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什么基于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论文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15071d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4.png)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高中生物学课程作为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要一环,其教学质量和教学策略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和兴趣的培养。
在我国,高中生物学课程以科学的探究为基础,因此需要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本文将探讨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以期为高中生物学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验技能,都需要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探究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观察和实验,总结实验结果,形成结论。
通过实验的过程,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生物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学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学手段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生物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师还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比如虚拟实验室、网络资源和实验模拟软件等,帮助学生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模拟和推演。
在教学中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还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学手段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生物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团队合作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究问题,分享实验成果,促使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和有效的交流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比如共同设计实验方案、共同进行实验操作、共同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等,通过团队合作和交流,促使学生之间形成合作共赢的意识,相互交流和分享实验经验和心得,共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形成良好的合作模式和积极的学习氛围。
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论文
![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5d3139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f8.png)
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论文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论文一、高中生物常见的探究式教学形式(一)资料探究这种探究形式是探究式教学中最常见的形式,教师可以以教材中的知识作为探究资料,或者以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热点问题等作为资料进行探究活动。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方式,例如,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初级阶段,可以由教师根据资料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而到了学生具有一定探究能力的阶段,教师可以尝试着给学生呈现资料,让学生自己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这种资料探究形式,在培养学生筛选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的意识和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二)科学史探究在生物科学发展史中,有大量的史料具有珍贵的探究价值,教材和教参中关于科学史的资料中包含很多科学实验和研究方法,这些实验以及研究的方法可以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很好的课题,并且这种以真实的历史为背景的探究内容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并且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科研精神也可以在此过程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渗透进学生的意识和行为之中,这些无疑都会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益处。
(三)实验探究实验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实验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有趣,因此,相较于理论课,实验活动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中,也可以充分挖掘实验活动的探究价值,从实验目标、实验过程、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等各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这种以实验为内容和手段的探究活动在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作用。
二、高中生物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技巧(一)营造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探究教学效果对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往往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如何促进学生的自觉学习行为,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就成为了探究式教学活动中的关键所在。
怎样才能促进学生的自觉学习行为呢?这时候,营造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就十分重要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以教师为中心”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在教师完全掌控的课堂上,相对来说,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就被显著地弱化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往往十分被动,很难发挥学生本身具有的主观能动性。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7fac54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e.png)
探索篇誗新时代教育基于立德树人的高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文|狄亚君鉴于高中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实验教学应该受到师生的关注。
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高中生物学教学偏重理论知识传授,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难以满足立德树人要求。
因此,在高中生物学新课程背景下,生物学教师不仅要重视生物学实验教学,还应立足于当前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指向生物学核心素养要求,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提升知识的转化率,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一、基于立德树人的高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问题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要求教师要关注生物学实验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从多维度设计开放性、探究性的实验,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
然而,当前生物学探究实验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教师不关注生物学探究实验的育人价值生物学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一门课程,探究性实验作为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
但在调查中发现,当前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实验课时少、难以满足实验教学要求的现象。
在这一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基本都集中在生物学教材知识的讲解上,没有重视探究实验价值,致使生物学探究实验的课时少,学生参与程度低。
(二)生物学探究实验准备工作不充分鉴于高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要求,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前,唯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才可保障高中探究性实验各项活动的实施。
然而,教师一般认为探究实验与演示实验一样,按照教材的内容实施即可,缺乏必要的准备工作,并未结合生物学教材上的实验准备材料、设计探究问题等,而是按照生物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按部就班地开展实验教学,致使其与教材完全一致。
