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轴对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轴对称再认识(二)》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性质,并能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他们对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性质,能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性质,能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如剪纸、卡片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如剪纸设计、卡片设计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如剪纸、卡片等,引导学生回顾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能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实际问题,如剪纸设计、卡片设计等,让学生尝试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问题。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优秀7篇)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优秀7篇)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优秀7篇)《轴对称图形》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15页《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1. 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2. 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折一折,剪一剪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3. 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彩色卡纸平行四边形纸一、情境导入1. 谈话:看到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非常开心。

课件出示不对称“脸图”问:“这张脸可爱吗?”生:不可爱!课件演示脸图由不对称变为对称,问:现在呢?生:可爱!师:看来,人人都喜欢美丽的东西。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欣赏。

2.图片欣赏(课件出示对称图形图片)看完图片后师问:这些图片中的图形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学生可能会说,它们两边完全一样。

教师归纳学生的回答后说明:它们都是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二、探究新知1.认识轴对称图形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都是对称的。

看,这是笑笑自己剪的一棵对称的小松树,你们想不想也动手剪一剪呢?(课件出示小松树的剪纸图形)生:想!师:老师和你们来一场比赛,看谁剪的又快又好,开始!师生同时动手剪,完成后教师把自己剪的贴在黑板上。

请剪的最快的学生拿剪出的小松树展示,并让他给到大家说说是怎么剪的。

(指导学生演示方法)问演示学生:你怎么让大家知道你剪的小松树是对称的呢?生:我把它对折(生边说边演示)(师板书:对折)师:同学们跟他一起把自己剪的小松树对折,对折后你们有什么发现?生:左右两边完全重合(师板书:完全重合)师演示左右对折并讲解,像这样把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图形的两边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再认识》(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轴对称再认识》(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轴对称再认识》(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一堂关于《轴对称再认识》的课堂。

这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通过认识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观念。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06页的轴对称图形及其性质。

我们将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能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难点:如何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科书、练习本、剪刀、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如剪纸、建筑物等,让学生初步感受轴对称的美。

然后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轴对称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2. 知识讲解(10分钟)3. 例题讲解(10分钟)4. 随堂练习(10分钟)为学生提供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我会及时批改学生的练习,并给予指导和反馈。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轴对称图形1. 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 性质: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图形的中心线,将图形分为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

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1)所有的正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2)一个圆无论怎么对折,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所以圆是轴对称图形。

()(3)长方形的对称轴是长边的中心线。

《轴对称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轴对称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轴对称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取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39页至40页,主要包括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性质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以及如何寻找对称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学会判断和寻找对称轴;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性质。

难点:如何寻找对称轴,以及轴对称图形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学具:剪刀、彩纸、铅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如剪刀、蝴蝶、飞机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2. 概念讲解(10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明白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及其特点。

同时,通过举例和互动,使学生掌握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3. 动手实践(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动手实践,用剪刀将彩纸剪成各种轴对称图形。

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对称轴,并观察对称轴两侧的图形是否完全重合。

4. 随堂练习(5分钟)出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题目,让学生判断并找出对称轴。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性质和对称轴的寻找方法。

通过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判断下列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

答案:剪刀、蝴蝶、飞机是轴对称图形;课本、圆规不是轴对称图形。

2. 寻找对称轴:在空白纸上画出一个任意的四边形,然后找出它的对称轴,并剪下来。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二大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二大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二大单元教学设计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二大单元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活动,让学生结合活动内容作实例,感知镜面对称现象2、通过实际操作,让全体学生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3、逐步发展学生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教材分析:利用镜子进行几个简单而有趣的试验,向学生呈现生活中有趣的镜面对称现象,激发学生们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发展他们的空间知觉。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本校的学生大部分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父母大都没有时间辅导孩子,镜子虽然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是他们是否能去认真仔细观察镜子中的学问呢?要以此来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去学习对他们来说会更有趣味。

教学过程:一、讲故事,导入新课1、讲《猴子捞月》的故事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请你们仔细听,然后看看谁是咱班的故事大王,能把这个故事给大家续讲下去,‘猴子在路边散步,看到天空高挂一轮圆月,猴子走到井边,发现井里也有一轮,猴子以为……’生: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喊,同伴扛来长长的网兜。

众猴子怎么也捞不出“月亮”。

也许学生还有其它版本的故事,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师:这是为什么呢?生: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

