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井示功图分析及应用
(完整)抽油机井示功图分析

下步措施: 控气
或调整防冲距
(3)、供液不足: 特点: 其卸载线与气体影响的卸载线相比较,陡而直 下步措施: 间开、优化生产参数或注汽
供液不足
(4)、泵漏失对示功图的影响特点: 游动凡尔漏失: 上冲程悬点载荷不能及时上升到最大值,使加载变缓, 上冲程后半冲程悬点载荷提前卸载
工作筒内衬套乱
结论
1、示功图分析影响因素多,需要结合油井实际生产 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2、示功图分析为管杆优化设计和提高抽油机系统效 率提供参考。
3、抽油机示功图分析是油水井分析的依据,有助于 我们有针对性提出日常科学管理措施。
4、示功图分析结合综合评价软件可实现油井智能化 控制。
2 、抽油机采油系统的工作流程
系统工作时, 电动机通过皮带和减速 器带动曲柄作圆周运动, 曲柄通过连杆机 构的游梁, 以支架上的轴承为支点做上下 摆动, 通过驴头把游梁前端的往复摆动转 变为悬点的上下往复运动, 悬点带动抽油 杆柱、抽油泵柱塞做上下往复直线运动, 实现机械采油。
当活塞上行时, 活塞上的游动阀关闭, 泵筒上的固定阀打开, 井筒中的油液进入 泵筒, 同时柱塞之上的一部分液体排入地 面输油管线, 活塞下行时, 游动阀打开, 固 定阀关闭, 活塞之下抽油泵泵筒内的液体 进入油管内, 如此循环工作, 井液就源源不 断地被采出。
kN kN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m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m
整改措施:(1)对地层能量不足的井, 要选择合理地 工作制度, 如调小生产参数, 换小泵, 也可采取间隙 抽油的管理方式。(2)根据油层实际条件, 也可以采 取压裂或酸化油层, 提高油层供液能力的方法。
采油工程典型示功图分析详解课件

01
03
本研究还针对示功图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 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为提高示功图分析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技术支持。
04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示功图的特征差异,本研究揭 示了不同采油工程条件下示功图的变化规律,为优化 采油工程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随着采油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示功图分 析技术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未来研究可以进 一步探索新的示功图分析方法和模型,提高分析 的精度和可靠性。
采油工程典型示功图分析详 解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典型示功图分析 • 示功图分析方法 • 采油工程中示功图的应用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了解采油工程中示功图的应用场景和重要性
02
掌握示功图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
03
提高对采油工程中示功图的认识和理解,为实际应 用提供指导
03
油井工况监测
通过示功图分析,实时监 测油井的工作状况,包括 载荷变化、抽油杆位移等 。
故障诊断
利用示功图数据,判断油 井是否存在故障,如抽油 杆断脱、泵漏失等。
生产优化
根据示功图分析结果,优 化油井的生产参数,提高 采油效率和产量。
示功图在采油工程中的重要性
保障生产安全
通过示功图分析,及时发 现并解决油井故障,避免 生产事故的发生。
提高采收率
通过对示功图数据的分析 ,优化采油工艺和生产参 数,提高原油采收率。
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准确的示功图分析, 减少不必要的维修和生产 调整,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示功图应用效果的建议
