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寒假作业(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北宋时期,戏剧表演与戏曲演唱两种技巧的酝酿都已经接近成熟了,而历史的变故则把二者的综合过程剖分到两个地区去进行,其结果是在中国戏曲第一次以成熟形态出现时,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声腔流派:南曲戏文和北曲杂剧,造成以后延续四百年的文化景观。
南曲戏文于十二世纪初叶出现于浙江南部的温州地区,属吴语方言区。
北曲杂剧则于蒙古灭金后形成于北方的山西、河北一带,属北方方言区。
由于方言的差异,以及在方言基础上两地民间曲调风格的差异,南曲和北曲形成两个不同的音乐系统。
尽管南曲、北曲都大量吸收了宋代词调,然而它们更多地却是吸收了不同方言地域的民间曲调。
南曲是“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即村坊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亦罕节奏,徒取其畴农市女顺口可歌而已,谚所谓随心令者”(明·徐渭《南词叙录》)。
被吴地民间广为传唱的村坊小曲、里巷歌谣,自然带有吴歌的显著特点。
吴地歌曲在调式上的特点是只有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不同于北方的七声音阶。
与直接从宋人词调和当地民间小曲中升华为戏文唱腔的南曲不同,北曲经历了一个从民间套数长期传唱到为杂剧唱腔所利用的过程。
北曲来源最初是汴京以及中原一带的各种小唱、说唱曲调,后来吸收了女真、蒙古等北方民族的曲调和乐器,渐渐演变而成。
在诸多演唱艺术种类中,北曲杂剧主要受到两种曲牌联套音乐体制的影响,即大曲和诸宫调,在民间长期演唱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音乐体制方面的固定格律,因此当北曲杂剧一旦把它们吸收为自己的音乐主体,便形成与南曲戏文迥异的一套严格曲律规定,从曲牌联套到韵脚平仄,都有固定的要求。
这使得晚出的北曲比早出的南曲在音乐体制上更加成熟而文人化。
北曲的调式比南曲多出变宫、变徵两个音阶。
由于历史形成的脚印不同,南北曲在伴奏乐器和演唱方式上也有显著的区别。
南曲戏文演唱不用管弦乐器伴奏,而采取徒歌的方式,只以拍板节拍,用锣鼓扶衬,但在曲腔之尾用人声帮和,这与它最初来源于宋词和民间小令的演唱有关。
宋词的演唱历来是只以拍板节拍,或加上鼓的帮扶,而不用管弦乐器伴奏的。
民间小令则多半是徒歌。
北曲杂剧则因其音乐体制直接承自诸宫调等,一开始就是用锣、板、鼓、笛伴奏的,后来又慢慢加入弦索乐器如琵琶等。
在唱法上则历来为一人单唱,用管弦乐器扶衬。
元灭宋后,北曲杂剧迅速推进到南方,最初沿着京杭大运河的水路传播到江浙一带,占领了南宋旧都杭州,继而扩及湖广,使宋元割据时期南北戏曲自生自长的局面被打破,南北
两大流派发生了直接的交锋,其中北曲杂剧取攻势,南曲戏文取守势。
二者对观众的争夺,至少在元代形成了两次反复,即最初北曲杂剧冲垮了南曲戏文的阵线,到顺帝朝,戏文重新崛起,甚至浸润到北曲杂剧的大本营大都,元末时戏文又一度遭劫。
明初,戏文和杂剧开始并行流布和各自发展,而戏文渐渐占了统治地位。
约从成化年间开始,戏文在东南几省陆续变化出诸多新的腔种来,它们一经产生就以异常迅猛的姿态向南北各地流布。
在其逼人的攻势下,曾经一度盛行全国的北曲杂剧竟然从此一蹶不振,陆续萎缩,最终竟在万历年间成为绝响。
(摘编自廖奔《中国戏曲史·声腔源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戏剧表演与戏曲演唱这两种技巧的综合过程不能在同一地区进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声腔流派。
B.北曲杂剧大量吸收了宋人词调,也注重从民间小曲中吸取营养,并最终将它们升华为戏文唱腔。
C.北曲在唱腔方面先后受到汴京、中原一带小唱、说唱曲调的影响和北方民族曲调、乐器的影响。
D.南曲戏文演唱脱离了乐器伴奏,北曲杂剧则相反,在锣、板等基础上又加入了琵琶等乐器伴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概述南曲与北曲的差异,接着逐层剖析,最后交代了元明时期二者交锋的历史及最终结果。
B.文章引用明代徐渭的论述,说明南曲戏文受到民间曲调的较大影响,也印证了南曲演唱方式上的特点。
C.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详细论述了南曲戏文与北曲杂剧在唱腔、伴奏、演唱方式等方面的异同。
D.文章提及的元代北曲杂剧和南曲戏文对观众的争夺,说明元代是两大流派激烈交锋并互有胜负的时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历史上没有发生宋元朝代更替,那么南北戏曲自生自长、双峰对峙的局面可能会延续得更久。
B.北曲虽然出现较晚,但在音乐体制上比南曲更成熟,在唱腔方面更丰富多变,且一直领先于南曲。
