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透视教学课堂课件
七年级美术《透视》课件浙教版
七年级美术《透视》课件浙教版一、教学内容1. 透视原理:介绍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 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学习如何运用透视原理来表现物体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透视原理观察物体,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透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的绘画表现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具有强烈透视效果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透视在绘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a. 介绍透视原理,讲解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的概念。
b. 结合实例,讲解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方法。
3. 示范演示:a. 演示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的绘画步骤。
b. 展示绘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尝试绘制一幅具有透视效果的绘画作品。
5. 评价与反馈: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透视》2. 内容:a. 透视原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b. 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3. 示范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透视原理,绘制一幅静物画。
2. 答案要求:画面中需包含至少三种透视效果,物体结构清晰,空间感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具有透视效果的绘画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尝试运用透视原理进行创作,提升绘画技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透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2. 示范演示的详细步骤3. 随堂练习的指导和评价4. 作业设计的深度和广度一、透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透视原理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的概念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
七年级美术《透视》课件浙教版
七年级美术《透视》课件浙教版七年级美术《透视》课件浙教版一、导入同学们,欢迎来到美术的世界!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一个有趣的领域——透视。
透视是美术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能帮助我们描绘真实的场景和三维空间。
通过学习透视,我们可以让自己的绘画作品更加生动、逼真。
二、知识讲解1、透视的定义透视是指通过平面的视觉形象,在二维空间中展现三维空间的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将三维空间中的物体,通过视觉原理,在二维平面上呈现出一种近大远小的视觉效果。
2、透视的起源与发展透视作为美术中的重要原则,起源于古希腊的数学家欧几里得。
在他的著作《几何原本》中,欧几里得提出了几何学的基础原理,其中包括了透视的理论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透视技巧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应用,众多艺术家如莱昂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运用透视技巧创作出了许多传世佳作。
3、透视的基本原则(1)近大远小:在视觉上,近处的物体看起来大,远处的物体看起来小。
(2)灭点:在平行透视中,物体的垂直线在远方交汇于一点,这个点被称为灭点。
(3)视平线:与眼睛平行的水平线,与地面平行且与眼睛齐高。
三、透视画法1、主观透视主观透视是指艺术家在画面中主观安排灭点的位置,通过灭点的延伸线引导观者的视线,从而营造出一种空间感。
在绘画中,主观透视可以通过调整物体的比例和位置来实现。
2、客观透视客观透视是指在画面中客观地表现物体的实际空间位置和形状。
客观透视通常遵循近大远小的原则,通过调整物体的比例和位置来真实地表现空间关系。
四、案例分析以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例,这幅壁画作品采用了典型的线性透视法。
画面中,远处的门和墙壁逐渐向灭点收缩,营造出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
同时,达·芬奇还巧妙地利用了色彩和明暗的变化,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五、实践体验现在,请同学们尝试用所学的透视技巧画一幅自选场景的透视画。
注意物体的比例、位置以及空间关系,让你的作品呈现出一种逼真的空间感。
美术学院透视学课件
2012-4-28
涉外经济学院工造本科班
45
HL
视点的选择
HL
1、人眼的视觉范围。 2、视点位置对透视效果的影响: 视距 视高
HL
3、观察角度 。
HL
无法显示图像。计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内存以打开该图像,也可能是该图像已损坏。请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重新打开该文件。如果仍然显示红色 “x”,则可能需要删除该图像,然后重新将其插入。
普通透视是以人眼为 视点的,头部不转动,目 光向前看所能见到的范围 称为可见视域。而人眼正 常观察范围是以 60°视 角所构成的视锥,这个视 锥被画面相截后所获得的 视圈就是60°视圈。在 60°视圈内,物体处于 常态透视变化中,超出了 这个范围,物体透视形状 就会超常失态。大于 60°视角的视域称非正 常视域。
2012-4-28
涉外经济学院工造本科班
30
透视投影规律 点的透视仍为一个点,点位于画面上时,其
透视为其本身。 直线的透视一般仍为直线,直线上一点的透 视,必在该直线的透视上。 平行于画面的直线组,没有灭点。 位于画面上的直线,它的透视与直线本身重 合且反映实长。 与画面相交的平行直线组必有共同的灭点。 水平线的灭点必位于视平线上。