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采油工程师对示功图分析的技能和水平,确 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抽油机示功图分析

喷势强、油稀带喷
喷势弱、油稠带喷
5.抽油杆断脱
抽油杆断脱
抽油杆柱的断脱位置可 根据下式来估算:
hC L
bqr g
抽油杆断脱后的悬点载荷实际上是断脱点以上的抽油杆 柱重量,只是由于摩擦力,才使上下载荷线不重合。图形的 位置取决于断脱点的位置。
6.其它情况
出砂井
结蜡井
管式泵活塞脱出工作筒
防冲距过小活塞碰 固定凡尔的示功图
由于泵筒内液柱
受压,压力增高,
活
而使固定阀关闭。
塞
活塞继续下行,
下
泵内压力继续升
行
高,当泵筒内压
力超过油管内液
柱压力时,游动
阀被顶开,液体
从泵筒内经空心
油层
活塞上行进入油
管。
二、地面示功图分析
地面示功图或光杆示功图:悬点载荷与位移关系的示功图。
(一)理论示功图及其分析
1.静载荷作用下的理论示功图
静载理论示功图
ABC为上冲程静载荷变化线。AB为 加载过程,加载过程中,游动凡 尔和固定凡尔处于关闭状态;在B 点加载完毕,变形结束,柱塞与 泵筒开始发生相对位移,固定凡 尔打开而吸入液体。BC为吸入过 程(BC=sP为泵的冲程),游动凡 尔处于关闭状态。
(一)理论示功图及其分析
静载理论示功图
CDA为下冲程静载荷变化线。CD 为卸载过程,游动凡尔和固定凡 尔处于关闭状态;在D点卸载完 毕,变形结束,柱塞与泵筒发生 向下相对位移,游动凡尔被顶开、 排出液体。DA为排出过程,固定 凡尔处于关闭状态。
抽 油 机 井 示 功 图 分 析
陈秀芳
一、常规管式泵工作原理
活 塞 上 行
油层
当活塞上行时, 游动阀受油管内 活塞以上液柱的 压力作用而关闭, 并排出活塞冲程 一段液体。固定 阀由于泵筒内压 力下降,被油套 环行空间液柱压 力顶开,井内液 体进入泵筒内, 充满活塞上行所 让出的空间。
抽油机示功图分析和应用

气、水”的影响。分析示功图时,即要全面了解油井的生产情况、
设备状况和测试仪器的好坏程度,根据多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又要善于从各种因素中找出引起示功图变异的主要因素,这样,
才能够作出正确判断。
抽油机示功图综述
2、示功图概念 示功图概念:示功图是由载荷随位移 的变化关系曲线所构成的封闭曲线图。表 示悬点载荷与位移关系的示功图称为地面 示功图或光杆示功图。在实际工作中是以 实测地面示功图作为分析深井泵工作状况 的主要依据。
该图从功图上看,有砂卡 的迹象。一般受砂影响的 示功图上明显可以见到 “小牙齿”形的不规则齿 状,该功图是不出液时测 的。经检泵作业后发现固 定凡尔上卡死在罩内,进 油部位砂堵。
四、总结
四、总 结
1、由于影响抽油泵正常工作的因素很多,加 之受定向井、低产、低渗、高油气比等原 因的影响,使示功图的瞬时性很强,所以 在解释示功图时,要全面了解油井情况 (井下设备、管理制度、目前产量、动液 面、沉没度、油气比及以往的生产情况 等。),才能对泵的工作状况和生产不正 常的原因做出判断。
S
S活 S光
2.10、供液不足:a. 减载线不能卸载只有活塞碰
P λ 到液面才立即卸载;b. 加载线和减载线平行; c. 泵体内液面越低下行负载线越短,当上下负 载线接近重合时将因冲满系数为0而不出油。
P大
P小
充 满 极 差 充 满 最 差 充 满 更 差 没 有 充 满
S
S活 S光
2.11、排液系统堵塞或回压过高:
a.上下负载线均超过理论值;b. 堵塞越严重超 值越大。 P λ
堵塞较重
P大
P小
抽油井示功图应用实例与调整效果分析

抽油井示功图应用实例与调整效果分析抽油井示功图是用来分析油井的产能及工作状态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示功图获得油井的产能、流体性质以及井底流体动态等信息。
下面将介绍两个抽油井示功图的应用实例,并分析调整效果。
1. 应用实例:分析抽油机工作状态抽油井示功图可以用来分析抽油机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通过示功图可以观察到抽油机的工况参数,如冲程长度、冲次、冲程时间等,并可以计算出抽油机的功率及效率。
如果示功图显示抽油机的功率波动较大或者效率较低,可以根据示功图的特征来判断问题出在哪里,如抽油泵的磨损、阀门失效、载荷过重等。
根据示功图反馈的信息,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如更换磨损部件、修复阀门、减少载荷等,从而提高抽油机的工作效率,降低能耗。