C.在明代,戏文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在改革创新后迅速流传到全国,这大大加速了北曲的衰亡。
D.南曲北曲发展历史表明,一种艺术形式的生命力既受到历史进程影响,又与自身的艺
术创新相关。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而今年春节期间出现的影院盛况,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集中反映。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文化产品的消费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之一。
目前,A股市场共有传媒娱乐、文教休闲类公司近百家,其中不乏影视公司,各大互联网企业也有自己的影业,它们为国内影视市场提供了大量的优质产品,这也是影视市场迎来大繁荣的基础之一。
(摘编自《影院爆棚折射出的经济新现象》,2018年2月《经济日报》)材料二:
第6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入围主竞赛单元的24部影片已全部亮相。
这些影片延续了柏林电影节反映社会和政治现实的风格。
《过境》由德国导演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执导,片中,主人公为逃避法西斯迫害来到马赛,见证了滞留马赛的以德国人为主的其他流亡者的悲惨和绝望。
影片对二战、纳粹等历史背景做了模糊处理,将焦点放在流亡者本身的命运和情感上。
影评人认为,这种对时间有意的混淆使人联想到当今欧洲的难民问题。
《于特岛7月22日》再现了2011年震惊世界的挪威于特岛枪击事件。
电影使用对主人公一镜到底的跟拍方式,借惨案受害者视角,最大限度还原于特岛充满杀戳、绝望和恐惧的一个多小时。
导演波佩在首映后的记者会上说,他想通过电影记录这段悲惨历史。
“环顾今日欧洲极端主义势力日渐抬头。
我们需要记住这座岛上发生过什么。
”
(摘编自《贴近现实的柏林电影节》,2018年2月25日新华网)材料三:
2018年春节长假期间,全国电影票房创下历史同期新高,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总票房达57.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6.9%。
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559.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45%,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301.04亿元。
全年票房过亿元影片92部,其中国产电影51部。
影片《战狼Ⅱ》以56.83亿元票房和1.6亿观影人次创造了多项市场纪录。
如果说票房只是衡量产业发展的一个数字指标,还不足以说明整个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那么,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提供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数据则可以看出,2018年春节档期满意度得分为83.4分,是迄今为止春节档调查中的最高分,不仅观众对国产影片的认同感和喜爱度越来越高,更重要的是,中国电影的科学综合评价体系已经建立,并且日益丰满,进而为新的电影创作提供指引。
这一切,离不开《电影产业促进法》为中国电影繁荣发展提供的根本法律依据—将电影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制定电影及相关产业政策,使电影产业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
(摘编自《中国电影,势头正劲》,2018年3月1日《人民日报》)材料四:
时代向前发展,我们的文艺作品一定要不断创新、更加多元,电影市场才能百花齐放,电影的观赏性固然很重要,但绝不能只顾娱乐而牺牲最重要的电影艺术品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
电影生产主体在电影选题方面要更加重视艺术性,提升筛选电影的品位标准。
另外,电影院线应适当增加艺术电影①的排片量。
(摘编自《加大对艺术电影的支持力度》,2018年3月11日《光明日报》)【注】①艺术电影:一般是指对世界、社会、生命之个人的、原创的、批判性的表达,对电影语言的实验性尝试。
4.下列关于中国电影繁荣发展必要条件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时期,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影视市场迎来大繁荣的核心基础,也是中国电影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B.全国A股市场共有多家影视类公司,各大互联网企业也都有自己的影业,这是影视市场迎来大繁荣的物质基础之一。
