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井间抽制度合理性分析

合集下载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分析与对策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分析与对策

率 的分布规律,并且结合实际提 出提高抽耗
目前 ,有杆抽 油设备在机械采油 中占有 相当大的比重。在我国 9 0 , 0 0 0 多 口机采井 中,抽油机 井约 占 9 0 % 。抽 油系统 的低效率运行 则是在 国 内石 油 系统中普遍存 在的一个重要 问题 。本文主要分 析了 目前抽 油机井系统效 率 、耗能概况 ,找出影响系统 效率的 因素 ,以及系统效率 的分布规律 ,并 且 结合 实际提出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方法。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分析与计算 根据抽油机 系统工作 的特 点,可将抽油机系统效 率分为两部分 ,即地 面效率和 井下效率 。一 般情况下 ,以光杆 悬绳器 为界 ,悬绳 器 以上机械传

损 失,提 高电网和设备 的利 用率 ,并可 改善 电动机 的经济运行状 态,配 电 线 路 节 电率 为 7 % 。 3 .减 少 地 面 磨 损 地面 部分的能量损 失除电动机外 ,还有 三角带 ,减速箱 ,抽油机 的连 杆机构 。我管理区于 2 0 1 1月在抽油机井传动装置方面安装 了皮带 涨紧器 。 皮带涨紧器主要根 据丝杆 的转动 与杠杆 的作 用,并借助于 弹簧的弹力 使辊 轮对皮带产生 涨紧。现有八 口抽 油机井使用 了皮带涨紧器 ,有效地 改善 了 皮带打滑、皮带松弛而导致 的抽油机运转 效率降低的情 况 4 . 搞好抽油机的平衡 动效率和 电机运行效 率的乘积为地 面效率 。而悬绳器 以下到抽油 泵,再 由 抽油泵到井下 的效率为井下效率 。 抽油机运行 不平衡,会造成 电流 ,功率 因数波 动太大 。少量 电机 出现 负功现象 ,而且平均运行 电流升高 8 . 0 %左右 ,造 成不必要 的耗 电。因此 ,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具体分解如 图一: 要 保 证 抽 油 机 的 平 衡 度 要 求 。抽 油 机 工 作 的 平 衡 度 应 在 8 5 % ~ 1 2 0 % ,这 时 电 动机 的负荷 最低 ,所 以平衡度越好节 电效果越理想 。 5 .抽油机井 的参数 匹配 油 井参数 ( 泵 、 杆 、 冲 程 、 冲 次 等 )匹 配 。对 系 统 效 率 的 影 响 很 大 , 参 数匹配 ( 包括泵 挂 ) 不 同,系统 效率可 以高达 2 . 5 倍。因此在 抽油机 井 参数优选 匹配 尚未应 用之 时, 建议在保证产液量的前提下 , 应选择较 大泵径 , 较长冲 程和较 低冲 次。 ( 二)抽油机井下部分的管理 抽 油 机 的井 下 部 分 是 从 抽 油 机 的 悬 绳 器 算 起 的 ,主 要 包 括 : 抽 油 机 深 井泵、油管、井 口、盘根盒的井 口回压等 。井下 的能量损失主要有 : l _抽油杆与盘根之间的摩擦损耗 光杆与盘根 盒之间存在滑动 摩擦,根据现场 示功图测试 ,盘 根盒太紧 与正 常松紧 时相 比,抽油机 驴头悬 点载荷 会增加 l 一2 t ,引起摩 擦阻力 的 图一 系统效率分解图 进一 步增大。 目前我管 理区现场 中采 用了光杆密 封器 ,有 效保证 了盘根盒 抽油机井 的系统 效率是 以上七个 分效率组成的 ,各个 分效率的大小 , 的松 紧 度 ,减 小 了光 杆 与 盘 根 盒 之 间 的滑 动摩 擦 。 也就是说 各部分 能量损失 的多少,主要取 决于油井井况系 统的设计 ,设备 2 .抽油杆与油管之 间的摩擦损 失 运 行 , 工 作 条 件 及 生产 管理 等 。 主要 原因是抽油杆 、油管变 曲后抽油杆 接箍与 本体和油管 本体,接箍 二 、抽油机系统 效率现状分析 部位 的摩擦 , 目 前现场 中主要采用油管铅 固定法减 少油管蠕动和弯 曲程度 , 通过对 测试结 果的分析 ,可 以得 出在实际运行 中影响系统效率 的因素 以及抽 油杆扶 正器减 少抽 油杆与油管接 触面积, 以减少摩擦 , 同时 降低磨损 , 有 以下 6点 : 减 少 油 管漏 机 会 ( 1 )在一个 生产周期 中,抽油机载 荷变化较 大。大部分 油井 的抽 油机 3 .抽油泵 内活塞 与衬套 间的摩擦损失 配 备电动机功率过大 ,同时许多 电动机 已经多次维修 ,严重老化: 主要原 因是活 塞面与衬套光洁 度不够 引起 的磨阻 。液体 内砂、盐等 杂 ( 2 ) 井场配 电箱破坏严重 , 无功补 偿器损坏 , 造成 电动机功率因数偏低。 质进入活塞 ,防砂泵 内部 引起 的摩 阻, 目前现场主 要应用高精 度深井泵 , ( 3 )油 田已进入稠 油开发 中后期,油井供 液不足 ,造 成大部分 油井泵 以及防砂泵等井下工具,减少地层砂、盐进入泵筒机率 。 效低 。2 0 l 1年统 计,平 均泵 效为 3 0 . 6 2 % ,低 于 4 0 %的油井 占总 开井 数 的 4 .抽油杆与液体之 间的摩擦阻力和液体与油管本体之 间的摩擦 阻力 6 8 . 2 %。 主要原 因是抽油机本体与 流体运动时 引起的摩擦 阻力,在抽油杆 本体 ( 4 ) 油井分散 , 且靠近村庄 , 故盗 电现象严重, 电力损 失大 , 机采能耗高 。 光洁度 不够,结蜡 、结 盐时摩擦阻力 会大大增加 ,现场主要 采用 固化杆、 ( 5 )抽 油 机 服 役 年 限长 , 机械性能变差 , 运动部件不灵活或磨损 , 冲程 、 加 药 热 洗 防蜡 减 少 腐 蚀 。 冲 次 调 节 困难 ,而 且 抽 油 机 匹配 维 修差 , 得不 到 及 时合 理 的维 修 。 5 .深井泵和油管丝扣漏失造成 的功率损 失 ( 6 )普通 电动机拖动抽油设备 的系统效率低,我管理区可测 的 8 3口抽 目前 ,由于现场油 管腐 蚀、偏磨严 重。针对 油管丝扣漏 失加剧 ,主 要 油机井 中普通 电机 为 l 7 口, 占 7 3 . 9 % ,使用该 电机 的油井 平均系统效率 为 对 策是减少腐蚀 ,加强作业监 督,严格按照 操作规程涂 抹丝扣 油,并普遍 6 . 9 2 %。 采用 固化接 箍,固化杆材料 , 同时加油井防腐剂 , 采用防气锚减少气体腐 蚀。 三、提 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措施及取得效果 四 、 结 论 ( 一)抽 油机地面部分的管理 搞好抽油机优化 配置,综合 治理,提高抽 油机系统效率 ,是一个全面 L 选 择合 理电动机 组织协调 的系统工作。 通过对抽油机系统 效率的研 究, 采用先进 的节 能技术, 根 据 抽 油 机 系 统 耗 能 状 况 分 析 : 地 面 部 分 的 能 量 损 失 在 电 机 , 因 此 优 化设计参数匹配 , 加强管理 , 是能够提高抽油机 系统 效率, 达到节 能降耗、 要提 高系统 效率,就要采 用高效率 的节能 电机 ,为减少 电机老化 ,运行 效 降低采油成本的 目的。 系统效率是 随时间变 化的量, 实际生产 中要 不断监 测, 率 低 ,耗 能 大 缺 点 ,我 管 理 区 于 2 0 1 2年 针 对 7口 日耗 电 量 大 于 5 0 0 K W・ h 经常分析 ,才能使油井保持高效生产 。 抽 油 机进 行 了整 改 ,调换 节 能 电机 7台,7口井 的单 井平 均 日耗 电量 由 6 2 0 . 6 K W・ h下降到 5 4 0 . 2 K W・ h , 日节 电 8 0 . 4 K W・ h ,系统 效率提高 3 . O % , 参考文献 见到了 良好的经济效益 。 [ 1 ]高思强 : 张保 国 : 庞超乾 . P r o / E 在节 能抽油机设计 中的应用 [ J ]: 2 .采用三相异步 电动机就地补偿技术 今 日科苑 : 2 0 1 0 ( 0 6 ) 目前,基层 队抽油机井所 用电机都是三相异 步 电动机 ,采用 就地补偿 [ 2 ] 陈超 .应用 多节 点节能组合 技术提 高系 统效率 [ J ] ; 石油 石化节 技 术,对 电动 机所 需无 功功率实行 就地补偿 ,降低 了无功功率 ,减少 电能 能 : 2 0 1 1 ( 0 4 )