2. 应用实例:评估油井产能抽油井示功图可以用来评估油井的实际产能。
通过示功图可以观察到油井的采油动态,如油井的油水比、油井的产量等。
根据示功图反馈的信息,可以计算出油井的产能,并与设计产能进行对比。
如果示功图显示油井的产能较低或者油井的油水比较高,可以根据示功图的特征来判断问题出在哪里,如油井的堵塞、沉积物堆积、水气井干扰等。
根据示功图反馈的信息,可以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如清理井筒、防止沉积物堆积、减少水气井干扰等,从而提高油井的产能。
调整效果分析:通过抽油井示功图的分析和调整,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工作效率:根据示功图的反馈信息,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从而提高抽油机的工作效率,减少能耗。
2. 提高产能:通过示功图的分析和调整,可以优化油井的工作状态,降低油井的油水比,提高油井的产能。
3. 减少停产时间:示功图的分析可以帮助及时发现油井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从而减少油井的停产时间,提高油井的连续生产能力。
4. 降低维护成本:通过示功图的分析和调整,可以及时发现抽油机和油井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从而避免设备的进一步损坏,降低维护成本。
抽油井示功图在抽油机工作状态分析和油井产能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且通过示功图的分析和调整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
抽油机井示功图分析与及应用

抽油杆柱和油管柱变形过程
杆截面积,m2;ft:油管管壁断面积,m2;fp:泵柱
塞截面积,m2;hd:动液面,m;S:光杆冲程,m; γo:原油重度,N/m3。
油气工艺研究院
功图法油井计量技术培训材料
二、抽油机井示功图分析
0.3 0.25
Dp:32mm ρo:850kg/m3 dr:22mm dt:73mm hd:1000m
p s
油气工艺研究院
功图法油井计量技术培训材料
二、抽油机井示功图分析
㈠ 静载荷作用下的理论示功图
CDA ABC为下冲程静载荷变化线。 为上冲程静载荷变化线。CD AB为卸 为加载过 载过程,游动凡尔和固定凡尔处于关 程,加载过程中,游动凡尔和固定凡尔 闭状态;在 D点卸载完毕,变形结束, 处于关闭状态;在 B点加载完毕,变形结 柱塞与泵筒发生向下相对位移,游动 束,柱塞与泵筒开始发生相对位移,固
压差作用下,克服重力而被打开,原油进泵而井口 排油。抽油杆伸长加载;油管卸载而缩短。
泵内进液的条件:
泵内压力(吸入压力)低于沉没压力。
油气工艺研究院
功图法油井计量技术培训材料
一、抽油泵的工作原理
⒉ 下冲程
抽油杆柱带动活塞向下运动。固定阀关闭,游 动阀打开,当泵内压力升高到大于活塞以上液柱压 力和游动阀重力时,游动阀被顶开,泵内液体排向 油管。抽油杆由于卸载而缩短,油管加载而伸长。
每日排量:
Qt 1440f p SN k p SN
柱塞在泵内 让出容积
原油 进泵 泵内排出 原油
油气工艺研究院
泵的工作过程
功图法油井计量技术培训材料
二、抽油机井示功图分析
在有杆泵采油过程中,用动力仪测试的地面示功图,定性地分析深井 泵的工作情况,是了解井下抽油泵工作状况的重要手段。 由于抽油井井下情况复杂,在生产过程中,深井泵将受到制造质量、 安装质量,以及砂、蜡、水、气、供液和腐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 实测示功图的形状很不规则。为了正确分析和解释示功图,常需要以理论 示功图及典型示功图为基础,进而分析和解释实测示功图。
抽油机井示功图诊断及分析

生气锁井应尽可能加深泵挂,增 大泵淹没度,大泵径长冲程机抽, 尤其是防冲距要调到最小,尽可 能减小余隙体积;下高效气锚和 防气泵,合理放套气,控制套压 生产,使之保持在较低值。
抽油机井示功图诊断及分析
第13页
功图与工况
气锁现象:属于气体影响特
殊现象,因为气体大量进入泵 筒,上冲程时气体膨胀,全部 占满柱塞让出容积,固定凡尔 打不开。下冲程时,气体压缩, 但压力仍低于游动凡尔上部压 力,游动凡尔也打不开,柱塞 运动只是对气体压缩和膨胀, 泵不排油,这种现象称为“气 锁”。处理?