师:在生活中,你们还有没有发现类似的现象?(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与同伴流。

)学生可能知道:(1)照镜子时,出现的.现象(2)雨过天晴,路里积水中会倒映一些影子(3)光滑亮丽的地板,也出现倒映2、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些倒映的影子,看一看“镜子中的数学”。

(板书课题:镜子中的数学)二、组织活动1、教师示范(1)在实物投影上放一个大的黑体字——“王”的一半;e(2)把镜子放在虚线上(对称轴上),让全班学生观察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王(3)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a、看到了整个的“王”字b、镜子里的图形是镜子外的图形的对称图形。

《轴对称再认识》(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轴对称再认识》(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轴对称再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够识别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识别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难点:正确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飞机、蝴蝶、五角星等,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2)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从而引出课题——《轴对称再认识》。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

(2)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3)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就是将图形分成两个完全相同部分的直线。

(4)学生尝试画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 实践操作(1)教师出示一些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动手剪一剪,然后对折,观察对折后的图形。

(2)学生发现,对折后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它们是轴对称的。

(3)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些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征。

5. 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哪些是轴对称的,并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2)让学生尝试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来设计一些有趣的图案。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1课时轴对称的再认识(一)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1课时轴对称的再认识(一)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1课时轴对称的再认识(一)北师大版在上一课时,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轴对称的概念。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轴对称的性质和运用。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继续使用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第二单元的第1课时,主要涵盖轴对称的再认识(一)。

我们将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形式,进一步探究轴对称的性质,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轴对称。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性质;2. 能够识别和判断图形是否具有轴对称;3.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轴对称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性质,能够识别和判断图形是否具有轴对称。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轴对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剪刀、彩纸、黑板、粉笔;2. 学具:每人一张彩纸,一把剪刀。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有趣的剪纸游戏,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的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出一些例题,让学生判断图形是否具有轴对称,并解释原因。

4. 随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轴对称的定义;2. 轴对称的性质;3. 轴对称的实际应用。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判断下列图形是否具有轴对称,并解释原因。

1. 一个正方形;2. 一个长方形;3. 一个等边三角形;4. 一个任意三角形。

答案:1. 是,因为正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2. 是,因为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3. 是,因为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三边都相等;4. 否,因为任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都不一定相等,不满足轴对称的条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会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们是否掌握了轴对称的性质。

同时,我会设计一些拓展延伸题目,让学生们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3章《3.3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教学设计 教案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3章《3.3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教学设计 教案

课题轴对称与坐标变化课型新课课时数 1 主备教师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轴对称变换之间的关系.2、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轴对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轴对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明确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轴对称之间关系。

教学难点:由坐标的变化探索新旧图形之间的变化探索过程,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

教学准备三角板、课件教学过程个性化修改一、引入新课1.什么叫轴对称图形?沿着某一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称为对称轴2.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P的位置?二、自学导航8分钟,完成教材68----69页的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

1、认真阅读例题,你可以做出怎样的总结?2、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3、完成课本P69页第2题。

三、精讲1、△ABC与△A1B1C1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仔细观察,完成下列各题:①△ABC与△A1B1C1有怎样的位置关系?△ABC 与△A 1B 1C 1关于x 轴对称②关于x 轴对称的两点,它们的横坐标 ,纵坐标 ;2.如右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二象限内各有一面小旗.① 两面小旗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关于y 轴成轴对称。

② 关于y 轴对称的两点,它们的横坐标 ,纵坐标 。

反过来,坐标具有这种关系的点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四、课堂检测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2,3)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2. 已知点A (a ,1)与点A 1(5,b )关于y 轴对称,则a= ,b= . 讨论:点P (2,-3)到x 轴、y 轴和坐标原点的距离分别多少? 点M (-3,4)到x 轴、y 轴和坐标原点的距离分别多少? 点P(a,b)与坐标原点的距离22b a3. 已知点M (m ,-5). ①点M 到x 轴的距离是____;②若点M 到y 轴的距离是4;那么 m 为____.4. 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2.5;到y 轴的距离是4.5. 求点P 的坐标.五、拓展提升在x 轴上有一条河,现准备在河流边上建一个抽水站P ,使得抽。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轴对称和平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轴对称和平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轴对称和平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轴对称和平移》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和平移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包括轴对称图形、平移、旋转和位置的相对性等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知识,对生活中的轴对称和平移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和平移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轴对称和平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轴对称和平移的概念及特点。