抽稠油井的工作制度

抽稠油井的工作制度

抽稠油井的工作制度抽稠油井是指在油井生产过程中,由于油井产出液稠度大,流动性差,采用特殊工艺措施提高油井生产效率的油井。

抽稠油井的生产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克服油液粘度大、流动性差、井筒压力高等困难,因此,其工作制度也具有特殊性。

本文从稠油井的井筒压力、生产周期、生产方式、排量控制等方面,探讨抽稠油井的工作制度。

一、井筒压力控制抽稠油井的井筒压力较高,主要是由于油液粘度大,流动性差,使得油液在井筒中的流动阻力增大。

为了保证抽稠油井的正常生产,需要对井筒压力进行有效控制。

具体措施包括:1. 合理设计井筒尺寸:在井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稠油的特点,合理选择井筒直径,以降低井筒流动阻力。

2. 井筒压力监测:定期监测井筒压力,及时发现并处理井筒压力异常情况,避免因井筒压力过高导致的生产事故。

3. 井筒压力调控:根据生产需要,通过调整生产参数(如泵径、冲程、冲次等),调控井筒压力,使其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二、生产周期安排抽稠油井的生产周期是指油井从开始生产到停泵维护的时间间隔。

合理制定生产周期,对于提高抽稠油井的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要求如下:1. 充分考虑油液粘度、井筒压力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生产周期。

稠油井的生产周期一般较短,以便于及时维护和调整。

2. 生产周期内,要保证油井的生产稳定,避免因生产波动导致的井筒压力异常。

3. 定期对油井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油井设备正常运行。

三、生产方式选择抽稠油井的生产方式主要包括连续生产、间歇生产和深井泵生产等。

不同生产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生产条件,需要根据油井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1. 连续生产:适用于井筒压力稳定、油液粘度较低的抽稠油井。

连续生产可以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减少维护成本。

2. 间歇生产:适用于井筒压力较高、油液粘度较大的抽稠油井。

间歇生产可以降低井筒压力,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故障。

3. 深井泵生产:适用于井深较大、井筒压力高的抽稠油井。

深井泵具有较高的泵送能力,可以有效克服油液粘度对流动性的影响。

浅谈低产井间开制度的优化

浅谈低产井间开制度的优化

浅谈低产井间开制度的优化摘要:针对低产、低渗、低孔隙油井间歇生产的特点,运用压力恢复试井理论和井筒流动压力分布理论,对低产油井间歇生产工作制度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应用证明,合理确定低产井间歇生产工作制度可有效提高泵效,降低机械磨损,节约电能,避免出现“干抽”现象,是提高低产井经济效益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低产油井;间歇生产;应用目前油田的生产井中有很大一部分具有“三低”特征,即低产、低渗、低孔隙,多数井(层)即使采取压裂或酸化增产措施,依靠储层自身弹性能量,仍不具备自喷能力。

随着机、杆、泵投产井数的日渐增多,低产井间歇生产工作制度的合理确定对于提高油井产量至关重要。

因此,有必要开展低产井间歇生产技术研究。

1间歇生产工作制度研究1.1机理根据现代试井理论及油井压力恢复测试的实际情况,在关井恢复测压的早期,环空液面变化高度与关井时间成正比。

即关井之后,地层继续向井筒供液,井筒动液面逐渐上升,泵的沉没度增大、充满程度增高、泵效也提高;此时开井生产,随着生产时间的延续,因地层供液能力差,地层供液量小于泵的排液量,导致动液面逐渐下降,泵口的吸入压力逐渐降低,泵的充满程度也逐渐降低。

此时,则应进入下一个间开周期。

1.2间歇生产工作制度的确定对于间歇生产的抽油井,由于油层产量低,供液能力差,生产时始终处于供产非协调状态。

为了提高油井产量,节约能耗,降低机械磨损,必须制定合理的间歇生产工作制度。

2低产井间开制度的优化针对此次低产井间开制度的优化,为寻求一种合理的确定抽油机井间开制度的方法,此次共收集管理区10口低产井数据进行研究分析。

目前这些低产井平均泵挂深度为1450m,动液面为1400m,沉没度为50m,单井日产液量仅为0.7t,单井平均泵效为19%,为改善这些低产井生产状况,研究、优化间开制度的优化及间开工艺技术的改善迫在眉睫。

2.1优化原理低产井实施间开的最终目标是在有效开井周期内实现油井的产液量最大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使低产低效井在井底流压恢复的最快区间内工作,由于井底流压与动液面深度之间有对应关系,因此只要保证动液面在合理的区间内,就能保证动液面的恢复速度最快。

