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翻译视域下的翻译主体间性解读

合集下载

试论和谐翻译

试论和谐翻译

2010年7月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第17卷第4期Ju.l 2010Jou rnal of T i an ji n Fore i gn Stud i es Un i versit y V o.l 17No .4收稿日期:2010-03-15基金项目: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项目(MT IJ Z W200903)作者简介:冯全功(1984-),男,博士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教学试论和谐翻译冯全功(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071)摘 要:和谐属于关系范畴,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

和谐思维是一种特殊的辩证思维,面对矛盾时强调和谐与统一。

对话理论和间性理论进一步丰富了和谐思维的内涵。

翻译涉及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包括不同的文本、主体和文化等。

和谐翻译主要指翻译主体通过和谐思维达致文本之间、主体之间与文化之间的和谐。

译者是最活跃的翻译主体,在整个翻译活动中起核心作用,所以要主动培养自己的和谐思维,发扬中华民族的和谐精神,在具体行动中实践和谐翻译的理念。

关键词:和谐翻译;和谐思维;对话;间性;Abstr act :H ar m ony ,i n essence a relational categor y ,is t h e opti m al state f or things to exist and t h e essen 2tial character of traditi o na l Chinese cult u re .H ar monious t h i n ki n g which is dia l e ctic e mphasiz es har m ony and un ification when f acing contrad i c ti o n ,and is f urt h er enriched by dialogi c al theory and inter ness t h eo 2ry .Translation i n vol v es a co mplex web of re lationsh i p ,inc l u d i n g d iff erent texts ,subjects and cu ltures .H ar 2mony-oriented translati o n ma i n ly a i m s at achieving har m ony be t w een texts ,subjects and c u ltures t h rough t h e har monious th i n k i n g of translation sub j e cts .A s the most acti v e translation sub jec,t t h e translator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ranslati o n .There f ore ,the translator should cu lti v ate har m on i o us t h i n k 2i n g to carry f or w ard the har mony traditi o n ofCh i n ese people and pu t t h e har m ony-oriented translation in 2to practi c e .K ey w ord s :har m ony-oriented transl a ti o n ;har m on ious thinking ;dia l o gue ;i n ter ness中图分类号:H 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65x(2010)04-0038-06一、引言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它几乎涵盖一切,贯穿一切。

语义外部论视域下的翻译主体间性研究

语义外部论视域下的翻译主体间性研究
的顺畅进行 。
[ 关键词 】语 义外部论 ; 主体间性 ; 翻译 [ 中图分 类号 ]H 3 1 9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5 8 2 3 ( 2 0 1 7 ) 0 8 - 0 1 4 7 - 0 2 [ 收稿 日期 ]2 0 1 7— 0 3— 2 4
钟 慧
( 广 东科 学 技术 职业 学 院 外 国语 学 院 ,广 东 珠海 5 1 9 0 9 0 )

[ 摘
要]通过解读哲 学家 T y l e r B u r g e的语 义外在论 , 本文研究审视翻译 中的主体 间性关 系, 阐释 了由于语 义个体化 的
社会性翻译过程 中译 者与原文作者、 译者与翻译批评者 、 译者与译文读者主体之 间应 当互动 沟通和 交流 , 从 而确保翻译
个体心理学 以及对个人话语语 义的研究并不可以完 全 独立 于个 体 间互动 的种 种假定 。 4
T y l e r B u r g e 的语 言 ( 心智 ) 哲 学观 , 即语义外 部 都将主体间性研究理解成作者 、 译者和读者之间的一 论 , 是 对 意 义 和 指称 的哲 学 观 点 , 认 为人 类 的信 念 和 种话 语 交往 关 系。然 而 , 应 当 怎样 来 理解 和 看 待这 种 话 语 的 内容 主要 依赖 于外 界 的事 物 和事件 , 并 一 定程 话语 交 往活 动 ? 这 种交 往 活 动在 译 者 进 行 译 作 创 作 度上依 赖 于社会 。并 且认 为社会 惯 用法 ( 而 不仅 仅 是 过程 中担 当了怎 样 的 角 色 ?本 文 将 通 过 哲 学 家 T y l e r 外 界 的事物 ) 也应 当被 看作 是确定 指 称 和概 念 意义 的

主体间性视阈下之译者契约模式分析

主体间性视阈下之译者契约模式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2014年博士启动基金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孙瑜,女,山东济南人,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德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主体间性视阈下之译者契约模式分析○孙瑜(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上海200093)[摘要]本文阐释“译者契约”的概念,结合跨文本性理论,分析出译者契约的副文本、元文本和译本认定三种契约形式以及阐释、论证和表达三种主要功能,阐述译者契约所体现的译者、读者交际的主体间性意义,得出对翻译研究和翻译批评的启示。

[关键词]译者契约;跨文本性;契约性;主体间性[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5)10-0038-03契约一般意义上是以自由同意为基础的,是两人或多人相互间在法律上具有约束力的协议,通常是“双方订立并互相遵守的文书。

”[1]1489,具体可以说是“双方或多方共同订立的条款、文书,也特指由双方依法订立,有关买卖、抵押、借贷、租赁、委托、承揽等事项的文书。

”[2]1070这些定义大都视契约为具有约束作用的具体文书形式。

除去这层理解,“契约”一词也随着国内对国外人文领域研究中“contract ”、“pact ”等概念的引入,超越了文书的形式,获取了抽象的引申含义,成为一种精神层面的协议形式。