上图能够看出13-283热洗前工图显著肥大第22页
功图与工况 10.抽油杆断脱
此图为抽油杆断或脱时示 功图.
若断脱发生在柱塞附近, 或是柱塞脱扣、阀球球 罩断落,图形位于杆重 载荷线位置(杆断位置 越高图形越靠下)
若断脱发生在光杆附近, 图形靠近于水平坐标线。
及时修井作业
抽油机井示功图诊断及分析
2月初我区13-375量油不出,经过工图判断杆上部断脱
第4页
功图与工况
2 弹性抽油杆静载时示功图
实际上金属是有弹性会‘形变”,因而增载过程 ab和卸载过程cd都不是直上直下,而是受力后伸长, 卸载后缩短。这一变形过程是因为抽油杆伸长和油 管缩短、抽油杆缩短和油管伸长所造成。下列图是 弹性抽油杆受静载时基本示功图。
抽油机井示功图诊断及分析
第5页
冲程损失
实际生产中抽油杆是要承受静载和
动载。因为抽油杆有惯性动载荷,柱塞 在泵筒内运动时有摩擦力,液体举升过 程中与管壁和杆柱有摩阻,抽油杆接箍 与油管内壁有摩擦,所以上冲程时a、b 点偏高,下冲程时c、d点偏低,P1和P2 是动载荷影响值。以下列图所表示。
浅析抽油机示功图的原理分析及应用

浅析抽油机示功图的原理分析及应用发表时间:2020-08-11T13:49:44.36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作者:李义峰史向明张东寅吴江王新泽[导读] 摘要:抽油机的示功图能够有效的反应抽油机深井泵、抽油杆、抽油管的工作状况,及杆、管、泵之间的相互配合是否合理。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八采油厂第四油矿技术队摘要:抽油机的示功图能够有效的反应抽油机深井泵、抽油杆、抽油管的工作状况,及杆、管、泵之间的相互配合是否合理。
抽油机井示功图是用来对抽油机井井下深井泵故障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抽油机井示功图时检验抽油机井的工作状态,对抽油机井的生产动态进行分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学习掌握抽油机井示功图的原理、分析能够准确的判断出抽油机井深井泵的工况,及时处理抽油机井出现的问题,达到降本增耗的效果。
关键词:抽油机井;示功图;分析;原理 1、抽油机示功图的作用1.1检验杆、管、泵的工作状况。
1.2检验机采井的工作参数是否合理。
1.3间接计算出机采井的产液量。
2、抽油机井理论示功图测绘制原理 2.1理论示功图绘制的条件2.1.1油井供液能力充足,泵能够完全充满。
2.1.2油井没有连抽带喷现象2.1.3深井泵质量合格,工作正常。
2.1.4不考虑活塞在上、下冲程中,抽油杆柱所受到的摩擦力、惯性力、震动载荷与冲击载荷等的影响,假设力在抽油杆柱中的传递是瞬间的,凡尔的起落也是瞬间的。
2.1.5抽油设备在工作中,不受砂、蜡、水、气等因素的影响,认为进入泵内的液体不可压缩 2.2理论示功图的绘制:机采井深井泵由泵桶、活塞、游动阀尔、固定阀尔等组成。
当抽油机上行运动时:抽油机的驴头带动光杆、抽油杆、向上运动,此时由于游动阀尔闭合。
驴头悬点要承受活塞截面以上液体及抽油杆柱的的重量抽油杆发生弹性伸长(图1中的A-B段的形成);当驴头悬点的力量克服油管内液体重力、光杆、抽油杆柱的重力时,活塞开始向上移动泵桶内形成负压,固定阀尔在泵桶内外压差的作用下打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的产液量为零。
实例:该井不出油,地面功图判断是抽油杆上部断。泵挂深度1489m, Ф 38mm,冲程2.4m,冲数6次/min,动液面716m.