解析供液不足抽油机井合理工作制度

解析供液不足抽油机井合理工作制度

解析供液不足抽油机井合理工作制度背景与问题在石油采油行业的油井生产中,有一种类型的油井,其注水井的水流量不能满足抽油机井的供液需求,也就是所谓的“供液不足抽油机井”。

这种油井如果采取传统方式,往往会导致井口压力不足,影响油井采出量,或是加大抽油机井的功率,在产出一定量的同时增加能耗,对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工作制度,以提高抽油机井的效率和生产能力。

方案一:增加注水井流量目前,石油行业普遍采用的解决“供液不足抽油机井”问题的方案是增加注水井的流量,将注水井的产水汇总后供给到抽油机井。

这种方案确实可以提高抽油机井在一定程度上的供液量,但也存在一些缺点:1.投资成本高,需要新建或改造注水井,增加其流量。

2.对系统容错性要求高,一旦某个注水井出现故障或运营不稳定,便会导致整个系统失效。

3.该方案相对较为保守,效果不够明显。

方案二:采用“鱼骨”进液系统另一种可行的方案是采用“鱼骨”进液系统(Fishbone Inlet System)。

该系统是抽油机井水泵进口处的一种纺锤形水力学设计,其效果是将注水井的流量快速混合并加速进入抽油机井,使用该系统可以提高抽油机井的供液效率,避免因注水井流量不足而导致的油井结垢和堵井。

“鱼骨”进液系统的优点如下:1.适合于不同情况下的油井,包括水油比不均、油井产能变化大等情况。

2.可以改善注水井流量不足的情况,并提高抽油机井的供液效率。

3.安装简单,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设备,成本相对较低。

不过,该系统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需要单独进行设计,不同类型的油井及抽油机井需要不同的进液系统设计,需要专业机械人员的安装和调试。

方案三:实施全面小流量运行(CLLS)全面小流量运行是在“供液不足抽油机井”情况下,抽油机井使用的一种稳态运行策略。

该策略通过调整抽油机井的水泵转速和油泵间歇时间,以使其在注水井流量不足的情况下维持特定的井口压力或流量,从而保证抽油机井的正常运行。

全面小流量运行的优点如下:1.无需新建或更改注水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油气田精细间抽制度效果评价

油气田精细间抽制度效果评价

油气田精细间抽制度效果评价一实施精细间抽的原因由于部分油气田具有地渗透性差,控制面积小特征,再加上开采十几年后地层能量未得到充分补充,致使多数井液面恢复缓慢,倘若机采油井24小时都生产运行的话,在一定时间内会出现供液不足,造成油井间隙性出油甚至干抽,此时油井再继续全天运转,既浪费了电能又降低了设备的寿命,从而大大增加了吨油成本。

为减小机采井设备损耗,节能降耗,一直采取间抽的工作制度,但由于实际情况的限制,以往的间抽工作制度多为了方便管理,采用统一的时间安排,这样的间抽制度不利于充分挖掘潜能和节能降耗,按照“一井一法,一组一策”的制度,为保证抽油机在合理的范围内高效运转,我们就必须根据单井的具体情况,制定最为切实有效的间抽制度来保证在产量不减少的情况下,做到生产时间的最优化,增强设备寿命,提高机采效率。

二代表性油井实测数据分析为验证理论在实际生产中的真实性,我们选取青海油田南八仙油井仙中22井作为研究对象:仙中22井于2006年4月27日以自喷方式投产,2008年9月转抽,目前实行12h间抽生产,油压0套压0.1Mpa,泵挂1598.5m,连续生产12小时后测的功图(如图2.1),功图显示供液严重不足,连续监测液面观察沉没度测量时间如图2.2:图2.1仙中22井示功图图2.2 仙中22井关井时间与沉没度的关系图从图2.2沉没度随停井时间变化的关系图我们可以看出:仙中22井经过12小时的连续生产后,沉没度降低到19.2m左右,测得的示功图显示严重的供液不足,此点为井筒液面最低深度。

当停井7小时,即沉没度达到151m后,其后沉没度恢复就变得特别慢,且离最高沉没度差9m,却需要大概5小时。

所以我们分析认为最佳的待液沉没度的上限为151m左右比较合理。

下面是我们停井待液后,连续监测连续监测液面观察沉没度测量时间如图2.3:图2.3 仙中22井生产时间与沉没度的关系图(关井12小时)同理从图2.9沉没度随生产时间变化的关系图我们可以看出:在停井待液后,沉没度恢复到理论最高167.5m左右,从变化的曲线中我们分析出5小时内沉没度从167.5m降低到33m左右这段时间内泵的效率较高,该井产液基本集中在这个时间段内,所以最佳沉没度下限33m左右。

抽油机井智能间抽控制技术及其方案解析

抽油机井智能间抽控制技术及其方案解析

抽油机井智能间抽控制技术及其方案北京金时公司单项技术介绍1.间抽控制的优点●缩短抽油时间,减少能量消耗。

通常平均可节约能量20-30%。

●保持了较低的平均液面,意味着较低的井底流压,可使较多的液体流人井底。

通常可增加产量1-4%。

●井下和地面设备的维修费用减少25-30%。

主要是消除了液击现象(此现象可大大增加起油管作业量)。

●最后,使用抽空控制大大增加了系统性能信息的数量和可靠性。

每口井的效率提高了,从而有杆抽油系统的总经济效益也就大大提高了。

(摘自石油工业出版社,“当代有杆泵抽油系统”,刘合/王广昀)2.间抽控制方式●人工控制方式;●自动功图控制方式;●自动液面控制方式;●冲次调节的变频控制:在抽油井间抽控制的基础上,增加变频控制器,然后根据示功图或液面深度得到的油井供液状况,自动调节油井的冲次,实现地层供液能力与抽出能力的最佳匹配。