O
42
透视图的分类
物体与画面的相对位置决定透视的 种类
F H F
s'
s'
F2
H
S
F1 S
一点透视
2012-4-28 涉外经济学院工造本科班
两点透视
43
透视图的分类
画面倾斜于地面
F
F F E
e
G
三点透视
2012-4-28 涉外经济学院工造本科班
两点透视
五年级上册美术课件-5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人美版(2019秋) (共50张PPT)
3、 三点透视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消失点
仰视 平视 俯视
透视视向 ①平视 ②仰视 ③俯视
仰视
利用透视绘画的不同角度的物体
平视
俯视
透视现象拍摄的有趣 的照片
透视现象拍摄的有趣 的照片
透视现象拍摄的有趣 的照片
透视现象拍摄的有趣 的照片
透视现象拍摄的有趣 的照片源自透视现象拍摄的有趣 的照片
近处和远处都有什么变化?说说自己的感受。
近处和远处都有什么变化?说说自己的感受
近处和远处都有什么变化?说说自己的感受
透
视
基
{〖}〗
错觉
本
规
律
近清楚远模糊
近疏散远密集
透视的基本规律: 近大远小 近宽远窄 近高远低 近疏远密 5近清楚远模糊
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位置时,在观 者眼里会出现近大远小,而且越远 越小的变化,这种变化用绘画上的 法则来解释就叫透视现象。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
近处和远处都有什么变化?说说自己的感受
近处和远处都有什么变化?说说自己的感受。
近处和远处都有什么变化?说说自己的感受
近处和远处都有什么变化?说说自己的感受
近处和远处都有什么变化?说说自己的感受
近处和远处都有什么变化?说说自己的感受
近处和远处都有什么变化?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霍贝玛》(荷兰)
·
、
谢谢指导!
透视的分类:
1、平行透视: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就是说立 方体放在一个水平面上, 前方的面(正面)的四 边分别与画纸四边平行 时,上部朝纵深的平行 直线与眼睛的高度一致, 消失成为一点,而正面 则为正方形.
七年级美术透视的原理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美术透视的原理课件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内容1. 透视的基本概念:学生需要了解什么是透视,以及透视在绘画和设计中的重要性。
2. 一点透视:学生要掌握一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如何画出一点透视的图,并在实际操作中应用。
3. 两点透视:学生要学习两点透视的原理,如何画出两点透视的图,并在实际操作中应用。
4. 三点透视:学生要了解三点透视的概念,掌握三点透视的画法,并在实际操作中应用。
5. 透视的应用:学生要学会将透视原理运用到实际的绘画和设计中,提高作品的空间感。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透视的基本概念,知道透视在绘画和设计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掌握一点、两点、三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和画法,并在实际操作中应用。
3. 学生能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己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和设计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透视的基本概念,一点、两点、三点透视的原理和画法。
难点:如何将透视原理运用到实际的绘画和设计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教材。
学具:画纸、画笔、尺子、圆规、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透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透视的基本概念,一点、两点、三点透视的原理和画法。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经典的一点、两点、三点透视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透视原理。
4.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的透视原理,自行画出一点、两点、三点透视的图。
5. 练习讲评:讲解学生画的图,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透视原理。
7. 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透视原理,完成一幅绘画或设计作品。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透视的基本概念2. 一点透视的原理和画法3. 两点透视的原理和画法4. 三点透视的原理和画法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运用所学的透视原理,完成一幅绘画或设计作品。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完成一幅具有透视效果的绘画或设计作品。
美术透视教学课堂ppt课件
成角透视:又叫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有两个消失点。
二点透视(成角透视)
1、二点透视的特征 (1) 在二点透视中,方形物体的垂直边线仍然垂直;与地面平行的水平线,各自与画面成一定的角度向左右两方远伸,分别往地平线上左右消失点(又称余点)集中。
(2) 二点透视表现出的画面效果较自由,具有活泼、生动的特点,与真实场景空间相比,具有很好的真实性、且变化多样、纵横交错的特点,有助于表现复杂的场景及丰富多采的人物活动。
平面
立体空间
用色彩也可以表现立体空间感!
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位置时,在观者眼里会出现近大远小,而且越远越小的变化,这种变化用绘画上的法则来解释就叫透视现象。
近处与远处有什么变化? 说说自己的感受。
看图思考(点击小图看大图)
《法国风光》 摄影作品
视平线
消失点
消失点
视平线
消失线
作业要求: 寻找生活中熟悉的具有透视现象的画面,表现出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再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给它添加上人物以及交通工具等,让它变得更美。
。
这两种透视现象有什么不同?