2.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轴对称和平移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和平移现象。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和平移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用于讲解轴对称和平移的应用。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和平移现象,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例如,展示一个轴对称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的特点。

2.呈现(15分钟)讲解轴对称和平移的概念,并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和平移的特点和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轴对称和平移的过程。

可以让学生剪出一些轴对称的图形,或者用纸张进行平移操作。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和平移《平移》示范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和平移《平移》示范课教学设计

平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在方格纸上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并体会平移运动的特点。

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

在画图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2.学习内容分析:在三年级初步感知平移的基础上,本节课主要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的图形。

围绕此内容的学习教科书在复习哪些图形的运动是平移的基础上,设计了三个递进的问题。

其中,第一个问题是探索图形平移的画法;第二个问题根据图形平移的画法,结合在方格纸上画小旗平移图形的活动,体会平移前后图形的特点;第三个问题则在方格纸上画出小船连续两次平移后的图形,目的是熟悉和巩固图形平移的画法。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学生经历着由“直观形象——具体表象——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通过操作活动,由之前的观察、辨别到本节课画出具体的图形,帮助学生逐渐建立空间想象能力,为以后学习立体图形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会根据平移前后的图形判断平移方向和距离;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

2.难点: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师: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我看看到了升起的国旗、拉开的抽屉,还有空中运动的缆车。

师:图中国旗、抽屉、缆车所做的运动叫做平移。

大家还见到过哪些平移现象?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由说说。

师:生活中的平移现象非常多,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平移。

板书课题:平移借助教材提供的图片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探究新知任务一:探究画水平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课件出示:师:它们平移的时候,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自由说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小结: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改变的是图形的位置。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轴对称再认识二》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能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并能够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进行问题的解决,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并能够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并能够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如何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从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知识。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图片、实例等,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展示和讲解。

同时,教师还需要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如剪纸、衣服等,引导学生回顾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轴对称的现象?”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轴对称现象。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节轴对称(二)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节轴对称(二)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节轴对称(二)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写这份教案。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讲授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单元的第2节——轴对称(二)。

我们会深入探讨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以及如何找出图形的对称轴。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够自己找出常见图形的对称轴,并能够沿对称轴对图形进行剪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以及如何找出对称轴。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自己找出常见图形的对称轴,并能够沿对称轴对图形进行剪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轴对称图形的教具,如剪纸、卡片等,以及一些常见图形的学具,如正方形、矩形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学生们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哪些是轴对称的。

2. 概念讲解:我会用教具和PPT向学生们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以及如何找出对称轴。

3. 例题讲解:我会用一些例题来演示如何找出常见图形的对称轴,并让学生们跟着我一起做。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自己找出图形的对称轴。

5. 剪纸活动:我会让学生们用剪纸来制作轴对称图形,并沿着对称轴剪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何找出对称轴的步骤,以及一些常见的对称轴。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找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并沿着对称轴剪裁。

答案:1. 正方形: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2. 矩形:中心线3. 圆形:任何通过圆心的直线4. 心形:从心形的顶部到底部的直线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以及他们是否能够自己找出对称轴。

对于那些还没有完全掌握的学生,我会考虑在下一节课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对于拓展延伸,我会鼓励学生们在家里找一些物品,自己尝试制作轴对称图形,并沿着对称轴进行剪裁,以此来加深他们对轴对称图形概念的理解。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轴对称(二)-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轴对称(二)-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轴对称(二)-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轴对称的定义;
2.理解轴对称的意义;
3.学会判断图形是否轴对称;
4.掌握画出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判断图形是否轴对称;
2.画出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三、教学难点
1.向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出示一个轴对称图形,以及这个图形的轴。

引导学生回忆轴对称的概念,学生依次讲解表示轴对称的含义和画法。

2. 操作演示
演示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轴对称,并如何求出它的轴。

随后,演示如何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 学生练习
1.让学生一起判断几个图形是否轴对称,找出图形的轴;
2.让学生自己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4. 提高拓展
让学生在自己的课本中寻找更多的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们的轴对称图形。

五、教学评价及反思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以及学生的口头答题,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下一步的教学进行改进和调整。

六、教学反馈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练习和自我感受,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的不足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明确下一步的学习目标和方法。