另外,在当前的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也很少结合实验需求,对实验材料、实验器具、实验方法和过程进行改进和完善。
(三)习惯性照搬固定的实验流程和实验内容当前,教师常常忽视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没有充分挖掘生物学知识的探究点,而是按照生物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采用验证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学,忽视了研究性实验教学过程的开展。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进策略探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进策略探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a946c8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6.png)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进策略探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实验是人们认识和研究事物或验证某一理论的一种科学方法, 而生物学则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需要通过反复的实验促进理论知识的发展和提高, 因此, 实验之于生物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中学生生物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主要是指高中生利用特殊的仪器设施或药物处理方法, 有目标有重点地观察探究生物体的不同形态结构和各自的生理功能, 大体包含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调查报告类实验和模型建构等四种类型, 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切实要求, 实验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逐渐被广泛使用,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 由于课时限制、方法单一等问题, 目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推行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硬件设备不完备, 使用力度不高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实验设备的完善是实验教学有效实施的首要条件。
然而, 在大部分学校仍然存在硬件设备不足的情况, 虽然专门的实验室基本已经普及, 但是两、三个学生共用一台设备的情况仍比比皆是,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 学生不得不轮流使用实验设备, 其教学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另一方面, 为了控制实验课时、考虑实验设备不足, 老师常常采取实验演示的方式进行教学。
不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 而是通过演示, 直接让学生记住实验现象和结果, 这种流于形式的实验教学不仅没能让那些实验设备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也不利于学生相应实验能力的提升。
二、实验内容陈旧乏味, 缺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操作能力, 是要让学生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但教材上的实验设计往往以知识点为依据, 却与实际生活相去甚远, 学生最后往往是为了实验而实验, 实验过后就丢至一边, 难以形成应有的实验效果。
而且部分实验原理抽象、步骤烦琐、耗时长, 容易引起学生的挫败感, 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实验兴趣。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da494f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d.png)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随着教育方法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采用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来教授学生。
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上,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
本文将探讨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上,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策略。
一、通过实验探究知识点在教授生物学知识时,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实验的过程来深入理解知识点。
例如,在研究细胞的结构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显微镜,观察不同类型的细胞,并通过对细胞的观察来探究细胞结构的构成和作用。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通过亲身实践来深入理解知识点,还可以培养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等实践能力。
二、教学过程中强调科学思维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上,不仅仅是掌握某些知识点,也更重要的是培养科学思维。
透过教学,教师应该强调科学思维的重要性,例如,对于生物学的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其原因、影响等方面。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逐步建立科学思维模式,并将其运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中。
三、教学内容的多元性生物学是一个多领域的科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多元性。
这种多元性除了学科领域的多样性之外,还包括课程内容的多样性,例如生物的进化、生物多样性、生物技术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知识。
四、鼓励学生主动学习通过提供有趣、引人入胜的生物学文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例如,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生物学期刊或科学测验、参加生物学进修课程等方式来增进学生的生物学学习成果。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学习生物学知识,要求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要能够尝试提出问题、参与探究并做出新的发现。
这种“手把手”引导的方式,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一些新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关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与策略[论文]
![关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与策略[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aedb698daef5ef7ba0d3c2f.png)
关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与策略生物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文分析了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低效性的表现,基于教学有效性提出了探究式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学模式一、引言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其研究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并在解决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等困扰人类生存与安全的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从调查可知,目前大多数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依旧沿袭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方式,造成生物实验教学的低效性,极大的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影响生物实验教学成效的发挥。
二、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低效性的表现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即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取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品质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本价值取向。
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几种显著的低效性问题:1.生物基本理论学习过程陈旧、僵化首先是教师对照实验要求进行理论性的讲解,学生根据老师讲授的内容做笔记,中规中矩的遵循老师和课本的实验要求进行学习,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情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发挥。
2.生物实验教学方式主要以学生模仿、机械训练为主实验教学是一门通过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最好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直接观察、亲自操作的方式仔细的研究生命现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热情,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积极思维能力、对现象的分析解释能力。
