国的科研成果总是归属不清,同时中国科学界又过于注重学术贡献以外的问题。
鲁白认为,屠呦呦在青蒿素提取中实现了关键的一步,是因为她提出的乙醚提取法才让人们找到了有效单体。
“虽然有很多人参与,但是这个最关键的
一步是她做的,而诺贝尔奖也是看谁做了最关键的一步。
”这与我国学术界评奖观点是有所出入的,对传统学术界评定指标进行冲击与否定,随后认识到问题的中国学术界对此进行调整完善出更适合中国国情的评价指标,实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前进,即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了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
四、由此延伸的两点思考
除了以上三个热议的话题外,还有两个点戳中了本人,在此与大家进行交流分享。
其一,刚得知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时,本人的第一个本能反应是核对屠呦呦教授的国籍,当看到“中国籍”三字时长舒了一口气。
实在是因为屠呦呦教授之前已经有八位华裔美籍人士获得了诺贝尔奖,然而,都只不过是华裔。
看起来似乎不借助国外的培养,不改变国籍,中国人没有得诺贝尔奖的希望一样。
而屠呦呦教授没留过学,没有博士学历,照样做出世界级的成绩,让全球为之瞩目。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界的!这在一个层面上表示,我们中国自己是可以培养出最优秀的科学家的,这圆了我们多年的诺奖情节,这意义却又已不止于一个奖项,这是国际对中医科学的认可,这充实了我们不断发展的中国梦。
其二,屠呦呦教授是位女性,同样作为一名工科女生,众多的实例诠释着女性在中国科学界甚至工科行业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女性从事科研工作甚至找工作都要受到更多的掣肘,即使女科学家干得很出色,在评选职称时也会受到歧视。
然而,中国的首例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屠呦呦女士对此给予了一记响亮的回击,也希望此举能真正有效的引发中国科学界及众多相关单位对于启用及培养人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