C.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不仅需要观众的认同和喜爱,更需要建立并丰满科学综合评价体系,为新的电影创作提供指引。
D.如果没有《电影产业促进法》使电影产业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的重要产业,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不会如此辉煌。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电影《过境》将焦点放在流亡者本身的命运和情感上,《于特岛7月22日》使用对主人公一镜到底的跟拍方式,这些都体现了艺术电影的基本特征。
B.根据材料三图表可知,近五年全国电影总票房和银幕总数逐年递升,这不仅契合当前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数据,也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C.无论是当下全国电影总票房、国产电影的票房占比,还是影片《战狼Ⅱ》创造的多项市场纪录,都是中国电影产业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表征。
D.电影生产主体在电影选题方面更加重视艺术性,不断创新;电影院线适当增加艺术电影排片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电影市场百花齐放。
6.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电影的观赏性固然很重要,但绝不能只顾娱乐而牺牲最重要的电影艺术品质”一句话的理解。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金陵,春帷掩映的绝代
余显斌
不用去金陵,一去一断魂。
金陵,就那些地名,都鸟语花香的,朱雀桥、乌衣巷、秦淮河、桃根渡……那不是地名,是一首首隽永的诗。
有人说,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
这些地名,如果是女子,也一定有莲花一般的容颜,但韵华永远不会在秋风中瓣瓣凋零,而只会绝世独立,在灯火阑珊处回眸一笑。
一切,在金陵,都是那么情意婉转,那么风流潇洒。
当年的孙权,长剑一挥,在这儿筑下石头城,从此,一方绝世之地,就在历史的深处诞生。
周郎骑了青鬃马,得得而来,一把剑,一架琴,将江南风流,挥洒成一方儒雅的风景。
周郎身边,总有小乔,眉眼一眨,以至于曹操横槊赋诗,驻马江边,旗帜蔽野,鼓声如雷,发誓要“铜雀春深锁二乔”,结果却是,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样临风披发的男儿,这样眉眼生花的女子,引得多少年后的大诗人,在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他倾慕不已道:“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那不能忘却的李煜,是金陵的又一幅风景。
他袍袖一拂,提笔填词,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种儒雅,一种水木清华,盛开成墙头雨里的一枝杏花,铺展成依约笛声下的月夜。
金陵,是江南的一朵荷。
金陵儿女,是荷花中洁净无尘的荷蕊。
那一轮月,照着扑打空城的寂寞浪潮,照着围绕周遭的绵亘远山。
月下,秦淮河水一如千年,静静地流过,流过宋朝,流过大元,再流到明朝。
月下的秦淮八艳,长袖在清冷的光中,舞成一片轻盈的云彩;腰肢如一片弱柳,在箫音里幻化为一片翠绿的珠帘。
谁在江的那边高唱“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国家的灭亡,是红颜绿鬓的罪过吗?是朱唇柳腰的结果吗?当一声鼙鼓响起时,当大明朝土崩瓦解时,当一群衣冠贵族膝盖着地时,秦淮河边,一群纤弱的女子停止歌舞,站了起来。
李香君一曲《桃花扇》,血如桃花,艳丽壮烈;柳如是劝夫殉国,性情如铁。
如您不信,请问明月。
而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金陵,依然月白如玉,依然月光如水。
金陵的山水,无论是“三山半落青天外”的空明迷蒙,还是“白下有城皆绕过”的水光宛然,都是画里江山,水墨山水。
山与水之间,是一群江南儿女,或“小鬟红粉薄,骑马佩珠长”,华关无边;或“水光兰泽叶,带重剪刀钱”,绮丽富艳;或“十骑簇芙蓉,宫衣小队红”,热闹非凡。
因为是帝王都,这儿就有弦管之声,在月夜下悠悠回旋,在白净的水面上浮荡,飘向天边;就有歌舞翩跹的身影,在烛光之下摇曳生姿,花枝乱颤;就有歌喉婉转的采莲曲子,大珠小珠落玉盘,飘散在夜空里。