而在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被忽略,他们在整个实验教学中重复着及其单一的学习过程。
老师将整个实验流程细致地讲解给学生听,这个讲解的过程占据整个实验课程时间的一大部分,学生则针对实验的每个细节认真做笔记,然后在老师的示意下,小心谨慎的模仿老师操作的每一个环节,而后记住整个操作过程,不断的加以重复和机械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时间安排十分紧凑,学生甚至没有对为什么采取这样的实验顺序,为什么不能这样或那样做产生思考与思维的时间。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bae434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5.png)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中生物学课程不再是传统的背诵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如何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来探讨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与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
在设立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来设定,既要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是全面的,具有可操作性和发展性。
二、教学内容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有一定启发性的,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其中既包括基础知识的传授,也包括科学实验的设计、观察和分析等一系列能够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的内容。
还可以结合时事热点和科技成果来拓展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全面的、具有发展前景的知识结构。
三、教学方法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需要采取一系列富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教学方法,比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
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动员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师还可以通过实践性教学、课外拓展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展现舞台。
四、评价方式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既有定量的评价,又有定性的评价。
除了传统的考试外,还可以通过实验报告、课堂讨论、小组展示等形式来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全面提升。
探究去教,探究去学——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
![探究去教,探究去学——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df8c05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9.png)
探究去教,探究去学——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摘要:当前社会是以探究创新为核心价值观念的时代,而影响这一时代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这也让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倡导“核心素养”理念。
生物作为与人们的生活、人类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实践与创新精神的重要任务。
基于此,本文立足“探究性”教学,从教师探究性去“教”,学生探究性去“学”两个角度进行论述,并对策略实施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旨在响应国家倡导,培养与提升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性;策略;问题反思实验是不仅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基础,其教学效果的好坏也能够直接影响高中生物概念理论教学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它关系着高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地形成、生物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索创新思维的激发。
高中生物教学离不开实验,而实验教学之中更离不开科学探究。
在实验之中的观察、操作、总结等能探究能力,既是新课程标准下生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学生以探究的方式进行实验操作,也能够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知识、锻炼他们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积极创新意识、促进他们认真科学态度,这对于高中生物整体教学非常有利。
由此,以探究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是重要内容,是有效手段,更是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
一、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一)以教师“教”为出发点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并不是单纯对生物实验知识的传授,而是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对课本教材与学生学情的整合与更新,增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分析、判断,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引导,以此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让学生在切实体验中,锻炼他们搜集、处理、获取信息,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合作、探索意识等能力。
探究性实验教学与科学人员探究性实验过程并不相同,它需要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问题、现象、假设等,快速激发兴趣,调动欲望,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以此自然而然延申至学生自主、积极的探究活动环节之中。
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1b75cab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3.png)
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论文导读: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为了落实新课程计划,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者对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与探索。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实践,探索,反思。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为了落实新课程计划,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者对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与探索。
1、课前准备教学实践中作者按照下列程序进行课前准备。
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考虑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基础→确定探究内容→设计课堂具体探究过程。
为使探究教学在课堂中进展顺利,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落实。
一是从学生实际能力水平,遵循引导、质疑、合作、自主、创新的发展过程。
二是从知识扩展的角度,由浅入深,实验性知识、递进性知识采用逐步深入的探究。
三是从探究方式的角度,采取“问题”引领式探究,小组互动式探究,实验观察性探究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学生的活动过程。
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合作,为此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应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情景、问题、探究问题的设置是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法是否建立在学法基础上,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探讨论文
![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探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e8eebe2f18583d0486459a9.png)
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探讨论文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探讨论文摘要:探究式教学是通过构建有效的开放式课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探究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也符合当下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因此,对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进行分析和探索,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措施,以期能够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水平。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生物;形式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通过一些事例和问题作为教学的导入或者以此来组织展开教学,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在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实际过程中,学生通过搜集查阅资料、对事例或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进行实验以及相互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或者有所获得,进而提升自身的知识基础和综合能力水平。