七、教学总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会了轴对称的概念和作法,学习了如何判断图形是否轴对称,学会了如何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我相信,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并勤加练习,轴对称这门课程一定能够学好。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轴对称再认识一》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和总结轴对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轴对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可能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理解其内在的性质和规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和总结轴对称的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难点:深入理解轴对称的性质和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讨论、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如剪纸、图片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如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引导学生观察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如剪纸、图片等,让学生初步感受轴对称的美感。

b.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c.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a.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等,让学生尝试解决。

b.引导学生发现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理解轴对称的性质。

c.呈现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理解。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含解析):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章末复习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含解析):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章末复习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含解析):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章末复习一. 教材分析本章主要内容是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以及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轴对称的基本概念,掌握轴对称的性质,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对于图形的变换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可能接触较少,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轴对称的概念,掌握轴对称的性质,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的识别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轴对称图形。

2.学具:学生手册、彩笔、剪刀、胶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如剪刀、飞机、树叶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剪裁轴对称图形,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轴对称的性质。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其他轴对称现象,如人体、建筑等,并让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教案1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教案1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教案1一. 教材分析《轴对称与坐标变化》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轴对称的概念,以及如何在坐标系中进行对称变换。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体会轴对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同时,本节课还引导学生利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对图形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轴对称的概念,以及如何在坐标系中进行对称变换,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性质,以及如何利用坐标系进行对称变换。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轴对称的概念,掌握轴对称的性质。

2.学会在坐标系中进行对称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轴对称的概念及其性质。

2.在坐标系中进行对称变换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轴对称的性质。

2.利用直观教具,如图形、模型等,帮助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在坐标系中进行对称变换的方法。

4.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形、模型等直观教具。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如剪纸、建筑等,引导学生关注轴对称的概念。

提问:什么是轴对称?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初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如正方形、矩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图形的性质。

提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有哪些?学生在思考和回答中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坐标系进行对称变换。

示例:已知点A(2,3),求点A关于x 轴的对称点B的坐标。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和讲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坐标系进行解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和平移《轴对称再认识(二)》 示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和平移《轴对称再认识(二)》 示范教学设计

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借助方格纸,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在画图活动中,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2.学习内容分析:教科书设计了三个问题,其中,前两个问题是在方格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的问题,第三个问题是在方格纸上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目的是以丰富学生画轴对称图形的经验,进一步帮助学生熟悉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几何作图是思维抽象的具体表现,也是培养想象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在画图过程中,通过“独立试画——汇报交流——归纳画法——积累经验——加深认识”的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使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或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难点:掌握画图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1)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2)猜一猜下面的图形是什么?2.导入新课师:淘气想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画出小房子的一半,你能帮帮他吗?课件出示:学生:愿意。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

通过说一说,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板书课题:轴对称再认识(二)探究新知任务一:根据轴对称小房子的一半画出整座房子师:大家请看,这是淘气根据轴对称画出的房子另一半(见图①),画出了整座房子(见图②),他画的对吗?课件出示:①②学生观察后,回答:淘气画好的房子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他画的左右两边不一样。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师:能具体说说吗?学生结合图片自由说说:房子下面最左边一点到对称轴有2格,最右边一点到对称轴也应该有2格,可是他画的是3格,所以画得不对。

三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一)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一)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一)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当我站在讲台前,看着台下三年级的孩子们,我知道他们对于“轴对称”这个概念还很陌生。

因此,我打算通过今天的课程,让他们初步了解并掌握轴对称的性质和应用。

我们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今天要讲的是第三单元“轴对称(一)”。

我会从轴对称的定义、性质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够识别和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并理解轴对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重点讲解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寻找对称轴。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轴对称的理解。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轴对称,我准备了纸张、剪刀等学具,让他们亲手剪出轴对称的图形,感受对称的美妙。

在学生们理解了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后,我会给他们一些实际的例子,让他们寻找对称轴,并画出对称图形。

我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课堂的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画出给定图形的对称轴等。

同时,我也会给出答案,以便学生们自查。

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讲解是否清晰,学生们是否掌握了轴对称的基本概念。

如果有必要,我会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们理解和学习。

我还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如自己设计轴对称的图形,或者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的讲解;2. 轴对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学生们的实践操作;4. 课堂练习的设计;5. 课后拓展延伸的引导。

对于第一个重点,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的讲解,我会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我会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剪纸、折叠等,引导学生发现对称的现象。