3.自动功图间抽控制器●原理:•通过示功图的变化判断油井供液情况,决定抽油机的启停。

•自学习功能。

在设定的初始间抽时间的基础上,根据示功图判断得到的油井供液情况,自动学习、逐步逼近油井的最佳间抽时间。

油井供能力发生变化,也将及时自动调整间抽时间。

•可以预设最短抽油时间、最长停抽时间,防止稠油停抽时间长难以再次启动的问题。

并且由于采用角位移传感器,可以判断抽油机平衡块位置,使得抽油机的启动更加顺利。

●设备组成:•井场RTU机柜,主要由RTU集成模块、开关电源、端子、机柜等构成。

•示功图采集一次仪表,主要由固定载荷变送器与角位移变送器构成。

•电机启停模块,检测1-3路电流、并且具有DI/DO端口,控制电机的启停。

●扩展功能:• PDA手操器,读取数据与设置RTU。

•增加数传电台或GPRS模块,即可实现数据的实时远程传输,并可实现远程启停控制与间抽方案调整,以及通过控制中心设定间抽参数,监控间抽状况,实现控制中心人工干预。

4.自动液面间抽控制器●原理:•直接检测套管空间液面的高度,并根据设定允许液面的最高与最低高度,控制抽油机的启停,实现间抽。

抽油机井间抽制度合理性研究

抽油机井间抽制度合理性研究
关键词 : 油机井 抽
大 部 分 问抽 井 都 采 用 统 一 固 定 的 问 抽 制 度 _ 如 每 天 抽 8小 时停 l 时 。根 l 】 , 6小
据萨 中油 田间抽井资料统计, 8小时停 抽 1 6小 时的间抽井 占问抽井 总数的 9%。 5 统 一固定 的问抽制度虽然方便 生产 管理 , 但有较 多的缺点 。 由于每 口井地下供液能 力 不 同,动液 面下 降和 恢复速度 也不一 样 。因此 , 一固定 的间抽制度不能保证 统
左右是合理的。

23确定启停机时间 . 分析沉没度 恢复和下 降曲线 , 停机时 沉没度从 10 恢复到 3 0 5m 0 m大 约需要 4
小 时 ,启 抽 时 沉 没 度 从 3 0 降 到 10 0m 5m 也大约需要 4小时。 以该井 的 抽制度 所
三 、 果 评 价 效 问抽井启 抽时测得 的示功 图和停机 前 测 得 的 示 功 图可 以 说 明 ,抽 油 泵 是 在 10 30 的 沉 没 度 范 围 内 运 行 的 , 5 m一 0 m 4 小时 的抽 汲时 间可 以保证泵有 足够 的供
每 口井 都 在 有 足 够 供 液 能 力 的 情 况 下 运 行 。为 此 , 究一 种 合 理 的 制 定 间 抽 制 度 研 方法对油 田生产管理具有重要 指导作用 。 研 究原 理 () 间抽井 生产 时动液面下降速度 1对 和停机 时动液面上升速度进行连续 监测 。

天 L 84 停机 , 午 :8 抽汲 2 3个小 时。停机 时 测 动 液 面 8 0 沉 没 度 5 m, 后 连 9m, 6 然 续 监 测 动 液 面 和 示 功 图 。 分析 监 测 数 据 , 当沉没度较低时,沉 没度 恢复速度较快 , 以后 由于受到井液本身压 力作用 , 压差缩 小, 沉没度恢复速度逐渐变慢 。 2 . 2确定 间抽运行合理沉没度范围 分析 启停 机 时动 液面恢 复和下 降速 度 曲 线 。研 究表 明 , 该 井 问 抽 沉 没 度控 把 制点确定 在沉没度 恢复和下 降 曲线 的交 点附近, 即在 2 0m 左 右 比较 合 理 。因 为 0 该 控 制 点 既 考虑 泵效 , 同时 也 考 虑 了 地层 的 供 液 能 力 , 沉 没 度 范 围 控 制 在 10 3 0m 之 问 , 即 限 3 0 5 m一 0 0 m, 下 限 10 5 m。沉 没度在 30 左右 时示功 图显 0m

低效井应用间抽方法治理效果

低效井应用间抽方法治理效果

低效井应用间抽方法治理效果摘要:分析了低效井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间抽措施。

针对暂无有效措施或措施后有效期短的油井,从中选择一部分地层条件差、注水受效困难的低效井进行间抽治理,降低了泵磨损和减少抽油机的耗电量,提高抽油机的有效利用率,实现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油田开发中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间抽方法;治理;低效井abstrac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he formation of low efficiency well, and puts forward the reasonable measures between smoke. for no effective measures or validity of the oil wells measures short, choose from part of the strata condition and by water injection effect difficult inefficient wells of smoke management between and reduce the wear and reduce oil pumping unit pump power consumption, increase effectiv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unit, realize to reduce running cost and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oilfield development.keywords: smoke method between; management; inefficient well中图分类号:te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油田二次加密井的投入开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砂体的注采关系,解决了三大矛盾,增加了油田可采储量,但也出现了一些负效井。

抽油机不停机间歇采油技术分析

抽油机不停机间歇采油技术分析

抽油机不停机间歇采油技术分析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我国的油田工程想要进一步进行开采,抽油机不停机间歇采油技术是其中的关键,在抽油机不停机间歇采油技术中,以增加杆柱的弹性为基础,通过曲柄进行摆动运动。

通过抽油机不停机间歇采油技术有效的提升精细化管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标签:抽油机不停机;间歇采油;技术分析引言抽油机不停机间歇采油技术是将原本通过多次分散式采油的方法转变为长周期的方法,使其进行整周运动,并以低能耗的小角度运行。

解放大量的劳动力,降低开采成本,从而改善我国石油开发的效率问题。

所以,对抽油机不停机间歇采油技术的发展与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1 技术原理及特点抽油机不停机间歇采油技术,采用电机驱动力无突变光滑介入和全程均匀分布的驱动控制方式,不抽汲时,抽油机曲柄在指定或允许的范围内完成无冲击柔性往复摆动式的运行,一直保持“秋千式”小幅摆动運行形态,用地上摆动而地下不动的方式取代传统间抽生产中的停机静止等待方式,同时传统间抽方式下的静止中启动过程被两种运动方式间的动态转换过程所取代,直接消除了产生启动安全隐患的机会,扫除了无人值守自动间抽生产方式的主要障碍;抽汲时,通过曲柄多次往复摆动方式积累系统势能,借助势能向动能的释放转换作用使电机达到正常转速,直接跨越了电机主动启动加速阶段,消除了启动冲击,使得无论多么密集的间歇启抽均不会造成设备损伤和电网冲击,具有启抽过程负荷轻、无冲击、无损伤的特性,同时集中抽汲生产阶段采用较高的工作制度(泵径、冲程和冲次),使抽汲阶段具有良好的泵效与系统效率,并且集中抽汲期可以采用工频直通驱动,明显降低了对电机驱动器装机功率的要求。

2 间歇采油与其开发原理2.1 间歇采油概念首先油田的开采过程中,我们的预想情况和实际情况之间一定会存在差异,油井之间会因为地层条件、下泵深度、流体压力等数据参数的不同,造成不同油井之间的下降情况、动液面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每个油井之间的抽油时间、原油量、额定时间内产油量也都是不一样的。

供液不足油井优化间抽制度对策探讨

供液不足油井优化间抽制度对策探讨

供液不足油井优化间抽制度对策探讨摘要:随着油田开采年限的增加,尤其在地质条件差的油层,低产、低压井数逐年增多,这些井在生产过程中伴有间歇出油、供液不足的现象。

如果采取全天开采方式,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抽油机的生产效率低,同时形成能源浪费。