因为是帝王都,这儿就有“雕栏玉砌应犹在”的楼台;就有“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无边美景;就有万千宫阙,宫女如花。
因为是帝王都,这儿就有了日月更替,就有了刀光剑影,就有了千船竞发,就有了金戈铁马。
因此,金陵是一座儒雅的城,儒雅中有风骨,有个性,如百炼钢化绕指柔,如青花瓷中的釉色,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荷。
金陵,是王羲之的书法,秀而有骨。
金陵,是六弦琴上的曲子,优美中有铁骨铮铮。
金陵,若是人,在女子,为击鼓金山的梁红玉;若是男子,是“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陆游。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段运用通感、比喻和想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金陵地名的含义隽永、风格独特、韵华永远,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美丽。
B.第四段暗引杜牧的诗句,又采用对偶、排比、反问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宏阔的时空及时代的巨大变迁,引发人深远的思考。
C.第四段首尾遥相呼应,以眼前的明月起笔,段尾又回到了眼前的明月,以月之无情衬托人之有情,言浅而意深,形近而旨远。
D.本文是一篇意蕴深厚的文化散文,有点题,有铺垫,有展开,有深入,有收束,材料
充实贴切,情感深沉浓挚,语言生动优美。
8.作者是怎样展现金陵的“绝代”的?请从内容组织和手法运用上简要赏析。
(6分) 9.有人认为,本文的题目可以改成“一去一断魂”,也有人认为原来的题目更好,你觉得呢?请说明你的理由。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翟方进,字子威,汝阳人。
年十二,失父,好学,为小吏,数为掾吏所詈。
蔡父奇其貌,曰“有封候貌,当以经术进。
”遂辞后母,欲西至京师
..受经,母怜其幼,随之长安,织屦以
给。
积十余年,经学明习,徒众日广,诸儒称之,后以射策
..,迁
..甲科为郎,二三岁,举明经
议郎。
是时,宿儒有清河胡常,与方进同经,害其能,非之。
方进知之,遣门下诸生至常所问大义疑难,因记其说。
如是者久之,常知方进之宗让己,内不自安,其后常称述方进、遂相亲友。
数年,迁朔方刺史,居官不烦苛,所察应条辄举,甚有威名。
再迁丞相司直,初,方进新视事,而涓勋亦初拜司隶,不肯谒丞相,后朝会相见,礼节又倨。
方进阴察之,勋私过光禄勋辛庆忌,又出逢帝舅成都侯商道路、下车立,俟其过,乃就车。
于是举奏其状,曰:“臣闻国家之兴,尊尊而敬长,爵位上下之礼,王道纲纪、勋不尊礼仪,轻谩宰相,邪谄无常,不宜处位。
”上以其所举应科,遂贬勋。
会丞相薛宣坐广汉盗贼群起及太皇太后丧时三辅史并征发为奸,免为庶人,遂擢方进为丞相,封高陵侯。
时后母尚在,方进内行修饰,供养甚笃,丁母忧,既葬三十六日①,除服起视事,以为身备汉相,不敢逾国家之制。
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
及长坐大逆诛,诸所厚善皆免,而上以其重臣,为隐讳。
方进内惭,上疏.谢罪乞骸骨。
上报曰:“定陵侯长已伏其辜,君虽交通,然朝过夕改,朕无疑焉。
”其见重如此。
绥和二年薨。
赐乘舆秘器,柱槛皆衣素。
天子亲临吊问,谥曰恭侯。
(节选自《汉书·翟方进传》,有删改)【注】①汉文帝遗诏将三年之丧制度变成36天,并垂为定制。
10. 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
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
B. 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
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
C. 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
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
D. 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初定陵侯淳于长/显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
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B. 射策指主试者将试题写于简策,分甲乙科,由应试者取答,并按其所答水平定优劣。
C. 明经始于汉武帝,是举荐人才的科目之一,由郡国公卿推举,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
D. 疏,又称“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此外还有奏、表、书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翟方进宽容谦逊。