根据不同的观察角度和位置,透视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正面观察物体时会产生一点透视现象,侧看物体时会产生两点透视现象,从极高或极低处看物体时会产生三点透视现象。
二点透视 两点透视又称成角透视。当水平置放的直角六面体与画面成一定角度,两侧面的线条向左右两个消失点集中,这样的透视图叫二点透视。
二点透视(成角透视)
二点透视(成角透视)
1、二点透视的特征 (1) 在二点透视中,方形物体的垂直边线仍然垂直;与地面平行的水平线,各自与画面成一定的角度向左右两方远伸,分别往地平线上左右消失点(又称余点)集中。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课件(17张PPT)
我叫视平线, 是与你眼睛平行 的一条水平线, 平视时我与地平 线重合。
我叫消失点, 随着视线的延伸, 景物会逐渐聚于 一点,这个点就 是我,你能找到 我吗?
消失线夹角处天空与道路由近及远
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近远
说一说
树出现了哪些变化?
近远 近远 近远
颐和园长廊
思考与讨论:
1.本课中的透视现象有 哪些? 2.画透视的场景,应该 注意那几个问题。
平面
立体空间
用色彩也可以表现立体空间感!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视现象 描画了一条 乡间小路。 你看到后有 怎样的感受?
《村道》(油画) 1689霍贝玛 荷兰
说一说: 哪张给你的空间感最强烈?
1
2
你在哪里 见到过这种 现象?
说一说:
为什么这幅的空间感最强烈?
介绍两个新朋友
消失点
视平线
平行透视简图
视
消
平
失点
线
消失 线
林荫小道与长廊
视平线
消失点
消失线
人眼视线 取景框 视平线
取景方法
消失点
视平线
说一说
1.学生作品是怎样取景的? 2.是如何表现近大远小的 透视现象的?
餐厅
教学楼走廊
图书阅览室
学校电脑室
运用本课所学的透视知 识,在教室或校园里找一处 场景写生,表现出近大远小 的透视现象。
小组评价:
1.说一说 你有什么收获。 2.评一评 谁的画面空间效果好。
谢谢
2024版(新)中小学美术《透视》教学课件
细节刻画
注重静物的细节刻画,利用透视原理表现静物 的质感和纹理。
人物画透视注意事项
1 人体透视
掌握人体透视原理,注意人物各部分的比例和位置关系。
2 服饰透视
根据服饰的材质和款式,运用透视原理表现服饰的质感和 形态。
3 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透视
结合场景透视原理,将人物与场景融为一体,表现空间感。
欣赏透视感表现突出的作品,感受透视在画面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立体感表现强烈的作品剖析
剖析立体感表现强烈的作品,学习如何通过色彩与光影的变化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质感。
04
透视在绘画创作中应用
风景画透视处理技巧
消失点定位
确定画面中的消失点位置,使画 面具有空间感。
色彩与明暗透视
通过色彩与明暗的变化,表现画 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透视在镜头运动中的运用 通过透视镜头的运用,可以模拟出各种复杂的镜头运动效 果,使动画更加逼真、流畅。
跨学科融合创新思考
透视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透视原理与数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运用数学知识来解析透视现象,为艺术创作提供更精确的理论支 持。
透视与物理学科的融合
透视原理也涉及到光学、力学等物理知识,可以运用物理知识来探究透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
1 2
色彩冷暖对空间感的影响 暖色调具有前进、凸出的视觉效果,冷色调则具 有后退、凹进的视觉效果。
色彩明暗对立体感的影响 明亮的色彩显得凸出,暗淡的色彩显得凹进。
3
色彩纯度对空间层次的影响 高纯度色彩具有前进感,低纯度色彩具有后退感。
光影变化与立体感表现
光源方向与阴影形成
01
光源方向决定阴影的位置和形状,进而影响物体的立体感和空
(五上)美术优秀课件- 绘画中的透视的现象|人美版3 PPT(38页)
❖
4.在 我 们 看 来 ,转 基因食 品在当 下中国 所引发 的争议 ,看起 来相当 复杂, 但归结 起来, 不外是 科学逻 辑与商 业逻辑 共同作 用下的 结果。 从科学 角度看 ,这件 事情很 麻烦, 是因为 转基因 食品的 安全性 在短期 内得不 到明确 认证。
❖
5.鉴 于 转 基 因 食品 ,特别 是主粮 的安全 性研究 需要一 个漫长 的周期 ,主管 部门断 不可急 于宣布 转基因 主粮的 安全性 。
《雅典学院》拉斐尔(意大利)、画于1510~1511年、画作类型:湿 壁画、画幅达2.794×6.172米 。
圆 柱 体 的 三 种 透 视
人 物 头 像 透 视
中西方绘画透视的比较
❖ 中国画的透视法:中国画的透视法就不同了,画家观察 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下定视域的限制,而是 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凡各个不同立足点 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这种透 视方法,叫做“散点透视”,也叫“移动视点”。故而, 只有采用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原理,艺术家才可以 创作出数十米、百米以上的长卷,如《清明上河图》, 而如采用西画中“焦点透视法”就无法达到。
❖
6.由 于 不 同 转 基因 食品在 人们食 品消费 中的比 重大不 相同, 其可能 的危害 性自然 也不会 一致。 但就原 则而言 ,在没 有明确 的科学 结论之 前,任 何对转 基因食 品在安 全性之 外其他 方面的 重大意 义的欢 呼,都 不是一 件明智 之举。
❖
7..穿 越 浩 瀚 的 银河 ,被月 亮镶嵌 的梦, 具备了 无限的 属性。 自然之 子天真 而崇高 的想象 力是对 我们神 五、神 六的理 想设计 。当我 们通过 超越自 身而实 现人类 对月的 最好抵 达。华 夏人几 千年的 美好向 往,终 于与多 少代人 的热烈 渴望有 了一个 完美的 对称。
七年级美术《透视》精品课件浙教版
七年级美术《透视》精品课件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浙教版七年级美术教材的第九章《空间与透视》第一节“透视”。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理解透视的概念,掌握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学习运用透视方法创作具有深度和立体感的美术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透视的基本概念,了解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透视方法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提高其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其观察、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运用。
教学重点:透视概念的理解,透视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透视示例图。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系列具有透视效果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透视。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透视的概念,解释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原理。
(2)结合示例图,讲解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3. 实践演示(10分钟)在黑板上现场演示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绘画方法,边讲解边示范。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透视方法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互动交流(5分钟)(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继续探索透视的奥秘。
