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贡体系

朝贡体系
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国人就一直认为华夏处在世界的中心,而中国的统治者便是全世界的统治者,是所谓的“天下共主”。成书于公元前五世纪的中国第一部诗歌集《诗经》,其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便是这种理念的最好佐证。基于这种理念,中国皇帝一直在努力构建一种统率周边国家的国际秩序,即所谓的“封贡体系”,或“朝贡体系”。
朝贡体系的雏形是古代中国的畿[jī]服制度。早在中国商朝时期,统治者便已建立了“越在外服,侯甸[diàn]男卫邦伯”的内外服制度。在这个制度当中,中国中原王朝的君主是内外服的共主。君主在王国中心地区设立行政机构,进行直接管理。在直属地区之外外服,则由接受中原王朝册封的地方统治者进行统治,内服和外服相互保卫。
朝贡体系的形成开始于公元前三世纪的秦朝,经过汉、唐、宋、元等朝代的发展,在明朝时期达到了鼎盛,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期才开始衰败解体。这种朝贡体系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是以中国中原王朝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体系。中国的朝贡体系常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
朝贡体系是中原王朝与藩邦之间,封建大国与小国的关系,它是儒家王道思想在国际舞台上的延伸与扩展。“天朝”与“藩邦”之间不是平行关系而是垂直关系,是不平等的封建国际关系。朝贡体系是通过朝贡、敕封等一系列封建礼仪来维系的。政治上,朝贡体系表现为封建礼仪的不平等,如藩邦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宗主国朝贡称臣,奉天朝正朔,使用天朝皇帝年号纪年;宗主国对藩邦进行敕封,也就是宗主国对藩邦国王、王妃、世子进行册封等,表现了宗藩之间的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经济上,朝贡体系通过朝贡、赏赐及附载贸易,增进了各国的经济交流;文化上,朝贡体系促进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
朝贡体系存在的前提是宗主国国力强大、藩邦弱小,双方国力对比悬殊,藩邦慑于中国武力的强大,而循守贡献礼仪,对宗主国俯首称臣。因而,中原王朝朝贡体系都是在各朝处于强盛时期确立的。而且,中原王朝与朝鲜和缅甸的朝贡关系就是直接通过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此外,这种体制的存在还有更深刻的文化动因——儒家王道思想。中国儒家文化,特别是儒家王道思想成为宗藩各国的共同统治思想,对周边国家有一种内在的吸引力。藩邦仰慕中国的古老文化,诚服于中国文化的德化力量 ,向天朝朝贡、请求册封、奉天朝正朔,以求得“天宠”。
朝贡秩序所奉行

的理念,就中国方面而言,意指皇帝的恩德教化四海因而囊括不同质的文化;对于朝贡国来说,意味着只要履行一定的程序,就会在朝贡体系中与其他的朝贡地域发生接触,这同时意味着中国事实上充当着异质要素之间交流的媒介。“朝贡体系”的实质就是承认中国天子在天下的最高权威,并在“朝贡”形式的尊卑礼仪和一来一往的礼物互赠中来表现这样的政治关系。
就在东方以明王朝的建立,使得“朝贡体系”发展至巅峰的时期,而彼时的欧洲随着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签订,条约体系已逐渐成为欧洲国家之间的主要国际交流体系。同时,殖民体系成为欧洲国家在与其他弱小部族交往时的主导体系。接下来,在近代鸦片战争的硝烟迷雾中,朝贡体系由于其与其他西方条约体系的不可调和性,此刻遭到了不可挽回的动摇。伴随着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中法新约》和《马关条约》的签定,朝贡体系内最后的成员越南和朝鲜也脱离了这一体系,朝贡体系彻底崩溃。
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儒家、佛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它是以儒家伦理思想为依据建立起来的政治权力学说在对外关系方面的运用,是三纲五常中封建君臣关系在对外关系方面的扩展和延伸。对古代东亚政治格局及国际关系框架的构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对当今东亚社会仍然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