第二部分 理论示功图的特征分析
2. 国内目前所用的理论示功图
(图2)
该理论经示功图是在理想条件 下绘制出来的:假定①油管无漏失、 泵工作正常。②油层供液能力充足, 泵能够完全充满。
图2 弹性抽油杆静载时的示功图
③光杆只承受抽油杆柱与活塞上液柱重量的静载荷,不考虑惯性力。 ④不考虑砂、蜡、稠油的影响。⑤不考虑油井连喷带抽。⑥认为进 入泵内的流体是不可压缩的,凡尔是瞬时开闭的。在这种条件下绘
部件的工作效率都是100%所测得的示功图。
第二部分 理论示功图的特征分析
分析:图中 a 点是上冲程的始点。 由于刚体没有弹性形变,则 ab 为即刻 增载,泵柱塞的游动凡尔关闭,全部 载荷由光杆承受。 bc 是上冲程过程,
泵的游动凡尔关闭,固定凡尔打开是
进油过程。 cd 即刻卸载,抽油杆下行时所画出da线是载荷不变的下冲程位移过 程。 该理论示功图的特征:ab平行于cd ,bc平行于da,一般抽油机井在 井深浅、小泵径、粗抽油杆及小冲数抽油条件下生产时,有可能出 现类似的水平、长方形实测示功图。
第一部分: 概 述 2、示功图概念:示功图是 由载荷随位移的变化关系曲线 所构成的封闭曲线图。表示悬
点载荷与位移关系的示功图称
为地面示功图或光杆示功图。 在实际工作中是以实测地面示
功图作为分析深井泵工作状况
的主要依据。
第二部分 理论示功图的特征分析 为了能正确分析和解释示功图,常要绘制出理论示 功图进行对比分析,而且实测示功图的解释都是以理论 示功图为基础,因此,对理论示功图特征分析就显得尤 为重要。 1.没有弹性变形的理论示功(图1) 假定:抽油杆是刚体,动力从地面传到柱塞上没有 时间滞后,既没有伸缩和振动,也无摩擦,假定每一个
作,而且能随时监控采油动态,使之在最佳工作方式下
生产。结合采油二厂有杆泵采油过程中示功图分析解释 差错率高的问题,我们今天来讲讲如何正确解释分析示
功图,了解井下抽油泵工作状况。
第一部分: 概 述 1、在有杆泵采油过程中,用动力仪绘出示功图,定性地 分析深井泵的工作情况,是了解井下抽油泵工作状况的重要 手段。由于抽油井的生产状况很复杂,深井泵在井下工作的 影响因素很多,不但受到“机、杆、泵”抽油设备的影响, 而且直接受到变化着的“砂、蜡、气、水”的影响。尤其在 定向井中,这种情况就更为突出。导致油井生产过程中所测 的示功图形状复杂,解释差错率高,给及时分析井下抽油泵 工作状况、掌握油井生产动态和组织下步生产带来了很多困 难。因此,分析示功图时,即要全面了解油井的生产情况、 设备状况和测试仪器的好坏程度,根据多方面的资料进行综 合分析,同时,又要善于从各种因素中找出引起示功图变异 的主要因素,这样,才能够作出正确判断。
第四部分 实测地面示功图图例分析
②游动凡尔漏失的示功图
图13为实测游动凡尔漏失 的示功图。
图13 游动凡尔漏失时的示功图
排出部分漏失包括:排出阀球与阀座配合不严;活塞与泵的衬 套配合不当;或长期磨损使间隙变大;阀尔罩内积有脏物、砂、 蜡,使阀球起落失灵等原因造成的漏失。这类功图的特点是: 卸载线与增载线陡,图形的左下角变尖,右上角变圆。当漏失 特别严重时,增载线、卸载线和最大载荷线便构成了一条向下 方弯曲的圆滑弧线。
没度低时,下行符合CDEA曲线;若气多、低沉没度时,下行是CEA虚线曲 线,其曲线的波形的平均线是平行的。
第二部分 理论示功图的特征分析 7.分析抽油机的平衡效果 尽管理论公式可进行抽油机的各 种平衡计算,但因受井斜、抽汲液体 粘度、泵径大小及间隙、井口压力及 砂蜡等的影响,是难以达到较理想平 衡的。不平衡性越大,上下行程的负 荷差越大,致使抽油机变速轮齿受到 很大的冲击载荷,从而加速磨损。