二、探究式教学的意义以及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一)探究式教学方式的意义。
与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相比,探究式教学改变了以往教学中知识本位、教师作为教学实践主体的教学模式,它通过事例或者问题作为教学导入,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由以往教学中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对知识的主动探究者,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合理地设置相关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此外,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还能通过实践探究等方式,增强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对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提升自身的知识基础,开阔视野,实现教育教学的延伸。
(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通过对探究式学习的内涵和意义分析可知,探究式学习能够很好地贯彻和落实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是对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践行方式,符合当下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由于高中生物的学科内容多涉及实验,其学科与生活紧密结合,重视学科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而探究式教学则可以很好地契合生物学科的特点。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8d52f6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11.png)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高中生物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它涵盖了人类、动物和植物等各个方面。
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科学探究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战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基于科学探究来进行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
第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概念和重要性。
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方法,它涉及到观察、提问、实验、分析和解释等步骤。
在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够帮助学生从现象中发现规律,通过自主思考和实验操作来深入了解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设计具有科学探究性质的实验。
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可以设计多种实验来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
例如,通过观察不同温度下真菌生长的变化来加深学生对生态学和生物学的理解。
在实验设计中,还可以考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度,例如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提出假设等,使他们更加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第三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在实验前,可以先为学生介绍实验的目的、假设和步骤,告诉他们如何进行实验操作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在实验中,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导他们观察实验结果,提出问题并加以解答。
在实验后,可以让学生共同总结实验结果,探究结论,并根据结论推理出相关的理论知识。
第四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能力。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例如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和假设,并通过实验和思考来验证假设并解释实验结果。
此外,也要注重培养学生沟通和合作能力,例如让学生集体讨论解释实验结果和推理出结论等。
基于本地资源探讨高中生物学实验拓展策略
![基于本地资源探讨高中生物学实验拓展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432e89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14.png)
基于本地资源探讨高中生物学实验拓展策略摘要:生物学实验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文基于本地资源,探讨了高中生物学实验拓展的教学策略,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参与度的提高。
关键词:生物学实验;教学策略;本地资源;学生参与引言:生物学实验作为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通过实验,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感受生物学原理和现象,还可以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往往局限于教材中的实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本文从本地资源的角度出发,探讨一种拓展性的教学策略,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与热情。
一、信息化实验设计基于本地资源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时信息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让学生在实地观察和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信息化教学手段也应得到适当的应用,通过多媒体设备、虚拟实验和互联网资源等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和探究能力。
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让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1]。
例如在“光合作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前往学校附近的植物园或公园,观察自然界中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通过观察和实地体验,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与此同时,信息化教学也可以为实验教学提供更多的辅助手段。
教师可以在实验室中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光合作用相关的视频和动画,展示光合作用的实际过程和效果。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实践进行观察和实验,还能够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
此外,信息化教学还可以通过虚拟实验的形式,拓展和丰富实验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或在线实验平台,设计虚拟实验场景,让学生模拟实验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98d022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62.png)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获取和思维能力培养的需求。
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当今生物学教学的重要方向。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缺乏实践操作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导致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限。
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策略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
为了探讨如何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有效运用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策略,本文将对该教学方法的定义、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现状、案例分析和策略实施建议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通过分析目前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探讨如何结合科学探究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和问题解决,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还有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