六、板书设计1. 透视概念2. 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原理3. 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透视方法创作一幅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的美术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透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绘画技能的提高情况等。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其美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透视概念的理解2. 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原理与应用3. 实践演示的详细步骤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指导性一、透视概念的理解透视是绘画中表现空间关系的一种方法,它通过线条的收缩和颜色的变化,使画面产生深度和立体感。
2024版新中小学美术《透视》教学课件
2024版新中小学美术《透视》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版新中小学美术教材中第四章《绘画技巧》的第三节《透视》。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什么是透视,掌握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的原理及其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同时通过实践练习,学会运用透视技巧提升画作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透视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类型透视的绘画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运用透视技巧进行绘画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绘画技巧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透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的绘画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画纸、画笔、尺子、橡皮。
学具:画纸、画笔、尺子、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透视现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
2. 知识讲解:a. 介绍透视的概念。
b. 详细讲解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的原理。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不同透视类型的绘画步骤。
4. 随堂练习:a. 学生按照所学透视原理进行绘画练习。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透视》2. 内容:a. 透视概念b. 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c. 透视绘画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透视原理,绘制一幅具有空间感的画作。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透视原理的理解程度,以及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情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
4. 作业设计的要求和答案。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入性。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1)透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是本节课的难点,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直观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2)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的绘画方法是教学重点,要结合教材中的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
七年级美术《透视》精品课件浙教版
七年级美术《透视》精品课件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美术教材第四章《视觉的立体》,详细内容为透视原理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
本章通过透视的概念、种类、应用等,让学生掌握视觉立体感的表达,培养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概念,掌握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画法。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绘画表现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透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画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透视原理图、绘画实例、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透视现象,如铁轨、道路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透视。
2. 新课内容:讲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如视平线、消失点等,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画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透视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例题讲解:分析一幅含有透视的绘画作品,讲解其透视原理和画法。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尝试完成一幅含有透视的绘画作品。
六、板书设计1. 透视基本概念:视平线、消失点、一点透视、两点透视等。
2. 透视画法步骤:确定视平线、找出消失点、画出景物、调整细节等。
3. 绘画实例分析:一幅含有透视的绘画作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一幅含有透视的绘画作品,要求运用一点透视或两点透视。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透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透视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绘画水平。
同时,引导学生欣赏经典透视绘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和例题讲解;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人美版五上美术 5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课件(共25张PPT)
运用本科所学的透视知识,在教室 或校园里找一处场景写生,表现出近大 远小的透视现象。
寻找生活中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世 纪
列 维 坦 ( 俄 罗 斯 )
画家是如何表现出小路通向远方的感觉?除了景物
大小的变化,色彩上有什么变化?