第三部分 斜井示功图与直井示功图的区别 对定向井而言,其杆柱的受力情况及示功图与直井有所 不同:定向井有杆泵抽油系统与直井的主要差别有两点:一 是井身是空间三维曲线,从而系统的振动是三个振动系统的 空间三维振动,垂直于井深轴线的横向振动对轴向振动有一 定的影响;二是抽油杆与油管之间、油管与套管之间存在接 触力和相应的磨擦力,对系统的轴向振动也有一定的影响。 1.在定向井抽汲过程中,沿抽油杆作用的表面力包括液 柱、抽油杆柱的重力、油流阻力和振动而引起的惯性载荷, 抽油杆与油管的正压力和滑动摩擦力。 2.由于磨擦负荷和惯性负荷均比直井稍大,所以上行负 荷较大、下行负荷较小,示功图较直井宽。
第二部分 理论示功图的特征分析
9.冲程损失影响排出系数的示功图 右图说明实测示功图在载荷发生变 化时载荷变为动载荷加上附加载荷。
图10 冲程损失影响排出系数的 示功图
计算充满系数和排出系数时和数值会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变化,这是因为子项 ad″<ad′<ad,冲程损失会影响排出系数,图10中可知泵效低,这种情 况泵的充满系数可能相同,但排出系数是随着冲程损失的变大而减小, 只有排出系数高才能表明抽油机井高产、高泵效。
①固定凡尔漏失时的示功图
图12 功图
固定凡尔漏失的示
该井出油不好,固定凡尔漏。 固定凡尔漏失包括:固定凡尔与凡 尔座配合不严、凡尔球被砂子刺坏或凡罩内积有砂、蜡等脏物,使
凡尔球的起落失灵等原因造成的漏失。这类功图的特点是:增载线
比卸载线陡,图形的左下角变圆,右上角变尖,而且漏失越严重, 图形的左下角变得愈圆,右上角变得愈尖。
第四部分 实测地面示功图图例分析
通过对全厂所测近1000余份定向井有效功图进行收集、整理、归 类,并结全油井的生产资料、动液面、泵深、单井日产液量、泵效、 含水等资料,对上述资料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筛选出部分具有代表 性的功图,对井下抽油泵的工况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准确地发现抽
油泵在抽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指导生产。现将陇东油田的几种常
制出的示功图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第二部分 理论示功图的特征分析 3.动、静载荷+弹性形 变示功图(图3) 如图 3 所示, 实际 生产中抽油杆是要承受静 载荷和动载荷的。
图3
动、静载荷+弹性形变示功图
由于抽油杆有惯性力载荷,柱塞在泵筒内运动时有摩擦 力,液柱举升过程中与管壁和杆柱有摩阻,抽油杆接箍 与油管内壁有摩擦,所以上冲程时 a、b点偏高, cd点偏 低。
见实测示功图进行介绍。 1.泵工作正常时的实测示功图
图 11 是抽油泵工作正常,同时受其它 因素影响较小时所测的示功图,这类 功图的共同特点是理论示功图差异不 大,均为一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图11 泵工作正常时的示功图
第四部分 实测地面示功图图例分析
2.泵漏失的实测示功图 泵漏失是油井常见的故障之一。泵 漏失包括固定凡尔漏失、游动凡尔漏失 和双凡尔漏失三种情况。