最终目的是为了提供教师们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未来人才。
2. 正文2.1 基于科学探究的定义基于科学探究的定义是指一种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发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答案,并从实验、观察、推理等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探求和实验实践,深刻理解科学概念,培养科学素养和方法论意识。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b313f8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d.png)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1. 引言1.1 意义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探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独立思考、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使其具备较强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有助于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学原理,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1.2 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传统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知识获取和思维能力培养的需求。
传统的教师讲解式教学往往使得学生过多地接受被动知识,缺乏实际操作和思考的机会,难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备受关注。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探究学习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教育者们开始意识到将科学探究融入到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以此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研究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通过深入探讨该策略的实施与效果,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通过研究教学策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科学探究融入教学中,希望可以为高中生物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理念。
在案例分析部分,将针对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科学探究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及效果。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a347a5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0.png)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传统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会让学生对生物学失去兴趣,对知识难以消化吸收。
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提高高中生物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科学探究要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高中生物学课堂可以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引入科学探究的元素。
在学习细胞结构时,可以让学生观察细胞的显微镜图像,并自行提出问题:为什么细胞的大小和形状各异?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找出答案。
这样的实践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
科学探究要求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可以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学习遗传学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辩论,讨论人类的身高是由遗传还是环境决定,然后让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数据等方式找出答案。
这样的讨论和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科学探究要求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
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等方式进行实证研究。
在学习生态学时,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并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这样的实证研究,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实践性学习、问题解决、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科学推理和论证等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师应该注重引入科学探究的元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从而提高高中生物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304362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d.png)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生物学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生物学教学往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对学生主动思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模式,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被提出的。
科学探究教学强调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方式,通过自主探究和发现,来构建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激发者,学生则成为真正的知识建构者。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从教学模式、活动设计、实施策略、评估方法和案例分析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系统整合和分析,旨在为高中生物学教师们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以促进他们更好地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实现教育教学的双赢局面。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有效地运用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通过引入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施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验操作技能。
通过合理的评估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果。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实际课堂中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策略的具体运用情况,探讨其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总结以上内容并展望未来,可以为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2. 正文2.1 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模式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来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关于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的策略分析
![关于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的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7d2e4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c.png)
关于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的策略分析摘要:《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将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作为新课程教学的核心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系统性获取生物科学知识,同时还要准确把握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形成良好的求知态度和求知精神。
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核心载体,因此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营造良好并且高效的课堂氛围,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提供全新的发展活力。
基于此,本文章对关于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的策略分析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关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应用策略引言高中生物理论性和知识性很强,庞大的知识框架很容易使学生厘不清方向和思绪;同时生物也有很强的应用性,与实际生活有很大关联,善于观察生活的人能够发现生物的规律;生物还有很强的操作性,高中生物涉及一些实验,这些实验都与知识点存在一定联系。