二是深井泵会因液量少导致充满系数降低,减少泵的使用年限,检泵成本增加。

针对这一实际,采取间歇抽油方式,合理制定间抽制度,可使泵效得到保障,降低单井能耗。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管理方便起见,我们会批量式的制定同种间抽制度,采取手动模式来控制抽油机的启停。

但由于每口井供液情况和抽汲能力的不同,导致动液面变化情况不同。

因此,同一间抽制度就不能适应所有井,不能实现最大限度地节能。

结合以上叙述,如何在方便管理的基础上实现针对井生产的实际情况,为每口间抽井量体裁衣,是科学合理地制定个性化间抽制度的关键。

关键词:油田开采;动液面变化;间抽制度;沉没度在进入生产开采后期阶段后,经常会由于地层堵塞从而导致油井供液能力不足,而机采井经常会由于受到电机轮径较小,从而使得集采系统参数不能进行持续下调。

另外,如果机采井连通水井出现欠注现象,也会对其采取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虽然油田在采取间抽的方法后,使得油井生产实现了能量节约,避免出现抽空现象,但是由此也导致施工人员工作量增加,提升了油田的管理难度。

通过对不断深入开发的油田中的低产、低压井的生产参数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生产井生产情况的差异性,试图通过沉没度等各项生产指标的监测,在遵循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对生产井量体裁衣的制定间抽制度,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消耗,达到老区挖潜、节能降耗的目的。

1间抽井号的选定原则在油层条件差,油井与周围水井连通较差的情况下,地层能量得不到有效补充的长期供液不足的低产低压井;在现有设备条件下,无法通过调节生产参数,或调整后仍达不到供采协调的生产井;日产液≤15t,沉没度长期低于100m,泵效小于30%的抽油机井。

针对以上三种不同井的情况,我们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间抽制度。

解析供液不足抽油机井合理工作制度

解析供液不足抽油机井合理工作制度

解析供液不足抽油机井合理工作制度在油田的生产过程中,抽油机井是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

抽油机井可以有效地提高油田的产量和维持油井稳定产能。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供液不足的情况,这会对抽油机井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导致井口涌水等严重故障,降低油田的生产效率。

因此,建立合理的供液不足抽油机井工作制度对于保障油田正常生产至关重要。

供液不足的原因供液不足是指地面供液系统无法提供足够的液量到达井口的状态。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井下管柱问题,如固井或结垢等。

2.供液系统问题,如泵的排量小或管路阻力大等。

3.地层问题,如油层渗透率低、油层压力低等。

供液不足的影响供液不足对抽油机井的影响有以下几点:1.减少了地层压力,影响了产量,增加了油井停产时间。

2.压力低于油液汽化压力时,会出现井口涌水,导致设备损坏或甚至吸入井。

3.压力变化会影响井口油气比和延长采油筒的时间。

解决供液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供液不足的问题,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工作制度,以保证油田的正常生产。

具体措施如下:正确评估供液状态在设备开始工作之前,必须详细评估供液状态,例如,通过监测管路和井口压力等,确定供液是否正常。

如果发现井口压力低于预期值,则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正常供液。

坚持定期检查设备在平时的生产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例如,检查油井深度、井筒直径、管柱状态等,并定期维护和清洗设备,防止管柱堵塞和结垢。

优化供液系统在供液系统方面,可以采取优化措施,例如增加泵的排量、加大管道直径、改变管道形状等,从而提高供液效率,增加供液量。

结论因此,建立合理的供液不足抽油机井工作制度对于油田的生产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设备检测和维护、优化供液系统等措施,提高供液效率,从而实现油田的高效、稳定生产,进一步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益和质量。

抽油机井调整工作制度

抽油机井调整工作制度

抽油机井调整工作制度一、前言随着我国油田的开发和生产,抽油机井在油田开采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抽油机井的工作制度对于提高油井产量、降低油井作业成本、延长油井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针对抽油机井的工作制度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油井的整体开发效果,成为了油田生产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抽油机井工作制度的概念、调整原则、方法及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二、抽油机井工作制度概述抽油机井工作制度是指在油井生产过程中,根据油井的地质条件、生产状况、设备性能等因素,对抽油机的运行参数、井下泵的排量、泵径、冲程、冲次等进行合理的配置和调整,以达到提高油井产量、降低能耗、延长油井寿命的目的。

三、抽油机井调整工作制度的原则1. 符合油井地质条件:根据油井的油层厚度、渗透率、原油粘度等地质参数,选择合适的泵径、冲程、冲次等参数。

2. 兼顾生产效率和节能:在保证油井产量的前提下,合理配置抽油机的运行参数,降低能耗。

3. 考虑设备性能:根据抽油机、井下泵等设备的性能,选择合适的运行参数,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4. 动态调整:根据油井生产过程中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制度,以适应油井的生产需求。

四、抽油机井调整工作制度的方法1. 数据分析:收集油井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产油量、含水率、泵效、电流等,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

2. 参数优化: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抽油机的运行参数、井下泵的排量、泵径、冲程、冲次等参数进行优化调整。

3. 现场试验:在优化后的参数下进行现场试验,观察油井的生产状况,验证调整效果。

4. 持续调整: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继续对工作制度进行调整,直至达到最佳生产效果。

五、抽油机井调整工作制度的效果1. 提高油井产量:通过调整抽油机井工作制度,使油井产量得到显著提高,增加油田整体产量。

2. 降低能耗:合理配置抽油机运行参数,降低能耗,减少生产成本。

3. 延长油井寿命:通过优化井下泵的排量、泵径等参数,减少油井作业次数,延长油井寿命。

解析供液不足抽油机井合理工作制度

解析供液不足抽油机井合理工作制度

解析供液不足抽油机井合理工作制度背景介绍在油田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使用抽油机进行油井采油。

抽油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下井电机带动泵上下移动,从而从井底的油层中抽取石油。

然而,由于油层的压力逐渐下降,抽油机的供液量也会下降,从而影响抽油机的工作效率和采油量。

因此,建立合理的供液不足抽油机井工作制度至关重要。

解析供液不足抽油机井合理工作制度对于供液不足的井口,需要建立合理的工作制度来保证抽油机的正常工作。

具体措施如下:1. 增加供液首先要考虑的措施是增加井口供液量。

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进行提高:•提高区域之间供液的均衡性,增加井口的供水量;•增加供水管线直径,在保证井口供液质量的前提下,增加供水量;•挖掘井口附近的水源并接入井口,提供更多的供水。

2. 减轻油井负荷另外,可以通过减轻油井负荷来减少供液不足的情况。

具体措施如下:•优化油井生产压力,提高油井稳定供液能力;•优选油井工艺参数和调整措施,减轻压力抽油机负荷并降低泵杆、套管、柱塞等部件的磨损,延长设备寿命;•对于供液不足频繁的油井开展疏净作业,提高油井产能。