在文学领域,法国自传研究专家菲利普·勒热讷(Philippe Lejeune )在研究自传体裁的界定时,认为自传作者的叙述手法可能会千差万别,然而却一致努力在文本里与预期读者达成一种契约关系,写作与阅读最后达成默契,即“自传契约”(Le Pacte auto-biographique )。

作者通过某种暗示或公开表白表明写作的意图或介绍写作背景,在作者和读者间达成一致默契,作者把书当成自传来写,读者把作品当作自传来读。

“自传作者在文本伊始便努力用辩白、解释、先决条件、意图声明来建立一种‘自传契约’,这一套惯例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种直接的交流。

整合动态翻译观视阈下的文学翻译主体间性

整合动态翻译观视阈下的文学翻译主体间性

整合动态翻译观视阈下的文学翻译主体间性储常胜;高璐夷【摘要】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大背景下,文学翻译的主体性研究也逐步转向主体间性.整合动态翻译观强调翻译过程中主体的心智运作和主体间的整合互动,构建整合、动态、交互的主体间性关系.【期刊名称】《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31)002【总页数】4页(P63-66)【关键词】整合动态翻译观;文学翻译;主体性;主体间性【作者】储常胜;高璐夷【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北235000;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北2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界对翻译主体性、主体间性、以及翻译主体意识等方面的理论探索逐渐活跃并取得一些成果。

但是“目前翻译主体性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翻译主体间性的研究更加薄弱,多数人倾向于把翻译主体间性简单地理解为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1]认知语言学的迅速发展为深入探究主体间性提供强大的理论基础。

特别是概念整合理论,它揭示了翻译中意义的产生机制,剖析了翻译过程中主体的心智运作,从而阐述了翻译中主体的理解力和创造力。

概念整合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对翻译理论研究的指导意义日益凸显,因为翻译过程既有表层的语义理解和传递,更有深层的思维文化交流。

从心智角度来分析表层和深层行为在主体间的动态运作过程,无疑为翻译主体间性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文学翻译作为翻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体间性的研究一直是译界关注的热点。

其实,文学翻译中,无论是表层语际间符号转换,还是深层文化移植都必定涉及到复杂的心智运作,并动态体现于主体间。

笔者力求从概念整合和心智运作角度来分析文学翻译中的主体间性,提出整合动态翻译观。

在此翻译观的关照下,尝试构建整合、动态、交互的主体间性关系,从而为文学翻译主体间性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框架。

一、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向主体间性研究的转向20世纪50年代翻译研究经历了语言学转向,而80年代进行了文化转向。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

摘要: 近年的翻译研究关注译者主体意识和翻译主体性的探讨, 取得了明显成果, 凸现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

本文在此基础上, 对如何看待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 如何认识与把握并协调翻译活动中作者、译者与读者这三个主体间的关系,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认为各种关系的和谐是保证涉及翻译的各种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条件。

而积极、互动的主体间性使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存成为可能, 也为从视界融合导向人类灵魂的沟通开辟了一条必由之路。

关键词: 翻译、主体间性、视界、融合近年来, 国内翻译界对翻译主体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通过研究与探讨, 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得以凸现。

但同时, 翻译界也更清醒地意识到译者主体地位的确立并不以排斥作者为前提, 也不以否认读者的作用为目的; 译者的主体作用不是孤立的, 而是与作者和读者的作用紧密相联。

现代阐释学尤其是伽达默尔的阐释理论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为这种认识提供了理论基础, 翻译活动不再被看作一种孤立的语言转换活动, 而是一种主体间的对话。

本文在这一理论背景下, 提出要正确认识翻译的主体性, 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翻译的主体间性问题。

一研究翻译的主体性, 不能忽视翻译主体间的关系。

于是需认识以下几个问题: 如何看待译者在翻译中的中心地位? 如何认识和把握翻译活动中作者、译者与读者这三个主体的关系杨恒达( 2002) 从翻译活动的任务和目的出发,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指导, 从主体间性这一概念的内涵出发, 探讨了上述问题。

杨恒达把处理好多重的主体间关系, 当作成功、出色的翻译的基本前提。

他( 2002) 着重分析了译者与原作者、译者与读者的双主体间关系, 以及译者与作者和读者的多主体关系, 并提出: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首先要否定自己, 然后才能确定自身。

为说明此问题, 他把作者主体的可认知性定为翻译的前提。

他援引哈贝马斯的话说: 我把达到理解为目的的行为看作是最根本的东西。

浅谈翻译的主体及主体性

浅谈翻译的主体及主体性

语言研究浅谈翻译的主体及主体性陈艳蓉【摘 要】翻译主体性是翻译理论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语言学家们一直探讨的焦点,翻译主体的确定及充分发挥翻译的主体性,对于翻译效果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翻译 主体 主体性“翻译”一词有两重含义: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指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方言与方言、古代语与现代语之间一种用另一种表达),把代表语言文字的符号或数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做翻译工作的人。

本论文探讨的是动态的翻译过程。

翻译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

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的翻译。

其中,“翻”是指对交谈的语言转换,“译”是指对单向陈述的语言转换。

一、翻译主体性研究现状20 世纪 70 年代,以霍尔姆斯、勒费弗尔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人们发现翻译不单是从源语言到目的语言的转换,更是译者的创造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开始受到关注。