探究式教学法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的手段来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其中,这与生物课程主旨不谋而合。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是一种贯彻生本理念的新兴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彼此相互合作讨论、沟通及交流,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充分突出及强化了学生自身在整个学习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习地位和作用。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扮演整个课堂知识学习的主人,并且明确自身的主体学习地位、态度与责任,彻底转变了以往被动听、被动学的学习方式,实现了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目标。
此外,探究式教学模式本身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所以要注意为他们构建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保证师生或生生彼此之间可以开展有效互动。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的策略(一)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在讲“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知识时,通过对普利斯特利、萨克斯等人实验的研究,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对“光合作用对植物是必需的”进行验证,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验证的设计“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启发学生注重探究、实验能力与动手能力。
基于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基于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f6f697e59eef8c75fbfb36a.png)
探究植物科学实验课教学策略及教学质量[摘要]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最基本、有效的途径之一,它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生命世界的正确认识、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对生物学规律的领悟,应作为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设计一个基于探究的实验活动对于一般的实验教学来说,只要能在两方面加以改变,就可以将验证式的实验转变成开放性探究实验。
一是改变实验活动在整个教学中的优先次序,不要将实验活动安排在教学的最后,让学生在实验前还不知道实验的结果;第二是将以往只注重验证课本理论的一些典型实验项目,改变成比较重视探究过程的实验让学生加以探究。
关键字:探究、学生实验、以实验为载体的探究是生物教学最显着的特征,也是生物教师最常用、最擅长的手段。
但是,在实践中“实验”与“探究”的结合并不象预想的那样顺畅。
基于探究的实验教学策略,是在吸收已往实验教学改革中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一条有效、完整、开放的实验教学方式,以回归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证意识、思维品质、质疑精神等方面的作用和地位,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
一、问题的提出从教学论的角度看,实验教学是指在使用实验仪器情景下的一种教学形态。
高中生物实验与其他理科实验一样,具有直观、形象的特征,能高度浓缩地展示人们认识和发现某一知识、原理的过程,能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认识和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
但这种对实验和实验教学的认识,在本质上将它放在了知识教学的从属地位,实验教学的目标只是追求一个预设的结论。
虽然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注意对学生进行有关实验技能、方法和探究思维等方面的训练,但这些往往被放在次要的位置。
科学探究的提出给实验和实验教学以全新的视角。
《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指出:“科学探究是生物学中不可缺少的、动态的部分”[1]。
高中生物课程应该反映生物科学的“完整画面”,应该将科学探究作为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科学探究活动也是学生学习生物学基本、有效的途径之一,它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生命世界的正确认识、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对生物学规律的领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什么|基于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论文
[摘要] 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基本、有效的途径之一,它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生命世
界的正确认识、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对生物学规律
的领悟,应作为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设计一个基于探究的实验活动
对于一般的实验教学来说,只要能在两方面加以改变,就可以将验证式的实验转变成开放性
探究实验。
一是改变实验活动在整个教学中的优先次序,不要将实验活动安排在教学的最后,让学生在实验前还不知道实验的结果;第二是将以往只注重验证课本理论的一些典型实
验项目,改变成比较重视探究过程的实验让学生加以探究。
以实验为载体的探究是生物教学最显着的特征,也是生物教师最常用、最擅长的手段。
但是,在实践中“实验”与“探究”的结合并不象预想的那样顺畅。
基于探究的实验教学
策略,是在吸收已往实验教学改革中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一条有效、完整、开放的实验
教学方式,以回归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证意识、思维品质、质疑精神等方面的作用和地位,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
一、问题的提出
从教学论的角度看,实验教学是指在使用实验仪器情景下的一种教学形态。
高中生物
实验与其他理科实验一样,具有直观、形象的特征,能高度浓缩地展示人们认识和发现某一
知识、原理的过程,能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认识和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
但这种对实验
和实验教学的认识,在本质上将它放在了知识教学的从属地位,实验教学的目标只是追求一
个预设的结论。
虽然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注意对学生进行有关实验技能、方法和
探究思维等方面的训练,但这些往往被放在次要的位置。
科学探究的提出给实验和实验教学以全新的视角。
《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指
出:“科学探究是生物学中不可缺少的、动态的部分”[1]。
高中生物课程应该反映生物科
学的“完整画面
”,应该将科学探究作为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科学探究活动也是学
生学习生物学基本、有效的途径之一,它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生命世界的正确认识、对科学
本质的理解和对生物学规律的领悟。
生物实验作为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实施科学探究的最
有效的手段之一,具有强化学生实证意识、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重要
作用,倡导基于探究的实验教学策略,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个性、多元的学习环
境中,打破原有学科的封闭性和课程选择的单一性,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求知,学会收集、
分析和利用各种信息及信息资源,实质上就是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如何在一般实验中体现探究的思想
美国学者施瓦布曾经把科学实验活动分成三个层次, [2]根据实际还可以加上一个层次,即将问题、方法步骤及答案均提供给学生,学生只要按此步骤去做实验,验证已知的结果,可称之为零层次见表1。
探究也是分层次的,一些学者根据探究活动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参与探究程度的不同,将探究性实验划分了不同的层次见表2。
[3]
至此,可以清楚地表明,验证性实验、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基本上属于0水平探究,也就是没有体现科学探究的基本精神,随着有关实验的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程序和做结论等几个方面学生参与程度的增加,探究的深度也不断增加,直至开放式的研究。
由此可见,随着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核心理念,实验和实验教学的作用得到了显着的提高。
众所周知,学科教学在知识的量上有明确的任务,探究性学习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一些老师之所以在实验教学中倾向于低水平的探究,一方面是观念的问题,视课堂的“乱”为洪水猛兽,怕失去对课堂的控制;另一方面是技能的问题,试问,从小到大,我们有多少教师有过探究性学习的经历?
事实上,在实际教学中,教材已充分考虑到了这些因素,高层次、开放性探究实验活动是十分有限的。
学生在更多的时候需要从多种多样的不同层次的探究实验活动中学习各种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探究技能。
因此,如何在一般实验中体现探究的思想是教师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探究教学的必由之路。
那么,怎样设计一个基于探究的实验活动呢?