我会让他们观察这些实例,并提问他们是否注意到了什么特殊的现象。

然后,我会给出轴对称的定义,并解释其性质。

我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让他们理解轴对称的本质。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轴对称和平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轴对称和平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轴对称和平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轴对称和平移》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基础之后的一个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轴对称和平移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以及平移的定义、性质和计算。

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于图形的认知和操作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轴对称和平移这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也会影响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和平移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轴对称和平移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2.难点:对于轴对称和平移的理解和运用,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轴对称和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3.问题解决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轴对称和平移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几何画板、实物模型、卡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图形,引发学生对轴对称和平移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轴对称和平移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学习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的。

新课程理念一直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猜测、验证中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课正是很好地利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动手操作能力,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地位。

通过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平移、旋转、图形变换等知识打好基础。

2、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要求学生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这种现象是学生所熟知的,在此基础上,让他们体会其特征并掌握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在活动中学习,主要是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使学生感知并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因此,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是重要的;以此掌握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是有难度的。

3、教学环境分析
教室有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工具。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体会轴对称图形特征,能够准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数学思考
通过折纸、剪纸、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能够准确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解决问题
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于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
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由于教材并没有给轴对称图形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主要是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使学生感知并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因此“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就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找图形对称轴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感知来理解其中许多的概念,因此“掌握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法、学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上述三维目标呢?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我将采用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以分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发现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准确找出对称轴。

从培养学生主体参与和创新意识的角度出发,以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分如下四个环节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指导观察,认识特点。

(三)演示导学,动手操作。

(四)综合练习,发展思维。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唱脸谱》MTV,听音乐时,观看脸谱时,注意脸谱左边脸和右边脸的特征,再观看本班学生的头像照片,左边脸和右边脸的特征,左右一样的图案,再观察飞舞的蝴蝶,蝴蝶的左右两边,大小、形状、图案、颜色、花纹等一模一样,称为“对称图形。

”而且沿中间某条线对折,能完全重回,例如蝴蝶,脸谱等,我们称为“轴对称图形”。

待学生回答后我进行如下小结:“轴对称图形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认识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通过让学生观察情境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后面的新知内容作好铺垫)
(二)指导观察、认识特点。

大家观察老师手上的图案“心形”“喜字”“松树”“A”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成员说一说,然后向全班同学汇报。

”引导学生观察“心形”“喜字”“松树”“A”的图形特点,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在全班汇报时,有的学生可能会说,“这些图形都很美”,有的可能会说,“这些图形的两边分别对应相同。


(通过观察,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初步的感知。

这两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有很多,初步体会到这些图形的两边分别对应相同。

接下来,将由老师演示导学,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三)演示导学,动手操作。

“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制作这样的轴对称图形。

请大家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先把长方形纸对折,在折好的一侧画一个你喜欢的图形,把它剪下,再把纸打开,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折痕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

“和前面看到的图形有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引导学生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认识对称轴。

(通过前两个环节的感性认识,电脑形象的演示,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从而引导学生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概括能力。


当学生了解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后,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通过观察学生很容易发现这些图形沿着一条直线、甚至多条直线分别对折,两侧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通过观察判断,进一步加深了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这一特征,这个环节安排了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

让学生通过观察平面图形的特征,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找出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四)综合练习、发展思维。

1、游戏:全体起立,每人做一个姿势,从正面看左右两边是对称的。

再请三人上台表演。

2、抢答:观察周围哪些事物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

(这样设计、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检查了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生活中不仅有些物体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我们所学的数字、字母和汉字中也有一些可以看成轴对称图形。


3、判断:
(1)下面的数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0123456789
(2)下面的字母,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ABCDEFGH
(3)像这样写法的汉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口工用中日直水甲
“通过这道题的练习,可以看出中国的汉字是非常美的,谁还能举例说一些这样的汉字?”(师生共同品位中国文字的对称美,从而宏扬中国文化,做到知识性、技能性和艺术性溶为一体。


4、拓展练习
5、推理
回顾全课,归纳小结:天学了什么?
什么叫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
怎样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通过新课后的总结,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形成完整的认识。

课的结尾,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把切合教学,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题材渗透在数学学科中,配上轻音乐,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距离。

最后是布置一个“小小设计师”的作业。

本节课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小蝴蝶和小蜻蜓比美的情境,教师只是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教学,学生的思维空间很大。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并引导概括,获取新知;在练习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也经常要用到。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出课堂,在生活中继续体验数学的乐趣。

六、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条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