女权主义学派、阐释学派等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声援。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译者主体性。

在中国知网篇名限制搜索关键词“翻译主体性”,查找结果为1093篇。

如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2003;陈梅,外部力量与译者主体性的建构—以《圣经》翻译为例,2006;孙艺风,翻译规范与主体意识,2003;张连兄,车琳,译者主体性在俄文电影翻译中的体现,2006;杨武能,再谈文学翻译主体,2003;陈大亮,针对翻译目的论的一种批判性反思—兼论文学翻译主体性的困境,2007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2003;胡牧,主体性、主体间性抑或总体性—对现阶段翻译主体性研究的思考,2006;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2003;段峰,认知语言学与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2003。

关于译者主体性,查明建、田雨两位学者认为,“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一、本文概述《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和视界融合这两个重要概念。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和视界融合,则直接关系到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文章首先界定了主体间性的概念,指出翻译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流活动,涉及源语言作者、译者、目标语言读者等多个主体。

这些主体在翻译过程中通过互动和协商,共同构建了翻译的意义空间。

接着,文章分析了视界融合的概念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视界融合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将自己的视界与源语言作者的视界进行融合,以实现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和视界融合,揭示翻译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文章也关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如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质量的评估等,以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翻译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翻译的主体间性理论翻译的主体间性理论主张翻译活动不仅仅是一个单向的语言转换过程,而是一个涉及多个主体间互动、交流和协商的复杂过程。

在这一理论中,翻译的主体不仅仅是译者,还包括原文作者、译文读者以及其他可能参与翻译活动的主体。

这些主体在翻译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交流和互动,共同构建和塑造译文的意义。

主体间性理论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认为译者不仅是原文的解读者,也是译文的创造者。

译者在理解原文时,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原文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同时,在构建译文时,译者也需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以确保译文能够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同时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在主体间性理论的框架下,翻译的过程可以被视为一个视界融合的过程。

所谓视界融合,是指不同主体在交流和互动中,通过互相理解、协商和妥协,逐步融合各自的视界,形成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认知和理解。

在翻译过程中,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等主体通过语言的交流和互动,逐渐融合各自的视界,形成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译文意义。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翻译教学模式探究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翻译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 丁岚
作者机构: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出版物刊名: 绥化学院学报
页码: 125-126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6期
主题词: 翻译教学;二元论;主体性;主体间性
摘要:受西方近代哲学“主客二元论”思维的影响,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因过于强调单方的主体性而陷入困境。

现代哲学主张的主体间性通过对主体性的扬弃,充分认识到自我与他者、社会间的相互作用,恰恰与翻译教学的本质特征相符合。

高扬主体间性的翻译教学新模式认为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三大主体应于平等共在中彼此影响、和谐发展。

论文学翻译之“和谐”

论文学翻译之“和谐”

论文学翻译之“和谐”作者:张姝李志坤张王健来源:《电影评介》2012年第12期[摘要] 和谐翻译主要指翻译主体通过和谐思维达致文本之间、主体之间与文化之间的和谐。

和谐翻译观发源于中西哲学和美学传统以及文学翻译和宗教翻译实践。

文学翻译应该采取一种协调、折中和圆满的翻译途径,目的是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通顺流畅,同时还要兼顾翻译中的各种要素,以达到圆满调和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 和谐翻译文学翻译审美和谐适中一、引言众所周知,翻译活动的开展能够大大地丰富人们的交流,促进人类的文化和谐。

翻译本质论的研究一直是翻译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它既是翻译研究的基础,也直接关系到翻译学的学科建设。

然而在翻译本质论研究中,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区别研究人们往往较少涉猎。

人们常常把从广义翻译本质论研究中得出的认识不自觉地运用于文学翻译的研究中。

那么,如何将文学翻译与原作更好地相结合呢? 长期以来,翻译一直被人为地设置了两极:“形式”与“内容”、“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同化”、“形式对应”与“功能对应”等,这两种途径常常是水火不容、非此即彼的。

翻译中的各种要素——原作与译作之间、作者与译者之间、文本与意义之间也彼此对立、互争高下,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阻挠着翻译的健康发展。

(杨平,2008:1)文学翻译表现出非常丰富、复杂的内涵,它不仅是对原作语义的传达,更是对原作美学整体的再现;它是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流。

既要追索原文的意向性,原文意义的确定又离不开译者主观经验世界介入。

文学翻译在本质上就表现为多种矛盾因素之间寻求协调统一的过程,既含有审美性、形象性、创造性的本质特征,又具有追求译作和原作文本之间相似性和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之间的协调性这样二元对立统一、和谐融洽的特征。

因此,和谐翻译观为缓解二元对立局面,促进翻译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二、和谐翻译观北京师范大学郑海凌教授提出的“和谐理论”是专门针对文学翻译的一套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并独创性地提出了“和谐”的文学翻译原则。

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肖飒摘要:近些年有关译者在翻译中主体意识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突出了译者的文化创造者身份和翻译主体地位。

但实际上,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作者和读者皆为翻译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译作是这三者智慧的结晶。

在翻译的实践过程中,各主体之间存在着主体间性的关系。

为保证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翻译研究应从主体性研究延伸到主体间性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翻译主体的几种争议及译者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关键词:译者;翻译主体;主体性;主体间性译者在翻译中的重要性是在翻译活动中体现出来的。