3. 增加设备投产率此外,针对供液不足抽油机井的特点,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提高设备投产率:•定期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增加设备的投入数量,提高供液不足抽油机井的供液能力;•严格按照工作制度进行操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结论以上三种措施均可应用于供液不足抽油机井的工作制度中。

针对不同的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

合理的供液不足抽油机井工作制度,可以有效提高油井的采油量,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低液油井间歇生产规律分析及优化对策

低液油井间歇生产规律分析及优化对策

低液油井间歇生产规律分析及优化对策摘要:油田生产制度使直接影响油层供液能力和油井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为此就必须要合理完善油田生产制度,使抽油机的运行时间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控制。

为保证油井有足够的供液能力,根据油井生产时产液量、功图液面动态资料,研究油井停抽、起抽时间。

对低效井进行一定时间的关井,使其具有一个压力、液面恢复的过程,使抽油泵达到一定沉没度后,再开井生产,既减少抽油机运转时间,提高了抽油泵的泵效,又减少了电力和设备的损耗。

关键词:抽油机;运行时间;生产制度;液面恢复;间抽制度1 确定间抽井基本原则确定间抽井的基本原则就是在实施间抽后,油井产量应与间抽前基本保持一致。

在满足油井开采平衡的条件下,选择不同产液量分级的抽油机井,制定间抽井的合理起抽、停抽时间。

为研究抽油机井合理间抽时间,结合单井生产情况,选取产液量不同的抽油机井,并对抽油机井在停抽后动液面恢复和生产时液面变化速度实施加密监测。

首先停机恢复动液面,定时测取资料,当沉没度达到合理沉没度时开井,确定恢复时间,并在起抽时测取功图等资料,并对油井进行功图量油,直到沉没度达到起抽前状态时停抽。

对比起抽后定时测取的液面、功图资料,分析确定间抽生产的起停时间。

2 间歇采油技术研究2.1 合理沉没度确定在其他参数相同,模拟油井不同冲程条件下,理论计算单井的系统效率值。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与有效功率成反比,而有效功率随举升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在泵挂、理论排量一定情况下,提高举升高度又对泵效有影响,系统效率值计算公式如下:油井流入动态曲线:依据前期合理流压、合理沉没度试验研究成果,当井底流压低于饱和压力后,由于井底附近油层中渗流条件发生了变化,当井底流压降低到一定程度后,随着井底流压的继续降低,产量不但不会增加,还会出现减小的趋势。

在 IPR 曲线上表现为曲线向压力轴偏转,如图所示:根据对应的合理沉没度范围,确定合理流压范围在2.7~3.1MPa 之间。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分析及提高对策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分析及提高对策

分油 井的产 液量 比较 低 ;三是 部分 抽油 机配 套 电机的 效率 低 ,大马 拉 小车 ;四是 部分 油井 的套 压 比回压 大造 成有 效扬 程较 低 ,通过 采取 相 应措施 提高 抽油 机井 生产 系统 的 设计水 平及 油井 管理 水平 ,从 而提 高
机采 系统 效 率。
定 装机 功率 3 0 k W ;更换 稀 土永磁 同步 电动 机 3井次 ,高起 动 转矩 高
二 、 机 采 系 统 效 率 统 计
对桩 西采油 厂桩二 区采油 一队 的 3 5口抽油机 井进行 了 系统效 率测
试 ,采集 了各油 井正 常生 产 时的 日耗 电量 、生产 基础 数据 以及 其他 与
系统 效 率有 关 的基 础 资料 。测 试结 果 表明 ,油 井平 均 动液 面 l 2 4 5 m,

定 程 度 上提 高 了 油 田开 发 经 济 效 益 。 关 键 词 :抽 油机 井 系统 效 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影响因素
措 施

基 本 概 况
效率由 2 7 . 6 8 %提 高 到 3 1 . 8 8 % ,平 均 日耗 电由 1 3 6 k W・ h降 低 到 1 2 4
k W・ h , 日节 电 1 2 k W? h 。
2 . 合理 匹配 电机 ,降低 电机额 定功率

般 来讲 ,电机 的有 功 功率 越低 ,系 统效 率就 越高 。桩 西 采 油一
队 抽 油机井 电机 平均 负载 率 2 5 . 6 %,平均功 率 因数 0 . 4 6 ,针对 负载 率
低于 2 0 %、功率 因数 低于 O . 3的机 采井 优化 匹 配 电机 4井 次 ,降低 额

浅谈游梁式抽油机井间抽的几点认识

浅谈游梁式抽油机井间抽的几点认识

浅谈游梁式抽油机井间抽的几点认识作者:张畅宋秀艳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9年第09期[摘要]我们厂里的抽油机井每年都有接近100口左右的油井进行了间抽制度,本文通过我工作多年对油井间抽井制度的经验以及实践工作中的总结,对游梁式抽油机井的间抽制度参数的确定、效果、变化规律进行了具体分析总结,对抽油机井的间抽井的管理制度也是很有利有益的。

[关键词]间抽;油井;周期;制度;抽油机井中图分类号:TE3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9-0218-011、抽油机井间抽制度的基本依据抽油机井的产能与油层的供液能力以及油井的生产制度是息息相关的,此类油井在生产过程中,油井的供油半径里,形成压降,在油井关井之后,其地层压力及液面逐步的进行了恢复。

根据这一原理,对于低效产能的油井进行了一定时间的关井,使其具有一个压力,液面恢复的过程中,使抽油泵达到一定的沉没度以后,再进行开井正常生产,这样即可减少了抽油机的运转时间,又可以提高抽油机抽油泵的泵效,并且减少了电力设备的极大损耗,从而保证了正常生产的运行。

抽油机井间抽制度是利用井筒的储存效应,到了油井开井时刻,动液面就会开始上升,泵的沉没度就会增大,动液面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时,泵的充满系数最好,泵效最高,地层供液能力和井筒储存与泵的排量达到平衡,从而避免了泵筒干抽干磨的现象出现,提高了抽油机的使用利用率。