方进在处理胡常问题时,没有与他针锋相对,而是派遣门下诸生
去他的住所询问疑难问题,并记下他的说法,胡常最终被感动。
B. 翟方进忠直敢言。
涓勋不肯拜见丞相,傲慢无礼,但对成都侯礼让有加。
方进认为
这不符合上下之礼,王道纲常,于是上奏皇上。
C. 翟方进严于律己。
方进加强自身修养,供养后母十分孝顺,后母去世,他遵从国家
制度,待守丧期结束才回来做官。
D. 翟方进备受重视。
翟方进与淳于长交好,等到淳于长因大逆不道被诛杀,与他交好
的众人都被免罪,皇上也因他是重臣为其隐瞒。
13. 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是时,宿儒有清河胡常,与方进同经,害其能,非之。
(2)定陵侯长已伏其辜,君虽交通,然朝过夕改,朕无疑焉。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九日齐山登高①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②何必独沾衣。
【注】①此诗写于杜牧被贬任池州(在今安徽南部,北临长江)刺史期间。
②牛山:《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游牛山时,面对美景,因感叹人生短暂而流泪。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甫的《登高》与本诗都反映出古人重阳节登高的风俗,但诗人心境不完全相同,本诗中没有《登高》中包含的国难家愁等。
B.首联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影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来代指碧绿的江水,流露出对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C.颈联用了对比,将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相对比。
“但将酩酊酬佳节”—一斟起酒来唱
吧,诗人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
D.尾联用典,诗人由眼前登临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他与齐景公有同感,却宽慰自己不必独自伤感流泪。
15.通过记叙重阳登高,诗人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析。
(6分)
(三)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为喻,引出“,”
的结论,强调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禀性。
(2)韩愈在《师说》中指出,选择老师时不要管他的地位和年龄,并用“,”
两句说明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登高望远,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时不禁发出感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金属艺术熔炼着民族历史。
《左传》记述,夏朝君主夏启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鼎,刻以各州形胜之地和奇异之物,以一鼎象征一州,于是九州定鼎成为夏王问鼎天下的标志。
金属艺术凝聚着技术进步。
汉代长信宫灯不仅外观____,更是一件科学性、艺术性与实用性高度结合的艺术作品:灯壁可开合转向,以调节灯光的强弱和方向;灯烟经执灯宫女铜像右臂进入中空的体内,再进入盛水的灯座中,避免污染空气。
____的制作工艺和巧妙独特的艺术构思令人____。
金属艺术也承载着文化交流。
唐代鎏金舞马衔杯银壶就是不同民族文化交融的物证。
汉代丝绸之路带来了中亚和西亚的金银器加工技术,与中原的技法交流融合,在唐代突破了新的水平。
得益于精湛的捶揲技法,银壶上骏马,才能表现清晰,口鼻眼的轮廓、躯干的肌肉线条都历历可见,形象____。
()。
能工巧匠们萃取了各民族的艺术精华,创造出国宝级艺术珍品。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汉代丝绸之路带来了中亚和西亚的金银器加工技术,与中原的技法交流融合,在唐代突破新的水平。
B.汉代丝绸之路带来的中亚和西亚的金银器加工技术,与中原的技法交流融合,在唐代实现新的水平。
C.汉代丝绸之路带来了中亚和西亚的金银器加工技术,与中原的技法交流融合,在唐代实现新的水平。
D.汉代丝绸之路带来的中亚和西亚的金银器加工技术,与中原的技法交流融合,在唐代突破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