19
弗 拉 基 米 尔 之 路 ( 油 画 )
世 纪
列 维 坦
( 俄 罗 斯 )
路边景物。
19
弗 拉 基 米 尔 之 路 ( 油 画 )
哪 条 小 路 最 有 纵 深 感 ?
石板路
山路
图中这些通向远方的小路,带给我们一种什么感觉?
你觉得弯曲的小路和笔直的大路相比较,画 面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路边景物的大小和路面的宽窄按近大远小的 原理去表现,画中的路就会产生纵深感。
19
弗 拉 基 米 尔 之 路 ( 油 画 )
世 纪
列 维 坦
( 俄 罗 斯 )
近处的景物画细致些,远处的物体表现得 模糊些、概括些;近处的色彩明亮些,远处的 色彩灰暗些、柔和些。
在画纸上先画出地平线,并在线上定一个点作为视线 的消失点,然后在纸的底边上画路的两个点,这两个点的 宽窄、左右发生变化,就会出现不同视觉效果的路面。
改变木桩的大小和间距,画面就产生了纵深感。
2024版新中小学美术《透视》教学课件
2024版新中小学美术《透视》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版新中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单元《空间与透视》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透视的基本概念、透视的种类以及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透视原理,提高空间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概念,掌握透视的种类及其应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提高绘画表现技巧。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透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透视的种类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透视教学课件、绘画工具、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绘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图片中的物体远近关系表现得怎么样?”引导学生关注空间关系,进而引入透视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透视的基本概念、种类(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
3. 示范演示(15分钟)以一点透视为例,现场演示绘画过程,讲解透视线条的运用和表现方法。
4. 学生实践(2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种透视方法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相互欣赏、学习。
六、板书设计1. 透视的基本概念2. 透视的种类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3. 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所学透视方法,创作一幅风景画。
2. 答案要求:作品需体现出透视关系,画面空间感强,色彩搭配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透视线条的运用方面还有待提高,下节课需加强此方面的讲解和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尝试用绘画表现生活中的空间关系。
同时,推荐相关书籍和资料,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深入学习。
2024版新中小学美术《透视》教学课件
2024版新中小学美术《透视》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24版新中小学美术教材《透视》章节。
该章节主要向学生介绍透视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原理,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的绘制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透视的定义、透视的分类、透视的原理、一点透视的绘制、两点透视的绘制和三点透视的绘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原理,理解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透视知识绘制空间感强烈的作品,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透视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原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的绘制方法。
难点:透视原理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以及对空间感、光影效果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绘画教材、示范作品。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直尺、圆规、橡皮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具有强烈空间感的绘画作品,引发学生对透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新课导入:介绍透视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原理,讲解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的绘制方法。
3. 实例讲解:分析示范作品,讲解透视原理在绘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透视对画面空间感的重要性。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透视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绘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透视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原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的绘制方法。
板书结构: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对应透视的基本概念、分类、原理和绘制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的透视知识,绘制一幅具有空间感的画面。
作业要求: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透视原理,注意画面空间感和光影效果的把握。
答案示例:学生作业答案多样化,符合透视原理,具有空间感和光影效果。
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绘画中的透视现象-课件
平面
立体空间
用色彩也可以表现立体空间感!
透视是绘画中的术语, 那么什么是透视呢?
透 视: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 现立体空间的方法。
透视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形体透视。 形体透视:根据光学和几何学的原理,在
平面上用线条来标识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 和光线投影的科学。 二是空气透视。 空气透视:研究和表现空间的距离。
一点透视现象
一点透视图
绘画时,需考虑不同的透视现象而采用相应的 透视法,其中以一点和两点透视法较为常用。
两点透视现象
两点透视现象
消失点
消失点
两点透视图
二种基本的透视:平行透视 和成角透视
平行透视:又叫一点透视,一点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 成角透视:又叫两点透视,两点透视有两个消失点。
作业要求: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 能力,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并且有留意观察 的习惯和探究生活中的近大远小透视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分析和讲解, 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 简单的原理和规律。
2、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表现身边的景物。
绘
近(高)远( 低),
画
近(宽)远( 窄),
中 的
近(疏)远(密)。
透
视
透视的基本规律:
现
近(大)远( 小),
象
近(实)远(虚)。
所
有
柱
小 集 中
消失点
视平线
到
一
点
然
后
消
失
视平线
消失点
消失线
这两种透视现象有什么不同?