2、抽油机井间抽制度的选井原则(1)、油井的油层渗透率比较低、并与周围水井连通状况比较差的井,地层能量也得不到有效补充,并且处于长期供液不足的低产低压油井。

(2)、抽油机井井口为偏心井口的,可以便于录取各项资料。

(3)、抽油机井的产液量小于10吨,以及沉没度小于150米,且泵效小于30%的抽油机井。

(4)、抽油机井在一定的有限的条件下,根本达不到采、供平衡的气影响比较严重的油井。

3、抽油机井的间抽周期的制定(1)、自动监测法在抽油机井井口安装自动监测仪,自动测试液面,连续监测。

低产抽油机井间抽配套技术

低产抽油机井间抽配套技术
证不 到位 。
图1 电控 气 爆 发 声 装 置 框 图
( 2 )回波采 集及油 井控 制 。 回波采 集模 块 由微 音 器 、专 用 高 性 能 A / D转 换 器 、大 容 量 存 储 器 、 C P U 及外围辅恸 电路 【 J 戈,如图2 J 所示 。
为进 一步 完善 间歇 采油 配套 技术 ,实 现规模 节 电的 目标 ,大 庆油 田采 油 八 厂 于 2 0 1 1 年 开 展 了低 产抽 油 机井 问抽配 套技 术研究 。
第3 2 卷第 6 期 ( 2 0 1 3 . 0 6 )( 试验 研 究)
低产抽 油机井 问抽配套技术
刘贵海 大庆 油田 采 油 八厂
摘 要 :为进 一 步 完善 间歇 采 油 配套技 术 , 实现 规模 节 电的 目标 ,大庆 油 田采 油八 厂 于 2 0 1 1
年 开展 了低 产抽 油机 井间抽 配 套技 术研 究 。以油 井 流入 流 出动 态理 论 、有杆 泵 系统 消耗 功 率计 算 方 法为 基础 ,建 立泵 径 、冲 程 、冲 次 、 时间 四参数 与 能耗 关 系模 型 。 以合理 流 压上 下限 为边
关键 词 :抽 油机 ;问抽 ;配套 ;监测技 术 ;工作参 数 ;优化
d o i : l O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 6 8 9 6 . 2 0 1 3 . 6 . 0 2 1
目前 大庆 油 田采 油八 厂产 液 量 低 于 3 t 的 油 井 共有 1 3 6 4口 ,其 中部 分 井 采 取 了 问抽 采 油 方 式 。 但 间歇采 油还 存在 以下 两方 面问题 :一 是液 面不 能 连续 监 测 ,T 作制 度待 进一 步优 化 ;二 是 现场人 工 启停 机 ,受外 界条 件影 响 , 作 量大 ,问抽 制度 保

浅析抽油机井工作制度的合理优化

浅析抽油机井工作制度的合理优化

浅析抽油机井工作制度的合理优化作者:孙洪弟崔卫国彭浦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26期[摘要]抽油机井管理是从地面管井筒,再到地下,从油井管理到油层管理,从单井管理到井组管理。

其中包括地面流程设备、井筒、油层和注采管理四个方面。

其基本内容首先就是根据油井和设备的情况,通过系统试井、油井的动态变化,调整优化油井的工作制度,使油井处于合理生产压差工作,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抽油机井合理的工作制度、生产参数是采油队精细管理所追求的终极目标,通过试井资料和Vogel方程来求得IPR曲线,从而确定合理的油井产量,并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出泵深、泵径、冲程、冲次,通过优化工参,使抽油井保持合理生产能力、延长检泵周期的目的。

[关键词]抽油机井;工作制度;合理;管理中图分类号:S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6-0035-011.现场调查工况概况渤南油田位于胜利油田西北部,黄河三角洲东营市辖区,是胜利油田乃至全国最大的整装低渗透油田,石油地质储量15564万吨,标定采收率20.9%。

经过40年的开发,低渗透油田的缺点日渐突显,油层压力不断下降,注不进采不出的开发矛盾日益突出,开发效益不断下降。

在油井供液不足、液面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提高工况管理水平,对抽油机井进行更加精细化管理成为重中之重。

为此我们确定了抽油机井工作制度的课题研究,首先对开发矛盾最为突出的渤南油田四区、五区进行了工况调查。

统计井数共有57口,采油303队供液不足油井8口,占该队总开井数的36%,气体影响2口,占该队开井数的9%,泵漏油井3口,占全队开井数的14%,杆断1口,占全队开井数的5%;采油306队供液不足油井13口,占该队总开井数的37%,气体影响3口,占该队开井数的9%,泵漏油井6口,占该队开井数的17%,油管漏1口,占全队开井数的3%。

也就是说,工况需进行调整的油井开井数共有37口,占两队总开井数的64.9%。

抽油机井合理沉没度确定方法

抽油机井合理沉没度确定方法

抽油机井合理沉没度确定方法摘要:目前,提高机械采油系统的运行效率,已成为油田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造成系统效率偏低的原因很多,其中沉没度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抽油机井的泵效和系统效率。

油井的沉没度过低,泵在供液不足的状况下抽汲时,可产生液击现象,杆、管断脱的可能性增大。

如果油井长期在低沉没度状态下连续工作,原油脱气,粘度增大,容易造成结蜡,加剧杆柱的变形,还会产生偏磨,严重损坏油管。

如果沉没度过高,油井的流压就增大,当超过了合理界限时,会抑制地层出液能力,当沉没度超过合理的沉没度后,产量不再增加,系统效率下降。

因此,确定抽油机井合理的沉没度是保证抽油机井泵效和系统效率处于较高水平运行的关键。

关键词:系统效率;经济效益;沉没度;优化方案1 理论基础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沉没度与产量和泵效的关系。

如果油井的抽汲参数不改变,只改变泵深。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随着泵深增大,沉没度也会增大,使得气体影响减小,从而使泵效提高,同时产量也提高。

但是,这种趋势不是一成不变的。

对于有些井来说,由于泵的漏失较严重,随着泵的下入加深,泵内外压差增大,使泵的漏失量加大。

同时,由于杆柱的长度增加,冲程损失也加大。

这两种情况都会使泵效降低。

当两者的影响大于气体影响减小量的时候,随着泵深的加大不但不会增加产量,反而会降低产量。

在油井生产过程中,气体存在对泵效影响很大,为减少气影响,需要增加沉没度。

有效手段之一是增加泵挂深度。

一方面增达泵深,可以减少自由气的影响,提高产量。

另一方面增加下泵深度还消耗了多余的抽油杆和油管,提高了抽油机悬点载荷和电动机的容量,还增加了抽油杆的断脱事故和井下维修成本,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投入产出来确定最佳沉没度。

通过关系曲线可以看出,随着沉没度的上升,系统效率先上升后下降,百米吨液耗电先下降后上升。

沉没度在0~100m期间,系统效率偏低并上升,百米吨液耗电较高并下降;100~400m区间,系统效率达到最高值并稳定,百米吨液耗电为最低值且稳定变化;大于400m后,系统效率开始下降,下降速度快,百米吨液耗电开始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油机井间抽制度合理性分析
【摘要】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对于已经降低工作参数但泵效依然比较低的低效井,往往采用间抽方式生产。