毫无疑问,是译者在进行翻译。

但长期以来,纵观中西翻译史,译者的主体地位始终未得到确立。

直到1980年,翻译研究者才把译者为翻译主体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科学研究。

从此之后,就译者是翻译主体一说再无反对声音出现。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翻译主体争论和研究的重点进而转向翻译主体包括哪些成员与怎样界定翻译主体等问题。

一、国内翻译主体研究现状西方文化翻译理论于1980年开始引入我国。

在它的影响下,国内翻译理论从传统研究阶段迈向了现代研究阶段,有关翻译问题的研究也相继展开。

有关这一主题的研究人员包括:杨武能、许钧、谢天振、查明建、屠国元等。

在《阐释,接受与创造的循环》中,杨武能辩称,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通常是人,主体和客体也是相互对应的。

因此,他认为:“文学翻译的主体与其他文学活动一样都是人。

”也就是说,作家、翻译家、原著、翻译作品及其读者这五个要素中,原著和翻译作品仅是一种工具或传播工具。

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承载者是创造的客观对象。

在所有这些创造性活动中,翻译者无疑是中心人物,并且扮演着最积极的角色。

在原著和作者面前,他是一名读者;在译本和译文读者面前,他又成了一名作者。

(1)谢天振在《译介学》中表示,除了将翻译者和读者视为翻译的主体之外还包括接受環境。

很明显,这与他所讨论的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有关。

(2)从研究和实践的角度看,刘宓庆认为翻译理论的研究者和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主体间性视角下翻译

主体间性视角下翻译

主体间性视角下的翻译摘要:主体间性理论,因倡导翻译中各主体的和谐、对话与平等,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通过对王佐良的译作分析发现,他对原作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为读者充分考虑,使得他的翻译作品独具特色。

作为译者,王佐良对原作以及目的语读者的尊重,彰显了翻译的主体间性,体现了他深刻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翻译王佐良主体间性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国内翻译界对翻译主体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越来越重视,通过研究与探讨,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得以凸现。

但同时,翻译界也更清醒地意识到译者的主体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作者和读者的作用紧密相联。

作者、译者和读者都是翻译中的主体,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翻译的主体间性问题。

一主体性与主体间性要理解主体间性,首先,必须了解主体性。

从古希腊开始,主体哲学以“理性”追寻万物的本源,把“主体”或“自我”置于中心地位,强调人的主体性。

客体往往被看作是消极被动的,而主体之“自我”则得到过分强调和张扬。

然而,自20世纪以来,以语言哲学为主的现代哲学对主体哲学提出了挑战。

这种哲学思维扬弃主体中心,强调异质多元、相对主义和背景主义。

从根本上说,主体哲学向交互主体哲学的转变就是从“我者”到“他者”,从独白到对话,从单一到间性,从一种文化或文本中心论向开放的互动的平等的对话或交往理论的转变。

(杨柳,2005:161)由此,主体间性超出了以往以认识论为基础的单纯的主客体关系模式,进入了主体与主体关系的新模式。

它化解了传统翻译中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倡导不同主体间的和谐,对话与平等。

因此,为翻译学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和声音,让人们以一种新的眼光去审视翻译性质和翻译过程,让人们将翻译界定为一种原作、译者和译文读者各主体之间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抑或他们之间的对话与协商过程。

这种交流、对话与协商的过程是在有着不同逻格斯的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的,所有的翻译都是原作、译者与译文读者三个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与相互交流的结果。

文学翻译主体间和谐关系构建

文学翻译主体间和谐关系构建

试论文学翻译主体间和谐关系的构建摘要翻译的主体间性是一个包括原作者、译者和读者在内的复杂群体主体系统。

翻译研究应关注翻译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实现真、善、美的和谐美。

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即翻译主体的构成及主体交流的空间是主体间性理念的忠实体现,可以为翻译的主体间性和谐关系的研究开启新的思路。

关键词:翻译主体间和谐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翻译研究的一个首要对象就是主体,即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

他们既各自独立,又互相影响。

作为跨跃语言、跨跃文化障碍的翻译活动,包含着主体之间行为的协调,其过程是主体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协同的过程,也即主体间性的凸显。

翻译的主体间性是一个包括原作者、译者和读者在内的复杂群体主体系统。

翻译主体间性对于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翻译过程中的一切关系既对立又统一,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达到翻译的和谐境界。

翻译研究应关注翻译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实现真、善、美的和谐美。

巴赫金对话理论的重要概念可以为翻译的主体间性和谐关系的研究开启新的思路。

一巴赫金对话理论巴赫金是20世纪的俄国思想家、美学家、文艺理论家,20世纪中期他提出的对话理论,是关于世界的存在状态、构成方式以及创生过程等方面总的看法和观点。

巴赫金认为,生活的本质是对话,思维的本质是对话,语言的本质是对话;对话的双方是平等、独立的主体,没有单纯的说话人和听话人,说话人发出信息符号后,必须接受对方的反馈信息,又变成听话人;而听话人在发出反馈信息后,同样变成说话人,只有双方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得到重视,对话才能得以顺利进行下去;构成对话应有对话者、对话内容和对话方式等几个因素。

他人对自我的意义是:与自我构成相互取向的关系,相互取向为交往提供了可能性,但交往的最终实现则是在对话中,而接受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起重要作用。

巴赫金把主体的建构看成一种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认为他者是建构自我的前提,没有他者,没有不同于“我性”的他性,对话是无以构成的。