第二部分 理论示功图的特征分析 由于弹性振动传递快,而杆柱与油管和液体摩擦等因 素造成滞后,影响曲线的形状而产生扭结。通常见到的是 有弹性振动的示功图,只要上、下曲线的平均线平行,泵 即正常。有时测得歪曲的示功图形,只要符合上述特点, 则可用冲次太快引起振动予以解释。如图5所示。
图4 抽油杆发生二级振动时的地面示功图
第二部分 理论示功图的特征分析
6. 计算充满系数的地面示功 图(图7) 图7中柱塞的有效行程可以 在图中冲程曲线段上量出,而泵的 充满部分可以在下冲程曲线中量得。 确定泵的充满系数即 AE/BC(小于 1 ),泵的排出系数即 AE/AC= 充满 部分/光杆冲程。
图7
计算充满系数的地面示功图
此类图形抽油井中最常见,泵况正常,抽油参数基本合适,若气小、沉
抽油机井示功图分析及应用
第一采油厂采油作业二区 二零一四年十月
解 讲 内容
第一部
第二部分 第四部分
抽油井示功图综述
理论示功图的特征分析 实测地面示功图图例分析
第三部分 斜井示功图与直井示功图的区别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抽油井计算机诊断技术的应用
需要注意的几点
第一部分:抽油井示功图综述 今天,我们主要从理论示功图的特征分析入手,简单 介绍示功图的多功能性,即对实测示功图作必要的处理 后,可进行一系列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诸如分析平衡 效果、判知振动影响等。油井示功图它不仅能在不停产 的情况下取得大量有用的数据,减化了井下直接测试工
图5 动、静载荷+弹性形变+振动的示功图
第二部分 理论示功图的特征分析 5. 泵的充满系数和排 出系数的概念 从图6的对比中可以看 出,实际产量与冲程损失 是直接有关的。
图6
泵的充满系数和排出系数的概念
因此,要实现抽油井的长寿稳产,就应不断综合分析实测 示功图,尽可能地减少冲程损失、减少气体影响和油管漏失, 提高深井泵的质量和抽油参数优化组合,减少杆柱摩擦阻力, 保证合理沉没度,调小防冲距,延长检泵周期。
第四部分 实测地面示功图图例分析
③双凡尔漏失 如图14,该井泵挂1813m,冲 程 3m,冲次 8 次 /min,含水 54% , 日产液 16.5t, 动液面 516m,由于 上下阀均漏失,泵效只有24%。这
类功图的主要特点是:四角消失,
中间粗;两头尖,形如梭状。
第四部分 实测地面示功图图例分析
Le
图8
较理想平衡示功图
当抽油机平衡较好时,距零线为Le(图8)的平行线, 会将功图分为近似相等的两部分。Le之纵座标即为较理想 的平衡重。
第二部分 理论示功图的特征分析
B B′ 8.玻-钢杆系统正常示功图 。 如图9所示,AB:上行程初期,因液载 A C 。 作用,杆柱伸长油管缩短,当杆柱张力不足 D D′ 以克服液柱、杆柱等载荷作用,游动凡尔关 图9 玻杆的理论示功图 闭,固定凡尔开启; BB′:当杆柱固有频率与冲次接近时,弹性共振使杆柱弹性放大柱塞运行快 于光杆的运动速度,液柱惯性载荷滞后,载荷上升 (B′点);B′C:上程后 期,由于液柱惯性向上,下降(C点);CD:通过上死点转入下行程,液柱 负荷转移到油管上,杆柱缩短,油杆伸长。固定凡尔关闭、游动凡尔打开 进入吸液过程; DD′:同样由于弹性放大,柱塞运动快于光杆硬度,液体 惯性滞后,载荷下降;B′A:在上行程末期,由于光杆速度减慢,液体载 荷逐渐作用在液柱上,光杆载荷又逐渐上升,驴头达到下死点,转入上冲 程。这样一个周期内,载荷曲线中间宽,两头窄。并且下冲程内只有一个 峰值。与纯钢杆正常功图有很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