透视现象的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空间
用色彩也可以表现立体空间感!
• 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 间的方法。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位 置时,在观者眼里会出现近大远小, 而且越远越小的变化,这种变化用 绘画上的法则来解释就叫透视现象。
看图思考(点击小图看大图)
近处与远处有什么变化? 说说自己的感受。
回 小
《法国风光》 摄影作品
二点透视(成角透视)
(2) 二点透视表现出的画面效果 较自由,具有活泼、生动的特点, 与真实场景空间相比,具有很好的 真实性、且变化多样、纵横交错的 特点,有助于表现复杂的场景及丰 富多采的人物活动。
2、 二点透视的画法 首先应确定方形物体在画面中的构图,即
方形物体在画面中的大小及视平线的高低位置; 再确定方形物体的旋转状态,以寻求左右两个 消失点的位置。
一点透视图
绘画时,需考虑不同的透视现象而采用相应的 透视法,其中以一点和两点透视法较为常用。
两点透视现象
两点透視現象
消失点
消失点
两点透视图
二种基本的透视:平行透视 和成角透视
平行透视:又叫一点透视,一点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
成角透视:又叫两点透视,两点透视有两个消失点。
成角透视:又叫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有两个消失点。
图
回
小 图
《河道》 摄影作品
Unit 1 Drawing Development
《江南水乡》 摄影作品
二种基本的透视:平行透视 和成角透视
平行透视:又叫一点透视,一点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
成角透视:又叫两点透视,两点? 透视现象有哪些规律呢?
二点透视(成角透视)
二点透视(成角透视)
二点透视(成角透视)
二、等分法(2) 又叫等距离透视画法。在动画的场景设计中,往往会碰
上等距离透视问题,这需要运用等分法去解决。
透视圆的画法
心点
视平线
距点
灯光阴影作图法
光线角度
日光阴影作图法
心点
光线角度
余点
三点透视
三点透视,一般用于超高层建筑,俯瞰图 或仰视图。
以树木为例,观察近处与远处的变化,找一找有哪些透视现象?
近( 高)远(矮 ), 近( 宽)远(窄 ), 近( 疏)远(密 )。
透视的基本规律: 近( 大)远(小 ), 近( 实)远(虚 )。
消失点
视平线
所有柱子等逐渐变小集中到一点 然后消失。
视平线
消失点
消失线
作业要求: 寻找生活中熟悉的具有透 视现象的画面,表现出近大远
。
小的透视效果,再充分发挥你 的想象力给它添加上人物以及 交通工具等,让它变得更美。
这两种透视现象有什么不同?
透视现象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观察角度和位置,透视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正面观察物体时会产生 一点透视现象,侧看物体时会产生两点透视现象,从极高或极低处看物体时会产生三点 透视现象。
一点透视现象
二点透视
两点透视又称成 角透视。当水平置放 的直角六面体与画面 成一定角度,两侧面 的线条向左右两个消 失点集中,这样的透 视图叫二点透视。
二点透视(成角透视)
1、二点透视的特征
(1) 在二点透视中,方形物体的垂直边线 仍然垂直;与地面平行的水平线,各自与画面 成一定的角度向左右两方远伸,分别往地平线 上左右消失点(又称余点)集中。
第三个消失点,必须和画面保持垂直的主 视线,必须使其和视角的二等分线保持一 致。
仰视图
1、二点透视的特征
(1) 在二点透视中,方形物体的垂直边线 仍然垂直;与地面平行的水平线,各自与画面 成一定的角度向左右两方远伸,分别往地平线 上左右消失点(又称余点)集中。
二点透视(成角透视)
(2) 二点透视表现出的画面效果 较自由,具有活泼、生动的特点, 与真实场景空间相比,具有很好的 真实性、且变化多样、纵横交错的 特点,有助于表现复杂的场景及丰 富多采的人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