由于各间抽井的井下自然状况、供夜能力、下泵深度、泵效及与各间抽井相互连通的注水井吸水能力的不同,所以导致各间抽井的动液面、沉没度恢复与下降的情况有所不同。

部分低效、低产井在供排关系上已不具备全天运行的生产能力。

因此对低效井进行统一固定的间抽制度,这样不利于挖潜和节能。

本文通过分析动液面、沉没度的变化,阐述了间抽制度的合理性,间抽节能效果,为节能降耗提供了新的思路,以达到挖潜节能的目的。

【关键词】抽油机井间抽;动液面;沉没度;节能降耗
随着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时间的延长,产量递减含水上升、薄差油层相继投入开发,导致低产、低效井数不断增加。

这部分井受注采关系不完善影响,且地面参数无调整余地,如何改善低产低效井工况,提高出油效率,减少无效能耗。

因此,低效井往往采用间抽方式或二次减速(加二次传动装置来实现)生产。

同时为了更加方便生产管理,在生产现场中,绝大部分的低效井普遍采用了规定的间抽制度。

统一固定的间抽制度(较为普遍的是采用每天启抽8小时停机16小时)不能保证每口井都能在有足够供液能力的情况下运行,抽油机井长期处于供液不足的情况下运行,既浪费了能源同时也损耗了设备。

因此,对于不同的低效井应当结合抽油机井实际生产情况,根据具体情况连续测动液面及示功图,找出其动液面变
化的过程,与实际测得的示功图相结合来确定间抽井的合理工作制度,确保抽油泵在有足够供液能力的情况下运行。

所以要寻找一种合理的间抽制度对于油田生产管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因此,xxxx 年我队开展了水驱抽油机井间抽试验,加大了间抽措施的优化和实施力度,实现了理论优化与设备优化相结合。

1、间抽井合理工作制度的确定
为了寻求间抽井合理工作制度的确定方法,探索间抽井产量的变化情况。

我们开展了间抽井合理工作制度确定方法的现场试验工作,通过试验对间抽井液面的变化规律、产量变化情况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1.1关井后液面恢复规律
由于应用理论方法来确定关井后间抽井的液面恢复规律的过程较为复杂、且可操作性较差,为此我们从方便、实用的角度出发,采用了应用液面测试资料来确定其变化规律的经验法。

首先,我们从间抽实验井中选出3口井进行跟踪分析,在关井初期液面的恢复速度较快,随着关井时间的延长油井液面的恢复速度逐渐减小,相应的沉没度趋于稳定。

也就是说,当沉没度较低时,沉没度恢复速度较快,以后由于受到井液本身压力作用,压差缩小,沉没度恢复速度逐渐变慢。

1.2开井后液面的变化规律
在抽油机井工作参数(泵径、冲程、冲次)一定的条件下,间抽井开井后液面的变化情况主要取决于抽油泵的泵效,由于间抽井
的液面是变化的,所以间抽井开井后的泵效是逐渐降低的。

在开井初期油井液面的下降速度较快。

随着油井工作时间的延长,液面的下降速度在逐渐降低,当液面降到一定程度后则变化不再明显。

也就是说,在动液面高、沉没度高的情况下启抽,由于泵充满程度高、泵效较好,所以相对应的动液面、沉没度的下降速度也较快。

随着沉没度的逐渐降低,而泵效也在不断变差,沉没度下降速度也趋于变缓。

利用上述液面的变化规律,本着尽量减少影响油量、努力提高抽油机工作效率的原则,确定了抽油机井合理间抽制度的确定方法。

1.3停机时间的确定
依据开井后沉没度的下降变化规律,可以确定出当沉没度下降到接近与20米左右的时侯,即为抽油机的停抽时间。

1.4启抽时间的确定
依据关井后液面的恢复规律,关井初期液面的恢复速度较快,此时对应的套压上升速度也较大,依据套压的变化情况来间接的确定启抽的时间,即当套压值恢复到相对稳定时(此时检测井的平均沉没度在280米左右),即为抽油机的启抽时间。

1.5间抽井运行合理沉没度范围的确定
为了更加准确、详细全面地掌握间抽制度的合理性,我们还是以一口井具体为例进行分析。

例如:x82-219是xx油田xx区块的第二批投产加密井,日产液9吨,日产油3吨,全天二十四小时启
抽测得的沉没度为42米,示功图显示为严重供液不足,是典型的低效井。

首先我们从不同的沉没度和与其相对应的示功图来进一步分析确定该井间抽生产制度的合理沉没度范围。

沉没度在300米左右时示功图显示为供液能力充足,泵充满系数高、泵效良好。

因此把这口井沉没度上限合理控制范围确定为300米左右是合理的;当沉没度范围下降到150米左右时,示功图已出现了明显的供液不足,如果再继续运行生产,示功图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供液不足,这样将会导致抽油机井长期处在严重供液不足的情况下运行,因此既浪费了能源同时也增加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三抽设备的无效磨损,因此把沉没度下限合理控制范围确定为150米左右是非常合理的。

所以我们认为把该井间抽沉没度合理范围控制点确定在沉没度恢复和下降曲线的交点附近,即在200米左右比较合理。

因为该点既考虑了泵效的问题,同时也考虑了地层的供液能力的问题,所以该井沉没度范围控制在150米至300米之间,即上限300米,下限150米。

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该井沉没度恢复和下降线
通过上面的沉没度恢复和下降曲线,可以明显的看出该井停机时沉没度从150米恢复到300米大约需要4小时,启抽时沉没度从300米降到150米也大约也需要4小时。

所以该井的间抽制度定为抽4个小时停4个小时。

2、间抽节能效果分析
我队间抽井数为10口。

间抽前平均单井日产液13.4吨,日产油4.8吨;间抽后平均单井日产液13.2吨,日产油4.0吨,产液、产油水平基本稳定。

我队间抽井的累计生产时间为2484天,累计关井时间1165天。

xxxx年部分间抽井,实施前后实测平均日节电量186.25kw.h,xxxx 年平均单井可节电6.80×103kw.h,10口井年累计节电量为6.80
×104kw.h。

节约电能一半左右,为国家和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能源和资金,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3、存在问题
3.1由于间抽需按时启停机,给抽油机井地面生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剧了岗位工人的劳动强度。

3.2频繁的启停抽油机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加剧了机械设备、油井杆管、抽油机皮带、电气设备等的磨损程度。

3.3间抽后平均日产液、日产油量与间抽后比较日产液、日产油量略有下降(含水略有上升),但从节能效果上看非常明显。

4、认识及结论
4.1合理制定间抽制度是改善低产低效井工况,提高出油效率,降低能耗的一种有效方法。

4.2对低沉没度井实施间抽制度后,改善了供排关系,使供液和排液能力更趋于合理,挖掘了低效井生产能力。

延长了抽油泵的使用寿命和油井的检泵周期。

4.3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低沉没度油井越来越多,建议在增加
间抽井试验,摸索出油井间抽的适合条件和合理的间抽周期,为油田后期的开发调整做好技术储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