林语堂翻译的主体间性探究

林语堂翻译的主体间性探究

林语堂翻译的主体间性探究吴华玲【摘要】作为一代跨文化大师,林语堂的译作在西方广受欢迎,本文从翻译的主体间性角度深入探讨林氏的翻译实践,旨在说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与原作者通过原文本为媒介进行相互交流,以及如何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而进一步说明主体间性在林氏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期刊名称】《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30)010【总页数】2页(P85-86)【关键词】林语堂;翻译;主体间性;视域融合【作者】吴华玲【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南,岳阳,414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1](P678)的林语堂不仅用汉英双语创作出许多佳作,而且通过翻译向西方传输了闪烁着东方圣贤智慧的中国文化精髓之作。

在国外,他的创作和译作受到普遍接受,其主要原因在于,作为译者,他能够以其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文化底蕴游刃于翻译的其他主体之间。

本文试图借用哲学的主体间性概念探讨林氏与其他翻译主体之间的和谐交往。

目前,哲学中的主体性研究已扩展到人文学科的其他各个领域,翻译学也不例外。

在哲学中,随着对主体性问题研究的深化,这一研究正从对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研究转向对主体与主体关系的研究,由此主体间性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内含着主体间性的人的主体性。

在以原作者为中心的翻译的主体性研究中,忠实于原文是翻译的绝对标准,因此译者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位忠实的“仆人”。

德莱顿把译者比作奴隶,认为“奴隶”只能在别人的庄园里劳动,给葡萄追肥整枝,然而酿出的酒却是主人的。

[2](P122)可见,在以原作者为中心的研究范式中,译者完全是在原作者的束缚之下,译者自身的主体性已被彻底忽略。

然而,解构主义的产生和翻译的文化转向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译者地位应该得到提高。

在以译者为中心的范式研究中,译者常被比喻为“背叛者”、“改写者”,甚至是“征服者”。

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狄认为,在翻译中要求译者隐身是错误的;译者在译文中不能隐身,而应当有形可见。

赫施阐释学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孔雀东南飞》英译本为例

赫施阐释学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孔雀东南飞》英译本为例

雀东南飞》 的英译 , 旨在从新 的视角理解文学 翻 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收稿 日 : 0 1 0 — 6 期 2 1 — 7 1 基金项 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 目“ 安徽地方文化外宣翻译中译 者主体性研 究 A S F9 0 6 )安庆师 范学院青年 ( H K 0 —1] 3 ; ) 科研基金项 目“ 阐释学与典籍 英译研究” S 2 1 ) (K 0 0 。 4 0 作者简介 :钱灵杰 , 安徽宣城人 , 男, 安庆师 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 ; 陈光明, 安徽安庆人 , 男, 安庆师 范学院教授 , 组织部部长。
动性的一面, 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 。
翻译在不同的语言之间周旋 , 离不开对原文
的理解和阐释, 而阐释学正是关于理解、 解释及其 方法论的学科 , 与翻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选择
阐释学理论对译者主体进行动态系统研究是可行 的。现有文献多以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为理论视
角切入 , 论证译者主体误读及创造性叛逆 的合理 性, 研究角度有待扩展 , 研究内容需要深化。本文 借助美 国阐释学家赫施 ( ic ) 于文 本 “ Hr h 关 s 意 义” 意味” 与“ 的哲学理论 , 分析我国古代诗歌《 孔
21 年 l 月 01 O
第 3 第1 o卷 0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u a o A q g e c es oe e S c l c n e E i n o m l f n i a h r C l g ( o i i c d i ) n T l aS e t o


引 言
二、 译者 主体性 研究 述要
长期以来 , 受二元对立认识论哲学的影响, 作 者中心论与原著 中心论在翻译理论 中占据绝对统 治地位 。传统译论认为 , 译者应该通过语 言的转 换, 忠实、 客观地用译文将原作表达 出来 , 翻译 其 主体地位未得到应有 的重视。2 O世纪 7 O年代 , 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 人们对 翻译的认识不再 停 留在语言层面 , 不再一味试 图寻找与原文本对 等的影子 , 而是逐渐将翻译文本看做是经过变形 与改造 、 融人译者 主观审美意 向和历史存在 的艺

和谐翻译视域下的翻译主体间性解读论文

和谐翻译视域下的翻译主体间性解读论文

和谐翻译视域下的翻译主体间性解读论文和谐翻译视域下的翻译主体间性解读论文引言翻译是一个解构原文本,创造新文本的过程。

这一过程不仅包括语言之间转换也涵盖了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

诺德曾明确指出:翻译使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碍而无法进行的交际行动得以顺利进行。

和谐属于关系范畴,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

和谐思维思维是一种特殊的辩证思维,面对矛盾时强调和谐与统一。

将这种思维应用于翻译实践中对于克服翻译过程中的众多障碍有着重要意义。

和谐思维与翻译实践的结合就形成了和谐翻译说,其理念就在于让翻译主体通过和谐思维达致文本之间、主体之间与文化之间的和谐。

而只有主体之间处于和谐状态,由主体操控的文本之间的和谐才会有保障。

翻译主体性走向翻译主体间性是通往主体和谐的必经之路。

主体间性翻译一直被人为地设置了两极:“形式”与“内容”、“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同化”、“形式对应”与“功能对应”等,这两种途径常常是水火不容、非此即彼的。