对于一般的实验教学来说,只要能在两方面加以改变,就可以将验证式的实验转变成开放性探究实验。
一是改变实验活动在整个教学中的优先次序,不要将实验活动安排在教学的最后,让学生在实验前还不知道实验的结果;第二是将以往只注重验证课本理论的一些典型实验项目,改变成比较重视探究过程的实验让学生加以探究。
从实际上考虑,让学生探究的必须是个难度不高而且没有危险性的实验,教师才能安心放手让学生探究,而且实验内容要能与上课内容直接相关,并且适合学生的程度,又不需额外增加太多教学时间,如此老师才易于安排和融入原来的教学进度中。
所以从现有的实验项目中挑选一些单元,改变原有实验教学方式再加一些巧思即可达到目的。
三、基于探究的生物实验教学活动设计案例
“酶的催化效率—过氧化氢分解”是高中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认识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相比,有何特点?按照过去的方式,为了体现探究,教师通常把演示实验改变成学生实验,学生通过在两支编号为1号和2号的试管中分别注入3mL2%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在1号试管中加入鸡肝匀浆或马铃薯匀浆少许,在2号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少许,作为催化剂,轻轻振荡试管,观察两支试管中气泡产生的多少和快慢来比较反应的速率,推理出生物催化剂过氧化氢酶和无机催化剂二氧化锰催化效率的高低,从而得出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的特点。
这样的实验活动,场面热闹,学生不定地按照教师的指令动手做实验,实验的成功率也很高。
可是,如果仔细分析,学生的行为实际上是对教师指令的被动回应:把鸡肝匀浆和二氧化锰分别加入到盛有3mL2%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使之产生一种预定的变化。
这样做,
看似在观察与探究,实质上仍然停留在“告诉事实、验证结论”的水平,仅仅从过氧化氢酶
和二氧化锰2个催化反应实验的比较,并不能推理出生物催化剂比无机催化剂具有高效性
的特点,显然,学生思维加工的投入量不够充足。
针对上述情况的改进课,如果我们对实验进行改进和拓展,实验探究的水平就会明显提高。
一提出问题
经过日常生活的积累和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很多地方都需要催化剂,比如说:汽车尾气排放催化装置、工业制硫酸、合成氨、酶催化生物大分子等。
并且在课堂
上也已经学习了使用催化剂的几个化学反应,如氯酸钾催化受热分解、双氧水催化分解等。
在理解元素周期律以后,还可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催化剂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学生大多能提出如下问题:催化剂与化学反应是否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催
化剂是如何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特点是什么?这种超学科的知识整合,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是十分有效的。
二猜想与假设
首先要总结问题,经过查阅资料、网上搜索、小组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
自己的设想:催化剂与化学反应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种催化剂可以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不同催化剂对同一反应的催化效果可能不一样。
三实验准备
1.知识准备。
要求学生在课外查阅过氧化氢、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铝、鸡肝、马铃薯
等的相关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和催化剂相关的知识。
2.器材准备。
试管,卫生香,火柴,过氧化氢,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铝,鸡肝匀浆新鲜的和
不新鲜的各一份,马铃薯匀浆生的和熟的各一份等。
四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过程如表3所示。
五实验结论
1.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铝,鸡肝匀浆,马铃薯匀浆,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能作
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新鲜的鸡肝匀浆和生的马铃薯匀浆,催化效率大大高于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铝的催
化效率。
3.不新鲜的鸡肝匀浆、熟的马铃薯匀浆之所以催化效率降低,有可能是采购回来的肝脏不新鲜,或是制成的肝脏研磨液使用和存放时间过长而变质;熟的马铃薯匀浆可能是高温导致过氧化氢酶失活,说明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很多。
基于探究的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是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课程目标指导下的实验教学改进行动,它的亮点是挖掘课本实验的内涵、拓展课堂实验的功能、提升实验教学的品质,充分体现“自主、探究、合作” 新课程理念,对于推进“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生物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参考文献 ]
[1] 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28.
[2] 刘恩山.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与探究性学习[J].生物学通报,20211:27-29.
[3] 方红峰.实验教学在新课程中地位和作用的再认识[J]. 中国教育技术装
备,202110:6.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