翻译中的各种要素——原作与译作之间、作者与译者之间、文本与意义之间也彼此对立、互争高下,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从某种程度上阻挠了翻译学的健康发展。

本文试图从和谐翻译的角度出发重新阐释翻译主体间性,旨在强调翻译主体间性对于译者更好发挥其主体性与创造性的重要意义以及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正文和谐翻译学说是由郑海凌教授率先提出来的,涉及直译和意泽、内容与形式、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统一以及作者、文本、译者和读者各要素之间的协调。

一直以来,传统译论中的“直译”与“意译”之争,“形式”与“内容”之争,“异化”与“同化”之争都处在一种二元对立的模式当中。

和谐翻译说认为:首先,我们不能偏信直译,因为逐字对应的直译不会也不可能适应所有的情况。

被称为是采用直译法而“成绩最佳”的周作人也强调:直译也有条件,便是必须达意,尽汉语的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保存原文的风格.表现原的意义,换一句话就是信与达。

伽达默尔“视界融合”视角下的翻译活动主体间性

伽达默尔“视界融合”视角下的翻译活动主体间性

伽达默尔“视界融合”视角下的翻译活动主体间性一、翻译活动的主体间性一个译本就是一个时代创造的偏见,好的、严肃的译本应是该时代认可的合法的偏见。

译者总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解读和翻译原文,服务于特定的目的,因此每个译文总是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否定自己,然后才能确定自身。

翻译最根本的问题,也必须以达到理解为目的。

而要在翻译中达到理解之目的,就“必须以确立作者主体的可认知性为前提” [1] 。

译者要“尊重”原作并要对原作“负责”,这里借用的是现代阐释学关于主体间关系的“宽容”与“能动”观点。

这里的“尊重”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是保留原文的特质、气韵、风格等;二是要在目的语中进行再创作,以丰富、拓展、延续原作的生命[2] 。

考察翻译活动,探讨翻译的本质,不能不关注译者、作者与读者的相互关系。

特别是文学翻译活动中所涉及的作者、译者与读者三个主体,不是孤立的主体,而是以对方存在为前提的一种共在的自我。

翻译是一种对文本意义进行解释的主观过程。

因为意义是一种动态生成物,是读者通过文本的中介在与作者的对话过程中生成的,是在主体间的互相作用过程中生成的。

哲学阐释学所说的理解,也就是“对意识的意识,集认知、评价和审美于同一过程。

这与德国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的“理解活动是个人视界与历史视界的融合”的“视界融合”概念吻合[4] 。

因此,文本的结构有召唤性,解释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阅读将文本具体化,使理解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性。

解释者解读的目的是为了理解原作者意图,而原作者创作的目的是为了被理解,为了将两者统一起来,伽达默尔提出了“视界融合”观点。

二、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与翻译思想“视界融合”是伽达默尔三大哲学解释学的原则之一。

伽达默尔反对传统解释学对文本原意只有“唯一正确”的理解。

他认为,传统解释学中的客观主义努力追求对文本作者本意的迷信,而没有看到人类理解的历史性[5] 。

这种历史性就使得对象文本和主体都有各自的历史演变中的“视界”,因此,绝不可能有真正封闭的视界。

从视域融合过程看文学翻译的主体间性的开题报告

从视域融合过程看文学翻译的主体间性的开题报告

从视域融合过程看文学翻译的主体间性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与意义文学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翻译文学作品可以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然而,由于文化、语言等因素的差异,文学翻译难免存在一定程度的主体间性问题。

因此,对于文学翻译中的主体间性展开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翻译质量,促进文化交流。

2. 研究现状与问题对于文学翻译中的主体间性问题的研究,目前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些研究从文学翻译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感知、主体意识以及主体角色等方面;还有一些研究则从语言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讨论。

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现有研究往往关注单一角度的问题,缺乏全面性;另一方面,现有研究方法大多基于理论分析,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3. 研究目标与内容本文旨在从视域融合的角度,探讨文学翻译中主体间性的问题。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文学翻译中主体感知的视角分析;(2)文学翻译中主体意识的视角分析;(3)文学翻译中主体角色的视角分析。

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文学翻译中的主体间性问题。

4. 研究方法与步骤本文将采用问卷调查、实证研究等方法,对于文学翻译中主体间性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具体步骤如下:(1)设计调查问卷,收集翻译专业学生的意见和建议;(2)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主体感知、意识和角色等方面的问题;(3)选取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进行文学翻译实验,对译文质量进行评估;(4)通过比较原文与译文的差异,分析主体间性问题。

5. 预期结果与意义本文预期可以深入了解文学翻译中的主体间性问题,进一步提高翻译质量,促进文化交流。

具体预期结果包括:(1)翻译专业学生对于主体间性问题的认识情况;(2)探讨文学翻译中主体感知、意识和角色等方面的问题;(3)通过实证研究,评估翻译质量,提出相应改进意见。

本研究可为文学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意见,对于促进文学翻译的质量和进一步推进文化交流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主体间性与和谐翻译--兼评译著《纽伦堡审判》

主体间性与和谐翻译--兼评译著《纽伦堡审判》

主体间性与和谐翻译--兼评译著《纽伦堡审判》
徐莉娜
【期刊名称】《东方论坛》
【年(卷),期】2016(000)004
【摘要】主体间性源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可有效地用于解释译者、作者、读者、编辑这些翻译主体间的关系。

其中,译者是最具主观能动性主体。

好的译者能克服不同语言、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障碍,妥善处理主体间关系,以不同的语言形式再现原文的内容和精神。

只有忠实原作内容,和谐传递原作信息的译作才有望立足市场,行而久远。

【总页数】6页(P94-99)
【作者】徐莉娜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翻译主体间性下译者的创造性——兼评《锦瑟》英译 [J], 卢冰
2.功能主义目的论视阈下的翻译主体间性分析——兼评《绝句》的两个英译本 [J], 陈勋;胡玲
3.翻译主体间性下译者的创造性——兼评《锦瑟》英译 [J], 卢冰
4.评译著《十九世纪钢琴音乐》——兼谈音乐学术著作翻译的若干问题 [J], 瞿枫
5.译著文献题名检索点著录之我见——兼评CALIS对译著文献著录规则 [J], 杜建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和谐翻译”中的“不和谐”因素--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

“和谐翻译”中的“不和谐”因素--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

东西南北 2014年03月 V ol.14 March 2014-1-『科研课题』“和谐翻译”中的“不和谐”因素*——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王书亭 田庆武 刘 佳 中国石油大学【摘 要】认知语言学是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研究语言的学科,认知语言翻译念观下进行的翻译活动表现出体验性、多重互动性、创造性特征,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强调体验和认知的制约作用,重视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追求实现解释的“合理性”和翻译的“和谐性”。

由于认知语言学以体验哲学为其基础,在翻译中更加强调译者在体验和多重互动中的的主体性。

伴随着译者主体性的增强,译者不可避免的把自身因素带入翻译的文本中,打破认知语言学的“和谐翻译”。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和谐翻译观 译者主体性 不和谐因素一 认知语言学的和谐翻译观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是基于Lackoff&Johnson 的体验哲学之上形成的对翻译较为全面的解释。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兼顾作者、文本、读者三个要素,修补了经验论、唯理论、解释派哲学以作者、读者、文本为中心而产生的不足,在译文中努力勾画原作者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以达到翻译的和谐性。

其和谐性表现为体验性以及互动性,以及创新性。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言(含古代语言)语篇所表达出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映射转述出来, 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

具有体验性、互动性、创新性的特点,真实地还原作者的客观世界,成功化解了作者的客观世界与译者认知世界的矛盾,弥补了经验论、经验论、解释派哲学的不足。

二 译者主体性中不和谐因素的体现 译者时代背景与文化环境限制了其认知体验性与互动性。

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与互动性,决定了认知语言学翻译对原文的理解是和谐的理解,透彻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谐翻译视域下的翻译主体间性解读摘要: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因此,翻译涉及一个复杂的网络,包括不同的文本、主体和文化等。

而和谐翻译的理念就在于让翻译主体通过和谐思维达致文本之间、主体之间与文化之间的和谐。

其中,主体之间的和谐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想达到主体之间的和谐,翻译主体性走向翻译主体间性就是一种必然选择。

本文从和谐翻译的理论角度出发去解读翻译主体间性,旨在强调翻译主体间性对于译者更好发挥其主体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和谐翻译理念在具体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主体间性;和谐翻译;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2
引言
翻译是一个解构原文本,创造新文本的过程。

这一过程不仅包括语言之间转换也涵盖了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

诺德曾明确指出:翻译使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碍而无法进行的交际行动得以顺利进行。

和谐属于关系范畴,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

和谐思维思维是一种特殊的辩证思维,面对矛盾时强调和谐与统一。

将这种思维应用于翻译实践中对于克服翻译过程中的众多障碍有着重要意义。

和谐思维与翻译实践的结合就形成了和谐翻译说,其理念就在于让翻译主体通过和谐思维达致
文本之间、主体之间与文化之间的和谐。

而只有主体之间处于和谐状态,由主体操控的文本之间的和谐才会有保障。

翻译主体性走向翻译主体间性是通往主体和谐的必经之路。

主体间性翻译一直被人为地设置了两极:“形式”与“内容”、“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同化”、“形式对应”与“功能对应”等,这两种途径常常是水火不容、非此即彼的。

翻译中的各种要素——原作与译作之间、作者与译者之间、文本与意义之间也彼此对立、互争高下,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从某种程度上阻挠了翻译学的健康发展。

本文试图从和谐翻译的角度出发重新阐释翻译主体间性,旨在强调翻译主体间性对于译者更好发挥其主体性与创造性的重要意义以及对翻译实践
的指导意义。

正文
和谐翻译说是一种将和谐思维应用于翻译实践的学说。

和谐思维是相对于矛盾思维而言的一种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强调的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对立统一学说强调矛盾的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复存在。

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这就要求人们平衡、和解的方式解决事物之间的矛盾。

对立强调斗争,统一强调和谐。

在实践中,往往存在错误的思维方式,或者片面强调斗争,忽视统一;或者片面强调统一,忽视斗争,这两种思维方式必然会给实践带来危害。

和谐思维立足于更高的层次,强调矛盾双方对立统一。

我国古代珍贵的思想遗产“和而不同”正是这种和谐思维的精确表达。

因此,正确理解和谐思维,就不能把和谐思维等同于无矛盾思维。

和谐思维在承认差异的同时
亦肯定它们之间的相通性、相融性,强调通过平等对话、协调沟通、互补互动、团结合作来逐步缩小、化解矛盾。

此外,和谐思维以和谐共存为价值取向,通过化解矛盾从初步的和谐达到更高层次的和谐,实现矛盾各方的互助互利和共生共荣。

总之,在和谐思维中,矛盾对立是从属的,始于和谐终于和谐。

和谐思维以和谐为思维的运演工具,强调矛盾双方相依相存、相辅相成、相通相融的关系。

和谐思维也可以从对话理论和间性理论中汲取营养,以充实和丰富和谐思维的内涵。

“存在就意味着进行对话的交际”(巴赫金,1998:340),真正的存在离不开平等的对话。

平等对话是解决矛盾的最佳途径,也是和谐思维的具体表现。

主体间性理论反对把他人对象化,即视他人为任意宰割的对象,强调人与人之间互为主体的平等交往与和谐共存。

主体间性反映到翻译学说中来中便是翻译主体间性,强调翻译活动中各个主体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对话(冯全功,2010:39)。

和谐思维要求主体具有强烈的和谐意识,通过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来化解矛盾,促进主体之间的和谐共存。

在翻译实践中,这种更加注重“求和”、“求美”,追求圆满调和的和谐思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和谐翻译学说是由郑海凌教授率先提出来的,涉及直译和意泽、内容与形式、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统一以及作者、文本、译者和读者各要素之间的协调。

一直以来,传统译论中的“直译”与“意译”之争,“形式”与“内容”之争,“异化”与“同化”之争都处在一种二元对立的模式当中。

和谐翻译说认为:首先,我们不能偏信直
译,因为逐字对应的直译不会也不可能适应所有的情况。

被称为是采用直译法而“成绩最佳”的周作人也强调:直译也有条件,便是必须达意,尽汉语的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保存原文的风格.表现原的意义,换一句话就是信与达。

再者,我们也不能一味高估意译,因为意译不是脱离原文任意发挥,更不是毫无根据地创造性叛逆。

正确的意译是在忠于原作思想内容的前提下,使用符合本族言语习惯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

德国学者费米尔认为:“翻译的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

”不仅如此,翻译策略的选择在某些情况下还受制于社会、文化和历史环境。

翻译实践不能把“直译”与“意译”,“形式”与“功能”,“忠实”与“再创造”截然对立,而应当采取一种融合它们各自长处的优化翻译观。

和谐翻译学说认为:译者在进行翻译实践活动时要妥善处理好翻译中的各种要素。

一方面要正确对待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另一方面要协调好作者、译者、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译者、读者其实在不同的情况下都可以分别成为翻译的主体而不是中心。

翻译研究中有作者中心论、读者中心论和译者中心论等。

作者中心论强调信和忠实,忠实于作者的原意,把作者视为诠释文本的无上权威,强调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心理。

随着读者反应批评的兴起,读者日益被视为建构意义的主体,翻译研究也随之出现了读者中心论。

读者反应成了衡量译作成败的标准,读者的期待成了译者生成译文首要考虑的因素。

在后现代语境下,随着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思潮的发展,译者的主体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张扬。


者作为改写者和征服者摆脱了忠实、对等的桎梏,把创造性叛逆发挥到了极致。

相对而言,作者中心论压抑了译者的积极创造性,读者中心论忽视了作者的相对权威性,译者中心论把作者和读者都推向了边缘(冯全功,2010:40)。

不管是作者中心论、读者中心论或是译者中心论,都容易将作者,译者,读者这三个翻译主体对立起来,造成各翻译主体之间的不和谐。

要打破这种不和谐的局面,译者的和谐思维至关重要,因为翻译活动主要是译者完成的,作者和读者一般不直接参与实际的翻译活动。

各翻译主体之间的不和谐局面从本质上来讲是由于忽略了翻译的主体间性。

从和谐翻译学说注重的和谐思维这一角度来讲,只有作者,译者,读者这些翻译主体都切实平等地参与到了翻译活动中来,他们之间的和谐才有可能。

反之,和谐翻译只能沦为一场空谈。

实质上,“翻译是一种复调的对话”(陈历明,2006:100),即翻译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各翻译主体之间隔着时空平等对话的活动。

这种平等交流对话就是翻译主体间性的体现。

无论是作者,译者还是读者在遇到翻译问题时都要采取对话立场,要有强烈的对话意识和对话精神避免出现以某方为中心的论调。

一旦矛盾、冲突出现,各翻译主体都要通过对话协商,互补合作的方式来共同解决,重新建立和谐的局面。

总之,翻译主体间性以翻译主体性为前提将不同的翻译主体紧密联系起来,给它们搭建了对话协商的平台。

译者只有兼顾了翻译的主体间性才能在一个和谐的翻译环境中进行自己的
翻译活动,才能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主体性。

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告诉我们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任何事物都处在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之中,都不能脱离其他事物而自给自足地存在,在互相联系中谋求发展是一种积极的处事哲学。

翻译活动作为人自主参与的活动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翻译活动中涉及
的译者、读者、作者、发起者、出版者、批评者等翻译主体无时无刻不处在一种相互联系的状态中。

翻译的和谐局面只有通过他们彼此之间平等协商,互相尊重才能得以形成。

翻译主体间性是在各翻译主体的交流与对话中通向和谐翻译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巴赫金.诗学与访谈[m].自春仁,顾亚铃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 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3] 冯全功.试论和谐翻译.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4):39
[4] 广译—语言文学与文化翻译.南京:《广译》编辑委员会,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